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精制装置事故案例分析
制氢常见事故案例

第五章事故案例分析及应急处理预案根据伤亡事故的致因理论得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它们的背景原因是管理上存在缺陷。
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控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并将三者有机结合,综合利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制氢装置使用的介质为石脑油、天然气和氢气,属易燃易爆;而且工艺条件十分苛刻,极易发生不安全事故,给员工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造成影响和损失。
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制氢装置的安全运行得到了增强。
但是,往往由于操作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牢和疏忽大意,却酿成了不应该发生的事故。
本章结合HSE管理体系中的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对制氢装置历年来发生的一些典型事故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人、设备、原材料、工艺、作业环境五个方面探讨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纠正、预防措施。
希望能举一反三,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中,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实现制氢装置本质安全。
第一节预防事故的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就是为消除生产中各种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防止伤害和职业性危害,改善劳动条件和保证安全生产而在工艺、设备、控制等各方面采取一些技术上的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提高设备装置本质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本质安全”一词来源于防爆电气设备,这种电气设备没有任何附加的安全装置,完全利用本身构造的设计,限制电路在低电压和低电流下工作,防止产生高热和火花而引起火灾或引燃爆炸性混合物。
设备和装置的本质安全性是指对机械设备和装置安装自保系统,即使人操作失误,其本身的安全防护系统能自动调节和处理,以防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设备、装置和工程的设计时就要予以考虑,并在制造或建设时给予解决和落实,使设备和装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的运转。
不同的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需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也有所差异,必须根据各种生产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使用物质(含原料、半成品、产品)设备以及其他有关设施,在充分辨识潜在危险和不安全部位的基础上选择适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某制氢装置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故、处理方法及经验教训

某制氢装置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故、处理方法及经验教训1.氢气泄漏自燃(1)事故经过:1998年1月2日8:00制氢装置因塔-302吸收效果差,净化气中CO2超标,造成甲烷化反应器R-306飞温,600℃的工业氢使E-308浮头大盖处密封失效,氢气泄漏自燃,值班人员指示按紧急停车处理,并报火警。
8:20将火扑灭,13:00生产恢复正常。
(2)经验教训:①如果发现R-306床层飞温,立即联系调度,降量生产。
同时,向C-301打入新鲜碱液,并加适量的消泡剂。
②当R-306床层温度超过425℃,切除甲烷化反应器,保温保压。
③稳定两塔操作,碱液浓度上来后,可视R-306温升情况切入(或切出)甲烷化反应器。
④发生火灾要及时切除周围可燃气,并用蒸汽保护灭火。
2.冰块砸断管线(1)事故经过:1998年1月21日,C-302顶二氧化碳放空线顶端冰块落下,将C-303吹汽线砸断,其余临近管线也部分受损。
车间针对塔-302集液器顶结冰这一隐患,采取在CO2放空线集夜器排液线加保温伴热,解决了问题。
(2)经验教训:针对装置水线多的特点,做好防冻防凝工作,将高处排液引到地上加伴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E-303瓦斯加热器内漏(1)事故经过:1998年2月24日,转化炉瓦斯带液明显增多,火咀爆燃严重,调节困难,判断为E-303瓦斯加热器内漏,将E-303切除,堵管处理,共堵管12根。
(2)经验教训:①乏汽线有可燃气,说明E-303内漏。
②E-303管束是铸铁的,介质均为腐蚀介质,应更换为白钢管束。
③前后工序紧密配合,如转化炉火嘴带液多,则应考虑E-303内漏。
4.原料总硫超标(1)事故经过:1998年4月17日,原料采样总硫为2440PPm,原因为富气装置生产波动,容易造成R-302硫穿透,而影响转化催化剂,车间采取降量处理,总硫降至20PPm后,生产恢复正常。
(2)经验教训:①通知调度及富气装置,让富气装置调整操作,送合格原料与制氢。
加制氢装置安全事故案例

加制氢装置安全事故案例1.大庆石化炼油厂制氢装置低变反应器超温1980年1月11日22:25分由于氢压缩机倒车,电压波动,造成控制仪表(容-2温度表)及低变CO分析仪表分析保险爆,使其电源中断,失去自动调节及自动分析的作用,而引起低变反应器超温。
此次事故并非技术性质的,完全是责任心不强,在岗位上马马虎虎及弄虚作假造成的。
因为:a、23点的记录不但提前记而且还没有按自动显示开关,所以23点低变床层温度到底是多少不知道。
b、23点的录记完后又搞卫生准备下班,这样在22:25分压缩机倒车时,虽然操作室内的照明出现闪动,但当班操作员也没有到仪表盘前检查各仪表运行情况,以至两块表电源中断也不知道,致使低变急冷水量回零,一直延长到零点班接班者准备记24点录时才发现,但低变反应器已经超温了。
另外交接班不执行对口交接,检查也是走马观花,主要控制参数该看的不看,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2.大庆石化炼油厂制氢装置瓦斯爆炸着火造成人员伤亡87年6月22日制氢装置接到开工指令后,准备动作,当时装置检修还没有全完,有的还在交叉作业。
当班操作工在看到机修将裂化瓦斯盲板拆除把好后,等了一段时间就认为机修已将炼厂瓦斯盲板也拆除把好了。
没有按规程检查一下,就将炼厂瓦斯阀裂化瓦斯阀打开了,此时炼厂瓦斯盲板刚刚抽出,还没把好,这时裂化瓦斯就在此法兰处逸出,当操作工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将炼厂瓦斯阀关死时,逸出的瓦斯气散布在管廊中间,此时有人误拉机修正在使用的电焊机开关,引起瓦斯爆燃,造成10人轻伤、一人重伤,经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次事故属违章责任事故,在操作前没有详细检查流程及管线、阀门情况,只凭自己的感觉行事,所以酿成大祸。
3.大庆石化炼油厂制氢装置转化炉灭火92年5月20日15:25分由于B炉瓦斯控制阀瞬间关死,使得B炉瓦斯流量回零,造成B炉灭火。
发现后,立即切除原料气和甲烷化,并组织人力关死B炉所有火嘴小阀,同时联系化验做爆炸分析,合格后点火。
加氢精制装置事故案例分析(共20页)

