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一. 教材分析《1.6声音的高与低》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高与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声音,但对于声音的高与低,以及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声音高与低的概念,并理解其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高与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高与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声音的高与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生活中的实例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声音的高与低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尺子、铅笔、桌子、气球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分辨歌曲中声音的高与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学生听声音的高与低。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敲击时的振动情况。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用尺子、铅笔和桌子进行声音的高与低的探究。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声音的高与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声音的高与低在生活中的应用。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声音的高与低?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
第1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2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岀的声音越低。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描述尺子伸出长度的不同,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高低的情况, 提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起来,
提高整理和分析数据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频率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铝片琴、口琴、钢尺、竖笛等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四上第一单元《声音》第6课 声音的高与低 课时教案
第6课时《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科学思维:通过对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找到声音高低变化的原因。
科学探究:通过对比实验研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及分析,将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起来,得到声音高低变化的原因。
态度责任: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难点:通过描述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1.活动•能积极参与课堂游戏,并且猜想声音高低产生的原因。
3.根据实验结论,分析声音高低与振动之间得关系;说出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观察物体说出高低音怎么变化,并说出理由。
实验二:探索口琴发音高低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口琴实验步骤:1用相同的力度去吹奏口琴,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反复吹三次。
2.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分析高低不同的声音和簧片有什么关系。
3.观察实验现象,填写记录,分析结论。
记录实验现象:相同力气吹琴较长音调较高相同力气吹琴最长音调最高实验分析:口琴的发声部分是固定在黄板上的簧片,当用相同的力度吹奏口琴的时候,就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有高低的不同,口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簧片的长短。
知识拓展:口琴可发出多种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口琴内有长短不同的簧片,长簧片振动频率低,音调低;短簧片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物体振动得快,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音调就低。
对于口琴中的簧片来说,长度越长、越厚的簧片振动起来会越难一些,所以频率会低一些,音调也相应低一些。
实验三:探索钢尺发音高低与什么有关实验材料:钢尺实验步骤:1.将钢尺放到桌面上,轻轻弹动,使它发出声音。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高与低》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分辨不同音高的声音,并能够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对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来探究和发现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和思考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发现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实验器材:尺子、铅笔、橡皮、桌子等3.录音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音高的声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
2.呈现(5分钟)展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并发出声音。
引导学生发现尺子伸出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尺子伸出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铅笔、橡皮等工具,自己尝试制造不同音高的声音。
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5.拓展(5分钟)利用录音设备,让学生录制自己的声音,并尝试改变声音的高低。
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优质课教案
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材P13~15)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3.讲解:口琴由外壳、音格、金属板组成。
金属板上有口琴的发声结构——簧片,当我们吹气或吸气时,口琴的簧片会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4.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5.研讨汇报。
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大家在活动中有哪些发现?学生1:敲击长短不同的铝片,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
学生2:吹奏长短不同的簧片,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6.小结:铝片、簧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铝片、簧片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探索二: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1.提问:怎样让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预设: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
)2.追问: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会有什么变化呢?说说你们预测的理由。
(预设: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因为前面的铝片和簧片发声有这个规律。
)3.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设计意图】柱形图是我们在科学活动中经常用到的数据处理工具,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数据之间的差异,帮助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从而便于我们找出数据之间的规律。
音高变化柱形图能直观地反映出发声物体的长度和它发出声音的高低的变化规律。
4.研讨汇报。
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1: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学生2: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通过探究实验可以看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归纳出的规律。
小组1:发声物体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发声物体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小组2:我们小组又重新研究了口琴,发现薄厚、宽窄不同的簧片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各不相同,并且总结出发声物体越厚、宽,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发声物体越薄、窄,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声音的高与低》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声音的高与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声音有高有低,了解声音高低的概念。
认识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声音的高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高低。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两段高低不同的声音音频,如鸟叫声和牛叫声。
提问学生:这两段声音有什么不同?你能描述一下它们的特点吗?引出课题。
2.认识声音的高低讲解声音的高低概念,让学生理解高音和低音的区别。
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听到的高声音和低声音。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为什么会有高有低呢?3.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提出问题: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作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思考,提出假设,如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材质等有关。
设计实验:准备钢尺、橡皮筋、玻璃杯等实验器材。
以钢尺为例,将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高低。
