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整理大全(可编辑修改word版)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大全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V t = V 0 + a tS = v o t +12a t 2 几个重要推论:(1)as v v t 2202=-(中间位置的速度) (2)A B 段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ts v v v t t =+=20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22202t s v v v += (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 在1s 、2s 、3s ……ns 内的总位移之比为12:22:32……n 2②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增加的位移之比为1:3:5……(2n-1)③ 在第1m 内、第2m 内、第3m 内……第n m 内(相同位移内)的时间之比为1:()21-:(32-)……(n n --1)(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 T 2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实验步骤: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先接通电源,再放小车。
常见计算: 一般就是求加速度a ,及某点的速度v 。
T 为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是0.1s 。
(1)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果有6组数据,则4561232()()(3)s s s s s s a T ++-++= 如果有4组数据,则34122()()(2)s s s s a T +-+= 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既可以了)。
(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12n n n S S v T++=图2-5比如求A 点的速度,则2OA AB A S S v T+=当物体向上运动时,沿斜面向下的力为重力向下的分力为m gsinθ,向上运动时摩擦力向下为μm gcosθ合力提供加速度,所以向下的合力为F=mgsin θ+μmgcos θ=ma 所以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a=gsin θ+μgcos θ当物体向下运动时,摩擦力向上为μmgcos θ,重力向下的分力为m gsinθ,方向相反故F=mgsin θ-μmgcos θ=ma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a=gsin θ-μgcos θ。
(完整版)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整理大全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整理大全一.基本律:(1)均匀速度v =st1.公式(2)加快度 a =vtv0(1)加快度 a =v t t t(3)均匀速度 v =vvt(2)均匀速度v =1 22vt(4)瞬速度 v t v0at初速度 v0=0(3)瞬速度v t at11(5)位移公式s v0 t at 2(4)位移公式s at 2222.公式v0v t t v t t (6)位移公式s(5)位移公式s22(7)重要推 2as v t2v02(6)重要推 2as v t2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合用于全部速运,其他各式只合用于匀速直运。
..................................二.匀速直运的两个重要律:1.匀速直运中某段内中刻的瞬速度等于段内的均匀速度:即 v t v s v0 v t t222.匀速直运中相等的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隔T ,加快度 a,相等的隔内的位移分S ,S ,S ,⋯⋯ S N;123S=S2- S1=S3- S2 = ⋯⋯ =S N- S N-1= aT 2注意:在匀速直运中物体在某段位移中初速度v0,末速度 v t,在位移中点的瞬速度v s,2中地点的瞬速度v s=v02v t222无匀加快是匀减速有 v t= v =v2vt< vs=v02v t2222三.自由落体运和直上抛运:(1)均匀速度v =v t 2(2)瞬速度v t gt1.自由落体运(3)位移公式s =1gt 2 2(4)重要推 2 gs v t2:自由落体运就是初速度v0=0,加快度 a =g的匀加快直运.(1)瞬速度v t v0gt2.直上抛运(2)位移公式s v0t 1 gt22(3)重要推2gs v2 v2t0:直上抛运就是加快度a g 的匀速直运.四.初速度零的匀加快直运律:T 位(可能是分、或小、天、周)有:(1)1 s 末、2 s 末、3 s 末、⋯⋯ns 末的瞬速度之比:v1∶v 2∶v 3∶⋯⋯:v n=1∶2∶3∶⋯⋯ ∶n 同理可得 :1 T 末、2 T 末、3 T 末、⋯⋯ nT 末的瞬速度之比:v1∶v 2∶v 3∶⋯⋯:v n=1∶2∶3∶⋯⋯ ∶n(2)1 s 内、2 s 内、3 s 内⋯⋯ns 内位移之比:S1∶ S2∶ S3∶⋯⋯: S n=1 2∶22∶ 32∶⋯⋯ ∶n2同理可得 :1 T 内、2 T 内、3 T 内⋯⋯n T 内位移之比:S1∶ S2∶ S3∶⋯⋯: S n=1 2∶22∶ 32∶⋯⋯ ∶n2(3)第一个1 s 内,第二个2 s 内,第三个3 s 内,⋯⋯第 n 个 1s 内的位移之比:SⅠ∶ SⅡ∶ SⅢ∶⋯⋯:S N =1∶ 3∶ 5∶⋯⋯ ∶( 2n- 1)同理可得 :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第 n 个 T 内的位移之比:S ∶ S ∶S ∶⋯⋯: S N=1 ∶ 3∶ 5∶⋯⋯ ∶( 2n- 1)ⅠⅡⅢ(4)通相等的位移所用之比:t1∶t2∶ t3∶⋯⋯: t n=1∶(21)∶( 3 2 )∶⋯⋯⋯∶( n n 1 )。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都有什么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都有什么
速度时间公式:v=v0+at。
位移-时间公式:s=v0+1/2at²。
速度-位移公式:vt²-v0²=2as。
其中a为加速度,v0为初速度,vt为末速度,t为该过程所用时间,s为该过程中的位移。
位移变化量-时间公式:△x=aT²。
△x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内位移差,T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导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
△s=sn+1-sn=aT²=恒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
v1:v2:v3……:vn=1:2:3……:n
②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