第七章加氢精制装置事故(shìgù)案例分析1.某厂柴油(cháiyóu)加氢装置“12. 27”高压分离器液控阀副线阀盘根泄漏设{设备(shèbèi)事故(事故发生的经过:2001年12月27日9: 00时,某厂柴油加氢装置高压分离器液控阀副线阀盘根处发生油喷漏,故而装置紧急(jǐnjí)停工,处理该阀。
经检查,该液控阀副线阀只压了一道根)的原因分析、应吸取的教训及防范措施。
事故原因分析:①建设公司阀门班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在大修时高压分离器液控阀副线阀只压了一道盘根,当装置升压进油后,该阀盘根处便发生油喷漏,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②建设单位设备专业施工管理不到位,管理粗放,对该液控阀副线阀压盘根的工作没有专人管理。
③装置设备管理人员质量监督不到位,没有到现场监督压盘根工作,未能及时发现该液控阀副线阀盘根问题。
应吸取的教训和采取的防范措施:①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对类似的问题进行检查,②加强HSE学习,认真落实工作危害因素分析,提高职工危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③联系检修人员重新压好该液控阀副线阀盘根。
2,某厂高分液位计手阀阀体泄漏事故的处理的I事的经过:2002年12月28日,加氢引直馏柴油进行初活性运转时,发现高分液位计两只手阀阀体泄漏,将后法兰处有砂眼的手阀关闭、液位计切除;对前法兰处有砂眼的手阀进行堵焊失败后,在严格控制高分液控开度、做好进出罐的物料平衡的情况下,关闭该液计引出总管上下手阀,拆除了该液位计手阀,液位计回装后维持生产。
2003年1月24日,采用相同的控制方法更换了高分液位计上的相同类型的阀门)o事故处理过程:1月24日机动处计划组织人员更换高分液位计、界位计的手阀,更换时将切除现场液位计和远传液位指示,切除后DCS上将无液位信号。
由于更换阀门较多(1 1只),处理时间长,对操作人员安排及操作调整如下:①1月23日白班,降低高分液位至35%,稳定反应进料量,调节反应加热炉出口温度和保证反应系统压力稳定,每小时记录一次高分液控开度,为高分液位远传信号切除后,控制高分的液控阀的开度提供参数。
1977年加氢反应器爆炸事故案例

1977年加氢反应器爆炸事故案例一、1977年加氢反应器事故典型案例1、案例1-加氢反应器超温1977年4月7日,国内某炼厂加气车间因新氢压缩机故障,造成加氢系统循环氢纯度下降,加氢三套二反上部壁温升高,高达297℃,被迫停工处理事故原因:一是因为循环氢纯度下降,导致系统压降增大;二是反应器上部有粉末状物,内部产生阻力,形成局部的压力降。
2、案例2-加氢反应器超温1977年10月,加氢一套反应器上部结焦造成壁温升高至290℃,停气处理。
事故原因:由于原料不干浄,催化剂不合适而使床层上部结焦又加大循环氢量使系统压降升高造成的。
以上两起事故都因处理得当、及时停车,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3、案例3-北京氧气厂氢分离塔爆炸1977年7月19日,北京氧气厂煤气提氢工段,该厂二车间氢分塔检修后从7月8日到7月19日运转不正常,蓄冷器中部温度由-120℃回升到-84℃,耗冷量大大增加,生产效率不断下降,塔体外壳阀门箱上部出现局部结霜。
19日上午8时,因液氮机供冷源不足而停车;8时40分,操作工打开氢分塔南侧下部阀门箱人孔塔皮,将箱内保温材料朱光砂清除,查岀蓄冷器下端氢气管集合器上的支管根部焊口环管径裂开三分之一,需动火补焊。
11时开始用低压氮气(8公斤/平方厘米)分别对管道及阀门箱进行吹扫置换。
下午1时30分又对阀门箱的中、下部多点进行检测,仍达不到动火要求。
此时现场人员又进一步采取措施,将阀门底部的3个孔洞铺上4条湿麻袋和1块胶板,再用氮气吹扫置换阀门箱空间,经检测人员复检认为基本合格。
动少时焊枪刚点,焊孔发岀闷雷般巨响,粗大灰白色烟柱腾空而起,氢分塔和部分厂房被严重摧毁,周围一片火焰。
在现场周围5名职工被炸死,氢分塔向东侧倾倒,南面塔皮被撕下一块1000X800X4毫米的铁板飞进对面液氮机房,将一名操作工砸死。
西面操作盘倾倒,将室内一名操作工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次事故造成共7人死亡,8人轻伤,经济损失14万元。
加氢装置事故处理讲座2011.06

(二)国外 1.BP德克萨斯炼油厂爆炸事故
15名工人死亡和170多人受伤。
2.日本富士石油公司爆炸事故
造成10人死亡,7人受伤,总损失达24亿日元。
3.日本冲绳炼油厂加热炉火灾
大火燃烧近8h,大火彻底摧毁加热炉并破坏整座生产装置
二、加氢装置发生的典型事故
典型的公用工程故障: 供电系统故障引起的停电和瞬时停电(晃电) 循环水中断 净化风压力过低或中断 燃料油或燃料气压力过低或中断 蒸汽(高压、中压、低压)系统压力过低或中断
(三)飞温
1.国内某加氢裂化装置后精制床层温度由460℃上 升到600℃。 2.中石油某加氢裂化装置今年发生停电事故,温度 上升至882℃,2个小时后才将温度控制住,高 压换热器因温度超高导致泄露。部分催化剂烧 坏。 3.加拿大石油炼制公司的反应器“飞温”,造成反 应器大面积堆焊层剥离和347SS堆焊层熔敷金 属裂纹和破坏现象。 4.美国加利福尼亚Martinez的Tosco炼油厂加氢裂解 单元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46人受伤。
热点温度随着原料油的性质而表现的相对稳 定,除在原料油换罐过程中会出现热点温度上升 的情况外,各点温度变化不大,即使热点温度有 升至400℃的趋势,经过各床层温度调整和第四床 层打大冷氢也可控制。 目前,装置操作基本平稳。装置负荷85%左 右,产品质量合格。但在操作中发现,处理量提 高时,该床层温度点出现定升高不稳倾向,有待 于进一步摸索操作条件,提高加工负荷。
针对随后几天的原料一直较重(密度在890kg/m3左右, 最高到894.4 kg/m3)的情况,决定掺入部分直柴来改 善原料油性质。并研究了掺炼直柴的方案。 但是裂化反应器末床层又出现了飞温迹象,并且 径向温差开始加大。按预案处理后,热点温度仍居高 不下,一直在390℃以上,并与其它两点温差很大, 甚至有时超过了20℃。 总结,提出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操作原 则意见如下: 车间必须统一指挥,指定工艺主任一人全权负责,做 到“令出一人”。 坚持平稳生产,无特殊情况,工艺较大的调整一天只 进行一次;确因生产或工艺原因,提高或降低加工量 时,提降量调节幅度一次不大于5吨/ 小时。 为保证裂化四床层热偶不出现较大的过热情况,继续 实行裂化第四床层冷氢控制阀不开或小开度的原则。
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空冷器腐蚀案例分析

