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间接胆红素偏高

体检报告间接胆红素偏高
体检报告间接胆红素偏高

关于胆红素

人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

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

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胆囊炎,胆石症等. 总胆红素是直

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二者的总和。总胆红素升高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疸。总胆红素偏低的原

因有可能是因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

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就是面色微黄或苍白,但是否缺铁性贫血还要做进一步检查,红细

胞形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检查。厌食的人如果缺锌,也会引起总胆红素偏低。胆红素偏

低的医学参考价值低,对身体没有大的影响。

总胆红素偏低也有可能是检测错误引起的,总胆红素偏低的患者可以再检查一次肝功能,

看看是否是检查结果错误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危害一:由于间接胆红素是由红细胞产

生的,如果间接胆红素偏高,说明红细胞大量的被破坏掉,导致这些间接胆红素不能全部入

肝脏,所以有部分留在血中,容易导致溶血性黄疸。间接胆红素皮偏高的危害二:间接胆红

素偏高说明肝细胞受到损伤,没有能力加工间接胆红素,所以间接胆红素偏高,造成肝细胞

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偏高.是胆囊有问题,并不是严重偏高,只是偏高可以参考

中医调理治疗一下.平时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少吃一些辛辣肥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食

物,中药方面可以吃些舒肝利胆的药物

由此我们可知,间接胆红素偏高与肝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床检查中如果患者间接

胆红素偏高一定要进一步检查肝脏问题,及时找出病因科学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且不可轻

心、大意。篇二: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直接胆红素高是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引起

的,间接胆红素高是由于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升高超过肝脏转化能力。

那么下面请专家来详细讲解一下: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北京261医院专家指出,间接胆红素偏高主要

有几种原因造成的:一些恶性疾病也会导致血中的间接胆红素偏高。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急

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间接胆红素,当血中间接胆红素过多时,超过了肝脏的

转化能力,使间接胆红素在血中滞留,从而引起血中间接胆红素偏高,这种情况也被称之为

溶血性黄疸,患者通常会有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尿色发黄症状。当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

会导致溶血,使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从而导致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偏高。

间接胆红素高原因: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间接胆红素,当血中间接胆红素过多时,超过了肝脏

的转化能力,使间接胆红素在血中滞留,从而引起血中间接胆红素偏高,这种情况也被称之

为溶血性黄疸,患者通常会有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尿色发黄症状。篇三:体检报告解读—

—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

体检报告解读——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

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又称为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的相关代谢,您可以按照下面的内容通俗的这样理解。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通俗的说,胆红素的“前

世”是红细胞,红细胞死亡后,就被降解为间接胆红素(之所以称之为间接,是因为它不能

溶于水),后者进入肝脏,经处理、转化等一系列的加工,成为了直接胆红素(可溶于水),

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随大便排出体外(使大便呈现“黄色”)。

间接胆红素(ibil)偏高见于严重烫伤、败血症、疟疾、血型不合输血、脾功能康康在线

——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解读

亢进、恶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铅中毒、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

性黄疸、体质性黄疸、哺乳性黄疸等。

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和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

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35 %为阻

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比值<20%为溶血性黄疸。

建议内科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及治疗。

康康在线——小贴士

q:间接胆红素高吃什么药好?

a:单纯的就间接胆红素高点,没太大意义,需要排除溶血性黄疸。如果总胆红素也正常,

那就不用管了。多喝水,饮食有节,起居有度就可以了,不用吃药。少喝酒吧,估计是酒量

不行,肝脏解毒能力下降引起的,这样药更不能吃了,好好在家清淡饮食一段时间再复查下

吧。

q:间接胆红素高怎么办? a:间接胆红素高除了积极的接受治疗之外,还应注意饮食。间接胆红素高患者朋友饮食

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

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宜多食海鲜、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

肝脏等食物。忌饮酒,忌过多甜食。饭后宜卧床休息1-2小时,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

应,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2.多选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可增加vc含量,促进免疫系统的启动,

增加白血球吞噬细菌的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比

如红枣、梨、山楂、苹果、西瓜等,其中红枣具有养血安神,解药毒、缓和药性的功能。苹

果可以醒酒平肝,生津解毒。而山楂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尤

其适合乙型肝炎转氨酶高的患者食用。

值得提醒的是,作为胆红素偏高的患者仅靠以上饮食也不一定能够恢复胆红素正常值,

及时到医院针对原发疾病治疗才是关键。篇四:总胆红素偏高怎么回事

总胆红素偏高怎么回事?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1-18 18:32 我今年25岁,前些天体检时被测出总胆红素偏高(19.67umo/l),间接胆红素偏高

(14.5um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1.65mmol/l),请问是怎么回事啊!严重吗?是

我太瘦的缘故吗?45公斤女性。

提问者: zbimf - 二级

最佳答案

总胆红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

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

见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根据你所提供的检测结果来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偏高。是胆囊有问题,并不是严

重偏高,只是偏高其他指标正常的化不是很大的问题,可以参考中医调理治疗一下。胆囊壁

毛糙但胆囊壁没有明显增厚的情况说明有轻度的胆囊炎症但不是很严重楼主大可放心,平时

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少吃一些辛辣肥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中药方面可以吃些舒肝

利胆的药物,如鸡骨草胶囊或舒肝利胆片!

