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作业集答案专升本
专升本-自考本科期末考试《组织行为学》试卷【附答案】
![专升本-自考本科期末考试《组织行为学》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fe3e2d4028915f814dc2b1.png)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内…………○…………装…………○…………订…………○…………线…………○………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装订线内不许答题得分评卷人三、简答题(每题5分,本题20分)1、简述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2、简述群体及其类型3、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4、简述领导不管理的区别四、案例分析(本题30分)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
他从学校的校门出来就进了工厂,他有一种追求,就是要用他在学校里面的所学,结合“生产的需要”,结合“中国是个羊绒的大国,不仅仅是资源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大国,如何要把自己的所学,结合实践发明创造出最好的分梳技术”这样一种抱负、这样一种追求,激励他在将近6年的时间内,在研制小组的领导下,发挥了他自己的特长,终于在1995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专家鉴定,这是这项工艺BSLD?5的工艺技术,获得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这样一个评价。
苗晓光自己曾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企业里想干一些事,像我们这样一些从学校毕业以后到基层工作的人,想要做出点贡献。
事实上,一个人要想干成一件事,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没有周围人创造的环境条件是很难的,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这样的,所以历时有6年。
在刚开始研制的时候,因为我们厂处于低谷的特殊情况,一个是人们也不理解,因为消耗资金比较大,再一个是人力、物力的条件都不特别具备。
这样情况下,李总来了,当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又了解了分梳的重要性以后,决定把这个项目干下去。
回想这个项目的完成,我自己觉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企业做了一点贡献,今后的路还很长,我想着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还有推广和有一个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的过程。
”请用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得分评卷人组织行为学参考答案1、选择题1-5.BCABC 6-10CCCAB二、名词解释1.答:投射就是以已度人的思想方法。
《组织行为学》作业集答案(樊秀峰)专升本
![《组织行为学》作业集答案(樊秀峰)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e41f535eb52acfc788ebc932.png)
习题与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一、填空题1、工业心理学之父《心理学和工业效率》2、经验总结法实验法现场研究法案例比较法3、泰勒霍桑实验权变态度4、社会学心理学5、结构有效性6、持续创新二、判断题1、错2、错3、对三、简答题1、答:根据美国学者罗宾斯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只是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激励问题是微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3)组织变革问题是宏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2、答:组织行为学在三个层面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1)个体水平:主要研究个体特征、知觉、价值观和态度以及能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群体水平:主要研究沟通模式、领导模式、权力和政治、群体间关系和冲突水平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3)组织水平:主要从正式组织的设计、技术和工作过程、组织文化、工作压力水平等对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影响。
3、答案略。
四、论述题(要点)1、答:1)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这方面研究主要探索组织变革的分析框架、理想的组织模式、干预理论以及变革代理人的角色。
与组织变革密切相关的是领导行为研究。
在个体层面上,组织行为学比较注重决策和判断中所采用的认知策略和判断决策问题;在组织层面上,组织行为学主要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决策模式、权力结构和参与体制,并特别重视决策技能的开发和利用。
2)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目前有关胜任特征评价、个体对组织的适应性和干预问题的研究等人力资源问题正向纵深发展。
3)组织行为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
在跨国公司和国际合资公司的比较研究、科技投入的行为研究、失业指导研究、劳动力多元化、国家金融安全等方面,均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组织行为学研究除秉承强调生产率的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6cf209ba1aa8114431d9ba.png)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P62、知觉P193、个性P244、气质P325、能力P346、期望理论P587、公平理论P608、群体P759、群体结构P7810、群体规范P7911、群体内聚力P8212、人际关系P8713、团队P10314、弱势群体P10615、领导P11616、领导决策P13517、组织设计P14318、工作设计P14919、压力P15520、组织文化P15921、组织发展P188二、填空题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包括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2、特质论就是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
3、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
4、双因素理论是由赫兹伯格提出的。
5、ERG理论又称成长理论。
6、团队建设的方法有人际交往法、角色界定法、价值观法、社会认同法。
7、奖惩权来自下级追求满足的欲望。
8、组织设计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9、泰罗的工作设计方法是制造业流水作业生产线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10、一般来说,压力来源于组织外部、组织内部、个人因素三个方面。
11、管理层次一般决定了组织的纵向结构。
