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年级下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原创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的类型:阅读课教学媒介:交互式电子白板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描写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和小鱼、燕子和蚂蚁的对话,让人明白了自然界一些动物的异常行为,往往预示着某种变化,读来饶有趣味。

课文配以四幅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下雨前小鱼、燕子和蚂蚁的活动特点和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趣味性浓、知识性强。

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学情分析本节课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教学目标a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b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c认识课文生字,学写10个生字,学习偏旁部首“西”“扌”“告”字部。

(2)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3)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本节课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

3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去掉拼音),齐读(一个字读2遍)4给生字组词(自由汇报)(二)检查读文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课件休息:《下雨了》歌曲四、变序学习第八自然段。

(课件出示)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真的下雨了?(指名读)2雨下得怎么样?3从哪个词看出雨下得大?(齐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五、指导朗读,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下雨之前,小白兔和小燕子都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2小燕子从头上飞过,小白兔是怎样喊的?为什么要大声喊?3哦,原来是这样。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突破重点、难点,实现堂堂清。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好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可以采取以语言训练为主,科学知识为辅的教学策略。深入引导,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放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3、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小燕子、小鱼、蚂蚁在下雨前的表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对于本课生字,部分学生在课前就能够认读,其他学生也能够认读部分。但是生字的书写,大都比较生疏。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文学习,编写小故事。但在这一点上,学生之间存在较大能力差异。
1、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齐读课题。
3、回答问题“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
4、学生交流后汇报。
以动画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书,认认真真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宝宝就把它画出来再多读几遍。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再读课文,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反馈读文情况。
4、说说要下雨了,小燕子、小鱼和小蚂蚁都在做什么。
1、生认读生字。
2、说说识字方法。
灵活变换朗读的形式,注重训练的层次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达到进一步通读课文,了解大意的目的。
在游戏中,通过调动学生眼、耳、手、嘴等多种感官,增强识字效率,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准字音,初识字形。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4篇)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4篇)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4篇)《要下雨了》设计篇1教学要求1、能够借助课后思考提示读课文,体会大自然景物的美。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景物并展开想象的能力。

3、读懂每句话,了解句与句的联系,能正确解答课后的思考练习题。

教学重点理解第2自然段的语句和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的主动性。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审题入手,激发兴趣(一)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二)据题质疑,激发兴趣。

(学生可能提出:1、此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时的一场雨?2、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主要说的是什么?3、下雨时自然景物有哪些变化?等问题。

)(三)教师导入:同学们都见过下雨,但雨在不同的季节是不一样的,雨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本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一起学文来解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一)学生自己小声阅读全文。

1、标出自然段。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

(刮起、狂风、叭叭响、溅起、笼罩、房檐、汇合、咕咚、一股、滤过、舒枝展叶)多音字:笼,在本课应读lǒng3、通过自查字典理解以下词意: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汇合:水流聚集会合。

滤过:使液体通过纱布、木炭或沙子等,除去杂质,变为纯净(间或用于气体)。

(二)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三)教师引导划分段落。

1、看课题,联系文章。

哪几个段落是写雨中情景的?(课文的第3和第4自然段)2、提问:第1段与雨有什么关系?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最后一段呢?(第1段和最后一段都与中间段有紧密联系,第一段描写了雨前的景象,最后一段描写了雨后景象。

)3、提问:全文可分为几段?按什么顺序分?是按照事物发展顺序分的。

三、读懂提示,明确要求(二)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四、自学为主,分组议论五、重点齐议,理解内容(一)找三位同学分别按段读书。

其他同学思考:“这场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季节下的?下雨前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场雨是夏季的暴雨。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要下雨了》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根据内容课文还配有相应的插图,学生可以图文对照着读故事,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现象能了解天气变化。

课文语言浅显,层次清晰,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三段对话的表达方式也基本相似,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语言训练。

【教学目标】1.认识“腰、坡”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会写“呢、吗、呀、吧”,通过关注偏旁、联系生活,理解“阴沉沉、闷得很、伸腰”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含语气词的句子,借助图片提取信息,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在对话中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读好语气词的句子2.了解动物活动内容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对话中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1.你读我诵诗歌《雨》导入2.理解学习“了”的语用。

