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节奏与韵律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构图学:节奏与韵律

构图学:节奏与韵律
构图原则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名作《雅舍》片段
•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雅舍)因为有窗而无玻 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 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雅舍’ 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 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 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 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 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 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渐变形成的节奏与韵律美感







方向的渐变。

将基本形做方
向、角度的序
列变化,使画
面产生起伏变
化,增强了画
面的立体感和
空间感。



位置的渐变。将部分基本形在画面中的位置做有序的变化, 会增加画面中动的因素,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视觉效果。





渐变形成的节奏与韵律美感


形象的渐变。形象的渐变是指从一种形象逐渐过渡到另一种形
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份夸张,但必须可以 琅琅上口,那确是真的。
——梁实秋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
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 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 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 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 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 变化的结果。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
一.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1.点 点是最活跃的视觉形态,也是所有形态的基础,也是形态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设计 中的点,是具有一定的形体的。相对小单位的形体,被认为是点,同时,只要形体与周围 其他造型要素比较时具有凝聚视觉的作用,都可以称之为点。
点在实际设计应用中形态多样,点的有序密集排列可以形成线的形式,点的数 量与面积增加到一定程度则会产生面的感觉,点的有序堆积可以形成体量的感觉, 点还具有突出视觉中心的作用。在立体形态构成中,点在造型中具有相对性,环境 的大小决定了点的产生。
• 一切多折 在8cmx8cm的铜版纸中间,切4-7.5cm的裁口,利用这个裁口以及折叠、挤压等手 段,形成半立体形态。
• 多切多折 学习一切多折的基础上,对纸张的裁口数量、角度、长度不做固定要求,进行半 立体的形态练习。
b.面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3.体
体在这里是指同时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的三度空间的实心体,或是由多个面 所围合加工成的“外实内虚”的空心体,其中实心体具有较强的体积感和量感特征。 空心体是指由面所形成的几何形体单元,可分为平面几何体、曲面几何体、自 由曲面几何体以及自然形体。
a.体的构成 体构成的基本方式,分为累积组合构成和分割组合构成两类。手法是将原有大的 块材先分解成抽象的小基本体块,再将小体块进行拼接组合而成为新的造型。
• 累积组合 累积组合构成是由三个以上的单体块材,累积而成为新的形体组合。累积组合必须 以块体为基本单位,单位块体可以是重复的、类似的、近似或渐变的形体,甚至个别可 以是异质形体以便产生对比和变化。
“变化”体现了各个事物个 性的千差万别,“统一”体 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或整体 联系。这一法则在现实生活 与艺术创造中被广泛运用。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线形结构的雄伟大桥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是人类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立体构成不是 对某种材料的堆砌,更不是关于某种技法的游戏,它所创造的新的形 态,要符合人们一定的审美需求。
树碗
糖果沙发
纸沙发
一、体量美
立体构成中的体量美,可以认为是体积感、容量 感、重量感、范围感、数量感、界限感、力度感等。物体 的大小、占据的空间、秩序与方向、单一与整体、聚合与 分散等等,都会使我们在物体构成的感觉中有一种量感。
Zaha Hadid 的“跳舞的楼”
美国因特网ICA总部大楼
十届美展雕塑作品
二、空间美
空间感是一种潜在的运动感觉,立体构成正是通过材料的切割和 组合来划分和创造空间,即利用单元体的错位、联合及连接等形式形成 有空间感的立体效果。
日本东京饭田桥地铁站
立体构成的空间感是通过凹与凸、虚与实的形式来表现的。主 要是利用人的视觉经验,造成、甚至强化进深感、诱发思维想象。
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 称为韵律。
旧金山公共图书馆
二、比例与尺度
(一)比例 比例在立体构成中是指形体部分与部分、局部与整体数量上的比 率关系,体现出形态的美感。
(二)尺度 尺度是指人们衡量立体形态呈现出预想的某种尺寸。
1.自然尺度 2.雄伟尺度 3.亲切尺度
泰国Ango灯具创意设计
线材 线材是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 无论直线或曲线均能呈现轻快、运动、扩张的视觉感受。
2、线材的视觉特征 线材的视觉特征具空间感、轻快感、紧张感,有较强
的表现力,犹如人的骨骼支架。
面材 所谓面材,通常指面状即面积比厚度大很多的材料。 在几何学上,面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致,但在现实生

