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知识及答题技巧.docx
(完整word版)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法
![(完整word版)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6daac1b4daa58da1114a38.png)
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法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节选自《荷包蛋》)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ac8022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6.png)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1、该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2、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一问,从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
第二问,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就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人的感情(或性格)。
3、自然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就是两点以上:(1)点明季节/时间/地点/天气;(2)渲染气氛或突出环境的恶劣;(3)反衬(或烘托)人的心情/品质。
(4)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果就是文中的第二或第三处自然环境描写,则可能还有一点作用:(5)交代了时间的推移变化,与上文处景物描写相照应或形成对比。
4、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1)顺叙;(2)倒叙(在开头)(3)插叙。
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就是插叙,答题格式就是:(1)交代了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如果就是最后一段,则就是补叙,答题格式:(1)补充交代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就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5、本文的线索就是什么?作用就是什么?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3)具体的人、事物或句话;(4)人物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6、为什么事情叙述得详,事情叙述得略?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照应文题的要详写;(2)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要详写;(3)读者不太熟悉的要详写。
7、记叙文的六要素就是什么?(1)人物(2)时间(3)地点(4)事件起因(5)经过(6)结果。
(完整word版)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
![(完整word版)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15bdb4e8bd63186bdebbc2f.png)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一)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1、修辞手法(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
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
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
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13d43d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3.png)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现代文阅读是我们在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在高考、中考以及其他考试中,现代文阅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以便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
1.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现代文阅读的第一步是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我们需要读全文,捕捉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并确定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观点。
我们可以先大致阅读一遍,然后再逐段分析文章的每个部分。
在分析文章结构时,我们可以注意标题和首段,这些通常是文章主旨的定位和提示。
2.学会细节分析现代文阅读考试中,细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每个段落的细节,并通过它们来推断作者的意图。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作者的选择、语气以及字词的用法来推断作者的态度和意图。
注意阅读关键词和隐含意义。
3.掌握推理题的技巧推理题是现代文阅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类型。
我们需要通过文章中的线索推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在面对推理题时,我们可以先尝试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进而通过文章中的线索来进行推断。
同时,我们也需要将我们的推断逻辑清晰、严谨的表达出来。
4.学会对比鉴别有些现代文阅读中,我们需要进行对比鉴别。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文章进行分析,找到文章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文章主旨与细节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5.注重阅读速度和流畅度在阅读现代文文章时,我们需要注重阅读速度和流畅度。
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快地读懂文章,并快速捕捉文章的核心观点。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阅读效率和质量。
阅读效率不仅要快,还要准确。
阅读质量要注重深度、广度和精度。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平时大量阅读来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和流畅度。
6.反复练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掌握和提高。
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模拟题和真题来进行练习。
同时,在练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整理总结来掌握有关的知识点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总之,现代文阅读技巧的掌握和应用是学习的必备技能。
(完整版)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1.doc
![(完整版)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1.doc](https://img.taocdn.com/s3/m/fd101c955901020206409c8f.png)
第一部分中学语文常用术语及解析一、体裁及表达技巧常识①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①叙事性散文1、体裁2、散文的分类②抒情散文②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③议论性散文3、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①长篇小说①人物形象4、小说种类②中篇小说5、小说三要素②故事情节③短篇小说③环境描写④小小说①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6、小说故事情节②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③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④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①表现手法(写作手法)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艺术手法)设问、反问、借代、反复。
7、表达技巧(艺术特色)③其他: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情景交融、先抑后扬、讽刺、烘托、渲染、想象、联想。
②结构技巧:设置悬念、承上启下、铺垫、前后照应、收尾呼应、卒章显志。
①比喻:使XX 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②拟人:把XX 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 事物的某个特点。
