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管理

合集下载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草原是中国的宝贵资源,不仅是我们的绿色屏障,也是草原动物和草原牧民的家园。

然而,草原上还存在着一些鼠虫害问题,这些害虫会吞噬草原上的植被,影响草原的生态平衡和牧民的生产生活。

为了保护草原资源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实施方案,对草原鼠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一、鼠虫害防治的必要性鼠虫害对草原生态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损害植被鼠虫害会导致草原上的植被受损甚至死亡,从而影响草原的生态平衡。

比如草地贪夜蛾、蝗虫等害虫大量繁殖会导致草原上的植物数量大减,为其它害虫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草原的生态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

2. 损害畜牧业草原是我国的重要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鼠和其他害虫会啃食牧草,导致草原草量减少,牧草品质下降,给畜牧业带来不良影响。

鼠类繁殖能力特别强、危害毁灭性巨大,它们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平衡和生产秩序,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草原的可持续利用。

3. 损害人类健康一些草原害虫还会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比如啮齿类动物会传播鼠疫,草地蚂蚁会造成皮肤和呼吸道疾病等,这些害虫的存在不仅对草原生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对人民健康构成危害。

因此,为了保护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治草原鼠虫害显得十分必要。

二、防治草原鼠虫害的措施鼠虫害防治可以采用综合治理和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下面列出了几个防治草原鼠虫害的措施:1.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增加植物的养分和水分吸收能力,从而增强草原的恢复和再生能力。

同时,科学施用有机物质和农药等,也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害虫的繁殖。

2. 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指利用天敌、病原体等自然生物制约和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的行为。

通过增加天敌种群和释放一些天敌如瓢虫、蜻蜓,就可以有效地压制草地贪夜蛾、蝗虫等害虫的繁殖。

3.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利用某些物理手段对害虫的生理和行为发生影响,达到防治和消灭害虫的目的。

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最终定稿)

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最终定稿)

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最终定稿)第一篇: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草原治虫灭鼠是控制草原沙化、追化、保护草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畜牧业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治虫灭鼠工作,实现治虫灭鼠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灭治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凡开展草原治虫灭鼠工作的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同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切实抓好治虫灭鼠防治计划、防治措施、承包合同、人员培训和器械、药品的购置、设备维修等项工作。

二、草原虫、鼠害发生严重的地(州、盟)、县(旗),应建立健全虫、鼠害预测预报站,受畜牧主管部门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草原业务部门的指导。

预测预报站要做好虫、鼠害调查工作,掌握虫、鼠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向各级政府和受害区农牧民发出虫、鼠害预报,指导群众进行防治。

三、对虫鼠害发生发展动态,要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查清虫、鼠的种类、密度、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在达到规定防治标准(见附表)时,方可进行防治。

并根据害虫害鼠时种类及其生活习性,选择适宜的灭治时间和方法,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防治效果。

四、开展治虫、灭鼠工作的地区,须经县(旗)草原业务部门根据预测预报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防治方案,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组织实施。

10万亩以上的大面积飞机治虫、灭鼠要经省、自治区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农业部畜牧局备案。

五、治虫、灭鼠方法(一)化学灭治法要困地制宜地积极研究推广新药剂、新技术、先进的施药器械和简便易行的方法,来用高效、低毒,经济、安全的各种杀虫、杀鼠剂,严禁使用二次中毒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药剂。

(二)生物灭治法要来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虫鼠天敌,加强生物防治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三)综合防治法发动群众,采用弓箭、鼠夹等器械灭鼠。

虫、鼠害严重的草场,经防治后,应进行围栏封育,种草改良,尽快恢复植被,提高草场生产力。

六、灭治效果的检查(一)灭鼠效果检查在开展灭鼠的草原,应设置有代表性的样地,面积为防治面积的0.1%。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一、引言山西草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但鼠虫害给草原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鼠虫害,保障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二、鼠虫害的危害1. 鼠害:鼠害主要指啮齿动物对草原植被的破坏。

啮齿动物会啃食草原植物的嫩芽、茎叶和根系,导致草原植被的减少和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

2. 虫害:虫害主要指昆虫对草原植物的破坏。

昆虫会以草原植物为食物或寄主,大量繁殖并摧毁植物的组织,导致草原植被的死亡和退化,造成草原畜牧业的损失。

三、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的制定原则1. 综合防治: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鼠虫害,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2. 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鼠虫害种类和草原地区特点,制定具体的防治方案。

3. 生态友好:选择对环境友好、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的防治方法。

4. 安全可靠:选择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畜牧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四、物理防治技术1. 修筑围栏:在草原周边修筑围栏,阻止鼠害和昆虫的进入。

2. 挖掘壕沟:挖掘壕沟可以阻止鼠害和昆虫的侵入,同时也可以改善草原排水状况。

3. 建设防风林带:建设防风林带可以有效减少草原鼠虫害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轻草原的风蚀。

五、生物防治技术1. 引进天敌:通过引进天敌来控制鼠害和昆虫的繁殖。

例如,引进天敌鸟类捕食鼠害,引进蜂类寄生昆虫控制草原蝗虫的繁殖。

2. 使用生物杀虫剂:利用天然的生物杀虫剂,如杀虫菌、寄生性线虫等,来防治草原虫害。

六、化学防治技术1. 农药喷洒: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控制草原鼠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但要注意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生态环境和人畜产生危害。