最新2立体构成形式法则知识讲解

最新2立体构成形式法则知识讲解

3.对比
是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相对抗,在相对的矛盾中相异吸引,互相衬托 而形成对立统一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在视觉心理中产生刺激的美感。
对比的表现形式内容很多,然而,有时过于强调刺激缺少调和,形体 空间就会显得杂乱。 对比与调和的关系是:对比产生调和,矛盾的双方,越相近则越调 和,越对比则越刺激。 调和可使各要素之间相互产生联系,彼此呼应、过渡、中和。因此, 我们在造型中,当突出对比时就要注意调和的一面。
单纯化立体形态在 立体构成中有利于 计算和便于加工的 优点,是一切造型 活动必须遵循的一 个基本原则。
2.节奏与韵律
节奏
音乐 指节拍
有种律动的美
立体造型
指秩序
有规律性的变化美
“节奏如筋骨,韵律似血肉”是指音乐中的强弱、快慢、长短、高低有 序的曲调,在节奏的强化之下产生情调,唱之润之,琅琅上口,形成 “韵律的美”。(韵律的表现离不开节奏的帮助)
2)空间与实体对比 立体造型中,空间与实体是正负形互补的 关系。空间中若没有实体的坐标,也就不 可能意识到它。实体表现为厚重、封闭。 空间表现为通透、飘渺。表现的形式有虚 实、隐现、凹凸、前后等等。空间与实体 的对比调和同样也以有主次变化为宜。
2立体构成形式法则
立体构成是使立体形象有组织和有秩序地进行排列、组合、 分解,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美学设计原则和形式。
审美心理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心理, 是一种对审美对象的创造或再创造的 活动。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三原则
整体性原则。整体之美大于局部之美, 首先思考的是宏观形式和结构,陷入细节 就很难把握整体。时时把握整体的设计观 念,防止局部喧宾夺主,这和素描的学习 的原理相通。整体构思原则是立体造型的 成功关键。
立体构成中节奏表现为基本形 按设计好的骨骼进行起伏、交错、 渐变、厚薄等有秩序、有规律的性 的变化,韵律是节奏导致的一种只 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感受。它 没有形式可言,当形态大小、方向、 位置、色彩、光线、排列发生变化 时,都可以产生韵律美。

2024版立体构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024版立体构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果。
节奏与韵律
旋转韵律
元素围绕某点或轴线旋转变化,形成 螺旋状或圆形的视觉效果。
波动韵律
元素呈现波动状的变化,如正弦波、方 波等形态的变化。
04 立体构成的创意思维方 法
头脑风暴法
• 定义: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通过集体讨论、互相启发,产生大量新的想法和方 案。
头脑风暴法
实施步骤 明确主题和目标
景观小品设计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设计出具有艺术感和实用性的景观小品,如 花坛、雕塑、喷泉等。
空间布局
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立体构成的空间布局原则,合理规划景观元素 的位置和比例,营造出和谐统一的空间环境。
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工业产品设计
在产品造型设计中,运 用立体构成原理,设计 出符合人体工学且具有 美感的工业产品,如家 具、家电等。
组建多元化团队
头脑风暴法
创造轻松氛围,鼓励自由发言 记录并整理所有想法
注意事项
头脑风暴法
避免批评和否定他人 的想法
重视数量,以量变促 进质变
鼓励提出大胆、新颖 的想法
形态分析法
• 定义:形态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通过对事物 形态的分解、组合和变化,产生新的设计方案。
形态分析法
实施步骤 确定基本形态
包装设计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 设计出独特且富有吸引 力的包装造型,提升产 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 力。
玩具设计
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设 计出有趣且富有创意的 玩具造型,增加玩具的 趣味性和互动性。
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展台设计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设计出独特且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展 台造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陈列设计 在展示空间中,运用立体构成的原理,合理规划展品的陈 列方式和空间布局,营造出舒适且具有艺术感的展示环境。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立体构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训练学生运用立体构成的知识进行创作和实践。

二、教学内容1.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立体构成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立体形态。

2.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

3. 立体构成的组合方式:包括堆叠、穿插、层叠、包裹等。

4. 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包括雕塑、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合方式。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立体构成的知识进行创作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合方式。

