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教案2
中班音乐森林的故事的教案
中班音乐《森林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知道它们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跳舞和表演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森林的故事》并参与表演。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并能够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幼儿了解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
2. 游戏法:通过唱跳游戏,让幼儿学会歌曲并参与表演。
3. 讨论法: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森林的看法,培养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森林图片、动物和植物图片、歌曲音频、视频等。
2. 材料:纸、彩笔、画笔等。
五、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展示森林图片,让幼儿发表自己对森林的看法。
2. 学习歌曲:教唱歌曲《森林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
3. 歌曲表演: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4. 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
5.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六、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5分钟)a. 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对森林的看法。
b. 讲解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特点。
2. 第二步:学习歌曲(10分钟)a. 教唱歌曲《森林的故事》,让幼儿聆听并学唱。
b. 分组学习,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动物和植物。
3. 第三步:歌曲表演(5分钟)a.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歌曲表演。
b. 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
4. 第四步:绘画活动(5分钟)a. 发给幼儿纸和彩笔,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画出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
b.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赞美。
5. 第五步:总结(5分钟)a. 讨论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b. 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类似活动。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森林中动物和植物的了解程度。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的森林生态、森林中的动物,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并能够在音乐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森林的气息和情景表现出来。
2.细心聆听,并感受音乐的情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3.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呈现了多样化的音乐元素,如节奏、韵律、旋律等,让幼儿有一个多元化的音乐体验。
二、教学内容a. 音乐材料1.建议使用特定的森林音乐,可以搭配大屏幕投影展现森林画面,加强视听效果。
2.为了更好的配合教学,建议准备以下乐器:–音乐伴奏器(可适应各种素材进行创作的音乐制作软件);–竖琴、响木、木鱼、手鼓、长笛等乐器。
b. 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森林的故事》–环节1:幼儿围着大树,听音乐。
–环节2:带着幼儿体验森林的气息。
–环节3:课堂上设计“森林”手画面,通过多种手势展现森林中动物的形态。
–环节4:创作歌曲,用声音传达森林的气息和情景。
2.自主练习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步骤a. 环节1:幼儿围着大树,听音乐1.引导幼儿围着大树,静静地品味《森林的故事》这首音乐的气息和情景,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的生态,感受森林中的动植物活动。
b. 环节2:带着幼儿体验森林的气息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课堂上播放的森林画面,了解森林中不同动物的生活状态。
2.引导幼儿体验森林的声音,让幼儿模拟树的摇晃、鸟儿的歌唱、虫子的爬行等等。
c. 环节3:设计“森林”手画面1.引导幼儿设计“森林”手画面,通过手势展现森林中动物的形态。
2.引导幼儿在手画面上展示动物跑,跳,飞,叫等动作,进行互动。
d. 环节4:创作歌曲,传达森林的气息和情景1.引导幼儿通过各种乐器,尝试演奏自己的森林故事。
2.鼓励幼儿创作歌曲,让他们想象自己在森林中碰到了什么动物或看到了什么情景,用声音传达出来。
四、教学时长60分钟五、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幼儿不仅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态、认识了森林中的不同动植物,更能在音乐中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森林的气息和情景发挥得淋漓尽致。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本教案以大班级幼儿为对象,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们进入音乐的世界,体验音乐的美妙。
故事《森林的故事》是一个富有情节、具有互动性的故事,可以帮助幼儿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节奏。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们将能够:1.理解并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和节奏;2.培养音乐欣赏和表达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准备材料•故事《森林的故事》•CD录音机或音乐播放器•各种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木琴等)•音乐评价表格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在开始课程之前,教师可以与幼儿们进行简短的导入,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例如:“你们听过哪些音乐?”、“音乐可以表达什么情感?”等。
第二步:故事讲解1.教师向幼儿们讲述故事《森林的故事》,讲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引起幼儿们对故事的兴趣。
2.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手势来帮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第三步: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音乐,让幼儿们仔细聆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节奏。
2.聆听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们进行讨论,询问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看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第四步:音乐表达1.教师向幼儿们介绍一些简单的乐器,并向他们展示如何演奏这些乐器。
2.教师组织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种乐器,在指导下进行简单的音乐演奏。
每个小组可以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来组织演奏。
3.幼儿们进行乐器演奏时,教师可以担任指挥,指导他们按照节奏和情感来演奏。
第五步:音乐评价1.教师向幼儿们介绍音乐评价的概念,并分享一些评价音乐的标准。
例如,音乐是否和故事情节相符,音乐的节奏是否准确等。
2.教师提供音乐评价表格,让幼儿们填写他们对音乐表演的评价。
可以让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并与小组成员互相评价。
第六步:总结展示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小组演奏出色的幼儿上台表演,让他们展示他们在音乐表达中的才能。
同时,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激励幼儿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幼儿园大班语文《森林音乐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文《森林音乐会》教案
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语文《森林音乐会》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理解故事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2.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 增强孩子对动物和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
1. 《森林音乐会》的故事书或者PPT。
2. 各种动物的图片或模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森林音乐会》。
大家知道什么是音乐会吗?”
