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解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解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打造美丽中国。
本文将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1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实现了巨大的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
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1.2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它使经济和环境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实现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领土上的建设,更是一种社会文明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只有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政策2.1 生态保护和修复政策中国政府提出了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政策,通过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和管理,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通过开展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2.2 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政策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政策。
例如,提升工业企业节能技术和设备水平,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2.3 生态文明教育与公众参与政策为了加强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中国政府实施了生态文明教育和公众参与政策。
通过推动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
此外,政府还加强对环境治理成果的宣传和公开,增加透明度,促进公众监督。
三、建设美丽中国的可持续性挑战尽管中国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建设美丽中国 共创生态文明 课件

人口现状及特点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总体
资源现状 资源紧缺
落实国策
污染、浪费、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 环境现状
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遵循自然规律
走绿色发展道路
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 人民幸福
PART 3
直击 中考
时政热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15周年 实现碳达峰(2030年)、碳中和(2060年) 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 通过《反食品浪费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河长制+检察长制度)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和气候雄心峰会
中考聚焦 真题再现
【2020 河南中考】 材料一: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河南淅川县80.3%的区域被列 入生态红线以内,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通水5年来,淅川县坚决关停污染企业, 取缔水上餐饮、网箱养鱼、畜禽养殖......收入低了是小事、南水北调是大事, 淅川儿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污、管污,守住水质达标这条底线,确保一渠 清水永续北送。
①体现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 利益的家国情怀: ②体现了无私奉献精神; ③是具有大局意识的表现; ④是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表现:等等(4分)
中考聚焦 真题再现
【2020 河南中考】 材料二:守山守水,不能守穷,面临着富民增收艰巨任务的淅川人民,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观光生态园;建成多处人工湿地;创新多 元融资,实行合同化造林治理荒山,以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旅游同频共 振......淅川县交出了水源区绿色崛起的新路子,也交出了一份后调水 时代转型发展的完美答案。
青少年践行低碳微生活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建设美丽中国走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漂亮中国,走文明发展道路一、时政热点1.中新网贵阳7月8日电: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24年年会8日在贵阳闭幕,并发布《2024贵阳共识》。
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426名中外嘉宾,聚集贵阳,共同探讨生态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2.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爱护大会上,习近平发表讲话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要加大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热点解读1.要建设漂亮中国,就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责随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
2.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将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峻、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需树立敬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漂亮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肯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主动地爱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3.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削减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爱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削减能源消耗就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能源开发体现了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发展观的转变。
4.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因为:①国情: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方面国情所确定②我国依旧面临严峻资源环境问题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须要④实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的要求。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构建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探讨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而努力。
一、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我们应该加强对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人都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工作,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可以采取植树造林、湿地保护、水土保持等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可以通过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可以通过建立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推动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可以在学校开展环保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可以在社区组织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同时,政府和媒体也应该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我们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环境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造福全人类,保护地球家园的必经之路。
而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目标之一。
建设美丽中国,一方面就是要实现所有城市和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重点地区的改善。
这需要政府的有序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推进全社会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
同时必须深刻认识到,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是垃圾分类、水资源节约、低碳出行、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等综合措施的结果。
我们要大力宣传这些理念,引导人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另一方面,建设美丽中国也是要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
只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带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必须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政策和规范,加强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例如:在未来工业建设中,提高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降低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在农业生产领域,加强管理和科技创新,推广新型有机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综合效益,保障粮食安全。
同时,我们还应该强调文化和旅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通过传承中华文化,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文化建设,增强社会文明,文化自信,并在保护自然、促进人文与经济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同时,更好地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出多元化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线路。
这样可以推动地方生态建设和旅游业互惠双赢,从而实现中国都市和乡村美景和文化的全面展开。
总之,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推动全社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同时,挖掘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推广,创造各种生态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线路,为全体人民创造环保、低碳、健康的生活空间。
让我们共同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重任,谱写新时代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初中思想品德《建设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2.1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主题单 1、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元问题 2、如何建设好美丽中国? 设计 3、你将如何参与建设美丽家园活动?