2. 草原药包投放:将草原药包投放到草原区域,通过药包中的药物释放来控制鼠害和昆虫的繁殖。

七、技术规程的实施与管理1. 制定防治计划:根据草原鼠虫害的发生情况,制定年度的防治计划,明确防治措施和时间节点。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鼠虫害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草畜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鼠虫害,制定一套科学的防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预防草原鼠虫害的预防是防治工作的基础,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鼠虫害的发生,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1. 加强饲养管理通过改进草场管理,提高牲畜的饲养水平,可以减少牲畜对草原的破坏,从而降低鼠虫害发生的机率。

饲养管理应包括定期清理灌木、杂草,控制牲畜饲养密度,合理安排放牧区域和时间。

2. 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增加猛禽、狼、狐等捕食鼠虫动物的数量,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避免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3. 推动综合防控利用多种防控措施综合防治鼠虫害。

例如,采用美洲草蛉、洋蜂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使用无毒鼠药进行化学防治,以及采用机械灭鼠等措施进行物理防治。

二、监测草原鼠虫害的监测是及时了解鼠虫害发生和演变趋势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数据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建立监测网络在草原重点地区建立鼠虫害监测网络,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定期采集和记录鼠虫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2. 实施多种监测方法结合人工观察、陷阱捕捉、诱虫灯、遥感技术等多种方法进行鼠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效果和准确率。

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鼠虫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即时传递和共享,提高防治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

三、防治针对草原鼠虫害的不同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时控制鼠虫害的扩散,减少损失。

1. 机械灭鼠对草原鼠虫害的严重地区,可采用机械捕杀鼠类的方式进行防治。

例如,利用鼠夹、鼠笼等工具进行捕杀,减少鼠害的数量。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生物(如美洲草蛉、洋蜂)作为防治剂,对鼠虫害进行生物防治。

通过提高天敌数量,降低鼠虫害的繁殖率和发生程度。

3. 化学防治在鼠虫害发生高峰期,可采用无毒鼠药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草原鼠害主要防治方法

草原鼠害主要防治方法

食 作 物 和 萝 卜、 胡萝 卜 等蔬菜 ( 需 Βιβλιοθήκη 饵 料 切成 大 约 0 . 5
c n l ×l c m×5 c m大 小 , 风 干至 含 水最 5 0 %以下 备用 ) 。 称 取 原药 重 为 饵 料 重 的 0 . 0 3 % ~0 . 0 4 %( 另 有 配 制 要 求 的药 品请 按 说 明 书配 制 ) 。将 原 药 加 入温 水 中 , 加水重 为风干饵料重 的 2 0 %, 药液拌 匀后 , 将 饵 料 装 入拌药槽 , 将 药 液 淋 在 饵 料 上拌 匀 后再 风 干 至 含 水量
夹密 度 , 置 夹 时应 在 洞 口 3 0 C I T I 以外 , 将 夹 置 于主 鼠道
= = = 苎 ,
1 . 2 . 2 地上 弓形 箭
找 出老巢 所在 位置 ,距 老巢 1 ~2 m
处开 1 个洞 口, 洞 口上 架设 弓形 箭 , 弓形 箭 的 高低 可通
探 针尖部有 四处碰壁感 觉时 , 找 洞失败 , 需 用 钢 制 探 针 重新 探 洞 ; 当 向 某 一 方 向晃 动 时 木 制 探 针 尖 部 有 碰 壁 感觉 , 而 向另一方 向晃动 时无碰壁感 觉 , 此 时 无 碰
壁 感 觉 方 向 即为 洞 道 方 向 , 探 找洞道成 功 , 提 出 木 制
2 . 1 . 1捕 鼠 夹
利用 捕 鼠夹捕 鼠 主要 应选 好 诱 饵 , 一 般
鼢 鼠 洞 道 箭 的 埋设 方 法
常用 诱 饵 有 花 生 米 、 玉米 粒 、 大 豆 粒 等 。捕 鼠前 , 应 根 据 捕 杀对 象 选择 适 宜 的 鼠夹 型号 ,如 捕 杀 布 氏 田 鼠 、 长爪 沙 鼠 、 达 乌 尔 鼠兔 等 鼠 类 选 用 中 型 夹 , 如 捕 杀 大 沙鼠 、 高原 鼠兔 、 黄 鼠类 鼠 应选 用 大 型夹 , 如捕 杀 普 通 田鼠 、 黑线仓鼠 、 小 毛 足 鼠时 应 选 用 小 型 鼠夹 。 利用 捕 鼠夹 捕 鼠时 ,应 根据 实 地 鼠类 密 度选 择 置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摘要:一、引言二、草原鼠虫害的危害三、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1.鼠害防治技术2.虫害防治技术四、防治措施的实施与监管五、结论正文:一、引言草原鼠虫害防治是草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和确保我国草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草原鼠虫害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对草原土地质量、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此,研究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技术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山西为例,探讨了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二、草原鼠虫害的危害草原鼠虫害是指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类和昆虫对草原植物的过度啃食、挖掘等活动,导致草原生态失衡、草原生产力下降的现象。