用同样的方法对橡皮筋和玻璃杯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结果: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得出结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4.拓展应用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利用声音的高低呢?引导学生思考并举例,如乐器的调音、不同的动物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等。
介绍一些关于声音高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创作、声音识别技术等。
5.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高低概念、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等。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高与低》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6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高与低与振动的关系,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声音的高与低的特性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声音的高与低与振动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高与低与振动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高与低与振动的关系。
2.声音的传播条件。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声音的高与低。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振动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尺子、气球、毛巾、瓶子等。
2.教学工具:PPT、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分辨声音的高低,引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兴趣。
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振动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操练(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
巩固(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声音传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声音传播的条件。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改变声音的高低?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声音的高与低与振动的关系,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6《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敲击铝片琴、吹口琴,认识到发声物体的长短、粗细、厚薄对声音的高低有影响,提高仔细观察的能力。
2.通过探索尺子伸出桌外长度的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3.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通过已学知识,推测音叉、钢管、编钟等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尺子伸出桌外长度的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推测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并能用所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材料:1个铝片琴、1把口琴(去罩)、1把钢尺、一张标有相等刻度线的纸、学生活动手册(每人1本)。
【教学过程】一、听音,聚焦声音的高低师播放视频:用相同的力敲击音乐盒的按键。
生听声音,感受音的高低。
师: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是怎样产生的?今天我们来探索探索声音的高与低。
师板书课题:声音的高与低。
二、探索:声音的高低是怎样产生的?活动1: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材料:铝片琴。
师引导学生:1.观察:铝片琴的结构。
2.敲击:用同样的力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反复敲击、边敲边听、边观察、同时思考:什么样的铝片发出的声音高,什么样的铝片发出的声音低?预设:长的铝片琴发出的声音比较低。
短的铝片琴发出的声音比较高。
活动2:吹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材料:已经取下外罩的口琴。
师引导学生:1.观察:口琴的簧片结构。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6《声音的高与低》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6《声音的高与低》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高与低》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6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以及如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来改变声音的高低。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探索声音的高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声音的高低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去发现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科学规律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如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来改变声音的高低。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观察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科学规律。
3.讨论法: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钢尺、塑料尺、木尺、气球、沙子等。
2.实验工具:显微镜、录音机、音响等。
3.教学课件: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分辨出声音的高低。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声音为什么会有高有低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材料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操练(15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用钢尺、塑料尺、木尺分别敲击桌面,观察和记录声音的高低。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气球和沙子进行声音的高低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巩固(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提问:“你们发现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有什么关系?”2.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1.6《声音的高与低》
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1.6《声音的高与低》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高与低》这一课是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以及如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来改变声音的高低。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还没有系统地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来改变声音的高低。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来改变声音的高低。
2.教学难点: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因果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生活实例: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尺子、钢尺、橡皮泥、气球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分辨出声音的高低,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实例,如风吹树叶、狗叫声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高低。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振动快慢的声音高低。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钢尺等工具进行振动,观察声音的高低。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高与低》是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
教材内容丰富,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高低,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2.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高低,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总结法: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气球、尺子、瓶子、水、扬声器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器材,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声音的高低是如何产生的吗?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思考。
操练(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气球、尺子、瓶子等物体的振动情况,并记录下声音的高低。
2.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6.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6.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6.声音的高与低》是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声音的高与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声音的高与低的区分上,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声音的高与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声音的传播条件。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声音的高与低。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讲授法:教师讲解声音的高与低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振动的物体(如尺子、气球等)、音响设备、尺子、乒乓球等。