③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XX 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8、八种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④排比:使语句有节奏感,增强了语言气势,深化中心。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通过一问一答,强烈地表达了读者的情感并引起听者的深思。
⑧反问: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作用。
二、记叙文常识9、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10、记叙文的一般顺序: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补叙:①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11、记叙文人称的作用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③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①肖像描写(外貌描写)②神态描写①人物描写③动作描写④语言描写12、记叙文描写分类⑤心理描写①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做铺垫、突出深化主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docx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e23a8a76bd97f192279e9e2.png)
常考考点:解、理解文中重要句、理清索、概括故事情、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概括文章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写作手法、析精美言、方式及解技巧如下:一、在上1、有什么含从目的表、深、主旨的引申、比、象征、含的情感、主旨等几个角度考。
2、目有什么作用(1)是否概括了文章内容,是否主要情,(2)是否含(点明)文章的⋯⋯主旨,含或表达了⋯⋯情感,(3)是否新、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等。
《智取生辰》——主要情,《羚羊木雕》——穿全文的索,3、如何写可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用的言去表述。
二、在情上1、如何概括全文内容、情或面人物、事件的和果三要素缺一不可。
答模式:人物做了什么事,果如何。
2、述故事情事件的起因 ++果。
三、在境描写上自然境有什么作用:社会境有什么作用:渲染×× 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示人物的××命运、推故事情的展。
交代故事生的×× 代背景,渲染×× 境气氛。
※关于社会境描写1、交代作品的代背景2、揭示了什么的社会(如《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描写)※注意面描写面描写与境描写的不同在于: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的客境,是“静”的描写;而面描写是以多个人物活中心的“ ”的描写。
面描写要表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常合运用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象征等多种手法,表人物服,突出中心服。
四、在人物形象上1、辨、分析刻画人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模式 : 本文运用了xx 手法,塑造了xx 形象,表了主人公xx 性格特征。
( 1)正面刻画也叫直接描写,方法称肖(外)、、、心肖像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 境、以及××心理状、××思想性格等情况。
言描写刻画 xx 的性格特点,表xx 的某种品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心情 ) ,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docx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bd545a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69.png)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一、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1)表格类题。
1.审题。
审题目,看清楚题目要求从那几段概括,从谁的角度来概括。
2.分析表格。
根据表格已知信息推测未知信息,所填答案要和表格的已知信息形式一致。
(2)内容/原因概括题。
必须结合原文内容,原文情节进行概括,不能直接用自己的话回答。
二、品析词句。
(1)赏析类。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整体模式:指出修辞手法+分析+表达效果A.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突显了对象的勃勃生机)B.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词赋予了对象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 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突显了对象的勃勃生机)C.排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强调了对象……的特点/怎样的情感,增强气势,加强语气。
D.反复: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使用,强调了对象......的特点/怎样的情感。
D.设问: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提出……的疑问,自然地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F.反问: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加强语气,增强情感。
G.反语:运用了反语的手法,实际上是自嘲,讽刺了……,表达了……的情感。
H.对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和……进行比较,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A.人物描写描写方法:正面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他人的言行。
表现手法: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讽刺、对比。
整体答题模式:指出描写方法+分析+效果(塑造人物形象)示例: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使用“压” “推”等动词,生动形象(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修书的过程,表达了我对书的珍爱。
B.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a.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突出时令特征。
现代文阅读答题攻略.doc
![现代文阅读答题攻略.doc](https://img.taocdn.com/s3/m/d3a39fbbe45c3b3566ec8bb8.png)
现代文阅读答题攻略一、句子或段落的作用:内容上:设悬念,埋伏笔,做铺垫,总领全文,画龙点睛,点题,点明或深化中心,修辞的效果,环境描写的作用。
结构上: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上文或开头)二、标题的作用:概括内容;点明主旨;提示线索;引发兴趣;修辞类(如比喻双关)三、句子的含义:结合主旨、感情、修辞答题。
四、语言欣赏题:鉴赏某个句子找句子—指方法—析效果指方法••①修辞的作用②炼字用词④属景物描写其表达效果见另表。
③表现手法一象征;抑扬;对比;渲染;铺垫;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五、概括题:1、概括文章(故事)主要内容:通常要求一句话概况;尽量使用文中重要词语包括题目。
答题格式:人物+事件,即“人物怎么样或做了什么2、概括写作目的(主旨或思想感情):如:说说“本文给你的启迪”“概括文章揭示的中心意思”等。
包括: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对文章揭示的道理的理解。
答题攻略:留意标题、文中尤其是结尾的抒情议论句子。
3、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即写了什么,表现或告诉了什么。
答题格式:主要内容+写作目的。
例如:写人记事类一本文通过记叙一一赞扬了(表现了、歌颂了、揭露了等写景类一本文描写了一一抒发或表达了作者一一的感情(情怀)状物类一本文(借助)描写一一,赞扬了(抒发了)一一哲理类一一本文通过记叙一一告诉人们一一的道理。
4、概括故事情节:答题时,主要依据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来划分概括,关键是找准高潮部分,尽量摘用文中词语。
如填表格、如某文的情节概括一一“儿子考上了大学,妻了因病无法送他入学,只得讣儿了单独去报到,一周后,儿了寄回一堆发票,妻子欣慰,我却为此大伤脑筋。
”5、概括层次段意:抓中心句或关键语句,表达要简洁。
写人型一可按事件所表现的人物特征来划分(如阿长与山海经)记事型一一件事的,按发展顺序划分,几件事的,按事件或场面来划分。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写景型一写一处景的,按写景的时间或空间划分,写几处的,就按几处景物划分(如春)状物型一按所写事物特征划分。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95447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b.png)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是中学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现代文阅读题,以下是一些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仔细审题在阅读理解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