除了下雨了,你还知道" 了"?点拨:这里的“了”说明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

3.对比“了”,学习理解“要”的语用情景。

4.每次下雨前其实会有很多征兆的,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过下雨前会有那边变化?【设计意图】从“下雨了”谈起,发散学生思维,说一说“了”,再将“下雨了”与“要下雨了”进行比较,进而将“了”和“要了”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加了一个“要”字,意思就发生了改变,表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这些做法都是在落实语言的运用,学习语文,一定不能只读懂意思,一定要关注语言的运用,从一堂课的导入开始,我们就应该设计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

二、整体感知(一)学字识词,读通句子1.自读这篇文章,注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推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字词。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认识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 想象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记忆。

2. 课文细节的理解和推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动作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下雨前会发生什么现象?2. 生字词学习:(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分组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和记忆。

(3)运用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字词。

3. 课文学习:(1)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和推理课文中的情节发展。

4. 实践活动:(1)情境模拟: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境模拟表演。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下雨前后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互动等。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问答、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回答、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通用13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通用13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通用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篇1课前透视这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

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

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体会小白兔的情感变化,读好对话语气,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读好对话语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信息资料: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学生课前收集一些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诵读儿歌。

“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采用儿歌形式呈现,选取儿童知晓的生活常识,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水平,既有利于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课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演示课件。

(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电交加的情景)请学生说说看到的情景。

师:还有哪些现象也能预示要下雨了?(板书)对话平台自学(有目的读书,体现了识字和阅读的整合)1、自由读课文,自己想办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互相检查字音,读不准的可以互相提醒、指正。

识字(由易到难认读生字,意在反复强化,寻找规律。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的角色心情变化,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

2.2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3.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角色心情变化,学会观察大自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晴天、多云、雨天等不同天气,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要下雨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2.学生交流自己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生字词、句子理解等。

三、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关注角色心情变化。

四、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要下雨的迹象?2.分组表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展示角色心情变化。

2.布置作业:观察天气变化,用日记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天气变化。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角色心情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2.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应对要下雨的情况?2.分组表演:展示小动物们应对下雨的场景。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天气变化的情景剧。

2.学生合作完成情景剧,展示自己的创意。

2.布置作业:创作一篇关于天气变化的作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和作文。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如生动、形象等。

部编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部编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部编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认识“腰、坡”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会写“直、边”等7个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了解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过程:活动一:猜猜它是谁观看下雨前的视频和图片,说说下雨前天气怎样?感觉怎样?看看课文中的小动物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呢。

1.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3.下雨时,自然界会有许多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完本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

4.说几个你知道的自然现象。

5.单元呈现:我们今天继续走进”夏天“这个单元,一起去了解一下雨。

6.揭示课题:要下雨了,周围的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活动二:小小气象员招募1.创设情境,任务驱动我们一起来做小小气象员,看看今天小气象员会学到哪些有关气象的常识。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课文朗读评价体系)活动三:小小气象员培训一、感知故事的开头部分1.指名读故事的开头部分,教师板画:山坡,一边画一边问:小兔子在哪里割草?明确哪里是山坡,学习词语“山坡”。

2边做动作边学习词语:直起身子、伸了伸腰3.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二、感知故事的主体部分(一)整体感知:故事中,都有谁说要下雨了?1.摆一摆:和小动物打招呼2.指导说话:在第二个和第三个小动物之间加一个“和”字。

3.再次读文:这几个小动物为我们提供的气象资源,你觉得谁的做法最有意思呢?找一找,多读几遍。

(二)感知小燕子下雨前的表现1.指名读这一部分。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4《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4《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4《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读生字:雨、滴、落、凉。

2.认读短语:下雨了。

3.理解故事情节,领会故事主旨。

能力目标1.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能听懂简短的对话,能回答老师提问。

3.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故事内容。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细心观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生字认读与书写:雨、滴、落、凉。

2.理解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生字“凉”和“滴”的认读和书写。

2.观察细节,理解情节。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1.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天空,预测天气。

2.教师简单介绍“要下雨了”这句话的含义。

二、呈现1.教师朗读课文《要下雨了》。

2.学生跟读。

3.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认读生字“凉”和“滴”。

三、讲解1.教师以图画的形式解释词语的含义。

2.学生边观看边思考。

四、操练1.学生跟读整个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分组进行小短剧表演,模仿故事情节。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提问,回答问题。

五、总结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课文重点,梳理故事情节。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内容。

