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文言文
![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05305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8.png)
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文言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文言文【甲】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5篇)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6712d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7.png)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5篇)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其西南诸峰;()(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名之者谁。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答:3.从选文看,醉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答:参考答案:1.(3分)(1)各个(众)(2)靠近(3)命名(给……起名)2.(2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补充动词1分。
“得”“寓”翻译正确1分)3.(2分)一是饮酒,二是欣赏山水。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2试题内容: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游丰乐醉翁亭记(明)王思任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
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
癸卯入觐,必游之。
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
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爱。
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
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
寻入欧门,上醉翁亭。
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
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
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
[古诗文阅读]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850d36866fb84ae55c8d17.png)
[古诗文阅读]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7题。
(21分)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选自《古文观止》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西一舍一舍:三十里。
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玩:嬉戏。
C.使其中不自得中:内心D.收会计之余会计:管理钱粮财物等。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不以物伤性不赂者以赂者丧D.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15.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快哉”二字着墨,表面上赞赏迁客张梦得“自放山水之间”,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寓有自我劝谕之意。
《醉翁亭记》《欧阳修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欧阳修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32853f4a7302768e9939f2.png)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14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逢,行者体于树,前老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实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弊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宁醉(节逸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①。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麓中,读而心墓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迎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圈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教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筒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
或问:“为政宽筒,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逸自《宋史。
欧阳修传》 )【注】①嶷 (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②机阱: 陷阱。
③宽藺:宽松简易。
④便:安逸、安适。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1)觥筹交错 _____________ (2)及冠,嶷然有声__________(3)虽机阱在前___________ (4)未尝及文章______________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三处,2分)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用《醉翁亭记》中原句解释欧阳修“号醉翁”的原因。
《岳阳楼记》《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dcb2c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7.png)
(二)(8分)【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①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③无所不快;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④!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注释】①张梦得即张怀民,宋神宗元丰六年(西元一零八三)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黄冈县南方),曾筑亭于住所之旁,以纵揽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
②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
“窃……功”,利用……之余的意思。
③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
④乌:哪里。
“乌……哉”有“哪里……呢”的意思。
10.解释加点的字。
(2分)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属②或异二者之为或③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④此皆……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11.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和主旨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3分)12. 甲乙两文“快乐”的内涵有什么不同之处?(3分)答案:10.答案:①同“嘱”,嘱咐的意思。
《醉翁亭记》高考真题阅读练习及答案(锦集8篇)
![《醉翁亭记》高考真题阅读练习及答案(锦集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7ae57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6.png)
《醉翁亭记》高考真题阅读练习及答案(锦集8篇)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猎取信息、熟悉世界、进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学问的活动。
它是从视觉材料中猎取信息的过程。
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以下是我整理的《醉翁亭记》高考真题阅读练习及答案(锦集8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第一篇: 《醉翁亭记》高考真题阅读练习及答案《醉翁亭记》高考真题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10分)醉翁亭记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暗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叉,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1)山行六七里山:在山上(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译文:山势环回,道路也跟着拐弯,有座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四角翘起坐落在泉水之上。
《岳阳楼记》《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c70a4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a.png)
《岳阳楼记》《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见吉林文史出版社《古文观止》)解释加点的词。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③玉之言,盖有讽焉______④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______句子翻译。
微斯人,吾谁与归?甲、乙两文的“忧乐”观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
如何面对有乐有忧的未来人生,说说你的真实想法。
答案:8.【答案】【小题1】探求【小题2】殿堂【小题3】讽喻【小题4】古代王侯自称的谦称【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该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求:探求。
②句意: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
堂:殿堂。
③句意: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
讽:讽喻。
④句意: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寡人:古代王侯自称的谦称。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翻译句子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要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
该句重点词语有:微:没有。
归:一道。
句意: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从而比较出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6c725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0.png)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醉翁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一、基础训练1、做客“联想吧”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
(含“亭”即可,加油啊!)2、测测你的注音速度!(既快又准哦!)环滁琅琊饮少辄醉林霏岩穴山肴野蔌弈者胜阴翳翼然酒洌3、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相信你!没错的!)林hè_____ wèi_____然水声chán chán_____tuí_____然岩穴mínɡ_____ huì_____明变化yǔ_____lǚ_____提携ɡōnɡ_____chóu_____交错宴hān_____之乐4、速配(请将下列加点的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蔚然遮盖翼然临于泉上茂盛的样子醉翁之意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佳木秀靠近颓然情趣阴翳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B.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下列句子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一项是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翻译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翻译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2fc12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a.png)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意思对即可)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翻译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四」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4.(1)示例: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2)示例:【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题与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fee7f4551810a6f424860a.png)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题与答案《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题(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d298fd5901020207409cf4.png)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题。
