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练习——学会准确找出中心句的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专题复习 ——中心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专题复习 ——中心句](https://img.taocdn.com/s3/m/fd60a37a33687e21af45a969.png)
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1、课文是围绕(
)中心句来写的。
2、文章从( )、( )、( )三方面介绍
了南沙的物产丰富。
(二) 小小的皮球,可以引你满操场地飞奔疾驰,全身运 动。它充实丰富你们的课作校外生活,增进少先队员的 友爱团结,又能使你的精神饱满,更好地学习,给你们 带来荣誉、欢乐和进步。踢小皮球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体 育活动。小皮球能使你像小老虎那样勇敢、像小松鼠那 样灵活,又能使你像小牛那样健壮结实。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划出来。 2、文中把你比作( )、( )、( )。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 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 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 要破裂似的。
这段共有( )句话。它是围绕第( )句话来写的。
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
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找中心句的方法, 找出下面几段文章相关的中心句。
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陈毅从小就刻苦练习毛笔字。那时候的小学 生一定要练习毛笔字。陈毅除了按时完成老 师布置的作业外,还主动给自己增加了任务; 每天写一百个大字、二百个小字。
爷爷一生过的都是简朴的生活。战斗时代, 他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粗布军 装。一身衣服穿了几年,补了又补。解放以 后,他把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带到了北京。
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 种声音: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 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它们
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 音, 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
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 出警报。
观察一下中心句的位置,思考 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每次上课,陈老师从盒里取
小学语文用如何找中心句
![小学语文用如何找中心句](https://img.taocdn.com/s3/m/fa2891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f.png)
小学语文用如何找中心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理解一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而在理解一段文字的过程中,找到中心句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中如何找到中心句。
一、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是一段文字中最重要、最主要的句子。
它能够准确地概括出整段文字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找到中心句有助于理解整个文章的结构和意义。
二、如何找中心句1. 阅读全文在尝试找出中心句之前,先通读整段文章,了解大致内容和结构。
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文章的重点和主题。
2. 找出关键词重点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关键词通常是表示作者观点、主题或重要信息的词语。
3. 注意句子位置中心句通常出现在一段的开始、结尾或者是段落的高潮部分。
另外,有时中心句也可能隐藏在一段文字的中间位置,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更加仔细地寻找。
4. 概括主题通过阅读全文和关注关键词,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且在找中心句时提供一定的指导。
5. 再次阅读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我们之前概括的中心思想,再次仔细阅读全文,逐句筛选,寻找可能的中心句。
6. 选择最佳中心句在寻找中心句时,需要考虑句子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和它是否能够准确地概括出整个文章的中心思想。
通过比较和评估,选择最佳的中心句。
三、中心句的重要性1. 指导阅读中心句能够帮助读者抓住文章的重点,从而更好地进行理解和记忆。
2. 理解文章结构中心句有助于读者理清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
3. 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找中心句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快速、准确地理解一段文字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四、实践演练学生在掌握了如何找中心句的方法后,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和实践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材料,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找中心句的过程。
小学语文用如何找中心句,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巧。
通过熟练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进行实践演练,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更好地理解一段文字的中心思想。
寻找文中的中心句
![寻找文中的中心句](https://img.taocdn.com/s3/m/9632fa83783e0912a3162a07.png)
寻找文中的中心句——23.海底世界执教:木鱼镇中心小学校姜万蓉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议题:寻找文中的中心句选文:《海底世界》《我爱三角梅》《赵州桥》1、以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3课《海底世界》为例,学会在阅读中寻找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2、比较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初步感受中心句的作用。
3、学会并运用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说清楚。
教学重难点:1、比较中发现中心句的位置、作用。
2、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说具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识中心句1、孩子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话,我们请一个孩子来读一读这段话。
其他同学注意听,找出一个能概括这段话主要意思的句子来。
2、学生朗读课件出示的片段。
(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也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3、抽生回答:哪个句子能概括这段话主要意思?(课件出示画线中心句)4、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句子)像这样能够表示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我们叫——中心句(板书)。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寻找中心句。
(课件出示课题)其实,我们阅读的很多文章中都有中心句。
二、学习课文,寻找中心句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读第23课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这篇文章内容的句子,也就是全文的中心句,用“——”勾画出来。
