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设计中的四最原则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8b3a6242d1f34693dbef3eb8.png)
生态主义景观主要设计师及其作品
伊恩 麦克哈格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发展达到高峰,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 类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伊恩麦 克哈格成为景观规划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于 1969年首先扛起生态规划的大旗,他的著作 《设计结合自然》建立了当时景观规划的准则, 标志着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勇敢承担起后工业时 代人类整体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的重任,使景观 规划设计专业在奥姆斯特德的基础上又进一步 扩展了空间。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密度需要
考虑到生态主体,总的来说, 一个深思熟虑的资源使用应该 做到最少限度地使用地面资源 同时做到专业化的雨洪管理。 该城镇计划包括了基希贝格高 速公路改造(1993年-2012年) 通过分阶段的改造计划,将基 希贝格高速公路改造成为了城 市的林荫大道,罗马的威哥公 园和欧洲的植物园(1993年-1999年)欧洲学院中央公园和 卢森堡国家体育与文化中心项 目(第一期1995-1999第二期 2000-2006)新医院周边花园设 计项目(1997年-2002年)以及 克劳斯亨德森公园的沙丘和水 上乐园项目(1994年-1999年)
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始终,生态的景观设计要求尽可 能地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 4 借助高新技术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利用高科技和可再生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 用已成为当今生态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 5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来优化自然景观
自然生态系统有它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 复能力,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 还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园林建设中的生态学原理应用理念
![园林建设中的生态学原理应用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b974652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5.png)
园林建设中的生态学原理应用理念生态学原理之一:物种多样性原则。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其稳定性和健康性取决于各种物种的平衡发展。
因此,我们在园林设计中应该积极考虑物种多样性的因素,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生物群落。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植物种类、适度增加鸟类和昆虫等的数量,提高园林的物种多样性。
例如,在建设公园或花园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增加园林的生态稳定性和美感,提高园林景观的品质和价值。
生态学原理之二:能量流转原则。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流动的,它们构成了信息网络。
可以通过这种流动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然而,若能量流通被水库、大坝等人工设施破坏,将严重动态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导致环境恶化。
因此,我们在园林建设中应该注意防止人为破坏生态系统,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注重维护园林景观中的自然环境。
生态学原理之三:循环利用原则。
循环利用是强调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防止资源浪费甚至破坏生态平衡的原则。
园林建设应该尽可能地实现无害化和循环利用,防止生态系统中物质的积累和污染。
例如,在园林景观中,我们可以采用沉淀池、垃圾分类等措施,达到一定程度的循环利用与再利用。
生态学原理之四:生物间关系原则。
园林景观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其中的生物间关系相互作用会导致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
因此,园林建设中应该理解和利用生态系统的多种互动关系,例如生物之间的捕食、共生等关系,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
例如,在水系园林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多种水生植物、适量增加藻类,增加细节上的考虑,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园林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环保、注重人和生态的平衡,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学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不仅如此,增强公众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也是重要的一环,让更多的人明白生态系统的作用,共建美好的生态平衡社会。
【精品文档】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四大原则
![【精品文档】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四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0b56e3ba5e9856a561260a3.png)
【精品文档】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四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四大原则1.因景得宜地形规划是造园的基础,也是造园的必要条件。
《园治·兴造论》中: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柱,互相借姿;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经,顿置婉转,即因不同的地点和环境条件灵活地组景,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的美景为我所用,因此,地形的规划对景点的布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造园前必须进行地形规划。
我国皇家园林颐和园堆土成山即成万寿山,随之在山上建造佛香阁,登阁揽胜,可俯瞰昆明湖和万寿山前山景色,举目西眺,玉泉山宝塔近在眼底,西山层峦叠翠,抬头北望,色彩渲丽的众香界、智慧海,仙台放彩,佛香阁犹如巨擘,将万寿山一带和几十里内的优美风景尽携与周围,成为一重要园林景观,这一切无不归功于万寿山和佛香阁平地而起。
2.地形与环境相协调园林中的地形是具有连续性的,园林中的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彼此不可能孤立而存在。
因此,每块地形的规划既要保持排水及种植要求,又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力求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