2. 示范法:展示立体构成的作品,分析其特点和创作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立体构成作品,提高其创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立体构成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构成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合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立体构成作品,让学生了解其创作方法和特点。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立体构成作品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总结立体构成的创作技巧。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立体构成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立体构成,提高其创作水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立体构成作品,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七、教学资源1. 立体构成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2. 立体构成的作品展示图片或视频。

3. 制作立体构成的材料和工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第二课时:讲解立体构成的组合方式和应用领域。

3. 第三课时:分析立体构成作品,进行实践操作。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课程授课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立体构成课程英文名称: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总学时:36 (其中理论12学时,实验4学时,课程设计16学时)总学分:3二、课程地位1、课程性质《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中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既是独立的基础造型课,又对各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国际上称为“构成学”,是一门实践性强、交叉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和专业基本特点,本课程集中研究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立体设计创意的方法。

除了理论教学外,授课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资料收集、课程策划、课堂组织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意思维方法与实践的训练,了解立体构成的发展和与现代商业活动发展之间以及各个设计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2、课程目的及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三次元的空间中,善于利用各种材料、各种连接方式、设计制作各种立体空间形态,发掘色彩、肌理、质感的潜在作用,并从生活和自然界中提炼、再造出具有生命动力、自由韵律和形式美感的丰富形态,掌握各种空间及形态的正确关系。

学习研究有机形体造型的特点,培养学生三次元空间的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制作的能力,从而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①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与现代设计艺术中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②研究三维实体的形态美,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训练,学习运用立体空间思维在三维空间里组织形态的方法,掌握造型规律,开拓设计思维,锻炼对造型的感受力、直观判断力,开发潜在的思维能力。

③培养合理协调眼(观察)、脑(理解)、手(表现)的能力。

④启发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以及由材料引起的重新构思,了解各种材料、技法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与表现,并用抽象的造型语言,表达一定心理感觉的抽象概念,要求作品在使用材料上与表现主题相吻合。

《立体构成》课程教案

《立体构成》课程教案

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Chapter立体构成课程概述课程内容课程定义课程涵盖从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形式美法则、材料与工艺到立体形态的创新设计等内容。

课程意义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01能力目标02情感目标03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课程时间02立体构成基本原理Chapter体体是由面围合而成的三维形态,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在立体构成中,体是最终的表现形式,可以表达空间、质感和光影效果。

点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可以表示位置、聚集或分散。

在立体构成中,点可以形成线、面或体的起点或终点,也可以通过聚集创建纹理和深度。

线线由点移动形成,具有方向、长度和宽度。

在立体构成中,线可以界定形状、表达动态或静态的感觉,以及创建复杂的结构和纹理。

面面由线围合而成,具有二维的特性,如长度和宽度。

在立体构成中,面可以表达形状、质感和光影效果,是构建三维形态的基础。

点、线、面、体基本元素空间感与立体感表现空间感立体感色彩与材质运用色彩运用色彩在立体构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色彩的冷暖、明暗和饱和度等特性来表达情感、强调主题或创造特定的氛围。

例如,运用暖色调可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而运用冷色调则可以表达出冷静、理性的感觉。

材质运用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质来增强立体构成的表现力。

例如,金属材质可以表达出坚硬、光滑的感觉,而木质材质则可以表达出自然、质朴的感觉。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材质的表面处理方式和组合方式来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03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Chapter对称与均衡原则对称01均衡02对称与均衡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03节奏与韵律原则节奏韵律节奏与韵律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对比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要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突出各自的特性。

如大小对比、形状对比、色彩对比等。

要点一要点二调和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或不同要素放在一起进行协调,使之和谐统一。

