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轿车制动法规的评述_何宇平
乘用车制动标准法规技术对比研究
![乘用车制动标准法规技术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635789fe4733687f21aa46.png)
乘用车制动标准法规技术对比研究摘要: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汽车已经成为常用的交通工具,对于乘用车制动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了不同的标准。
本文主要介绍了制动性能标准评价原则与方法,并且提出了三种试验方法进行分析,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借鉴分析。
关键词:乘用车;评价原则;试验验证;附加试验引言在我国现行标准中,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与地方标准。
不同标准的使用与解释是乘用车制动标准法规技术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标准为提高乘用车自身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适应新时期交通形势所发生的变化。
制动性能标准评价原则与方法制动试验是当前用于确定评价参数的重要内容,现行的乘车标准需要结合科学实验,对于制动距离参数进行明确,从而形成有效的制动标准法规,在乘用车行驶过程中,确保车辆行驶符合现阶段工作需求 [1]。
目前最佳制动性能概念在制动标准法规中得到了应用,在行车过程中,在车轮接近抱死的情况下,是对该参数进行测量的关键,在日常实验阶段,由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需要实验人员反复进行多次试验,才能够得出正确的参数。
在对乘用车制动标准法规技术分析中,通常制动力控制是试验的重要因素,技术人员主要使用最大踏板力制动与无车轮抱死制动两种方式,对制动性能标准进行分析。
该测量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应用,在我国乘用车制动标准法规技术应用中,主要采用无车轮抱死前提下的制动方式,能够对该数据进行明确,从而提高管理工作质量。
制动试验项目对比试验验证常规制动试验在进行常规制动试验过程中,主要是由技术人员在冷态条件下,对于该车辆的制动性能进行明确,从而提高管理工作质量。
其中 0 型试验较为常见,在该试验中,主要是将车辆保持在较高的车速下进行,对制动试验项目进行测量。
现阶段我国乘用车试验中,对于车辆热态性能的要求较高,其中微型客车的发动机性能较差,其最高行驶速度较低,为了对这种车辆的性能进行分析,需要工作人员结合车辆具体情况,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车辆的不足,便于完善制动标准法规技术。
汽车操纵稳定性、动力性、制动性试验方法国内外标准对比
![汽车操纵稳定性、动力性、制动性试验方法国内外标准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8ae0d57602768e9951e738f7.png)
汽车操纵稳定性、动力性、制动性试验方法国内外标准对比摘要: 针对我国汽车发展现状,汽车操纵稳定性、动力性、制动性试验日趋重要。
作者从制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试验项目,对比分析了我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异同之处,指出我国汽车发展的现状和不足。
关键词: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标准;制动性;动力性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业呈现出车辆高速化、驾驶员非职业化和汽车密集化的趋势。
交通事故的剧增要求汽车必须具有良好的主动安全性以有效地抑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汽车的操纵性是影响其主动安全性的主要性能之一。
另外,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不断增加等) ,对车辆的行驶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汽车试验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汽车在实际使用中各种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有助于探讨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及验证解决问题的效果和程度,是推动汽车技术进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也是保证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试验方法来检测、评价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制定统一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标准,70 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 SC9 汽车操纵稳定性委员会起草制定了相关的ISO 标准,随后又根据实际的需要对其中的标准进行了修订。
我国从本国国情出发、参照国际标准,在1986 年制定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的6 项国家标准GB 6323-86,之后又制定相应的《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GB/ T13047-91。
随着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以及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我国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方法标准也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现阶段主要依据GB/ T 6323-1994 和QC/ T 480-1999 来进行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试验与评价。
我们从开环和闭环两个方面,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进行分析比较。
国内外汽车法规概况
![国内外汽车法规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7600d3a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e.png)
国内外汽车法规概况国内外汽车法规概况1、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法规二次大战后,联合国为扶持欧洲经济恢复,进行欧洲经济的调查研究,向有关各国政府和联合国专门机构提出建议,于1947年3月正式成立了欧洲经济委员会(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简称ECE),作为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下设的五个地区性经济委员会之一。
五十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就对机动车排放、灯光、制动等方面制定了一些技术法规,但各国规定的检查方法、效果的评定及限值要求不尽相同。
法规的不统一妨碍了欧洲各国间的自由贸易和国际间的运输。
在国际贸易中道路车辆及其部件、装备的进出口贸易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为了开辟市场、促进工业增长和国际贸易,于1958年签订了“关于采用统一条件批准机动车辆和部件互相承认批准的协定书”。
据此,缔约国之间开始制定一套统一的机动车法规(ECE法规),对需要认证的机动车及其部件,采用这套法规进行认证,并对各国的认证互相承认。