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草原植被:鼠虫害导致草原植物被大量啃食,使草原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加剧了沙漠化进程。

2.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平衡:鼠虫害导致草原食物链的破坏,影响了鸟类等天敌的生存,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

3.降低草原生产力:鼠虫害使草原植物生长受阻,导致草原生产力降低,影响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一)鼠害防治技术1.物理防治:采用鼠夹、鼠笼等工具进行捕捉,结合挖洞、灌水等方法降低鼠类繁殖能力。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蛇、猫等捕鼠动物进行生物防治。

同时,推广疫苗防治技术,通过接种疫病疫苗降低鼠类种群密度。

3.化学防治:在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的前提下,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二)虫害防治技术1.生物防治:利用昆虫的天敌如鸟类、昆虫病原菌、昆虫生态调控剂等进行生物防治。

2.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3.植物防治:选用抗虫草种进行混播,提高草原抗虫能力。

四、防治措施的实施与监管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草原鼠虫害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严重威胁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的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鼠虫害,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综合治理措施1.生态调控通过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鼠虫滋生的环境。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有效防治鼠虫害的基础。

2.生物防治引进天敌、益鸟等生物控制剂,实施生物防治,降低农草害虫发生率。

同时,加强对天敌和益鸟的保护,促进其种群的增长,增加生物防治的效果。

3.化学防治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施药,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没有负面影响。

4.物理防治采取物理手段,例如设置防护网、搭建隔离网等,有效阻止鼠虫的侵入和繁殖。

此外,经济林带的建设也可加强阻止鼠虫进入农田的效果。

三、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对草原鼠虫害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草原鼠虫害防治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和农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防治计划。

包括实施不同领域的综合防治措施,如农业、生态、农药、物理防治等。

3.宣传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向农民普及草原鼠虫害防治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4.组织实施建立专门的防治组织,负责协调各项工作的实施。

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协助他们掌握防治技术,落实防治措施。

5.监测评估建立草原鼠虫害的监测体系,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治措施,保证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经费保障草原鼠虫害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政府应提供必要的经费,同时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业保险机制,为农民提供防治风险的保障。

五、效益评估定期对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进行效益评估,统计防治效果和实施成本,进一步改进防治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总结草原鼠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才能有效地保护农业生产和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草原鼠虫害的几种防治方法

草原鼠虫害的几种防治方法

草原鼠虫害的几种防治方法草原鼠虫害是指在草原地区,由于鼠类和虫类的大量繁殖和侵害,导致草原植被损失严重,给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鼠虫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生物来控制鼠类和虫类的繁殖和侵害。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动物、放养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制剂等。

比如,可以引入猫头鹰、狐狸等天敌动物,它们是鼠类的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鼠类的繁殖。

同时,还可以放养寄生虫或捕食性昆虫,如蚂蚁、蜻蜓等,它们能够控制一些害虫的数量。

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鼠类和虫类的繁殖和侵害。

常见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毒饵等。

在选择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选择对目标害虫有高效杀伤力的药剂,并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使用。

三、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指利用机械设备来控制鼠类和虫类的繁殖和侵害。

常见的机械防治方法包括用捕鼠器捕捉鼠类、用粘虫板和灯光陷阱捕捉害虫等。

这些方法主要适用于小面积和密度较低的鼠虫害区域,可以有效地减少害虫数量。

四、药物防治药物防治是指利用药物来控制鼠类和虫类的繁殖和侵害。

常见的药物防治方法包括喂食草原鼠类毒饵、喷洒杀虫剂等。

在使用药物防治时,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非目标生物造成伤害,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

五、生态防治生态防治是指通过调整生态环境,改善草原生态系统,从而减少鼠类和虫类的繁殖和侵害。

常见的生态防治方法包括合理的放牧管理、植被恢复和生态补偿等。

通过科学的放牧方式,可以降低鼠类和虫类的食物供应和生存空间,从而减少害虫数量。

同时,通过恢复草原植被,增加植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减少害虫的侵害。

草原鼠虫害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药物防治和生态防治等。

在实际防治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有效控制害虫数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目的。

草原鼠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草原鼠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草原鼠虫害防治注意事项草原鼠虫害是指草原地区发生的鼠类和虫类害害。

这些害虫会给农作物和草原植被带来严重的危害,影响草原经济的发展。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鼠虫害,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科学种植科学的种植方法可以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

及时清除杂草和枯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透光,及时翻耕和耙地,控制作物的密度和面积,可以有效减少害虫的数量,预防害虫的侵害。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抵抗力,减少害虫的侵害。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不要过量施肥,以免引起害虫数量的增加。

3. 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度,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

要注意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频次,避免过量灌溉和短时多次灌溉,避免土壤积水和缺水现象。

4.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可以通过人工引入天敌和寄生虫,利用它们的捕食和寄生作用,控制害虫的数量。

另外,利用微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等,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

5.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农药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按照使用说明来施药,不要过量施药,以免污染环境和影响生态平衡。