2. 新课讲解:
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展示相关动物图片或模型,引导孩子们理解和记住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互动环节:
(1) 教师提问:“谁参加了森林音乐会?”
(2) 让孩子们模仿故事中的动物声音,体验音乐会的乐趣。
(3) 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4. 总结环节:
教师:“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大家都很努力。
我们学到了什么?”
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四、家庭作业:
让孩子们回家给父母复述一遍《森林音乐会》的故事,或者画一幅关于故事的画。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享受学习的乐趣。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帮助幼儿理解森林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森林的故事》的学习。
2. 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森林的故事》,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森林的故事》乐谱,森林图片,环保宣传资料。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故事》,引导幼儿欣赏并感受音乐的美妙。
2. 新课学习:教师教授歌曲《森林的故事》,重点讲解歌词的含义和节奏感。
3.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森林动物,进行角色扮演,唱出歌曲中的角色部分。
4. 歌曲展示: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角色扮演和歌唱,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六、教学延伸: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森林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森林的理解和感受。
2. 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树木、动物等模型,增强幼儿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知。
七、作业布置:1. 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关于森林的环保资料,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2. 完成一首关于森林的诗歌创作,可以是儿歌或者短诗,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歌唱、角色扮演等活动,评价幼儿对歌曲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评价幼儿对森林主题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九、教学反馈:1. 教师与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包括对森林环保资料的收集和诗歌创作的完成情况。
2. 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节约用水、减少废物等。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黑森林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黑森林里的故事》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音乐欣赏发展感官和情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教学准备•CD或iPod (播放音乐)•音响设备•海报或图片(展示环境)•小熊玩具或道具(辅助教学)教学内容1、引入让孩子们听一首简单的童谣《小熊走走走》,此时老师拿着小熊玩具在手中快速走动,引导孩子们模仿小熊走动和哼唱,营造出欢快活泼、愉悦轻松的氛围。
2、欣赏播放《黑森林里的故事》的CD,让孩子们仔细倾听,感受音乐气氛和情绪,让他们在音乐中创造自己的想象,大胆猜测这首歌曲要表达的故事内容。
3、表演安排两位幼儿扮演小熊,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学生分角色扮演小熊,其他孩子鼓掌加油,进行互动,引导孩子们进行语言交流。
4、传统歌曲教唱通过教师示范和指导,教唱德国民歌《黑森林里的故事》。
首先,老师数遍歌曲的歌词,让孩子们听一下。
然后,教师一遍一遍的重复歌曲的歌词,指导孩子按照歌词的节奏唱,并加上相应的手势,让孩子们体验更加自由、灵活的唱法。
教师可以用幼儿能理解的简单的语言介绍这首歌曲,让孩子们了解歌曲的来源和故事情节。
5、活动安排孩子们穿上小熊服饰,进行小熊歌舞表演活动。
此时老师可引导孩子们协同合作、自由表达。
孩子们可以跟着音乐自由舞动,充分释放他们的自我,还可以自由发挥,表达对音乐的独特理解。
6、总结请幼儿们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以及在这堂课上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也可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幼儿的表现精彩,对幼儿的学习做出一些肯定和鼓励。
总结以上是一节针对大班幼儿的《黑森林里的故事》音乐教案,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够为幼儿的全面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让幼儿在快乐和自由中成长和发展。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了解并感受森林的声音和氛围。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里的各种声音。
2.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嗓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能够准确地表达音乐情感。
2.引导幼儿在团队合作中,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森林的故事》、音乐CD、投影仪、森林图片。
2.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
五、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拉伸、跳跃等。
(2)教师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嗓音发出“啊、哦、呜”等声音,感受声音的变化。
2.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故事》,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氛围。
(2)教师出示森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森林里的故事。
3.学习歌曲(1)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嗓音演唱。
(2)教师分解歌曲中的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做动作。
4.实践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森林里的一个角色(如小鸟、小兔、大树等)。