ECE法规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下辖的道路运输委员会车辆结构专家组(WP29)具体负责起草。
该专家组下设噪声、乘员保护装置、制动和底盘、污染和能源、车辆状况、灯光技术、客车及一般安全等小组。
任何一个缔约国都可以提出制(修)订草案,任何一个缔约国都可以宣布采用或停止采用某一ECE法规。
因此,ECE法规在缔约国内是自愿采用的,各国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可全部或部分采用,也可不采用,灵活性比较大。
尽管如此,由于ECE法规所具有的极大的国际性,各有关国家不论是缔约国还是非缔约国,只要条件具备,都尽可能采用,以促进国际间技术交流和自由贸易。
ECE汽车法规自从1958年制定以来,经不断修改和补充,至今已形成89项之多的完善体系,对机动车及其部件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统一要求。
2、欧洲经济共同体汽车法规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简称EEC)是由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一个政治和经济集团,又称“西欧共同市场”或“欧洲共同市场”。
汽车侧面碰撞法规的研究与分析
![汽车侧面碰撞法规的研究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0b59a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5.png)
行业综述汽车侧面碰撞法规的研究与分析何建勇1顾国微2龙玉全11.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52.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常州)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161摘要:汽车侧面碰撞侧向撞击的安全法规是改善车辆碰撞安全性的关键,致力于提升车辆在侧向撞击情况下的耐撞性,从而降低潜在的人员伤亡风险。
从我国首个侧撞规范的颁布开始,追溯至当前更为严格的2018版C-NCAP 规程的实施,深入分析了车辆侧撞安全测试标准的发展趋势和实施情况。
持续提升的趋势为车身侧面结构的吸能和传力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对车辆侧撞安全性能的提升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该研究旨在为理解侧撞安全法规的演进和对车辆结构的设计提供全面的视角,以期为未来车辆安全性能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碰撞;安全;标准法规;标准体系中图分类号:U467收稿日期:2023-11-22DOI:10 19999/j cnki 1004-0226 2024 02 0011国内外法规研究1.1国外法规目前,美国与欧洲两大地区都已针对车辆侧向碰撞制定了详尽的规范。
在这方面,美国联邦汽车安全标准214(FMVSS214)明确了车辆应遵循的侧向碰撞测试标准,而欧洲则在1991年通过ECE 的《侧面碰撞草案》,并于1995年通过ECER95的正式标准,为该地区的汽车行业奠定了安全基石。
1996年,美国全国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 )首次颁布了相关法规,依照FMVSS214的规定对车辆进行了全面的侧向碰撞测试。
从2004年开始,中国启动了有关汽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工作。
自2006年7月1日起,这一标准对新型车型进行全面执行,对于在生产中的车型,执行延迟至标准发布后的36个月。
为了进一步评估车辆碰撞安全性,各国纷纷引入新型汽车碰撞安全评估标准,如国家汽车评估计划(NCAP )。
NCAP 是由国家、保险公司、消费者组织和汽车俱乐部等联合倡议的,其评估标准中的碰撞速度通常高于法定要求,更加强调在极端碰撞条件下对车内乘员的损伤评估。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XXXX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XXXX](https://img.taocdn.com/s3/m/471e5907ec3a87c24028c493.png)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 发展趋势目录•••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三大汽车法规体系美国FMVSS 欧洲ECE,EEC 日本保安基准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FMVSS100FMVSS 200◆ FMVSS 300FMVSS 400FMVSS 500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在缔约国中自愿采用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 ◆◆◆◆◆汽车安全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 共同体成员国内强制实行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 安全标准及其在汽车标准体系中的比例11426268376126112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G B G B/T Q C /T 总数/T otal 安全标准数/Safety standards主动安全标准•••••中国汽车安全标准•••••••正在制修订的汽车安全标准(被动安全)20110008-T-电动汽车正面碰撞安全要求正在制定后续工作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5:2:2:1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 E-NCAP评价规程的主要变化欧洲2009年更新,最主要的变化:给出一个整体的星级 根据成人乘员保护、儿童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以及安全辅 助装置的得分按照5:2:2:1的权重得到一个总得得分率2013年更新的内容3649369主动安全特征:16•Electronic StabilityControl (3)8•Seat Belt Reminder (3)•SAS(3)替代SLD (1)81)采用Q3和Q18m假人替代原来的P3和P18m儿童假人42) 主动辅助装置由7分增加至9分2014年更新的内容1)四部分的权重由原来的50%:20%:20%:10%调整至40%:20%:20%:20% 2)更新whiplash试验得分,增加后排座椅静态评价 3)引入低速后碰试验中对AEB的评价程序(城市工况) 4)安全辅助模块中,9分增至13分,增加中高速后碰的AEB评价,更新 ESC程序,对LDW/LKD新的安装要求 5)行人保护试验采用FLEX PLI2015年更新的内容1)增加正面全宽碰撞试验 2)用Q6和Q10+儿童假人替换Q3和Q18m儿童假人 3)行人保护大腿试验更新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 US-NCAP评价规程的主要变化 在正碰和侧碰试验中增加了新的试验假人 评价伤害指标的变化 增加了斜柱撞试验项目 增加了综合汽车安全得分标识(VSS) 主动避撞作为检查项公布在NCAP网站US NCAP评价规程以前的正面碰撞2010年后修改的正面碰撞碰撞速度35 mph 均为50th 假人• 100%完全碰撞 • 适用于车重超过 8500 lb • 评价指标 Head (HIC), Chest Gs碰撞速度35 mph 乘员改用5th女性假人乘员侧用5th女性假人取代50th假人 头部伤害指标用 HIC15 取代 HIC36 胸部压缩量取代胸部加速度 增加颈部伤害指标以及大腿力 伤害等级风险率由AIS4+ 取代 AIS3+ 正碰得分采用驾驶员和乘员平均得分US NCAP评价规程以前的侧碰试验碰撞速度38.5 mph 均为SID27 度斜角碰撞50th假人• 移动壁障碰撞试验 • 评价指标 •Rib Acceleration,Lwr Spine Acceleration碰撞速度38.5 mph 27 度斜角碰撞增加20 mph, 75 度角侧柱撞2010后的侧碰前排ES-2RE假人后排用SID II 5th假 人只在前排放置SID II 5th假人 增加75度角斜柱撞试验 斜角碰撞假人前排由ES-2re 取代SID 50th假人 后排由 SID-IIs 5th 假人取代SID 50th假人 伤害指标选用 SID-IIs - Head (HIC36) & Pelvic Load ES-2re – Head (HIC36), Rib Deflection,Abdominal Force, & Pelvic Load. 