专题一: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1 课时)
专题二:建设生态文明,共建美丽家园(1 课时)
预期学习成果: 1、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我国(或本地区)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 境恶化等方面的图片、漫画或典型材料,并制成 PPT 演示文稿展示。 2、 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赛,理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及辩证分析的能力。 3、学生结合空气污染、水污染情况调查活动,完成一份指导性调查 报告。 4、学生自主设计一份以“共创美好家园,文明就在身边”为主题的 倡议书或宣传海报,并利用微博加强宣传,呼吁公民积极参与。
评价要 1、搜集资料、成果展示、交流环节积极主动、自然大方。
点
2、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效率较高。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及其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2、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建设生态文 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正确选择。 3、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资源、制作 PPT 等活动,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 3:合作展示 议一议:有的同学认为:“人多是好事,人多力量大。所以,人口 越多越好。”你同意这种观点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讨论结果: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式。 活动 4:你争我辩 辨一辨:(两个辩题,可任选其一进行辩论) 辩题一:学生小利认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是“资源大国”,不 必为资源问题忧虑。学生晓明认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资 源小国”,我们应有资源短缺的忧患意识。 辩题二:学生小生认为:我国的环境状况是总体在改善,只是局部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第一章: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
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
3. 分析现状:教师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况。
4. 探讨挑战:学生分组讨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分享讨论成果。
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二章: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 让学生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教学活动: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 讲解目标:教师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掌握原则:教师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分析是否符合原则。
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第三章: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与实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2.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
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环境治理等。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
实施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

实施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实施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们的环境问题愈发凸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因此,实施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生态意识的培养、环境保护与修复、绿色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实施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培养生态意识实施美丽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全民的生态意识。
只有广大民众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才能主动行动起来,改变现状。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教育力度,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知识的了解,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
同时,媒体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提倡绿色消费,弘扬环保价值观念,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共同追求环保的美好未来。
二、加强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问题是实施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必须加大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力度。
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并且同时加大对环境修复工作的投入,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修复。
此外,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宜居。
三、推进绿色发展实施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之一是推进绿色发展。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道路。
政府应该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也应该树立绿色发展观念,积极参与推进绿色发展的实践,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四、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该加强对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个人做起,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渐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思路和方法

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思路和方法摘要:一、引言1.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2.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和挑战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1.绿色发展2.循环发展3.低碳发展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政策措施1.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2.绿色发展指数考核制度3.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4.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四、创新实践1.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2.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3.生态扶贫政策4.绿色生活方式推广五、国际合作与交流1.参与全球气候治理2.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3.深化国际环保交流合作六、结论1.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美丽中国正文: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思路和方法一、引言新时代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政策措施、创新实践、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探讨新时代如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1.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2.循环发展。
循环发展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降低废弃物产生和环境污染。
推进循环经济,促进废物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3.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我们要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技术,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意味着我们要从源头上改变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系统,保障人民生态福祉。
三、政策措施1.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推进生态文明__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__建设美丽中国》教案福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案教学专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学专题周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第7周――第15周学时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说出了党的心声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引起全社会强烈共鸣,受到党内外,国内教学目的外的广泛关注。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意义重大而深远。
通过讲授该专题可以提升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最新理论成果的把握,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任务,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关系,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自觉投入到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队伍中去。
1、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介绍。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十八大报告中独立成篇,提升到战略高度。
讲授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如生态产品等新概念,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如何完成,以及建设美丽中国如何实现。
2、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新阶段的时候,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教学重点何重大意义。
