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管理制度18537
固体废物日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保障生态环境安全,预防环境污染,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2. 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相结合的原则。
3. 全过程管理的原则。
4. 责任到人的原则。
四、管理职责1. 主管领导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固体废物管理工作。
2. 环保管理部门负责固体废物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
3.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和运输。
4.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5.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员工进行固体废物管理的培训和教育。
五、固体废物分类1. 工业固体废物: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边角料、废包装物、废化学品等。
2. 生活垃圾:包括居民生活产生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
3. 建筑垃圾:包括拆除、修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土、废砖、废混凝土等。
六、固体废物收集与暂存1. 工业固体废物:a. 分类收集:按照国家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
b. 暂存:设置专用暂存场所,确保固体废物安全、有序存放。
c. 运输: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进行运输,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2. 生活垃圾:a. 分类收集: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b. 暂存:设置封闭式垃圾收集站,确保垃圾暂存场所的环境卫生。
c. 运输:委托有资质的环卫单位进行运输,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3. 建筑垃圾:a. 分类收集:按照建筑垃圾的性质进行分类收集。
b. 暂存:设置专用暂存场所,确保建筑垃圾安全、有序存放。
c. 运输: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进行运输,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固废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固废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的管理,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固体废物管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实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处置。
第四条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协调机制。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分类与收集第五条固体废物按照危害程度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感染性或者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一般废物是指除危险废物之外的废物。
第六条固体废物的产生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并设置专门的分类收集设施。
第七条固体废物的收集应遵循分类收集的原则,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种类和数量。
第八条收集危险废物的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标签。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运输第九条运输固体废物应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实行分类运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固体废物泄漏、溢出和污染环境。
第十条运输危险废物的车辆、船舶、飞机等应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理设施。
第十一条运输固体废物应制定运输计划,明确运输时间、路线、方式和应急措施,报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第十二条固体废物的处理应根据其性质和特点,采取资源化、无害化等方法,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第十三条固体废物的处置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选择符合要求的处置场所,采取必要的污染控制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四条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处理和处置能力,取得相关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第十五条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应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固体废物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固体废物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固体废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二)谁产生、谁负责原则;(三)全过程控制原则;(四)公众参与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体系,保障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章分类与标识第五条固体废物分为以下类别:(一)工业固体废物;(二)农业固体废物;(三)城市生活垃圾;(四)危险废物;(五)其他固体废物。
第六条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第七条固体废物标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固体废物类别;(二)产生单位名称;(三)产生时间;(四)应急联系方式。
第八条产生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制度,对固体废物进行源头减量,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第三章收集与贮存第九条固体废物的收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按照固体废物类别进行分类收集;(二)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收集容器和运输工具;(三)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第十条固体废物的贮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按照固体废物类别进行分类贮存;(二)设置防雨、防渗、防漏等设施;(三)定期检查,确保设施完好;(四)禁止将危险废物与一般固体废物混合贮存。
第十一条收集、贮存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许可,并按照许可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章运输与利用第十二条固体废物的运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运输工具;(二)按照固体废物类别进行分类运输;(三)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第十三条固体废物的利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利用方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资源化利用政策;(二)利用过程中不得产生新的污染;(三)鼓励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通用版固废管理制度
通用版固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固体废物管理,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理工作,包括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
第三条我单位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减量化管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原则。
第四条我单位应当制定固体废物管理方案,明确责任人及其责任。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第五条我单位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固废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固废管理意识和能力。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分类管理第六条我单位应当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按照可再生、有害性等进行分类。
(一)可再生废物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可回收再利用的废物。
(二)有害废物主要包括电池、废灯管、废涂料、废油漆桶等有害性废物。
(三)其他固体废物包括非可再生废物和非有害废物。
第七条我单位应当在工作场所设置固废分类收集设施,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和分类固废。
第八条我单位应当制定固废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员工固废分类及处理的要求和标准。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储存管理第九条我单位应当设立固废储存场所,并按照固废的性质和数量进行分类存放。