前排座椅评价综合MDB和柱碰撞试验结果,权重 (80%/20%). 新的侧碰评分采用平均前后排的得分确定US NCAP评价规程US NCAP评价规程主动避撞特征性能试验• ESC –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与FMVSS216相同的 试验程序和要求)• FCA – Forward Collision Avoidance (3 tests ) Approaching a parked vehicle(碰撞前2.7秒警告) Approaching a decelerating vehicle(碰撞前2.4秒警告) Approaching a slower, but constant speed vehicle (25 mphclosing speed) (碰撞前2.1秒警告)• LDW – Lane Departure Warning (2 tests) 特征试验(判定在45mph速度下横向速度达到1m/s时对应的方向 盘转角) 性能试验矩阵(24个试验条件,每个进行5次,120次试验) 每个试验条件下5次试验至少有2次具有成功的警告,且120次试验至 少有66次成功(55%)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三、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三、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三、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三、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三、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IIHS25%小偏置碰撞试验NHTSA 20% 7度角斜碰撞,35% 15度角斜碰撞•IIHSNHTSA。
国内外铁路客车制动系统标准比对
![国内外铁路客车制动系统标准比对](https://img.taocdn.com/s3/m/a2ef9d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1.png)
国内外铁路客车制动系统标准比对■ 王文珺 向世明 武冬生 杨大华(安特百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摘 要:制动性能是反映铁路客车整车质量的重要项目,也是保证铁路客车安全行车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我国与欧洲铁路客车制动系统标准,分别从客车分类、制动系统使用条件、制动系统组成以及制定系统技术要求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对分析,提出了我国铁路客车制动系统标准需要完善和修订的内容。
关键词:铁路客车,制动系统,标准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5.030Comparison of Braking System Standard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Railway Passenger CarsWANG Wen-jun XIANG Shi-ming WU Dong-sheng YANG Da-hua(Antpedi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Abstract: Braking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item refl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train, and it is also a key factor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railway passenger cars. This paper selects the standards of braking system of Chinese and European railway passenger cars,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passenger cars, service conditions of braking system, composition of braking system and formulation of syste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s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revised in China's railway passenger car braking system standards. Keywords: railway passenger cars, braking system, standards标准比对1 引 言铁路客车是各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运输工具,必须确保其使用安全,而制动性能则是反映铁路客车整车质量的重要项目,也是保证铁路客车安全行车的关键因素[1]。
乘用车制动标准对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
![乘用车制动标准对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ff83b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f.png)
180AUTO TIMETRAFFIC AND SAFETY | 交通与安全乘用车制动标准对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蒋一春 夏海峰宁波梅山卡达克汽车检测有限公司检测部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摘 要: 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现有乘用车制动有关标准: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21670-2008《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要求,对乘用车制动性能进行评价。
关键词:汽车制动 制动性能 比较分析1 引言汽车制动性能指标是是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核心指标。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汽车销量急速上升,汽车的保有量也水涨船高,快速增加。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行车安全和交通安全。
为了更好的维护目前社会经济安全稳定,具有及时准确、高效先进的汽车制动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
2 汽车制动过程2.1 汽车制动受力分析若要使正在行驶的车辆要停车,则需要对汽车施加一个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反的力,才能让汽车停车。
这个外力只能由汽车车身与空气产生的摩擦力和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提供。
但由于空气阻力相对很小,所以主要是由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来提供这个力,这个力叫地面制动力。
