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治疗胃病的十四个药方
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典方剂
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典方剂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凭借千年的发展和积累,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尤其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典方剂,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胃痛: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款经典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纳差、腹胀、呕吐等症状。
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大枣组成。
人参能补气养血、健脾胃,白术能健脾和胃,茯苓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大枣能健脾安胃。
将四味药材煮汤,每日一剂,能明显缓解胃痛症状。
二、胃酸过多:保和丸保和丸是治疗胃酸过多的经典中药方剂,由珍珠母、牡蛎、大黄等药材组成。
它具有和胃止吐、降逆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保和丸出现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广受患者的欢迎,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三、便秘:大承气汤大承气汤是治疗便秘的经典中药方剂,主要由大黄、芒硝、桃仁等药材组成。
它具有泄热通便、舒肝解郁的作用,能够顺利排便,缓解便秘症状。
大承气汤历史悠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缓解便秘问题有着良好的效果。
四、溃疡性结肠炎: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典中药方剂,主要由黄连、阿胶等药材组成。
黄连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生肌的作用,阿胶能滋阴润燥、止血生肌。
黄连阿胶汤能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腹泻、便血等症状,并且对于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五、胃炎: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治疗胃炎的经典中药方剂,由柴胡、黄芩、人参等药材组成。
柴胡具有解表解郁、和胃升阳的作用,黄芩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人参能健脾和胃。
小柴胡汤在治疗胃炎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胃炎引起的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总结起来,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典方剂诸如四君子汤、保和丸、大承气汤、黄连阿胶汤、小柴胡汤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对于缓解相关疾病症状和恢复患者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治胃病配方大全
中药治胃病配方大全关于《中药治胃病配方大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学是一种较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据中医学,能够医治身体存有着多种多样问题,使病人修复到身心健康情况中。
在中医学中,最重要的便是中药材了。
针对胃病病人来讲,也是能够根据中药材开展医治的,不一样种类的胃病,需要挑选挑选不一样的中药方剂。
下边,就为大伙儿介绍一下几类能够治疗胃病的中药方剂!一、舒胃散治漫性萎缩性胃炎生黄芪90克,莪术50克,潞党参、山药、蒲公英花、枸杞各90克,鸡内金、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各60克,炮中药穿山甲、玉蝴蝶、凤凰衣各45克,甘草30克。
使用方法:共碾特细末,每服4克,每天3次,餐前30分钟服食。
阴虚者加北沙参、麦冬各60克,生白芍90克;偏阳虚则加高良姜、炒白术白术茯苓各60克,荜茇30克。
作用:养血消瘀,健脾养胃制肝,温脾化湿。
主冶:漫性萎缩性胃炎及溃疡病。
按:中医大师朱良春觉得,漫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虚夹淤、肾阴虚木横、阳虚夹湿型比较普遍,服药上按型各自论治,都有偏重于。
就其病理学来讲则一,故凡病理切片报导,见有肠化生或肠上皮化生者,均需加刺猬皮、炮中药穿山甲,以化结,信息肉,化淤阻。
二、升胃丸治胃下垂黄芩100克,山参30克,炒枳壳60克,鸡内金40克,升麻60克,防风20克,生甘草18克。
共研粉末,纯蜂蜜为丸,梧桐子大,每一次每一次服9克,曰服2次,温水吞服。
作用:养血清胃热,举升心阳。
适用胃下垂属中气下陷引发者。
症见脘腹胀满,隐痛,体倦困乏。
饮食搭配枯燥,或排便坠痛,削瘦等,舌淡苔白,脉细乏力。
三、黄芩清胃热枣治胃下垂蜜炙黄芪60克,茯苓10克,乌枣1000克,动物油、白砂糖、米酒适当。
制作方法:将乌枣、黄芩、茯苓放进大面盆中,加白砂糖3匙,猪板油1匙米酒2匙,翻拌。
面盆不盖上,灶火蒸3钟头,玄火。
之后,每日可在电饭煲上蒸―次直到食完才行。
使用方法:每天中饭和晚饭后,食乌枣5枚,喝芪大枣汁液半匙。
胃肠病常用中药方剂
67.利胆解郁汤(任继学):柴胡,茵陈,马齿苋,元胡,银花,川楝子。
78.加味香苏饮(董建华):苏梗,香附,陈皮,荜澄茄,枳壳,大腹皮,香橼,佛手。
62.小柴胡汤《伤寒论》: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63.黄连汤《伤寒论》:黄连,炙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
64.疏肝和胃汤(关幼波):旋复花,代赭石,藿香,佩兰,焦白术,炒黄芩,当归,香附,白芍,草豆蔻。
65.双解散(任应秋):川芎,枳实,姜黄,桂心,郁金,五灵脂,赤芍,川楝子,炙元胡,甘草。
37.补中益气汤《脾胃论》:黄芪,白术,陈皮,甘草,人参,当归,升麻,柴胡。
38.四神丸《证治准绳》:肉豆蔻,五味子,补骨脂,吴茱萸。
39.芍药汤《保命集》: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肉桂。
40.通脉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
41.小建中汤《伤寒论》:芍药,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消化病(脾胃学组)常用方剂
1.良附丸《良方集腋》:高良姜,香附
2.香苏散《局方》:香附,紫苏,陈皮,甘草。
3.保和丸《丹溪心法》: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4.小承气汤《伤寒论》:大黄,枳实,厚朴
5.大承气汤《伤寒论》: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6.柴胡舒肝散《景岳全书》:陈皮醋炒,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2.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当归,赤芍,川芎,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官桂,蒲黄,五灵脂;
43.麻子仁丸《伤寒论》:麻子仁,白芍,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补脾胃的名方大全中药
补脾胃的名方大全中药补脾胃是养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系统,一个健康的脾胃对于人体的健康和免疫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一旦脾胃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
因此,如果有脾胃问题的人,应该尽早补养脾胃。
下面是一些名方大全中药和食谱,可以有效地帮助您补养脾胃。
一、黄连泻肝汤。
这是一款非常适合胃热积滞的方子,常用于治疗胃穿孔、胃溃疡等疾病。
其制作方法如下:1. 将草果、陈皮、黄连、半夏、泽泻等六味草药洗净备用。
2. 将黄连和泽泻用清水浸泡30分钟。
3. 将所有的草药放入煲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煎煮2个小时。