通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特别注意一些关键词,如“主要观点是什么”、“本文作者的态度是什么”等。
在审题时要全面理解题目的意思,避免对题意产生偏差。
二、注重文境分析在作答时要注重文境分析,即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理解。
要抓住关键词,理解其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同时,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辩证地看待问题。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来寻找答案的线索。
三、关注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对于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表达观点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阅读文章时要关注文章的开头、发展和结尾,理解文章的脉络和逻辑。
四、注意作者观点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观察作者在文章中的表述方式、修辞手法以及所选择的事例、论证方法等,可以推测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这对于回答关于作者观点的问题非常有帮助。
五、加强解读修辞手法现代文常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如夸张、对比、比喻等,这些修辞手法对于阅读者来说是需要解读的。
熟悉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和回答问题。
六、积累知识背景现代文阅读题目常常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知识。
如果我们之前对这些知识有所积累,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题目。
因此,要平时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文章,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
七、多加练习最后,多加练习是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通过做大量的阅读理解题目,积累经验,熟悉题目类型和命题思路。
同时,要注意总结解题经验和答题技巧,找出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不断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
通过以上的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阅读理解题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只要勤加练习和总结,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全)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全)](https://img.taocdn.com/s3/m/3c2572745acfa1c7aa00cc73.png)
一、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
[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
(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的三个步骤详解: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
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一、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
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二、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f9e0f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f.png)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1.分析情节的技法分析现代文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主题的作用。
(1)情节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情节的特点A.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乌米》中的“我”等。
B.情节安排基本技巧: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高考语文现代文答题有什么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语文现代文一般有什么题目和答题技巧概念词语理解题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完整word版)现代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攻略
![(完整word版)现代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adaa069af18583d04864592c.png)
现代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攻略一、记叙文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文的线索及其作用线索种类:核心人物(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核心人物(某一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核心事件(中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寻找线索:文章标题; 各段反复出现的词语;●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作者的思想感情;⏹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答题格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它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3.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序: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
【答题格式】采用了顺叙的记叙顺序,把……事件叙述得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进行叙述。
【答题格式】把……放到前面写,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且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插叙:叙述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事情。
【答题格式】插叙了……充实了文章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
4.记叙文开头句段的作用:开篇点题; 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为下文埋下伏笔。
5.记叙文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起下(过渡); 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对前文进行总结。
6.记叙文结尾句段的作用:篇末点题,画龙点睛; 总结全文;●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回味无穷;❍首尾呼应。
6.归纳记叙文中心思想方法:文章标题,首尾抒情、议论性的句子; 整合概括主要段落大意;●分析时代背景;❍由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总结。
【答题格式】通过对……的叙述(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赞美(歌颂)了……8.记叙文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答题格式】属于……描写。
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的高尚品质等)。
外貌描写:指对人物容貎、衣着、神情、姿态等进行的描写。
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完整版)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文档.doc
![(完整版)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文档.doc](https://img.taocdn.com/s3/m/b6821251856a561253d36f5b.png)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概括:(全文),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果。
(情)人物,事件析句子: 1.修辞 2.描写的方法(人物描写,境描写) 3.字1.人物描写:常考描写手法。
( 1)人物描写五种方法——外貌、神、言、作、心理。