12、组织结构的柔性化表现为稳定和变革的统一。
三、单项选择题1、()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AA.性格B.价值观C.知觉D.气质2、()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原有学科的分化和新学科的诞生。
BA.心理学B.系统理论C.组织行为学D.人类学3、()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里和行为倾向。
CA.心理学B.价值观C.态度D.气质4、巴普洛夫的研究被称为()。
DA.兴奋学说B.情绪理论C.情绪动机说D.动力定型论5、激励的目的是调动()。
BA.行为B.积极性C.主动性D.思维6、()是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变积极为消极的一种理论。
CA.强化理论B.系统理论C.行为改造理论D.期望理论7、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自然性()。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001]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4149276d856a561252d36ff7.png)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作业题1、理论联系实践分析为什么管理者要研究与学习组织行为学。
答:加强这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者对所属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引导和控制,协调企业、团队、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三、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管理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四、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变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六、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这调试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作业题2、阐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答:1、案例研究法。
优点: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科学与艺术五统一的极好方法。
缺点:由于他描述说明实况,变量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无法证明答案的正确与否。
因此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和普遍性无法得到确切说明,另外研究人员本身的主观性也会影响对案例的不同分析。
2、观察法。
优点:研究人员已组织成员的身份去观察,是被观察者避免伪装和做作,从而使观察到的资料较为可靠和有效。
缺点:一是由于亲自投入现场做观察者,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者的客观性,而非参与观察法就较为客观。
二是在观察别人时,会是别人感到不自然。
心理测验法。
3、调查法。
分为面谈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4、实验法。
分为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准实验法。
作业题3、解释概念:知觉、社会知觉、自我知觉、个性、价值观、态度、气质、能力、性格答: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有感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
专升本《组织行为学》-试卷-答案
![专升本《组织行为学》-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9f99b0b9d528ea80c7790d.png)
专升本《组织行为学》一、(共66题,共157分)1. “我不喜欢我的老板”这句话反映了态度的哪一种因素()(2分)A.认知B.情感C.行为意向D.内聚性.标准答案:B2. 角色知觉的管理者一般采取用什么管理方式()(2分)A.“人群关系”管理方式B.责任制管理方式C.“应变”管理方式D.“自我实现"管理方式.标准答案:B3.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2分)A.人们喜爱或不喜爱自己的程度各有不同,这一特质称为自尊B.个体对于自己命运根源的认知,称为控制点C.冒险性指个体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这一特征对组织中的行为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D.自尊心强的人比自尊心弱的人对他们的工作更为满意.标准答案:C4. 能根据外部环境因素调整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他们对环境线索十分敏感.能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行为,并能够使公开的角色与私人的自我之间表现出极大差异,这描述的是()(2分)A.高自我监控者B.低自我监控者C.外控者D.内控者.标准答案:A5. 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2分)A.自尊需要B.情感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C6. 哪一项是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2分)A.感受B.性格C.习惯D.兴趣.标准答案:B7. 完成某项特定行动而给个人带来的满足感是指()(2分)A.物质回报B.内部回报C.精神回报D.外部回报.标准答案:B8. 操作条件反射概念的提出者是()(2分)A.巴甫洛夫B.斯金纳C.艾尔伯特?班杜拉D.罗宾斯.标准答案:A9. ()是指决定个体行为的方向、幅度和持续期的心理过程。
(2分)A.激励B.目标C.需要D.行为.标准答案:A1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常用的内在激励方式有()(2分)A.工作内容丰富化B.增加员工决策机会C.扩大工作自由度D.奖金.标准答案:D11. 劳德(R.Lord)提出了一个四阶段知觉模型,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2分)A.注意B.组织C.解释D.评论.标准答案:D12. 尊重每个个体与群体的特征,把其变成组织力量的潜在源泉,这一做法体现了()(2分)A.管理沟通B.管理差异能力C.管理变革能力D.控制预算.标准答案:B13. ()是给予员工部分企业的股权,允许他们分享改进的利润绩效。
组织行为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4精选全文完整版
![组织行为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4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c9011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组织行为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4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将组织变革划分为解冻、变革、冻结3 个阶段的学者是_____。
