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精析
我们可不可以用这 个句式说句话呢?
我们来到湖边
,
向 鱼儿调皮地点头
,
向 荷花轻轻地微笑
,
向 水草欢快地摆手致意 。
我会品经典
一起品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 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 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安静
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
还能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窗外十分安静”呢? 蝉不叫了 小猫安静地趴在窗台上 ……
我会品经典
一起品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 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 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它们为什么这么安静呢?
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声音好听
我会品经典
一起品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 了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小鸟 泼的气氛 突出了愉快心情
我会品经典
一起谈感受:体会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来说大意
课文通过描写 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 映了 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现了祖国 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 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自豪 与赞美之情。
我会品经典
一起品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使形象生动、增强气势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学校里 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服装特点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 打扮得绚丽多彩。 边疆小学美的特点
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的解读
五是 联系上下文语句所采用的写法理解词语。 有一部分词语,单独理解词义很难把握,如 果联系上下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来帮助理解, 则一切将迎刃而解。 六是联系上下文语句所述事件情节发展理解词 语。这些应理解的词语大多是在记事的课文 中,学生往往特别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此 时,学生对维持故事的完整性、延续性有强 烈欲望。教师可抓住契机,无论这个词是在 故事开头或某一段的开头、故事中、故事结 尾,分别起统领,过渡还是总结作用,都应 利用故事发展理解词语
关键词句,对一篇文章而言,指的是能解 释文章核心意义的词句;对课堂教学而言, 指的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词句。关键词句 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它最能体现文章特点, 表达作者感情,这类词句直接指向文本的 思想感情,反映文章的核心意义并帮助教 师达成教学目标。
以关键词为抓手,带领学生沉入文本, 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人文美,让 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同时关键词句教学, 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启迪学生感 悟知识的灵性,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 的效果,还能使课堂教学删繁就简。帮助 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是一 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阅 读基本功,是一种十分必要的阅读能力,教 学时,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教师都要引导学 生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深入领 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使之能 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加强结合阅读的小练笔。随堂练笔要自然、 恰当、形式多样,不要为写而写,搞形式主义。 中高年级:文本是丰富多彩的,运用也应是多角 度、多方面、形式多样的。结合文章写法,抓住 特点,按顺序,有重点地写一景、一物、一事、 一人、一场面,用上从课文中学到的基本写法。 续写、扩写、缩写、改写:改变人称,改变文 体……小练笔要防止模式化,更不应流于形式。 学生言不由衷地说假话、空话、套话,成人化, 往往是因为教师提出的练笔内容不当、学生被逼 无奈造成的。 练笔是“运用”的重要体现。讲述复述、拓 展阅读等,也是运用,要因文而异。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教学,通过改革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思维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教学目标,突出个性发展要改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首先必须紧密联系新教材,改革传统教学中过于狭隘的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朝多元化方向拓展,强化语文观念,增强语文应用意识,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语文教育的策略性、创造性及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方面。
首先根据教学指导纲要、教材内容的要求,制定出全体学生普遍要求达到的基本认识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认知、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性、情感性、情意性目标。
除此之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开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创新意识使用新教材教学,必须开放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
1.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设计需要,可以把教学地点安排在室外,也可以安排在室内;可组织学生到溪旁林边教学,也可以带学生到工厂参观。
如在室内教学,可进行座位排列的重组、创新。
座位不能是统一的“秧田式”,可排成马蹄形,也可安排成“蜂窝状”,还可围成了圆、半圆;座位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等等。
如在室外,可分组阅读,也可以集体讨论。
这些形式的变化,目的在于打破以往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开展多向交流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创造条件。
2.建立开放型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古人云:学起XXX。
可见,理解课文的关键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如何指导学生思维呢?做法是: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关键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句,抓住关键句理解全文。