补充:“b”超发现胆嚢粘膜稍毛糙,是否算病。应该看你有否右上腹胆嚢区不适、隐痛,

并影响到饮食否。如果没有上述不适,即胆嚢粘膜毛糙只能作为参考,定期随访、观察。不

作为病的处理。如果临床症状加重,那么胆嚢粘膜毛糙可以参考为疾病。就得进一步到医院

检查。

总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

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

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

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

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

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

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

疸。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

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

μmol/l(1-4mg/l)。篇五: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来源:山西肝病治疗网作者:张主任发布日期:09-12-07 点击:14258 文章导读:本文一一介绍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是什么,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有哪些?要想知

道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就得了解什么是胆红素? 了解了什么是胆红素,才可明白总胆红素偏

高的原因.

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要想知道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就得了解什么是胆红素? 了解了什么是胆红素,才可明白

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胆红素(bilirubin)是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素代谢后的废弃物。主要由血红蛋白转化而来,

一克血红蛋白能转化成34mg胆红素。

当红血球衰老(红血球生命周期120天)时,会经过脾脏加以破坏处理而产生胆红素,胆红

素会透够肝脏作用并由胆管被排至十二指肠中,最终绝大多数随着粪便而排出体外。正常人

每日生成胆红素250~350mg,其中80%~85%来自血液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其余15%~20%来

自骨髓和肝脏,称为旁路胆红素。

胆红素对身体而言是废弃物,但如果是血清中胆红素过高时,却透露出肝脏病变或胆管阻

塞等异常讯息,血清胆红素的数值的高低代表着异常的严重程度。

一般说来,直接胆红素(bilirubin direct)在0.5mg/dl以下、总胆红素(bilirubin total)

在1.3mg/dl以下属正常范围。

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通常是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为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

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

是总胆红素(t-bil)。以上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

多,产生间接胆红素过多,此时检查间接胆红素偏高,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

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无法正常地

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脏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

此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此时检查直接胆红素偏高与间接胆红素偏高;一旦肝外的胆道

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无法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肝炎患者的黄

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

接胆红素升高。

怎样可以控制胆红素偏高的方法?

胆红素偏高是黄疸病人最重要的病因 ,关于黄疸常分为四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

疸、阻塞性黄疸、先天性黄胆。其中溶血性黄疸多有输血病史;肝细胞性黄疸有有许多原因:

如药物性肝炎、免疫性肝炎、甲、乙、丙、丁、戊、庚性肝炎等;阻塞性黄疸:常为胆囊炎、

胆结石、胆囊息肉、肿瘤、胆瘀性肝炎等;最后就是先天性黄胆:是肝脏缺乏葡萄糖醛酸酶和

或者其他酶,导致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黄胆,多年幼发病。

胆红素值控制不住是怎么回事?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

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

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

头癌等。

所以你现在出现的胆红素高应该积极寻找原因,才好做进一步的处理。

了解了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那么在饮食上要注意

体内的胆红素大多数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

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

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

癌等。

所以你现在出现的胆红素高应该积极寻找原因,才好做进一步的处理。方便的话,可以去

医院检查,考虑进行专科检测。

总胆红素偏高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

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

2、宜多食海鲜、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

3、忌饮酒,忌过多甜食。

4、饭后宜卧床休息1-2小时,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肝细胞修复。相信

通过肝病专家的详细讲解,大家对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有所了解了吧!

温馨提醒:北京京科肝泰医院最为北京市规模最大,实力雄厚的肝病专科医院,以质量

建院的治疗方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调精心、细心、耐心、周到和“保护患者隐

私的医德作风”,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越的治疗条件和舒适的环境,与众多肝病医院相比,我

院有足够的优势和能力,占据上风,优质的就诊服务,高超的医疗水平,丰富的治疗手段,

低廉的收费价格,雄厚的技术准备,完善的运作体系,科学的管理体制,塑造了一个一个战

胜肝病的神话。近年来,医院一直致力于推动肝病治疗事业发展,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除

此之外,肝泰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多次伸出援助之手,并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得到了广大肝