第十条我单位应当加强对固废储存场所的管理,做好场所的安全防火工作,并设置标识牌明示储存固废的种类和储存期限。
第十一条我单位应当定期对固废储存场所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固废储存场所的卫生和安全。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运输管理第十二条我单位应当制定固废运输管理制度,对固废的运输进行规范管理。
第十三条我单位应当选用合格的固废运输单位进行固废的运输工作。
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固废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分类运输。
第十四条我单位应当做好固废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固废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第五章固体废物的处理管理第十五条我单位应当根据固废的性质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包括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企业的固体废物管理工作,推行绿色生产,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固体废物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固体废物:指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废弃物,包含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废弃物品等。
2.有害固体废物:指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固体废物。
3.非有害固体废物: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明显危害的固体废物。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四条总负责人责任1.公司总负责人负责订立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并确保其实施和执行。
2.总负责人应指定特地负责固体废物管理的部门或人员,并明确其职责。
第五条部门或人员责任1.固体废物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订立固体废物管理计划,监督和引导各部门的固体废物管理工作。
2.固体废物管理部门或人员应及时收集、汇总、报送公司固体废物管理统计数据,并定期对固体废物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六条部门合作责任各部门应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落实,确保固体废物的分类、储存、处理和处理符合要求。
第三章生产过程中固体废物管理第七条废物产生管控1.各生产部门应依据生产计划,合理掌控废物的产生量,尽量减少废物的产生。
2.废物产生需及时报备给固体废物管理部门,按分类进行储存、处理和处理。
第八条废物分类管理1.各部门应依据废物的性质、来源和特点,进行分类管理。
2.对有害固体废物应单独存放,标明名称和不安全性,防止交叉污染和不安全事故发生。
3.对非有害固体废物应进行分类存放,便于资源回收利用。
第九条废物储存管理1.废物储存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防止他人误操作或接触。
2.废物储存容器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密封、防漏、耐腐蚀的容器,并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
3.废物储存区域应定期清理,防止废物溢出或外泄。
第十条废物处理和处理1.废物应依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处理和处理。
2.废物处理和处理方式应选择低风险、环保的方法,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固体废物的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广大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推进公司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条:《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六条:本制度适用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
第七条: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产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第八条: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经无害化加工处理,并且符合强制性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不会危害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或者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程序认定为不属于固体废物的除外。
第九条: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第十条: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和其他固体废物。
第十一条:生产垃圾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体废弃物,生产作业场所清扫卫生的无害化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废料、金属类、木板类等。
第十二条: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其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第十三条: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第十四条:分厂是区域内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审查有关固体废物处置、运输单位资质,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负责对各单位固体废物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安全管理部负责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及时联系处置单位转移危险废物,并审查处置单位、运输单位的相关资质。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5篇)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1、目的对公司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管理、清理,减少环境污染,特制订本规定。
2、范围适用于全公司。
3、要求3.1固体废弃物收集3.1.1固体废弃物分类a)一般固体废弃物(具体见固体废弃物分类标准)b)危险固体废弃物(具体见固体废弃物分类标准)3.1.2各部门要明确标识收集固体废弃物的桶和袋。
将生产和生活各环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
每天集中送至标识固体废弃物类别的收集棚。
应采取措施防止泄漏或混放。
3.1.3生产、修机所产生的废手套、废纱布等集中用桶盛装,并送至指定点存放。
3.1.4废塑料框等辅助材料由该车间的负责人组织收集后运送到指定的废弃物存放处存放。
3.1.5存放化学品的空桶收集后送到指定的危险固废存放处。
3.1.6其他的固体废弃物由各部门收集后,存放在指定的收集箱内。
3.2固体废弃物贮存3.2.1存放棚由仓库管理,保证各类固体废弃物正确分类堆放。
仓库管理员应每天检查。
如发现有混放现象应立即通知车间或生产部进行教育处理。
3.2.2固体废弃物存放棚应对各类固废进行标识。
3.2.3仓库每天对来料进行登记。
3.3固体废弃物处理3.3.1一般固体废弃物贮满后由综合办统一进行处理。
3.3.2可回收的一般固体废弃物由办公室与物资回收单位联系,以废旧物资出售。
3.3.3不可回收的一般固体废弃物由办公室与环境保护部门联系运送到指定场所处理。
3.4固体废弃物分类标准为便于员工识别而不致将固体废弃物混放,本公司特在各相关场所设立固体废弃物收集。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2)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法律法规:一个国家或地区通常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包括废物的分类、处置方式、环境保护要求等,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2. 废物分类: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通常会要求将废物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别存放、处理和处置。
常见的分类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
3. 废物收集和运输: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会规定废物的收集方式和运输要求,确保废物能够安全、高效地从产生点运送到处理点,包括设定收集点、收集车辆的要求等。
一般固废管理规章制度
一般固废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一般固体废物的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一般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处理、处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一般固体废物管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一般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领导,将一般固体废物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一般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环保部门对一般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一般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
第二章一般固体废物的产生与收集第六条产生一般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固体废物产生、种类、数量、去向等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环保部门申报。