(6分)(A) 卡斯特(B) 卢因(C) 沙恩(D) 唐纳利参考答案:B2. 提出决策“满意标准”的学者是_____。
(6分)(A) 西蒙(B) 泰罗(C) 弗鲁姆(D) 詹姆斯参考答案:A3. 企业组织设计的最基本部原则是_____。
(6分)(A) 任务目标原则(B)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C) 指挥统一原则(D) 专业分工和协作原则参考答案:A4. 下列激励理论中, 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_____。
(6分)(A) 挫折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强化理论(D) 公平理论参考答案:D5. 程序化决策又被称为_____。
(6分)(A) 分析型决策(B) 确定型决策(C) 被动决策(D) 主动决策参考答案:C多选题6. 双因素理论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分为_____。
(5分)(A) 激励因素(B) 心理因素(C) 保健因素(D) 社会因素参考答案:A,C7. 影响规范承诺的因素有_____。
(5分)(A) 对承诺的规范要求(B) 理想的工作环境(C) 所接受的教育类型(D) 个性特征参考答案:A,C,D8. 组织发展的内容包括_____。
(5分)(A) 组织发展调查(B) 组织发展规划(C) 组织发展评价(D) 组织发展实施参考答案:A,B9. 组织变革的原因有_____。
(5分)(A) 组织成员的状况变化(B) 组织机构失灵(C) 外部环境(D) 内部环境参考答案:A,C,D10. 群体思维的特点包括_____。
(5分)(A) 顺从性思维(B) 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C) 首创精神的假象(D) 相信群体无所不能参考答案:A,B,C,D判断题11. “经理制”属于职业“软专家”领导。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2. “品格因素”属于权力性影响力。
《组织行为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920f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2.png)
《组织行为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是()A. 组织结构B. 组织文化C. 组织成员的行为D. 组织变革答案:C2.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畴?()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结构D. 社会环境答案:D3. 以下哪种领导风格对员工满意度影响最大?()A. 指导型B. 支持型C. 参与型D. 成就型答案:C4. 组织承诺包括以下哪三个方面?()A. 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B. 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C. 持续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D. 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经济承诺答案:A5. 以下哪种激励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取决于其预期的结果?()A.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B. 弗鲁姆期望理论C.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D. 阿奇里斯成就激励理论答案:B6.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组织内部沟通的有效性?()A. 组织结构B. 组织文化C. 组织成员的沟通技巧D. 组织规模答案:D7. 组织发展阶段理论中,组织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A. 创立、成长、成熟、衰退B. 创立、成长、扩张、衰退C. 创立、成长、成熟、稳定D. 创立、成长、扩张、稳定答案:A8. 以下哪种组织结构最有利于组织内部沟通和协调?()A. 直线型B. 职能型C. 矩阵型D. 虚拟型答案:C9. 以下哪种团队建设方法适用于解决团队内部冲突?()A. 团队建设活动B. 团队角色分配C. 团队沟通技巧培训D. 团队冲突解决培训答案:D10. 以下哪种领导风格最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A. 指导型B. 支持型C. 参与型D. 成就型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答案: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内部个体、群体和组织整体的行为规律、心理过程及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
【组织结构】组织行为学作业集答案(樊秀峰)专升本
![【组织结构】组织行为学作业集答案(樊秀峰)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fc42a04479563c1ec4da7142.png)
(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学作业集答案(樊秀峰)专升本习题与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一、填空题1、工业心理学之父《心理学和工业效率》2、经验总结法实验法现场研究法案例比较法3、泰勒霍桑实验权变态度4、社会学心理学5、结构有效性6、持续创新二、判断题1、错2、错3、对三、简答题1、答:根据美国学者罗宾斯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只是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激励问题是微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3)组织变革问题是宏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2、答:组织行为学在三个层面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1)个体水平:主要研究个体特征、知觉、价值观和态度以及能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群体水平:主要研究沟通模式、领导模式、权力和政治、群体间关系和冲突水平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3)组织水平:主要从正式组织的设计、技术和工作过程、组织文化、工作压力水平等对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影响。
3、答案略。
四、论述题(要点)1、答:1)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这方面研究主要探索组织变革的分析框架、理想的组织模式、干预理论以及变革代理人的角色。
与组织变革密切相关的是领导行为研究。
在个体层面上,组织行为学比较注重决策和判断中所采用的认知策略和判断决策问题;在组织层面上,组织行为学主要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决策模式、权力结构和参与体制,并特别重视决策技能的开发和利用。
2)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目前有关胜任特征评价、个体对组织的适应性和干预问题的研究等人力资源问题正向纵深发展。
3)组织行为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
