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停车现状

合集下载

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

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

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其道路交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北京的道路交通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交通流量巨大是北京市道路交通的一个显著特点。

每天早晚高峰时段,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拥堵成为常态。

主要的干道如二环路、三环路、京藏高速等,车流量常常达到饱和状态。

不仅是私家车数量众多,公交车、出租车以及各类货运车辆也在道路上穿梭,使得交通压力进一步增大。

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交通问题。

一些商业区、住宅区和办公区过于集中,导致人们在特定时间段内集中出行,造成道路拥堵。

此外,公共交通的覆盖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使得部分市民更倾向于选择自驾出行,增加了道路的交通负担。

北京市的道路交通设施在不断完善和扩建,但仍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

道路的建设速度跟不上车辆增长的速度,一些路段的道路容量有限,容易形成瓶颈。

例如,在一些立交桥的出入口,车辆往往需要排队等候,影响了整体的交通流畅性。

同时,交通管理水平也对道路交通状况产生着重要影响。

虽然北京采取了一系列的交通管理措施,如限行、限购政策等,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部分路口的信号灯时长不能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进行灵活调整,导致车辆等待时间过长。

另外,交通事故也是影响北京市道路交通的一个因素。

尽管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在不断降低,但每一起事故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局部交通堵塞。

一些驾驶员的不文明驾驶行为,如随意变道、加塞、闯红灯等,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也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停车难也是北京道路交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老旧小区停车位不足,新建小区的停车位价格高昂,使得很多车辆不得不停放在道路两侧,进一步挤占了道路资源。

在应对北京市道路交通问题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采取措施。

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地铁线路和站点,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停车难问题的实例

停车难问题的实例

停车难问题的实例停车难问题的实例一、背景介绍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停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由于道路和停车场资源有限,导致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从实例出发,分析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二、实例一:北京市停车难问题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人口众多,汽车数量也非常庞大。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640万辆。

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道路和停车场资源十分有限。

据估算,在北京市区内仅有约50万个公共停车位,而私家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00万辆。

这种情况导致了许多街区和小区内部的道路被私家车占据,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同时,在商业区域周边也经常出现“无处可停”的情况,给商家和顾客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三、实例二:上海市停车难问题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停车难问题。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410万辆。

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停车位数量严重不足。

在上海市区内,公共停车位总数仅为50万个左右,而私家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00万辆。

这种情况导致了许多小区和商业区域周边的道路被私家车占据,给居民和商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同时,在上海市中心地带的停车位更是供不应求,导致许多人只能选择坐地铁或公交出行。

四、原因分析1. 停车场资源严重不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停车场资源严重不足。

很多城市由于历史原因或规划失误等原因,导致道路和停车场资源严重不足。

这种情况下,即使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增加停车位数量,也难以满足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

2. 私家车保有量过高私家车保有量过高也是城市停车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私家车数量众多,使得道路和停车场资源更加紧张。

同时,私家车的停放也往往不规范,导致道路被占据,给其他车辆和行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 停车管理不规范城市停车难问题还与停车管理不规范有关。

许多地方的停车管理存在着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导致停车场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居住停车问题分析及治理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L社区为例

居住停车问题分析及治理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L社区为例

文章编号:1672-5328(2020)()6-()()37-()8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 DOl:l().13813/ll-5141/u.2()2().()6()5居住停车问题分析及治理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L社区为例潘璐,刘春雨,曹天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5)摘要:城市建成区内停车供给存在时空不均衡性。

一方面建筑配建停车设施由于共享利用率低,存在较大挖潜空间;另一方面居住小区配建车位闲置,而路内停车违法占道现象却较为严重。

这种并存现象也是众多大型社区停车问题的缩影。

通过分析北京市停车供需现状及项目实例,指出路内停车问题诱因及基层停车治理面临的普遍困境,包括政策机制局限、审批监管烦琐、经济属性模糊、社会资本参与度低、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等。

结合社区整治提升及停车规划实践提出治理策略:近期通过更新改造、社区治理、公众参与等方式推动停车设施的共享共治,缓解停车供需矛盾;远期在新增立体集约式停车设施的同时,探索构建停车管理部门、社区利益相关方、停车投资运营方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停车治理平台。