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空冷器腐蚀案例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清洁燃料的发展进程。
柴油是生活中常见的能源资源,为保证柴油的质量,克服柴油中硫、氮、氧的含量高的问题,提高柴油的使用性能,一般在柴油的加工过程中,引进加氢工艺。
目前,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是炼厂常见的炼油装置,由于加氢装置具有高温高压特性,容易受到一些物质的腐蚀,在加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H2S,对柴油加氢装置设备的安全运行产生一定的危害。
因此,本文结合某炼油厂一套22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开工过程中出现的空冷器泄露事故,对硫化氢腐蚀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空冷器硫化氢腐蚀国内某大型石化炼厂的大型千万吨炼油项目新建一套22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在开工过程中发生了空冷器泄露事故,结合该事故的发生对此套装置的设计条件到事故过程,以及空冷器泄露试样的检测,对泄露事故加以分析和总结,杜绝今后类似情况发生。
1.工艺设计技术方案(1)工艺技术路线根据原料油的组成和性质、产品方案和质量要求,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PHF-101加氢精制催化剂和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成熟的柴油加氢工程技术。
(2)工艺技术特点加氢过程中生成的H2S、NH3,在一定温度下会生成NH4HS结晶,沉积在空冷器管束中引起系统压降增大。
因此,在反应流出物进入空冷器前注入除盐水,避免铵盐结晶析出。
(3)原料油该装置以直馏柴油、渣油加氢柴油和催化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油。
(4)氢气该装置所用氢气为重整装置生产氢气和PSA氢气的混合氢气。
(5)开工流程开工油(直馏柴油)从装置外来,经原料油过滤器、原料油缓冲罐、加氢进料泵进入反应系统,从热低压分离器底部排出的油经精制柴油空冷器冷却后返回原料油缓冲罐,反应部分建立循环,同时,开工油引至脱硫化氢汽提塔及产品分馏塔入口,向分馏部分进油,待脱硫化氢汽提塔和产品分馏塔建立液位后,分馏部分可以建立循环,缩短开工时间。
(4)空冷器选型特点该装置共有空冷器17片,其中热高分气空冷器存在严重湿H2S腐蚀,管箱材质选用Q345R(R-HIC),换热管20,每壳程入口管端内衬500mm的S31603套管。
事故案例分析

加氢装置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1987年6月23日,某石化总厂炼油厂加氢装置发生一起火灾爆炸事故,11人烧伤,一人死亡。
(二)事故原因22日加氢装置计划检修结束,进入开工阶段拆除盲板作业阶段,在法兰尚未紧固时,错误的打开装置的瓦斯阀门,瓦斯在扩散过程中被直流电焊机点燃,形成爆炸,造成多人伤亡事故。
操作过程缺乏协调,是酿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5.11”硫化氢中毒事故2007年5月11日,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精制联合车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在停工过程中,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5人中毒,其中2人在中毒后从高处坠落。
(一)事故经过:5月11日,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精制联合车间对柴油加氢装置进行停工检修。
14:50,停反应系统新氢压缩机,切断新氢进装置新氢罐边界阀,准备在阀后加装盲板(该阀位于管廊上,距地面4.3m)。
15:30,对新氢罐进行泄压。
18:30,新氢罐压力上升,再次对新氢罐进行泄压。
18:50,检修施工作业班长带领四名施工人员来到现场,检修施工作业班长和车间一名岗位人员在地面监护。
19:15,作业人员在松开全部八颗螺栓后拆下上部两颗螺栓,突然有气流喷出,在下风侧的一名作业人员随即昏倒在管廊上,其他作业人员立即进行施救。
一名作业人员在摘除安全带施救过程中,昏倒后从管廊缝隙中坠落。
两名监护人员立刻前往车间呼救,车间一名工艺技术员和两名操作工立刻赶到现场施救,工艺技术员在施救过程中中毒从脚手架坠地,两名操作工也先后中毒。
其他赶来的施救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爬上管廊将中毒人员抢救到地面,送往乌鲁木齐石化职工医院抢救。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初步分析,事故的原因是:当拆开新氢罐边界阀法兰和大气相通后,与低压瓦斯放空分液罐相连的新氢罐底部排液阀门没有关严或阀门内漏,造成高含硫化氢的低压瓦斯进入新氢罐,从断开的法兰处排出,造成作业人员和施救人员中毒。
防范措施:(1)认真排查存在有毒物质的环节,做好现场标识标志和检测工作,对查出的可能有中毒的隐患,要认真落实整改防范隐患,必须消除隐患于萌芽状态。
加氢处理装置安全特点和常见事故分析汪加海

加氢处理装置安全特点和常见)汪加海(事故分析.加氢处理装置安全特点和常见事故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广州石化分公司210万吨/要:摘年加氢处理装置及其原理,论述了装置的安全特点和安全设计内容。
总结了加氢处理装置容易发生的事故,并列举和分析了国内外同类装置发生的相关事故,结合加氢处理装置开工以来生产实际运行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事故的方法,为装置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加氢处理、事故、安全、防范关键词加氢处理是重质油深度加工的主要工艺之一,集炼油技术、高压技术和催化技术为一体。
加氢处理装置处于高温、高压、临氢、易燃、易爆、有毒介质操作环境,属甲类火灾危险装置。
从原料到产品在操作条件下均具有易燃易爆特性,装置所有区域均为爆炸危险区。
因此分析装置的安全特点,掌握装置的安全技术,了解容易发生的事故,对于确保装置顺利开工及正常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1 装置的生产原理及简介加氢处理采用劣质蜡油加氢处理技术,加氢处理催化剂采用FRIPP的FF14(保护剂采用。
加氢处理过程是在较高压力下,烃系列)FZC.类分子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也发生加氢脱硫、脱氮和不饱和烃的加氢反应,同时部份裂解和加氢反应生成较小分子的转化过程。
其化学反应包括饱和、还原、裂化和异构化。
烃类在加氢条件下的反应方向和深度,取决于烃的组成、催化剂的性能以及操作条件等因素。
加氢处理单元主要由反应、分馏等工段组成。
反应部分采用炉前混氢方案、热高分工艺流程。
催化剂的硫化采用湿法硫化。
催化剂再生采用器外再生方案;分馏部分采用汽提塔、常压分馏塔切割石脑油和柴油等馏分方案。
主要原料为常减压蜡油、焦化蜡油和溶剂脱沥青油等蜡油。
主要产品为粗石脑油、柴油和精制蜡油等。
2 加氢处理装置安全特点2.1 临氢、易燃易爆氢气具有易扩散、易燃烧、易爆炸的特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氢气的火焰有“不可见性”,而且燃烧速度很快,在空气中,只要微小的明火甚至猛烈撞击就会发生爆炸。
其爆炸浓度范围为4.1%~75%。
加氢装置氢气压缩机爆炸事故