讲授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与难点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之间的关系。
3、党的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讲授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需要切实掌握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部署,自觉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忠实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型手段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结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授教学内容,并结合视频短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25分钟) 1、新高度――(1)生态文明独立成篇(2)五位一体协调推进 2、新概念――(1)生态修复(2)生态产品(3)生态价值 3、新目标――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建设美丽中国由来(2)“美丽中国”涵义(3)如何建设美丽中国?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15分钟) 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 3、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教学内容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是涉及生产(含时间分配)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4、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把握世界发展的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对可持续发展的拓展和创新,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任务(20分钟) 1、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 2、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30分钟) 1、坚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 4、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5、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4[1]辛鸣.解读胡锦涛7・23讲话:生态文明是文明发展的新形态.观点中国,2021年07月30日 [2]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光明网,2021年09月20日 [3]周生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求是,2021年04月06日 [4]叶小文.促进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布局.北京日报,2021年07月31日 [5]春雨.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光明日报,2021年09月21日 [6]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求是,2021年10月01日 [7]蒋能.胡总书记为何首提推进“三个发展”?人民网-理论频道,2021年07月30日参考资料 [8]郑慧子.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03期 [9]祝黄河.吴瑾青.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02期 [10]温家宝在求是杂志撰文论述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国新闻网. ,2021年11月01日 [11]李斌雄.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02日 [12]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优化.合肥在线-江淮晨报,2021年11月13日 [13]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中国证券报,2021年11月09日 [14]解读生态文明: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环保问题.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1日 [15]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环境报,2021年11月12日思考题: 1、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这其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从哪些方面做起?5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保护环境、提高生态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关键时期。
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生态环境破坏日益加剧。
面对这一现实,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国家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
中国政府加大了环保力度,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治。
修订了《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设立了环保部门和环境监察机构,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惩治;推行了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明确了企业的环境责任等。
这些举措使企业和个人都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推动了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行动的实施。
中国政府实施了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补助政策。
通过给予生态保护地区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
将天然林资源纳入重要生态功能区,对生态保护地区进行了生态效益补偿,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等。
这些政策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了经济保障,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
中国政府还加强了环保科技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
通过引入和研发先进的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鼓励和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实施了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力度,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普及等。
中国政府还注重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能力。
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感,推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与重要性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3.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4. 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5.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和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的重要性和学生参与的责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和成效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频资料。
3. 教材: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教材或教辅资料。
4. 网络资源: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闻报道、论文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政府、企业、公民等不同角色,就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行动进行讨论和表演。
3. 调查研究:让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调查,了解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建议。
4. 项目实践:让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项目实践,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七、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操作和成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建设美丽中国也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旨在美化环境、提高质量、升级产业、改进治理,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为了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如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等,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加大环保投入,建立健全环保法规体系,坚持生态文明优先发展,在重点领域彻底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大力推广绿色包装、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环保产业,控制污染源头,减少废弃物,加快能源结构控制,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坚决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二、推广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是人类社会的生命线,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应该把促进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作为重要工作,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走可维持性的经济发展道路。
实现低碳、环保、节能、高效、创新的生产模式,强化产权保护,完善市场机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让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和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和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靠政府,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应该在全社会推广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环保理念,提高全民环保素质,建立绿色生态文化。