共同格式:点明方法,生形象反映人物怎的思想与性格,揭示怎的精神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外貌多出“交代人物怎的身份地位、怎的境”,言作多出“推故事情展” ,心理多出“交代怎的心理状” 。
合具体境,五种方法可能会涉及“揭示文章怎的主”。
(2)面描写,渲染怎的气氛,烘托怎的人物形象。
(3)就事人,通事件看人物形象。
格式“⋯.,从 XXX看出。
”考重点是描写:描写角度:正面描写、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言、作、神、心理、外貌表手法 (如、比、象征、烘托、人称、想象、想、引用、情景交融等)概括人物形象(性格品)的四字心助人,助人,与人善,舍己人,平易近人,勇,事求是,善解人意,明好学,心灵手巧,足智多,博学多才,极取,正正直,和可,憎分明,不屈,持之以恒,意志定,而不舍,自不息,趣幽默,正直无私,成熟重,心胸广,沉着冷静狡猾虚,自私任性,傲婪,奸傲慢,自高自大,自命不凡, 愎自用,多愁善感,脾气暴躁,莽撞莽,草率冒失,胆小怯弱2.境描写:(1)作用:1.交待,地点2.渲染了⋯的境3.烘托了人物⋯的形象(心情)4.⋯下文做(推故事情的展)5.奠定了⋯的感情基(在文章开)(2)手法:多种感官、静合、虚相生、修辞手法、写景序、空化。
3. 字:原 +引申、境(手法)+生形象,具体准确写出了⋯的⋯特点,情感;叠: 1.突出了什么内容2.增加音韵美,起来朗朗上口声:生形象,形象逼真概括文章的主:考点在,从,关句(开尾、抒情、反复出、人物言),分三个方面概括。
格式“本文叙了什么、表了什么特点、品、精神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启迪我什么” 。
小的主旨:通一件⋯事,刺了⋯ 象(反面),呼吁人⋯(正面)表手法:( 1)比、托、、伏笔、照、象征、夸刺、念、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叙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正面与面、静合、虚相生,卒章志、一双关、以小大;( 3)修辞手法:人、比、夸、偶(仗)、排比、引用、、反、互文、。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0a1b97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e.png)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当今社会,各种考试都离不开阅读理解,而阅读理解的能力强弱直接影响考试成绩。
因此,学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成为了很多人的必备技能之一。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学习过程首先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巩固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对文章结构的把握。
阅读一篇现代文文章一定要先从整篇文章的结构入手,即阅读文章题目和文章的标题,然后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能减少在阅读中出现迷惑和分心的情况。
二、注意文学语言的运用。
现代文具有很多的文学语言,这些语言常常被运用在文章的表达中,因此,在阅读时需要注重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比喻、夸张、反问、感叹等语法结构,需要好好掌握。
三、重视词汇的学习。
现代文中所使用的词汇很多都是与时俱进、新生词汇,因此在阅读时需要注重词汇的学习和记忆。
词汇量越丰富,我们理解文章的能力也就越强。
掌握好这些基本的细节后,就需要对于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具体策略如下:一、靠前读题。
现代文的题目常常是放在文章的前面,所以我们需要先读题,把题目和文章中对应的地方找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阅读题目时不要被题目中的关键词汇误导,偏离文章主要内容。
二、学会划重点。
在阅读一篇现代文文章时,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在文章的重点部分划上颜色,整理出阅读过程中的笔记。
这样在阅读完文章后,可以及时回顾阅读过程的重点和要点,方便后续的答题。
三、从多角度来阅读文章。
现代文文章有时候会包含多个角度的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
例如,从作者的视角去了解文章的背景;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文章中所说的事情是否与历史有关等。
四、掌握文章中的逻辑和结构关系。
现代文的一个特点就是文章中常会出现逻辑上的转折或者说前后的联系关系,而我们需要在阅读中将这些联系关系找到并建立起来,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意图、论证和结论。
现代阅读文答题技巧
![现代阅读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1754c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e.png)
现代阅读文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
1. 仔细阅读文章: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
在通读全文时,要特别注意各段的首句和末句,它们往往是对该段内容的概括,包含了重要的信息。
2. 审题: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问原因就分析原因,对选择题要逐项进行分析、排除错误项。
3. 筛选信息:根据题目要求,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关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对信息进行筛选,去粗取精。
4. 理解重要句子:重要句子在文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这些句子要深入分析,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5. 整体把握: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写作特点、行文思路等,有助于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6. 先拟草稿:在回答简答题时,先在草稿纸上拟好答案,写全要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修改。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答非所问、要点不全或语言混乱等问题。
7. 检查答案:在完成答题后,要仔细检查自己的答案,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以上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些基本答题技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巧并非一成不变的法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希望这些技巧能帮助你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完整)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方法.docx
![(完整)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方法.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37f032b76a20029bc642df2.png)
初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读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
是记叙文,则先弄清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
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线索),阐明的哲理(感悟),语言特点;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作用;是小说,则弄懂小说三要素,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性格的特征。
方法: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
三懂中心内容。
一、基本要领:做好现代文阅读,主要把握以下四方面。
首先快速整体阕诿全宏7土(塘«&^<^完全文后,再结合试题仔细阀诿的整体内容。
其二: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
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其三:学会看分,分点答题。
客观题一般都是踩点给分,只要要点、关键词答对就能得分。
所以,一些文科客观题的回答可以简明扼要,清晰地列出要点,再简单加以评述。
如果是4分,一般就要答2个点,如果是6分,答案一般为3个点。
其四:掌握典型题的答题套路。
二、具体问题详解,典型题的答题套路。
(―)词语方面的考查问题1、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往往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或句子,宜用原句回答,或者概括出其主体内容即可。
2、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记叙文阅读1、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答案有:歌、小(篇小、中篇小、短篇小、小小)、散文 (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性散文即哲理散文 )——要求形散而神不散、本、明文、文。
2、叙文六要素?、地点、人物、事件起因、、果。
3、文章内容?方法:看目、人物(事物)、事件,行合、概括。