力越大,所产生的减速度越大,制动距离也会变得越短,因此可以看出地面制动力对汽车制动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图1表示的是发生制动时车辆单个车轮的受力分析,Tu 是在制动器中摩擦衬片与制动鼓或盘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矩,单位为N ·m ;2.2 过程分析如图2所示当需要停车时,驾驶员反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意识到停车动。
经过这段时间后,驾驶员开始踩踏制动踏板,从驾驶员开始发生踩踏这个动作开始经过时间才能踩到制动踏板。
从b 点开始,驾驶员对制动踏板施加踩踏的力,汽车也随之开始产生制动力,因为制动器内部结构存在间隙,因此需要经过才能产生制动减速度,从c 点开始汽车才开始发生制动。
c 点之后,驾驶员对制动踏板的力逐渐增大,到d 点时达到最大制动力,达到最大制动力后,制动力将维持一段时间基本保持不变,至f 点驾驶员开始释放制动踏板,但是制动力还需要经过时间达到g 点才能消失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动减速度与制动力基本成正相关关系。
国内外汽车排放法规对比
![国内外汽车排放法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76db77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0.png)
国内外汽车排放法规对比汽车是一个流动的污染源。
因为汽车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而燃料在内燃机中不可能完全燃烧,未燃烧的燃料或燃烧不完全的生成物,如: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碳烟,还有一部分燃烧过程中生成的物质,如:氮氧化物(NO某)、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铅氧化物等重金属氧化物、烟灰和硫化物等,都将排向大气,成为污染环境的隐患。
从20世纪60年代起,汽车对各国城市的大气环境的污染,已被各国政府所重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气污染是以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作为衡量标准,即:污染物的浓度超过一定比例,则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物的成长。
反之,则处于可接受的水平。
因此,每个地区的汽车保有量是汽车对该地区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
世界各国的汽车排放法规的宽严程度,以汽车对该国大气污染程度为依据,往往是以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在大城市的大气污染物中的分担率的现状和趋势作为依据。
汽车尾气排放的种类与危害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
据统计,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
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
固体悬浮颗粒(PM):固体悬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
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
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损伤。
制动效能 法规要求值
![制动效能 法规要求值](https://img.taocdn.com/s3/m/1ab9b1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5.png)
制动效能法规要求值
制动效能是指车辆制动系统在制动时产生的减速度和制动力的大小,是评价车辆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法规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车辆制动效能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美国,制动效能要求通常由美国交通部(DOT)和美国车辆安全标准局(NHTSA)制定和监管。
根据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车辆制动系统必须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达到一定的制动效能要求,以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停车。
具体的制动效能要求会根据车辆类型、重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欧洲,制动效能要求则由欧洲联盟制定并由欧洲车辆安全标准局(ECE)监管。
根据欧洲联盟的相关法规,车辆制动系统必须符合特定的制动效能标准,以确保车辆在道路上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车辆制动效能的法规要求都是为了保障车辆在道路上的安全行驶。
制动效能的要求涉及到制动系统的设计、材料选用、制动力分配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车辆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快速、稳定地停车。
车辆制动效能的法规要求是为了保护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减
速和停车。
制动效能的合规要求对于车辆制造商和汽车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标准,确保生产的车辆符合安全要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欧洲制动法规对中国制动标准的影响
![欧洲制动法规对中国制动标准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c97aa16650e52ea551898da.png)
ECE制动法规的历史与发展
ECE R13《关于M、N、O类机动车制动的统一规 定》,1970年6月1日作为《1958协定书》的附件第 一次发布。随后,由UN/ECE/WP29(联合国世界 汽车技术法规协调论坛)/GRRF(传动与行走工作 组)不断对其进行修订和补充完善。 06系列的修订本是1990年11月生效的,我国的GB 12676-1999就是参照该版本修订的。
8
ECE制动法规的历史与发展
09系列的修订本是1997年1月生效的,主要变化: 关于再生制动及电动车辆的制动系统法规出台; 增加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子制动系统及电控数据通讯的 定义和法规要求; 新的附件16, ISO 11992 的解释; 新的附件17, 带有电子控制线路车辆的测试程序; 新的附件18, 关于复合电子控制系统安全方面的法规要求; 新的附件19, 挂车制动零部件的性能测试; 新的附件20, 利用附录11和19的测试报告, 说明了挂车型式认 证的备用程序。 9
ECE制动法规的历史与发展
10系列的修订本是2005生效的,主要变化: 已经不适用于M1 类车辆; 关于耦合力控制的新规定; 挂车应该带有A类ABS系统; 关于制动信号及紧急制动信号产生的规定; 附件4, 关于在低附着路面车辆运动状态的规定, 应满足附件 10和/或附件13的规定; 附件10, 定义了制动力的发展方向, 工作气压应在 20 至 100 KPa; 附件13, 要求ABS系统控制辅助制动系统。
5
ECE法规的由来
1998年,联合国制定了《全球性汽车技术法规协定 书》(简称《1998年协定书》,UN ECE/WP29正式更名 为“世界汽车法规协调论坛” ),它规定了世界各国在 此法律框架下共同制修订全球统一的汽车技术法规的程 序和规则,世界各国以此协定书为框架,共同制修订全 球统一的汽车技术法规。随着全球技术法规协调工作的 日趋深入,全球技术法规( GTR)的推动速度在加快, 而且越来越多的涉及实质性技术问题。