病患者的认可。

体检报告间接胆红素偏高

关于胆红素 人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 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 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胆囊炎,胆石症等. 总胆红素是直 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二者的总和。总胆红素升高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疸。总胆红素偏低的原 因有可能是因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 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就是面色微黄或苍白,但是否缺铁性贫血还要做进一步检查,红细 胞形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检查。厌食的人如果缺锌,也会引起总胆红素偏低。胆红素偏 低的医学参考价值低,对身体没有大的影响。 总胆红素偏低也有可能是检测错误引起的,总胆红素偏低的患者可以再检查一次肝功能, 看看是否是检查结果错误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危害一:由于间接胆红素是由红细胞产 生的,如果间接胆红素偏高,说明红细胞大量的被破坏掉,导致这些间接胆红素不能全部入 肝脏,所以有部分留在血中,容易导致溶血性黄疸。间接胆红素皮偏高的危害二:间接胆红 素偏高说明肝细胞受到损伤,没有能力加工间接胆红素,所以间接胆红素偏高,造成肝细胞 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偏高.是胆囊有问题,并不是严重偏高,只是偏高可以参考 中医调理治疗一下.平时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少吃一些辛辣肥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食 物,中药方面可以吃些舒肝利胆的药物 由此我们可知,间接胆红素偏高与肝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床检查中如果患者间接 胆红素偏高一定要进一步检查肝脏问题,及时找出病因科学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且不可轻 心、大意。篇二: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直接胆红素高是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引起 的,间接胆红素高是由于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升高超过肝脏转化能力。 那么下面请专家来详细讲解一下: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北京261医院专家指出,间接胆红素偏高主要 有几种原因造成的:一些恶性疾病也会导致血中的间接胆红素偏高。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急 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间接胆红素,当血中间接胆红素过多时,超过了肝脏的 转化能力,使间接胆红素在血中滞留,从而引起血中间接胆红素偏高,这种情况也被称之为 溶血性黄疸,患者通常会有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尿色发黄症状。当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 会导致溶血,使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从而导致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偏高。 间接胆红素高原因: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间接胆红素,当血中间接胆红素过多时,超过了肝脏 的转化能力,使间接胆红素在血中滞留,从而引起血中间接胆红素偏高,这种情况也被称之 为溶血性黄疸,患者通常会有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尿色发黄症状。篇三:体检报告解读— —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 体检报告解读——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 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又称为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的相关代谢,您可以按照下面的内容通俗的这样理解。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通俗的说,胆红素的“前 世”是红细胞,红细胞死亡后,就被降解为间接胆红素(之所以称之为间接,是因为它不能 溶于水),后者进入肝脏,经处理、转化等一系列的加工,成为了直接胆红素(可溶于水),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7-04-13T14:49:16.73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作者:何嫦青 [导读] 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 衡阳县妇幼保健院湖南衡阳 4212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病因为母妊高征、早产、难产、新生儿溶血病、脓皮疹、上呼吸道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血肿等。按随机数字进行分组: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对照组加用白蛋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娩方法、血型。(2)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生体重、黄疽出现时间及胎龄。(3)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平均胆红素值。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生体重、分娩方法、血型比较无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生体重、黄疽出现时间及胎龄分别为(3.05±1.22kg、3.13±0.58天、35.01±1.28周)、(3.07±1.36kg、3.15±0.66天、35.11±1.37周),比较无差异(P>0.05)。(3)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平均胆红素值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治疗疗效,加速新生儿的退黄。 【关键词】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围产期新生儿的常见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疾病早期造成患儿惊厥、角弓反张,远期可遗留神经后遗症,造成听力障碍、脑瘫、智力发育迟缓[1]。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病率为1.18%~16%。日本学者报道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5.6%,美国学者报道为3.2%。我国每年活产婴儿1800万~2000万,流行病学显示在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广东6.3%、广西9.2%、贵阳3.77%。引起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有溶血、围产因素、感染性疾病、体质量丢失、基因缺陷、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陷[2]。由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害大,发病率高,早期对患儿进行积极的干预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鲁米那、尼可刹米、尼可刹米、茵桅黄注射液退黄等,取得一定疗效[3]。最近研究显示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可以加速新生儿退黄,改善新生儿结局。因此本文拟收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分析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病因为母妊高征、早产、难产、新生儿溶血病、脓皮疹、上呼吸道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血肿等。按随机数字进行分组: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对照组加用白蛋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研究组平均年龄、性别、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1±0.4天、男性30例、女性20例、294.5±50.4umol/L),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3±0.5天、男性31例、女性19例、301.7±59.7umol/L),两组年龄,性别,总胆红素及病因水平无差异。 1.2 入选标准(1)性别不限,符合1998年美国儿科协会制定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标准。(2)患儿父母知情同意。(3)自愿参加试验。 1.3 排除标准(1)患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恶性肿瘤者。(3)G-6-PD缺乏症。 1.4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为(1)新生儿黄疽光疗,采用单面蓝光。(2)鲁米那(国药准字H20083156,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5mg/kg.d,早晚一次,服用4天。(3)尼可刹米(国药准字H41021044,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0mg/kg.d,早晚一次,服用4天。(4)茵桅黄注射液(国药准字Z13020772,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茵桅黄注射液4ml静脉滴注。(5)积极纠酸,考虑感染者加用抗菌药物。 1.4.1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白蛋白(国药准字S1*******,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1g/kg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1.4.2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国药准字S1*******,生产企业:哈尔滨派斯菲科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400mgk/g?d,用1~5天。 1.5 观察指标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娩方法、血型。(2)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生体重、黄疽出现时间及胎龄。(3)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平均胆红素值。 1.6 统计学 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娩方法、血型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生体重、分娩方法、血型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Bhutani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的95百分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降低胆红素:根据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决定光疗、换血等措施。 2.预防高胆红素脑病:必要时使用白蛋白。 3.减轻溶血:必要时给予静注丙种球蛋白。 4.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 (四)标准住院日为5-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大便常规。 (2)CRP。 (3)监测胆红素。 (4)血生化全套。 (5)血气分析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 (2)血TORCH。 (3)腹部B超。 (4)红细胞形态。 (5)听力检查。 (6)头颅MRI。 (7)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 (8)血培养+药敏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 根据光疗曲线进行光疗。 (1)光疗过程中注意适当增加补液量,以防光疗中体液丢失过多。 (2)注意监测体温。 (3)光疗中注意保护患儿的双眼和会阴部。