s1:s2:s3:……:sn=1²:2²:3²……:n²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
SI:SII:SIII:……:Sn=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1:t2:t3:……:tn=1:(√2-1):(√3-√2):……:(√n-[n-1])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速度时间公式:V=Vo+at
位移时间公式:x=V0t+1/2at^2
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
其中a为加速度,Vo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t为该过程所用时间,x为该过程中的位移。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一.基本规律:1平均速度v =tsa =tv v t 0-1加速度a v =2v1v2/v1+v2 2平均速度v =t v 21at v v t +=0 at =5位移公式021t v s +=2t v v t 20+ 2022v v as t -=6重要推论22t v as =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变速运动................,.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2t v =v ==ts 20t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设时间间隔为T,加速度为a,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N ; 则∆S=S 2-S 1=S 3-S 2=……=S N -S N -1=aT 2 注意:设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位移中初速度为0v ,末速度为t v ,在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2s v ,则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2s v =2220t v v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t v =v =20t v v +<2s v =2220t v v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平均速度v =2tv3位移公式s =212gt 4重要推论22t v gs =总结: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0v =0,加速度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瞬时速度gt vt =2021gt t v s -= 3重要推论2022v v t --总结:竖直上抛运动就是加速度g 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设T 为时间单位,则有: 11s 末、2s 末、3s 末、……n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 =1∶2∶3∶……∶n同理可得: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 =1∶2∶3∶……∶n 21s 内、2s 内、3s 内……ns 内位移之比为: S 1∶S 2∶S 3∶……:S n =12∶22∶32∶……∶n 2同理可得:1T 内、2T 内、3T 内……nT 内位移之比为:S 1∶S 2∶S 3∶……:S n =12∶22∶32∶……∶n 23第一个1s 内,第二个2s 内,第三个3s 内,……第n 个1s 内的位移之比为: S Ⅰ∶S Ⅱ∶S Ⅲ∶……:S N =1∶3∶5∶……∶2n -1同理可得: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 S Ⅰ∶S Ⅱ∶S Ⅲ∶……:S N =1∶3∶5∶……∶2n -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1∶12-∶23-∶………∶1--n n。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并且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在这种类型的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地改变,即加速度为常量。
本文将会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规律。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在不同时刻的运动情况。
1.位移公式位移(S)表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一些时刻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位移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一些时刻的位置。
S = v0t + (1/2)at^2其中,v0表示物体的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2.速度公式速度(v)表示物体在一些时刻的移动快慢和方向。
速度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一些时刻的速度。
v = v0 + at其中,v0表示物体的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3.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
加速度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一些时刻的加速度。
a=(v-v0)/t其中,v表示物体在一些时刻的速度,v0表示物体的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
4.时间公式时间(t)表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一些位置所经过的时间。
时间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一些位置所经过的时间。
t=(v-v0)/a其中,v表示物体在一些位置的速度,v0表示物体的初始速度,a表示加速度。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总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在不同时间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1.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的单位是m/s^2,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
当加速度为正时,物体的速度增加;当加速度为负时,物体的速度减小。
当物体加速度恒定时,速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