五、作业1.抄写生字“凉”和“滴”各五遍。

2.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要下雨了》。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围绕《要下雨了》这则故事展开,通过生字认读、课文理解和小组互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故事中的内容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加自信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要下⾬了》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会本课12个⽣字和6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通过课⽂的学习,使学⽣认识到下⾬前⼀些⼩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指导学⽣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感叹语⽓的句⼦。

2、掌握⽣字的读⾳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理解⽣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要下⾬了教学设计 1、⽣字⽣词卡⽚、课件。

2、请学⽣了解能预测天⽓变化的⾃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启发谈话,揭⽰课题 1、指名读题⽬: “要下⾬了”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要快下⾬了。

马上要下⾬了。

) 2、“要下⾬了”和“下⾬了”有什么不⼀样啊? 动动脑筋看。

3、《要下⾬了》这篇课⽂可能会讲些什么? (可能会讲⼀些快要下⾬的事。

可能会讲下⾬之前有些什么情况。

) ⼆、初读课⽂,认识⽣字 1、听课⽂录⾳,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我们先听听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坐端正,仔细看,认真听,看谁的⽿朵灵) 听了录⾳你知道了些什么?要下⾬了教学设计 2、学⽣⾃由、轻声地朗读课⽂: 注意读准字⾳,读通句⼦,遇到⽣字多读⼏遍,标出共有⼏个⾃然段。

3、检查读书情况: 课⽂共有⼏个⾃然段? 谁勇敢的起来认这些⽣字朋友? 抽⽣认,正⾳,全班跟认,齐认。

我考考你们带有这些字的词语会认吗?出⽰: “⼭坡、割草、很闷、伸腰、⼤声喊”等词语。

⑴ 指名读。

⑵ 开⽕车读。

⑶ 打乱顺序分组读。

⑷ 齐读。

4、记忆⽣字: 学⽣交流记字的⽅法。

三、再读课⽂,师⽣互议 1、学⽣⾃由读课⽂: 要求读正确、流利,想⼀想哪些地⽅不好读,可以作个⼩记号,过会提出来。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认读“要、下、雨、了”等生字。

1.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1.3学会观察天气变化,培养观察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讨论、问答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天气变化的好习惯。

3.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认读生字。

1.2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2.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天气变化。

2.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张下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天气?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2.学习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2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认读生字3.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轮流认读。

3.2教师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

4.拓展活动4.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天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天气现象。

4.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天气谚语或天气变化的小知识。

5.2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动物们是如何应对下雨的?它们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6.课后作业6.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下来,第二天与同学分享。

6.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四、教学反思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辅导。

3.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六、教学资源1.课文《要下雨了》2.生字卡片3.天气图片4.天气谚语及天气变化小知识资料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次数、互动情况等。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说课稿5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说课稿5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说课稿5篇1.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要下雨了》一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第六组中的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下雨前种种自然现象,而且是一篇发展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的好课例。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坡、割、闷、伸、喊、潮、湿”等12个生字。

2、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三、说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理解小燕子、小鱼和蚂蚁回答小白兔的话。

四、说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中下雨前小动物的变化预知天气。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说教法本节课我以一个教练的身份,适当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创造了一种形、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六、说学法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运用听、画、说、读、悟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不但领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读、说、思的能力。

七、说教学准备:动物图片、多媒体播放器八、说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要下雨了2、提问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还没有下,“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

“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起来了。

)(二)、启发激趣。

下雨前大自然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下雨前小动物们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要下雨了》。

(三)、初读课文内容。

1、生听课文录音。

师提问: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动物?师出示动物图片。

2、生自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

3、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字标出了吗?4、电脑出示生字让学生读并组词,说一说字的结构?5、让学生看书中各幅图,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并指导朗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4 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4 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4 要下雨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认读课文《要下雨了》。

2.能够理解课文中描写的情景。

3.能够模仿朗读课文。

4.能够初步认识一些天气现象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听懂、认读课文《要下雨了》。

•难点:初步认识天气现象的名称,如“下雨”。

三、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要下雨了》。

2.天气模仿道具(如伞、雨衣等)。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师生一起唱《小雨点儿落在我头上》。

2. 学习课文《要下雨了》
(1)呈现课文
•教师朗读课文《要下雨了》,让学生认真听。

•教师指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要下雨了”。

(2)讲解课文
•联系课文情景,向学生解释课文中的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进行讨论,包括“下雨”是什么样的现象等。