中国制动系统法规
![中国制动系统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fa9726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3.png)
中国制动系统法规摘要:1.引言2.我国制动系统法规的发展历程3.制动系统法规的主要内容4.制动系统法规的实施和监管5.制动系统法规对汽车产业的影响6.结论正文: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部分,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制动系统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本文将对中国制动系统法规进行概述和分析。
自20 世纪80 年代起,我国开始制定和实施汽车制动系统法规。
这些法规主要包括《汽车制动系统技术条件》、《汽车制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等。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动系统技术不断更新,我国制动系统法规也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
我国制动系统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动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检验等方面。
在设计方面,法规对制动力分配、制动力矩、制动灵敏度等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制造方面,法规对制动器的材料、工艺和质量进行了规定;在试验方面,法规明确了制动性能试验的方法和标准;在检验方面,法规规定了制动系统的抽检和验收制度。
为确保制动系统法规的有效实施,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
首先,在法规制定过程中,政府充分征求了汽车行业和相关部门的意见,确保法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政府加强对制动系统生产企业的监管,对不符合法规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
最后,政府还加大了制动系统产品的抽检力度,确保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符合法规要求。
制动系统法规对我国汽车产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法规的实施促进了汽车制动系统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其次,法规的实施提高了制动系统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有利于整个汽车产业的优胜劣汰。
最后,法规的实施还有助于培育和规范汽车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
总之,我国制动系统法规在保障汽车安全性能、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XXXX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XXXX](https://img.taocdn.com/s3/m/f2c605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7.png)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XXXX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安全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汽车的安全性能,各国的立法机关纷纷制定了汽车安全法规,并通过相关机构进行测试和评级。
其中,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汽车安全评价机构之一就是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
本文将从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以及NCAP的发展趋势方面探讨汽车安全的现状和趋势。
首先,国内汽车安全法规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制定更严格的碰撞测试标准。
随着车辆使用量的增加,交通事故频发,国家对于碰撞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国内的汽车安全法规逐渐完善,不仅要求新车通过特定类型的碰撞测试,还要求具备防护乘员的安全气囊等主动安全装置。
其次是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监管。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大幅增加,而且在车辆结构、动力系统等方面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很大的差异。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安全隐患,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安全规定和标准,确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不低于传统燃油汽车。
此外,国内还加强了对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监管,要求厂家主动公开缺陷信息并积极采取修复措施。
在国际领域,NCAP作为汽车安全评价的权威机构,对提高汽车安全性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NCAP的评价标准也逐渐变得更加严格和细化。
最初的NCAP主要关注碰撞测试,在碰撞测试得分基础上进行车型评级。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NCAP逐渐引入了各种先进的安全辅助系统和智能驾驶技术,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等。
这些安全辅助系统的加入不仅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也加大了厂商研发和投入的力度。
此外,NCAP还逐步提高对行人保护和儿童乘员保护的要求,并推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这些举措都促使汽车厂商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和用户体验。
总的来说,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和NCAP发展的趋势都是朝着更加严格和细化的方向推进的。
国内外汽车安全规定对比(3篇)
![国内外汽车安全规定对比(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94ae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7.png)
第1篇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汽车安全规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汽车安全规定。
一、安全配置要求1. 发达国家在安全配置方面,发达国家对汽车安全要求较高。
例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要求新车必须配备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等安全配置。
