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课内古诗赏析专题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古诗赏析
一、观沧海曹操
1.这首写景抒情诗以“”的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本诗的风格是。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1.观观沧海雄浑苍劲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2.诗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诗句是,;描写草木茂盛景象的诗句是,。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这首诗写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从“”到“”六句诗实写景物,其中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从“”到“”四句虚写景物。
3.水何澹澹洪波涌起动景:水何澹澹(或“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静景:山岛竦峙(或“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4.诗中“”用想象描写景物,表现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豪迈旷达的气魄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的政治抱负。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在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与诗的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但每章都有的两句诗是,。
5.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中“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6.表明是想像之景(或主观感受),是虚写,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气概,表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7.诗人登临碣石山,都“观”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7.海水、山岛、树木、百草。这些景物动静结合,相互映衬,营造了一个辽阔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8.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8.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为人称道的名句,请从写作方法和抒发感情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9.借助奇特的想像虚写景物,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0.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写景中既有总写、又有分写,既有实景、又有虚景,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这首诗既写景又抒情,诗人以沧海自比,将眼前景与胸中情熔于一炉,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C.这首诗写于曹操率军北上途中,通过对大海辽阔壮景的描摹,在赞叹大海的同时传达出荡平边患、统一中国的壮志豪情。
D.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卒章显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10.D(歌行体篇末合乐时的套话,与诗的内容无关)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
1.本诗中诗人通过“,”的优美诗句,把江水浩淼、平野开阔、轻风和顺、波平浪静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两句诗在描写景物、节令中,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两句诗写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羁旅他乡的淡淡的思乡愁绪。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本诗中的“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4.两岸阔
5.首联中的哪两个词已暗含作者现在是远离家乡?
5.客路,行舟。
6.用自己的话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所展现的壮丽美景。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
6.潮水上涨,江水浩淼,两岸之间江面宽阔,轻风和顺,波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在江面上。形势一片大好,经济发展平稳
7.有的版本上把“潮平两岸阔”写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7.示例一:“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与“悬”字对应,读起来声调更为响亮。示例二:“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出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齐平似乎消失了的主观感受。
8.“风正一帆悬”的“悬”用得极妙,试做简析。
8.“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出平野开阔、轻风和顺、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9.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的交替?好在什么地方?
9.生,入。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规律,富有情趣。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写出这两句诗的大意。并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0.大意:残夜还未消退,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面上已散发出春天的气息。(或: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 赏析: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⑵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冉,身在异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⑶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强调,表现
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⑷对偶工整,形象生动。⑸蕴含着新陈代谢的哲理: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终将取代旧事物。⑹说明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必将充满光明。
11.本诗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情,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11.示例一:“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看到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起“雁足传书”,于是托雁飞过洛阳之时,给家人捎个信以报平安,思乡之愁溢于言表。示例二:“江春入旧年”临近春节使人想起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情景。
12.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停泊”的意思。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里已流露出漂泊羁旅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诵读时应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阔大气势。
C.颈联历来脍炙人口,妙在无意说理,却用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D.尾联与首联呼应,诗人触景生情,“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12.B(“风正”是“和风、顺风”之意)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这首诗情景妙合,写景中既写哀景又写乐景,“”,“”写哀景;“”写乐景。
1.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
2.“”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点明主旨。
2.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3.这首诗中“,,”与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在句式和写法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程远思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于是感叹之中,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不觉脱口而出。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的情绪,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
5.凄凉(或:萧瑟苍凉) 孤寂愁苦(或:孤寂悲伤)
6.这首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6.深秋晚景图(或:秋郊夕照图) 烘托游子的孤寂悲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