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以适时的点拨,促进学生及时排疑纠偏,打通思路,准确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对于中段学生要做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要达到上述目标,老师就得深挖教材,找准读懂文章的切入点,沿着一条主线来设计教案,其中抓关键词语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读懂文章的方法。
什么是关键词语呢?我认为就是指能体现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的词语。
它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
关于词语,应该是一个难点。
首先一篇文章的中央找不到,就无法体会到哪些词语是关键的,重点的。
其次,为突出中央,有时不只一个重点词语,需要几个重点词语的运用才能突出中央。
因此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是相当难的。
我认为关键是能使学生经由过程某个词语能够阐发出词语在语句语境中的作用,这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
初期能够帮助学生寻找重点词语,使学生初步感触感染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如何去发觉或寻找到重点词语。
中期勉励学生本人找不同类型的文章的重点词语,教师加以点评,哪些是重点词语,哪些不是,为何是,为何不是。
后期着重在培养学生根据重点词语来揣摩语句或段落的中央思想,领悟文章表达的内容。
找出重点段理解文章应该是找出重点词理解文章的基础,就像分析物体的不同一样,先宏观再微观。
找出重点段后再去找重点词,分析重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理解句子后再回归到段落。
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这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的一种讲读方法。
为使学生容易接受,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第十二课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优秀5篇)
第十二课《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优秀5篇)《用心灵去倾听》课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2、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读过程中,感悟真情,理解用心灵去倾听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还能让自己感受到幸福。
3、领悟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体会好处。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教学难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书写“人”字,走进真情。
1、谈话导入:共同书写“人”字,感受人性真善美,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一个充满真情的西班牙故事《用心灵去倾听》2、师生写课题。
3、齐读课题。
说说你从课题中能锁定的关键词是什么?你认为倾听是一种怎样的听?二、检查预习,梳理文意。
1、课件出示生字词,齐读并理解“问讯处”和“从未谋面”的词语意思。
2、问讯处是什么地方?(总结学生答案,介绍有关问讯处的小知识)3、也就是声讯台,把谁和谁联系在了一起?4、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研读感悟,体会真情。
(一)苏珊,一个普通的接线员,而我只是一个小孩子,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是她已经在我心中有了很重要的地位。
你能从文中的那句话可以看出。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亲近、最爱我们、可以依赖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二)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亲近、最爱我们、可以依赖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三)【合作探究】:速读文章5——11自然段,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那些帮助?这些帮助重要吗?独学: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苏珊为“我”所做的事;对学:哪件事最让自己感动,用笔圈画关键词(人物言行,心理描写),与同桌交流呀。
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快乐老师的博客•导航仪同学们,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时,有一些词语或句子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能快速准确提取课文的有效信息,体会到作者情感、明白文章表达的主旨。
它在课文中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作用,这就是文章中关键词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点津石一、什么是关键词句在理解阅读文段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关键词、句。
我们可以从以下5 个方面来判断:1. 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2. 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关联词或过渡句3. 对于理解文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4. 凸现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5. 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句二、如何体会关键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一,潜心阅读文本,找准关键词句。
抓住关键词理清层次,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和分析语言特点及表现方法。
第二,抓住关键词句,并做上记号。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第三,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理解句子后再回到文本,整体体会语篇的思想感情。
(一)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记叙文常以多种修辞方法使语句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情味。
阅读时,作一点修辞分析,理解可以更准确、更深刻,对语句中的情味感受更真切例1: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神来。
这段话一连用了两个“扑”字,为什么不用“飞”呢?因为,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对海鸥来说,老人就是他们的亲人,海鸥不能让别人带走老人。
此时用“扑”更能体现海鸥悲伤、无奈、急切和焦虑的心情,他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例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鲁教版五下《匆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法,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
轻烟、薄雾的特点是缥缈易逝,瞬间能被“吹散”,被“蒸融”。
分析文中重要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引起下文, 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
苏东坡旳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 作者心目中旳主要地位”)
文赤壁
在黄州内,容武、汉情向东感,作车用子开一种来小时就到了。一