4. 煮好后滤去渣,放入适量的水使其再次煮开,即可。
这种汤应该空腹饮用,每日1至2次,每次200毫升即可。
注意事项:该方子对肝经虚寒和早期消化不良的人不宜使用;同时,孕妇和乳母也应该谨慎服用。
二、四神丸。
这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方子,可用于补脾胃和消暑除湿。
其原料包括人参、白术、茯苓、泽泻。
这种丸剂可以通过现成的中药店购买,也可以自行制作。
制作方法如下:1. 将人参、白术、茯苓、泽泻等四味草药洗净备用。
2. 将所有的草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
3. 将浸泡后的草药放入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改为小火慢煎,一直煮到草药变软为止。
4. 将煮好的草药滤去渣,剩下的汤液放入锅中,加入红糖,使其变得有点粘稠,即可。
上述制作的四神丸应该分3~4次取服,每次15颗左右即可。
这种中药方子是具有补脾胃,消暑除湿等功效的,尤其适合夏季使用。
注意事项:该方子对寒湿内盛、出汗过多和宿便严重的人不宜使用;同时,孕妇和乳母也应该谨慎服用。
三、苡仁茶。
苡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补脾胃的功效,可以帮助调理胃肠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其制作方法如下:1. 将苡仁用清水浸泡30分钟。
2. 将浸泡后的苡仁用适量的水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煮10~15分钟,即可。
名中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十四个秘方
名中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十四个秘方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秘方(14首)55.1疏肝和胃饮【来源】谭日强,《中国中医药报》【组成】当归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实6克,瓜蒌、薤白、法半夏各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5克,煅瓦楞10克。
【用法】上药每剂煎两次,第一次用清水250毫升浸药,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成100毫升,取汁温服;第二次用水200毫升,文火煎成100毫升,去渣温服。
【功用】疏肝和胃,制酸止痛。
【方解】消化性溃疡,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中医肝胃不和的胃痛范畴。
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削弱了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因素,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导致自我消化形成溃疡。
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
诱发因素多与饮食失宜、气候失调、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有关。
主要表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有节律性。
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在餐后3至4小时发作,进餐后可渐减轻或缓解。
本方用当归、柴胡、白芍养血疏肝;枳实、瓜蒌、薤白理气止痛;法半夏、陈皮降逆和胃;煅瓦楞、蒲公英制酸消痈;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肝和胃、制酸止痛之功。
【主治】消化性溃疡。
【加减】嗳气打呃者,去柴胡、加旋覆花、代赫石(布包煎)各10克;流涎吐酸者,加左金丸3克(吞服);胃内灼热者,加炒栀仁、淡豆豉各10克;痛引胁肋者,加玄胡索、川楝子各10克;疼痛剧烈者,加炒蒲黄、五灵脂各10克;呕血便血者,加炒茜根、乌贼骨各10克。
【疗效】屡用屡效,奏效甚捷。
55.2健中调胃汤【来源】李寿山,《中国中医药报》【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陈皮各6克,降香10克,公丁香6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中、调胃止痛、敛疡制酸。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中、调补脾胃;姜半夏、陈皮理气化痰、降逆和胃;降香化瘀止血;公丁香温中降逆;海螵蛸制酸敛疡;炙甘草和中缓急。
最补脾胃的古方是什么
最补脾胃的古方是什么最补脾胃的古方是什么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它们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脾胃功能不好,不仅会影响消化吸收,还会引起口臭、腹胀、泄泻等不适症状。
在传统中医养生中,有很多补脾胃的古方,下面将介绍一些最常用的古方及其制作方法。
一、八珍汤八珍汤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补气血、养脾胃”的汤药。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熟地、川芎、枸杞子等,这些药材能够补气养血、益气健脾、调理脾胃、增强体质。
制作方法:将八味中药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熬制2-3小时,滤去渣,取汁服用。
注意事项:服用八珍汤的人应注意饮食清淡,不要过量,也不要与药物混合使用。
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创制的方剂,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
四味药材相互配伍,能够温中益气、健脾胃、增强体质。
制作方法:将四味药材混合均匀,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熬制1-2小时,滤去渣,取汁服用。
注意事项:服用四君子汤的人应注意饮食清淡,不要过量,也不要与药物混合使用。
三、黄精糯米粥黄精糯米粥是一种非常适合补脾胃的食谱。
黄精和糯米都是中医常用的食材,它们能够补益脾胃、滋养人体。
制作方法:将黄精和糯米混合后用水煮熟,再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黄精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没有使用经验的人不要随意尝试,也不要使用过量。
四、薏米糯米粥薏米糯米粥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食谱,它主要由薏米和糯米组成,这两种食材能够消食健脾、润肠通便、补益人体。
制作方法:将薏米和糯米混合后用水煮熟,再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薏米具有一定的清热利湿功效,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不适宜过度食用。
五、山楂糯米饼山楂糯米饼是一种非常适合补脾胃的小点心,它主要由糯米和山楂组成,能够消食健脾、促进消化。
制作方法:将糯米混合山楂泥,制成小饼状,煎熟即可。
注意事项:山楂具有一定的酸性,不适合胃口不好的人食用。
老中医祖传14个特效秘方,专治疑难杂症!
老中医祖传14个特效秘方,专治疑难杂症!一、慢性胃炎方:竹茹清胃汤加减(胃热)症:【组方】:石斛10克、麦冬15克、白芍12克、枳壳10克、公英15克、芦根30克、竹茹30克、薄荷10克、甘草6克。
【用法】: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功能】:轻清凉润,理气止痛。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溃疡偏热者。
其特征是胃脘轻痛,咽干口苦、舌红苔黄、胃无大热,如服清胃散太过。
二、砂半理中汤(胃寒)症:【组方】:清半夏10克、制香附10克、高良姜10克、炒只壳(只实)10克、砂仁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功效】:理气散寒,和胃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症,属寒凝气滞者,临床以胃肤近心窝处疼痛泛酸暖气或吐涎沫,腹胀满,痛引起胁背或胸中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或弦紧为特点。
【用法】:用砂锅加水浸泡药材,砂仁后下。
三、溃疡止血方:【组方1】:黄芪30克、太子参25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白芍20克、阿胶珠20克、地榆炭20克、侧柏炭20克、乌贼骨25克、炒龙牡各30克。