(2)教师播放音乐,各小组根据角色特点,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里的声音和氛围。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5.合作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作表演,各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表演。
(2)教师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与同伴合作等。
六、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音乐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
2.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布置森林主题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森林的氛围。
七、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小朋友们,你们听听这首歌曲里有哪些森林的声音?”“谁能告诉我,小鸟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小兔又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模仿一下,小鸟的鸣叫和小兔的跳跃吧!”2.教师在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声音时,可以这样进行:“小兔子们,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兔子跳跳跳,看看谁跳得最像小兔子。
动:我的编创(森林音乐会)-苏少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动:我的编创(森林音乐会)-苏少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动感等基本音乐要素。
2.能够演唱《森林音乐会》中的歌曲,并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能够理解编曲的概念,知道不同的编曲方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音乐效果。
4.能够通过手拍、身体摆动等方式表现出音乐的动感。
能力目标1.能够领会音乐中表现动感的要素,自主编创简单的音乐节目。
2.能够在不同的音乐节目中发挥自己的音乐才华,展现音乐的魅力。
情感目标1.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够在音乐乐趣中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增进班级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准备1.教师的音乐教学课件和录音,音乐课堂PPT等教学工具。
2.二年级学生的体育课冠军杯。
3.教师准备的班级音箱、音乐CD、麦克风等设备。
4.班级准备的舞蹈服,道具等。
课程内容一、教师指导学生听《森林音乐会》并理解其中的旋律、节奏、音响效果等要素。
二、教师领唱歌曲走进森林,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意境。
三、学习替换歌曲中的歌词,编创属于自己的乐曲。
四、结合体育冠军杯的比赛元素,将编创的音乐和体操、舞蹈、健美操等搭配。
五、组织班级间的音乐比赛,展示学生的作品。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听歌和分析第二课时:领唱歌曲并掌握歌曲的曲调第三课时:编创作品第四至七课时:搭配体育元素,进行音乐表演创作第八课时:组织音乐比赛四、教学方法通过听歌和分析,领唱歌曲掌握曲调等合唱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元素;通过编创作品等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发挥音乐创造力;通过搭配体育元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前的言行举止,是否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和认同。
2.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是否能够理解音乐元素和编曲的概念。
3.观察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将音乐表现出来,并结合体育元素展示出自己的独特才华。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辽海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辽海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培养学生对音乐故事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能正确配合音乐指挥,听懂并演奏简易的曲子。
3.与同伴协作,完成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加强学生对音乐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音乐的魅力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对节奏的把握,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奏简单的曲子。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热身身体,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可用一首简单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做运动。
2. 教授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理解程度,适当调整讲故事的语言及内容。
在讲述的过程中,可适当加入音乐的元素,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和意境。
3. 音乐演奏活动1.音乐指挥:教师可以充当指挥,或指派一名学生做指挥。
指挥可以任选学生或教师演奏器乐或打节拍,掌握节奏和速度,带领全班学生演奏。
2.音乐演奏:在节奏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演奏简单的曲子。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曲子,如儿歌、古曲等。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尝试用故事中的元素,自行编创一个小节目,可以是剧场表演、音乐演奏等。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合作与创造的快乐,同时锻炼自己的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教师点评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结束后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有进步和优秀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一些互动交流。
四、教学评估1.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学生的音乐演奏是否能够正确地配合指挥、把握节奏。
3.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情况和表现。
五、教学延伸1.给学生多听一些音乐故事,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