2.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加速度为常量时,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也就是说,当加速度恒定时,位移的变化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当速度恒定时,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当加速度为正时,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位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推论推导、及规律总结(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一.基本规律:(1)平均速度v =t s (2)加速度a =vv t 0- (1)加速度a =tv t(3)平均速度v (2)平均速度v =t v 21(4)瞬时速度v t (3)瞬时速 (5)位移公式(4)位移公(6)位移公式t v v s t20+= (5)位移公式t v s t2=(7)重要推论2022v v as t -= (6)重要推论22t v as =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变速运动,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推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作进一步的推论,是掌握基础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掌握运用的这些推论是解决一些特殊问题的重要手段。
推论1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202ttv v t S v +==推导:设时间为t ,初速0v ,末速为t v ,加速度为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at v v +=0得:⎪⎪⎩⎪⎪⎨⎧⨯+=⨯+=22202t a v v t a v v t t t⇒ 202tt v v v +=推论2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位移的中点的即时速度22202t sv v v +=推导:设位移为S ,初速0v ,末速为t v ,加速度为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关系公式asv v t 2202+=得:⎪⎪⎩⎪⎪⎨⎧⨯+=⨯+=22222222022S a v v Sa v v s t s ⇒22202t s v v v +=推论3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分别为1S 、2S 、 3S ……n S ,加速度为a ,则=-=-=∆2312S S S S S ……21at S S n n =-=- 推导:设开始的速度是0v经过第一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01,这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121at t v S +=,经过第二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02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2122321at t v at t v S +=+=经过第三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023,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2232521at t v at t v S +=+=…………………经过第n 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nv v n +=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2121221at n t v at t v S n n -+=+=-则=-=-=∆2312S S S S S ……21at S S n n =-=-点拨:只要是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相邻的连续的相同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与加速度a 与时间“有关的恒量”.这也提供了一种加速度的测量的方法: 即2t S a ∆=,只要测出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差S ∆和t ,就容易测出加速度a 。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word版)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整理大全一.基本规律:(1)平均速度v =ts1. (2)加速度a (1)加速度a =t v t(3)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v =t v 21(4) (3)瞬时速度at v t = (5)(4)位移公式221at s =(5)位移公式t2(7)重要推论2022v v as t -= (6)重要推论22t v as = 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变速运动,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2tv =v ==t s 20t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设时间间隔为T ,加速度为a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N ;则∆S=S 2-S 1=S 3-S 2= …… =S N -S N -1= aT 2注意:设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位移中初速度为0v ,末速度为t v ,在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2s v ,则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2s v =2220t v v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t v =v =20t v v +<2s v =2220t v v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平均速度v =2tv (2)瞬时速度gt v t =(3)位移公式s =212gt(4)重要推论22t v gs =总结: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0v =0,加速度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瞬时速度gt v v t -=0 (2)位移公式2021gt t v s -= (3)重要推论2022v v gs t -=-总结:竖直上抛运动就是加速度g 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设T 