另外,要定期更换农药的种类,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6. 定期监测定期的害虫监测是防治草原鼠虫害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设置黄板、粘鼠板等监测工具,定期调查和记录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害虫的趋势和分布规律,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总的来说,防治草原鼠虫害需要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手段,加强管理和监测,提高作物的抵抗力,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同时,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草原鼠虫害的防治水平,促进草原经济的持续发展。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山西草原鼠虫害的种类和危害三、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四、实施防治技术的建议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山西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草原区域之一,草原鼠虫害是其主要的生态问题。

鼠虫害对草原生态环境、草原资源以及草原畜牧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山西草原鼠虫害进行防治是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和保障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山西草原鼠虫害的种类和危害山西草原的鼠虫害主要有鼠类、虫类和草害等。

鼠类包括黑线姬鼠、黄鼠狼等,它们过度啃食草籽、根茎,造成草原退化;虫类包括蝗虫、草地螟等,它们破坏草原植被,导致草原生产力下降;草害主要是指杂草,它们侵占草原空间,影响牧草生长。

三、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1.鼠类防治技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引入天敌、设置捕鼠器等;化学防治则使用敌鼠砒霜等药物进行灭鼠。

2.虫类防治技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引入天敌、喷洒生物农药等;化学防治则使用拟除虫菊酯等药物进行灭虫。

3.草害防治技术:采用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引入天敌、喷洒除草剂等;机械防治则使用割草机等设备进行割草。

四、实施防治技术的建议1.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鼠虫害发生情况,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指导草原管理部门和牧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强化技术培训:加强对草原管理人员和牧民的培训,提高他们防治草原鼠虫害的技能和意识。

3.推广生物防治: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防治对环境的污染。

4.落实政策法规:严格执行草原管理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论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是保护草原生态、保障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一、背景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等原因,草原地区普遍存在鼠虫害问题,给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制定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
本方案的目标是有效防治草原地区的鼠虫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三、防治措施
1.加强监测与预警
建立草原鼠虫害监测体系,利用遥感和传感器技术对草原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鼠虫害发生的情况。

运用气象预测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施鼠虫害风险预警,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生物是草原鼠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

通过人工饲养和释放具有捕食鼠虫害能力的天敌,如猫头鹰、狐狸等,建立生物多样性平衡,控制鼠虫害的增长。

3.化学防治
对于规模较大、无法通过生物防治手段控制的鼠虫害,可以采用适量的化学防治方法。

但在使用农药时,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不对环境和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4.合理草原管理
加强草原综合管理,制定合理的放牧计划和轮牧制度,避免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减少鼠虫害滋生的环境条件。

同时,加强草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提高草原抗鼠虫害的能力。

5.宣传与教育
开展针对农牧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草原鼠虫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能力,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草原鼠害防治技术要点

草原鼠害防治技术要点

草原鼠害防治技术要点一、突出防治重点当前至牧草返青前是草原鼠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根据鼠情积极调配防治所需人力和机械,保证药剂供应,抓住有利时期,完成春季防治工作,并根据春季防治情况,提前做好秋季防治各项准备。

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鼠害防治以大沙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和黄兔尾鼠为主;青藏高原草原区以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和甘肃鼢鼠为主;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以东北鼢鼠和达乌尔黄鼠为主。

二、落实关键技术各地要根据草原鼠害发生情况,结合当地草原技术推广部门的监测预报信息,适时采取以下防治技术措施。

(一)地上害鼠人工投饵防治应多人并排同向前行。

小型鼠种(如布氏田鼠、黄兔尾鼠、长爪沙鼠)投饵宽度控制在10-15米,较大的鼠种(如大沙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黄鼠)投饵宽度控制在15-20米。

投饵量可根据鼠洞情况适当调整,但每个洞口不多于10粒。

对于洞口密度较高且集中连片的区域,可以采取空中抛撒要求毒饵籽粒落地均匀,每平方米平均6-7粒,最多不得超过10粒。

机械投饵喷幅宽20米,行驶速度10公里/小时。

作业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利于机械行走作业。

每天核对作业范围,避免重复防治和漏防,饵料投放量参考人工投饵。

飞机投饵防治首先要对飞行作业区进行详细勘察,记录鼠害分布、地形和高大障碍物的空间位置,标注禁投饵区域,科学规划航向及航距,避免出现飞行危险和“空飞”现象。

常用的“运5”飞机飞行高度为30米,飞行速度160公里/小时,确保作业质量。

饵料投放量参考人工投饵。

采用招鹰灭鼠时,鹰架一般采用混凝土钢筋浇制,架高5米,架距500米,每隔4个鹰架设一个鹰巢。

利用狐狸控制鼠害时,野化狐狸控制区域要避免人为侵害,保持狐狸的生存、繁殖和控鼠能力,促进生态系统自我修复。

(二)地下害鼠人工投饵防治通过开洞或扦洞投饵,饵料风干至含水量50%以下即可使用,投饵后要将洞道或扦孔封严盖好。

利用鼠夹捕杀时,首先将鼠洞挖开,布放鼠夹后(诱饵可采用大葱,胡萝卜或党参等),再把洞道覆盖上,每隔2小时检查1次。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草原鼠虫害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综合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手段,有效控制草原鼠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并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鼠虫害的特点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2.综合性原则:综合应用多种手段,提高防治效果;3.可持续性原则:确保防治措施的长期有效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草原鼠虫害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天然病原体等对害虫进行有效控制。