2.组织一次观看音乐会,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音乐。
3.在音乐课后,让学生画一幅和音乐故事相关的画,表达对音乐的感是和想象。
以上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辽海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 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欣赏音乐《森林的故事》。
2. 利用乐器和身体动作表演音乐。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录制好《森林的故事》音乐。
2. 打印好歌曲歌词。
3. 准备乐器,如木鱼、铃鼓等。
4. 准备一些与森林有关的图片和素材。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森林的样子,提问:“森林中有哪些动物?森林中有哪些植物?”2. 展示森林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步骤二:欣赏音乐(10分钟)1. 播放音乐《森林的故事》,让幼儿听音乐的同时,仔细观察和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2. 引导幼儿讨论音乐中的节奏、旋律、节拍等要素。
3.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他们听到的音乐,如“欢快”、“轻快”等。
步骤三:身体感受(15分钟)1. 安排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做身体动作,如上下摆动、旋转等,让他们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2.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调整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步骤四:乐器演奏(15分钟)1. 准备好木鱼、铃鼓等乐器,让幼儿自由玩乐器,感受乐器演奏出的声音。
2. 指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和速度演奏乐器,让他们感受乐器与音乐的融合。
步骤五:声音表达(15分钟)1. 让幼儿根据音乐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通过声音、语言、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
2. 安排幼儿进行小组表演,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六:总结(5分钟)1. 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森林的故事》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 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音乐活动,提问:“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你们最喜欢哪个环节?为什么?”六、教学扩展1. 继续进行其他音乐活动,如唱歌、舞蹈等,让幼儿进一步锻炼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鼓励幼儿自由创造音乐,可以让他们制作简单的乐器,或者用身体发出声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分析教材分析:课本共分六个单元,包含的内容有歌曲、欣赏、读谱知识、综合训练等部分,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
同时,由于各单元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因此容易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但歌唱技能、表演能力和读谱知识方面还是空白,因此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和加强学生的音乐常规训练。
教学内容:一、课本中共设计了九首歌曲,这些歌曲充分体现了儿童天性,富有童趣,很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欣赏括感受和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等。
指导思想是: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体现基础教育观念,打破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学科体系,从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3、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除对原有教学内容(唱歌、欣赏、器乐、识谱)进行整合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框架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学措施:本学期在教师教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寓音乐于童趣之中,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音乐的快乐。
第一单元美丽的大自然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阳出来了》。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森林的故事》,感受歌曲中的旋律美和节奏感。
2.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森林的故事》。
2.通过歌曲,让幼儿了解森林中的动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森林的故事》,感受歌曲中的旋律美和节奏感。
2.教学难点: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故事》,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歌曲里有什么?2.歌曲教学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森林的故事》,注意引导幼儿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分句教唱,让幼儿逐句学会歌曲。
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巩固歌曲。
3.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歌曲中的森林有哪些动植物?它们在做什么?教师与幼儿一起模仿歌曲中的动植物,体验歌曲的情感。
4.创造性活动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森林中的一个角色(如小鸟、小兔、大树等)。
各小组根据歌曲《森林的故事》进行创造性表演,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语言等。
教师邀请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曲《森林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歌曲学唱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关注幼儿在创造性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了解幼儿对歌曲《森林的故事》的理解,评价幼儿的情感体验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歌曲《森林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歌曲学唱和创造性活动。