3.随势生机要想在一块土地上创造多种景观效果,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地形改造,再进行合理布局,依低挖湖,据高堆山或适当平整土地,使园林地形富于变化,并利用地形组织空间和控制视线,通过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合,形成一个自然丰富、优美的空间景域,满足人们观赏休息及进行各种活动的需求。
《园治》中有约十亩之地,须开池者三,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这种水、陆、山三四三的用地比例,虽不可定格,但说明园林布局首先进行地形和竖向控制,只有山水相依,水陆比例合宜,才可能创造好的生态环境。
4.符合园林美园林是人为的艺术加工和工程措施而成的。
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
园林美具有多元性,在园林的地形规划中必须遵循园林美的法则。
结语: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ffc4e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3.png)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植物、水体、石材等自然元素,结合人工影响,创造出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环境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度,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人文需求和功能需求等各方面因素。
以下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原则:1.生态性原则:倡导绿色环保,尊重自然规律,注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艺术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需要注重美感和审美价值,营造具有艺术性和富有创意的景观空间。
3.实用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美观,还要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提供休闲娱乐、教育宣传、环境疏导等功能。
4.功能性原则:根据景点的功能定位,合理规划景区的功能分区,如游览区、休闲区、文化展示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5.可持续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从设计、材料选择、施工过程等各个方面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能源效率等因素。
二、注意事项:1.地形规划:应充分考虑景区的地理地形条件,根据不同地形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利用地势变化营造层次感和空间层次。
2.植物选择:根据景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应力强、成活率高的本地植物,注重植物的生长周期和景观效果。
3.基础设施建设: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亭台楼阁、桥梁、照明等,需要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以提供方便舒适的游览环境。
4.生态保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5.水体设计: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需要合理规划水体的位置和形态,注重水体的循环利用和水质净化。
6.照明设计:合理的照明设计能够提升夜间景观的效果和安全性,应根据景区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照明方式和灯具。
7.文化价值: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景观空间。
8.可访问性:园林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各种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设施,保障人们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植物造景四原则
![植物造景四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80ca66416fc700abb68fc98.png)
植物造景四原则
合理配置植物景观是实现园林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设计时应掌握如下原则:
1、根据城市及绿地的不同性质发挥园林植物综合作用
现。
3、植物造景的艺术性原则
任何一个好的艺术类型的产生是人们主观感情和客观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不同的园林形式决定了不同立意方式。
节日广场,应营造出欢快、喜庆的氛围,色彩上以暖色调为主;烈士陵园应以庄严、肃穆为基调,色彩以冷色调为主。
园林绿化不同于植树造林,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的同时,更要兼顾到每个植物材料的形态、
色彩、风韵、芳香等要素,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处理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在园林绿化中,整体与局部的协调统一尤为重要。
不同植物材料,或观花,观果,观干,要根据项目设计主题进行挑选,搭配,同时还要与周边其他设施、小品、建筑形成良好的组合关系。
新。
园林绿化建筑的基本原则
![园林绿化建筑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d6f05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1.png)
园林绿化建筑的基本原则园林绿化建筑,作为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美的休闲场所,同时也承载着生态、文化、社会等多重功能。
在设计和实施园林绿化建筑时,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确保其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则,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生态优先原则园林绿化建筑的首要原则是生态优先。
这意味着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保护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任何建设活动都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1.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园林绿化建筑中,应尽可能保留和利用原有的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
同时,通过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2.合理利用资源:在园林绿化建筑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坚持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原则。
例如,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选用本地植物、使用再生材料等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负担。
3.减少环境干扰:在园林绿化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例如,通过合理布局和施工时间的安排,降低噪音和扬尘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功能性原则园林绿化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要具备实用性。
功能性原则要求园林绿化建筑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和服务对象的需求。
1.满足休闲需求:园林绿化建筑应提供足够的休闲设施和活动空间,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兴趣爱好的人群的需求。