(学生自学,寻找中心句。
)2、交流《海底世界》(1)《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中心句藏在哪儿呢?睁大我们的眼睛,你找到了吗?(抽生回答)(2)为什么你认为是这句话呢?(因为文章从海面、海底动物、海底植物、海底的山峰和峡谷等方面让我们感受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问题预设: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都讲了什么?(海底也有声音;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海底有山峰、峡谷。
)文章从这几个方面写出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出示句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齐读)(3)这句话中的中心词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4)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位置?(文章最后。
找中心句(讲义)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找中心句(讲义)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be4943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1.png)
找中心句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如何找中心句容量1课时课程定位小学语文阅读中学会找中心句这类题型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有所涉及,之后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可见其重要性。
较为简单的是找出段落的中心句,然后是找出整篇文章的中心句。
有部分学生直到中高年级还无法准确的找到文章的中心句,直接影响其对文章中心的把握。
本堂课旨在让学生明确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律,并了解其作用,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
此课程适用于一对一或班组教学。
总体课程目标教学目标1、明确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律,了解其作用;通过随堂练习,总结找中心句的技法,并学会运用。
2、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找中心句的技法。
3、通过中心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所抒发的美好情感或蕴含的深刻道理。
重难点学会找中心句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探究法。
精梳要点理思路:1、中心句是段落或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段或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段或文中最重要的句子。
2、①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
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3、如何找中心句?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2)、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3)、从议论句或抒情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或抒情之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或抒情句中的关键部分就是中心句。
4)、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5)、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新授课:中心句的位置除了在开头和结尾,还有其他的位置吗?我们看看下面的这篇文章。
例1:我家的那只帅鸽有一身亮丽的衣服。
乳白色的尖嘴,墨绿色的脖子,深紫色的胸脯,黑色的身子,白色的翅膀和尾巴,搭配得多么协调哇!它不仅有一身亮丽的衣服,而且飞行姿态优美。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ecef6beff9aef8951e064d.png)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1.课内阅读。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________,有不一样的________;不一样________,有不一样的________。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
(1)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选文介绍的是大自然________的声音。
(3)选文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声音,当________拂过,发出的声音是轻柔的,当________吹起,合奏出雄壮的乐曲。
(4)选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
【答案】(1)树叶;声音;季节;音乐;温柔;威力(2)风(3)微风;狂风(4)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
故答案为:(1)树叶;声音;季节;音乐;温柔;威力;(2)风;(3)微风、狂风;(4)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
![小学三年级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11d22ac5a8102d277a22f1f.png)
小学三年级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篇一】小学三年级阅读题答题技巧一、学会理清文章结构在我们小学阶段考试的文章中,写事的文章占大多数,其结构共分为四种形式:1、先总述后分述(总分)2、先分述后总述(分总)3、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总分总)4、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懂得了文章的四种结构,也就是懂得了如何给文章分层。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懂得给文章分层,也要懂得要进一步理解段的主要内容,找出段落的及全篇的中心句。
二、学会认识中心句1、学会从段首识别中心句文章的写法各不同,有的文章在一段话的段首往往会出现中心句,一般此种文章总分结构较多。
2、学会从段尾识别中心句有的段落先举出实例进行叙述,然后用写感想、写体会的方式加以小结,这个小结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一般此种文章分总结构较多。
3、学会从段中识别中心句有的段落会叙述两件事,或者叙述一件事的两方面,在叙述的过程中会有过渡句连接起来,这过渡句就是中心句。
在三年级的阅读题中,大多数中心句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指出了段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段意。
4、学会从全篇识别中心句在学会了这么多方法给文章分层和认识中心句后,我们要想读懂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归纳主要内容。
三、学会归纳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顾名思义,就是一篇文章的重点内容。
因此,在阅读时要分清什么是主要内容,什么是次要内容。
归纳时要取舍主次,才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文章叙述的内容。
还要注意的是归纳的时候要把话的清楚明白。
1、连接段意归纳。
段意,是一段话的主要内容,把每段段意连接起来,自然就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摘取重点归纳。
有的文章在开头段,对全篇文章先做总的介绍,再一一叙述。
有的文章在结尾段,对全篇文章做了总结。
在总结主要内容时,要仔细找找哪些句子可以归纳出主要内容。
3、自问自答归纳有的文章比较长,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问题,就可以把文章主要内容归纳出来。
【篇二】小学三年级阅读题练习1《青蛙和大雁》一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面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026e73c5da50e2524d7fc4.png)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háo hào),然后放了出来。