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地鉴别诊断

给你一个土点的方法:永远不会忘记,"直"字组词-----直接(直结)----结合胆红素.(经肝脏作用后的了) 患者曾于20年前感染病毒性肝炎,曾行过短期正规治疗。后间断服药两次。服药间隔时间较长。最近偶感右上腹隐疼。久坐后右季肋区感钝疼。休息后缓解。于近日查肝功提示:总胆红素37.7(<20) H 间接胆红素29.8(2-17) H 直接胆红素7.90(1-7) H 总蛋白83.2(60-83) H 白蛋白51.4(35-55) 球蛋白31.8(20-30) 白球比1.62(1.1-2.5) 谷丙38.6(<40) 谷草27.8(<38) 谷丙/谷草0.72 碱性磷酸酶73.4(<115) 胆碱脂酶8631(5000-12500) r-谷氨酰氨转肽酶19.5(0-40) 以上肝功能结果中升高的值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对于这类长期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是什么?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谢谢各位给予相关解释及帮助! 红细胞由血红蛋白和亚铁血红素构成,前者在肝、脾脏被分解为珠蛋白、铁、胆绿素,胆绿素还原成间接胆红素(即非结合胆红素因此,红细胞受破坏溶血时,出现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间接胆红素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直接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后者能经肾排出,前者不能。 1、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增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疟疾、新生儿黄疸等。 2、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3、三者均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 血中胆红素有3种:未结合胆红素(UC、结合胆红素9CB)和δ-胆红素。成人每日平均产生25 0~350mg胆红素,其中约75%来自衰老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分解,另25%主要来自骨髓内未成熟红细胞的分解及其他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分解产物。UCB不溶于水,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不通过肾小球滤膜。UCB入肝后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用下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即为CB。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管后,在回肠未端至结肠部位,通过来自肝脏、小肠上皮细胞和肠道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转变为未结合胆红素。CB相对分子量小,溶解度高,可通过肾小球滤膜由尿中排出。δ-胆红素的反应性与结合胆红素相似,但它是未结合胆红素与清蛋白通过非酶促反应形成的共价结合物,通常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血中C B增高超过肾阈值时,结合胆红素即从尿中排出。 血中胆红素有3种:未结合胆红素(UC、结合胆红素9CB)和δ-胆红素。成人每日平均产生25 0~350mg胆红素,其中约75%来自衰老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分解,另25%主要来自骨髓内未成熟红细胞的分解及其他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分解产物。UCB不溶于水,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不通过肾小球滤膜。UCB入肝后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用下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即为CB。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管后,在回肠未端至结肠部位,通过来自肝脏、小肠上皮细胞和肠道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转变为未结合胆红素。CB相对分子量小,溶解度高,可通过肾小球滤膜由尿中排出。δ-胆红素的反应性与结合胆红素相似,但它是未结合胆红素与清蛋白通过非酶促反应形成的共价结合物,通常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血中C B增高超过肾阈值时,结合胆红素即从尿中排出。

2016年最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16年版) 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Bhutani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的95百分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 1.降低胆红素:根据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决定光疗、换血等措施。 2.预防高胆红素脑病:必要时使用白蛋白。 3.减轻溶血:必要时给予静注丙种球蛋白。 4.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

(四)标准住院日为5-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大便常规。 (2)CRP。 (3)监测胆红素。 (4)血生化全套。 (5)血气分析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 (2)血TORCH。 (3)腹部B超。 (4)红细胞形态。 (5)听力检查。

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hereditaryhyperbilirubinemias)又称家族性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遗传缺陷致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转运、结合或排泌障碍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胆红素由生成部位通过血液循环至肝脏后,于肝细胞内在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后者称为结合胆红素,前者称为非结合胆红素。 根据胆红素的性质分为二类:①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包括Gilbert综合征、Crigler-Najjar 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和旁路性高胆红素血症;②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包括 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和良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二病因1.Gilbert综合征 本病以以慢性、间歇性、轻度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为特征。无溶血证据和肝脏疾病表现,相当常见,常有家族史,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外显率不完全,也可呈常染色体隐形遗传。Gilbert综合征可能源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的突变。 2.Crigler-Najjar综合征 又称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本综合征分为Ⅰ、Ⅱ两型。均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疾病:①Ⅰ型患者以非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为特征,预后极差,是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严重下降或者丧失所导致。②Ⅱ型以非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为特征,预后一般良好。本型是由于肝细胞内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低下(较I型为轻)所致。 3.Dubin-Johnson综合征 又名先天性非溶血黄疸直接Ⅰ型、家族性慢性特发性黄疸。是一种以慢性间歇性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肝色素沉着为特征的良性疾病,临床少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外显不完全,有种族差异。本病系肝细胞胆汁分泌器对结合型胆红素、靛青绿等有机阴离子呈先天性排泌功能缺陷,致使结合胆红素转运和向毛细管排泌障碍,造成高结合胆红素血症而引起黄疸。 4.Rotor综合征 又名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直接Ⅱ型,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病是由于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和排泄结合胆红素发生先天性缺陷,造成血清胆红素增高所致。 三临床表现1.Gilbert综合征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76例病因分析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76例病因分 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为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对本科200601~200806的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76例进行抽取静脉血,测定胆红素、血常规、母子血清学、血培养、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腹部B超等检查,采用药物、光疗、换血疗法等综合治疗。结果 ABO溶血及感染是引起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分别占39.4%和19.9%,不明原因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也占一定比例。结论溶血和感染是引起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不明原因的黄疸也需重视。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婴儿,新生;黄疸;胆红素脑病/病因学;蓝光照射;ABO溶血;换血疗法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现象,胆红素脑病是其严重并发症,胆红素水平超过342.0 μmol/L时,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1]。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需积极明确病因,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可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减轻伤残率和病死率。下面就本科200601~200806收治的176例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