例如,设置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休息座椅等,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验。
2.便于维护管理:园林绿化建筑的设计应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例如,通过合理划分功能区域、设置便捷的交通流线、选用耐候性强的材料等方式,降低维护成本和管理难度。
3.安全性保障:园林绿化建筑应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四大要点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四大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d962646294dd88d0d26b9f.png)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四大要点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应以保护自然能资源,维护自然资源的循环过程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
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园林景观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应顺应自然。
自然界是没有废物的。
每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
自然具有自我组织的能动性,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
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在设计时,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原有地形及植被,避免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工程,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原有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2、要体现地域特点,并且是节约能源资源的设计。
此类设计方法主要特点,就是要保留当地的环境特点和文化特点,尽可能采用可循环资源进行设计,对场地中需要的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施工中的材料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达到节约环境资源的目的。
3、需要处理好园林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
园林景观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等,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
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
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在做景观生态规划时,人与自然的纽带是设计师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4、应保护生物多样性,模拟植物自然配置,作为反映环境中物种的稳定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的重要表现,物种多样性反映了植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由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合理的增加多物种组成的植物群落设计,可以使植物景观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对保持物种资源多样性、文化特质多样性和环境艺术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环境意义。
四大原则提升城市绿化植物造景品质
![四大原则提升城市绿化植物造景品质](https://img.taocdn.com/s3/m/7163f42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1.png)
四大原则提升城市绿化植物造景品质城市园林景观以绿化植物造景为主,植物景观是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其景观的丰富度更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产生深远影响。
任何一个合格的景观设计师,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对该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性、功能性、艺术性和可持续性四大原则做综合考虑,违背其中任何一个原则,其所设计的植物景观终将成为败笔。
配置原则应科学性当先植物配置首先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从而科学地配置园林植物,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发挥园林植物的各种功能和效益。
在植物造景设计中,园林植物选择应以本地域的乡土植物为主。
此外,还有一些外来植物,经过长期驯化,已经融入本地植物群体之中,是本地绿化树种的有益补充。
其次还要考虑物种的多样性。
城市中多为人工植物群落,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注意物种多样性原则,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物种的配置形式,同时设计创造各式各样的园林景观,丰富城市园林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
最后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在植物造景设计人工植物群落的构建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充分考虑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选配生态位重叠较少的物种,增强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维持植物群落平衡与稳定。
种植设计应以功能为本园林设计与植物配置旨在解决问题,满足特定功能。
因而设计者无论是选择植物种类,还是确定布局形式,都不能仅以个人喜好为依据;应根据绿地类型,充分发挥植物各种生态功能、游憩功能、景观功能,结合设计目的进行植物配置。
植物作为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配置应视具体绿地的生态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比如,作为城市防护林的植物必须具备生长迅速、寿命较长、根系发达、易栽易活、管理粗放、病虫害少等特性。
城市各种园林绿地常常也是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场所。
植物配置还应考虑园林绿地的使用群体和游憩功能,进行人性化设计。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和人体尺度,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dbd64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f.png)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园林景观是指通过人工设计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以植物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室外空间,包括公园、花园、庭院等。
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则是将生态设计理念引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来,以实现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进行解析。