二十只左右被闷(mēn mè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jī jǐ)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记号________(háo hào)闷________(mēn mèn)几________(jī jǐ)乎(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3)先选择法布尔做事的原因,再根据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序(填序号)A.便于观察B.与其他蜜蜂区别C.路远,使实验更准确D.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①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________②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________③给蜜蜂做上记号放飞________④走了四公里路________正确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4)对文中划线的句子中“大概”一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应该去掉,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准确,清楚。
B. 不能去掉,“大概”说明这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5)从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1)hào;mēn;jī(2)它们飞得这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
(3)D;A;B;C;②①④③(4)B(5)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做事要严谨,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6251ae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0.png)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一、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①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
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④起至特别强调和进一步增强印象促进作用的中心句通常在段的结尾和结尾。
二、练习部分:1、青蛙最喜欢喝昆虫。
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香甜可口。
它锣着一对大眼睛,躺在池塘边上,只要存有虫子飞到,它“噌”地冲出来,舌头一晃,就把虫子卷入嘴里回去了。
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3、春天在哪里呢?至小自然中打听春天回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艳丽。
春在空中,和风冬日,燕子俯。
春在水里,鱼儿追赶,鸭子戏水。
春在田间,麦苗变质,菜花金黄。
到处都存有春天,春满人间。
三、测试:请同学们阅读《办好黑板报》一文,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办好黑板报我校有块黑板报,我就是黑板报的编辑。
一年去的编辑工作,并使我累积了不少经验。
我深深认识到,不好的黑板报一定必须存有两个关键条件:一就是文章不好,二就是选曲不好。
黑板报的文章要短小精悍,具体生动。
短小精悍,就是要抓住要点,用二、三百字把同学们最需要知道的问题说清楚。
具体生动,就是要内容实在,形象感人。
力求用典型事例和数据来说明问题,用真情实感来感染读着,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黑板报的选曲必须美观大方,微旨变化,必须把主要内容放到显著地位。
标题必须存有吸引力,必须显眼,并使人一看就晓得正文。
必须存有单一制的美术作品和诗文的配搭,还可以设置“读者来信”“问题解答”等大专栏。
黑板报要做到文章好和编排好,还需要有一个好编辑。
编辑要制定具体的编辑方针,拟定选题计划,开展组稿活动。
三年级阅读理解(找出中心句)
![三年级阅读理解(找出中心句)](https://img.taocdn.com/s3/m/3ff46305a300a6c30c229fb0.png)
三年级阅读理解(找出中心句)一: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是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精彩而又体现中心的语句。
能够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老师经常说到的“中心思想”。
一段话:找出下面每段话里面的中心句。
(注意只有在读懂的情况下才能准确的找出,不然在你面前,也发现不了)(1)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
总结:一段话是先总后分,中心句往往在开头一句。
(2)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都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总结:一段话是先分后总,中心句往往在后面。
(3)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着充分的科学依据。
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
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
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的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总结:有的中心句在中间(4)杨柳抽出嫩绿的新芽,轻柔的柳丝在微风中轻轻浮动,充满着诗情画意。
五颜六色的花争芳吐艳,散发出阵阵清香,吸引着一群群勤劳的蜜蜂,美丽的蝴蝶。
群山一片苍翠,竹子长得挺拔茂密。
湖中碧波平静,倒映着山、塔和绿树。
人们摇着双桨,小船划破水面,缓缓向前,欢声笑语不时从游船上传来。
提示:不是所有的段落都有中心句。
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就不要硬找中心句,其中心意思必须靠我们自己来概括。
所以说找中心句,必须要读懂文章,有四种方式。
一篇文章:(一)蚂蚁和蜜蜂①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中心句(附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中心句(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f01731a98271fe900ef951.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中心句(附练习题)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是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如《詹天佑》的开头“詹天佑我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如【海底世界】中“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揭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显然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一夜的工作》中“他(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幸福是什么》中“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这是哲理性很强的句子,它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金色的鱼钩》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光芒”,这句就是本文的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相互关怀,相互帮助,亲密地合作”,这个过渡句就是中心句。
总之,寻找中心句的方法很多。
三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讲解——中心句部编[新教材]
![三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讲解——中心句部编[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21ec550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48.png)
姗姗来迟的朝霞、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白桦沐浴在姗姗来迟的朝霞的映照下,它那白雪皑皑的树枝又展现出银色的光华,(银光闪闪),(漂亮)极了!