如色彩的调和、肌理的调和等。

设计构成(微课版)教案 课题4 立体构成

设计构成(微课版)教案 课题4 立体构成
3.理论讲解的过程中配合各种案例进行说明,并可分享名家典故和名家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空间感
4.理论讲解的过程中配合各种案例进行讲解立体构成的形态和美学法则,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草原上的牛羊
2.螺旋楼梯
3.路标上的木板
4.石板小路
5.几何平面体
6.几何曲面体
7.自由曲面体:水杯、茶杯、花瓶
8.相邻的建筑
2.继续讲解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与造型技法(80分钟)
(1)块立体
块立体是以块材为基本形体构成的立体造型。在立体构成中,可以通过以下3种再造技法实现造型目的。
•变形
∙减法创造
•加法创造
(2)综合立体
采用线材、面材和块材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所构成的立体都可以称为综合立体。
•线与面结合的构成
•线与块结合的构成
9.埃菲尔铁塔
10.形态方向渐变
∏∙德国艺术家汉斯•阿尔普
(HanSArP)的抽象作品《星星》
【第三、四节课】
1.课前回顾(5分钟)
先对前一堂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2.继续讲解立体构成的造型原理(40分钟)
接着前一堂课所讲解的立体构成的美学法则,继续讲解物质美的相关内容。
物质美。立体构成创造的是空间实体,其离不开物质。使用不同物质进行立体构成便会形成不同的美感。
•量感
•空间感
•纹理感
进行名家品读韩美林。
3.讲解立体构成中的材料与工艺(45分钟)
1.老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上一堂课所讲述内容
2.理论讲解的过程中配合各种案例进行说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英国艺术家用镀锌钢丝作为材料创作的动物雕塑
2.《丹凤朝阳》

设计构成第3章 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设计构成第3章 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 衡的,所以说人体是左右对称的。人们在对自然及审美对象的长期关 注中,发现了对称所具有的美。在平面造型艺术中,对称是一种构成 方法,通过直线把画面分为两个相同的部分,使之与分割线的距离相 等。
下一页 返回
3.2 对称与均衡
• 3.2.2 均衡
• 均衡是指在造型艺术作品的画面上,不同部分和造型要素之间既对立 又统一的空间关系。在服装上表现为,虽然左右两边的造型要素不对 称,但在视觉上却不会产生失去平衡的感觉。就如同跷跷板,不同重 量的人在距离跷跷板支点位置不同时能达到两边重量相同的效果,这 种现象就是均衡。其原理类似于力学中的力矩平衡,在力矩平衡中, 较重的物体靠近平衡的支点,而较轻的物体离平衡支点较远,这样在 整体上就能产生均衡的效果。在视觉艺术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在社会 生活中,人们根据心理经验对不同的造型要素能产生不同的重量感。
第3章 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 3.1 节奏与韵律 • 3.2 对称与均衡 • 3.3 对比与调和 • 3.4 变化与统一
返回
3.1 节奏与韵律
• 3.1.1 节奏
• 节奏是造型要素在造型中有规律地重复。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 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中是 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所产生的运动感。节奏是艺术表现的重要 原则,各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节奏(图3-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对比与调和
• 材质质感的对比虽然不会改变产品的形态,但由于丰富了产品的外观 效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使人感到鲜明、生动、醒目、振奋、活跃, 从而产生丰富的心理感受。
• 不同材料的综合运用可丰富人们的视觉和触觉感受,但一件成功的设 计产品并不在于多种材料的堆积,而是在于在体察材料内在构造和美 的基础上,精于选用恰当得体的材料,贵于材料的合理配置与质感的 和谐应用(图3-17和图3-18)。