例如,引入山猫等天敌控制鼠类繁殖;2.化学防治: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对害虫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严守使用量和使用时机,避免对非靶标生物造成影响;3.物理防治:采用机械、物理等手段对害鼠害虫进行控制,如捕鼠器、黄板、粘虫带等,有效减少害鼠害虫数量;4.土壤改良:改善草原土壤物理、化学环境,增加益生菌,提高草地质量,减少害虫滋生条件;5.草地管理:科学合理的放牧管理、轮牧、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加牧草数量和多样性,降低害虫风险。

四、实施步骤1.制定防治计划:根据草原鼠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程度,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防治计划;2.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草原鼠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获取害虫种类和分布情况,评估风险水平;3.综合应用防治手段: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综合应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手段进行防治;4.监测效果评估: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检查防治效果,及时调整防治策略;5.宣传和培训:加强对农牧民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对草原鼠虫害防治的认识和能力。

五、防治效果评估通过对各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获得草原鼠虫害防治的效果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

六、保障措施为确保本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做好以下保障措施:1.健全草原鼠虫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责任和权益;2.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对草原鼠虫害的研究;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草原鼠虫害防治的认识和参与度;4.加大对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草原鼠虫害的几种防治方法

草原鼠虫害的几种防治方法

doi!0.19369/=. cnki.2095 —9737.2020.01.020草原鼠虫害的几种防治方法王涛(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林业和草原局,爱辉区草原监理站,黑龙江黑河164300)摘要:草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做好保护草原的工作,是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关键。

草原鼠虫害一直以来都是危害草原的一种较为严重的 生物危害,会导致草原发生退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载畜量减少。

因此,做好草原鼠虫害 的防治工作,保护草原不受破坏非常重要。

草原鼠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其防治 措施主要包括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和物理防治法等。

关键词:草原;鼠害;虫害;危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12.6 文献标识码:B 1草原鼠害的防治草原鼠害对草原的危害极大,老鼠人侵,并且 繁殖能力强,到处打洞,造成水土流失,从而引起 草原发生退化、沙化,严重威胁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草原鼠害的防 治工作,是保持草原不受破坏的关键。

鼠害的防 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生态法,其中物理法由于某些地区草原面积过大,在实 际应用上并不适合。

1.1化学法化学法也可称为药剂法,是使用药物以达到灭鼠、控鼠的作用。

使用毒偁灭鼠法来诱鼠取食,使鼠中毒死亡。

其中配制毒偁的药剂可为急性和 缓效性,其中急性药物是使用最早的灭鼠药物,效 果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灭鼠的效果,常用的药 剂有磷化锌、甘氟等,但是不良影响也最大,会严 重的污染环境,并且对人和其他动物的危害也极大,如果使用不当,会引起中毒,还会导致二次中毒。

因此,目前已基本禁止使用。

缓效药物是一种具有较长潜伏期的灭鼠剂,通过连续小剂量的给鼠用药,使鼠不产生警觉,一般的鼠在服药后的 3$10天才会在洞内安静的死亡,不会在草原上见 到尸体,可减少二次中毒,对人和动物的危害也较 小。

在使用化学防治法时要注意在配制毒偁时要 避免人畜误食,在保管时要严格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严禁乱制、乱发、乱用鼠药,毒偁的加工地点文章编号:2095 —9737(2020)01 —0040 —01也要远离社区、养殖区、地势较高、通风良好,要有 专用的库房保存,并且要有专车运送,配制毒偁和 投人药物的人员也要做好防护工作,在投放毒偁后要及时的发布通告,设立警示牌,并在灭鼠期要 做好禁牧的工作,对于鼠的尸体要及时的处理。

草原鼠害的中草药防治方案

草原鼠害的中草药防治方案

草原鼠害的中草药防治方案草原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

老鼠属“四害”之一,鼠类也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重要一环。

正常情况下,鼠类对草原适度的啃食和挖掘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但当鼠密度过高时就会与牛羊争食牧草。

我国草原上普遍存在鼠害,草原鼠害的发生与草原退化、天敌减少有直接关系。

草原鼠害呈持续偏重发生,严重影响着草原畜牧业发展,也对农牧民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为促进我国草原鼠害防控工作深入开展,不断加大草原保护力度,笔者结合近年的工作实际,就天然草原鼠害中草药防治方法进行阐述,供参考。

1常规鼠害防治现状目前防治鼠害的主要方法有四类,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及生态方法。

化学药物灭鼠方法最为常见,常用的化学药物有磷化锌、敌鼠钠盐、甘氟等。

但这一类药物均是剧毒物,被鼠类吞食后,毒性发作的地点未知,对于死去的鼠类的尸体无法及时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杀死老鼠的同时,使用不当或保管不当会造成人类自身安全。

同时,被药物杀灭的老鼠被其它动物食用后会造成二次中毒,给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