在跨国公司和国际合资公司的比较研究、科技投入的行为研究、失业指导研究、劳动力多元化、国家金融安全等方面,均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组织行为学研究除秉承强调生产率的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
专升本组织行为学(8)
![专升本组织行为学(8)](https://img.taocdn.com/s3/m/442fef721711cc7931b71640.png)
专升本《组织行为学》1. 人的需要因为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这表明了需要具有( )。
D.发展性★标准答案:D2. 美国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将员工需要分为三类较为合理,它们是( )。
B.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标准答案:B3. 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或组织中成员的群体意识与群体态度的总称,被称为组织成员的( )。
A.认同感★标准答案:A4. 根据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方法,为开创组织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可以采用一下哪种方法?( )。
B.增大变革压力的强度★标准答案:B5. 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了一个新的组织管理科学理论,它的星期标志着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这一理论是( )。
C.组织文化理论★标准答案:C6. 世界著名的IBM公司和宝洁公司为其成员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并安排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
这种组织文化属于典型的( )。
A.学院型★标准答案:A7. 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 )。
C.社会心理学★标准答案:C8. 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
D.性格★标准答案:D9. “信息就是资源”这是一种( )。
B.集体价值观★标准答案:B10. 组织内部的个人的工作职业或职务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是职业生涯的( )。
B.横向变动★标准答案:B11. 关于从众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容易从众★标准答案:D12. 心理学家舒兹将基本的人际反映特质划分为( )。
D.六种★标准答案:D13. 影响个体对他人财务不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个性特征★标准答案:A14. 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 )。
C.工作绩效★标准答案:C15. 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与组织之间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 )。
C.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标准答案:C16.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不包括以下哪种领导类型?( )B.独断式领导★标准答案:B17. 决策过程中,真正的“决策”阶段是( )。
2023年专升本-考试组织行为学(0403054)精选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专升本-考试组织行为学(0403054)精选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2b902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8.png)
一、单选题1.领导科学决策可分为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A、确定目标B、发现问题C、核定价值标准D、确定问题答案: B2.在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A、工资待遇B、公司的政策和态度C、与同事的人际关系D、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答案: D3.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A、创新B、服务C、激励D、从众答案: D4.上级对下级行使职权,支使控制下属引起的纵向冲突称为()A、妥协模式B、系统模式C、官僚模式D、讨价还价模式答案: C5.下列有关能力叙述正确的是()。
A、再创能力通常不具备创造性因素B、男、女在智力上是存在差异的C、一般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D、智力迟钝者,其智力发展得慢,终止也比较迟答案: C6.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一种挫折的防卫方式最具有积极意义()。
A、表同作用B、代替作用C、投射作用D、反向作用答案: B7.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B、第一印象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答案: C8.在组织行为学中,将一个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是总和称为()。
A、组织理念B、组织伦理C、组织规范D、组织文化答案: D9.下列关于霍夫斯泰德民族文化差异的几维度论述错误的是()A、权力距离B、不确定性避免C、英雄主义—平民主义D、男性度一女性度答案: C10.美国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把人的价值观分为六类,他分类的基础是()。
A、按人员的不同对象来划分B、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来划分C、按不同行为方式来划分D、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来划分答案: B11.()是指个体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A、知识B、能力C、心理素质D、心理条件答案: B12.关于无言语沟通不正确的是()。
A、重音B、表情言语C、体态言语D、动作言语答案: A13.领导作风论认为,变革中的组织成员或成员工作成熟度很低的组织最适宜采用的领导方式是()。
专升本《组织行为学》_试卷_答案
![专升本《组织行为学》_试卷_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dd82999ec3d5bbfc0a7432.png)