一、生态概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生态学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而生态设计则是将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应用到各个领域的设计中,达到环保、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的目标。
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的结合,将生态这一概念融入到人文艺术中,使园林景观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功能。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生态学的思想,将设计过程中的自然气息融入到景观中,将自然的力量融入到设计中,让人们能够在城市喧嚣的环境中找到一块绿洲,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从而达到整体的环保、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1. 生态保护原则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生态保护,意味着设计中应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根据自然景观的形态,充分利用环境的自然条件,保护和提升景观的生态质量。
2. 设施利用原则设计过程中,对环境要素进行分析评估,充分利用园林景观中所的有资源,包括空间、光、水、草、树等,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可持续发展。
3. 风景线条原则景观设计中所考虑的优美线条,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为了营造出更加自然和美丽的园林景观,通过合理的设计,将空间利用好,环境有机融合,将各种元素相互融合,形成自然的景象,营造出每个人都渴望的、宁静与美丽的园林景观。
三、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实现1. 选好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植物的选用应该考虑到本地生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将各种植物进行组合、分布。
合理开发地形、地貌和地下水,进行绿地开发和水污染治理,改善土地荒漠化和雨水管理等过程中,进行植物的布置,使其遵循自然规律,达到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四大原则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四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e645c10eff9aef8941e066c.png)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相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应遵循四大原则:1、调和原则。
在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调和原则。
植物配置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产生协调感,调和不仅仅是指植物与植物之间,也涉及到植物和周边环境、周边生物、周边建筑的调和性。
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产生协调感。
用差异和变化产生对比的效果,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2、统一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时,除了要观察周围的环境之外,还要根据植物自身的品种、生长态势和颜色等进行配置。
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变化太多,整体会杂乱无章;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
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避免了因杂乱的配置而带给人的烦躁感。
3、均衡的原则。
植物的整体生长态势、枝叶发育情况不同,因此带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
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厚重的感觉;而相对于体积较小,颜色鲜艳活泼的植物则会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轻盈之感。
,要根据周围环境,做到配置有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
4、韵律和节奏感原则。
根据环境的不同进行植物的配置,比如在相对宽敞的地方,可以大面积种植一些体积较大的树木或者间隔地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栽植一些同一树种的行道树,中间穿插同一品种的小灌木或灌木球,形成韵律和节奏,而在面积较小的地方,就相对减少种植植物的数量,可以避免种植树木,而改种一些灌木和花草,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
园林设计的原则
![园林设计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6da57d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1.png)
园林设计的原则一、引言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建筑学、美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个融合自然与人文元素的艺术。
如何进行好园林设计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园林设计的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要以整体为重,注重景观的整体效果和空间感。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大小、形状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使得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同时,在景观布局中也要注意各个景点之间的联系和过渡,打造出一个流畅自然的空间。
三、功能性原则功能性原则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功能性需求。
不同场所对于园林的需求也不同,在公共场所需要考虑到人们休闲娱乐和交流活动等方面;在住宅区内需要考虑到居民生活习惯和安全问题等方面。
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功能需求,并结合场地特点进行布局。
四、美学原则美学原则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美学效果。
园林设计是一门艺术,因此美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景观的色彩、形状、纹理等因素,打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空间。
同时,在景观布局中也要注意到对称性、比例感和节奏感等美学原则,使得景观更加协调和谐。
五、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园林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保留自然元素,并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同时,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也要注意到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习惯,使得植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环境。
六、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投资成本和后期维护费用等因素,并且结合场地特点来确定合理的预算方案。
同时,在进行材料选择时也要考虑到材料的耐久性和价格等因素,使得设计能够在经济上可行并且能够长期保持。
七、人性化原则人性化原则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人类活动和需求。