第七条产生一般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并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
第八条产生一般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负责收集、贮存,不得随意丢弃、堆放。
第九条收集、贮存一般固体废物,应当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第十条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场所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安全和卫生标准,不得擅自变更场地的用途。
第三章一般固体废物的运输第十一条运输一般固体废物,应当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
第十二条运输一般固体废物,应当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运输工具,并保证运输工具清洁。
第十三条运输一般固体废物,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固体废物撒漏、渗漏、挥发等造成环境污染。
第四章一般固体废物的利用与处理第十四条鼓励单位和个人采用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等技术,对一般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第十五条产生一般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优先使用综合利用的一般固体废物,不得擅自排放、倾倒、堆放、处置。
第十六条一般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安全和卫生的规定,并报经环保部门批准。
固体废物专项管理制度内容
固体废物专项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管理,预防和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固体废物专项管理制度适用于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处置等活动,涉及本单位的固体废物管理工作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通过规范管理,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推动固体废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章固体废物分类管理第四条严格按照《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运输、处置的专项管理制度。
第五条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来源、危害程度、可利用性等情况,划分不同的固体废物分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第六条对危险废物和有害废物要进行单独收集、暂存、运输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第七条对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要做好分类收集、暂存和运输工作,鼓励资源化利用,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压力。
第八条对不可回收的固体废物要进行专门的储存和处置,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九条对有机废物和垃圾要做好分类收集、暂存和运输工作,推动有机废物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条对建筑废弃物、废旧家电、废旧家具等特殊废物要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确保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和运输。
第十一条要组织开展固体废物分类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对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三章固体废物收集管理第十二条制定固体废物收集管理方案,确定固体废物收集的时间、地点、人员等相关要求。
第十三条对于有机废物、垃圾和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要制定相应的收集计划,定期进行固体废物收集工作。
第十四条对于危险废物和有害废物,要委托专业的固体废物收集企业进行收集,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五条加强对固体废物收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收集工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发生固体废物交叉混装、交叉受污染等现象。
固废物资管理制度
固废物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固体废物处理单位、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及其他固体废物管理活动。
第三条固体废物指各种废弃的物质,包括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第四条固体废物管理应依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固体废物管理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的责任制度,加强对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固体废物管理单位第六条固体废物处理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符合国家有关固体废物处理标准和要求。
第七条固体废物处理单位应当设立固体废物管理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工作。
第八条固体废物处理单位应当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对固体废物的来源、去向、数量等进行记录和管理。
第九条固体废物处理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固体废物的监测和检测,确保固体废物处理过程符合相关的要求。
第十条固体废物处理单位在处理固体废物时,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第三章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第十一条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将固体废物做好分类、存放和交付给专业处理单位。
第十二条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环境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十三条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建立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制度,设立固体废物分类垃圾桶,按照不同类别进行投放。
第十四条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建立固体废物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固体废物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固体废物的合理处理。
第十五条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固体废物的清理和清运工作,确保固体废物不污染环境。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六条各级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固体废物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七条社会公众对固体废物管理活动有监督权利,可以通过举报电话、网络等渠道对固体废物管理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固废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固废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企业和单位。
第三条固体废物管理应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利用、分类处置。
第四条国家鼓励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支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第二章固体废物分类与收集第五条企业、单位应当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种类、数量和处理方式,将其分为危险废物、有害废物、可回收物和其他固体废物,并进行分类收集。
第六条危险废物应当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设置危险废物标识,单独收集、运输、利用、处置。
第七条有害废物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排放、堆放、填埋。
第八条可回收物应当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九条其他固体废物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三章固体废物运输与利用第十条固体废物运输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确保运输安全。
第十一条固体废物利用应当采取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技术,实现废物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第四章固体废物处置第十二条固体废物处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污染物排放等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禁止擅自倾倒、堆放、填埋固体废物,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四条固体废物处置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卫生、安全等要求,确保处置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五条生态环境部门应当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十六条企业、单位应当建立固体废物管理档案,记录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利用、处置等情况,并保存至少五年。