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旳汉
白构玉造石方雕像。文赤壁旳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旳 主面角作。用大家走近前往,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种人一旦被
【参照答案】
①面对世道旳不公正和诸多不如意,能够抱怨 发牢骚。(1分)
②更要发挥潜能,竭力求得一种属于自己旳人 生位置。(2分)
③真旳无能为力也要顺其自然,认可人与人旳 差别性。(1分)
小结 解题思绪:
第一步 分析句子,理清构造 第二步 结合语境对每个分句一一分析 第三步 按顺序组织答案
4.从分析句子在文中旳位置入手
注意:
1.对语句旳了解必须建立在对全文旳阅读了解之上, 要有“整体意识”,不能脱离详细旳语言环境,即 上下文。
2.任何内容都为中心服务,因而,我们在做题时要 一直保持一种“中心意识”,作者旳情感或主旨就 或多或少旳成为了答案旳一部分。
3.主要句子往往不是很简朴旳,所以我们在做题时, 不能把几种措施割裂开来,要综合利用。
措施探究
了解主要句子含义旳措施
高考回眸
“了解文中主要词、句、段旳含义和作用”作为当代文阅读旳一 种能力点,是一种常考点,即每年必考。
9.第⑥段写道:“我目前仍能隐隐感触到她旳手 微微颤抖着,在我旳生命旳里里外外……”简析这 句原 说话文旳:某旳⑥些含我梦我义连一深曾般。祖旳感(母事曾3旳迹分祖姓。)和隐母名约(对字地2自都记0不得2己3懂她年旳得个上影。子她子海响留 很秋深给矮考远我小旳,试只穿卷有旳)上袄面肥 而长,宽敞(1旳分袖)口。卷至起今半尺还来能高真,里切面地总感寄放受些到小她东西,她会从 里 总 窝面用久给干久我涩地掏旳缓生质出手慢命层几抚地旳面种摩抚醉我摩存上枣旳着在旳或面我( 关麦孔,芽,从心1分糖晚胸,。上口)更对当直。曾我抚是这祖钻摩有母进到影精旳被脚响手窝 心神有我,,层还她口物有旳里记手念忆伸念。进有她被辞: “长啊,长面啊上!”我旳目滋前养仍能(1隐分隐)感。触到她旳手微微颤抖着,在我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3.拓展积累:“拓展阅读范围,拓宽阅读视野,加速有效积累。”
——拓展阅读,加速积累。“四个重点项目”:
1.学会默读,学习略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表情达意作用。
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习作】
基本学情分析
关于“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学习,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基本掌握理解词句的几种方法。但是词语表情达意的体会需要结合语境,结合生活经验甚至结合作者创作背景去理解。教材在编排体系上是有梯度呈现的。三上学习了“抓住关键语句读懂一段话”,三下学习了“抓住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四上不仅要会判断关键语句,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到了本册教学,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力要求螺旋升级。本单元关键词句呈现几种类型:“文眼式”关键词句、“反复式”关键词句、“修辞类”关键词句……思想感情的体会,要结合作者的资料,结合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展现,结合文本中具体事件……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时,要注意回顾旧知,迁移新知,自主提炼学法,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样,对于
(二)习作
习作关注读写结合。《我的乐园》的写作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综合考虑。要统整本单元阅读课中学到的情感表达方法,迁移能力,学会把景物写清楚,把在这个地方进行的活动写清楚,学会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学会转述。要求学会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转变人称简要转述。
(四)学习园地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方法。作为对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达成的回应,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为教师备课、上课以及评价等提供了指导。
4.读写结合,表达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尝试“表达感受”。可以尝试:关联法、心理独白法、动作分解法、
小学语文答题技巧(推荐5篇)
小学语文答题技巧(推荐5篇)1.小学语文答题技巧第1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感情的表达方式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重点句段的意思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式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学好阅读和作文,受益终身。
作文和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中占分最多的试题。
可现实中很多孩子对阅读理解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成为家长们较为头疼的问题。
孩子说作文和阅读难,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难在写作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写;二是阅读理解答非所问,扣不住采分点。
2.小学语文答题技巧第2篇一、做阅读理解题的基本步骤:1、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第一遍通读全文,速度可以快一点,目的是弄清文章主要内容,特别注意标题、开头段、结尾段及行文中各段落的首句,从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事件和思想情感。
不必纠结其中的生词难句。
2、细读题目,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文章第二遍,找到文章和题目对应的内容,结合上下文得出标准答案。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完题后,同学们一定要对照答案将文章从头至尾再看一遍,看答案要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情感。
二、经典例题分析:如下图所示,第一步初读文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是讲述了周杰伦在音乐追寻上获得成功的故事。
第一段写周杰伦从小喜爱音乐,牺牲玩的时间来练琴。
高中毕业后到一家餐厅打工。
第二段写周杰伦参加选秀节目被聘请为音乐制作助理。
第三段写一年后,老板决定帮他出唱片。
第四段写周杰伦抓住机会拼命创作。
第五段写周杰伦取得成功。
第六段点题,揭示文章中心。
第二步细读题目,回扣原文,找到和题目相对应的答案信息。
例如第1题就是去文中找意思相对应的词语。
第3题就是结合原文总结周杰伦的人生轨迹和志向。
这些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因为有了第一遍初读文章的总体印象,因此找起来并不像大海捞针,有一个大体的位置,也可以用快速浏览法来迅速定位答案区间,并准确找出答案。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精选6篇)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精选6篇)《盘古开天地》教案篇一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祖国灿烂传统文化的情感。
《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喜欢神话故事,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学字词、读通课文并借助字典等学习工具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