2.教学图片:与声音的高与低相关的图片。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声音的高与低的实验过程和原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声音的高与低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高与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声音的高与低的实验过程和原理,让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高与低。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振动物体的声音高低。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和感受声音的高与低。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解释声音的高与低产生的原因,以及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6.声音的高与低》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6.声音的高与低》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6.声音的高与低》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音的基本特征,包括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音高的概念,能够分辨不同音高的声音,并能够用简单的工具进行音高的探索。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对于声音的高与低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理解声音的高与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高与低的概念,能够分辨不同音高的声音。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高与低的概念。
2.如何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声音的高与低。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验和实践中学习,通过观察和讨论,深化对声音高与低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不同音高的声音材料,如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不同人的说话声音等。
2.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尺子、气球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些不同音高的声音材料,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与低。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于声音高与低的感受。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声音的高与低的概念,解释音高的含义。
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尺子振动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和听到音高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尺子进行音高的探索。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尺子振动时的音高变化。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用气球模拟声音的高与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音高的概念。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讨论活动,如讨论不同乐器演奏时的音高变化,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分享,深化对音高的理解。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声音的高与低 教案
1-6《声音的高与低》一、学情分析声音对于学生不陌生,生活中总是有很多声音。
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它,却总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并对它充满好奇。
由于开课时间的特殊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感受过声音,但对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的关系”等概念并没有产生深刻的认知。
同时音高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所以本节课还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多听声音,分辨高低音,多关注实验现象,找到振动快慢与音高之间的联系。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将探索声音的一个重要属性——音高。
敲击铝片琴和吹口琴都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猜测到音高可能跟物体的长短有关。
接下来,学生将采用改变钢尺发声部分长度的方法,让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来发现物体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揭开音高的秘密。
三、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描述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
四、学习重难点重点: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难点:通过描述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准备生(每组):一个铝片琴、一个敲击锤、一把拆除外壳的口琴、一把钢尺(长50cm)、一个带有KT板的木块、记录单2份。
师:电子琴、乐器(排箫、风铃管、青蛙刮鼓)、达人榜+话筒贴(奖励用)、一把钢尺、板贴(6个卡纸)。
七、学习流程【课前谈话】2分钟谈话:听伴奏,猜歌名。
(伴奏:铃儿响叮当、粉刷匠、春天在哪里)一、聚焦(2分钟)music(音乐起)。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
《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6课,主要探索声音的高低这一属性。
教材首先通过提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题,聚焦探究主题。
探索部分通过观察铝片琴、口琴等乐器振动物体的长短、大小,发现振动物体的形状与声音高低的关系,并借助钢尺探索振动快慢影响声音的高低。
最后通过观察风铃、编钟的特点,应用概念判断物体发出声音高低的规律。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高低、强弱的特点,振动的幅度影响声音的强弱。
并且在探究能力上,学生已经借助尺子探究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本课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探索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教学目标】经历不同长度或大小的铝片、玻璃、木棒、风铃管、玻璃杯、铁碗、瓷碗等物体发出声音高低与物体大小的关系的活动,并借助钢片琴与APP探索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关系的过程,期望达成:知道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能借助APP测量物体振动快慢,并通过数据分析建立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保持探索声音变化的兴趣。
【重难点】观察不同长度或大小的物体发出声音高低,借助APP测量物体振动快慢,并通过数据分析建立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铝片琴、玻璃、木棒、风铃管、玻璃杯、铁碗、瓷碗各一套、吉他一把学生准备:手机APP、钢片琴、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表演激趣,聚焦问题1.师生利用钢片琴合奏唱《小星星》。
2.揭题。
二、初步体验,归纳现象1.提问:也就是说短的钢片振动发出声音高,长的钢片振动发出声音低。
那其他物体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呢?2.学生观察记录。
3.交流汇报:玻璃、木头、陶瓷以及用这些材料做成的物体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二、实验探索,聚焦本质1.过渡引导:我们发现不同材料的物体都有长(大)发出的声音低,短(小)发出的声音高的特点,这是其中又有什么奥秘呢?2.演示APP操作方法。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 声音的高与低 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公开课教案3篇)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 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6课,是在学习了第5课研究了声音的强弱的有关内容后,继续研究声音的另一个属性——音高。
敲击铝片琴、钢管、编钟都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并通过观察,学生们可以猜测到音高可能跟物体的长短、薄厚有关。
学生将采用改变钢尺发声部分长度的方法,让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来发现物体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揭开音高的秘密。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的幅度决定着声音的大小,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物体的振动联系起来。
在本课,学生将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去认识声音的另一个基本属性——音高。
【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科学思维:探索钢尺、音叉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以及振动快慢的变化,推测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建立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并能用所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探究实践:通过描述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学生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态度责任:1.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2.能借助手机慢动作摄影功能和手机声音APP让物体的声音可视化,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钢尺、音叉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以及振动快慢的变化。
难点:推测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建立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并能用所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声音的世界,竖起小耳朵,静静地听!他们有什么不同?(老师敲击铝片琴上的两个声音,请学生比较声音的不同。