在活动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歌曲,还了解了森林中的动植物,培养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创设更多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附:歌曲《森林的故事》歌词森林里的小鸟在歌唱森林里的小兔在跳跃森林里的大树在摇曳森林里的故事在流传森林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它让它变得更美丽让它变得更繁荣森林里的小鸟在歌唱森林里的小兔在跳跃森林里的大树在摇曳森林里的故事在流传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学唱歌曲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情景剧 森林的故事-鲁教五四学制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情景剧森林的故事-鲁教五四学制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情景剧,掌握情景剧的表现方式和特点;•通过情景剧学习音乐知识,认识音乐的奥秘和美丽;•掌握合唱《森林的故事》的歌词和旋律,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情景剧的表现,增强形象感知、想象力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热爱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情感目标•通过情景剧的表演,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感悟生命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情景剧表演的基本技能;•学习合唱《森林的故事》。
教学难点•在情景剧中表达音乐知识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1.情景剧表演的基本技能2.《森林的故事》的学习和合唱教学过程第一课:情景剧表演的基本技能1.教师简单介绍情景剧的概念、表现方式和特点。
2.分组训练。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5人。
每组选择一组情景剧的题材(如动物园、做饭、交通指挥等),然后自行编写表演剧本。
学生依据情景剧表现的基本方式,进行排练和表演。
(注:此过程需要集中注意力,密切配合,尤其是细节环节的处理,如动作、语言、表情、明暗等方法的掌握。
)3.先让各组在小范围内表演,然后在大范围内整体汇演,由教师谈论评估和指导。
第二课:《森林的故事》的学习和合唱1.通过欣赏、讨论、互通感想等方法,让学生了解风景美如画的远古森林中发生了什么故事。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故事内容进行教学。
循环不断地让学生参与,以达到真正意义上参与式教学。
2.演唱歌曲《森林的故事》。
学生可以口唱,同时配合着简单动作。
演唱过后,循环反复,每次都强调故事的细节及重点。
同时需要求学生能在旋律和歌词方面具有稳定和娴熟的掌握。
四、教学评估知识型评估随堂检查或课后安排文章或话题进行评估,从理解、解释以及分类评估等层面考察学生对情景剧、音乐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技能型评估从实际表演应对、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考察学生的情景剧表演技能和实力。
音乐课《森林的故事》教案范文
音乐课《森林的故事》教案范文
森林的故事(挪威舞曲)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初步理解作品构造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内容。
2、能理解简单的谱号图,尝试看谱听音乐。
3、大胆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里各种小动物和大狮子的形象。
1、谱号图
2、打击乐器
3、头饰
一、通过游戏,理解故事内容
1、游戏(一)《小树变森林》幼儿作种子,师用小铃表示下雨,随着小铃的声响,小树渐渐长大,变成大树,师说:“风吹来了”“树枝”(幼儿用手臂)随风飘荡。
2、游戏(二)《仙女施魔》
师扮演仙女,魔棒一指“变出许多小动物”幼儿变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兔小鹿小松鼠小鸟)“变出大狮子”幼儿做狮子动作。
3、师讲述故事《森林的故事》(略)
二、欣赏音乐
1、完好倾听音乐,理解作品构造,知道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一样,及每一段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2、出示图谱,教师手指图谱讲故事,幼儿欣赏音乐。
附图(略)
3、幼儿看图谱,边描图边欣赏音乐。
三、探究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游戏玩法:
A段幼儿随着音乐,扮演种子渐渐地发芽、长高变成大树,在微风中摇摆。
B段根据音乐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和大狮子的动作。
2、根据音乐分角色进展游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1)师生讨论角色分配,选出仙女、狮子人选(可教师可幼儿)种子小动物由幼儿根据自己爱好选择。
2)选择相应的饰物装扮自己进展表演。
四、探究用乐器或其它自制乐器为乐曲伴奏。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教案标题:《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通过音乐交流,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木制乐器(如木鱼、拇指钢琴等)2. 角色扮演服装(如动物形状的帽子、披肩等)3. 音乐CD或背景音乐设备4. 图画、绘本或幻灯片等辅助教学材料5. 森林装饰品(如树枝、假草坪、玩具动物等)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告诉他们将要进入一个神奇的森林世界。
2. 引导幼儿回忆或讨论一下他们对森林的认识和想象。
体验(10分钟):1. 教师播放适合森林主题的背景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森林中。
2. 提示幼儿观察、感受森林中的自然声音(例如鸟叫、虫鸣、风声等),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力。
探索(1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和探索森林中的动物,例如麋鹿、兔子、小鸟等。
2. 准备一些木制乐器,让幼儿互相传递和演奏,模仿森林中动物的声音。
3. 鼓励幼儿通过声音来表达动物的感觉和特征,例如用低沉的声音模仿大象或用高亢的声音模仿小鸟。
创作(15分钟):1. 教师指导幼儿分组合作,在准备好的森林装饰物和乐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模仿角色。
2. 把幼儿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所选的角色,编写一段小故事或表演。
3. 每个小组按顺序表演自己创作的故事,并让其他幼儿猜测角色和情节。
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的内容和过程,让他们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 结合幼儿的讨论,教师总结出森林中的动物和音乐的关系,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在传达情感和表达意思方面的作用。