【用法】: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组方2】:乌贼骨30克、白莲米20克、人参10克、三七粉10克。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卫痛,溃疡止血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
四、老人便秘方:【组方】:黄芪30克、银花20克、威灵仙20克、白芍20克、火麻仁20克、肉从蓉20克、厚朴10克、当归20克、制大黄10克。
【用法】: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五、特效感冒方:【组方】:紫苏30克、薄荷10克、藿香3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双花12克、苍术12克、黄芪15克、甘草5克。
【用法】: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六、解毒清热方:【组方】:银花30克、连召30克、菊花30克、桑叶20克、薄荷15克、柴胡10克、黄苓15克、虫退15克、芦根20克、石膏30克、滑石30克、甘草5克。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15大千古经典方剂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15大千古经典方剂
1、平胃散——于湿滞脾胃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2、连朴饮——湿热阻滞中焦
(制厚朴、黄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炒香豉、焦山栀、芦根)
3、保和丸——饮食停滞,消化不良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萝卜子)
4、四君子汤——脾胃气虚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5、理中丸——中焦虚寒
(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
6、黄土汤——脾阳不足,中焦虚寒
(灶心黄土、炮附子、干地黄、白术、阿胶、黄芩、甘草)
7、痛泻要方——脾虚肝乘,腹痛,肠鸣泄泻
(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8、泻黄散——脾胃伏火,口疮口臭
(藿香叶、山栀仁、石膏、甘草、防风)
9、清胃散——胃有积热
(生地黄、当归、丹皮、黄连、升麻)
10、良附丸——寒邪客胃,胃痛暴作
(高良姜、香附)
11、益胃汤——胃阴不足,胃脘隐隐作痛
(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冰糖)
12、丁香柿蒂汤——胃气虚寒
(丁香、柿蒂、生姜、人参)
13、半夏泻心汤——胃肠不和,心下痞满不痛
(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
14、启膈散——噎膈,痰气交阻,吞咽梗塞
(郁金、砂仁壳、川贝、茯苓、丹参、沙参、荷叶蒂、杵头糠)15、黄芪建中汤——腹部时痛,兼有气虚
(小建中汤加黄芪)。
中药土方调理肠胃的神奇方剂
中药土方调理肠胃的神奇方剂肠胃不适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在中医药领域中,有许多神奇的中药土方被广泛应用于肠胃调理。
这些中药土方在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总结后,被证明对肠胃健康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被认为是神奇的中药土方方剂,帮助人们改善肠胃健康。
方剂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土方方剂,由四味中药组成:白朮、茯苓、半夏和生姜。
这些中药具有健脾胃、消食化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肠胃不适,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方剂二: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由黄连、人参、党参等多种中药制成的中药土方方剂。
它具有清热解毒、健脾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肠胃感染引起的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保和丸还可以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等问题。
方剂三: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以黄精、山药、枸杞子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土方方剂。
它具有滋阴降火、补益脾肾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肠胃热结引起的口干口渴、便秘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还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缓解肠胃不适。
方剂四:养胃煎养胃煎是一种由陈皮、山楂、白朮等多种中药组成的中药土方方剂。
它具有健脾胃、消食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胃脘疼痛、胃胀气等症状。
养胃煎还可以调节胃酸的分泌,改善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感。
总结:中药土方调理肠胃是一种自然、安全的方法。
以上介绍的几种中药土方方剂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肠胃不适的问题。
然而,在使用中药土方方剂时,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剂量和用法,并且要结合个人的体质和症状进行调理。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有肠胃问题的读者有所帮助,让我们可以拥有健康愉快的肠胃。
中药根治所有顽固胃病
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有效率98%以上。
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已在临床应用中治好无数患者,实乃天下奇珍!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内金150克、制白术50克、猪苓50克、乌梅50克、大黄5克。
买药时在药店加工成粉,如果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50 克。
说明:良姜性极热,有些人的胃受不了可以适当减少分量.不一定就要50克.服法:一天两到三次,饭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各服一汤勺。
(6--10克)严重者可以每次加服云南白药一粒。
重者一般3到5天见效,轻者一次见效.一般1--2副药可以根治。
有效率98% 。
无任何毒负作用.不要吃冷的,冻的,凉性的。
不要饿过头,也不要吃饱,保持在七八分饱就好。
不要吃完饭就躺下。
一天可以多次服药,三次或四次,但一定要空腹,也可以在痛时或胀时服药.东西不要煮烂吃,对胃没好处,反而更难治!记住我的话,不然吃仙丹都没用!治疗积年胃病,胃胀,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炎,胃虚,胃寒\凉,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中气不足.对肝肾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灵芝15克,红枣15个,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丹参10克,田七10克。
注意:浮小麦不是小麦!浮小麦,尖尖长长,有外羽,很轻.主治失眠.很多药店的人把两样都混杂了.买错药没效.小麦,颗粒型,圆,比绿豆小.赤色煎法:将药洗净,同煎.红枣要切两半.服法:一天一剂,7天为一疗程.连服3-4疗程.药煎两次.饭后一小时服或空腹服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吃过我的药方的人都知道。
甘草10克,红枣15个(剪两半),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先泡水半小时或用生的半斤),丹参10克,田七10克,鸡内金10克(吃素者不加)糯米50克。
根治一切胃病的14个特效秘方中草药治胃病配方大全
根治一切胃病的14个特效秘方中草药治胃病配方大全生活中很多朋友都会得胃病,所以大家应该注意胃炎、胃胀气、胃溃疡。