用老鼠贴、胶、笼、夹等物理方法来驱鼠或灭鼠,而狡猾而有力的大老鼠认识不上当或易脱逃,用电子驱鼠器,老鼠会很快适应频率而无效,且超声波对人体有害等缺点。

2中草药防治的优点用中草药制备的驱鼠剂,在制备时充分利用中草药其药效、药味所具有的自然升浮、挥发特殊气味的特点,作用于老鼠的生活环境,通过老鼠的呼吸道黏膜,对鼠类产生记忆期内的神经刺激,使之不能正常生存无法忍受而逃离,并在记忆周期内不再回来,具有无毒无害、环保安全、卫生方便的特点,不会对人和其它动物造成伤害,中草药具有可降解的特点,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重要意义。

中草药防治克服了目前用老鼠贴、胶、笼、夹,狡猾而有力的大老鼠认识不上当或易脱逃,用现有的老鼠药不安全及难清理,用电子驱鼠器,老鼠会很快适应频率而无效,同时电子驱鼠器采用的超声波对人体有害等缺点,中草药防鼠具有无毒无害的特点,是绿色环保驱鼠的最佳产品。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广阔的草地资源。

然而,草原常常受到鼠虫害的威胁,给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问题分析草原鼠虫害主要表现为大量鼠类和昆虫的繁殖和侵扰,给草原植被和家畜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主要问题包括:1. 鼠虫数量的快速增长,对草原植被的食害破坏严重;2. 鼠虫密度高,对家畜的咬伤和传播疾病;3. 鼠虫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威胁生态平衡。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草原鼠虫害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实施方案:1. 监测和预警系统(1)建立草原鼠虫害监测网络,通过布设各种监测设备,及时掌握鼠虫数量和分布情况;(2)建立预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提前预警鼠虫害暴发的可能性,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生态调控(1)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措施,控制草原过度放牧,避免过度踩踏和破坏;(2)推广草原恢复和生态修复技术,提高草原抗鼠虫害的能力;(3)加强草原植被的恢复和更新,增加草原植被的多样性,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防治措施(1)机械防治:通过搭建鼠虫防控专用设施,如捕鼠器、陷阱等,对鼠虫进行集中捕捉和处理;(2)生物防治:应用天敌和天然生物杀虫剂进行鼠虫防治,利用生物链条中的上下位关系来平衡鼠虫种群,减少害虫数量和损害;(3)化学防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鼠虫进行防治;(4)研发新技术:加大鼠虫防治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提高防治效果和操作便利性。

4. 宣传教育(1)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群众的防治意识和能力;(2)组织专家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防治水平;(3)加强与草原保护和畜牧业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

四、监督管理(1)建立相关部门的草原鼠虫害防治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推进;(2)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杀和销售草原鼠虫的行为,维护草原生态安全。

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管理.

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管理.

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管理前言农药鼠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缺少科学常识,不注意日常的使用管理,将农药、鼠药随意存放,被当作饮料、调料、食品被误喝误吃,在使用过程中未按照药物使用管理规定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根据调查资料的表明,导致我国农村人口中毒的毒物类中-农药和鼠药列为前两位。

农药占29.22%,鼠药占28.6%。

为确保我们在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中的用药安全,避免发生人畜中毒事件,现就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的使用管理注意事项归纳如下一、科学用药的原则使用农药防治草原有害生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对人类的安全应放在第一位。

安全使用农药应遵循以下原则:严格按照说明规范使用。

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明确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

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

如果使用不当,亦会污染环境和农畜产品,造成人、畜中毒或死亡。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特作如下规定:一、农药分类根据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农药(原药)的毒性综合评价(急性口服、经皮毒性、慢性毒性等),分为高毒、中等毒、低毒三类。

(二)必须按指定剂量,使用适当的容器配药,配药应在远离饮水源和居民点的安全地方进行。

药物包装要立即烧毁或按要求深埋处理。

(三)注意施药安全。

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必要的技术培训;正确使用施药器械,施药器械安全完好,没有“跑、冒、滴、漏”现象;施药时要穿戴防护衣具,施药过程中严禁吸烟、喝水;选择合理的施药时间,严禁在大雾、大风、雨天、高温天气时段施药;正确掌握施药技术,采用隔行喷雾,避免迎风操作和左右两边同时喷雾。

(四)掌握中毒急救知识。

施药人员每天工作不超过6小时,切不要连续多日工作。

施药过程中一定按照使用说明书,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

一旦出现乏力、恶心、头昏、呕吐、皮肤红肿等中毒症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漱口、擦洗手、脸和皮肤等暴露部位,用肥皂清洗身体,中毒症状较重者立即送医治疗。

草原鼠害防治技术

草原鼠害防治技术

草原鼠害防治技术一、地下鼠防治技术鄂尔多斯地区地下害鼠为中华鼢鼠,特点就是危害时形成土丘,破换牧草根系,土壤结构,成一连串或者不规则的土堆,活动时间一般在4-6月份,5月份为繁殖高峰期,4月份为防治关键时期,其主要防治技术如下:地下生活鼠类常用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1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是指利用化学药剂配成毒饵毒杀害鼠的方法.目前常用的草原害鼠防治药药剂为C型肉毒素,本品为淡黄色液体。