)预设:强弱不一样2.声音的强弱与什么有关?预设:振动幅度有关老师敲一组音阶,这些声音有什么不一样?预设:从低到高,声音音高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高与低。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声音的高与低》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声音的高与低》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这一章节的第6课,主要介绍声音的高低音调。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辨别和区分声音的高低,并了解高声音和低声音的特点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声音的高低音调的概念。
-掌握如何辨别和区分高声音和低声音。
-了解高声音和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辨别声音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高低音调的概念和特点。
-辨别和区分高声音和低声音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声音的高低音调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听觉辨别和区分高声音和低声音。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声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听觉辨别能力,但对声音的高低音调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声音的高低音调。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播放一段高音和低音的声音,例如高音乐器演奏和低音乐器演奏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老师问学生有没有注意到声音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讨论声音的高低。
第二环节:引入新知识1. 老师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教具,展示不同的声音来源,如钢琴、小提琴、鸟叫等。
2. 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聆听,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声音的高低特点。
例如,钢琴演奏时的声音高亮悦耳,小提琴演奏时的声音低沉柔和。
第三环节:学习声音的高低音调1. 老师向学生解释声音的高低音调的概念,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说明。
例如,高音调的声音是指发出的声波频率较快的声音,而低音调的声音是指发出的声波频率较慢的声音。
2. 老师通过示范和让学生亲自尝试,让学生发出高音和低音,并观察和感受声音的不同之处。
2020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集体备课教案
2020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高与低》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声音的特性。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声音的高低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他们。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声音的高低。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尺子、乐高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高低。
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并发出声音。
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乐高等物品自己尝试制造不同音高的声音,并观察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成果分享,让学生讲述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声音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高低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说明,如音乐、电影等。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活动意图说明:将音乐与科学课堂相结合,揭示本课研究课题——声音的高与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1.学生探索铝片琴的长短与音高的关系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1.学生按顺序敲打铝片,听一听铝片发出的声音。
2.学生观察思考高低不同的声音与铝片琴什么有关。
铝片越长→声音越低铝片越短→声音越高学生活动31.学生观察口琴发出的声音高低与什么有关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1.学生尝试吹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学生打开口琴外罩,观察口琴簧片,猜一猜声音高低与簧片的联系。
口琴内部结构:外壳、音格和金属板,金属板是口琴的发声部分——簧片。
簧片长短、薄厚和宽窄与音高有联系。
簧片短、薄、窄→声音高簧片长、厚、宽→声音低学生活动41.观察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预测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发出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2.实验、记录分析数据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1.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钢尺发出的声音变化2.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变化3.整理数据,绘制柱形图预测验证。
教师活动21.师:请小组一位同学依次敲打铝片,一起听声音。
观察并思考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2.师:今天我们的实验都要听声音,大家觉得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预设:静静地听声音。
3.指导学生重复实验3次后再交流汇报。
4.铝片琴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与铝片的长短有关。
教师活动31.师出示口琴,引导学生尝试吹奏口琴。
2.师指导学生打开口琴外罩,看看口琴内部结构,一边吹一边找它的发声部分。
师强调小心划伤的安全问题。
3.引导学生交流思考,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教师活动41.师:同学们,请你们从以上两个活动中得出的关系,预测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发出声音的高低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师引导学生边实验边记录数据。
3.师交代注意事项:(1)按照钢尺振动部长短的变化顺序一次进行实验,钢尺伸出的长度一依次可选择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的高与低》精品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取决于琴片的长短。
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高低不同的声音和簧片有什么关系?实验步骤:(1)用相同的力度去吹奏口琴,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2)反复试验3次,描述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簧片越长,声音越低;簧片越短,声音越高。
实验结论:声音有高低的不同,口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簧片的长短。
钢尺实验。
1.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发出的声音的关系。
实验目的: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钢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
实验猜想:随着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伸出越长,音高越____;伸出越短,音高____。
(填“低”或“高”)实验材料:钢尺、硬皮书。
实验步骤:(1)根据钢尺的长度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
(2)将钢尺露出桌面5~6厘米,用硬皮书盖住余下部分,并用力压住(如上图)。
(3)用力拨动钢尺,反复3~4次,仔细倾听钢尺发出声音的高低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然后记录下来。
音高用高、较高、较低、讨论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全班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就是说,铝片琴的高低不同的声音与铝片的长短有关。
口琴的簧片越长,发出的音量越低,簧片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也就是说,口琴声音的高低与簧片的长短有关。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观看视频资料《声音传播的特征》、《声音的高低变化》。
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现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吗?音高的变化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钢尺声音的高低与钢尺的振动频率有关,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认为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
实验步骤:(1)用相同的力度去吹奏口琴,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2)反复试验3次,描述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簧片越长,声音越低;簧片越短,声音越高。
实验结论:声音有高低的不同,口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簧片的长短。
钢尺实验。
1.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发出的声音的关系。
实验目的: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钢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
实验猜想:随着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伸出越长,音高越____;伸出越短,音高____。
(填“低”或“高”)实验材料:钢尺、硬皮书。
实验步骤:(1)根据钢尺的长度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
(2)将钢尺露出桌面5~6厘米,用硬皮书盖住余下部分,并用力压住(如上图)。
(3)用力拨动钢尺,反复3~4次,仔细倾听钢尺发出声音的高低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然后记录下来。
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振动用快、较快、较慢、慢来描述。
(4)把钢尺依次伸出桌面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钢尺振动实验记录表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音高振动
5~6 高快
10~11 较高较快
15~16 较低较慢产生的?