园林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活动习惯和需求,在设计时要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在进行景观布局时也要注意到通行便利性和安全性等因素,使得景观更加适合人们的活动。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应遵循的理念和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应遵循的理念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a72f450fd0a79563d1e7299.png)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应遵循的理念和原则(1)自然优先原则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城市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主要景观资源,尊重并强调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从粗放的自然风景苑囿,到规整的宫殿式皇家园林,再到面向人民大众的以公园为主的现在城市绿地,园林的设计和营造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密切发展的过程,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妙极自然的过程,是伴随城市化发展和注重生态环境改善的过程。
德国古典哲学家和美学家黑格尔说:园林替精神创造一种环境,一种第二环境。
随着人类环境的扩展,纯自然环境的减少,将环境加以人工提炼改造,创建出胜于自然(以人的欣赏角度而言)的生活空间,将成为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
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
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
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
绿地是城市用地的一种类型,指以有生命的绿色植物种植和覆盖的用地。
建设绿地的行为称绿化。
林学、农学、园艺学和园林学等都是与绿化相关的学科而各有其本门研究的范畴。
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城市绿地系统的专项规划,而城市景观不仅有绿化的要求,更要着眼于园林城市建设。
说绿就是美是不全面的。
园林不仅是绿,还有美学和园林艺术的内容。
园林绿化的内容和形式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园林的内容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将会出现许多新风格的园林类型。
如集文化、旅游、商贸、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标志性城市广场;集三高农业、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风景园;具有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城郊化居住,污染少,低密度建筑,空间分布合理,配套完美,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态居住环境的社区等等。
园林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植物造景的作用。
植物造景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园林建设中应以植物景观为主。
因为植物变化丰富,景观优美,是具有生命的画面,且投资少;并且能较好地满足游人游赏及改善环境生态效应的需要。
园林最新规范标准
![园林最新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9a8fe0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8.png)
园林最新规范标准园林设计和建设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美学、生态学、土木工程和植物学等多个方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园林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一些最新园林规范标准的要点:1. 生态保护:园林设计应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2. 可持续发展:园林建设应采用可持续材料和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 水土保持:设计中应考虑水土保持措施,如雨水收集系统和渗透性铺装,以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
4. 植物选择:优先选择本地植物,以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减少维护成本和提高生态效益。
5. 空间布局:园林空间应合理布局,确保人行和车行安全,同时提供足够的休闲和活动空间。
6. 无障碍设计:园林应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包括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确保所有区域的无障碍通行。
7. 照明设计:照明应满足安全和节能的要求,避免光污染,同时创造舒适的夜间环境。
8. 材料选择:园林建设应选择耐久、环保的材料,减少维护成本和环境影响。
9. 智能技术应用:鼓励使用智能灌溉系统、智能监控等技术,提高园林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10. 文化和历史保护:在园林设计中应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化和历史遗产,避免对传统景观的破坏。
11. 安全规范:所有园林设施和设备都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确保游客和使用者的安全。
12. 维护管理:园林应有明确的维护管理计划,确保园林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13.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园林的设计和维护,提高社区的归属感和参与度。
14. 法规遵守:园林设计和建设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土地使用、环境保护和建筑规范等。
15. 教育和宣传:园林应作为教育和宣传的平台,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这些规范标准旨在指导园林设计和建设,以实现美观、实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些标准也将持续更新和完善。
园林绿化工程规划与设计原则
![园林绿化工程规划与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5533b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e.png)
园林绿化工程规划与设计原则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项目,旨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增加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规划与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园林绿化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并探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原则。
一、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园林绿化工程规划与设计中最基础的原则之一。