(3)朗读课文
•师生一起朗读课文,学生模仿语调、情感。

3. 情景模仿
•让学生模仿天气现象,如“下雨”、“刮风”等,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来。

4. 活动设计
•分组讨论天气现象,提出不同的天气情景描述给同学猜。

五、课堂小结
•教师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和理解。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要下雨了》。

•练习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表达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下雨”等天气现象,培养他们观察、描述天气的能力。

部编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复习“腰、坡”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呀”一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对话。

3.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出水、蚂蚁搬家”这个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4.了解其他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重点:1.复习“腰、坡”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呀”一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对话。

教学难点: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出水、蚂蚁搬家”这个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孩子们,我们今天继续来拍电影。

这部电影是在什么时候拍摄的?要下雨的时候。

齐读课题。

2.拍摄场地在哪儿?出示山坡。

3.拍摄时的天气是怎样的?阴沉沉的。

出示乌云密布的图片。

4.电影中有哪些角色呢?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

想要角色扮演吗?打算扮演什么角色?要想成为出色的演员,我们就要读好台词,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

二、温故知新,书写汉字任务一、台词大积累1.请三位同学来读词语:有空,闷得很,潮湿,消息,呢、吗、吧、呀(读正确其他人跟读)2.请看这一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口字旁,都是语气词,都读轻声,都是左右结构。

3.瞧,调皮的语气词跑到句子中啦。

你能读正确吗?出示:“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是要下雨了吗?”他们都是疑问句,应该怎么读?语气往上扬。

抽人读出示:“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陈述句怎么读呢?语气平平。

全班读。

4.这些语气词中,有一个生字最难写,它就是“呀”。

书写生字“呀”A.生观察字形,怎样才可以把它写好?生边说边出示评价标准,板贴。

B.师范写,边写边用教参上的语言说出关键笔画的占位,评星标准:1.左窄右宽2.封口压线3.撇画穿插C.生在语文书上写,展示,评价。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1一、复习检查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1)读生字。

(开火车接读生字)(2)扩词。

(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四、展示评价五、课堂作业设计1.看偏旁写字。

口:()、()、()彳:()、()、()2.读句子,加标点。

(1)是要下雨了吗()(2)我正忙着捉虫子呢()(3)天气很闷()板书设计16要下雨了吗坡割闷伸喊潮往吧很虫湿虫消搬阵哗得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坡”等12个生字。

会写“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知道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教学难点:掌握“低、游”的字形结构。

教学准备:学生按照预习卡的要求预习,教师做好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坡”等12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一上课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动画片。

(播放动画片)2、动画片看完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有一个作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写下来了,这就是我们的`第16课《要下雨了》。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一、板书:要下雨了4、诶,这题目“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

要下雨了是将要下雨;下雨了是雨已经下来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要、下、雨、了”等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育学生关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读和理解生词。

2. 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

2. 学会关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图片、动作等直观教具。

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动作,引导学生说出与雨相关的词语,如“雨滴、雨伞、雨衣”等。

(2)引出课文《要下雨了》,引导学生猜猜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如“谁要下雨了?为什么?”(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词(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

(2)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词。

4. 课堂练习(1)教师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5.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 观察自然现象,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所看到的。

3. 家长协助完成课后练习,检查学习效果。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观察自然现象的敏锐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中。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十四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十四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14要下雨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读课文,认识“坡、沉”等13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的三种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坡、沉”等13个生字。

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会书写7个生字,了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

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1.教师讲解: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引导学生说说听到的感觉。

2.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并标清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组织开展“识字交流会”: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4.引导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组织开火车认读生字。

6.送生字回家,引导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织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4.启发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几种小动物?5.组织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1.组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读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读。

二、品读课文1.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直”。

(2)引读第2自然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读出问的语气。

(3)先指名读第3自然段,然后教师逐句引读。

学习生字“边”。

2.引导学习第4-6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小燕子的话后的问句该怎么读呢?(2)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3.放手学习第7-9自然段。

(1)“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要下雨了》。

2.能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雨的来临前的种种表现,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能根据课文内容,表演相关动作和情境。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运用文字和图形表达,表述出未来的天气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

2.难点:能够观察和感知天气的变化,进行具体的判断和表述。

三、教学准备1.课文:《要下雨了》2.教案和说课稿3.具有交互性和视觉引导的教学PPT4.小组活动的工具和材料,如创意画板、各类天气符号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在一年级学生较小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来导入课程。