努力推广环保主题公园、环保博物馆、环保课堂等环保教育活动,通过教育的方式使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营造崇尚绿色环保、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让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家的共同责任和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新设立的“环境资源界”引人瞩目,全国政协委员蒋齐正是这个新界别的成员之一。
蒋齐是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在上一届担任农业界委员的他也会涉及生态、水利等方面的议题。
而今年,新的身份带来关注重点的变化。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环境和资源如何协调发展等方面,蒋齐提交了自己的提案。
不仅体现在界别设置上,今年的两会议程中,“绿色低碳”成为代表委员们提到的高频词,包括减污降碳协同、一体化修复、复合种养、乡村生态旅游、碳汇等关键词不断出现,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摆到更加显著的位置上。
随着相关话题的展开,代表委员们在讨论和热议中又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一探究竟。
生态修复协同治理是重头六盘山区,国家“三区四带”黄河重点生态区重要单元。
多年扎根荒漠从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蒋齐今年带来的提案就与这里有关。
“六盘山的生态建设与保护,事关宁夏东南部、甘肃定西和陇东、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和陕甘宁3省(区)800多万人长期饮水安全。
”他说,“因而建立六盘山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进行试点,对加快六盘山生态功能区保护,保障泾河等下游数百万群众饮水安全意义重大。
”六盘山位于宁夏固原市、甘肃平凉市境内,涉及水域更是横跨多省,因而协同治理、多省发力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此,蒋齐建议国家按照生态功能区开展以水源供给为重点的跨省域大江大河干流、支流发源地、水源涵养区及流域生态价值的评估核算,顶层设计分类规划跨省域水环境和水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制度逐步推进跨省域生态补偿试点及经验推广。
就像六盘山区所遇到的问题一样,很多地方的生态系统由于存在边界模糊、权属不清等问题,往往涉及多个行政区域,更无法界定“谁拥有、谁受益”,如果单就某一区域或某一方面治理,势必难以进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

断加 快 、 人 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 资源要 素瓶颈制约和
环境压力 目益突 出 , 环境污染现状不容乐观 , 推进生 态文明还将面 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 生态环境质 量现状 不容 乐观。南京资源 环境利
极参与 。 目前 , 江宁区 、 高淳县 已经获得 国家生态区 县的正式命名 , 浦 口区已经通过 国家考核验收 , 溧水
志性城市的宏伟 目标 , 全面实施环保优先 战略 , 不 断 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 致力建设绿色城市 , 全面推进 生
态文 明建设 。
一
以生态源 区为核心 , 生 态廊 道为骨架 , 生态功能保护 区为主体 的绿色生 态框架 , “ 显 山、 露水 、 见城 、 滨江” 的城市生 态环境特 色得到 充分彰显 , 紫金 山、 秦淮河
囝
全 面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
打造 “ 美丽 中国” 标 志性城市
韦 昌 明
南京作 为一座 向现代化 迈进 的特大型 城市 , 肩 负着 加 快 工 业转 型 和 加 强 生 态保 护 的双重 任 务 。
十八大 后 , 市委 、 市 政府提 出了建设 “ 美 国 中国” 标
复, 新 增绿 地面 积 6 0 0 0多 万平 方米 , 完成 聚宝 山、 七桥瓮等 8 座郊野公 园建设 。重要生 态功 能区域保 护得 到加 强 , 重要 生态 功能 保护 区达 到 1 0 5个 , 受 保护地 区面积达到 1 5 2 0 . 5 8 平 方公里 。南京 已建立
性 文件 ; 四是 资金投 入有力 , 环保投 资 占 G D P的 比
步调整 , 在 全省率先形成 了 “ 三二 一” 的产业发展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专题3 加强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 C.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中居于首位
• D.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
• 3.通过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多年来我国林草资源总量持续快速 增加,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数据显示,我国森林 覆盖率达23.04%,森林蓄积量超175亿立方米,连续30年保持“ 双增长”,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开展国土绿化( )
• (3)垃圾分类进校园,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校园生活中可以为垃 圾分类做些什么?
• 答:①学习和掌握垃圾分类知识;②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分 类处理生活垃圾的良好习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③积极参与垃 圾分类的公益宣传活动,向同学们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④敢于 监督和制止不遵守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并及时向老师和领导举 报。
• 材料二:为推动全社会参与、形成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广州市积 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2022年以来开展“全民行动日”“五进” 和志愿者服务等主题宣传活动12.5万次,入户宣传630.7万次。开 展“小手拉大手”等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实践活动累计530次,约 20万人次参加。
• (1)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推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 3.2022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有25 个城市获此称号,我国合肥、济宁、梁平、南昌、盘锦、武汉、 盐城7个城市入选。2018年,我国哈尔滨、海口、银川、常德、 常熟、东营6个城市入选首批名单。截至目前,全球43个国际湿 地城市中,我国占13个,数量位居第一。
• 4.2022年5月24日,国务院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 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 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要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 污为工作方针,遵循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理念。其工作原则 为科学评估,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系统推进;健全体系,提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建设美丽中国。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要构建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打击环境污染行为。
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推动绿色发展。
要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要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培育绿色经济新动能。
要坚持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
要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功能和内在稳定性。
推动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还要加强对水资源、草原、湿地等特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
要加强对公众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弘扬崇尚绿色、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
加强对媒体的引导和监督,倡导媒体传播环保正能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1010字)。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实施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实施措施
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主要实施措施:
1. 加强生态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生态修复,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破坏和生态环境污染。
2. 推动绿色发展: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政策,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支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3.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对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推进资源回收再利用和废弃物处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改善环境质量: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改善城市和农村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5. 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推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6.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责任追究。