专升本《组织行为学》一、(共66题,共157分)1. “我不喜欢我的老板”这句话反映了态度的哪一种因素()(2分)A.认知B.情感C.行为意向D.内聚性.标准答案:B2. 角色知觉的管理者一般采取用什么管理方式()(2分)A.“人群关系”管理方式B.责任制管理方式C.“应变”管理方式D.“自我实现"管理方式.标准答案:B3.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2分)A.人们喜爱或不喜爱自己的程度各有不同,这一特质称为自尊B.个体对于自己命运根源的认知,称为控制点C.冒险性指个体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这一特征对组织中的行为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D.自尊心强的人比自尊心弱的人对他们的工作更为满意.标准答案:C4. 能根据外部环境因素调整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他们对环境线索十分敏感.能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行为,并能够使公开的角色与私人的自我之间表现出极大差异,这描述的是()(2分)A.高自我监控者B.低自我监控者C.外控者D.内控者.标准答案:A5. 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2分)A.自尊需要B.情感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C6. 哪一项是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2分)A.感受B.性格C.习惯D.兴趣.标准答案:B7. 完成某项特定行动而给个人带来的满足感是指()(2分)A.物质回报B.内部回报C.精神回报D.外部回报.标准答案:B8. 操作条件反射概念的提出者是()(2分)A.巴甫洛夫B.斯金纳C.艾尔伯特?班杜拉D.罗宾斯.标准答案:A9. ()是指决定个体行为的方向、幅度和持续期的心理过程。
(2分)A.激励B.目标C.需要D.行为.标准答案:A1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常用的内在激励方式有()(2分)A.工作内容丰富化B.增加员工决策机会C.扩大工作自由度D.奖金.标准答案:D11. 劳德(R.Lord)提出了一个四阶段知觉模型,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2分)A.注意B.组织C.解释D.评论.标准答案:D12. 尊重每个个体与群体的特征,把其变成组织力量的潜在源泉,这一做法体现了()(2分)A.管理沟通B.管理差异能力C.管理变革能力D.控制预算.标准答案:B13. ()是给予员工部分企业的股权,允许他们分享改进的利润绩效。
武汉地质大学组织行为学专升本答案
![武汉地质大学组织行为学专升本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b20a7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4.png)
武汉地质大学组织行为学专升本答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考试》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非正式组织影响着员工的行为”的理论是()。
A. 科学管理理论B. 官僚行政管理理论C. 人际关系学说D. 权变理论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角色期待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B. 角色知觉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C. 群体内的角色冲突都可以通过规章制度来解决。
D. 角色同一性是指人们对于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3.强化理论中有不同类型的强化,其中,当某行为出现后消除任何能够维持该行为的强化物的强化方法称为()。
A. 积极强化B. 惩罚C. 忽视D. 消极强化4.直线职能制结构也称为()。
A. 助理式参谋结构B. 直线参谋型结构C. 简单组织结构D. 职能型结构5.成就需要理论认为 , 追求成就的行为取决于三个因素 , 这不包括()。
A. 刺激性价值B. 动机强弱C. 外部因素D. 期望大小二.多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的内容体系与结构除了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方法外,还研究()。
A.个体心理与行为B.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C.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D.组织行为与管理E.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指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需要有()。
A.成就需要B.认同需要C.权力需要D.奖励需要E.合群需要3.管理者应用目标理论于管理实践必须做到()。
A.让全体职工了解组织目标与个人具体目标B.尽可能提供参与制定和实现目标的各种机会C.经常不断地反馈目标实现的进程D.根据实现目标的程度给予肯定与奖励E.调整目标水平4.衡量工作绩效的指标与标准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包括()。
A.工作效率B.工作任务C.工作效益D.工作能力E.工作出勤率5.领导权力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它们是( )。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参考下,还是蛮好的)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参考下,还是蛮好的)](https://img.taocdn.com/s3/m/8a1811263968011ca3009138.png)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一、名词解释:1. 1.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2. 2.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 3.“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4. 4.“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5. 5.“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6. 6.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7.7.动机: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8.8.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具体而言,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9.9.价值观: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和判断,代表了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10.10.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1.1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2.12.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13.13.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14.14.气质:是一个人的自然特征、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15.15.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16.16.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7.17.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05914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1.png)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体系及其发展趋势1."行为一般是可以预测的。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同意这种说法。