第十七条企业、单位应当定期对固体废物处理设施进行维护、检测、评估,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固体废物管理规章制度(企业管理)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防止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规、政策,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公司各单位必须坚持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
第三条在原料、器材、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应将相应废物的回收、处置列为卖方的责任。
在为其他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生产服务和其他服务时,也应明确固体废物处置责任。
第四条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和处置单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应急计划,最大程度地消除或减少各类事故对环境的污染。
第五条废物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的建设、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第六条为便于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对固体废物应分类收集和储存。
第七条从事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获得法规规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
第八条在固体废物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要避免和控制二次污染。
第九条公司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工作;公司各部室按职责分工负责本系统业务范围内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公司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监督监察工作。
第十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单位和在公司从事固体废物收集、处置、运输等经营活动的公司外单位。
第二章危险废物第十一条凡列入现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管理均应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公司所属单位涉及的主要危险废物有:hw12固态漆渣、抹布、砂纸等处理废物、hw49等固状包装物。
第十二条公司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编制公司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报送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每年编制一次.第十三条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第十四条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目的规范固体废物的控制,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适用范围公司范围内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管理控制。
职责安环部负责对厂区内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理的全过程监督、检查、指导和不可回收再利用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工作。
物资部负责可回收再利用的固体废物收集、存放、处理工作。
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生产、办公、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记录工作。
内容1固体废物定义及分类1.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经无害化加工处理,并且符合强制性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不会危害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或者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程序认定为不属于固体废物的除外。
1.1.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且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工业固体废物。
1.1.2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1.1.3根据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识别后除危险废物外所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均按照《固体废物废物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1.1.3.1危险废物的管理按照《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进行。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GB/T19095-2019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制定以下固体废物分类。
1.2.1可回收物:可回收物主要包括未接触过生产物料的废纸、纸箱、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1.2.1.1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箱等(不包括被食品、油污污染过的包装纸、箱被污染过的属于“其他垃圾”)。
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卫生纸等水溶性强属于“其他垃圾”。
1.2.1.2塑料:各种塑料袋(被食品、油污污染过的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塑料泡沫、塑料包装(废原料包装袋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不再此列)、经过清洗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塑料块(桶、板)、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们健康,对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
在中国,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数量、提高固体废物的资源利用率、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推动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物分类管理:建立和完善废物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通过分类将废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物、易腐物和其他垃圾,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废物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2.废物收集与运输管理:建立统一的废物收集体系,确保废物按时按量被收集,并对废物运输车辆进行管理,防止废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泄漏和扩散。
3.废物处理与处置管理:制定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技术标准,推广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废物产生单位责任管理:对各类废物产生单位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其建立和实施废物管理制度,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5.废物环境监管:建立废物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废物处理和处置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废物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和隐患,确保处理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废物管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废物处理的技术水平;企业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做好废物分类和处理工作;公众要积极参与废物分类和资源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
通过有效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们健康的影响,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般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一般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本企业固体废物的储存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来源:本厂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碎果屑,属于可回收利用一般固体废物。
二、贮存:将固体废物临时存放于固废暂存间。