7.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这些实施措施将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1.«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出版发行2013年10月23日,中宣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一书出版发行.«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分四个部分.第一,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三,坚定不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第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认为«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更好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要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2.“美丽中国”需要先拯救雾霾里的城市2013年年初,全国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由此发布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2013年年底,重度雾霾再次卷土重来,横扫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12月6日,上海PM2.5指数破600,最高的普陀区监测站指数已经达到726.这样的数据让人日渐担忧,谁也不知道雾霾会持续多久,由此造成的后遗症也未可知.“无处可逃”迫使民众纷纷自救并深入反思.据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指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3.用法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形势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态势,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更加积极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推进.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法治.生态保护的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这些法律仍需完善,尤其需要与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文明理念相适应.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2.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研究发现,PM2.5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3.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4.低碳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与内涵(1)重要地位: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2.多角度理解为什么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决定的.突出表现在:人口方面,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资源方面,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环境方面,大气污染、水污染严重,生态恶化,某些地区以污染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等.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都是发展问题.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的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2)现实意义:有利于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缓解能源紧张形势,防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3.雾霾频发属于什么环境问题? 雾霾天气会产生哪些影响?(1)环境(大气)污染.(2)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加人们的精神压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等.4.能够综合所学知识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出谋划策(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放在突出的位置,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坚持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资源、环保方面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4)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宣传,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市民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5)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等.5.中学生能够身体力行地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1)积极宣传我国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2)生活中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如:自觉做到关闭电器的同时拔掉插头,将灯泡换成节能灯,家用电器不待机,一水多用,送电子贺卡,双面用纸,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手帕代替纸巾,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上学,不随地乱丢乱扔、不破坏小区内的花草树木、节假日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等.(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4)积极行使监督权,对浪费资源与破坏环境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举报并监督政府尽快解决.点睛:环境污染与破坏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漫画反映出某些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点睛: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漫画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是建立在高能耗基础上的,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点睛: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漫画中经济、人口、资源、环境齐步走,表明必须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也体现了我国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例1】(2013福建福州20)2013年元旦过后,我国三分之一的国土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出现了大范围严重的空气污染.材料说明()A 我国资源的开发难度过大B 资源短缺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C 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我们的生存D 环境保护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材料中我国大部分城市遭遇雾霾天气,出现大范围严重的空气污染,表明我国大气污染严重,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严峻的环境形势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但环境保护并不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也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保护环境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据此,C 符合题意且表述正确,表述错误;A 、B 本身都表述正确,但试题材料反映的是环境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答案】C 【例2】(2013四川德阳8)2013年1月7日以来,我国华北及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在环保部门通报的春节期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中,74个监测城市PM 2.5平均超标率达42.7%,空气质量堪忧.材料说明()①自然资源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②我国环境形势严峻③空气污染将是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大的生存危机④我们应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解析】本题题干材料中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出现反映了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大气污染严重.为此,必须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①③在题干材料中都未得到体现,可排除.【答案】D 【例3】(2013黑龙江牡丹江20)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建设美丽家乡,2013年提出实施“一核五旅五展示”的旅游发展战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理解】(1)家乡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哪一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我观察】(2)材料反映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是怎样的?【我谋划】(3)请你就建设美丽家乡,为垦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合理化建议.【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全面理解.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解答第(1)问时,必须扣住设问中的提示语“发展战略”与“基本国策”;第(2)问要求概括“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既要看到: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同时要看得到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第(3)问旨在要求学生为地区建设美丽家乡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可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发散思维,如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加快科技进步,加强宣传等.【答案】(1)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3)①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③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④加大对环保的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⑤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垦区人民资源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为.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在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预测2014年各省、市中考命题对这一热点的考查必将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材料,重点考查教材中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我国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等主干知识,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取信息的形式感悟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特点与表现,要能够结合国策、战略的知识为解决问题提出建议并引导学生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当然也有可能或出现一些开放性的设问,如设计宣传标语等.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年初,全国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2013年年底,重度雾霾再次卷土重来,横扫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有些城市空气中悬浮的有毒颗粒竟然超过了标准值的10倍以上,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这说明()①环境问题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②发展经济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③我国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我国仍然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专家从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角度,指出这是人类行为种下的苦果.