为时间单位(可能是分钟、或小时、天、周)则有: (1)1s 末、2s 末、3s 末、…… n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 :vn =1∶2∶3∶…… ∶n同理可得:1T 末、2T 末、3T 末、…… 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 :vn =1∶2∶3∶…… ∶n(2)1s 内、2s 内、3s 内…… ns 内位移之比为:S 1∶S 2∶S 3∶…… :S n =12∶22∶32∶…… ∶n 2同理可得:1T 内、2T 内、3T 内…… nT 内位移之比为:S 1∶S 2∶S 3∶…… :S n =12∶22∶32∶…… ∶n 2(3)第一个1s 内,第二个2s 内,第三个3s 内,…… 第n 个1s 内的位移之比为:S Ⅰ∶S Ⅱ∶S Ⅲ∶…… :S N =1∶3∶5∶…… ∶(2n -1)同理可得: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 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S Ⅰ∶S Ⅱ∶S Ⅲ∶…… :S N =1∶3∶5∶…… ∶(2n -1)(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 :t n =1∶(12-)∶(23-)∶……… ∶(1--n n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1.位移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速度乘以时间的的和,即s=(v0+v)*t/2其中,s为位移,v0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t为时间。
2.速度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速度变化率与时间的乘积,即v=v0+a*t其中,v为速度,v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3.位移-时间公式如果初速度和末速度相等,同时加速度也恒定不变,那么我们可以将上述两个公式联立消去v,得到s=v0*t+0.5*a*t^24.速度-时间公式如果初速度和末速度相等,同时加速度也恒定不变,同样将上述两个公式联立消去s,得到v^2=v0^2+2*a*s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速度-时间图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通过画速度-时间图像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速度的变化。
-当初速度和加速度都为正值时,速度-时间图像为从左下方斜向上的直线;-当初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时,速度-时间图像为从左上方斜向下的直线;-当初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时,速度-时间图像为从左下方斜向下的直线;-当初速度和加速度都为负值时,速度-时间图像为从左上方斜向上的直线。
2.位移-时间图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通过画位移-时间图像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位移的变化。
-当速度为正值时,位移-时间图像为从左下方斜向上的二次函数曲线;-当速度为负值时,位移-时间图像为从左上方斜向下的二次函数曲线。
3.加速度的方向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并不一致,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4.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成正比,即a=F/m其中,a为加速度,F为物体受到的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
综上所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对于描述和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些公式和推论,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进而分析和描述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公式总结与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公式总结与应用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2
2
3.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
22
0t
x
2
v v
v2
+
=。
无论匀加或匀减速都有。
s=1:3:5:……:(2n-1);
⑷、前一个x、前两个x、前三个x……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t n=1:
……:;
⑸、第一个x、第二个x、第三个x……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Ⅰ、tⅡ、tⅢ:……:t N=1:
……:。
三、追及相遇问题:
Ⅰ、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
Ⅱ、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
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汇总

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01=2t s v v v t =+2、有用推论:2202t v v as -=3、中间时刻速度:()/2012t t v v v v ==+4、末速度:0t v v at =+5、中间位置速度:/2s v =6、位移:20122t v s v t at vt t =+== 7、 加速度:0t v v a t-=8、实验用推论:2S aT ∆=✓ 1m/s=3.6km/h; ✓ 平均速度是矢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设时间间隔为T ,加速度为a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S 1, S 2, …,S N ,则有:221321...N N S S S S S S S aT -∆=-=-==-=;✓ 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2t s v v < ✓ 说明:(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即由任意两式可推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而两个独立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知量,所以解题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有解.(3)式中v0、vt 、a 、x 均为矢量,方程式为矢量方程,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反.通常将v0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v0的位置做初始位置.(4)以上各式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异就在于它们各自的v0、a 不完全相同,例如a =0时,匀速直线运动;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a >0时,匀加速直线运动;a <0时,匀减速直线运动;a =g 、v0=0时,自由落体应动;a =g 、v0≠0时,竖直抛体运动.(5)对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长的运动时间t=v0/a ,对应有最大位移x=v02/2a ,若t >v0/a ,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