判断本段是否有中心句。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文中指太阳很晚才升起来。
8课、《将心比心》 5课、《中彩那天》 例:请你帮助 ,完成画横线部分的句子。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 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 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
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 种声音: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 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它们
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 音, 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
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 出警报。
观察一下中心句的位置,思考下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 燃烧的蜡烛被一只小老鼠咬断, 庙宇起火了。 危急中,三个和尚不分你我, 争先恐后,挑 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三个和尚 从这件事中悟出齐心协力的好处。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 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都是黑暗,到处 都是寒冷,没有风、雪、雨、声。没有草、 木、鸟、音,自然也不会有人。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中的林升却并没有心思欣赏这一切。他想着国家的大好河山都已经被侵略者占领,而身边的达官显贵却只苟且偷安,一味纵情歌舞,寻欢作乐,早已经将国难抛之脑后。歌舞热闹
非凡,在纸醉金迷之中,腐败无能的统治者简直把现在的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根本不顾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3.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 2、加反问词
当文字继续发展时,象形和指事已经不能准确表达更多意思,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中心句(附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中心句(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ab3c8d240c844768eaee28.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中心句(附练习题)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是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如《詹天佑》的开头“詹天佑我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如【海底世界】中“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揭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显然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一夜的工作》中“他(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幸福是什么》中“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这是哲理性很强的句子,它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金色的鱼钩》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光芒”,这句就是本文的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相互关怀,相互帮助,亲密地合作”,这个过渡句就是中心句。
总之,寻找中心句的方法很多。
三年级语文练习 找中心句
![三年级语文练习 找中心句](https://img.taocdn.com/s3/m/e92a1f38af1ffc4ffe47ac60.png)
三年级语文练习——学会准确找出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就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就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就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就是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1、从题目去找。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就是中心句。
如《手术台就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就是中心句。
如《詹天佑》的开头“詹天佑我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如【海底世界】中“海底真就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揭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句子,它就就是中心句。
如《难忘的一课》中“我就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显然就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就是中心句。
《一夜的工作》中“她(总理)就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关键句就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就是中心句。
如《幸福就是什么》中“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这就是哲理性很强的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就是中心句。
如《金色的鱼钩》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光芒”,这句就就是本文的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就是共产主义事业上,她们相互关怀,相互帮助,亲密地合作”,这个过渡句就就是中心句。
(完整版)三年级阅读之中心句训练
![(完整版)三年级阅读之中心句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e5e947df90f76c660371a1c.png)
三年级阅读训练之——中心句姓名:知识点一:中心句一、中心句就是文章中最核心的一句话。