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①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比例明显上升②近年来汽车数量越来越多,排放的尾气大幅增加③风力较小导致空气流动缓慢,使微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④火电厂及炼钢、化工等企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据此回答3~4题.3.下列符合“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是()①禁烧秸秆限塑治污②围湖造田移丘开荒③焚林而猎竭泽而渔④退耕还草退耕还林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4.下列对漫画«生态文明»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保护资源和环境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③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④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举措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生态文明5.表中数据说明我国()A资源种类全,总量大B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C资源种类少,总量小D资源勘探技术水平低6.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我国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国策的是()①实施节能汽车补贴政策②推进节能技术进步③依法打击滥伐滥采行为④提高饮用水质量标准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7.观察下面两幅漫画,要解决地球和农民的困惑,我们必须()地球的困惑失地农民的困惑①实行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落实科学发展观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积极提倡并践行“低碳减排,绿色生活”.这()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②有利于公民落实环保行动③能彻底解决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④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对右面的漫画认识正确的是()①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②保护地球家园就是保护人类自己③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④应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10.如今在兴起旅游潮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诸如乱刻乱画、攀折树木、乱扔垃圾、戏弄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的现象.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景区生态遭破坏折射出我国人口素质偏低B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和道德修养刻不容缓C发展旅游产业,必然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D保护生态环境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二、非选择题11.2013年年初,全国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由此发布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2013年年底,重度雾霾再次卷土重来,横扫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1)从上述材料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信息? 这一信息对我国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从总体上提出了什考. 雾霾天气我们无路可逃,唯有积极行动,减少污染.苏州某校九年级同学举行了一次“远离雾霾,我们在行动”的主题班会.(3)如你参加了这次主题班会,请你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为远离雾霾作贡献.12.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材料二 当前,我国石油、铁矿石等主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全国年均缺水量超过5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资源能源消耗远高于发达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现象凸显,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加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8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据悉,你校正在举办“美丽中国,你我共建”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凝练地描绘出未来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请你谈谈打造“三个空间”有何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2)“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哪些举措? (两个方面即可)(3)美丽中国,人人共建.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会落实哪些具体行动? (两个方面即可)13.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成为关乎人类命运的大问题.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了许多材料,产生了不少困惑.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他们释疑解惑.材料三三北防护林工程大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一些农民偷伐防护林,毁林开荒,大量土地再次沙漠化.雾霾茫茫的环境中,仍有不少企业浓烟滚滚.(3)困惑三:环境恶化已危及人类健康,为什么我们生活的环境还在屡遭破坏?(4)困惑四:我们走出人口、资源、环境困境的出路在哪里?专题三参考答案与提示1D提示:②表述错误,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必须与保护环境同步发展.2C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扣住题干中的角度提示“人类行为种下的后果”.3C提示:②“围湖造田移丘开荒”、③“焚林而猎竭泽而渔”的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建设生态文明”相悖.4B提示:②表述错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5B提示:图表显示:一方面我国耕地、森林、淡水、矿产等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排名处于前列,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另一方面我国耕地、森林、淡水、矿产等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排名处于后列,说明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少.综合表明: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也是一个“资源小国”.6B提示: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国节约资源的国策,④与“节约资源”的主题无关,应予以排除.7A提示:题中漫画«地球的困惑»反映的是“白色污染”这一环境问题,漫画«失地农民的困惑»反映的是“保护耕地”这一资源问题.综合两幅漫画启示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④“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与漫画寓意无关,应排除.8B提示:积极提倡并践行“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据此,③表述过于绝对,应予以排除.9A提示:漫画反映出人类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质都是发展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必须积极承担起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10C提示:C “发展旅游产业,必然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表述错误.11 (1)我国环境(大气)污染与破坏严重;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坚持以德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3)参与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节假日少燃放烟花爆竹;多乘公交车,少乘私家车,尽可能以步代行,或者骑自行车;向有关部门举报造成大气污染的不法行为等.12 (1)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或:这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有利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或: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或: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或: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等.(2)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或:对天然林地、草场、湿地实行严格保护,对生态破坏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要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完善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着力整治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违法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企业要遵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节能减排.全体公民要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等等.(3)节水、节电、节粮、节约用纸.外出吃饭适量点餐,剩余饭菜打包带回.积极参加植树种草,爱惜花木.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用品.践行绿色出行方式.利用节假日回收废旧电池.少买或不买光盘、磁带等物品;等等.13 (1)我国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不断降低;老龄化日益严重;劳动力人口开始减少.(2)①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②我国自然资源短缺严重.(3)环境屡遭破坏的原因:①人口总量不断增长.②工业化快速发展.③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其他言之有理也可)(4)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