但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在读书时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无法深刻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复述课文更是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学中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式,让同学们关注本课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在品读文字的同时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通过板书及画面提示帮助同学们复述课文,有效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1.100%的同学能正确读写“黑暗、四肢、肌肤、一丈、辽阔、血液、奔流不息、滋润、创造”等词语。
95%的同学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混沌、滋润、奔流不息”等词语。
2.95%的同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比较推敲“抡”、“猛劈”、“顶”、“蹬”等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背诵第2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体会反义词和同义词在表达上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导学精要解读说明和参考答案统稿
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训斥 凝视 冷酷 愉快 拆除 (2) 仁慈 盛开 寒冷 完好 (3) 盛开 大作 成荫 融化 欢笑 光彩 (其他合适也可) (4) 叱责、喧闹、训斥、洋溢、凝视 阅读练习 1、如:a 他惊讶地看见雕像的双眼充满了泪水,泪珠顺着他金黄的脸颊淌了下 来。燕子不解地问:“王子,你为什么会哭呢?b 快乐王子对燕子说:“我这么高 高地立在这儿,使我能看见自己城市中所有的丑恶和贫苦,尽管我的心是铅做的, 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哭。”c 小燕子哭了起来:“亲爱的王子,我不能这样做。”(其 他处也可)
第 4 课《火烧云》
第一部分 学习探究 问题 1.对应第一个学习目标,表层指向通过对人和动物色彩变化的句子来感受火烧云
金灿灿颜色的美。背后指向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这样写法的生动有趣。思路导航第一题引导 学生有理由地自由表达,合理即可。思路导航第二题根据学情选用,学生不一定必须喜欢课 文这种表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相同事物的不同表达方法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问题 2.对应第二个学习目标,表层指向理清文章内容,明白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变化
特点。背向指向作者的连续观察和有序描写。思路导航第一题旨在训练学生从文段中提取信
六年级秋季班第11课分析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用(含答案)
第11课分析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用所谓关键词句,就是指文章中能反映文章主题,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暗示文章的写作思路,能揭示文章的结构关系,能对文章表情达意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句子。
阅读考试中,往往会针对这些关键词句设置题目,我们要学会分析这些词句的意思和作用。
一、技巧小结。
1.结合上下文,分析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联系上下文,就能更加全面地理解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使文章的情感表达更加明确,内涵更加丰富。
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着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背影》)这句话中的“蹒跚”二字可以表现出父亲年老体胖,走路腿脚不灵便,却坚持爬上爬下,穿越铁道,为儿子买橘子,充分体现了父子之情。
2.结合时代背景和主旨来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
结合文章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容,可以体会到某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
这朦胧的橘红色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是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
(《小橘灯》)结合时代背景,这句话表达的是:小橘灯就是黑暗时代的一线光明。
3.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很多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语句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味。
在阅读时,对修辞手法进行分析,理解词句时就会更准确、更深刻,对语句表达的情感也会感受得更真切。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钻”字表现了小草的生命力顽强,“偷偷地”表现了小草生长的活力和长势旺盛,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对小草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提升。
(一)不识字的老师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yán( )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
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
小升初语文阅读核心考点 01 理解词句含义,赏析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考点解读)
核心考点一 理解词句含义,赏析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一节 考点解读 【考点解读一:理解词语】明确考点,对症下药 在阅读中理解词语的题型主要有:①解释词语的本义;②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指代内容。
例:一张纸条 上初中那年,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程度。
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余钱让我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
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两元钱。
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
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又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童话故事书。
经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
”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真题来源: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小学期末测试题】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微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点拨】掌握方法,一举攻破题型:理解词语(1)通过想象理解词语;(2)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置换、比较理解词语;(3)联系上下文、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4)联系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或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想一想: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 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含义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考点解读二:理解句子】明确考点,对症下药理解句子含义的题型主要考查透过句子的字面意义,挖掘其深层内涵。