并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一般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要求,在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间张贴相应的标志。
三、管理:对固废暂存间要设专人管理,保持场地内干净,并对固废暂存间落锁。
四、回收:碎果屑由养殖业收购综合利用。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一)1 目的为对固体废物进行科学地分类、收集、贮存、处理,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废物,减少废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
2 范围本适用于各部门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和处理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3 职责与权限3.1安环部是固体废物的归口管理部门。
3.1.1负责组织编制修订本,并下达各部门,负责环保指标的考核。
3.1.2负责查找厂内环保隐患,并组织相关单位提出技术改进方案,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1.3负责危险废物的委托处理。
3.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在生产、办公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等工作。
3.3办公室负责一般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理。
4 管理流程与要求4.1 固体废物分类4.1.1 危险固体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危险固体废物,主要有蒸馏残渣、废活性炭、污泥。
4.1.2一般固体废物: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之外的固体废物。
4.1.2.1 不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不可回收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建筑垃圾、食堂产生的食物垃圾及生活垃圾等。
4.1.2.2 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办公活动中产生的可回收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产和设备维修产生金属零件、废纸箱、废木箱、玻璃瓶罐、废塑料、废纸等。
4.2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存放4.2.1各单位应按照废物分类,设置临时放置点、废物箱,并分别设置明显标识。
4.2.2废物产生后,应按不同类别和相应要求及时放置到临时存放场所或固废场。
临时的存放场所,应有明确标识并具备防泄漏、防飞扬等设施或措施。
4.2.3危险固体废物的收集及存放4.2.3.1各车间产生的危废按规定包装收集。
4.2.3.2各车间将产生的危废分类收集后,向安环部申请危废转移。
4.2.3.3安环部根据危废类型指定转移地点,在生产区转移需填写《危险废物产生源登记台账》,需按安环部要求存放在危废房。
4.2.3.4未经审批,各部门位不得私自将危废进行转移。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固体废物管理行为,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领土范围内所有单位和个人在固体废物的管理活动中的行为。
第二章固体废物分类与收集第三条固体废物应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收集措施。
第四条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固体废物分类和收集的标准,并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各单位应建立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设施,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
第三章固体废物运输第六条运输固体废物的车辆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输条件,并配备相应的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
第七条运输固体废物的车辆应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并按时办理相关的运输证照手续。
第八条运输过程中,固体废物应采取防撒、防溅等措施,确保不对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污染和隐患。
第四章固体废物处置第九条固体废物处置包括处理和处置两个环节,应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选择。
第十条处理固体废物应采取环境友好型的方法,尽量减少废物的体积和危害性。
第十一条处置固体废物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处置过程的安全和合法。
第五章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第十二条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应符合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十三条回收利用企业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设备,确保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再利用。
第十四条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应经过环境评估和审批程序,并取得相应的许可证。
第六章法律责任与监督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固体废物管理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处理违法行为。
第十七条个人和单位发现有关固体废物污染行为,有权向上级环境保护部门举报和投诉。
附件:1. 固体废物分类标准表2. 固体废物收集设施建设指南3. 固体废物运输车辆检测规范4. 固体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5. 固体废物回收利用许可证申请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非可再生资源,如废纸、废塑料等。
固体废物环保管理制度
固体废物环保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有效管理固体废物,防止环境污染,保障员工健康,维护公司形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固体废物的部门和个人。
三、责任部门1. 环保部门负责固体废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2. 生产部门负责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和临时储存。
3. 行政部门负责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和记录管理。
四、管理制度1. 分类管理:所有固体废物应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标准进行分类。
2. 收集与储存:固体废物必须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并在指定区域内储存。
3. 标识与记录:固体废物容器应有明确标识,内容包括类型、危险等级等。
同时,应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台账,记录产生量、处理方式等信息。
4. 定期检查:环保部门应定期对固体废物的收集、储存和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处理与处置1. 内部处理: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应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2. 委托处理:对于危险废物和其他无法内部处理的固体废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理。
3. 处置记录:所有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活动都应详细记录,并保存相关文件。
六、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员工进行固体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
2. 加强对固体废物环保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七、应急预案1. 制定固体废物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应对。
八、违规处理违反本管理制度的部门或个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追究法律责任。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上述模板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固体废物专项管理制度
固体废物专项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管辖范围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的管理。
三、管理目标本制度的核心管理目标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四、管理措施1、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对于生活垃圾,采取分类处理的措施,包括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分离收集和处理。
积极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倡导居民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良好习惯。