此外,部分国家还要求新车配备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2. 我国近年来,我国汽车安全配置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汽车安全配置要求》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乘用车必须配备主驾驶位安全气囊、副驾驶位安全气囊、前后排安全带、ABS等基本安全配置。
此外,部分城市还要求新车配备电子稳定程序(ESP)。
二、碰撞测试标准1.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汽车碰撞测试标准较为严格。
例如,美国采用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碰撞测试标准,要求汽车在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颈部保护等方面达到较高标准。
欧洲采用E-NCAP(欧洲新车评估计划)的碰撞测试标准,同样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较高。
2. 我国我国汽车碰撞测试标准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目前,我国采用C-NCAP(中国新车评价计划)的碰撞测试标准,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在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颈部保护等方面,C-NCAP的标准与E-NCAP较为接近。
三、排放标准1.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汽车排放标准要求较高。
例如,美国采用ULEV(超低排放车辆)标准,要求汽车排放污染物达到较低水平。
欧洲采用Euro 6标准,同样对汽车排放污染物进行严格控制。
2. 我国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也在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采用国六排放标准,对汽车排放污染物进行严格控制。
与欧洲Euro 6标准相比,我国国六排放标准在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方面更为严格。
四、驾驶证管理1.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驾驶证管理较为严格。
汽车制动法规标准
![汽车制动法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9bbb4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1.png)
汽车制动法规标准汽车制动法规标准是为了确保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这些法规标准涵盖了制动系统的设计、材料、制造、安装和测试等多个方面,为汽车制动系统的制造商、技术人员和法律监管机构提供了相关的操作指导和参考依据。
一、制动系统设计标准1. 制动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汽车安全技术要求、制动系统安全技术规范等。
2. 制动系统设计应满足车辆的制动性能要求,包括制动力矩、制动距离、制动敏感度等指标。
3. 制动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车辆的使用环境和行驶条件,如道路类型、气候条件等,以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二、制动系统材料标准1. 制动系统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包括制动片、制动盘、制动鼓、制动液等。
2. 制动材料的材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保证制动系统的长时间稳定运行。
3. 制动材料的制造工艺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制动系统制造标准1. 制动系统的制造应按照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包括制动片、制动盘、制动鼓、制动器等。
2. 制动系统的制造过程应符合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包括ISO9001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3. 制动系统的制造商应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产品检测、质量记录、追溯体系等。
四、制动系统安装标准1. 制动系统的安装应按照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安全可靠。
2. 制动系统的安装应符合车辆制造商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等。
3. 制动系统的安装人员应具有相关的技术资质和经验,确保正确安装。
五、制动系统测试标准1. 制动系统应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包括制动力矩测试、制动距离测试、制动敏感度测试等。
2. 制动系统的测试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制动系统的测试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测试技术和经验,确保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六、制动系统维护标准1. 制动系统的维护应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汽车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包括定期检查、更换磨损零部件等。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cb9a053743323968011c9276.png)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的现状及趋势(杭州学车网提供)从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开始,汽车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随之带来的汽车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及能量消耗,特别是汽车的安全问题,已经构成严重的社会公害,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对汽车产品进行立法,实施法制化管理,并制定各类汽车技术法规,对汽车安全等技术性能加以控制,从而一定程度地控制了汽车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也在大幅度地增加,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的各项指标均持续增长,交通安全状况日益恶化,自2001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10万人,而且还在不断上升,对于影响交通事故的“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汽车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完善我国汽车安全性标准法规体系,提高汽车本身的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及减轻事故过程中对乘员及行人的伤害,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汽车强制性标准工作起步于1990s初期,1995年开始逐步实施。
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主要以ECE/EC体系为参照,包括安全、环保、节能、防盗,其中安全标准按照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和一般安全划分,主动安全项目主要涉及照明与光信号装置、制动、转向、轮胎等。