关键词:停车治理;经济属性;政策法规;社区决策;公众参与Parking Issu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Residential Areas:A Case Study of L Community in Chaoyang District of BeijingPan Lu,Liu Chunyu,Cao Tianheng(Beijing Tsinghua Tongheng Urban Planning&Design Institute,Beijing100085,China)Abstract:Parking supply in urban built-up area is unbalanced in time and space.The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parking facilities offers huge sharing potential while the illegal on-street parking is severe.This co-existing is common in many large-scale communities.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rking supply and de­mand in Beijing and project exampl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on-street parking issues and com­mon difficulties faced by parking management,including policy mechanism limitations,complicated ap­proval procedures,fuzzy economic attributes,low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weak civic engage­ment.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parking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in Beijing,the paper proposes park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two aspects.To alleviate the imbalance between parking supply and demand,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parking sharing and joint governance through renovation,community governance, public participation,and etc.Resident's self-governance and effective coordination of management depart­ments,community stakeholders,market-oriented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platforms are also crucial to im­prove parking problems and management in new era.Keywords:parking management;economic attributes;policy and regulations;community decision-mak­ing;public participation收稿日期:2020-08-10作者简介:潘璐(1993—),男,安徽安庆人,硕士,助理工程师。

北京拥堵情况

北京拥堵情况

北京拥堵情况1. 介绍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严峻的交通拥堵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北京的拥堵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其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2. 原因分析2.1 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私家车。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私家车拥有量已经超过了600万辆。

这么庞大的车辆数量对北京的道路容量造成了严重的挤压,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加剧。

2.2 市区道路规划不合理北京的市区道路规划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及时跟上。

许多道路狭窄,不符合现代城市交通流量的需要。

加之,一些主要道路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未来的交通需求,导致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2.3 公共交通发展不完善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相对来说比较发达,但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道路容量的限制,目前的公共交通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轨道交通、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在高峰时段也经常出现拥堵,导致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开私家车出行,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问题。

2.4 驾驶习惯不良在北京,很多驾驶者存在不良的驾驶习惯,比如闯红灯、随意变道、乱停车等行为。

这些不文明的驾驶行为不仅导致交通秩序混乱,还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3. 解决方案3.1 建设更多的交通路网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市需要加大对市区道路规划的投入。

应该建设更多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网络,提高道路容量,减少交通挤压。

3.2 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北京市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力度。

增加轨道交通、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提高运行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3.3 严厉执法,惩罚违规行为为了改善交通秩序,北京市需要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加大对不良驾驶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交通宣传教育,提高驾驶者的交通规则意识,倡导文明驾驶。

4. 结论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北京道路停车实施方案

北京道路停车实施方案

北京道路停车实施方案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北京市的道路停车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道路停车混乱、拥堵的问题,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北京市政府制定了道路停车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规范道路停车秩序,优化城市道路资源利用,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一、道路停车管理。

为了规范道路停车秩序,北京市将对道路停车进行严格管理。

首先,设立专门的停车管理部门,加强对道路停车的监管和管理,严格执法,对违规停车行为进行处罚。

其次,建立健全的停车收费制度,通过合理的收费方式引导市民合理停车,减少道路停车混乱现象。

二、停车设施建设。

为了提高道路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北京市将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

首先,加快停车场建设进度,增加停车位供给,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其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促进停车设施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三、智能停车系统推广。

为了提高道路停车管理效率,北京市将推广智能停车系统。

首先,建立智能停车信息平台,实现停车资源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市民停车信息获取效率。

其次,推广智能停车缴费系统,方便市民停车缴费,减少现金支付的不便。

四、停车文明宣传教育。

为了提高市民的停车意识和文明素质,北京市将加强停车文明宣传教育。

首先,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对停车规则和文明停车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停车意识。

其次,开展停车文明主题活动,引导市民遵守停车规则,共同维护道路停车秩序。

五、加强监督检查。

为了确保道路停车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北京市将加强对道路停车的监督检查。

首先,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停车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其次,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停车管理,共同维护道路停车秩序。

六、总结。

北京道路停车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解决道路停车混乱、拥堵的问题,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

通过规范管理、加大建设、推广智能系统、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将有效优化道路停车资源利用,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北京P+R停车场的现状与需求