可溶于水。

怕热怕光,在5℃时24h即失毒。

本剂对鼠类有较强活性,适口性好,无二次中毒.草原小面积防治可以到有关部门申请用药。

(1)毒饵的配制方法常用饵料有萝卜、胡萝卜、小麦等.将饵料切成大约0.5厘米×1厘米×5厘米大小,风干至含水量50%以下备用。

称取原药重为1—2ml与一公斤毒饵搅拌.(2)开洞投饵法在鼢鼠的洞道上,用铁锨挖一个上大下小的洞把落到洞内的土取净,用长柄毒饵勺把毒饵投放到洞道深处,然后将洞口用草皮封严即可。

(3)插洞投饵法用直径粗1厘米,长60—80厘米的钢制探针探找鼢鼠洞道,当感觉找到洞道时,轻轻提出探针,用直径粗1.5厘米,长30-40厘米的木制探针,从针孔处再次插入洞道中,前后左右晃动木制探针,当探针尖部有四处碰壁感觉时,找洞失败,需用钢制探针重新探洞:当向某一方向晃动时木制探针尖部有碰壁感觉,而向另方向晃动时无碰壁感觉,此时无碰壁感觉方向即为洞道方向,探找洞道成功,提出木制探针,用镊子或毒饵勺取5—6条毒饵投入洞内,然后用湿土捏成团把针孔盖好即可。

2物理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指利用捕鼠器械捕杀害鼠的方法.常见捕鼠器械有弓形夹、箭类、吊钩类。

利用鼢鼠怕风畏光习性开洞捕鼠.具体方法:找出老巢方向,距老巢1—2米处开洞放置捕鼠器.老巢方向判别方法有两种,是覆盖母质土壤的较大土丘下方即为老巢;另一方法是打开洞道,洞道两侧和上方洞壁有明显的鼠鼻印记,印记前进方向即为老巢相反方向.常用捕鼠器的使用方法有如下两种。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引言草原鼠虫害是严重威胁草原生态安全和农牧民生产生活的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防治草原鼠虫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背景草原鼠虫害主要由鼠害和虫害构成。

这些害虫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繁殖,严重危害草原植被和畜牧养殖。

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对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草原鼠虫害防治目标1. 降低草原鼠虫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2. 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3. 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4. 提升农牧民的生活质量。

四、防治策略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防治策略:1. 生态控制(1)生态调控:加强对鼠虫天敌的培育和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2)草地生态恢复:加强对退化草地的治理和恢复,建设草原生态保护区。

2. 机械控制(1)陷阱设备:在害虫活动频繁的地区布置陷阱,捕捉和杀死害虫。

(2)灭鼠设备:设置合理的鼠害监控和灭鼠设备,对鼠灾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

3. 化学控制(1)合理使用农药:根据害虫类型和密度,选择合适的农药,遵守使用规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化学调控:采用化学方法控制害虫数量,但要确保使用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预警与监测(1)建立害虫防治监测体系:建立草原鼠虫害监测点,定期对害虫数量和密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害虫活动的异常情况。

(2)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害虫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农牧民采取防治措施。

5. 教育与培训(1)开展害虫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牧民对草原鼠虫害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2)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农牧民参加技术培训班,提升他们的防治技能水平。

五、实施计划1. 建立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全面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 加强科研力量,开展草原鼠虫害的生态学、气象学等研究,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

荒漠草原鼠虫害的中草药等生物防治方法

荒漠草原鼠虫害的中草药等生物防治方法
在草原鼠虫害防治中工作中 推广无污染 无毒害的中草药和生物安全方法社会意义和作 用非常重大 虽然在防治工作过程中总结了一些 好的经验方法 但还需要在实践进下加一改进 我 国 天 然 草 原 近 0% 亿 亩 占 国 土 总 面 积 的 &,'1/是 国 土 的 主 体 和 陆 地 生 态 系 统 的 主 体 是 面积最大的绿色屏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 要资源 同时我国也是中草药故国在实际运用 方面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应充分挖掘深入 研究进一步开发中草药等生物制剂并运用到 防治实践中在防治鼠虫害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 境
次再用水萃取一次然后将萃取液合并蒸馏取 得浓缩提取物同时回收有机溶剂将浓缩提取 物加石油醚或已烷脱脂后即含有中药成份的棕 色或棕黑色胶体液体 在使用时将制得的药物以 喷涂方式制于纤维包装粮食复制品包装和需防 止老鼠啃咬的材料表面 $'& 生物灭虫的 方法 一是 微 孢 子 虫 灭 虫 法 是 使用一种极微小的原生动物 多为昆虫寄生虫 当侵染蝗虫后在体内大量增殖使寄生虫致死 或降低生殖能力从而得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达 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微孢子虫能感染 )% 多种蝗 虫对人畜无任何毒副作用且不伤天敌不污染 环境 二是生物灭虫利用食物关系进行灭虫主 要采取牧鸡灭蝗的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 而且环保充分利用蝗虫为食源促进养禽业的 发展 三是生态治虫通过耕作灌水除草刈 割施肥等措施破坏幼虫越冬条件或使其失去 产卵的场所不利于生活消灭其滋生地从而达 到防治害虫的效果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用中草药制备的驱鼠剂和生物制剂进行灭 虫 在制备时充分利用中草药及生物制剂其药 效药味所具有的自然升浮挥发特殊气味的特 点作用于老鼠虫的生活环境通过老鼠的呼吸 道粘膜和害虫的生理变化进行杀灭具有无毒无 害环保安全卫生方便的特点不会对人和其它 动物造成伤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保护 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重要意义 中草药防治克 服了目前用老鼠贴胶笼夹狡猾而有力的大 老鼠认识不上当或易脱逃用现有的老鼠药不安 全及难清理用电子驱鼠器老鼠会很快适应频 率而无效同时电子驱鼠器采用的超声波对人体 有害等缺点 中草药防鼠具有无毒无害的特点 是绿色环保驱鼠的最佳产品 同时生产成本低 配制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管理
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管理
前言
农药鼠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缺少科学常识,不注意日常的使用管理,将农药、鼠药随意存放,被当作饮料、调料、食品被误喝误吃,在使用过程中未按照药物使用管理规定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根据调查资料的表明,导致我国农村人口中毒的毒物类中-农药和鼠药列为前两位。