它要求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平衡,以实现园林的生态建设。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建立天然水体和湿地、保护自然景观等措施,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促进水资源循环等,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在园林规划和设计中,应避免大面积的水泥铺设,选择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增加土壤的渗水性,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频率。
同时,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建设雨水花园和蓄水池,以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
二、人文原则人文原则是园林绿化工程规划与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则之一。
它要求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和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生活需求,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人文氛围的园林环境。
在园林设计中,要注意创造具有特色和个性的景观,体现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例如,在设计公园时,可以借鉴当地传统建筑的元素,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
此外,要关注人们的活动需求,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域和便利的交通设施,让人们能够尽情享受园林带来的美好。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园林绿化工程规划与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要求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注重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确保园林的可持续利用和长期发展。
在园林规划和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原有的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同时,要注重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设计理念,例如通过植被调节温度、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等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要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通过园林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促进就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901902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0.png)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认知的不断加深,更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作为城市绿化和园林设计的重要一环,景观设计也需要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尊重原生环境,保护生态系统
景观设计需要从保护生态系统和原有的生态环境出发,尽可能地保护原生物种和自然地貌,避免人类过度干预造成的生态扰动。
同时,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保留城市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风貌特色,打造独特的城市景观。
二、保障生态功能,提升生态效益
景观设计需要尽可能地发挥生态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美丽的城市环境。
在景观设计中,应优先考虑植物的选择,达到美化和养护的目的,同时保留植物的生态功能,提高景观的自然度和生态效益。
三、实现资源保护和再利用
景观设计应该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缓解城市绿化面积不足、城市垃圾处理难题等问题。
例如,可以采用生态循环利用技术,建立处理可再生实体的设施,实现废弃物再利用和自然能源应用,使景观设计更加符合环保的原则。
四、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
景观设计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景观设计应该优先考虑植物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保证可持续性的隐形成本能够最小化,使景观设计成为一个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均具有可持续性的项目。
总之,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不仅要注重美观和舒适,还
要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发挥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美好与力量。
只有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才能创造出真正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环境。
风景园林设规划与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规划与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640f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8.png)
风景园林设计的规划与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和规划风景园林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1. 功能性原则:
-设计应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包括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生态保护等,确保园林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 美学原则:
-设计应追求美感和审美价值,通过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布局和比例等,创造出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园林空间。
3. 人文历史原则:
-设计应充分考虑园林所处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融入地方特色和历史元素,保留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
4. 可持续性原则:
-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手法,如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植物多样性、节能减排等。
5. 空间组织原则:
-设计应合理组织园林空间,考虑连通性和流线性,创造出具有层次感和流动感的空间结构,使人们能够舒适地流动和体验。
6. 自然和谐原则:
-设计应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和景观,如水、石、植物等,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环境。
7. 安全性原则:
-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安全需求,合理设置通道、栏杆、标识等设施,确保园林环境的安全性。
8. 社区参与原则:
-设计应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需求反馈,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园林设计更贴近使用者的需求。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和需求,创造出富有特色和品质的风景园林作品。