胃病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那么,得了胃病怎么办?今天,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根治一切胃病的14个特效秘方中草药治胃病配方大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根治一切胃病的14个特效秘方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总有效率达98%以上,无任何毒副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已治好无数病例,实乃天下奇珍之方!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甘草10克,红枣15个(剪两半),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先浸泡半小时或生用半斤),丹参10克,田七10克,鸡内金10克(吃素者不加)糯米50克。
(糯米多少不限)。
煎服法:洗净加水煎滚,再改小火煎半小时。
一天一剂,早晚煎服。
普通患者3剂即可恢复到70%,但要巩固疗效连服7剂以上。
中草药治胃病配方大全1、吃不进食物,行动困难,用下方:组成A:台乌10克吴萸6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黄连8克青皮10克桔梗10克荜澄茄10克佛手片10克甘草6克组成B:苍术10克厚朴花10克建神曲10克陈皮10克山楂10克槟榔10克草果8克草蔻8克砂仁10克麦芽10克甘草6克2、胃痛,兼见胸部有硬块,用下方:组成:台乌10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荜澄茄10克郁金15克陈皮15克青皮15克佛手10克玄胡10克丹参10克3、吃饭发噎,足抽筋,用下方:组成:苏梗10克槟榔10克木香6克厚朴15克甘草3克佛手15克木瓜15克苡仁20克4、患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等病,用下方:组成:黄芩20克郁金15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木香6克茵陈20克山楂15克赤芍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生大黄6克5、食少发吐,软弱无力,周身不适,心跳时快时慢,用下方:组成:羌活15克生地20克秦艽20克防风15克茯苓20克山药20克黄芩15克苍术15克白术20克6、长期吃不下食物,热重,用下方:组成:茯苓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扁豆10克陈皮6克连翘15克7、食后,食物上逆,用下方:组成A:苡仁30克大枣50克桔梗30克甘草16克组成B:京夏10克黄连6克苡仁30克杏仁10克白蔻10克黄芩10克甘草14克8、头眩晕,脘痛,无食欲,口淡无味,四肢乏力,四五天不解大便:组成:枳壳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木通10克黄连3克大黄6克黄芩10克芒硝9克连翘10克藿香9克净菊花10克太子参10克柏子仁9克甘草3克9、冷气痛,用下方:组成:白附子10克干姜10克泡参10克肉桂10克丁香5克甘草3克野吴萸根25克花椒根25克香通根25克茴香根25克台乌根25克山当归25克青木香25克(藿香正气散四时宜服)。
胃炎中药方剂
胃炎中药方剂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是指胃黏膜的炎症。
胃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胃疼、恶心、呕吐、胃酸倒流、食欲不振等。
胃炎的发病原因很多,包括饮食不规律、饮食过量、长期吸烟、饮酒过多、精神压力大等。
一些中药方剂可以有效缓解胃炎的症状。
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方剂,具有补益脾胃、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的作用。
四君子汤的组方包括白术、半夏、人参、甘草。
这个汤剂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常见的胃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四君子汤。
2. 黄连汤黄连汤是一种清热解毒的方剂,适用于肝胆汁滞、湿热之疾、胃肠炎症等。
黄连汤的组方包括黄连、黄芩、栀子、丹皮、茯苓等中药材。
黄连汤能够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肠胃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发作时,黄连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3. 苏合汤苏合汤是一种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的中药方剂。
苏合汤的组方包括黄连、黄芩、苏叶、茯苓、法半夏、甘草、薄荷、炙甘草等中药材。
这个方剂具有开胃健脾、清热解毒、解热、镇静、止吐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胃炎患者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4. 天王补心丸天王补心丸是一种益气养胃、壮心安神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弱、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等。
天王补心丸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参、三七、太子参、当归等中药材。
这个方剂能够增强脾胃的功能,改善胃肠消化不良、口干舌燥、失眠等症状。
天王补心丸是一种非常好的胃炎中药方剂。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胃炎时应认真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剂量控制。
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油炸、辛辣、腌制等刺激性食品,以免加重胃病症状。
治疗胃病的中药方
治疗胃病的中药⽅ 饮⻝不当容易得胃病,适当⻝⽤中药能有效治疗。
下⾯⼩编准备了治疗胃病的中药⽅,希望对您有帮助! 治疗胃病的中药⽅ 药⽅⼀ 旋复花(包)、半夏、炙⽢草各10克,代赭⽯(先煎)、党参、⻩芪各30克,⽩术20克,姜汁、梨汁、⽢蔗汁、⾲菜汁、⽜乳各10毫升,半枝莲、半边莲、藤梨根各30克,煅⽡楞(先煎)15克。
每⽇1剂,⽔煎服。
本⽅出⾃《湖北中医杂志》1984。
3期,功能益⽓养阴,降逆和胃,适⽤于胃痛。
药⽅⼆ 棉花根60克,⽩茅根15克,藤梨根、半枝莲各60克,⻋前草15克,⼤枣3个。
每⽇1剂,⽔煎服。
本⽅为浙江温州抗癌研究⼩组治疗胃癌的验⽅,功能解毒化瘀,益⽓健脾。
药⽅三 病因:此病是⽇⽉操劳,饥饿过度就不感觉饿,⽽且营养不⾜之⼈,才会得此病。
此病最难医,秘⽅有⼀种。
药⽅:⽩⾁⾖(⽩四季梅、⽩梅⾖、⽩扁⾖)籽10两磨粉,⾯粉半碗,配合⽩⾁⾖粉,⼀碗半⽔下锅煮热就可吃。
(吃此⽅以前3⼩时不可吃下任何东⻄,效⼒才可收) 时间:定在上午⼋点左右吃下,及晚上⼋点左右再服⼀次(每次吃后要躺在床上不可动)。
药⽅四 乌⾻藤60克,⻁杖45克,海藻、昆布、陈⽪、枳壳各15克。
每⽇1剂,⽔煎服。
功能理⽓散结,解毒化浊。
药⽅五 ⼈参(另煎)10克,猪茯苓各30克,焦⽩术10克,⽣炙⻩芪各30克,补⾻脂15克,吴菜萸10克,⼛萸⾁15克,⾁⾖蔻12克,半枝莲20克,椿根⽪30克,⾚芍、⽩芍各、禹余粮各10克,仙鹤草、⼥贞⼦各20克。
每⽇1剂,⽔煎服。
本⽅为北京东直⻔医院⽅,功能温补脾肾,解毒化瘀,尤适⽤于胃癌脾肾虚寒型。
调理胃病最好的⽅法有哪些 1、葡萄酒泡⾹菜可治胃病 取普通葡萄酒数瓶,把酒倒在敞⼝瓶⾥,放⼊洗净的⾹菜,⽐例为1:1,密封泡6天即可。
早、中、晚各服⼀⼩杯,连服3个⽉。
泡过的还保持绿⾊的⾹菜吃下去,效果更好。
2、蜂蜜拌花⽣油可治疗胃病 将蜂蜜0.5千克倒⼊碗中,⽤锅将125-150克花⽣油(⾖油亦可)烧开,以沫消失为⽌,然后将油倒⼊盛有蜂蜜的碗中,搅拌均匀,在饭前20-30分钟服⽤⼀羹匙,早晚各⼀次,病重者中午可增加⼀次。
根治胃病中药验方
根治所有胃病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有效率98%以上。
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已在临床应用中治好无数患者,实乃天下奇珍!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内金150克、制白术50克、猪苓50克、乌梅50克、大黄5克。
买药时在药店加工成粉,如果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50 克。