2、工业废渣的回收利用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进行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废渣回收利用的体系,推动工业废渣资源化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加强对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和监督,推动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4、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五、管理责任1、政府部门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固体废物管理的政策和规划,加强对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2、企业单位企业单位应当强化固体废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引导员工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应当积极参与固体废物管理工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自己的固体废物,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六、管理监督1、监督机构建立固体废物管理的监督机构,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固体废物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2、处罚制度对违反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依法依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制裁。
七、管理评估定期对固体废物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总结和完善制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八、附则一切有关固体废物管理的具体事宜及其他相关问题,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单位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单位固体废物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固体废物分类1. 本单位产生的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两类。
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
3.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危害特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固体废物。
三、固体废物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过程管理。
2. 污染者负责,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3. 强化固体废物源头控制,优化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环节。
四、固体废物管理职责1. 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固体废物管理工作负总责。
2. 单位环保部门负责固体废物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3. 产生固体废物的部门、车间应落实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环节的管理责任。
4. 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改进。
五、固体废物管理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固体废物分类标准,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贮存。
2. 建立固体废物台账,详细记录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来源、去向等信息。
3. 优先采用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方式,对无法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固体废物,依法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4. 定期对固体废物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加强固体废物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固体废物管理水平。
六、监督检查1. 单位环保部门对固体废物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2. 对固体废物管理不力的部门、车间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等处理。
3.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单位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对固体废物进行科学地分类、收集、贮存、处理,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废物,减少废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部门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和处理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3 职责与权限
3.1安环部是固体废物的归口管理部门。
3.1.1负责组织编制修订本标准,并下达各部门,负责环保指标的考核。
3.1.2负责查找厂内环保隐患,并组织相关单位提出技术改进方案,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1.3负责危险废物的委托处理。
3.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在生产、办公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等工作。
3.3办公室负责一般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理。
4 管理流程与要求
4.1 固体废物分类
4.1.1 危险固体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危险固体废物,主要有蒸馏残渣、废活性炭、污泥。
4.1.2一般固体废物: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之外的固体废物。
4.1.2.1 不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不可回收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建筑垃圾、食堂产生的食物垃圾及生活垃圾等。
4.1.2.2 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办公活动中产生的可回收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产和设备维修产生金属零件、废纸箱、废木箱、玻璃瓶罐、废塑料、废纸等。
4.2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存放
4.2.1各单位应按照废物分类,设置临时放置点、废物箱,并分别设置明显标识。
4.2.2废物产生后,应按不同类别和相应要求及时放置到临时存放场所或固废场。
临时的存放场所,应有明确标识并具备防泄漏、防飞扬等设施或措施。
4.2.3危险固体废物的收集及存放
4.2.3.1各车间产生的危废按规定标准包装收集。
4.2.3.2各车间将产生的危废分类收集后,向安环部申请危废转
移。
4.2.3.3安环部根据危废类型指定转移地点,在生产区转移需填写《危险废物产生源登记台账》,需按安环部要求存放在危废房。
4.2.3.4未经审批,各部门位不得私自将危废进行转移。
4.2.3.5接收单位未见转移单应拒绝转移作业,在未经批准准而执行转移作业后,将对转移单位进行考核。
4.2.3.6建立固废转移档案,对转移数量、类型、时间进行统计。
4.2.4一般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存放
4.2.4.1公司产生的废纸箱、废瓶罐、废纸、金属边角料等放入一般可回收废物指定区域或存放箱。
4.2.4.2已经报废不能使用的设备入库后由仓库统一处理。
4.2.4.3不可回收的废物放入垃圾区域或垃圾桶内。
4.3 固体废物的处理
4.3.1 危险废物的委托处理
4.3.1.1危废暂存点达到一定量后由单位安环部上报公司副总申请固废转移,移交由资质单位处理,转移联单、过榜单等备档。
4.3.1.2安环部应与被委托单位签订委托处理固体废物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在运输、利用及处置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4.3.1.3危废委托处理时应按程序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办理固废转移五联单,同时还需在危废管理台账中标注。
4.3.1.4危废暂存点的日常管理由安全部负责。
废综合利用项目。
4.3.2一般固体废物的处理
一般固体废物的处理应优先考虑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回收的废物由各部门安排人员整理,再统一回收至仓库;不可回收的废物与生活垃圾等,由办公室统一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4.4安环部和办公室应每个月检查一次各单位固体废物的存放和处置情况,并记录检查结果。
4.5公司应通过更改工艺、制定管理办法,尽量减少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安环部每年制定管理目标,明确各单位产废数量,各车间应严格按照该产生量组织生产,超标将按照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5 相关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5.3《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6 相关记录
6.1《厂内固废转移申请单》
6.2《厂外固废转移申请单》
附件1:《厂内固废转移申请单》
厂内固废转移申请单
附件2:《厂外固废转移申请单》
厂内固废转移申请单
第一联:产废单
第二联:安环部
第三联:接收单
第
装车人员签字
车间管理人
员
安环部签字
值班调度签
字
保卫进(出)厂门时确认签字
厂外固废转移申请单
固废名称
车牌号
申请单位接收单位
转移时间转移数量
装车人员签字
车间管理人
员
安环部签字
值班调度签
字
保卫进(出)厂门时确认签字
厂外固废转移申请单
固废名称车牌号
申请单位接收单位
转移时间转移数量
装车人员签字
车间管理人
员
安环部签字
值班调度签
字
保卫进(出)厂门时确认签字
第
二
联
:
安
环
部
第
三
联
:
门
岗
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