加氢装置氢气压缩机爆炸事故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加氢装置氢气压缩机爆炸事故1.事故经过简述某北方炼油厂催化重整装置于1965年建成,原设计能力为100kt/a。
此后,经过两次大的技术改造。
2002年l0月,在原有两台循环氢压缩机的基础上,新增一台循环氢压缩机,采用两开一备方式运行。
现该装置由300kt/a催化重整、120kt/a抽提装置联合组成。
2007年6月12日2时33分,催化重整装置当班压缩机操作工听到运行的循环氢压缩机J-203声音异常,立即汇报当班班长。
班长带领操作工赶到氢压机厂房,确认声音异常后,决定立即切换备用压缩机J-202。
同时,到隔音室联系钳工。
操作工关闭J-202放空阀后,去一楼检查冷却水系统,另1人在班长指挥下打开J-202入口阀门。
稍后,J-203附近出现异常声音,班长决定将J-202入口阀门关闭。
此时,异常声音突然增大,J-203南侧入口缓冲罐附近发生泄漏。
班长意识到现场已经极其危险,无法进行机组切换,马上组织现场人员跑步回到操作室,对装置进行紧急停工处理。
2时39分,氢压机厂房发生闪爆着火。
2.事故原因分析(1)事故的直接原因催化重整装置岗位操作人员确认J-203有异常后,在切换备机J-202时,采用氢气直接置换J-202系统内的空气,压力升高后,J-202系统内的空气窜入正在运行的J-203南侧人口缓冲罐内,在罐内发生爆燃。
爆燃造成缓冲罐接管焊口部位及出口法兰泄漏。
泄漏逐渐扩大,约2时39分人口法兰垫片呲开,致使大量氢气外泄,l9秒后达到爆炸极限发生爆炸。
爆炸造成压缩机南侧中体断裂、人口法兰开裂、支撑板固定螺栓断裂、地脚螺栓拔出。
经过调查,该装置自1965年建成40多年来,一直在沿用氢气直接置换氢压机系统内的空气的操作方法,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
因此,车间一直没有执行该厂批准的《催化重整车间操作规程》中要求氢压机启动前要用氮气置换的规定,还认为是编写错误。
辽阳石化公司“2010.11.28”闪爆事故

The most heartbreaking distance is not that you say indifferently that you no longer care, but that you let go, butI will always live in regrets and cannot forge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辽阳石化公司“2010.11.28”闪爆事故2010年11月28日11时25分,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辽阳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三车间新建污水提升池进行P02A 事故提升泵单机试运过程中,发生一起闪爆事故。
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轻伤。
一、事故单位简介辽阳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三车间主要负责新建100万t/a加氢裂化、200万t/a柴油加氢精制、3万t/a脱硫及硫磺回收三套装置的开车组织和运行管理。
2010年9月建成中交,11月12日装置具备了开车条件。
事发期间,车间正在组织三套新装置进行生产试车的各项工作。
污水提升泵站(含油污水池)是新建三套炼油加工装置的配套环保工程。
污水池主要负责接收新建三套炼油加工装置的含油污水,并通过污水泵提升到动力厂440污水处理装置和450事故池进行环保处理。
污水池采用整体浇注方式,总容积为1008.5m3、净深6.4m、池顶板设置一个300的罩型通气管。
污水池共有4台输转水泵(P01A/B、P02A/B),在正常工况下,由P01A/B泵通过DN80的管线将污水送往440污水处理装置,泵的流量为30m3/h;在紧急情况下,由P02A/B泵通过DN408管线将污水送往450事故池,泵的流量为630m3/h;该污水池设有液位指示报警、联锁。
2010年6月8日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开工建设。
2010年9月10日,作为配套系统的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因池内表面防腐和污水泵安装工程进度滞后,没有随200万t/a加氢精制项目中交。
2010年11月12日,工程余项施工结束后,开始对污水提升泵站进行调试工作;11月13日,P01A/B工艺流程贯通,P02A/B泵因用水量过大没有进行单机试用;11月15日,200万t/a加氢精制装置投入石脑油进行冷油循环,进而产生出含油污水,P01A/B正常投入运行,并按正常生产流程将含油污水送至440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2022年加氢事故案例

2022年加氢事故案例xx有限公司位于xx市。
该公司现有2套8万吨/年苯加氢装置、1套10万吨/年蒽油加工装置和1套3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精制装置;主要生产苯、甲苯、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重质苯、粗蒽、精葸亚氨基二亚苯等。
事故发生地位于3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精制装置的原料罐区,该装置于2021年12月13日停产。
2022年1月5日,该公司委托某施工队加工渣油收集槽,采用的作业方式为电焊作业。
当日14时许,施工队人员办理动火作业票,作业内容为在原料罐区防火堤内焊接集油槽,动火具体地点距离7号葸油罐西侧约5米。
焊接完成后,监火人发现7号葸油罐出口管线有漏点,准备汇报公司领导重新开具作业票。
在尚未重新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手续情况下,施工人员擅自动火焊接引发着火事故,造成现场3人死亡。
一、初步原因分析: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根据现场情况,经初步分析,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违规动火作业。
在发现作业现场出现新隐患时,未按标准要求办理特殊作业证,超出动火作业许可范围组织动火作业,未按要求对动火全过程监督管理施工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二是承包商管理制度不落实。
未按规定委托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检维修作业,没有认真审核外来施工人员从业资格证,对外来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三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特殊作业周边环境风险分析不全面、不准确,未按要求对停产的设备设施进行清理置换,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混乱,事故救援措施不科学。
二、汲取事故教训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县(市、区),各类危险化学品、化工医药企业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完善措施、落实责任,坚决防范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一是切实加强动火等特殊作业管理。
要将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作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严禁未经办理特殊作业票证或未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开展特殊作业。
市、县应急管理部门要严格监管执法,重拳整治不按国家标准制定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的重大事故隐患。
制氢装置安全措施及常见事故案例.