说明:良姜性极热,有些人的胃受不了可以适当减少分量.不一定就要50克.服法:一天两到三次,饭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各服一汤勺。
(6--10克)严重者可以每次加服云南白药一粒。
重者一般3到5天见效,轻者一次见效.一般1--2副药可以根治。
有效率98% 。
无任何毒负作用.不要吃冷的,冻的,凉性的。
不要饿过头,也不要吃饱,保持在七八分饱就好。
不要吃完饭就躺下。
一天可以多次服药,三次或四次,但一定要空腹,也可以在痛时或胀时服药.东西不要煮烂吃,对胃没好处,反而更难治!记住我的话,不然吃仙丹都没用!治疗积年胃病,胃胀,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炎,胃虚,胃寒\凉,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中气不足.对肝肾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灵芝15克,红枣15个,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丹参10克,田七10克。
注意:浮小麦不是小麦!浮小麦,尖尖长长,有外羽,很轻.主治失眠.很多药店的人把两样都混杂了.买错药没效.小麦,颗粒型,圆,比绿豆小.赤色煎法:将药洗净,同煎.红枣要切两半.服法:一天一剂,7天为一疗程.连服3-4疗程.药煎两次.饭后一小时服或空腹服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吃过我的药方的人都知道。
甘草10克,红枣15个(剪两半),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先泡水半小时或用生的半斤),丹参10克,田七10克,鸡内金10克(吃素者不加)糯米50克。
汉唐中医倪海厦医案
汉唐中医倪海厦医案倪海厦,字子瑞,号东篱,是明代著名的中医学家。
他的医术精湛,被誉为“汉唐中医”。
他的医案流传至今,成为中医学习的重要资料。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倪海厦的一些医案。
一、内科医案1. 倪海厦治疗胃病的医案患者张某,年约四十,患有胃病多年,症状为胃脘疼痛、嗳气、恶心、呕吐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黄连、黄芩、半夏、陈皮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2. 倪海厦治疗肺病的医案患者李某,年约五十,患有肺病多年,症状为咳嗽、气促、胸闷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麻黄、杏仁、桔梗、白芍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二、外科医案1. 倪海厦治疗疮疡的医案患者王某,年约三十,患有疮疡多年,症状为疮口溃烂、流脓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黄柏、地黄、丹参、桃仁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2. 倪海厦治疗骨折的医案患者赵某,年约四十,患有骨折多年,症状为疼痛、肿胀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桂枝、白芍、川芎、红花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三、妇科医案1. 倪海厦治疗妇科疾病的医案患者李某,年约三十,患有妇科疾病多年,症状为月经不调、腹痛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2. 倪海厦治疗产后病的医案患者张某,年约二十,患有产后病多年,症状为乳汁不通、乳房胀痛等。
倪海厦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包括生姜、白芍、当归、川芎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不久痊愈。
倪海厦的医案,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药方简单易取,适合广大患者使用。
他的医术精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医学精神,不断探索中医药的奥秘,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古代中医治疗胃病的十四个药方
古代中医治疗胃病的十四个药方古中医治疗胃病的十四个药方胃病发生的原因相当复杂,多由于情志不畅,精神紧张,饮食不当,无视饥饱,过冷过热,食无定时,食物质量等因素所致。
浓茶、白酒、咖啡、酸辣等刺激性饮食也易引起胃病的发生。
胃病还有遗传性,胃病患者的子女相对容易患病。
胃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饱胀、食欲不良、吐酸、嘈杂等。
如果你频繁地或周期性地出现上述症状,先不要随便自己到药店买药服用。
必须先到医院就诊,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纤维胃镜、钡餐造影、肝功化验、大便常规等。
待确认了胃病的种类、程度,是否还有其他病之后,再进行治疗,这是特别重要的。
对于胃病的治疗,中西医不大一样。
治胃病的西药有上百种之多,可分为解痉止痛药、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助消化药、促胃肠动力药、及抗幽门螺杆菌药等几大类。
西医治疗大多因病选药,按病施治,缓解症状容易,治本除根较难。
中医治疗则是整体考虑,因人制宜,辨证论治,注重病因,补虚扶正,治病求本。
下面想概括地介绍一下我对常见胃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经验和体会。
中医历来特别重视胃病的诊治。
认为“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故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说明脾胃功能状态对人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在治疗过程中,十分强调保护胃气,调理脾胃,总结出了“脾旺则四季不受邪”,“保住一分胃气,留得一分生机”,“有胃气则生”等重要治病经验。
中医诊治胃病首先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再参考西医检查结果,综合辨证,分型施治。
现将常见的证型及其治疗分述如下。
一、脾胃虚寒型:特点是上腹部隐痛,泛吐清水,喜食热饮,喜按,肢冷,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细。
治则:益气温中,健脾和胃。
方剂:理中汤、黄芪建中汤、厚朴温中汤等方加减。
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白术、干姜、桂枝、茯苓、木香、陈皮、厚朴、草蔻、砂仁、炙甘草等,虚寒甚者加川椒、制附片,泛吐清水者加半夏、生姜等。
二、肝胃不和型:特点是上腹部胀痛,牵引胁肋,嗳气吐酸,情志抑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中医十大治胃病名方
中医⼗⼤治胃病名⽅1、胃神经管能症:慢性胃炎,胃痛⽽伴胃脘灼热胁嗳⽓纳呆等,肝郁⽓滞,湿浊阻痹者。
R:佩兰10g 延胡10g 普洱茶5g 厚朴5g 炙⽢草5g 素馨花12g功效:有芳⾹解郁,⾏⽓⽌痛之功。
2、胃痛胃胀嘈杂灼热,⼝⼲苦等,肺虚肝热胃阴不⾜型萎缩性胃炎:R:北沙参30g ⽯斛20g 怀⼭药130g 焦⼭查30g 桑寄⽣20g ⽟⽵20g 青代10g ⽩勺 10g 浙贝10g功效:有养阴建中之效.⽤法:在服法上要求冷⽔浸过药⾯浸泡10分钟煮沸后改⽤⽂⽕15分钟服取药液约400ml。
3、萎缩性胃炎或溃疡并发胃炎久治不愈,胃酸缺乏者,尤以胃脘隐痛,烦渴思饮,⼝燥咽⼲,⾷少便秘为主症。
R:乌梅⾁6g 炒⽩勺10g 北沙参10g ⼤麦冬10g ⾦钗⽯斛10g 丹参10g ⽣麦芽10g 炙内⾦5g 炙⽢草3g 玫瑰花3g功效:有滋养胃阴,舒肝柔肝之效。
此⽅为经验⽅,⽅似不出奇,确含妙理,复胃阴者,莫若苦寒;复酸味者,酸⽢化阴,⾜资吾等效法。
4、慢性胃炎之脾不建运者,有增进⾷欲之效:(为脾胃良⽅,对胃炎有卓效)R:麦芽30g ⾕芽30g 内⾦15g ⼭药15g 党参10g ⽢草5g⽤法:加清⽔超过药⾯⼀⼨,浸泡⼀⼩时,沸后继沸5分钟即服,不宜久煎。
功效:有健脾和胃,复元益⽓之功。
5、适应于各种慢性胃炎之属脾胃阴虚者:R:沙参20g ⽩芍20g 麦冬15g ⼭楂15g ⽯斛15g 知母12g 花粉12g 内⾦10g 丹⽪10g 乌梅10g 陈⽪10g ⽣⽢草3g功效; 养阴和胃,理⽓清热。
6.、适应于浅表性,反流性和萎缩性胃炎:R:党参15g 丹参15g 蒲公英15g ⽩芍15g 制半夏10g 黄连3g ⽢姜3g 炙⽢草6g功效:有益⽓健胃,⾟开苦降,和中开痞之功(此⽅溶古⽅三⾸为⼀炉,适⽤于寒热错杂证)7、凡急慢性胃炎,胃⼗⼆肠溃疡,胃N官能症,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症,慢性胰腺炎,内脏植物N功能紊乱等所致之痛属⽓⾎不调者均可服⽤:R:延胡索9g 川楝⼦9g ⽣⽢草9g 乌贼⾻9g 制⾹附9g 沉⾹曲9g ⽩芍12g 蒲公英20g 台⽚6g功效:有缓解脘腹疼痛之效。