浅谈中段阅读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浅谈中段阅读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作者:洪昌梅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8年第26期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词句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何为“关键词句”?顾名思义就是指能体现一篇文章的核心意义的,在文本中起着画龙点睛作用的词句。
它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最能体现文章特点,表达作者感情,反映文章的核心意义,最能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深入品味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其蕴藏的内涵,从而读懂文本,积累语言。
关键词句究竟有哪些表达情意的作用呢?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课标年段目标的解读,其课后题能给我们教学重点进行提示。
纵观中段教材,尤其是四年级教材,其课后题就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这一目标作为了训练重点。
通过对这些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其表达情意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描募事物特点,如《我家的园子》一文中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园子充满活力这一特点。
二、塑造人物性格,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中,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
三、揭示文章中心或表达作者感情。
如《牧场之国》中“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就是关键词。
四、概括主要内容或暗示写作思路的,如《华山的险》一文中“华山天下險。
”句中“险”是本文的关键词,全文围绕这句话展开,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如何帮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呢?一、;; 品读文本,抓重点字词。
句话中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往往蕴涵在一些关键的字词之中。
在引导学生体会关键句子的作用时,要善于抓住这些字词进行品析。
例如《牧场之国》的最后一段:“这就是那真正的荷兰。
”要让学生体会这句话的作用,引导学生抓住“真正”一词来理解,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前文,真正的荷兰就是牧场之国,是动物的天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老师的博客●导航仪同学们,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时,有一些词语或句子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能快速准确提取课文的有效信息,体会到作者情感、明白文章表达的主旨。
它在课文中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就是文章中关键词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点津石一、什么是关键词句在理解阅读文段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关键词、句。
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判断:1. 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2. 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关联词或过渡句3.对于理解文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4.凸现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5.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句二、如何体会关键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一,潜心阅读文本,找准关键词句。
抓住关键词理清层次,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和分析语言特点及表现方法。
第二,抓住关键词句,并做上记号。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第三,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理解句子后再回到文本,整体体会语篇的思想感情。
(一)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记叙文常以多种修辞方法使语句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情味。
阅读时,作一点修辞分析,理解可以更准确、更深刻,对语句中的情味感受更真切例1: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神来。
这段话一连用了两个“扑”字,为什么不用“飞”呢?因为,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对海鸥来说,老人就是他们的亲人,海鸥不能让别人带走老人。
此时用“扑”更能体现海鸥悲伤、无奈、急切和焦虑的心情,他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例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鲁教版五下《匆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法,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
轻烟、薄雾的特点是缥缈易逝,瞬间能被“吹散”,被“蒸融”。
在这种比喻中,让我们体会到时光是极其容易流逝的。
感受到作者对时光的流逝产生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二)凸现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主要是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恰当的词语。
凸显人物形象、具体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使人读了能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有亲临其境之感。
例1: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我自己到倒从没叫过苦、喊过疼——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鲁教版五年级下册《我的舞台》片段文中用“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刻苦练功的情景。
这些词写出了“我”学艺之路的艰辛,深刻地反映了“我”学习的毅力和勇气,折射出“我”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使人读了能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有亲临其境之感。
例2: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三顾茅庐》“恭恭敬敬”一词意为对尊长严肃有礼貌。
