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射频化合物半导体技术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As、InP单晶体生长的难点
合成与生长:熔点温度下高挥发(As、P) ——高蒸汽压、纯化学配比
高温生长——坩堝沾污
高温高压——不完整性:缺陷、位错 GaAs(InP)单晶拉制工艺:LEC、VB、VGF
机械强度——晶片加工与器件制造工艺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HBT的原理特点
异质EB发射结:宽能隙发射区、窄能隙基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HBT的原理特点
异质EB结的能带差ΔEg增加了改变发射结注入比的手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化合物器件:从MOSFET到MESFET
化合物半导体缺乏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氧化物钝化层 必须采用非MOSFET型器件 MOS结构 MES结构(金属半导体接触势垒) 化合物半导体(GaAs、InP)较大的Eg 优异的 Schottky势垒特性 类MOSFET的MESFET: 栅下MOS电容电位控制
FETs :化合物 vs Si
GaAs 类FET特点:缺乏类SiO2稳定氧化物
空穴迁移率远低于电子
器件需采用不同工作原理—— GaAs(InP)基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s) Si 结 载流子 器件结构 器件内部电场 互补电路 P/N 电子,空穴 MOS 较弱 CMOS III-V化合物 Schottky barrier P/N 电子 MES,MIS 较强 E/D
1948 Schokley 提出不同半导体材料形成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的原理 1957 Kroemer 提出完整的HBT设计理论 1977 Konnzai等制造出第一个真正的GaAs/AlGaAs HBT
HEMT——
1978 Dingle 用MBE生长出能产生2DEG的异质结构 1980 Mimura等制造出第一个AlGaAs/GaAs HEM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实例2:HBT
npn-HBT剖面示意
npn-HBT层结构示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我国III-V化合物半导体技术的历程
GaAs单晶拉制:1961(1959) GaAs GUNN二极管研制:1964(1963)
材料的多元性(二元、三元及多元):大大地提高 器件设计的灵活性与性能优化的潜力 更高品质的载流子输运特性:满足高频、高速器件 的基本要求 直接能隙半导体:光电子发射 高频、高速、微波、光电应用电路的一体化:对全 功能性材料的追求——单片化多功能集成电路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III-V化合物半导体技术发展里程碑
晶体合成与单晶拉制: GaAs:1956;InP:1968 器件研究:GaAs GUNN 1963 三极管:GaAs MESFET 1970 异质结三极管:GaAs:HBT 1977;HEMT 1980;PHEMT 1985 InP:HEMT 1987 单片集成电路(MMIC):GaAs 1976;InP 1990 宽禁带半导体三极管器件:GaN HEMT 1993 宽禁带MMIC:GaN HEMT MMIC 2000
PIN二极管、限幅二极管
电场下载流子行为:漂移与饱和
高场下的电子运动:微波三极管中的尺寸效应—— 亚微米栅(FET)、超薄基区(BT)
电子极限速度:饱和速度vs 微波器件性能:低场迁移率n与高场饱和速度vs的 综合效应
MESFET、HEMT、PHEMT、HFET、MHEMT、HB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栅下沟道厚度的耗尽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异质结器件的崛起:化合物半导体同质 结FET及BJT原理的突破
同质材料结构 异质材料结构: 器件原理与特性的飞跃 异质结构器件设计优化: 传统的扩散、注入、合金、氧化:掺杂工程
RF与微波器件的工作机理推动对 III-V半导体特性的深入挖掘利用
射频应用对半导体特性、效应的 深入挖掘
传统(二极管、三极管)器件特性的充分利用: I-V特性的利用:线性、非线性、大动态范围 结电容特性的利用:线性、非线性 沟道电导调制效应的利用
电子在高场下的漂移特性: 迁移率的非线性、电子饱和速度 高能电子在强场下的特殊行为: 碰撞引起载流子倍增与雪崩倍增 导带子能谷之间的电子谷间转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充分挖掘半导体内载流子的各种特性:众多的微波器 件家族
半导体异质结构的实现开创了 “能带工程”器件设计原理时代
Schottky 二极管、检波二极管、混频二极管、
隧道二极管
结电容的压控特性: 改变谐振回路频率及Q值——宽带信号源
变容二极管、阶跃二极管
沟道电导的非线性调制: 用于RF信号的衰减、限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GaAs MESFET研制:1975(1970)
GaAs MESFET MMIC研制:1980(1976) GaAs基HEMT研制:1984(1980) GaAs材料合成试验:1959(1956) GaN HEMT研制:1999(199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HEMT的原理特点
AlGaAs/GaAs异质结的导带不连续性:GaAs一侧 形成量子势阱,掺杂层内电子转移到阱内形成高 面密度的二维电子气(2DEG)
掺杂层与2DEG层的空间分离,降低杂质离子的 库仑散射:提高2DEG的迁移率
解决了:器件工作区内增加载流子浓度与提高 载流子迁移率的矛盾——体现微波频率下工作 HEMT的优异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微波半导体器件特性的非线性利用
I-V特性的非线性区效应: 产生信号频率的谐波、分谐波成分—— 变频、倍频、分频
III-V半导体材料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 器件与应用的进程:例
材料合成与单晶拉制的困难制约着化合物器件与集成技术的发 展: 1967 GaAs MESFET(单晶拉制技术的完善:1965 LEC)
1976 GaAs MMIC(1-2英吋直径单晶拉制及晶片加工:1970s初)
外延技术(MBE、MOCVD)的发展直接推动化合物新型器件 的发展: HBT——
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速场特性
高电场下电子进入远离导带底的高能态—— 传统的导带底部低能态近似不再适用
化合物半导体——
导带双能谷:有效质量不同
“快”态电子、“慢”态电子 高电场下跃迁:
快电子
慢电子
负微分迁移率(电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内的高场效应: 雪崩与体效应(GUNN效应)
高能电子高速漂移运动引起的载流子碰撞、雪崩
IMPATT(雪崩二极管)
高能电子在化合物半导体(GaAs、InP)导带子能谷间 转移
“快”电子——“慢”电子引起半导体内的偶极子疇:
正效应:GUNN效应与器件 副效应:干扰某些器件正常工作状态 GUNN二极管(体效应二极管)
双平面掺杂PHEMT 层结构示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HEMT工作原理
n-AlGaAs
i-Ga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异质层结构的设计优化及外延:能带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实例1:源自文库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
2DEG层
膺配HEMT剖面示意


III-V化合物半导体特性的吸引力与发展历程
微波应用对半导体特性潜力的挖掘 器件设计:“掺杂工程”——“能带工程” 材料制造技术:基础材料——“功能材料”
III-V宽禁带高温半导体技术
III-V化合物微波单片集成电路技术
结论
III-V化合物半导体的特性 优势与发展历程
III-V化合物半导体的主要吸引力
III-V化合物半导体发展历程
化合物半导体的历史与元素半导体同样悠久
发展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材料生长的困难 化合物材料技术的发展(晶片直径、外延技术) 直接推动新原理器件的诞生与应用
中国的III-V化合物半导体技术发展始于1960 年代前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J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STITUTE
射频III-V族化合物 半导体技术
2003.10
成都
内容限定
化合物:元素半导体……(Ga,Te,Se,Ge,Si…..) III-V族:SiGe、SiC、II-VI族半导体…… 射频(RF):光、热、敏感、低频…… 实用性成熟:低维结构(量子点、量子线、量 子谐振隧穿……) ABCS(锑化物基半导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