拓展活动:1.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制作森林音乐器材,例如用纸杯制作鸟叫器、用纸板制作仿佛蝉鸣的乐器等。
2. 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例如用音乐和动作结合的方式模仿森林中的生物。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美妙动人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感受森林的音乐》
《美妙动人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感受森林的音乐》标题:美妙动人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感受森林的音乐一、课程目标:1. 通过听、唱、跳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和理解森林中的各种声音。
2. 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设备:音响、麦克风等2. 教学材料:《森林的声音》音乐磁带、动物卡片、乐器(铃鼓、手鼓、木鱼等)3. 环境布置:教室四周可以挂上森林的图片或者摆放一些模拟森林的道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森林的声音,引导孩子们想象自己就在森林中,然后提问:“你们在森林里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感受音乐:播放《森林的声音》音乐磁带,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出他们听到的声音。
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回答,讲解这些声音分别代表什么动物。
3. 表达音乐:分发动物卡片,让孩子们根据手中的动物卡片模仿该动物的声音,并用乐器来模拟。
如:熊可以用大鼓模仿,小鸟可以用铃铛模仿等。
4. 创作音乐:让孩子们自由组合,用乐器创作一首关于森林的歌曲。
老师可以在旁边指导,鼓励孩子们创新。
5. 总结课堂:让孩子们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感受,老师进行总结,并提醒孩子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森林。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听、唱、跳等方式感受森林的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以上就是《美妙动人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感受森林的音乐》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森林的故事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森林的故事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唱歌和演奏音乐,让幼儿了解森林的植物、动物和自然环境等。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听觉、视觉和表演能力。
3.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爱好和兴趣。
4.建立幼儿与大自然的联系。
教学资料1.音乐卡片、音乐播放器、乐器(鼓、铃铛、木琴等)。
2.卷纸、牙签、彩笔等材料。
3.森林生物图片、录音。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在教室门口贴上森林的图片,并组织幼儿观察。
询问幼儿对森林的印象,鼓励幼儿描述、表演等方式来表达思想。
第二步:唱歌教师播放《森林的故事》,并给幼儿分发歌词手册。
在播放过程中让幼儿读唱歌词,教师则指挥幼儿的合唱,重点强调鼓掌的节奏。
第三步:创意活动教师分配角色,将幼儿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代表一种森林生物,分别选取幼儿代表进行表演。
教师还可以提供卷纸、牙签、彩笔等材料,让幼儿亲手制作出森林生物模型,增加活动趣味。
第四步:演奏乐器老师将鼓、铃铛、木琴等乐器分发给幼儿,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演奏。
鼓、铃铛、木琴的演奏配合起来,极具森林的感觉。
第五步:合唱教师将全班幼儿组织起来,指导幼儿合唱《森林的故事》。
加强歌曲的表现效果,让所有幼儿一起演唱。
第六步:归纳老师引导幼儿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幼儿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演唱、舞蹈和乐器演奏等方面的表演情况,评估幼儿的综合能力。
同时,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估,发现自身的欠缺和优点,从而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水平。
教学反思要想让幼儿在音乐教学中学习到更多,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尽可能的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充分调动幼儿态度积极性。
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尽可能做到多样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只有这样,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更有效地调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教学中受益良多,得到不断的提高和进步。
中班音乐森林的故事的教案
中班音乐《森林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音乐活动了解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和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森林的故事》,参与音乐活动,感受森林的美好。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中的动物和植物特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森林背景图、动物和植物图片、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森林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激发幼儿对森林的兴趣。
2. 新歌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故事》,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3. 歌词学习:教师逐一展示动物和植物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中的动物和植物特点。
4. 歌曲学习:教师教授歌曲《森林的故事》,让幼儿跟唱,注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5. 歌曲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2. 教师通过课后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
3. 定期进行音乐素养测试,评估幼儿在音乐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节:歌曲《小松鼠》学习歌曲,理解小松鼠在森林中的生活。
通过动作表现小松鼠的活泼可爱。
第2节:歌曲《小鸟飞》学习歌曲,认识小鸟在森林中的重要性。
练习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协调性。