设计构成第四章 立体构成

设计构成第四章  立体构成

6.线织面构成 线织面构成是指由直线构成的曲面,如圆锥体面、圆柱体面、螺旋体面等。以基 本线织面为基础,加上连接位置差异、运动方向变化等可得到变化无穷的线织面,如 下图所示。
三、面材的立体构成
(一)连续性面材构成
连续性面材构成是使用一个单独的面做起伏、卷曲、折叠、翻转等变化。不管面 形是几何形还是自由形,也不管造型是富有规律还是随意,连续性面材构成都能够体 现出面本身的连续意义,如下图所示。
(2)破坏 破坏有可能是破旧立新,也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损坏。破坏的力量来自于外力, 如撞击、火烧、冲击、腐蚀等。破坏所产生的新形态往往能产生令人震惊的视觉美感, 如下图所示。
(3)切割移位 形体的切割移位是指将基本形打散后再进行移位重新组合,以探索部分与整体间 的关系;或者将形体进行切割,来探索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切割移位后形成的新形态 具有更强的视觉吸引力,如下图所示。
特异韵律是在规律的变化中寻求突破,以造成视觉上的跳跃感,产生奇特的效果, 有强调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四、稳定与轻巧
立体形态中的稳定体现在物理稳定和心理稳定两个方面。物理稳定是指立体重心 落在合适的位置上,符合了稳定的条件,物体才不会倾倒,如下图(左)所示。心理 稳定是指立体外观的量感重心满足了人们视觉上的稳定感觉,它是人们心理需求的一 种反映,是一种主观的视觉重心的确定,如下图(中)所示。一般来说,当物体重心 位于物体总高的三分之一以上时,会给人以轻巧感,显得优雅、从容,如下图(右) 所示。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方法
一、半立体构成 二、线材立体构成 三、面材立体构成
四、体块立体构成 五、综合立体构成
一、半立体构成
(一)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
1.切折 切折是指将一个平面通过切、折两种手段形成半立体造型的构成手法。其制作简 单却富于变化。以纸材为例,常见的切折形式有不切多折、一切多折与多切多折,如 图下图所示。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第二章 立体形态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关于立体形态
形态,一是“形”,即外貌、样子、实体、形状、显露;其二是“态”, 有形状、样子的含义,如 姿态、神态,也有说话和动作的神情、状态和形势的含义,态势或神态。形态不仅仅是指形体的外在 形状,还包括形体给人的感觉以及形体自身所蕴含的意义。在艺术活动中,形态还是作者情感意识的 传达物与载体。
概念 形态
纯粹 形态 有机 形态
形态
自 然 形态 无机 形态 现实 形态 具象 形态 人 为 形态 抽象 形态
人为形态也可能是有机形态。有机形态的设计理论 是设计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有机形态被认为是有 生命的、充满人性温情的形态。丹麦设计领袖 凯·博杰森说 “我们所制造的东西应该是有生命的, 有心脏在其中跳动,应该是有生机的和温暖的”。 设计师通过模仿自然界生物的形态而创造出的新形 态又被称为仿生形态。仿生形态是创造新形态的重 要手段。正如著名设计师卢吉·科拉尼所说:“设 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 之中”。
图25比例与尺度(Christophe Pillet灯具设计)
比例与尺度(李新建作品:方尖塔)
4、节奏和韵律
一切艺术都与节奏和韵律有关。节奏, 是音乐中的节拍,是 一种合规律的周期性 变化的运动方式。节奏存在于客观现实生 活之中,车轮声、呼吸声、心跳声、歌唱 声都合乎一定的节奏。元素如线条、色块、 构件、空间、体积的有变化的重复易于取 得节奏韵律感。在造型艺术中,重复、渐 变、交替是常用的节奏形式。


构 成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这个词的含义从字面上讲就是立体形态的造成方法或创造立体形态的方法。 “构成”(Construction)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形成”、“造成”,“立体”是对于 空间形态的一种认识。 立体构成在现代设计教育中的含义就是将形态元素,按照视知觉规律、力学原理、审美法则在空间中 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立体和空间是紧密相联系的,认识到空间就会有立体的感觉。 立体构成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索空间中纯粹三维立体形态的创造规律,并为基于此之上的种种现代设计 艺术提供创造视知觉形态的经验和规律。 其研究的范畴涉及到自然世界和人为世界,其创作过程是一种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相结合的过程。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二、立体构成要素
2、线的特征: B、曲线 几何曲线 能表达饱满,有弹性、严谨,理智,明
确的现代感觉,同时也有机械的冷漠感. 自由曲线 是一种自然的、优美的、跳跃的线型, 能表达丰阔、圆阔、柔和、富有人情味的感觉, 同时也有强烈的活动感和流动感,例如大自然中 闪电形成的自由曲线。
相对而言,曲线的基本属性是柔和、 变化性、虚幻性、流动感和丰富性。
49
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
从空间角度来讲,直观的处于可见状态
的形态,称为积极形态;
由实体限定的空间,我们称为消极形态 (即空间形态);
50
任何形态都是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的组合体 ;
实体是主体形态具有积极意义的充实空间, 虚体是空间形态,是具有消极意义的形态。
51
第二节
造型
造型是设计者透过视觉语言所表达的一 切可视或可能的成形活动;

自由曲面体:由自由曲面构成的立体造型。特点是表面不含有直线, 自由活泼、变化多端。

自然形体:自然界形成的偶然形体,特点是无规律、偶然性强、淳朴 自然亲切。
二、立体构成要素
5、空间的特征:
空间是由点线面体围合或占有而成的三度
虚体,具有形状、大小、材料等视觉要素 以及位置、方向、重心等关系要素。
由直面体和自由曲面体、自然形体等。
二、立体构成要素
4、块的特征:
几何直面体包括正三角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它的
几何平面所构成的多面立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严肃、 稳定的特点。