病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科200601~200806的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76例,胆红素342.0~875.3 μmol/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80%以上,其中男117例,女59例;胎龄28~42周,其中足月儿157例,早产儿19例;日龄1~10 d,其中1~7 d 135例,>7 d 41例;体质量1 200~4 050 g,其中小于胎龄儿23例,适于胎龄儿150例,大于胎龄儿3例。本文病例的诊断符合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1]。 1.2 临床标本的采集 患儿入院后即抽取静脉血,测定胆红素,同时做血常规、母子血清学、血培养、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腹部B超等检查,明确病因。胆红素的检测用日立7060全血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培养用法国BacT ALERT PF儿童型培养瓶及BacT 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G6PD测定用法直接测定G6PD活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采用药物、光疗、换血疗法等综合治疗。 1.4 病因 见表1。表1 176例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其例数分布(略)注:*为胎龄<37周,不伴有感染及其他明确病因者。早产有明确病因者已归入相应的疾病内。

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新标准·方案·指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 ? 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十分常见的临床问题,胆红素脑病在我国也并非罕见[]。高胆红素血症的监测、高危因素的评估以及正确及时的处理对于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对个体的危害性受机体状态和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固定的界值作为干预标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在2001年曾经起草制定"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2009年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提出了"新生儿黄疸诊疗原则的专家共识"[]。针对近年来新生儿在产科住院时间的普遍缩短及常规胆红素随访监测普及不够,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及核黄疸仍时有发生等情况,有必要对2009年"专家共识"进行补充和修订。此次修订,既参考美国儿科学会(AAP)2004年发表的"胎龄≥35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处理指南"[],又更适合我国实际情况。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出生后的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诊断高胆红素血症时需考虑其胎龄、日龄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对于胎龄≥35周的新生儿,目前多采用美国Bhutani等[]所制作的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或AAP推荐的光疗参考曲线作为诊断或干预标准参考()。当胆红素水平超过95百分位时定义为高胆红素血症,应予以干预。根据不同的胆红素水平升高程度,胎龄≥35周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还可以分为:重度高胆红素血症:TSB峰值超过342 μmol/L (20 mg/dl);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TSB 峰值超过427 μmol/L(25 mg/dl);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TSB峰值超过510 μmol/L(30 mg/dl)。 图1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Bhutani等[]) 2.急性胆红素脑病: 急性胆红素脑病是基于临床的诊断,主要见于TSB>342 μmol/L(20 mg/dl)和(或)上升速度> μmol/L mg/dl)、>35周的新生儿。胆红素神经毒性所致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早期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嗜睡、尖声哭、吸吮差,而后出现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激惹,发热,惊厥,严重者可致死亡。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胆红素脑病时通常缺乏典型症状,而表现为呼吸暂停、循环呼吸功能急剧恶化等,不易诊断。通常足月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TSB峰值在427 μmol/L(25 mg/dl)以上,但合并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较低胆红素水平也可能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甚至在171~239 μmol/L(10~14 mg/dl)即可发生。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除了高胆红素血症以外还包括合并同族免疫性溶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窒息、败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低白蛋白血症等。胆红素脑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典型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辅助诊断,头颅MRI表现为急性

体检报告解读——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

体检报告解读——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 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又称为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的相关代谢,您可以按照下面的内容通俗的这样理解。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通俗的说,胆红素的“前世”是红细胞,红细胞死亡后,就被降解为间接胆红素(之所以称之为间接,是因为它不能溶于水),后者进入肝脏,经处理、转化等一系列的加工,成为了直接胆红素(可溶于水),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随大便排出体外(使大便呈现“黄色”)。 康康在线——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解读 间接胆红素(IBIL)偏高见于严重烫伤、败血症、疟疾、血型不合输血、脾功能亢进、恶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铅中毒、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 性黄疸、体质性黄疸、哺乳性黄疸等。 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和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35%为阻

