西电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承传统,更应面向未来
——观《永不消逝的电波》有感在战争年代诞生,折射了中国革命的缩影,伴随着党的成长与光荣。

西电从一开始便被深深烙上了中国革命与战争的烙印。

半部电台起家,西电的诞生不可谓不艰辛。

当国民党军队的装备已是飞机坦克、无线通信时,红军的战士却还不知电台为何物。

摔碎的半部电台是愚昧,留下的半部电台是觉醒。

或许正是从那时起,共产党军队燃起了对军队装备的渴望,甚至可以认为说那半部电台也是现代中国国防现代化和科技强军的星星之火。

共产党的军队不再只是靠意识战斗,现代科技开始成为这支军队的如虎之翼。

在战争中诞生,西电继承了战争年代军人般坚强的意志和战士一样战斗的激情。

无论是在江西简陋的平房里,还是在长征充满危机的路途中;无论是在河北的小山坡上,还是在西安的新址处,西电的学子一刻也不曾放弃过学习。

环境的困苦绝不是学生们坚持学习的障碍。

那个年代的西电人有着对知识极度的渴望,那个年代的西电人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无比顽强的毅力。

在行军途中,前人背黑板,后人学习。

没有物资供给,有的只是追兵和空袭。

不敢说在这样的环境下究竟能学到什么知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批人意志和坚持绝对超越了一切,而这种毅力和坚持将是这批人、这所学校最珍贵的财富。

当走出战争的废墟,走进和平年代,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建设的新阶段,西电成功吸引到了一大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

无论是当年的五楼研究组,还是来自大连的一批专家,西电正是因为这些学者的注入而登上中国信息科技的巅峰。

这些人才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我始终相信有人才有学校。

我觉得对人才的重视、对人才的发掘和对人才的吸引应该始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动力。

进入新世纪,进入信息时代,伴随着学校的体制改革,应该说西电迎来了发展的东风。

在21世纪,这个以信息科技为主导的新世纪,西电的通信电子特色其实正是符合了新时代的要求,而西电也确实是在新世纪中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

余迹流星通信、综合业务网理论、探月工程图像压缩技术、国产新型预警机,西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一系列的成就让每一个作为西电人的我们都感到骄傲,也激励着我们走向信息科技的高峰,为国家社会民族做出更大
的贡献。

从历史中走来,我们可以看到西电继承了脚踏实地、埋头做科研的务实精神,但在新的时代,在我们引为依托的高科技信息领域,我们不仅需要务实地追求先进技术,先进的信息行业要求我们更加的需要先进的理念。

不能局限于当下,要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更加积极活跃的创造意识。

只有理念的更新,我们才能跟紧高速发展的信息行业的步伐。

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我们就必须做好准备,以更加国际化开放化的姿态融入其中。

革命的传统给西电贴上了红色文化的标签,红色的西电文化是支持西电这么多年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柱。

在如今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从红色文化出发,同时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精神。

当今的红色文化绝不再是革命和政治斗争,也不应该只是艰苦奋斗和脚踏实地。

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我觉得当今的红色文化应该引申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西电培养出来那么多的将军哪一个不是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和热爱,为国家探月工程和国防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西电科技专家哪一个不是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种爱国意识和社会担当或许不像宣传的那样明显,但绝对是他们前进的深层精神源泉。

然而,现在我们的西电乃至全国高校的大学生都是缺乏这种国家意识和社会担当的。

一切以就业为目标,一切从现实出发,虽然说这样的做法更加的实际,但总觉得比那一代人少了点什么。

而这种国家和社会信仰的缺乏究竟能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呢?
辉煌的历史造就了今日辉煌的西电,今日我们的努力将成就西电明日的辉煌。

继承传统,更加面向未来,相信西电的明天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