北京P+R停车场的现状与需求
时 地 l
称 ,将通 过 大 力 推 广P+R换 乘 模 式 来 解 决地 铁 站周 边 的停 车 现 状 ,并 且 正 在研 究停 车 立 法 问题 ,针 对 公 共停车 场建设 出 台政 策 。 据 了解 ,北 京 市 P +R规 划有 四
础上 ,在城 市 中心 区周 围配 套建设 公 共 交通枢纽 ,提供 与公共 交通枢 纽相
部 分车 主要 么 “ 见缝 插 针 ”随意 停
放 , 么放 弃P 要 +R驻 车 换 乘 的 出行 方式, 加入 到 “ 拥堵 大 军 ”的行列 。
衔接 、收费 低廉的停 车场 ,通过低廉
的停 车费和 便捷的换 乘 ,将 部分 私家 车车 主吸 引到公共 交通 中来 ,不 失为
于 没有 设 置 规 范 的停 车 场 ,车 主们
方 式 。作 为 配 套 设 施 , 目前 北 京 不 停 车 随意 而 且 秩 序 } 。 据 了 解 , 昆乱 些 停 车 位 究 竟 能否 满 足市 民 的驻 车 地 铁 天 通 苑 北 站 、安 河 桥 北 站 以及 通 州北 苑 站 设 置 了具 有 P +R功
准收 费。据 停 车 场收 费人 员 介绍 , 这 些 停 车 场 的 停 车 率 一 般 不 到 8 %, 0
要条件 。但 如何才 能协调好 三者之 间
的 关系呢?
低 的时候 只有 3 %左 右。而相 比较 场 条 基 本原 则 :一 是 四环 路 以内 原则 0 内较 为 “ 清 ”的 境 况 , 车 场 周边 上 不设 置 P 冷 停 +R设 施 ;二 是 在 通 往城 道 路 两 侧 却 密 密 麻 麻 停 满 了 车 。对 区 外 围 的轨 道 交 通 线 路 或 公 交 线路 快 速 路 与 轨 道 交 通 线 路 和公 交线 路 的交 接 处 附 近设 置 P +R停 车 场 ;三

北京市区机动车停车管理现状 、问题及对策问题及对策问题及对策

北京市区机动车停车管理现状 、问题及对策问题及对策问题及对策

城市交通Urban Transport of China专稿速递1999年第3期10 北京市区机动车停车管理现状北京市区机动车停车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 于春全 张伟一、基本情况据统计,市区现有各类机动车停车位约48万个,其中公共停车位仅7万个,其余41万个为单位、居民自用停车位,且近70%分布在单位院内,很难供私人车辆或无停车位的其它单位车辆停放。

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作为道路交通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负责道路停车管理,凡属对社会开放的收费停车场均由市交管局负责审批。

经批准的收费停车场由工商管理机关核发营业执照,按物价部门规定收取停车费。

非社会停车场由产权单位自己管理。

占路停车位由市交管局统一规划、统一设置,停车收费由市有关单位负责。

大中型公共建筑、居住小区配套停车场(库)在规划时,由市交管局和市规划局负责审定,并确定车位数量。

现行停车管理法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行停车管理法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88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97年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89年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并附发了《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标准》。

最近经市政府办公厅发文对住宅小区配建指标修订为:每10户配建3-5个停车位,高档住宅和公寓每户配建一个停车位。

根据《北京市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市交管局先后发出两个《通告》,在北京市城八区开始实施停车泊位证明制度。

二、停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机动车停车场地及设施严重不足基本停车位(即自用停车位)严重短缺。

市区自用停车位只占车辆拥有量的不足60%。

占全市68万辆小客车54%的私人小客车自己真正有停车位的廖廖无几。

市区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

在仅有的7万个公共停车位中,还有1万多个是占路临时车位。

客货运输系统、汽修服务行业等缺少基本的经营条件。

城八区800多家出租汽车公司拥有5.7万辆车,只有不足10%的出租车夜间停在公司停车场内。

北京市停车位配建指标

北京市停车位配建指标

北京市停车位配建指标
一、背景
1.1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尤其是在
北京,无论是在高峰时段或小时均存在明显的拥堵问题,这一给北京的社
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导致了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阻碍。

随着城市对汽车化的推进,城市车辆的数量和拥堵问题也明显增多。

由于停车场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增加的车辆需要,这让北京人不得不在大
街上停车,聚集在一些地方,停车场的停车位也总是紧缺,使得停车成为
北京市民的痛苦。

1.2政府出台政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停车位配建政策。

根据《北京市政府关于支持和推动公共停车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北市
发〔2024〕30号)中有关规定,当建设新的住宅、商业和办公等建筑时,建设者应当至少按照停车位配建比例配置1个停车位。