全班交流
汇报。
学生分小
组进行实
验,全班交
流,小组代
表汇报。
同的声音与
铝片的长短
有关。
口琴
的簧片越
长,发出的
音量越低,
簧片越短,
发出的声音
越高。
也就
是说,口琴
声音的高低
与簧片的长
短有关。
20~21 低慢
实验现象: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就不同。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发出的声音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短,发出的声音高。
实验分析:(1)通过对记录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的频率有关。
钢尺振动越快,声音越高;钢尺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声音高低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实验结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2.音高。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3.音高变化柱形图。
我们可以用柱形图表示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间的关系。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观看视频资料《声音传播的特征》、《声音的高低变化》。
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现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吗?
音高的变化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出示各小
组的实验
记录表,各
小组汇报
实验情况
及本小组
得出的实
验结论。
柱状图使我
们科学活动
中经常用到
的,它可以
帮助我们对
实验数据进
行整理,便
于我们分析
数据,它可
以直观地表
示数据之间
的差异,从
而让我们找
出数据之间
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钢尺声音的高低与钢尺的振动频率有关,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认为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观察下图中的物体,推测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将会怎样变化,并说一说理由。
不同粗细、长短的音叉。
音叉越短,发出的声音越响;音叉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
钢管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钢管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编钟。
编钟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编钟越小,发出的声音越高。
经过逐一敲击,我们发现粗、长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细、短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因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长短、粗细(振动频率)有关,物体越细、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拓展:根据声音判断物体运动的方向
当一辆鸣着笛的汽车或火车向你驶来时,鸣笛声就会变得越来越高;当一辆鸣着笛的汽车或火车离你而去时,鸣笛声就会变得越来越低。
这是因为声源相对于我们发生运动时,会使人耳感受到音高在发生变化。
同理,有经验的炮兵会根据炮弹在室中音高的变化来判断炮弹是飞向他还是远离他。
铝片琴音乐欣赏视频资料。
的规律。
给我们提供观察和预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
20~21厘米,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就不同。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发出的声音低;钢尺仲出桌面的长度短,发出的声音高。
实验分析:
(1)通过对记录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的频率有关。
钢尺振动越快,声音越高;钢尺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声音高低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实验结论: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2.音高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单位:赫兹。
我们可以用柱形图表示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间的关系。
记录实验数据
认真听讲学习。
柱形图是我们科
学活动中经常用
到的,它可以帮
助我们对实验数
据进行整理,便
于我们分析数
据,它可以直观
地表示数据之间
的差异,从而让
实验分析:
通过对“音高变化柱形图”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音高与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的关系。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实验结论: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我们我出数据之间的规律。
这给我们的观察和预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数据能力。
3. 科学研讨研讨一: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
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现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之
间的关系吗?
音高的变化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钢尺伸出桌
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越长,声音越低。
钢尺声音的高低与钢尺的振动
频率有关,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反之则越低。
研讨二: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认为发声物体的
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
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
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研讨三:推测声音高低变化,并说明理由?
图一为不同粗细、长短的音叉
图二为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
图三维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编钟通过学习,对于
这个问题,学生
们能够用语言简
要的描述振幅和
声音强弱的关
系。
思考生活中的实
例。
通过研讨环节,
能够回忆思考今
天的实验内容,
能够用语言简要
的描述振动频率
和声音高音的关
系。
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对生活
中的现象进行思
考,运用到生活
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