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00v =;末速度:t v gt =2、下落高度:212h gt =3、有用推论:22t v gh =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2012s v t gt =-2、末速度:0t v v gt =-3、有用推论:2202tv v gs -=-4、上升最大高度:202v h g = 5、往返时间:02v t g=✓ 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 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 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doc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一.基本 律:(1)平均速度v =st1.公式(2)加速度 a =v tv 0 (1)加速度 a =v ttt(3)平均速度v =v 0 v t(2)平均速度v =1 v t22(4)瞬 速度v tv 0 at初速度 v 0=0 (3)瞬 速度v t at11(5)位移公式s v 0 tat 2 (4)位移公式s at 2222.公式v 0 vttvtt(6)位移公式 s(5)位移公式 s22(7)重要推 2as v t 2 v 02 (6)重要推 2as v t 2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 速运 ,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 速直 运。
.................................. 二.匀 速直 运 的两个重要 律:1.匀 速直 运 中某段 内中 刻的瞬 速度等于 段 内的平均速度:即 v tsv 0 v tv22t2.匀 速直 运 中 相等的 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隔 T ,加速度 a , 相等的 隔内的位移分S 1, S 2 , S 3,⋯⋯ S N ;S=S 2- S 1=S 3- S 2 = ⋯⋯ =S N - S N -1= aT 2注意: 在匀 速直 运 中物体在某段位移中初速度v 0 ,末速度 v t ,在位移中点的瞬 速度 v s ,2中 位置的瞬 速度 v s=v 02 v t 222无 匀加速 是匀减速 有v t= v = v 0 v t< v s = v 02 v t 22222三.自由落体运 和 直上抛运 :(1)平均速度v =vt2(2)瞬 速度 v tgt1.自由落体运(3)位移公式s = 1 gt22(4)重要推 2 gs v t2:自由落体运就是初速度v0=0,加速度 a =g的匀加速直运.(1)瞬速度 v t v0 gt2.直上抛运(2)位移公式s v0t 1 gt22(3)重要推2gs v t2v02:直上抛运就是加速度a g 的匀速直运.四.初速度零的匀加速直运律:T 位,有:(1)1 s 末、2 s 末、3 s 末、⋯⋯ns 末的瞬速度之比:v 1∶v 2∶v 3 ∶⋯⋯:vn=1∶2∶3∶⋯⋯∶n同理可得 :1 T 末、2 T 末、3 T 末、⋯⋯nT 末的瞬速度之比:v 1∶v 2∶v 3∶⋯⋯:v n=1∶2∶3∶⋯⋯ ∶n(2)1 s 内、2 s 内、3s 内⋯⋯ns 内位移之比:S1∶ S2∶S3∶⋯⋯:S n=12∶22∶32∶⋯⋯∶ n2同理可得 :1 T 内、2 T 内、3 T 内⋯⋯nT内位移之比:S1∶ S2∶S3∶⋯⋯:S n=12∶22∶32∶⋯⋯∶ n2(3)第一个1s 内,第二个2s 内,第三个3 s 内,⋯⋯第n个1s内的位移之比:SⅠ∶ SⅡ∶SⅢ∶⋯⋯:S N=1∶3∶5∶⋯⋯∶(2n-1)同理可得 :第一个 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SⅠ∶ SⅡ∶SⅢ∶⋯⋯:S N=1∶3∶5∶⋯⋯∶(2n-1)(4)通相等的位移所用之比:t1∶t2∶ t3∶⋯⋯:t n=1∶(2 1 )∶(3 2 )∶⋯⋯⋯∶(n n 1 )课时 4: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基本概念(例题)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例 1:一汽车在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运动,第一秒内通过5m,第二秒内通过10m,第三秒内通过20m,第四秒内通过5m ,则最初两秒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则最后两秒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全部时间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m/s.例 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m/s;若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m/s.二.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提示: 1、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高考资料高中物理公式汇总大全word打印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物理简直是最难的学科之一了,但是就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情况来说,物理,只要你用心及掌握了基本功,高分还是很容易的。