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比值<20%为溶血性黄疸。 建议内科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及治疗。 康康在线——小贴士 Q:间接胆红素高吃什么药好? A:单纯的就间接胆红素高点,没太大意义,需要排除溶血性黄疸。如果总胆红 素也正常,那就不用管了。多喝水,饮食有节,起居有度就可以了,不用吃 药。少喝酒吧,估计是酒量不行,肝脏解毒能力下降引起的,这样药更不能吃了,好好在家清淡饮食一段时间再复查下吧。 Q:间接胆红素高怎么办? A:间接胆红素高除了积极的接受治疗之外,还应注意饮食。间接胆红素高患者 朋友饮食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 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宜多食海鲜、 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忌饮酒,忌过多甜食。饭 后宜卧床休息1-2小时,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2.多选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可增加VC含量,促进免疫系统的启动,增加白血球吞噬细菌的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比如红枣、梨、山楂、苹果、西瓜等,其中红枣具有养血安神,解药毒、缓和药性的功能。苹果可以醒酒平肝,生津解毒。而山楂含有的 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尤其适合乙型肝炎转氨酶高的患 者食用。 值得提醒的是,作为胆红素偏高的患者仅靠以上饮食也不一定能够恢复胆红素 正常值,及时到医院针对原发疾病治疗才是关键。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60例随访分析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60例随访 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使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水平预后的影响得到重视。方法对60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在5~8岁时进行智商(IQ)、听力以及神经系统进行随访检查。结果 IQ异常15例(25%),听力异常12例(19.5%),神经系统异常2例(3.3%)。约50%异常者血清胆红素峰值340 μmol/L。结论单凭血清胆红素水平并不能确定预后。对所有高胆新生儿均应积极治疗,以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随访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严重病例可发生核黄疸。近年来还发现,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在较低水平时,即有脑干及外周神经通道的功能障碍[1]。有关新生儿高胆远期的影响国内也曾报道[2],但尚未引起基层医护人员及家长的重视。为此,笔者在本地区对60例高胆患儿在5~8岁时进行智商(IQ)、听力以及神经系统进行了随访检查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996~1999年,住在本院儿科资料较完整的高胆患儿共60例,血清胆红素峰值匀在205 μmol/L以上,60例中已经不包含入院时已发生核黄疸,男32例,女28例,胎龄29~44周,出生体重1550~4820 g,早产儿8例,溶血性黄疸30例(ABO溶血20例,RH溶血2例,G6PD缺乏症8例),其中合并肺炎4例,窒息3例,败血症、早产、低体重各2例,肠炎和先天性心脏病各1例。非溶血性黄疸30例(肺炎10例、败血症5例、早产儿5例、头颅血肿和颅内出血各3例,其他4例),其中合并窒息5例,低体温3例,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各1例。随访时间为2007年6月,年龄5~8岁,经询问既往史,出生后均无颅脑外伤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其无中耳炎或反复使用耳毒性药物史。 1.2 方法 1.2.1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均采用静脉血,以日产7080自动生化分析仪用钒酸盐测定。 1.2.2 IQ测定根据是否入学,分别采用修订版韦氏儿童或幼儿智力量表,以总IQ值70为异常,50~69为轻度,50为重度异常。 1.2.3 听力检测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听法。 2 结果 IQ、听力损害及神经系统异常率及其与血清胆红素峰值的关系见表1。60例中共检出IQ异常15例(25%),听力异常12例(19.5%),神经系统异常2例(3.3%)。经χ2或确切概率法检验,此三项指标的异常率与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峰值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表

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亦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μmol/L,其中一分钟胆红素低于μmol/L。当总胆红素在34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出黄疸,则称为隐性黄疸,黄疸最常见于肝胆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 目录简介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的分类各种黄疸发生机理及临床特征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的鉴别诊断婴儿高胆红素血症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展开 简介正常胆红素代谢过程,如下: 一、胆红素来源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衰老红细胞所释放的血红蛋白为胆红素的主要来源,占80%~85%,约10%~15%胆红素来自骨髓中未成熟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另1%~5%来自肝的游离血红素及含血红素的蛋白质。血红素经微粒体血红素加氧酶催化变为胆绿素,胆绿素由胆绿素还原酶还原为胆红素。 二、胆红素的运输上述胆红素是游离胆红素,因未经肝细胞摄取,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故称为非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于血循环中附着于白蛋白上,形成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运载到肝。 三、胆红素的摄取在肝窦内,胆红素被肝细胞微突所摄取,并将白蛋白与胆红素分离。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由胞浆载体蛋白Y