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作者怎么。
答: A、此文叙了(描写了、明了)⋯⋯的故事(事迹、、事件、景物 )。
即做了什么—可以作一句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了 (美了、揭示了、刺了、反映了、歌了、揭露了、批判了 )⋯⋯。
C、抒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特点?中心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略得当。
5、划分次?(1)按划分(找表示的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3)按事情展程(找各个事件)(4)分(掐去尾)6、叙索及作用?索(明和暗)———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穿全文的脉,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次清晰。
7、文章。
找文章的索或中心,依据有(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作者情感。
8、品味目可以从—— A 内容上 B 主上 C 索D 置念上等方面行品味。
示例:(1)主上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目,也可以回答:巧妙,一双关,本指⋯指⋯,突出主,耐人味。
(2)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形象明了⋯⋯,点明了本文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明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切,自然,真,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
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
12、写作手法及作用?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想象、想、象征、开山、托物言志、置念、象征、借景抒情、抑合、正反比、面烘托、虚合、以小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志、巧念、首尾呼、映、一串珠、明暗等。
常用具体如下:(1)人手法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的效果。
(2)比手法形象生、凝地描写事物、解道理。
(3)夸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者以明而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了文章的表力。
(5)比手法通比,突出事物或描写象的特点,更好地表文章的主。
(6)托(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刺手法。
运用比、夸等手段和方法人或事物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言辛辣幽默。
(8)欲先抑和先后抑。
先抑再大力所描写的象,上下文形成比,突出所写的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首尾呼)使情完整、构、中心突出。
(10)置念能引起者注意,引出文章的明内容等。
(11)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有:A、可以用里的比手法。
比如,,是先言他物的。
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
如名句、箴言之的。
C、也可以先声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烈⋯⋯D、或是采用的方法。
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
E、开用景物描写也不,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
F、开山。
G、倒叙13、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生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
(2)人: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作,使物人格化,生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
(3)夸:突出特征,揭示本,者以明而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奏明,增,于抒情。
增文章气,增加感染力、服力。
(5)偶:形式整,音韵和,句整、意韵,互相映,互充。
(6)反复:某种意思,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有气,化内容的作用。
(7):自自答,引人注意,启思考。
(8)反:度明,加气,烈抒情。
注:必合相关句分析。
14、具体的含与作用?方法 :系本,解在文中的含,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原指,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文章用典的析:一是丰富文章主,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16、句子或段的作用?有些情况要合第三点和第四点来回答。
答: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和象征。
点明主旨、升主、,画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
(面的象征、指,表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二、在结构上:在文章开头:(1)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
三、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四、从写作手法上:常有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预示性作用。
17、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8、分析写景状物记叙文景物描写的方法——①时间推移法②空间变换法③稳步换景法④分门别类法19、领会写景的作用和写物的目的。
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以“状物”为主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种类:一是人物描写: A、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 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 7)心理描写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B、侧面描写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二是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①肖像(外貌)描写 [包括神态描写 ] (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 ×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 ×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21、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22.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要素)、环境、情节。
其中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3.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24.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5.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26.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答:A 、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27.语言赏析或广告:类型 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对策:(1)了解用词之美 ------ 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
如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
“漂亮”一词就要从它的引伸意义去答题,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好感的内心活动。
类型 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策:(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①修辞之美 ------ 见第 13 个知识点 .结合第 28 答题点回答 .②句式之美 ------ 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重复余韵悠然,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
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
(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
(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 xx 句,因为它 xx。
28.品味句子和关键词。
最好找词语点评或整体点评:即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