被动安全项目涉及座椅,门锁、安全带、凸出物;车身、碰撞防护以及防火等;一般安全项目涵盖视野、指示器与信号装置、车辆结构与防盗等。
我国的汽车强制性标准首先从主动安全开始,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经济的发展逐步向一般安全、被动安全扩展,截至到目前批准发布的汽车(含摩托车)强制性标准84项,约80%与ECE法规等效,其中安全标准68项,占强制性标准实施数量的81%。
以下内容来源杭州学车网:/下面介绍下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情况:1.主动安全法规主动安全法规主要包括灯光、制动、转向,目前已批准发布的有25项。
美国、欧盟、日本乘用车经济性法规的对比
![美国、欧盟、日本乘用车经济性法规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7b7205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e.png)
美国、欧盟、日本乘用车经济性法规的对比姚勇;邸敏艳【摘要】As the warming of world climate, the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have been controlling strictly to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effect gases. They have made some rules to passenger vehicles. As these countries and areas using different controlling targets and measuring methods to decrease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effect gases, these targets were compared after changing them of America and Japan into one same condition of NEDC.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rules around the world, those of EU and Japan are the strictest, and that of U. S. Is lenient which encourages the development of diesel vehicles.%随着世界气候的逐渐变暖,世界各国加强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对乘用车也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法规.利用碳平衡公式,将美国、日本乘用车燃油经济性限值换算到欧盟NEDC 工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世界主要汽车燃料消耗限值法规中,日本和欧盟的法规最严,美国的法规最为宽松;同时鼓励柴油车的发展.【期刊名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0)004【总页数】5页(P868-872)【关键词】汽车;温室气体;排放;油耗;比较【作者】姚勇;邸敏艳【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 50016;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 5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1随着近年来世界气候逐渐变暖,引起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困难。
国内外轿车制法规的评述
![国内外轿车制法规的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ef7a0f0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f.png)
国内外轿车制法规的评述
何宇平;伦景兴
【期刊名称】《汽车工程》
【年(卷),期】1994(016)003
【摘要】本文在轿车制动性能指标及试验条件和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制动法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和分析。
结果表明,同GB7258相比,ECER13中关于轿车制性能的要求及试验条件定得较为完善合理;对于法规中制动力分配的试验方法,本文在实车试验的基础上,对典型的路试和台试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文。
【总页数】11页(P182-192)
【作者】何宇平;伦景兴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1.3
【相关文献】
1.国内外营养标签法规及应用——世界各国营养标签法规的发展及现状 [J], 徐幸
2.国内外营养标签法规及应用——世界各国、地区食品营养标签标准、法规的现状比较 [J], 徐幸
3.中国轿车工业的现状评述(三):轿车市场竞争方式的变化 [J], 饶达
4.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方针政策法规的评述与展望 [J], 乔岸峰
5.国内外核安全法规体系概述以及加强中国核安全法规宣贯的思考 [J], 靖剑平;陶克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乘用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研究
![乘用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82c23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4.png)
乘用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研究徐文冰;臧孟炎;于善虎【摘要】针对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乘用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台检测制动力标准与道路试验检测制动力标准间的关系,以及造成台架试验与道路试验检测结果产生矛盾的原因。
通过 MATLAB 软件编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台检测制动力时制动力与踏板力的关系式。
通过试验表明,利用制动力与踏板力关系式能准确预测被检车辆的实际最大制动力,提高了检测精度。
%We investigate into the testing standard of braking performance of passenger cars specified in GB7258-2004 Safety Specifications for Motor Vehicles Operating on Roads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 of the testing standard between the roller counter-force test bench and road test, to seek the cause of discrepancy between bench test and road test results. The relational expression between braking force and pedal force is obtained by fitting at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with MATLAB, which is proved by road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actual maximum braking force of a tested car, and improve test precision.【期刊名称】《汽车技术》【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乘用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作者】徐文冰;臧孟炎;于善虎【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3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指标,因此,汽车制动性能被列为机动车定期年审的强制性检测项目,规定车辆的制动性能必须达到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以下称《条件》)的要求才能上路行驶[1]。