名中医治慢性胃炎
名中医治慢性胃炎(胃脘痛)十九个秘方五六、治慢性胃炎(胃脘痛)秘方(19首)56.1砂半理中汤【来源】宋孝志,《名医治验良方》【组成】清半夏、制香附、高良姜、炒枳壳(或炒枳实)、砂仁(打碎)各9克。
【用法】每日1剂,用砂锅加水至浸没药材、水面超出药材5分(1厘米=3市分)。
砂仁打碎后下,每剂煎2次,分2次温服。
【功用】理气散寒,和胃止痛。
【方解】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中健脾,可作为肺胃痛之主药。
该药外用能愈合创口,不留瘢痕,有促进溃疡愈合之效用。
砂仁健胃理气止痛,化食积,并可入肾,因此可作为肾胃痛之主药。
枳壳或枳实能消心中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内连年之积,故作为脾胃痛之主药。
香附舒肝理气,对肝胃不和之肝胃痛有较好的疗效。
服本方痛止后,可用5~10剂共研极细末,温开水调服,每服6克,日服1~2次,以巩固疗效。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证属寒凝气滞者。
临床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泛酸嗳气,或吐涎沫,脘腹胀满,痛引胁背或胸中,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或弦紧为特点。
【加减】本方为治疗胃痛的基本方剂,临床可根据病情酌加药物。
如:(1)肝胃痛证:见胃痛连胁,攻撑作痛,呕逆嗳气,苔多薄白,脉弦紧。
治疗将香附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药仍为9克。
若口苦吐酸,为胆火较盛,加生栀子6~9克;胁痛较重者,可加川楝子9克。
(2)心胃痛证:见痛引胸中,心悸气短,舌红苔薄白、脉寸尺俱微,动见于关。
治疗将高良姜加至12克为主药。
余四味仍用9克。
若大便色黑即与小肠火有关,可加焦栀仁3克。
(3)脾胃痛证:见胃脘疼痛,脘腹胀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舌苔白腻,脉缓或大,治疗将炒枳壳(或炒枳实)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
(4)肺胃痛证:见胃脘疼痛、肩背拘急、痰多咳嗽、动则气少,舌苔白腻、脉寸微关紧尺沉,治疗将清半夏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若见大便干燥或不通,为大肠有热可加大黄2~3克。
胃肠中药治疗方剂
胃肠中药治疗方剂一急性胃炎--------------------------------------------------------------------------------· 一、四味香薷饮· 二、大黄甘草汤· 三、枳实导滞丸· 四、甘草泻心汤· 五、黄连消痞丸· 六、附子泻心汤· 七、黄芩汤· 八、芩柏合剂· 九、槟榔散· 十、烧脾散· 十一、三黄枳术丸· 十二、橘半枳术丸· 十三、香砂枳术丸· 十四、三黄枳术丸· 十五、曲蘖丸· 十六、谷神丸· 十七、大和中饮· 十八、三棱丸· 十九、六和汤· 二十、三仁汤· 二十一、黄芩滑石汤· 二十二、藿朴夏苓汤二慢性胃炎--------------------------------------------------------------------------------· 一、麦门冬汤· 二、荣胃散· 三、半夏泻心汤加减· 四、养阴安胃汤· 五、半夏泻心汤加味· 六、补中益气汤· 七、柴胡疏肝散加昧· 八、大黄附子汤加味· 九、丹芍汤· 十、丹参饮加味· 十一、柴胡厚朴汤· 十二、半夏泻心汤· 十三、化肝煎· 十四、清肝和胃汤· 十五、舒肝和胃汤· 十六、栀子大黄汤· 十七、栀子干姜汤· 十八、栀子乌梅汤· 十九、理中丸· 二十、桂枝人参汤· 二十一、三补枳术丸· 二十二、香砂平胃丸· 二十三、四磨汤三消化道溃疡--------------------------------------------------------------------------------· 一、小建中汤· 二、复健散· 三、附子理中丸· 四、桂附理中丸· 五、理中化痰丸· 六、枳实理中丸· 七、香砂理中丸· 八、理中丸· 九、归脾汤· 十、复方河车散· 十一、良附丸· 十二、胃溃疡汤· 十三、保和丸· 十四、温胃饮· 十五、扶阳助胃肠· 十六、温中补脾汤· 十七、沉香温胃丸· 十八、沉香桂附丸· 十九、溃疡汤· 二十、良附丸· 二十一、高良姜汤· 二十二、蒲草木香汤· 二十三、十四味建中汤· 二十四、良姜散四胃下垂--------------------------------------------------------------------------------· 一、升胃汤· 二、扶肝益胃汤· 三、补中益气汤加苍术· 四、补中益气汤· 五、升阳健脾汤· 六、大柴胡汤· 七、参芪补气汤· 八、黄芪补气汤· 九、调肝益胃汤· 十、补气养胃汤· 十一、复元升提汤· 十二、芪术升胃汤五胃粘膜脱垂症--------------------------------------------------------------------------------· 一、胃溃疡汤· 二、固膜汤· 三、升陷降逆汤· 四、香砂保和丸加减· 五、清肝和胃降逆方· 六、升提活血汤六胃潴留--------------------------------------------------------------------------------· 大承气汤加味七胃癌--------------------------------------------------------------------------------· 一、胃癌饮· 二、三棱莪术活血汤· 三、二参半夏汤· 四、白蛇六味丸· 五、扶正健脾汤· 六、和气养荣汤· 七、小攻坚丸· 八、健脾补胃汤· 九、旱枝莲解毒汤· 十、和胃化结汤八十二指肠壅积症--------------------------------------------------------------------------------· 一、小活络丹丸、片· 二、半夏泻心汤· 三、温降承气汤九上消化道出血--------------------------------------------------------------------------------· 一、云南白药· 二、四黄汤· 三、紫地止血汤· 四、止血合剂· 五、黄土汤· 六、紫地合剂· 七、溃疡止血方粉· 八、三七二白散· 九、侧柏汤十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一、黄芩导赤汤· 二、桃红解毒承气汤十一局限性肠炎--------------------------------------------------------------------------------· 一、大已寒丸· 二、桂香丸· 三、逐寒荡惊汤· 四、导肠液· 五、厚朴温中汤· 六、十四味建中肠· 七、吴茱萸汤· 八、桃花汤十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一、治湿热腹痛方· 二、紫艾白芨汤· 三、治寒湿腹痛方· 四、启脾丸· 五、溃结灌肠汤· 六、痛泻要方加味十三结肠癌和直肠癌--------------------------------------------------------------------------------· 一、散结定痛汤· 二、干姜温中汤· 三、肠癌方· 四、清肠消肿汤· 五、消积通经丸· 六、血症丸· 七、消下破血汤· 八、槐花散· 九、化症回生丹· 十、二黄散结汤十四肠梗阻--------------------------------------------------------------------------------· 一、温中散寒方· 二、康宁丸· 三、大承气汤· 四、三一承气汤· 五、三化汤· 六、通降汤· 七、驱虫方十五胃肠神经官能症--------------------------------------------------------------------------------· 一、槟砂止痛汤· 二、元胡平痛汤· 三、升麻补胃汤· 四、调胃方· 五、五香姜醋鱼散· 六、旋覆代赭汤· 七、新制橘皮竹茹汤· 八、柿蒂汤· 九、柿钱散· 十、加味空带汤十六胃食管反流病--------------------------------------------------------------------------------· 一、银翘清膈汤· 二、和胃降逆汤十七食道癌--------------------------------------------------------------------------------· 一、复方壁虎汤· 二、守宫酊· 三、消噎汤· 四、通幽汤· 五、开导散· 六、鸦胆子桃仁散· 七、蜈蚣淮山膏· 八、启膈散加减· 九、抵当汤· 十、加味通幽汤· 十一、半夏丸· 十二、灵仙开郁汤十八急性黄疸型肝炎--------------------------------------------------------------------------------· 一、小柴胡汤· 二、黄连解毒汤· 三、大黄汤· 四、苦参散· 五、清热利湿汤· 六、急肝方· 七、甘露消毒丹· 八、广益汤· 九、茵陈蒿汤十九慢性肝炎--------------------------------------------------------------------------------· 