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x/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0)/2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Vt2)/2]1/26.位移s=V平t=V0t+at2/2=Vt/2t7.加速度a=(Vt-V0)/t(以V0为正方向,a与V0同向(加速)a>0;a与V0反向(减速)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测量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s--t 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 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0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0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0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0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2页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中物理,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希望对大家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基本公式:s=v0t+at²/22.平均速度:vt=v0+at3.推论:(1)v=vt/2(2)S2—S1=S3—S2=S4—S3=。
备战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备战 2019 年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假如物体的速度跟着时间均匀增
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快直线运动。
以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公式,请考生仔细掌握。
1.均匀速度 V 平=s/t( 定义式 )
2.实用推论 Vt2-Vo2=2as
3.中间时辰速度Vt/2=V 平 =(Vt+V o)/2
4.末速度 Vt=V o+at
5.中间地点速度Vs/2=[(V o2+Vt2)/2]1/2
6.位移 s=V 平 t=Vot+at2/2=Vt/2t
7.加快度 a=(Vt-Vo)/t { 以 Vo 为正方向, a 与 Vo 同向 (加快 )a
反向则 a0}
8.实验用推论s=aT2 {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 (Vo):m/s; 加快度 (a):m/s2;末速度(Vt):m/s; 时间 (t) 秒 (s);位移 (s):米(m); 行程 :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
注:
(1)均匀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 ,加快度不必定大;
(3)a=(Vt-V o)/t 不过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余有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行程、参照系、时间与时辰
〔见第一册P19〕/s--t 图、v--t 图 /速度与速率、刹时速度〔见
第一册 P24〕。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所有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高中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整理大全
一.基本规律:
v = s
t
1. 公式 a =
v t - v 0
t
v =
v 0 + v t
2
(1)加速度 a =
v t
t
1
(2)平均速度v = v t
2
v t
= v 0 + at s = v t + 1 at 2
0 2
初速度 v 0=0
(3)瞬时速度v t = at
(4)位移公式 s = 1
at 2
2 2. 公式
v + v v s = 0
t t
2
2as = v 2 - v 2
(5)位移公式 s = t
t
2
(6)重要推论2as = v 2
t
t
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变速运动,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即 v = v = s =
v 0 + v t
2
t
2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
设时间间隔为 T ,加速度为 a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 S 1,S 2,S 3,……SN ; 则∆ S=S 2-S 1=S 3-S 2= …… =S N -S N -1= aT 2
注意:设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位移中初速度为v 0 ,末速度为v t ,在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v s ,
2
则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v s
2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v t 2
= v =
v 0 + v t
< v =
2
2
t
t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v =
v
t
2
v
t
=gt
1.自由落体运动
s =
1
2
gt 2
2gs =v 2
总结: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v0=0,加速度a =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v
t
=v0-gt
2.竖直上抛运动s =v t -
1
gt 2
0 2
- 2gs =v 2-v 2
t 0
总结:竖直上抛运动就是加速度a =-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设T 为时间单位(可能是分钟、或小时、天、周)则有:
(1)1s 末、2s 末、3s 末、…… n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 :vn=1∶2∶3∶…… ∶n 同理可得:1T 末、2T 末、3T 末、…… 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 :vn=1∶2∶3∶…… ∶n
(2)1s 内、2s 内、3s 内…… ns 内位移之比为:
S1∶S2∶S3∶…… :S n=12∶22∶32∶…… ∶n2 同理可得:1T 内、2T 内、3T 内…… nT 内位移之比为:
S1∶S2∶S3∶…… :S n=12∶22∶32∶…… ∶n2
(3)第一个1s 内,第二个2s 内,第三个3s 内,…… 第n 个1s 内的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 :SN=1∶3∶5∶…… ∶(2n-1)同理可得: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 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 :S N=1∶3∶5∶…… ∶(2n-1)(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 :t n=1∶(-)∶(- 2 )∶……… ∶(-)
2 3
1n 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