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2893e0f8cc22bcd126ff0cf5.png)
生态园林1、生态园林的定义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游览、休憩的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2.1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总之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失去美感。
过于繁杂的色彩还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太平铺直叙没有变化也会显得单调呆板因此生态园林设计时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
2.2景观性原则应该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
这需要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2.3均衡的原则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比较顺眼一点。
如色彩太浓重、体量太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盛的植物种类会给人沉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减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
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如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
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如:湖南许多现代城市风景园区各种花草树木都有种类繁多但在植物配置上很讲究如蜿蜒曲的园两旁各种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左侧就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丛的花灌木以求得均衡。
园林设计一分钟演讲稿范文
![园林设计一分钟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3e66a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2.png)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园林设计的一分钟演讲。
园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自然之美、人文之韵,是人们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
接下来,我将用一分钟的时间,带大家领略园林设计的魅力。
一、园林设计的历史与发展园林设计起源于我国古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从先秦时期的帝王园林,到唐宋时期的私家园林,再到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园林设计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园林设计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二、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1. 生态原则:园林设计应以生态平衡为基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功能性原则:园林设计应满足人们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的需求,兼顾实用性、美观性。
3. 空间布局原则:园林设计应遵循空间的层次感、节奏感,形成有序、和谐的整体。
4. 文化内涵原则:园林设计应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体现地域特色,传承民族精神。
三、园林设计的要素1. 水景:水景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增添景观的作用。
如湖泊、溪流、喷泉等。
2. 山石:山石是园林设计中的骨架,具有提升园林意境、营造自然氛围的作用。
如假山、石桥、石径等。
3. 植物配置:植物是园林设计中的灵魂,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
如花坛、绿篱、草坪等。
4. 建筑小品:建筑小品是园林设计中的点缀,具有丰富园林景观、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如亭、台、楼、阁等。
四、园林设计案例分享1. 苏州拙政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以山水景观著称。
园林设计巧妙地运用了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风格。
2. 澳门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融合了东西方建筑风格,园林设计巧妙地利用地形,将牌坊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3. 北京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园林设计以山水为主题,将皇家气派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
五、结语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生态、美学、文化等多方面元素。
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园林规划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ad622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2.png)
园林规划设计得原则因为园林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经济、技术与生态问题,还要在艺术上考虑美得问题,要把自然美融于生态美之中。
同时,还要借助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与人文美来增强自身得表现能力。
园林设计也不同于工程上单纯制平面图与立面图,更不同于绘画,因为园林设计就是以室外空间为主,就是以园林地形、建筑、山水、植物为材料得一种空间艺术创作。
园林绿地得性质与高年规定了园林规划得特殊性,为此在园林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2、人性化设计原则3、功能性设计原则4、经济安全性原则5、创新意识设计原则6、地域文化保护原则7、可持续性发展原则8、艺术性设计原则(一)生态优先原则生态化就是又一个时代主题,凡符合生态规律、自然完整、生物多样性高、生态环境功能重要得景观,都就是美得。
但就是随着高科技得发展,全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何谈美呢?所以怎样保护我们生存得环境,成为园林设计师当前最为重要得工作,生态设计观就是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质量得非常重要得一个方面,就是创造更好得环境、更高质量与更安全得景观得有效途径。
但现阶段在园林设计领域内,生态设计得理论与方法还不够成熟,一提到生态,就认为就是绿化率达到多少,实际上不仅仅就是绿化,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特征与节约与保护资源都就是生态设计观得体现。
另外,也不就是绿化率提高了,生态性就提高了那么简单,前些年许多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为了追求新奇特得效果,大量地从外地引进各种名贵树种,可长势很弱基至死亡,应因就就是在植物配置时没有考虑植物分布得地带性与生态适应性。
以此,生植物配置时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要根据立地得具体条作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
现在又有些城市为了达到绿化率指标,见效快,大高积铺设草坪,这不仅耗资巨大,养护成本费用高,而且生态效益要远比种树小得多。