一、龙虎健肝汤· 二、化积丸· 三、膈下逐瘀汤· 四、丹参饮· 五、大橘皮汤· 六、越鞠丸· 七、丁香脾积丸· 八、人参实卫汤· 九、大健脾丸· 十、黄芪补中汤· 十一、补脾人参散· 十二、四兽饮· 十三、枳实消痞丸二十乙型肝炎--------------------------------------------------------------------------------· 一、乙肝汤· 二、黄芪姜黄汤· 三、肝复方二十一肝硬化--------------------------------------------------------------------------------· 一、十枣汤· 二、小消化水丸· 三、芫花丸· 四、小胃丹· 五、三花神v丸· 六、大戟散· 七、舟车丸· 八、海金沙散· 九、已椒苈黄丸· 十、溶川丸· 十一、化瘀汤二十二原发性肝癌--------------------------------------------------------------------------------· 一、肝癌饮· 二、清热活血散结汤· 三、麝香解毒活血丸· 四、抗癌汤· 五、消癌散· 六、醒消丸二十三胆石症--------------------------------------------------------------------------------· 一、排石汤· 二、广I号胆石汤· 三、广Ⅲ号胆石汤· 四、芍草元胡汤· 五、清热利湿排石汤· 六、龙胆消炎汤· 七、行气解郁排石汤· 八、柴芍郁金汤· 九、广Ⅱ号胆石汤二十四急性胆囊炎--------------------------------------------------------------------------------· 一、柴胡汤· 二、大柴胡汤· 三、柴胡加芒硝汤· 四、蒿芩清胆汤· 五、芍草元胡汤· 六、广I号胆石汤· 七、广Ⅲ号胆石汤· 八、龙胆消炎汤· 九、清热利湿排石汤· 十、柴芍郁金汤二十五慢性胆囊炎--------------------------------------------------------------------------------· 一、柴胡枳桔汤· 二、柴芩清膈煎· 三、厚朴草果汤· 四、逍遥散· 五、舒肝和胃汤· 六、柔肝舒胃饮· 七、安中汤· 八、利胆和胃汤· 九、丁沉透膈汤· 十、行气散· 十一、木香化滞汤· 十二、解肝煎二十六胆道蛔虫症--------------------------------------------------------------------------------· 一、乌梅丸· 二、椒梅汤· 三、安蛔散· 四、连梅安蛔汤· 五、下虫丸· 六、集效丸· 七、扫虫煎· 八、乌梅胶囊· 九、驱蛔汤1号· 十、驱蛔定痛汤二十七急性胰腺炎--------------------------------------------------------------------------------· 一、羚羊角饮· 二、通泻汤· 三、护肝祛瘀肠· 四、大柴胡汤· 五、柴胡加芒硝汤· 六、胆胰汤· 七、大陷胸汤· 八、大陷胸丸· 九、泻腑汤· 十、通瘀清胰汤二十八慢性胰腺炎--------------------------------------------------------------------------------· 四逆散二十九结核性腹膜炎--------------------------------------------------------------------------------· 五参五皮饮方源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按语一、四味香薷饮方源医方集解组成香薷10克;姜厚朴5克;黄连姜炒3克.. 用法水煎2次作2冷服;一日服2剂.. 功效解暑和脾.. 主治一切感冒暑气;皮肤蒸热;头疼头重;自汗肢倦;或烦渴或吐泻.. 按语本方证皮肤蒸热;头疼头重;肢倦脉数为辩证要点..③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二、大黄甘草汤方源金匮要略组成大黄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清热;通降止呕.. 主治呕吐..证见食已即吐;吐势急迫;吐物酸馊;大便干硬不通;苔黄;脉滑实.. 按语①本方证以食已即吐;脉滑实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证为胃热所致;因此病人每见大便干硬或口气臭祛寒湿中药;喜凉饮等见症..③本方可用治急性胃炎..三、枳实导滞丸方源内外伤辨惑论组成大黄30克;枳实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神曲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6克..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温水送下..或以上药各1/3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主治积滞内阻;生湿蕴热..证见胸脘痞闷;下痢后重;或泄泻腹痛;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沉实.. 按语①本方证以下痢后重;胸脘痞闷;苔黄腻;脉沉实为辨证要点祛寒湿中药;②本方由三黄泻心汤重用大黄合积术汤再加味而成..清胃热、导滞、利水湿;以疏导胃肠积滞..③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四、甘草泻心汤方源伤寒论组成炙甘草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法半夏12克;大枣4克;黄连3克;人参9克.. 用法水煎服;煎二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降逆和胃;开结消痞.. 主治心下痞脾胃不和..证见干呕;心下痞硬而满;心烦不得安;下利目数十行祛寒湿中药;完谷不化;腹中雷鸣;舌质淡;苔共同;脉弦数重按乏力.. 按语①本方证以下痞硬而满;干呕;腹中雷鸣;下利甚;心烦;脉数而虚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证乃脾气虚寒;病及心气虚;而胃肠蕴热而致..③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五、黄连消痞丸方源兰室秘藏组成泽泻6克祛寒湿中药;姜黄6克;干姜6克;炙甘草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祛寒湿中药;陈皮15克;猪苓15克;枳实21克;半夏27克;黄连30克;黄芩60克.. 用法作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6量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清热利湿;行气消痞.. 主治湿热中阻;气机壅滞..证见心下痞满;烦热喘促不安.. 按语①本方证以心下痞满;烦热喘促;苔黄腻;脉数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证可用治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祛寒湿中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六、附子泻心汤方源伤寒论组成大黄9克;黄连5克;黄芩5克;附子5克.. 用法水煎附子取汁半碗;用开水半碗乘开时浸渍三黄;和汁服..或以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泄热消痞;扶阳固表.. 主治表证阳虚;邪热内陷;结于心下之痞症..证见心下疼痛;痞满;心烦;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背恶寒;汗自出;苔黄;脉数而无力.. 按语①本方证以心下痞满;心烦;背恶寒祛寒湿中药;汗自出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七、黄芩汤方源伤寒论组成黄芩9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清热止利;利中止痛.. 主治里热泄泻..证见身热不恶寒;泄泻;腹痛;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按语①本方证以发热;泄泻;舌质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②本方亦治痢疾;但剂量宜大..原书治"下利''似指泄泻;因原语文后半段与"若呕者"一起谈;似为今之急性肠胃炎..③本方亦治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八、芩柏合剂方源南京中医学院学报组成黄芩1000克;黄柏1000克;葛根1000克;槟榔1000克;木香600克;白头翁1500克;秦皮300克;马齿苋3000克.. 用法水煎浓缩;再加防腐剂备用..成人一次服10 0毫升;一日服3次..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主治腹泻急性肠胃炎..