第3节:歌曲《兔子跳》学习歌曲,了解兔子的特点。
通过兔子跳跃的游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第4节:歌曲《小鱼游》学习歌曲,认识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模仿小鱼游泳的动作,增强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第5节:歌曲《树叶飘》学习歌曲,感受季节变化对森林的影响。
通过树叶飘落的舞蹈,培养幼儿的表现力。
七、教学方法与策略:6. 互动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能够听懂并模仿动物叫声。
•能够理解乐曲《森林的故事》所表达的故事情节。
•能够在声音和乐器之间切换并合作进行创作。
教学内容培养听力通过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引导学生理解各种动物的声音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欣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细心倾听乐曲《森林的故事》,了解曲子所表达的情景,并引导学生联想与情境有关的事物。
创意创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各自手中持乐器,通过模仿动物叫声,创作出有情景的音乐,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培养听力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动物叫声的录音,让学生学会辨别不同动物的声音特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
第二步:欣赏音乐作品教师播放乐曲《森林的故事》,让学生听到其中的乐器特点,去感受其所代表的动物的身份。
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多方面去联想,理解曲子所表达的情景。
第三步:创意创作教师发给学生不同的乐器,依据学生讲述的情景,发挥个人创意,尝试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配合乐器进行创作。
第四步:合作演奏学生们将各自创作的乐曲进行合作演奏,从而在音乐中幻想出大自然各种生物的形象,并感受到音乐所彰显的和谐与美好。
教学效果通过这样一个具有情感,大气和可爱的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大班的经典音乐课。
该教案不仅善于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能力,而且拓展了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总结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教育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优秀的音乐教案给了他们许多启迪,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让他们整个过程都感觉到无比愉悦,并从中获得了收获,这也是这一教案能够得到长期使用的原因之一。
我们相信,将音乐与自然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寻求火花的灵感,乐在其中,更是实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中班音乐森林的故事的教案
中班音乐《森林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音乐的美妙旋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森林中的动物,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 增进幼儿对森林生态的认识,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曲目:《森林的故事》2. 森林中的动物:兔子、小鸟、猴子、大象、狮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森林的故事》,并能用动作表现森林中的动物。
2. 难点: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CD、乐谱、动物手偶、森林背景图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 教学歌曲:教师播放《森林的故事》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
3. 学习歌词:教师教授歌曲歌词,帮助幼儿掌握歌曲内容。
4. 动作编排:教师根据歌曲节奏,教授幼儿相应的动作,如兔子跳跃、小鸟飞翔等。
5. 练习与展示:幼儿分组练习,展示学习成果。
7. 结束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结束本次教学活动。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共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森林主题墙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森林中的动植物。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关注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进步情况。
2. 幼儿互评: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家长反馈:定期收集家长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位幼儿的积极性。
2. 注重幼儿音乐基础能力的培养,如节奏感、音准、听力等。
3. 创设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九、课程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的故事》教案
一、说教材
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绿色的梦》中的内容。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曾经是动物们的乐园。
可是,随着人类不断的乱砍滥伐,动物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它们惶恐不安;一群少先队员唱着歌,亲手种下了一棵棵小树苗。
当绿树如荫时,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欢乐的景象。
歌曲《大家来环保》是一首创作歌曲,四二拍节奏,活泼而又欢快,表达了少先队员们对环保的呼吁: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人人都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地球上的清洁工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低年级段学生年龄的特征,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立为: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图片内容讲述故事情节。
2.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家来环保》,能自主地、有创造性地表演歌曲。
3.能用配乐表演等形式充分表现《森林的故事》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美好情操。
三、说教法