自由直面体:由自由直面构成的不规则体。特点是自由张狂特立独行, 但也会有杂乱无章感。

几何曲面体:几何曲面的平行移动或旋转而得到的形体。表面是几何 曲面或曲面与直面的结合。特点是结构明确、秩序感强,规范而完美。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美学要素,第二阶 节奏与韵律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美学要素,第二阶 节奏与韵律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美学要素
第一节 对比与调和 第二阶 节奏与韵律 第三节 稳定与技活,到处都充满着节奏感。 如昼夜交替,四季循环、潮起潮落、心脏脉动等,都有各自不同 的规律与节奏,并且这些节奏给人的感受非常和谐。保持了节奏, 符合了人们的心理要求,人们就会感到愉快。 立体构成造型的节奏,是指造型要素以同一形态的反复、渐 变和反复交替来形成有秩序、有规律的运动感。 丹麦建筑家伍重设计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其造型运用了 抽象形态的连续出现,每组薄壳结构弧面顶的动势产生由下向上 的方向渐变,使其组与组,群与群之间产生连续与间接,并有着 强烈的节奏感。 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情调的感觉,它能使节奏具有强 弱起伏、悠扬缓急的情调,也就是各类艺术作品中有起伏变化、 抑扬顿挫所产生的美感,节奏是韵律的条件,韵律是节奏的神话, 韵律的构成应该说比节奏难度更大,更带有感情色彩。+
韵律的形式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重复与渐变 二、交错与起伏 三、特异

立体构成美学要素

立体构成美学要素
空间与场力
空间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二)空间 感的表现
透视渐变
2、遮挡方法
课题训练
制作一立体形态,要求由同类基本 形组成,可在线材、面材和块材中 自由选取。
要求:
1. 创造出节奏韵律 2. 创造出变化空间
第四节 量感与空间感
了解立体构成中量感与空间感的美学要素。 认识立体构成中量感与空间感的美学要素形成的因素。
一、量感的概 念与表现
概念 物理量感和 心理量感
量感的表现
1. 创造对外力的反抗 2. 创造生长感
二、空间感 的概念与表 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空间本身是虚无的,实体依存于空间 之中,而空间若没有实体作为标识, 也就不可能觉察到它的存在。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 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 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 内容
二、影响稳定与轻巧的相关因素
1、接触面积与重心
底部接触面积较大的形体具有较大的稳定感,底部接触面积较 小的形体则具有较小的稳定感,并具有一定的轻巧感。
2、结构形式
对称式
具有较好的稳定感,能产生庄重、严肃、大方和 完美的感觉。但在在心理上会产生安静的、单调 的、呆板的感觉。
3、材料质地
不同材料质地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材料的轻巧与 稳定由2个因素决定。
材料表面机理 不同材质造成的材料密度的感受。
色彩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 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分割
实体状态,感觉沉闷,利用点线面进行间隔的分割,让原 来比较笨重的形体通透起来,会取得整体的轻巧。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 内容
平衡式
具有一定的轻巧感,给人以生 动活泼、灵巧轻快的感觉。

立体构成之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之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之节奏与韵律将各个造型元素合理的组合能够体现出一种重复性的节奏以及起伏变化的规律,节奏与韵律原本是音乐领域或者诗歌领域的概念,后来被延伸到了艺术领域范畴。

节奏与韵律主要体现在节奏、韵律、主次、交错、起伏等方面。

节奏节奏在立体构成中指的是造型元素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引起视觉心理的有序律动,造型元素在位置、大小、方向、疏密、形态等方面有规律的重复,能够给我们带来从视觉到情绪的动感。

左图书架的构造,书本错落有致的排列在书架上,整体构成一个比较有序的状态。

独特的拍摄视角形成了一个弧形,给人优雅流动的视觉感。

同样右边的桌球,每个球表面的数字都朝天摆布,整体呈三角形的构造,显得十分有规律,充满了节奏感。

韵律节奏有规律的变化就产生了韵律,韵律使节奏有强弱起伏、悠扬急缓的变化,并赋予节奏一定的情调。

节奏个跟韵律同样是有规律的重复,但节奏的重复是简单、单纯的,而韵律是复杂的,是对节奏的深化和升华,具有很强的美感。

在大自然中,可以经常感受到一种比较特殊的韵律。

左图是一张水波纹的特写,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产生了无序浮动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波光粼粼的水面,整个形态是动态的,在微风吹拂下以及阳光照射下,形成充满韵律的节奏。