因为:行为不是随机的,行为是由某种原因引起的,它一定指向某个目的,无论是对是错,行为者相信这目的对他自己是最有利的。
当然,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即使在同样的情形下,人们的表现也不会完全一样。
但是,人们的行为中确实存在一些基本的一致性。
我们可以找出这些一致性,再加以修正,以此来反映个体间的差异。
这些基本的一致性使我们有可能预测人的行为。
在大多数有结构的情境中,预测行为是可能的(当然不总是百分之百准确)。
对行为的系统研究是作出合理准确预测的重要手段。
2.定义组织行为学,并与管理学进行比较。
答案: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当管理者通过他人完成他的工作时,组织行为学提供了指导他人的生产率,预测人在工作的行为的工具,并且提供了管理来自不同领域的个体所需要的洞察力。
3.什么是组织?家庭是一个组织吗?请解释。
答案:组织是一个有意识的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单元,有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组成,在一个相对而言持续的基础上共同努力以达成一个或一系列共同的目标。
家庭是一个组织,它拥有组织所有的特征。
有一个不同的地方是家庭的目标不那么明显,因此学生可能会为它本质上是否是组织而争论。
4.确认并对比3种一般的管理角色。
答案:60年代后期,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位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以确定这些管理者在他们的工作中做些什么事情。
根据他对这些经理的观察,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角色或者表现出与工作有关的10种不同的行为,这10种行为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1.头面人物--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法律性或社交性的例行义务。
224青理工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 组织行为学(专升本) 及参考答案
![224青理工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 组织行为学(专升本) 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e720547c1cfad6195fa7b7.png)
组织行为学的复习题——1(专升本)一、名词解释1、个性:是怎样影响别人的,是怎样理解和看待他自己的,以及他内部和外部的可以测量的特质。
2、价值观: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
3、激励:是组织一系列的激励性制度设计以有效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工程。
4、从众: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规范的存在以及要求遵守规范的压力,使个体改变态度和行为,与群体其他的成员保持一致。
5、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它是由一群不同背景、知识和技能的人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
6、权力:是指个人或群体用以影响他人或群体的行为,使其这样去做而不那样去做的能力。
7、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应变能力。
8、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态度。
高组织承诺意味着员工对其所在的组织有高度的认同,并因自己是组织的成员而产生一种荣誉感、自豪感,对组织的目标和行为持一种积极的支持态度。
9、激励:是指管理者创设各种既能朝向组织目标又能满足职工合理需要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条件,持续激发职工的动机,以调动职工行为积极性的过程。
10、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它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二、问答题1、组织行为有哪些特性?(1)可描述(2)可解释(3)可预测 (4)可控制2、组织行为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1)人力资源的观点(2)权变的观点(3)结果取向的观点(4)系统的观点3、影响能力形成有哪些因素?(1)环境(2)教育(3)素质(4)实践(5)其他4、工作满意度有哪些决定因素?(1)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适宜的工作条件(3)公平的报酬(4)融洽的人际关系(5)个性与工作的匹配5、简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专升本00152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题库(含答案)
![专升本00152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1b51929b6648d7c0c746c4.png)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体现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C)1-59A.价值观B.能力C.气质 D.性格2.对员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A)1-45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3.行为的直接动因是(A)2-63A.动机 B.需要C.目标 D.态度4.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所具有的心理上的准备状态称为(C)2-70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C.心理定势 D.刻板效应5.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直接引导和限制着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使群体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是(D)3-93A.角色认同 B.角色期待C.角色直觉 D.群体规范6.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称为(B)3-97A.社会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7.在提高群体成员士气方面比较有效的沟通网络是(D)4-117A.链式 B.Y式C.轮式 D.环式8.信息发出者有意操纵信息的行为称为(B)4-121A.编码 B.过滤C.译码 D.通道9.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的社会心理现象是(C)5-137 A.情绪认同 B.心理相容C.共生效应 D.文化维系10.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根基是(B)9-205A.以关系为导向 B.以任务为导向C.以利益为导向 D.以信仰为导向11.