制氢装置安全措施及常见事故案例一、预防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1)减少潜在危险因素在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时,尽量避免使用具体危险性的物质、工艺和设备,即尽可能用不燃和难燃的物质代替可燃物质,用无毒和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这样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将因失去基础而不会发生。
这种减少潜在危险因素的方法是预防事故的最根本措施。
(2)降低潜在危险因素的数值潜在危险因素往往达到一定的程度或强度才能施害。
通过一些方法降低它的数值,使之处在安全范围内就能防止事故发生。
如作业环境中存在有毒气体,可安装通风设施,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使之达到容许值以下,就不会影响人身安全和健康。
(3)联锁当设备或装置出现危险情况时,以某种方法强制一些元件相互作用,以保证安全操作。
例如,当检测仪表显示出工艺参数达到危险值时,与之相连的控制元件就会自动关闭或调节系统,使之处于正常状态或安全停车。
目前由于化工、石油化工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联锁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可有效的防止人的误操作。
(4)隔离操作或远距离操作由事故致因理论得知,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是人与施害物相互接触,如果将两者隔离开来或保持一定距离,就会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或减弱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对放射性、辐射和噪音等的防护,可以通过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设置隔离屏障,防止人员接触危险有害因素都属于这方面的措施。
(5)设置薄弱环节在设备或装置上安装薄弱元件,当危险因素达到危险值之前这个地方预先破坏,将能量释放,防止重大破坏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压力容器上安装安全阀或爆破膜,在电气设备上安装保险丝等。
(6)坚固或加强有时为了提高设备的安全程度,可增加安全系数,加大安全裕度,提高结构的强度,防止因结构破坏而导致事故发生。
(7)封闭封闭就是将危险物质和危险能量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能量逆流,可有效的预防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
例如,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把他们封闭在容器、管道里边,不与空气、火源和人体接触,就不会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
加氢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加氢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概况7月20日晚上8点左右,在某化工厂的加氢装置区域突然发生了爆炸和火灾。
火灾发生后,化工厂的应急预案迅速启动,工厂内的消防队伍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扑救,并迅速疏散周边区域的人员,避免了更大的人员伤亡。
经过4个小时的紧急扑救,火灾得以控制,但仍然造成了6名工人不同程度的烧伤,化工装置严重受损,财产损失达到了数百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老化据初步调查,该化工厂的加氢装置已经使用了10多年,设备老化严重。
长时间的使用和缺乏及时的维护导致了设备的状态不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 管路泄漏火灾爆发前,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加氢装置的维护作业,其中一根加氢管路出现了泄漏,导致了加氢气体在装置区域扩散。
而加氢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了爆炸极限,一旦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就会引发爆炸和火灾。
3. 安全措施不足据当地消防部门的调查,该化工厂在加氢装置维护作业时,未能恰当地进行安全防范措施。
工人维护时未佩戴必要的防护设备,也未进行加氢气体的排放和监测,这些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安全隐患分析1.设备老化化工生产中的设备老化是一项非常严重的问题。
如果生产设备长时间未进行合理的维护和更换,就会存在着较大的事故隐患。
因此,化工企业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更换,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2.管路泄漏加氢气体泄漏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加氢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一旦超过爆炸极限,就会引发爆炸和火灾。
因此,化工企业必须在加氢设备的管路中设置泄漏报警设备,并对加氢气体进行及时的排放和监测,确保加氢气体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 安全措施不足在加氢装置的维护作业中,安全措施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工人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工作现场必须进行安全防范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如果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疏忽,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四、安全措施改进建议1.设备维护与更换化工企业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及时的更换。
精细化学事故案例分析1997

精细化学事故案例分析1997事故经过:年11 月29 日凌晨,某石化安装维修公司仪表工王××和直柴加氢装置班长一起,处理加氢汽提塔顶回流罐浮筒液位计,在打开液位计底部排凝阀时,含有硫化氢的介质从排凝阀排出,王××当即中毒晕倒,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经调查,该石化总厂制定了硫化氢安全防护管理规定和防硫化氢泄漏的应急措施,装备了防护用具和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现场有警示牌和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
1)丧生直接原因就是硫化氢中毒。
事后分析,当时现场硫化氢的浓第一文库网度为30%~50%,而硫化氢在1 mg/m3 以上时可以在数秒钟内致人忽然昏迷不醒,体温和眩晕骤停,出现流星型丧生。
王××在高浓度硫化氢的现场昏迷不醒大约5 分钟才被救回。
2)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作业者违章作业,安全意识差,对硫化氢的危害认识不足,未按规定佩带隔离式呼吸防护用具,未佩戴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
王××和当班操作班长到现场维修仪表时都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乃至当班操作班长发现王××中毒后不能及时抢救,只好跑回控制室求救,延误了抢救时机。
3)未按规定办理作业票,没明晰监护人,未按集团公司《硫化氢防水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条款建议,全面落实安全措施,就是导致事故的关键原因。
4)浮筒正压和副压引压阀没有关严,是造成硫化氢泄漏的.又一重要原因。
王××以为正压和副压引压阀关闭,所以打开排凝阀。
事后投用液位表时,发现副压引压阀虽然关闭,但仍有内漏。
事故教训:1)要将hse 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际实施相结合,确保制定的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在进行危险作业时,不仅要按规定开作业票,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与作业安全展开。
2)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深入了解硫化氢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掌握硫化氢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措施。
加氢处理装置安全特点和常见事故分析(汪加海)