(20分)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 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 .其前,夜则 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 _ 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 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其.流风 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 “快哉此风!寡 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宋玉曰: “此独大王之 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 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 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 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 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不然连山 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 也哉!“快哉亭”。
文章第二段从俯瞰、昼观、夜间、近睹、远眺等角度描写亭子周围的山川胜景,将 C. 文章引录了宋玉《风赋》中所写的有关故事,不仅交代了 “快哉”两字的来历,而 且由此生发开去,指出风没有雌雄之分,而人有遇不遇之别,进而引向了文章主旨的讨论。
D. 本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紧扣“快哉”着笔,一篇之中“快”字凡七见,既做足 了题目,又把不以谪居为患,在逆境中自勉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醉翁亭记》《武昌九曲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醉翁亭记》《武昌九曲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https://img.taocdn.com/s3/m/db0610069b6648d7c0c7463d.png)
《醉翁亭记》《武昌九曲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子瞻①迁②于齐安,庐于江上。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
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④为悦。
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⑤焉。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注】①子瞻:苏轼的字。
②迁:贬谪。
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④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
⑤寓:寄托。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野芳发而幽香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B.往来而不绝者绝多生怪柏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辍耕之垄上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战则请从2. 把语段(甲)(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醉翁亭记》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醉翁亭记》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e6cf3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0.png)
中考文言文《醉翁亭记》阅读训练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⑴云归而岩穴暝.暝:⑵野芳.发而幽香芳:⑶杂然而前陈.者陈: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欲信大义于.天下B.而.年又最高而.其主不能守C.名之.者谁夫专诸之.刺王僚也D.醒能述以.文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https://img.taocdn.com/s3/m/3722818d5ef7ba0d4b733b16.png)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乐亦无穷也B. 若夫霪雨霏霏日出而林霏开C. 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也D. 临溪而渔而不知人之乐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 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
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究乐趣。
C. 文章能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
D. 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世”,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500af804d2b160a4ec09b.png)
(甲)已而斜阳在山,人影凌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但是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川之间,此此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否则,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因此伤心憔倅而不可以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说明)①会计:谓长官征收赋税钱谷的工作。
②蓬户瓮牖:极言房子之卑陋。
牖,窗户。
增补:宋神宗元丰年间,张梦得、苏轼都被贬至黄州。
张梦得在寓所西南筑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
当时苏辙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至均州,政治上也是很不喜悦。
26.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意思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国怀乡..B.醒能述以文者今张君不以谪为患..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与民同乐..D.穷耳目之胜以白适也哉贫寒落魄..27.[ 乙] 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B.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C.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D.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28.以下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悲喜。
B.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细小的人啊,我同谁一道呢?C.此此中宜有以过人者翻译:他的心里应当有一种怡然自得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
D.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翻译:让眼睛和耳朵尽兴感觉长江的美景,进而使自己获得最大的知足啊!29.山川风光,寄情寓理。
甲、乙两段借山川表达了如何共同的志趣?【答案】26. A27. A28. B29.不以贬谪为怀,寄情山川,随遇而安的志趣。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3df62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0.png)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1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环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_________(3)野芳发而幽香发: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第1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4.概括选文第2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亭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围绕(2)情趣(3)开放2.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已的别号来称它的。
《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
![《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bc888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e.png)
《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甲】⑴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⑵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乐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注释】①共:共同(享受)。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⑴杂然而前陈者⑵宴酣之乐⑶有风飒然而至者⑷庶人安得共之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
(4分)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玉之言,盖有讽焉。
21.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2分)(一)文言文(共10分)19.(1)摆放(2)尽兴地喝酒(3)到(来)(4)怎么(每个1分,共4分)20.(1)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
(2分)(2)宋玉这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
(2分)21.甲选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而乙选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乐”,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2分)译文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
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 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
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东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东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ab0f2cde80d4d8d05a4f2c.png)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余既以罪请谪①监筠州盐酒税②,未至,大雨,筠水泛滥,灭南市,登北岸,致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酒③,水患尤甚,既至,数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
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④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⑤。
暮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之,治先人之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
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节选自(苏辙《东轩记》)有删改) [往]①文中指作者受苏轼的“乌台诗案”牵连遭贬。
②监筠(jǖn)州盐酒税:主管筠州的盐酒税务。
③漘(chún);水边,④鬻:卖,⑤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与市场的买卖人争微小的利益以效自己之力。
3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起坐/而喧哗者。
C.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D.然而非/所敢望也。
3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树林阴翳.②守谓.谁③水患尤.甚④余既.以谴来此3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守归.而宾客从也使得归.休田里B.醉能同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D.辄.昏然就睡饮少辄.醉3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暮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38.[甲]文中作者快乐的原因是__________,[乙]文中作者则希望获得__________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
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
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释)①会计:谓长官征收赋税钱谷的工作。
②蓬户瓮牖:极言房
屋之卑陋。
牖,窗户。
补充:宋神宗元丰年间,张梦得、苏轼都被贬至黄州。
张梦得在寓所
西南筑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
当时苏辙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至均州,政治上也是很不得意。
2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国怀乡
B.醒能述以.文者今张君不以.谪为患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与民同乐.
D.穷.耳目之胜以白适也哉穷.困潦倒
27.[乙]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B.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C.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D.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2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悲喜。
B.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微小的人啊,我同谁一道呢?C.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翻译:他的内心应该有一种自得其乐的见识远远超过一般人。
D.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翻译:让眼睛和耳朵尽情感受长江的美景,从而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满足啊!
29.山水风光,寄情寓理。
甲、乙两段借山水表达了怎样共同的志趣?
【答案】
26. A
27. A
28. B
29.不以贬谪为怀,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