每个团队都会以不同的建立方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激荡期和(A)5-135 A.规范期B.成熟期C.稳定期D.衰退期12.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称为(D)6-143A.程序冲突 B.认知冲突C.情感冲突 D.目标冲突13.托马斯提出了冲突管理二维模式,即坚持己见性和(D)6-150A.竞争性B.回避性C.妥协性D.合作性14.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组织机构是(D)7-170A.职能制B.事业部制C.模拟分权制D.矩阵制15.李维特认为,组织是一个多变的系统,包含着四个重要的变量,即结构、技术、人员和(B)7-176A.过程 B.任务C.环境 D.愿景16.组织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A)8-185A.独特性B.个体性C.间断性D.控制性17.在组织文化的维系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因素是甄选过程、社会化和(B)8-193 A.市场化B.高层管理人员C.结构化D.人际关系18.利用结构性学习或用学习者的经验来学习是(B)9-200A.自主型学习B.经验型学习C.适应型学习D.行动型学习19.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是(C)9-202A.共同愿景 B.团队学习C.系统思考 D.自我超越20.下列关于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D)10-213/214A.权力是由职务派生出来的B.权力是由职责派生出来的C.权力是由职权派生出来的D.权力是由职位派生出来的21.领导行为理论从领导的有效性出发,集中研究领导的工作作风和(C)10-218A.个性 B.能力C.行为 D.素质22.在双因素理论中,与激励因素有关的因素是(B)11-238A.工作环境 B.工作内容C.工作制度 D.企业政策23.期望理论属于(D)11-239A.内容型激励理论B.混合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过程型激励理论24.梅奥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提出了(A)0-32A.人际关系学说 B.科学管理理论C.社会系统理论 D.权变系统理论25.在心理测验中,用来表明测验结果可靠性的指标是(A)0-39A.信度 B.效度C.相关系数 D.对比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与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一、填空题1、工业心理学之父《心理学和工业效率》2、经验总结法实验法现场研究法案例比较法3、泰勒霍桑实验权变态度4、社会学心理学5、结构有效性6、持续创新二、判断题1、错2、错3、对三、简答题1、答:根据美国学者罗宾斯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只是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激励问题是微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3)组织变革问题是宏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2、答:组织行为学在三个层面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1)个体水平:主要研究个体特征、知觉、价值观和态度以及能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群体水平:主要研究沟通模式、领导模式、权力和政治、群体间关系和冲突水平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3)组织水平:主要从正式组织的设计、技术和工作过程、组织文化、工作压力水平等对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影响。
3、答案略。
四、论述题(要点)1、答:1)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这方面研究主要探索组织变革的分析框架、理想的组织模式、干预理论以及变革代理人的角色。
与组织变革密切相关的是领导行为研究。
在个体层面上,组织行为学比较注重决策和判断中所采用的认知策略和判断决策问题;在组织层面上,组织行为学主要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决策模式、权力结构和参与体制,并特别重视决策技能的开发和利用。
2)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目前有关胜任特征评价、个体对组织的适应性和干预问题的研究等人力资源问题正向纵深发展。
3)组织行为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
在跨国公司和国际合资公司的比较研究、科技投入的行为研究、失业指导研究、劳动力多元化、国家金融安全等方面,均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组织行为学研究除秉承强调生产率的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
越来越重视有关工作满意度、雇员安全与健康、组织文化、组织承诺、心理契约、压力管理等方面内容的研究。
2、答:联系:从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来看,组织行为学可以看作是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
二者在研究目的、对象、内容和理论来源方面是一致的。
1)研究目的相同:都是通过对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揭示其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个体、群体或组织的行为,达到组织的预期目标。
2)研究对象一致:都是把行为与心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3)研究内容大同小异;4)很多理论来源相同。
区别:第二章人际知觉与个人决策一、填空题1、部分2、相似3、封闭4、彼此接近5、连续性6、保持不变7、不顾其余8、全面9、固定10、相同11、比较12、独立13、过去已有的14、有关15、纯理性人有限理性人二、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错6、对7、错8、对9、错 10、对 11、错 12、对 13、对 14、错 15 对 16、对三、简答题1、答: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四个基本特征: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2、答:影响知觉的因素包括知觉者因素、知觉对象因素和情景因素。
1)知觉者因素包括知觉者态度、价值观、动机、需要、兴趣、经验、期望、个性特点;2)知觉对象因素包括运动、新奇、对比、声音、背景、临近、大小、重复等;3)情景因素包括时间、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3、答:1)首因效应:指最先的印象或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一般发生于陌生人之间;2)晕轮效应:指对一个人某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如“一俊遮百丑”;3)近因效应: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一般产生于熟悉者之间;近因效应掩盖甚至否定对一个人的一贯了解,从而影响对人的全面认识;4)定型效应:指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又称刻板印象;5)投射: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