加氢处理装置安全特点和常见事故分析(汪加海)加氢处理装置安全特点和常见事故分析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广州石化分公司210万吨/年加氢处理装置及其原理,论述了装置的安全特点和安全设计内容。
总结了加氢处理装置容易发生的事故,并列举和分析了国内外同类装置发生的相关事故,结合加氢处理装置开工以来生产实际运行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事故的方法,为装置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加氢处理、事故、安全、防范加氢处理是重质油深度加工的主要工艺之一,集炼油技术、高压技术和催化技术为一体。
加氢处理装置处于高温、高压、临氢、易燃、易爆、有毒介质操作环境,属甲类火灾危险装置。
从原料到产品在操作条件下均具有易燃易爆特性,装置所有区域均为爆炸危险区。
因此分析装置的安全特点,掌握装置的安全技术,了解容易发生的事故,对于确保装置顺利开工及正常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1 装置的生产原理及简介加氢处理采用劣质蜡油加氢处理技术,加氢处理催化剂采用FRIPP的FF14(保护剂采用FZC系列)。
加氢处理过程是在较高压力下,烃类分子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也发生加氢脱硫、脱氮和不饱和烃的加氢反应,同时部份裂解和加氢反应生成较小分子的转化过程。
其化学反应包括饱和、还原、裂化和异构化。
烃类在加氢条件下的反应方向和深度,取决于烃的组成、催化剂的性能以及操作条件等因素。
加氢处理单元主要由反应、分馏等工段组成。
反应部分采用炉前混氢方案、热高分工艺流程。
催化剂的硫化采用湿法硫化。
催化剂再生采用器外再生方案;分馏部分采用汽提塔、常压分馏塔切割石脑油和柴油等馏分方案。
主要原料为常减压蜡油、焦化蜡油和溶剂脱沥青油等蜡油。
主要产品为粗石脑油、柴油和精制蜡油等。
2 加氢处理装置安全特点2.1 临氢、易燃易爆氢气具有易扩散、易燃烧、易爆炸的特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氢气的火焰有“不可见性”,而且燃烧速度很快,在空气中,只要微小的明火甚至猛烈撞击就会发生爆炸。
其爆炸浓度范围为4.1%~75%。
氢气钢瓶充装、加氢工艺事故案例分析

3.10 氢气瓶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的基本情况2004年7月23日13时50分左右,连云港新力源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3只氢气瓶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间平房倒塌,另有1间平房严重变形,墙体开裂,距爆炸地点60m上的房屋窗户的玻璃被震碎,事故中1人死亡;18时20分左右连云港东海县宏伟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又发生一起2只氢气瓶爆炸事故,死亡1人,瓶组间炸塌;18时35分左右连云港鑫安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再次发生一起3只氢气瓶爆炸事故,爆炸导致瓶组间隔墙倒塌,死亡2人,受伤2人,距爆炸地点60多m远处的房屋窗户的玻璃被震碎。
2对事故的调查调查组作了现场勘查和大量的调查工作。
从现场勘查和调查中得到了如下信息:①瓶组间的建造均不规范:3家单位的瓶组间均为混砖结构,房屋的泄压面积均很小,瓶组没有可靠接地,而且都没有另设重瓶库和空瓶库,而是将待用重瓶和换下的空瓶直接堆放在瓶组间;②发生爆炸的气瓶数量多,3起事故共发生了8只气瓶爆炸;③爆炸均发生的换瓶(开瓶阀)过程中;④爆炸特征相似,8只气瓶均被炸为数块,气瓶残片断口形状相似,大部分断口与瓶壁呈45°,少部分呈90°。
气瓶残片均未发现腐蚀、机械划伤、裂纹等缺陷,气瓶残片壁厚未见明显减薄;⑤爆炸气瓶无必然联系,尚能辨别基本信息的5只气瓶分属3家制造厂制造,制造日期各不相同;⑥气瓶的充装为同一单位。
3事故定性为了准确的分析事故原因,首先必须对事故进行定性,即确定爆炸属于物理性还是化学性爆炸。
3.1初步分析由于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发生的机理不同,因而两者爆炸呈现不同的特征:①达到化学爆炸条件的气瓶,无论气瓶质量如何,均会发生爆炸,因此会表现出明显的共性特征,而物理爆炸通常会呈明显的个性特征。
②所瓶发生物理爆炸一般不产生碎片或只产生少量碎片,而气瓶发生化学爆炸一般会产生碎片或碎片数量较多。
③气瓶发生物理爆炸时,断口的撕裂方向一般和气瓶的轴向大体一致,而发生化学爆炸时,断口的撕裂方向一般呈无规则状态。
加氢处理装置安全特点和常见事故分析(汪加海)

加氢处理装置安全特点和常见事故分析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广州石化分公司210万吨/年加氢处理装置及其原理,论述了装置的安全特点和安全设计内容。
总结了加氢处理装置容易发生的事故,并列举和分析了国内外同类装置发生的相关事故,结合加氢处理装置开工以来生产实际运行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事故的方法,为装置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加氢处理、事故、安全、防范加氢处理是重质油深度加工的主要工艺之一,集炼油技术、高压技术和催化技术为一体。
加氢处理装置处于高温、高压、临氢、易燃、易爆、有毒介质操作环境,属甲类火灾危险装置。
从原料到产品在操作条件下均具有易燃易爆特性,装置所有区域均为爆炸危险区。
因此分析装置的安全特点,掌握装置的安全技术,了解容易发生的事故,对于确保装置顺利开工及正常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1 装置的生产原理及简介加氢处理采用劣质蜡油加氢处理技术,加氢处理催化剂采用FRIPP的FF14(保护剂采用FZC系列)。
加氢处理过程是在较高压力下,烃类分子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也发生加氢脱硫、脱氮和不饱和烃的加氢反应,同时部份裂解和加氢反应生成较小分子的转化过程。
其化学反应包括饱和、还原、裂化和异构化。
烃类在加氢条件下的反应方向和深度,取决于烃的组成、催化剂的性能以及操作条件等因素。
加氢处理单元主要由反应、分馏等工段组成。
反应部分采用炉前混氢方案、热高分工艺流程。
催化剂的硫化采用湿法硫化。
催化剂再生采用器外再生方案;分馏部分采用汽提塔、常压分馏塔切割石脑油和柴油等馏分方案。
主要原料为常减压蜡油、焦化蜡油和溶剂脱沥青油等蜡油。
主要产品为粗石脑油、柴油和精制蜡油等。
2 加氢处理装置安全特点2.1 临氢、易燃易爆氢气具有易扩散、易燃烧、易爆炸的特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氢气的火焰有“不可见性”,而且燃烧速度很快,在空气中,只要微小的明火甚至猛烈撞击就会发生爆炸。
其爆炸浓度范围为4.1%~75%。
闪点低于28℃的易燃液体、爆炸下限低于10% 的可燃气体为甲类。
加氢事故案例