一篇文章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所有内容都是围绕中心展开叙述的。
二、思考:1、文章有没有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么?2、这个中心句在文中处于什么位置?3、这个中心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例1:青蛙最喜欢吃昆虫。
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例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例3: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每次上课,她从盒里取出一支粉笔,用到最后一点点,还舍不得扔掉。
两个指头掐得紧紧的,用力地写着,直到无法再写的时候才扔掉。
那时候,你看到粉笔头只有豆粒儿那么一丁点儿了。
你一定会想: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三、找中心句的方法:⒈认真阅读全文。
⒉仔细分析段内句子间的关系,明确全段的中心意思,判断本段是否有中心句。
四、了解中心句在段内的位置及作用:①开头: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中间:承上启下作用。
③末尾:归纳和总结作用。
课堂巩固一、阅读段落,回答问题。
(一)“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
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色的小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大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
“小花鹿”的身体是桔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
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划出来。
2、这段话按()的顺序来介绍小花鹿的。
这一段是()结构。
(二)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441b18b2cc58bd63186bd72.png)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找到概括段落意思的中心句的方法是经过专门训练的1。
理解段落中心句位置的一般规律:1。
起到概括和概括作用的中心句通常在段落的开头(2)充当上一句和下一句之间的连接的中心句通常在段落的中间(3)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通常在段落的末尾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通常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2,练习部分:1,青蛙最喜欢昆虫。
苍蝇,蚊子,沙蝇,蚱蜢??它喜欢吃东西它有一双凸出的大眼睛,蹲在池塘边。
每当昆虫飞过时,它一伸出舌头就跳起来把它们卷进嘴里。
2,海底没有声音吗?不海底的动物经常低声说话你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听水的时候:一些像蜜蜂一样嗡嗡作响,一些像小狗一样吠叫,还有一些在打鼾??它们吃饭时发出一种声音,旅行时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时发出警报。
3和春天在哪里?在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春天在树枝上,柳枝是绿色的,桃花是明亮的。
春天在空中,风变暖了,燕子飞过来了。
春天在水里,鱼在水里追逐,鸭子在水里玩耍。
春天的田野里,小麦幼苗变成绿色,花椰菜变成金黄色。
春天到处都是。
春天到处都是。
3。
测试:请阅读文章《办好板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我们学校有一份黑板报。
我是黑板报纸的编辑。
在过去一年的编辑工作中,我积累了很多经验。
我深知一份好的黑板报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好文章和好版面。
板报文章应简短、简洁、生动简短扼要,即抓住要点,用两三百字来阐明学生最需要知道的问题具体而生动,也就是说,内容真实,形象感人。
试着用典型的例子和数据来说明问题,用真实的感受来感染阅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板报的版面应美观大方,以变化为基础,主要内容应放在显著位置。
标题应该吸引人,引人注目,这样人们可以一目了然。
要拥有独立的艺术作品和诗歌,你也可以设立小栏目,如“读者来信”和“问题解答”黑板报需要一个好的编辑来做好文章和编排。
编辑应制定具体的编辑指南,制定选题计划并开展征集活动。
还会有一群作家根据黑板报的需要选择主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同步练习(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fd4a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d.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同步练习一、基础与运用1.给加下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序号)(1)①shāo②shào稍微稍息稍许(2)①chù②chǔ到处处罚处理2.形近字组词。
蚁粮秀消躲议良诱稍跺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粮食奶酪洞里运粮地点大石板命令4.下面的选项中,两个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这个铃声,同学们都很熟.。
/蝉儿叫,荔枝熟.。
B.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阅读课上老师推荐的书很有意思C.我很喜欢苹果甜甜的味道..。
/这道菜味道..很好,不信你尝尝。
D.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
..破裂。
/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很容易5.智慧巧链接,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和蚂蚁有关,快来连一连吧!冬天的蚂蚁A.团团转热锅上的蚂蚁B.不露头老虎吃蚂蚁C.不知深浅蚂蚁进塘D.不够塞牙缝6.根据课文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争恐七八四八①请写出两个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②请写两个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③选词填空。
国庆节那天,来自的朋友们都齐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共同欢庆。
7.课文内容梳理。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爱的蚂蚁队长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关于“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与理解8.课内阅读。