体现园林设计得生态性原则,具体方法有:充分利用当地得物产材料,石材、竹木等,能体现当地得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提炼精华,把文化加以发扬与传承,延续历史文脉;种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得乡土植物,养育适合地方气候得动物,促进生态平衡。
生态园林建设七项原则
![生态园林建设七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419b82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0.png)
生态园林建设七项原则城市中的自然正在急遽消失。
人本应该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但当下城市却热衷于异常景观。
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园林在于寻常景观,重新回到土地,那里潜藏着无穷的诗意,它将使人重新获得诗意的栖居。
园林当以自然为师,遵循自然法则,营造自然园林,让自然循环做功。
必须善待城市中的自然地貌、河流、水体、场地,将生态设计思想应用于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之中。
特别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大城市,亟待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科学定义“以人为本”当代人类站在了自然进化史的顶端,但人类只是自然其中一员,迄今为止,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已不可取。
人类确实拥有影响自然的巨大能力,但破坏大自然的行径无一逃脱惩罚。
“以人为本”不是以人为霸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以人为本”的真谛。
普通人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居住环境中度过。
园林设计师应以创作优美的绿色的宜居环境为己任。
绿地设计要考虑人的行为规律,景观营造应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合尺度应适合人的活动交往,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给人欢愉、给人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把“以人为本”落于实处。
以规划为先导在城市园林绿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应避免走弯路,避免建设性破坏,避免浪费资源。
为此,进行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规划具有决定性意义。
科学的规划,强调构建开放的城市绿地系统,以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强调立体利用公共资源,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强调传承和创造历史,以彰显城市魅力;强调建设宜居环境,以提升公民健康素质。
规划应承担实施这些准则的首任。
体现艺术文化品位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园林设计师应具备美学艺术和生态学知识,今由古来,古作今鉴,巧妙运用造园资材,精于相地,掇山叠石有山野之味,理水造池有湖塘之韵,有鸟鸣虫吟,树带花移,营造诗意般的环渤海城市园林景观。
着力发展植物多样性园林物种多样性是生态园林之魂。
自然界赋予大地多种多样的景色,然而浅尝辄止的设计却热衷于简化它,没有认识到“物种多样性”是一条重要的自然法则,失去“物种多样性”意味着失去维系城市绿地系统稳定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加快,在对环境的营造中,设计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是“生态”。
现在流行的从设计类型上分,大致有生态景观、生态旅游、生态设计等;从项目赋予的前缀命名上分,有生态公园、生态广场、生态花园、生态小区、生态道路、生态湿地等等。
许多项目,都将“生态”赋予设计的第一头衔,似乎这样才符合时代要求。
但事实上我们对“生态”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存在大量“反生态”做法。
如没考虑广场遮阴甚至几乎没有绿地而铺满花岗岩的广场,也被冠于“生态广场”的称号;不考虑现状地形地貌及现有景观资源,大动干戈地建园,也称为“生态公园”;在没有任何水资源的情况下,大挖大填营造所谓的“生态湿地”;道路只有中间2米宽的绿化带,甚至两侧行道树的种植池都没有预留,也称之为生态型道路绿化等等。
基于以上的环境建设误区,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出在园林生态设计中具有操作性的设计措施——“四最原则”。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原则无论是新建还是提升项目,在设计之前对现场的地形、植物、水文、气候、构筑物及周边环境等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及分析,使设计的理念、原则及设计手法应基于对场地的解读上,让设计灵感源于对场地精神的尊重。
而现在有些年轻设计师对现场认识不足或者不重视现场调研,导致出现一些“反生态”的设计。
生态设计坚决杜绝将原有的树林改造为花海、大草坪;对现有水资源视而不见,而另辟场地大肆开挖;对场地地形不清楚,在山上大建广场,甚至将整座山丘推平以建设活动场地等现象。
设计应强调最少的人工干扰和最大限度的现状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营造适宜的园林景观效果。
最高绿地率原则众所周知,绿地的生态效果比硬质景观要大得多。
设计应根据项目性质,在满足人们活动、游憩等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将绿地面积最大化,达到最高的绿地率指标,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景观的欣赏水平及要求也在不断地改变,逐渐从人工回归自然。
如小区景观从重硬景、轻软景到现在的重软景、少硬景的转变;对道路、公园、河道、旅游区等景观,更加强调植物景观效果及对自然风景的需求。
最适宜的本土化设计原则充分利用本地材料,如乡土植物、场地自然再生植被(野花、野草)、当地硬质材料的运用,强调就地取材,营造具有本土风情的独特景观。
有些设计师会认为本土植物不美,推崇珍稀、少见、外来植物,认为那才是高档的。
其实植物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搭配得当,并符合美学规律,它就是美的。
有人认为豪华的铺地、精致的欧式小品与廊架、人工雕琢的水景那才叫好,其实有地域文化特色、记得住乡愁的乡土景观才是我们应该崇尚与追求的。
最优节约性设计原则从建设角度上看,因设计定位或材料控制不当而造成的浪费应该杜绝。
如一味地提倡所谓的“高大上”的设计口号,进口豪华石材大面积铺地;种植所谓的高档苗木,一株乔木价格抵几十株甚至上百株的普通品种乔木价格;为了初期效果而大量建造人工喷水池,后期因维护成本高而无法运营;在绿化提升改造项目中动辄推倒重来等等。
我们应提倡节约型的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条件,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营造景观。
从养护管理的角度上看,无论硬景还是软景的选样与搭配,应强调最少的人工维护。
硬景材料多选择耐久、耐脏、
易清洗的材料为主。
少用易腐蚀、易损害、易脏的材料。
软景应强调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应注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强调植物配置的合理性,避免为了初期效果而大量堆砌植物;不注重植物高低大小的搭配,把高大的植物种植在外层,矮小的塞种在里面,既浪费建设资金,景观效果又很差;不管植物是耐阴还是喜阳等生物特性,随意搭配种植,这样势必导致阳性植物在阴蔽的条件下、阴生植物在阳光下生长不良或死亡,造成极大浪费及后期养护成本的提高。
当然,生态设计的涉及面非常广,以上讨论的内容只是生态内涵的冰山一角,但为了改善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真正做到低碳、环保,还需要设计师们确实把生态理念落到实处,而不只是把生态设计画在图纸上!
林俊英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系,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