加氢事故案例和事故处理预案一、事故案例案例一:火炬冒烟事故分析事故经过:2006的年10月23日2:23加氢主操作发现脱硫塔顶压控由0.61Mpa骤降至0.28Mpa,初步判断为仪表压控远传失灵,于是改自动为手动操作,并联系仪表处理。
7:35脱硫塔顶安全阀起跳,脱硫塔顶温109℃开始迅速上升,至7:45开至200℃,火炬开始冒黑烟。
8:35脱硫塔顶压控远传仪表修复后,火炬停止冒黑烟。
事故原因:由于天气变冷,塔内形成的部分胺盐附着在仪表测点上,造成仪表远传失灵,致使现场实际压力值与远传显示压力值不符,造成现场安全阀起跳,塔顶大量轻组份从安全阀泄至火炬,造成火炬冒黑烟。
因此脱硫塔顶压控仪表失灵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预防措施:1、加强仪表巡检,做好仪表检查工作,该加保温伴热煌加保温伴热。
2、加强员工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职工事故所处理能力。
3、发现问题各单位全力配合查原因,并将所采取措施做好交接班。
事故性质:非责任事故。
事故损失:导致火炬持续冒烟1小时。
处理意见:鉴于此次事故属于非人为因素造成,不与经济处罚,精制车间要组织加氢岗位全员进行学习,以预防此类事故发生。
案例二:精制柴油闪点不合格事故分析事故经过:31日8:00精制柴油采样初馏点133℃,闪点33℃,白班调度立即通知加氢岗位进行调整,至11:00精制柴油闪点分析62℃,装置正常。
事故原因:5:00左右加氢当班操作工发现重沸炉温度下降,以为油品质量发生变化,随即电话询问油品泵房加氢原料时否改罐,得知加氢原料并未改罐后并未将这一情况通知调度,调整不够及时,导致分馏塔底温度最低降至229℃,8:00精制柴油闪点不合格。
防范措施:操作工加强业务学习,装置出现波动时能准确判断,迅速处理,要有责任心,装置出现波动时及时联系调度,协调处理。
处理意见:本次事故为一般操作事故,当班操作工对事故认识较深刻,根据工艺管理相关规定扣罚当班操作工50元。
希望其他职工引以为戒,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加氢精制装置事故案例分析1.某厂柴油加氢装置“12. 27”高压分离器液控阀副线阀盘根泄漏设{设备事故(事故发生的经过:2001年12月27日9: 00时,某厂柴油加氢装置高压分离器液控阀副线阀盘根处发生油喷漏,故而装置紧急停工,处理该阀。
经检查,该液控阀副线阀只压了一道根)的原因分析、应吸取的教训及防范措施。
事故原因分析:①建设公司阀门班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在大修时高压分离器液控阀副线阀只压了一道盘根,当装置升压进油后,该阀盘根处便发生油喷漏,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②建设单位设备专业施工管理不到位,管理粗放,对该液控阀副线阀压盘根的工作没有专人管理。
③装置设备管理人员质量监督不到位,没有到现场监督压盘根工作,未能及时发现该液控阀副线阀盘根问题。
应吸取的教训和采取的防范措施:①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对类似的问题进行检查,②加强HSE学习,认真落实工作危害因素分析,提高职工危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③联系检修人员重新压好该液控阀副线阀盘根。
2,某厂高分液位计手阀阀体泄漏事故的处理的I事的经过:2002年12月28日,加氢引直馏柴油进行初活性运转时,发现高分液位计两只手阀阀体泄漏,将后法兰处有砂眼的手阀关闭、液位计切除;对前法兰处有砂眼的手阀进行堵焊失败后,在严格控制高分液控开度、做好进出罐的物料平衡的情况下,关闭该液计引出总管上下手阀,拆除了该液位计手阀,液位计回装后维持生产。
2003年1月24日,采用相同的控制方法更换了高分液位计上的相同类型的阀门)o事故处理过程:1月24日机动处计划组织人员更换高分液位计、界位计的手阀,更换时将切除现场液位计和远传液位指示,切除后DCS上将无液位信号。
由于更换阀门较多(1 1只),处理时间长,对操作人员安排及操作调整如下:①1月23日白班,降低高分液位至35%,稳定反应进料量,调节反应加热炉出口温度和保证反应系统压力稳定,每小时记录一次高分液控开度,为高分液位远传信号切除后,控制高分的液控阀的开度提供参数。
控制好加氢注水量,记录高分界位阀开度。
②1月24日更换手阀前,切除高分液位、界位引出总管手阀,接临时胶带将液位计中介质引低点放空。
放空后,在液位计顶接临时胶带引蒸汽吹扫干净后,联系施工单位用防爆工具施工。
③室内操作人员在高分液位计拆除前控制反应进料量,将高分液控阀改为手动操作,根据23日白班收集阀位数据调节该阀开度,在高分液位计拆除后,安排一名操作人员到循环氢分液罐处,随时准备切液,防止因高分液位超高带液进循环氢压缩机,损坏压缩机;安排一名操作人员到低分顶,防止因高分液位过低串压,如有串压现象,操作人员可开低分安全阀副线泄压。
④室内操作人员控制好反应进料量和反应压力,保证反应进料量和压力的平稳,监视界位,及时联系现场人员切液;监视低分压控阀阀位变化和出口流量变化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现场人员。
⑤施工结束后,液位计必须用蒸汽吹扫后方可投用。
3.某厂高低分界控失灵、汽提塔带水的原因分析(2003年1月,加氢注水由除盐水改为净化污水后连续两次出现汽提塔带水事故,现象:加氢进料流量与低分出口流量不平衡,低分出口流量显示值大于加氢进料流量显示值,大量带水时两者的差值近似于注水量;反应产物与低分油换热器壳程出口温度低,汽提塔进料温度低、汽提塔顶压力偏高、回流罐界位控制阀开度变大l。
事故原因分析:净化污水与除盐水相比杂质含量较高,如硫、氮、酚类,杂质组分的存在不利于高分、低分界位的油水分离,使油水分离效果变差,含硫污水中含油量增加,变小,密度的变化影响高、低分界位仪表的测量,含硫污水的密度变小,界位仪表的显示值PV偏低。
在注除盐水时考虑到较高的界位有利于油水分离,高、低分的界位一直控制在80%-75%(设定的SV值),由于界位仪表的显示值PV偏低,在测量值(PV值)为740-/0左右时界位实际上已经全满,由于测量值(PV值)小于设定SV值,界位控制阀一直保持全关,含硫污水由高分带人低分,又带人汽提塔,造成汽提塔进料温度波动。
4,“9,3”某厂催柴加氢装置DCS停电事故处理经验和教训(事故经过及处理过程:9月3日早晨7时10分左右,当班操作员在盯表时突然发现处于备用状态的循环氢压缩机“活塞杆下沉”频繁报警,马上联系仪表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7时17分,催柴装置三台操作站屏幕出现连续闪动,随即发生黑屏,装置大联锁动作,装置现场紧急泄压阀动作,所有控制阀按自身作用方式同时全开或全关,各液、界位急剧升高。