从2024年起,北京市政府正式实施新的停车位配建比例,即住宅依
据北京市《建设项目停车场建设管理规定》(北市政函〔2024〕1505号)的规定,住宅配建停车位比例不低于1:1.5,商业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比
例不低于1:2,办公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比例不低于1: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城市停车现状及缓解停车难的若干建议措施(1)
2007-10-11 15:56:09
一、目前北京城区停车设施的基本状况
(一)停车设施总量不足,泊位缺口大。

近年来,为缓解城市停车难矛盾,市政府采取了调整提高停车配建标准、增加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挖掘潜力增加停车设施供给等一系列措施。

但受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增建、补建停车设施的数量难以弥补历史欠账,市民利用小汽车出行频率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停车设施总量不足,泊位缺口加大,仍是静态
交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1、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过快。

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近年来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

1978年北京拥有机动车7.7万辆,至1997年2月达到100万辆,到2003年8月达到200万辆,2007年5月底突破300万辆,其中小汽车200多万辆。

北京机动车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6年半的时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仅用了近4年的时间,目前仍在以每天1000辆的速度增长。

2、停车设施数量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汽车数量增长所引发的停车需求。

近年来北京市停车设施的总量在持续增长,但与机动车增速相比仍不相匹配。

虽然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泊位数均处于增长状态,但由于历史欠帐以及机动车数量增长过快等原因,停车泊位缺口始终存在并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城区的停车泊位缺口约30多万个。

要想实现《北京市交通发展纲要》2010年满足基本车位,公共停车位达到机动车保有量10%以上的目标,北京市停车设施的总量缺口很大。

(二)大部分停车设施使用效率不高
1、大部分停车设施不对社会开放,无法充分利用。

在停车设施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公建和单位大院的停车场主要以满足单位自用为主,对外开放的比例不到一半,造成车位的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夜间,行政事业单位车位的利用率仅为20%左右,非行政单位也不足50%,一些单位大院院内车位空闲、院外乱停乱放的情形随处可见。

居住小区大部分不对外开放,加剧了停车泊位紧张的局面。

2、地上饱和,地下闲置率高。

很多大型停车场(库)位于地下,因使用不便、价格偏高、缺少停车诱导等原因,闲置现象较为严重。

以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地区为例:王府井地区公共停车楼共有车位3844个,平均日空置1700个。

而路侧、路面的707多个泊位却“供不应求”。

3、乱停乱放、“有位不停”现象严重。

由于停车者大多贪图便利且法制观念相对较淡,加之对违法停车的监管及惩治措施尚不够完善,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车辆处于乱停乱放状态,一方面占用了其他用途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部分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低下。

(三)中心区域缺少公共停车场,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繁华商业区停车难尤为突出。

北京市按照环路划分,从城市外围到中心区域,停车供需矛盾呈加剧形势。

二环内的城市中心区拥有停车泊位11.3万个,占城八区停车泊位总量的12%,但却吸引了全市25%的交通量。

老旧小区、医院、
学校、繁华商业区等都面临着极大的停车难题。

二、主要原因分析
北京城区停车设施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静态交通设施建设、管理严重滞后。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来自思想认识、政策导向、管理力度三个方面。

(一)认识层面的问题
1、对静态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北京城区的停车难问题加剧了交通拥堵,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给城市发展带来诸多矛盾,也与“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有差距。

对此,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决策层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并直接导致本市静态交通设施建设明
显滞后,规划得不到有效落实。

例如,按照“十五”建设规划,全市在“十五”期间,应增建公共停车场198个,增加停车位8.8万个。

但实际上只建成公共停车场24个,增加停车位1万多个,仅完成规划指标的11%。

又如,本市对动态交通建设从规划、建设、征地、拆迁、投资运营一抓到底,而对静态交通设施
建设则仅有规划,缺乏保证规划落实的刚性措施。

2、对停车产业化的认识亟待提高。

在国际上,停车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不仅包括停车场的建设、经营、管理,还涉及与产业链相关的各个领域。

而我国虽然在2004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城市停车事业,搞好停车场所及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制定停车场所用地政策、投资鼓励政策及相应标准,实现城市停车事业市场化、产业化”。

但目前,停车产业化仍处在起步阶段,有关政策、标准还在人们的期待之中,这种现状显然与北京“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不相
适应。

3、公民依法、有序停车意识亟待增强。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习惯免费停车,形成了不正确的停车消费观念,不能接受按市场价格提供的停车位和停车服务。