和Z所携带,并转运到光面内质网内的微粒体部分。 四、胆红素的结合游离胆红素在微粒体内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与葡萄糖醛酸基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主要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约占结合胆红素总量的75%,其余部分与葡萄糖、木糖、双糖和甘氨酸结合。 五、胆红素的排泄结合胆红素形成后从肝细胞排出的机制,至今仍不甚清楚,可能经高尔基器运输到毛细胆管微突、细胆管、胆管而排入肠道,但无疑是主动转运、限速和耗能过程,其间并有胆汁酸盐、钠离子的参与。结合胆红素进入肠腔后,由肠道细菌脱氢的作用还原为尿胆原,大部分(每日总量约68~473μmol)随粪便排出,称为粪胆原;小部分(10%~20%)经回肠下段或结肠重吸收,通过门静脉血回到肝,转变为胆红素,或未经转变再随胆汁排入肠内,这一过程称为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肠道重吸收的尿胆原,有很少部分(每日不超过μmol)进入体循环,经肾排出。 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的分类 一、病因发病学分类(1)溶血性黄疸;(2)肝细胞性黄疸;(3)胆汁郁积性黄疸;(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二、按胆红素的性质分类 (一)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1.胆红素生成过多2.胆红素摄取障碍3.胆红素结合障碍 (二)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可由于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运、排泄障碍或同时有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引起。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365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365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6-03T14:17:26.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符茵陈泳涛[导读] 母乳性黄疸不是生理性黄疸,随着目前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使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不断提高。 符茵陈泳涛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构成、发生规律,为预防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对365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血症进行病因综合分析。结果:病因依次为感染因素、溶血因素、围产因素、多病因、病因不明、母乳性黄疸、G6PD缺陷。结论:感染因素为首位因素,其次为溶血及围产因素,故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预防及抗感染,减少孕期及产时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关键词】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141-0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以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危害最大,过高的高未结合胆红素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可危及生命,应尽早明确病因,并进行早期干预[1]。为了探讨其病因构成及发生规律,现将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黄疸新生儿,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的365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进行病因综合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41例,女124例,出生体重:1 500~2 500g 135例,2 500~4 000g197 例,4 000g以上33例。日龄<3 d 152例,3~7 d 172例,>7 d 41例。足月儿255例,早产儿93例,过期产儿7例。顺产256例,剖宫产109例。 1.2 方法:临床有黄疸的患儿人院时均进行胆红素测定以确诊,并行血培养、溶血病筛查、肝功能、胸部X线片、TORCH、G6PD酶、血五分类、CRP等检查查找病因。患儿人院后给予光疗、口服茵栀黄,必要时予白蛋白等治疗。溶血患儿针对病因给予丙种球蛋白静注;红细胞增多症进行部分换血术,达换血指征者征得家属同意后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 2 结果 2.1 365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首位为感染因素,共135例(36.99%),其中呼吸道感染46例,败血症34例,皮肤感染23例,脐炎25例,颅内感染4例,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溶血因素66例(18.08%),占第二位,其中ABO溶血64例, Rh溶血2例;围产因素60例(16.43%),占第三位,其中新生儿窒息24例,头颅血肿30例,颅内出血6例;多病因31例(8.49%);原因不明34例(9.31%);母乳性黄疸21例(5.75%);G6PD缺陷18例(4.93%)。 2.2 365例患儿痊愈出院332例,明显好转出院31例,因原发病治疗无效死亡1例(0?71%),放弃治疗2例,其中胆红素脑病3例。 3 讨论 近年来发现新生儿黄疸呈增多趋势,而且绝大多数是以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其病因各地报道不一。本组病例中新生儿感染所致的高胆占36.99%,居病因的第一位,其中以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败血症、脐炎为主。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皆可致溶血,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同时感染又可抑制肝酶活力,致使肝脏形成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减低。所以加强围生期保健、新生儿护理,控制新生儿期感染,改善环境是降低感染性黄疸的根本途径。溶血因素居第二位,占18.08%,这类疾病(尤其是Rh溶血)具有黄疸出现早,上升快,病情重等特点,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及可能出现晚期贫血现象。因此,产前诊断,及时干预尤为重要,生后应及时诊断治疗。围产因素占第三位,约16.43%,包括窒息、颅内出血、头皮血肿。窒息新生儿出生前后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因影响肝酶活力或影响未结合胆红素与血清蛋白的联结而致高胆。(亦有学者认为黄疸的发生率与窒息及其程度无明显关联)。颅内出血及头皮血肿可引起胆红素生成增加。故加强围产期保健,高危妊娠监测及管理,及时处理异常分娩, 减少窒息和产伤的发生,对高危新生儿应积极做好胆红素监测,及时做相应处理,是减少围产因素所致高胆的重要措施。病因不明发生率为9.31%。有资料显示,在无明确病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胎膜早破、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剖宫产、母乳缺乏、妊娠期疾病、以及母亲产前使用催产素、镇静剂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做好围产期保健意义非常重大。 母乳性黄疸不是生理性黄疸,随着目前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使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目前认为母乳性黄疸系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发病原因可能为母乳中含有较高浓度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将已结合胆红素水解,增加肠肝循环有关及早期母乳喂养不足、胎粪延迟排泄等原因所致,因此,提高广大妇女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及正确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减少黄疸的发生和减轻黄疸的程度。本地区由于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母乳性黄疸儿于生后15~30天之间就诊,有的甚至到生后2~3个月才进行干预。虽然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但血中持续胆红素浓度明显增高,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伤,而且对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及血液、免疫等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3]。所以新生儿生后3~4天开始出现的黄疸提倡在积极寻找病理因素的同时,注意排除母乳性黄疸,并早期进行有效地干预。 参考文献 [1] 陈克正.换血疗法.见魏克伦,陈克正主编.新生儿临床手册[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95-198?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8-269。 [3] 张新利,肖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脏器损害[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4):254-255。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间接胆红素主要是由红细胞破坏而来,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代谢又可变为直接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是临床肝病检查中一项重要的指标。 当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大量的间接胆红素,超过了肝脏代偿能力后,肝细胞不能将其全部转变为直接胆红素,因此血中间接胆红素含量升高。间接胆红素可透过细胞膜,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不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那么,具体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1、肝脏疾患 一些恶性疾病也会导致血中的间接胆红素偏高。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溶血性贫血 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间接胆红素,当血中间接胆红素过多时,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使间接胆红素在血中滞留,从而引起血中间接胆红素偏高,这种情况也被称之为溶血性黄疸,患者通常会有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尿色发黄症状。 3、血型不合输血 当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会导致溶血,使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从而导致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偏高。 4、肝细胞性黄疸 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2]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