农药占29.22%,鼠药占28.6%。

为确保我们在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中的用药安全,避免发生人畜中毒事件,现就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的使用管理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一、科学用药的原则
使用农药防治草原有害生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对人类的安全应放在第一位。

安全使用农药应遵循以下原则:严格按照说明规范使用。

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明确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

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

如果使用不当,亦会污染环境和农畜产品,造成人、畜中毒或死亡。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特作如下规定:
一、农药分类
药物的储存和保管
(一)人员要求:库房保管人员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有经验、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农药基本知识和和安全知识的成年人担任。

(二)库房要求:鼠虫害防止药物存放应设专用库房,与居民区、水源分开,四周封闭并留有消防通道。

库房地面平滑、不渗漏、结构完整、干燥、通风良好,地面、天花板采用耐化学腐蚀材料,易清洗。

库房内设置隔离工作间,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灭火器、水桶、铁锹等)和急救药箱(解毒药物等)。

(三)存放要求:有完整无损的包装和标识,包装破损或无标识的立即处理;不同种类药物应分开存放,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通风,采取防潮防渗措施;库房中避免存放对农药品质有影响的其他药物;严禁与食品、粮食、饲料、种子等一起存放。

(四)库房管理要求:
1、严格执行药品入库、出库登记制度,入库时要检查包装
和标志,记录品种、数量;出库的药品质量要可靠,包装标志完整,有使用说明书。

2、定期检查存放的药物是否符合存放要求的规定,定期维护
库房内通风、照明、消防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3、定期清扫库房,保持干净整洁。

4、进入高毒药物存放库房的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穿
用防护服装。

三、药物的安全使用
(一)在开启药物包装、称量配置和使用中,操作人员应戴用必要的防护器具,要小心谨慎,防止污染。

(二)使用人员要求:
1、使用药物人员必须选派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担任,必
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必要技术和熟悉所使用药物的性能。

2、严禁孕妇、哺乳期妇女参与药物配制和施药作业。

(三)药物配置要求:
1、配药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开启包装、选用配置方法
和器具;按照规定或推荐的药量和稀释倍数定量配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应用工具搅拌。

2、药物称量、配制应根据药品性质和用量进行,防止
溅洒和散落。

3、配置药物应远离住宅区、畜舍和水源,药物随配随
用,开装后余下的药物应封闭在原包装内,不得随意转移(比如换瓶),要妥善放置,一定要存放到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4、配药器械要专用,每次用后要清洗干净。

但不要在
河流、小溪、井边等地清洗,防止污染水源。

(四)施药的一般规定
1、施药前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药物,在保证防治效果
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毒性最低、残留低的药物品种(如推广使用生物微生物制剂印楝素、苦参碱等);根据药物剂型和防治对象确定安全有效的施用方法;配备合适的防护用具;
确保施药器械完好,备足水、清洗剂、急救药品和必要的修理工具;在施药前应向拟施药地区及周边群众发放明白纸,告知施药区域、注意事项等。

2、施药时的要求:施药人员必须佩带相应的防护装备;施药作
业中,施药人员不准喝酒、吸烟、饮水、进食,不得直接接触皮肤;施药作业中,作业人员要始终处于上风向位置,不许进入已喷洒药物的的区域,雨天、大风和高温天气中午不得进行作业;连续工作不超过5天;
*非施药人员严禁在施药区停留;凡已经施过高毒药物的
区域,应设立醒目标志;放置在野外的药物及施药器械,
必须有专人看管;施药过程中,施药人员如出现中毒症
状,要立即离开现场,送医院救治。

*农药的空容器和包装需妥善处理(砸碎、掩埋、焚烧等),
不得随意丢弃,以免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畜安全。

3、施药后的要求:施过药的地方要竖立明显标志,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以防人畜中毒。

剩余或不用的药物应完整进行包装后送回库房;施药器械应清除残药,洗净后存放;应做好施药记录,内容包括:药物名称、防治对象、用量、范围、时间;施药人员的防护器具及时进行清洗,消除污染。

四、注意个人防护施药人员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防护用
品,严格按使用说明使用;防护用品用毕,应及时清洗,维护,存放于清洁、干燥的室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