比如,在教室中播放风声、雷声、雨声等音效,然后要求学生猜测天气情况,并形成小组活动,分组绘制天气图或创作小故事等。

2. 朗读和理解课文(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要下雨了》,并要求学生按照课文中所述的顺序发音,然后理解文本。

让一部分学生朗读、一部分学生讲解文本,全体学生应注重准确地表达出文本内容。

3. 情境表演(15分钟)教师选出几名学生,让他们扮演文中的人物,比如正在洗车、搭帐篷等,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所述情境,逐步完成小剧场表演。

4. 色彩绘画活动(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创意画板活动,根据天气图示形象地表达天气预报情况,通过画出一幅美丽的天空图画来表达对未来天气的期待。

5. 总结分析并预报天气(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回顾今天的课程,分析出诉课程的关键点和需要加强的内容,并根据地图、影像、声音等天气信息预报未来的天气情况。

让学生通过图形和文字来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初步观察天气情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表述和预报天气情况。

通过互动性强的小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不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学生年龄不大,所以对于语言要求和活动难度要注意控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年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原创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的类型:阅读课
教学媒介:交互式电子白板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描写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和小鱼、燕子和蚂蚁的对话,让人明白了自然界一些动物的异常行为,往往预示着某种变化,读来饶有趣味。

课文配以四幅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下雨前小鱼、燕子和蚂蚁的活动特点和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趣味性浓、知识性强。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教学目标
a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b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c认识课文生字,学写10个生字,学习偏旁部首“西”“扌”“告”字部。

(2)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3)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本节课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环节(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看图,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三幅图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图画中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生观察汇报,师板书:小白兔燕子小鱼蚂蚁)2小燕子小鱼蚂蚁都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课件出示课题:8要下雨了,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齐读。


二、明确要求,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要求。

2按要求学习
三、把握重点,检查自学。

(一)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带本课生字的词语,生开火车领读。

2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带拼音),生开火车读。

3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去掉拼音),齐读(一个字读2遍)
4给生字组词(自由汇报)
(二)检查读文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课件休息:《下雨了》歌曲
四、变序学习第八自然段。

(课件出示)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真的下雨了?(指名读)
2雨下得怎么样?
3从哪个词看出雨下得大?
(齐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五、指导朗读,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下雨之前,小白兔和小燕子都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2小燕子从头上飞过,小白兔是怎样喊的?为什么要大声喊?
3哦,原来是这样。

那问号该怎么读?(指名读句。


4燕子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5要下雨了,与小燕子捉小虫子有什么关系?能不能用文中的话来说一说?
6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这里的句式,说说燕子低飞的原因。

(出示:因为,所以空气很潮湿。

因为,所以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

因为,所以虫子飞不高。

因为,所以燕子飞得这么低去捉虫子。

)生读文说句式,教师随机利用多媒体填空。

(齐读上面四句话。

)师小结:因为要下雨了,空气变得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燕子要捉小虫子,所以也飞不高。

六、学说句式,结束学习。

1小燕子说“我正忙着捉虫子呢”,我们还能用“正忙着”说什么?
(出示: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卞老师正忙着给同学们讲课呢!
你来说
正忙着!)
(指名说后写下来,读给同桌听,再次交流。


2小鱼和小蚂蚁又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呢?下节课等你去发现。

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要下雨了
蚂蚁搬东西
教学评价设计
舞台剧表演
1.四人一组进行课本剧练习。

2.学生到讲台进行课本剧表演。

3.师生点评。

课后作业设计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蚂蚁要搬家。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

学文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反思
《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话形式来说明科学常识
的讲读课文。

课文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读准了字音;讲读课文,理解字义;总结课文,几个步骤进行。

注意在讲读课文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例如:通过观察图画理解“低”的意思;通过动作演示理解“直”与“弯”的相反意义;通过两次不同的呼吸体会“闷”的感觉,理解词义,将识字教学融于阅读教学之中。

朗读指导一直是难点,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是很必要的。

但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要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要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悟、自得。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小白兔心情的变化,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利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结合本课教材所描述的对象是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我设计多媒体教学,结合书中每一段的内容随机展示出形象的小动
物,使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直观的画面融为一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使发展语言与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小学生来说,朗读是体会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

教学时,对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要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以读助讲,学生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本节课,在朗读指导上有些仓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