红素升高。 5、新生儿黄疸 当新生儿出生以后,48-72小时出现黄疸(并不按照面部、顶部、躯干、四肢的顺序出现黄疸),精神不好,且2周内没有消退,这主要是因此母子血型或者新生儿先天性胆道畸形等引起的,这种情况也会导致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偏高。 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间接胆红素偏高说明肝脏的代偿能力低下或者肝脏出现了问题。 合理饮食原则 要知道间接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1、少吃糕点等高热量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物总热量。 2、少吃高动物内脏、皮蛋等胆固醇食物,另外蛋黄虽然含胆醇较高,但其中含有卵磷脂,对动脉硬化有防治作用,可以适当食用,但每天不宜超过2个。间接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3、少吃多餐、禁烟酒、常喝茶。 4、食物不宜太咸,多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 5、多食新鲜水果、豆类、蔬菜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 6、要以植物油为主,少吃动猪油

sa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收稿日期:2003205216 作者简介:郑朝俊,男,硕士,E 2mail :zhengchaojun @https://www.360docs.net/doc/1a9232278.html,. 通迅联系人:邹汉法,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Tel :(0411)83693409. β2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对胆红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郑朝俊, 黄晓冬, 孔 亮, 厉 欣, 邹汉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辽宁大连116011) 摘要:考察了β2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对胆红素的动力学吸附曲线,以及温度、p H 值、胆红素初始浓度和牛血清白蛋白 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材料对胆红素具有较快的吸附速度,并且在较高的温度下有利于胆红素的吸附。当溶解胆红素的磷酸盐缓冲液的p H 为718,胆红素起始质量浓度为40mg/L 时,β2环糊精聚合物对胆红素的去除率高达9216%。随着胆红素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胆红素的去除率下降,但吸附量增加。关键词:β2环糊精聚合物;胆红素;去除中图分类号:O 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713(2004)022******* Cr os s 2L i n ked β2Cycl odext ri n P ol y me r Us ed f o r B ili r u bi n Re m oval ZHENG Chaojun ,HUANG Xiaodon g ,K ONG Liang ,L I Xin ,ZOU Hanfa (Nation al Ch romatogr ap hic R.&A.Center ,Dali a n I nstit ute of Che mical Physics , The Chi nese Aca de my of Sciences ,Dali a n 116011,Chi n a ) A bs t r act :A new mate rial for adsorption of bilirubin was s ynt hesized wit h cross 2linking reaction of β2cyclodext rin.The kinetic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bilirubin such as t he effects of tem pe rat ure , p H ,t he initial bilirubin concent ration as well as bovine seum albumin on t he removal of bilirubin have been investi gated.It is demonst rated t hat bilirubin could be adsorbed well on t he p repared sorbent quickly and highe r tempe rat ure favored t he adsorpion of bilirubin.The pe rcentage of re 2moval of bilirubin reached 9216%wit h initial bilirubin concent ration of 40mg/L in p hosp hate buffe r at p H 7.8.Wit h t he increase of initial bilirubin concent ration ,t he pe rcentage of removal of bilirubin decreased ;howeve r ,t he adsor ption capacit y increased.Key w or ds :β2cyclodext rin polyme r ;bilirubin ;removal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hype rbilirubinemia )是新生婴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会伤害婴儿的大脑。如何有效去除血液中游离的和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在医学界一直很受关注。目前有许多方法用于去除血液中过量的胆红素,比如光疗法、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或是多种技术的结合;活性炭[1]、固定血清白蛋白[2]、琼脂[3]、染料配基微球[4~6]、大孔树脂[7]、亲和膜[8]等吸附材料用于胆红素的去除具有各自的 局限性,很难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β2环糊精是一类具有疏水内部空腔和亲水性外部表面的超分子化合物,这种特殊的空间结构使其对胆红素具有较强 的结合能力[9,10]。因此,我们合成了一种β2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并考察了这种聚合物吸附材料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V 2550型紫外2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J asco 公司);Impact 41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 Nicolet 公司);Wate rs 515高效液相色谱泵;Wate rs 2487双波长检测器;HZQ 2Q 全温振荡器(哈尔滨)。 胆红素(比利时Acros 公司);Millipore 纯净水;β2环糊精(上海试剂公司)重结晶三次,110℃真空干燥24h 备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β2环糊精聚合物粒径及孔径的测定 β2环糊精聚合物的制备工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 利[11],图1是β2环糊精聚合物的电镜扫描图。 我们通过压汞法测得此聚合物的平均孔径为0159μm ,比表面积为68121m 2/g 。图2是其孔径分布曲线,可以看出该聚合物的平均孔径大致为016μm ,属于大孔级别。1.3 胆红素溶液的配制 在红光灯下称取一定量的胆红素加入到100 mL 预先用氮气吹扫5min 的容量瓶中,加入1mL 2004年3月March 2004 色谱 Chinese J ournal of Chromatogra phy Vol.22No.2 128~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