4、答:根据洞察力的三元观点,人迹洞察力所涉及的过程包括:1)选择性编码指从一堆信息中选出有关信息。
有意义的问题通常呈现大量信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出判断,找出支持我们判断的关键事实。
2)选择性合并是把原来看似彼此独立的信息合并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与原来的各个部分相不相似皆可;3)选择性比较是把新获得的信息与过去已有的信息进行比较。
四、论述题(要点)1、答: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知觉、思维方式、性格、情绪、情景以及周边群体的影响。
1)知觉:决策方案的制定、选择及实施过程均受到决策者知觉过程的影响。
首先,对是否存在问题和是否有决策的需要是一个知觉问题。
其次,决策者的知觉过程,会影响他对信息的获取、解释和评估;2)思维方式:思维贯穿着决策的整个过程。
思维方式或偏好影响个人决策。
具有全局思维方式的人适合做战略性决策,而具有分析思维方式的人适合做战术性决策;具有发散性思维方式的人适合做非程序性决策,而具有聚合性思维方式的人适合做程序性决策;3)气质与性格:个人的决策行为往往与其气质和性格相联系。
首先,个人决策受气质的影响。
其次,个人的决策行为受性格的影响;4)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作为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影响着其他的心理过程,包括促成知觉选择、监视信息的变化、影响工作记忆和思维活动等。
因此,对于决策者,应努力克服消极的情绪,培养、激发良好的情绪。
此外,还受到群体压力、朋辈压力、家庭压力和组织压力、榜样等他人因素和情景因素的影响。
2、答:库柳特金将个人决策划分为五种:均衡型决策、冲动型决策、怠惰型决策、风险型决策、谨慎型决策,不同风格的决策表现出了决策者不同的心理特征。
1)均衡型决策习惯于作出均衡决策的人,其决策过程严密而果断,对任务的条件和要求事先就做充分的分析,广泛地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
这种风格地人一般具有深思熟虑和稳健的特点,能迅速抓住问题本质,并提出方案,善于深入地分析各种现象的因果关系。
2)冲动型决策习惯于作出冲动型决策的人,在面对决策任务时,反应时间短,这种人比较容易发表各种想法,但很少对它们加以鉴别,方案提的多,而检验和修订方案的行动少。
这种冲动性可能导致管理者竭力去贯彻没有经过充分思考和论证的决策。
缺点是精确度较差,失误较多。
3)怠惰型决策习惯于作出怠惰型决策的人,面对问题往往时犹豫不决和小心谨慎,在作出初步的假设后,对假设的评价过于谨慎。
这种人对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反复进行检验,监督和修改的行动多,而形成的想法少,因而往往会拖延决策的时间。
决策效率较低。
4)风险型决策习惯于作出风险型决策的人,类似于冲动型决策者,在考虑问题时若遇到障碍,极端冲动的人会去生硬的排除障碍,并按照自己的臆测立即作出最后的决策,所产生的预测又会立刻被新的推测取而代之。
5)谨慎型决策谨慎型决策的特点,是在决策的过程中,力求“稳扎稳打”,习惯于“三思而后行”,富有分析性,其优点是精确度较高,失误较少。
但由于反应时间较长,可能显得稳健有余而果断不足,从而延误决策。
第三章个性与心理测验一、填空题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5、胆汁质6、粘液质7、抑郁质8、多血质9、动力10、性格11、情景12、密切相关13、智力性向成就14、随和责任意识开明性15、内向和外向稳定和不稳定二、判断题1、对2、对3、错4、错5、对6、对7、错8、对9、对 10 对 11、对 12、错三、简答题1、答: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和情景。
2、答:根据希波克拉底的划分方法,可将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基本类型。
他们的具体特点如下:1)多血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露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2)胆汁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高,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3)粘液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少;反映速度慢,具有稳定性;4)抑郁质: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倾;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不灵活。
3、答:A型性格者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并长期有时间紧迫感。
总是不断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人或事进行攻击。
A型性格表现为:1)运动、走路和吃饭的节奏很快;2)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3)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4)无法处理休闲时光;5)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事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量的。
与A型性格相对照的是B型性格。
B型性格者很少因为要从事不断增多的工作或要无休止地提高工作效率而感到焦虑。
B型性格表现为:1)从来不曾有时间紧迫感以及其他类型的不适感;2)认为没有必要表现或讨论自己的成就和业绩,除非环境要求如此;3)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4)充分放松而不感到内疚。
4、答:有许多调查和研究说明工作效率与人的个性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据研究,成就最大和成就最小的人相比,在智力方面没有什么差距,而他们的个性特点却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学者的另一项研究的结论则是,个人工作效率与其毕业学校的名望并无相关,而他的心理特点,如信念、态度与个性等却重要的多。
正是因为个性在预测工作效率、缺勤、离职等个体和组织行为方面的重要性,有关个体、个性与工作、职业、组织、环境之间的匹配问题和理论得到了组织行为学家的关注。
5、答:王重鸣等人提出的管理胜任力结构图在管理胜任力的人际激励和用人能力维度上,管理人员的得分较高;在时限控制维度上得分则较低。
在创新能力、人际激励、时间计划、表达能力和决策能力等维度上,随着管理层次的上升,其得分也增高。
中层管理人员体现出较强的协调能力。
四、论述分析题(要点)1、答:常用心理测验包括麦尔斯-吉尔斯类型指标测验、大五个性因素模型、加州心理测验、投射测验、韦式智力量表、创造力测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霍兰德职业人格测验等。
1)麦尔斯-吉尔斯类型指标测验MBTI量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普遍德个性评价工具,该测验实在荣格分析心理学内外倾向性格和思想发展起来,包括4个双极维度,组合成16种个性类型,即:A.外向型(E)——内向型(I):表示获得与运用能量的方式;B.感知型(S)——直觉型(N):表示收集与获取信息的方式;C.思考型(T)——感觉型(F):表示作出决策的方式;D.判断型(J)——认知型(P):表示组织生活的方式。
2)大五个性因素模型认为任何个体存在着5个相对显著、独立且稳定的个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