右边为扶梯图,扶梯呈螺旋形状,悠然向上伸展,中间垂挂这彩色的色调,增加了整个画面的生动性,整体形态充满了韵律,具有一定的情调,给人丰富的视觉感受。

主次立体构成具有主次之分,一般情况下,以体积大的、颜色突出的的形体为主;体积小的、颜色平淡的形体为次。

如图例图,左边是一个球体的设计,体积比较大的球体有它的独特性,在整个画面中就是以整个大的球为主,其他三个小球为辅,构成了整个画面的协调感。

右边这张图就是以颜色突出了英文字母“idea”在画面中的重要作用,人物模型是灰色的,淡淡的颜色起到了辅助的作用,使整个画面更加协调,更有立体感。

所以在画面中不管是主要物体还是次要物体,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交错交错指的是造型元素之间相互交织,在元素相互交织之后,有的形体露出,有的则被遮挡。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本章作业
收集优秀作品
本章考核
备注
本章考核
备注
新乡学院 艺术设计系教案
学时:12
章节
第三章构成的形式要素与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衡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第二节比例与尺度关系
第三节对比与调和关系
第四节渐变与发散关系
第五节重复与变异关系
第六节节奏与韵律关系
第七节重心与稳定关系
第八节强调与统一关系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对比与调和的关系是:对比产生调和,矛盾的双方,越相近则越调和,越对比则越刺激。
本章作业
利用综合材料组合一件作品
本章考核
备注
新乡学院 艺术设计系教案
学时:12
章节
第六章构成中肌理感的塑造
教学内容
第一节偶然形态肌理的塑造与规则形态肌理的塑造
第二节肌理感的具体塑造方法
第三节肌理感与整体造型的关系
第四节肌理塑造对构成材料形式的要求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肌理感的整体塑造方法及与整体造型的关系
本章考核
备注
新乡学院 艺术设计系教案
学时:6
章节
第二章构成的基本要素与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形体结构的基本组成——点、线、面、体的特征及应用
第二节构成空间中的色彩
第三节构成空间中的肌理
第四节空间体量与构成的关系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对构成要素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空间的掌握以及在设计中的运用。
难点:对于构成要素在现实设计应用中的关系把握。
艺术学院《立体构成》教案
(附:内容填写均用宋体5号字)
课程名称
立体构成
课程类别
必修课(√)限选课( )公共任选课(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渐变
渐变是指以类似的基本形或骨格,渐次地、循序渐进地 逐步变化,呈现一种有阶段性的、调和的秩序。 渐变是体检韵律感的重要手法,讲解几种主要的渐变形 式。
大小的渐变
依据近大远 小的透视原 理,将基本 形作大小序 列的变化, 给人以空间
感和运动感。
间隔的渐变
间隔的渐变。 按一定比例 渐次变化, 产生不同的 疏密关系, 使画面呈现
节 奏 与
韵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节奏的概念与形成
自然界中的节奏感
高 山 峻 岭
自然界中的节奏感
高 楼 耸 立
立体构成的节奏
立体构成的节奏感
线 状 材 质 螺 旋 结 构
立体构成的节奏感
平 行 型 高 低 错 落
韵律的概念与形式
1.重复
重复韵律是指基本形按照一定规律重复或间隔发展变化 形成的韵律感。重复韵律给人的感觉又连贯性和加强效 果。
出明暗调子 。
方向的渐变
将基本形做 方向、角度 的序列变化 ,使画面产 生起伏变化 ,增强了画 面的立体感
和空间感。
颜色的渐变
从一种色彩 逐渐过渡到 另一种色彩 的手法,可 以增强画面 的欣赏乐趣。

3.交错
基本形态按照一定规律有条理错位、旋转等,产生活泼 效果。
4.起伏
起伏:基本形态做缓急的大小、长短、高低起伏变化, 具有波澜起伏的韵律感。
5.特异
特异:基本形态做有规律的变化中有一点或几点变化, 给人视觉效果醒目突出。
6.抑扬
抑扬:在视力的强弱上施以不规则的级差变化,进行各个部 分的构成,可以表现出一种轻重缓急的抑扬效果,给人以非 常轻妙的形态感。

奏 与
END
韵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