在调查的违章停车人当中,有75%驾车人表示愿意依法停车,但是由于停车泊位不足只得违章停车。

但也有部分驾车人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有意躲避停车收费,贪图个人的便利,导致违章停车、无序停车的现象较为普遍。

提高公民依法、有序停车意识,是解
决静态交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政策层面的问题
1、配建指标偏低。

按照国际城市建设的经验,城市机动车车位的设置与机动车较为合适的比例应为1.2∶1,即100%的基本停车位和20%的公共停车位。

相比之下,北京现行的配建指标(2002年制定)明显偏低,例如,现行普通住宅小区三环以内配建指标为0.3个/户,三环以外为0.5个/户。

而目前市区每户平均小汽车实际拥有量已经达到0.42辆,加上历史欠账,缺口显而易见。

2、停车价格偏低,不能有效调节市场需求。

现行收费价格是2002年制定的,显然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

过低的收费一方面刺激小汽车急速增长或无节制使用,无法起到调节车流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延缓了公共停车设施投资回收周期,客观上导致了停车产业发展缓慢。

3、收费标准不尽科学合理。

一是占道停车与路外地面停车没有价差,地上与地下停车价格倒挂,用价格杠杆调节停车供需矛盾作用不明显。

北京城区停车总体供给虽然不足,但停车收费标准较低的路外地面停车场利用率明显高于收费标准高的地下停车库,而路内停车因收费价格较低且停驶方便,则利用率最高,处于使用频繁的紧张状态。

由于停车价格不合理,既增加了道路拥堵,又造成了停车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是以环路作为停车收费划分的标准不够合理。

北京四环以外的北部区域、东北部区域和东南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非常完善,特别是北部区域,科技园区的规模不断扩大,住宅小区的数量逐步增加,集商业、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区已经形成,随之而来的停车难问题也日益突出,例如:位于北四环外的亚运村、奥运村、学院区等地区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加上过低的停车收费标准(仅为0.5元/0.5
小时),无法有效调节机动车的流量与流向。

4、公共停车设施缺乏准确定位。

停车产业本身不是高回报、快回报的纯商业产业,而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兼有商业性质与公益性质的投资项目。

没有政府的协调与政策扶植,很难吸引社会资金进入这一领域并推动该产业的发展。

目前,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没有将公共停车设施纳入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范畴内,对其公益性认识不足,缺乏政策支持和鼓励措施,因此,停车设施建设投资规模严重不足,已有投资效益大都难以令人满意,停车产业化发展缓慢。

5、市场不规范,竞争不平等。

少数停车经营企业没有经过招投标而经营着全市投资少、收费低、利润高的停车设施,而大部分路外公共停车场以及地下停车库(楼)因投资高,资金回收周期长,很难赢利。

停车经营企业缺乏公平的市场竞争平台,不利于停车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三)管理层面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

一直以来,停车设施管理涉及政府的运输局、交通委、规划委、发改委、市政管委、路政局、交管局、小区办、园林局、人防办等十余个部门,职责分工不合理,管理机制不顺畅,管理交叉与缺位并存,多个部门都有停车管理和执法职能,难以统筹。

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城市静态交通的
发展,难以保证城市交通整体规划的实施和具体建设项目的落实。

2、建设规划缺乏必要的监督。

虽然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建设有规划要求,有配建指标,但因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制约措施,一些业主和开发商为了节约投资在规划审批后擅自减少停车位,甚至把停车场改做他用。

另有一些业主和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从停车库的设计到机械停车设施的选型,只单纯满足指标要求,不考虑日后利用问题,造成停车库建成后存取很不方便,甚至无法使用,大大降低了利用率。

对此种现象,监管不能到位,执法缺乏依据,处罚缺少力度,致使本身就偏低的配建指标在执行中又打了折扣,建设规划难以实施。

3、行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我市停车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全市停车经营企业2500余家,投资少、收费低、利润较高的路边划线和立交桥下停车泊位主要由几家大的国有停车企业经营。

而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停车管理员大都以下岗职工和外地来京人员为主。

一些企业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树立企业形象,做了岗前培训,统一工装等工作,但更多企业因停车收费价格偏低,企业生存环境较差,拿不出更多经费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多数停车管理员未经任何培训即上岗,使本来社会地位就不高的停车行业,难以提高自身整体水平,形成恶性循环,这与北京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很不相称,整个行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