汽车制动法规标准
![汽车制动法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6915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c.png)
汽车制动法规标准汽车制动法规标准是为了保障行车安全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和技术要求。
它主要涵盖了制动系统的设计、性能、测试方法和验证要求等方面。
在整个汽车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制动法规标准的遵守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下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汽车制动法规标准规定了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制动系统的设计应满足车辆的质量、速度、车辆类型等因素的要求。
标准中还规定了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制动盘、制动片、制动液及制动蹄等。
标准也要求制动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制动盘的磨损指示器和制动液的监测装置等。
制动法规标准还规定了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
制动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制动力、制动距离、制动效率和制动稳定性等。
标准要求制动力应能满足车辆的可靠停车需求,并根据车辆类型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制动距离要求。
制动效率是指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与车辆动力之间的比值,标准要求制动效率应在一定范围内。
制动稳定性则要求制动系统在不同路况和负载条件下表现稳定,不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制动法规标准还包括了制动系统的测试方法和验证要求。
标准规定了一系列实验方法和测试要求,以评估和验证制动系统的性能。
制动力测试、制动距离测试、制动效率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和验证要求能够确保制动系统的性能符合标准的要求。
在实际使用中,汽车制动法规标准的遵守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合格的制动系统才能保证车辆在行驶中的安全。
对于汽车制造厂家来说,制动法规标准是产品设计和制造的依据。
对于车主来说,了解和遵守制动法规标准,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动系统,可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并确保行车安全。
汽车制动法规标准是确保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依据。
它规定了制动系统的设计、性能、测试方法和验证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遵守制动法规标准对于汽车制造厂家和车主来说都非常重要,只有合格的制动系统才能确保车辆在行驶中的安全。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遵守汽车制动法规标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中国制动系统法规
![中国制动系统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750a3d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4.png)
中国制动系统法规(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2.中国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3.中国制动系统法规的制定与实施4.中国制动系统法规的主要内容5.中国制动系统法规的调整与完善6.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车辆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成为关注焦点。
为了确保制动系统的质量和性能,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制动系统法规,以规范制动系统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制动系统法规的发展历程、制定与实施、主要内容以及调整与完善。
【中国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国制动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早期,我国汽车制动系统主要依赖于进口,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逐步发展,制动系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制动系统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制动系统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为了规范制动系统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制动系统法规。
这些法规主要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在法规的制定过程中,我国充分借鉴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标准,力求使我国制动系统法规与国际接轨。
【中国制动系统法规的主要内容】我国制动系统法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法规对制动系统的制动距离、制动力分配、热衰退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
2.制动系统的结构要求:法规对制动系统的零部件结构、材料、尺寸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法规对制动系统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制动力辅助系统(BAS)等安全装置的配置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4.制动系统的检验与试验:法规对制动系统的检验方法、试验设备、试验条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制动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能。
【中国制动系统法规的调整与完善】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我国制动系统法规也在不断调整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