小学四年级阅读训练-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小学四年级阅读训练-找出文章的中心句](https://img.taocdn.com/s3/m/0c6cc4daaaea998fcd220ead.png)
找出文章的中心句阅读方法点拨: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有学会找中心句的方法,这样才能在阅读以后快速地抓住文章的要旨。
那么如何快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呢?1、从题目中找中心句。
例:《爱书如的人》一文,题目就揭露了中心。
2、从开头找中心句。
这是一种较常用的找寻中心距的方法。
抒发感情的开头,论述必定道理的开头,引用名言的开优等,多为文章的中心句。
例:《我爱秋季》一文的开头:秋季是五彩斑斓的季节,秋季是丰产的季节。
我爱秋季的漂亮与丰实。
明显,这个抒发真切感情的句子,就是本文的中心句。
3、从结尾找中心句。
有的作品,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或抒发必定的感情,或实时必定的道理,或赞叹难得的质量,或说明获取的启迪这样的句子也是中心句。
在借物喻人的文章中,中心句往常要到结尾部分去找。
例:《人体的“晚班工人” 》一文结尾:感谢这些“晚班工人”,它们使我们的生命能安稳地持续。
4、学会抓要点段的中心句。
抓要点段找中心距的方法与找整篇文章的中心句的方法能够通用。
段落的中心句,有的在开头,引出下文;有的在结尾,总结上文;还有的在中间,前部分承接上文,后部分引出下文,起着过渡的作用。
阅读达标训练:环境的天然保护网植物是天然的“净化器”“消声器”“除尘器”“制氧机”“预告员”“防疫员”,在环境保护中拥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植物还有防风固沙、修养水分、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
因为植物宽泛散布于地面、水面等全部有生命的环境中,这就形成了一个将整个地球都网住的巨大的环境保护网。
微生物能把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遗骸分解而被土壤汲取,是地球上的“洁净工”。
且微生物也宽泛散布于地球上,也形成了一个“洁净网”。
益鸟能捕食害虫,保护这些益鸟就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也就保护了环境。
一只灰喜鹊一年可消灭1.5 7 /条松毛虫,可保护十多亩松林不受虫害。
两只大斑啄木乌一天能消灭 600 多条害虫的幼虫,能够控制几十亩人工林免受蛀食树干的害虫的危害。
各样不一样环境下生活着不一样的鸟类,也形成了保护环境的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练习——学会准确找出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是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
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如《詹天佑》的开头“詹天佑我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如【海底世界】中“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揭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如《难
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显然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一夜的工作》中“他(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幸福是什么》中“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这是哲理性很强的句子,它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金色的鱼钩》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光芒”,这句就是本文的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相互关怀,相互帮助,亲密地合作”,这个过渡句就是中心句。
总之,寻找中心句的方法很多。
的人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有明显的中心句,不要勉强地生拉硬凑。
但是,我们下功夫去寻找一番中心句,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练一练:
1、先按合理的顺序排列成一段话,再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1)①在这明媚的春天,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②树丛下,小河欢笑着向沼泽地流去。
③几只小蜜蜂探险似的在树丛中嗡嗡着,叫不出名的小鸟唱着歌儿飞向天空。
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桃花含苞,柳树抽出了芽。
⑤大地苏醒了,春天来了。
这段话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②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③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④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这段话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练习。
(1)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擦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抓住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2)小明家买了一台造型别致,美观大方的电扇。
底座又圆又重,呈淡绿色。
它的下面还有四个能往任何方向转动的小脚轮。
底座正中有一根和我差不多高的立柱,圆滚滚亮闪闪。
银亮的上部嵌着一个托盘,四个键钮镶在托盘上。
托盘上的定时器小巧玲珑。
定时器旁的那盏菱形小绿灯,一通上电就亮,发出柔和的绿光。
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头上的安全罩了,它有脸盆口一样大小,银光闪闪,好看极了。
安全罩分前罩和后罩,前罩正中心有一朵红色的梅花。
罩内有三片花瓣型的扇叶,雪白雪白的,像一朵奇异的大花。
作者是按从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一部分一部分写电扇的。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写了电风扇的底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扇叶。
3、围绕下列中心句,按要求写话。
夏天的天气真是太热了!(中心句在结尾)
以“小花坛真美”为中心句,用“总起—举例—小结”的形式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