派专人盯住现场高分液位、界位,打开液控副线阀,防止液、界位超高;检查加热炉是否熄火;关加氢进料泵出口阀,关新氢进装置界区阀、瓦斯入炉手阀;分馏改小循环;改带罐循环;处理过程中发现压缩机干气密封的N2中断,立即开界区N2压控副线阀,恢复氮封;由于床层温度已开始下降,为保证系统压力,关紧急泄压阀手阀,尽量维持分馏各塔内液面、压力正常)。
事故处理经验和教训:①班组人员能够做到统一指挥,有条不紊,事故处理较好地把握和执行了“先重点关键部位后一般部位”的原则,保护了催化剂、设备安全,有效地防止了②内操人员盯表认真,能够迅速通知有关单位,及时向领导和值班人员汇报。
外操人员行动迅速,处理得当,未发生跑冒漏等现象。
③分馏双塔汽提蒸汽停得迅速及时,为分馏双塔循环提供了保证。
④在处理此类事故时,特别应把握:紧急泄压阀动作后,根据床层温度上升趋势,在保证最高点温度≯380℃的情况下,应及时现场关闭紧急泄放阀,确保系统压力;当压力低于新氢压力时,应及时补入新氢。
由于DCS故障而造成压机停运、各控制阀全开或全关。
处理时,反应系统要防止床层超温、保压力,分馏系统要压顶温、保底温、保液界位、防超压,以缩短恢复生产时间,减少损失。
停工或恢复生产期间,加强对炉子和反应高温高压部位的检查,确保提前发现问题。
注意对封油系统的监控,以防抽空。
5.某厂“5·20”瞬间停电事故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I事故的处理过程:2005年5月20日15:即复明,瞬间停电!此时内操已将DCS上机泵运行状态图调出,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到,原料泵、增压机、封油泵、各空冷风机及炉子风机均已停运。
班组人员按照班长的指挥,兵分几路,处理事故现场。
检查炉子时,发现炉子联锁没有动作,炉子没有熄火,立即关闭炉子主火嘴手阀;启动封油泵并检查压机的运行状况;启动原料泵;分别去启动现场各停运机泵。
操作室内的班长和内操,在与调度联系中断的情况下,内操在紧盯仪表时,发现新氢压力开始下降,马上与重整岗位联系,并通知油品岗位停送料泵,操作人员赶赴现场重新停原料泵,关新氢入装置界区阀,分馏改小循环。
同时及时拆充氮线盲板,含硫气改走放空。
由于系统压力下降较快,视反应器层温度变化情况,熄加热炉长明灯,在对事故现场进行紧张处理时,突然又发生了一次闪电,又造成两台泵及部分风机再次停运,紧急重新启动各停运设备,17:10调度开始通知准备恢复,限制新氢用量。
操作人员在开增压机A时,发现润滑油压力达不到启动条件0. 40MPa,通知钳工处理不果,只好联系仪表摘除联锁后启动A。
启动过程中,励磁柜又发生多处故报警,通知电气处理。
此时装置区内再次发生瞬间闪电,增压机A瞬间停后又自启动,部分空冷风机停。
操作人员再次重新启动停运设备,压机加25%负荷,系统开始升压,并重新点长明灯,当压力从3.57MPa升至5.57MPa时,接调度通知压机卸负荷,停新维持系统循环。
操作员按指示对系统进行降温操作,汽提塔温度降至175℃时,停汽提蒸汽;低分压力降至0. 29MPa时,用氮气充压至0,50MPa;视床层温度,适当调整长明灯;视回流罐液面关粗汽油出装置阀,并根据系统压力及时调节干气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①加热炉联锁末投,至使反应器人口温度瞬间上升10℃,存在严重隐患。
②增压机启动条件中,润滑油压力o.40MPa定的过高,致使增压机长时间开不起来,延误了时机,影响了装置的安全生产,应适当降低润滑油启动压力,这样更利于装置在非正常条件下的快速恢复。
、③催柴装置增压机B的负荷控制器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果新氢量达不到一定标准,增压机将难以做到低气量运行。
同时增压机A开起来后,励磁柜又有处故障报警。
建议车间定期检机泵及励磁柜的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增压机B的负荷控制器进行改进。
④低分充氮线上盲板,每次遇到事故,都需要调向,不仅牵制人力,而且一旦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建议改成三阀组。
取得的经验及今后的努力方向:①统一协调的指挥是处理突发事故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及时将各类突发事故消灭在萌芽壮态。
②在分馏改循环过程中,保持足够高的双塔液面,是保证恢复大循环进料,保护催化剂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③内操紧盯仪表和外操对现场流程的熟悉,是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理各类事故的条件和保障,应注重对各类事故预案的学习和演练,切实提高班组成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6,某厂循环机联锁停机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事故经过及处理:2003年4月23日9点31分,由于加氢装置循环机干气密封排气压力开关动作,造成循环机联锁停机,加氢装置紧急停工处理:关闭反应进料加热炉瓦斯控制阀及手阀,控制出口温度290-300C;控制系统压力7.5MPa;新氢压缩机继续运转向系统补入氢气,控制系统管网氢气压力L 85MPa。
紧急泄压阀保持一定开度,保证气流流动,控制床层温度;切断反应进料,停反应进料泵,联系相关单位停直馏柴油、催化柴油、焦化汽柴进装量,停原料泵;平稳各部分压力、液位,等待循环机恢复运转后组织反应进料。
循环氢压缩机停机后,车间立即对机组相关控制参数及显示参数进行检查,发现505显示外部跳闸,DCS报警指示显示为505速度设定值低限、低低限报警,因ESD系统SOE功能发生故障,无法及时、准确发现故障停机的起始原因,车间确认机组各参数均正常后,决定恢复循环氢压缩机运行。
在恢复过程中,机组联锁无法复位,车间判断联锁停机内容中某一参数在起作用,会同仪表车间进行检查,发现干气密封排气压力开关动作且没有复位,仪表车间校验该压力开关损坏后,进行了更换。
更换后,车间在20分钟内将机组运行恢复正常。
在故障排除过程中,车间积极进行循环氢压缩机的热启动。
中午12点,循环机启动成功。
加氢反应准备恢复进料,启原料泵泵自身循环,全点反应进料加热炉长明灯,准备反应进料后点火嘴升温;联系常减压、油品车间送加氢原料,然后启动反应进料泵,对原料泵切换返回控制阀和进料控制阀,加氢反应进料90t/h。
加热炉点火嘴反应升温,控制温度285℃。
高、低分液位后,引油进汽提塔,恢复汽提蒸汽、汽提塔回流和酸性水外送,12点45分,联系罐区精制柴油外送,加氢装置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