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及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身心特点,我运用创编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四、说学法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在教学时,我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的最大思维空间,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五、说教学重难点
为画面选择合适的音乐并用歌舞,情境表演等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在富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意境中自然的融入课堂,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铺垫导入新课
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是什么呢?是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
因此,如何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我整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我根据三年级孩子好奇、好动、善于模仿等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这里绿树成荫,风景迷人,是动物们美丽又温暖的家,看它们玩得多高兴啊,我们也随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随音乐表演森林里动物欢乐的情景)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孩子们自由的发挥表演着,顿时课堂成了快乐的大舞台。
然而,同学们,森林里并不总是充满着欢乐,据一份可靠的资料报告:从1970-2002年间,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生物多样化下降了三分之一,淡水资源减少了55%;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呀!人们乱砍滥伐、大肆污染环境,使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糟。
(播放多媒体课件: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师: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自食其果的必将是人类自己!同学们,地球妈妈已经开始哭泣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二)、积极参与感受新歌
1、视听结合,感受歌曲
让学生随着音乐画面,完整欣赏歌曲,在感受歌曲风格的同时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呢?(播放音乐)在完整欣赏完歌曲之后,为了让音乐知识与技能在潜移默化中积累,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同学们,歌曲中都讲述了些什么?学生们都积极踊跃举手抢答:要爱护花草树木,不乱仍垃圾。
还有的说: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废弃饮料盒还可以卖零花钱呢!简朴纯真的话语引得全班同学都乐了起来,这时我感慨的告诉大家:是啊,只要全人类都行动起来,从自己身边做起,相信,我们身边的环境会更美,动物们又会重新拥有美丽而温馨的家。
2、学前铺垫,引导掌握
师:同学们,想学会这首歌曲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要通过老师设置的两关,才能得到绿色小旗子,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①第一关:我会拍。
a. XX XX XX X|
b. XXX X·X XX X|
【教学说明:这两条节奏由教师抽取其中任意一条,用击掌的方式拍出来,学生能迅速分辨是哪一条,b条的附点有难度,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为学唱旋律做铺垫。
】②第二关:我会读。
师:为了让歌曲显得更俏皮,更生动,歌曲的第一句特地加了很有趣的衬词:“chichilichi”。
接下来,老师将拍出节奏,同学们将歌词带入老师的节奏中好吗?我采用了以下方式进行练习:
a、老师拍,全班读。
b、然后请一位小朋友范读“小老师”带领全班读
c、全班拍节奏,读歌词。
3、随琴演唱,表现歌曲。
通过前面两关的练习,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歌曲节奏特点,因此,在老师琴声的伴奏下,同学们能自然地有感情演唱和表现歌曲。
【这一环节,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简单高效学会歌曲的同时,加强了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
】
(三)、合作创编情境表演
心理学家告诫我们:“一切学习的本质都是创造。
”作为音乐老师,切勿失去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机会。
因此,在这一环节,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我为书中的画面搜集了几段音乐,请同学们听,什么样的音乐最适合表现画面的内容?经小组讨论,最后决定:为森林美景的画面选择了一段舒缓安静的音乐;当森林被破坏动物们着急惶恐时的画面选择了激昂高亢的音乐,以表达动物们的愤怒和反抗;当少先队员种下的一颗颗小树苗又长成参天大树,森林又恢复往日欢乐的景象时,同学们选择了欢快跳跃的音乐以表达此时高兴激动的心情。
最后,小组合作,运用老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表演,创编情景剧。
表演动物的同学们形象生动的把小动物在林子里无忧无虑,欢快嬉戏的场面表现了出来,而当动物们的家被人类无情地破坏,它们无家可归时那种惶恐和无奈的情绪也被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表演少先队员的同学也很努力,用自己的行动,为动物们建造了一个更美丽温馨的家。
在美丽的新家园里,他们尽情歌舞,愉快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全班同学不由自主地为他们响起了阵阵掌声。
课堂最后,师生集体随音乐进行表演,在美妙的音乐声和动人的故事情节里,学生们受到了美的熏陶。
(情境表演)
(四)、拓展延伸,渗透环保
我们的课堂不仅指一堂课所学内容,更要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
在这堂音乐课上,我让学生明白了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懂得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知道了人类对地球掠夺性破坏,对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的毁灭,都是给自身种下了灾难的种子。
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和更浓的创造性。
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情境故事
美丽的森林是动物们温馨的家,这里丛林密布,鸟语花香。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林子照射
进来时,小动物就开始了愉快美好的一天。
它们在这里尽情玩耍,快乐地生活。
突然有一天,灾难降临了,美丽的树林被人们无情破坏,曾经温暖的动物家园转眼变成了废墟,动物们发出了苦苦的哀求:谁来救救我们!
一群活泼的少先队员来了,他们唱着歌亲手种下了一棵棵小树苗,当绿树如荫时,美丽的动物家园又回来了,树林又恢复了往日欢乐美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