此处写刘备恭恭敬敬的等候诸葛亮,表现了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虔诚之心,刻画了一个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的人物形象,这样的词语正是文本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关联词或过渡句例1、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鲁教版三下《飞向蓝天的恐龙》这是过渡句,上面写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自然转换到——让我们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到恐龙是如何演化的?(四)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句中心句是统领全文的句子,是文章的关键句。
文章的中心句往往揭示文章的主题。
例子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鲁教版五下《桃花心木》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文章的关键句。
它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作者从种树的道理中,总结出做人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例如2: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鲁教版五下《手指》)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了作者“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成就人生”的观点,是文章的主旨,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四、怎样理解文章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一)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上下文,就是语言因素的语境。
它对词语的意义有过滤作用,它能滤掉多义词中与语境不合的义项,只留下有关义项,它能滤掉有歧义的句子中与语境不合的意思,留下相合的意思。
语境可使词义、句义更具体明确、内涵更丰富。
例1: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鲁教版五下《跨越百年的美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什么?为什么说融入了“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的镭。
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例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知道。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是居里夫人用三年又九个月的时间提炼出来的,0.1克的镭发出的,也就是居里夫人取得的成就。
“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疲劳至极”,“经过三年又9个月”等几句知道,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终日的烟熏火燎、身体疲劳为代价,因而融入了“美丽的生命”。
例2:(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朱自清《背影》)(2)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
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
——(王愿坚《七根火柴》)以上两句“蹒跚”一词意思一样,但表达的作用不一样。
前一句“蹒跚”意在表明“父亲”虽然年老体胖,走路腿脚不灵便,却坚持爬上爬下,穿越铁道,为儿子买橘子,充分表达了父子情深。
后一句“蹒跚”则表现卢进勇跨越水沟时一瘸一拐,步履艰难的样子,有力塑造了一个带伤在雨后的泥泞草地上顽强追赶队伍的红军战士形象。
(二)联系词语的色彩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感情色彩有了变化,我们看下面一个句子。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
——(毛泽东《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一个“骄傲”的含义是“自满、自大”的意思;第二个“骄傲”的含义是“自豪”的意思。
显然前一个“骄傲”是作为贬义词来用的,而后一个“骄傲”则是褒义词了(三)结合时代背景和主旨来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课文结尾写道: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他在梦例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鲁教版五下《凡卡》)凡卡的愿望能实现吗?结合文章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容,可以体会到其中语句的深层含义,当时俄国正处在沙皇统治下,穷苦人的命运非常悲惨,凡卡的爷爷不过是穷苦的守夜人,他没有能力抚养凡卡长大。
课文以凡卡甜美的梦境结尾,暗示了几卡愿望的破灭。
这样写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四)以修辞体味语句的含义例: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是他们自己逃跑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鲁教版五下《匆匆》这句段话运用了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作者焦急德追寻、却始终无法找到逝去的时光,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与上文能够找回一系列自然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实践园1.阅读短文,用“——”划出文中的过渡句。
体会它的作用。
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容易晒干;火可以烧东西;水可以灭火。
这些事情显而易见,都很好懂。
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却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
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
而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用“-------”划出过渡句,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全国表演艺术中心,又叫海中歌剧院。
为什么一个歌剧院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呢?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美丽的外形。
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的扇贝。
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
这座造型别致的歌剧院,三面临海,与远处雄伟的悉尼大桥互相衬托,简直是巧夺天工。
悉尼歌剧院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它的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
它共有四个大厅,音乐厅有2690个座位,音响效果非常好,还有1550个座位的歌剧厅、550个座位的戏剧厅和电影厅。
舞台上的灯光都是用计算机控制的,监控舞台的是闭路电视系统。
其它的像接待厅、陈列厅、排练场、图书馆、咖啡馆等大小厅室就更多了,有900多间呢。
悉尼歌剧院是一位38岁的丹麦建筑师设计的。
剧院从1959年开始兴建,整整用了14年。
到1973年10月20日那天,悉尼歌剧院终于落成了。
3.读读短文,短文是围绕哪句来写的?用“——”画出来。
葫芦池一年四季景色秀美。
春天,池边翠绿色的柳条在春风里摇曳。
红艳艳的桃花把葫芦池镀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
夏天,池里铺满荷叶,一阵风吹过,像翻动着一层绿色的波浪。
含苞欲放的荷花清香四溢。
秋天,阳光照满大地,池边菊花盛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寒冬,葫芦池结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池边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