证见腹泻;便日数次或数十次;多呈水样便;腹痛;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按语本方证以腹泻;腹痛;恶心;苔黄腻;脉弦数为辨证要点..九、槟榔散方源备急千金要方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陈皮3克;麦芽12克;神曲9克;吴茱萸3克;厚朴6克;槟榔9克..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行气化滞;健脾补气..主治脾胃虚寒之痞满..证见食少劳倦;噫满;忧虚不安;舌质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缓弱.. 按语①本方证以食少痞满;舌质淡;脉弱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为异功散去甘草;加槟榔、吴茱萸、厚朴、神曲、麦芽..③本方可用治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十、烧脾散方源剂生方组成干姜6克;厚朴6克;草果仁3克后下;砂仁3克后下;神曲9克;麦芽9克;橘红6克;良姜6克;炙甘草6克..、用法为细末;一次服9克;每日服3次;用热盐汤点服;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中消滞;行气散满.. 主治食生冷果菜;停积中焦..证见脘腹胀满冷痛.. 按语①本方证以脘腹胀满冷痛;苔白腻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十一、三黄枳术丸方源兰室秘藏组成黄芩60克;黄连30克;大黄30克;神曲30克祛寒湿中药;橘皮30克;白术30克;枳实15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每日服3次;或上药1/10量水煎服;水煎2次作二次饮;每日服2剂.. 功效消食化积;清热燥湿.. 主治伤食肉积;蕴湿生热..证见泄泻腹痛或便秘;苔黄腻祛寒湿中药;脉沉实.. 按语①本方证以泄泻腹痛;苔黄腻;脉实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三黄泻心汤合枳术汤;枳壳20克;白术6克加神曲、橘皮..③本方可用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十二、橘半枳术丸方源医学入门组成橘皮、枳实、半夏各30克;白术6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1/5量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功效健脾消食;燥湿和胃..主治脾虚停食..证见饮食不消;湿滞脘闷.. 按语①本方证以饮食不消;脘闷;苔腻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十三、香砂枳术丸方源景岳全书组成砂仁、木香各15克;枳实30克;白术60克.. 用法制小丸祛寒湿中药;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5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可服2剂.. 功效健脾消痞;理气开胃.. 主治脾虚食少;或宿食不消;胸脘痞闷.. 按语①本方证以食少;胸脘痞闷疼痛;若腻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胃神经官功能症;急性肠胃炎..十四、三黄枳术丸方源兰室秘藏组成黄芩60克;黄连、大黄、神曲、橘皮、白术各30克;枳实15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1/10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消食化积;清热燥湿.. 主治伤食肉积;蕴湿生热..证见泄泻腹痛或便秘;苔黄腻;脉沉实.. 按语①本方证以泄泻腹痛;苔黄腻;脉实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三黄泻心汤合枳术汤枳壳20克;白术6克;加神曲、橘皮..③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十五、曲蘖丸方源张氏医通组成神曲、麦蘖各30克;黄连1 5克;生姜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5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消食和胃;化滞除胀..主治酒积成癖..证见腹胁满痛;便后积沫.. 按语①本方证以腹胁满痛;便后积沫;苔腻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十六、谷神丸方源世医得效方组成人参、缩砂仁、香附、三棱、莪术、青皮、陈皮、神曲、麦芽、枳壳各3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水煎2次作2次服;一口服2剂.. 功效行气破积;消食和中.. 主治中虚食积;气机郁滞..证见胸脘痞满;胁腹胀痛;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苔白腻;脉细滑.. 按语①本方证以胸脘痞满;纳差;神疲乏力;苔白腻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十七、大和中饮方源景岳全书组成枳实5克;陈皮、山楂、麦芽各6克;厚朴、泽泻各5克;砂仁2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行气消积;导滞.. 主治饮食留滞积聚..证见嗳腐吞酸;脘腹痞满;苔腻;脉弦滑.. 按语①本方证以嗳腐吞酸;脘腹痞满;苔腻为辩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十八、三棱丸方源婴童百问组成三棱、木香、神曲、陈皮、半夏各30克;丁香、官桂各15克;生姜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5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10量;木煎二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主治小儿停积..证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嗳气厌食者.. 按语①本方证以脘腹胀满;嗳气厌食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胃炎;急性肠炎..十九、六和汤方源医方考组成藿香12克;法半夏12克;杏仁12克祛寒湿中药;人参12克;白术12克;扁豆12克;赤茯苓12克;砂仁5克;厚朴5克;木瓜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健脾化湿;升清降浊.. 主治夏月饮食失调;湿伤脾胃..证见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苔白滑.. 按语①本方证以突作呕吐下利;胸膈痞满;苔白滑;脉濡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二十、三仁汤方源温病条辨组成杏仁15克;正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苡仁12克;半夏15克..用法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清利湿热;宜畅气机.. 主治湿温初起..证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苔白;不口渴;脉弦细而濡.. 按语①本方证以胸闷;不饥身重;小便短少;脉弦细而濡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治肠伤寒;急性胃肠炎、肾盂肾炎;波伏热..二十一、黄芩滑石汤方源温病条辨组成黄芩9克;滑石9克;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白蔻仁3克;通草3克;猪苓9克.. 用法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湿温..证见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不渴;舌苔淡黄而滑;脉缓.. 按语①本方证以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不渴;苔黄滑;脉缓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急性肾盂肾炎;肠伤寒;急性胃肠炎..二十二、藿朴夏苓汤方源感证辑要组成藿香12克;真川朴6克;姜半夏9克;赤茯苓18克;光杏仁18克;生薏仁24克;白蔻仁4克;猪苓9克;淡香豉18克;泽泻9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剂..功效清利湿热;芳香宣化.. 主治湿温病..证见恶寒;神倦嗜睡;头目胀痛;昏重如裹;身痛不能屈伸;身重不能转侧;肢节肌肉痛烦;腿足疫痛;胸膈痞满;渴不引饮;或口不渴;午后潮热祛寒湿中药;小便短涩黄赤;大便溏而不爽;甚或水泻;舌苔白腻;或白滑而厚;脉濡缓.. 按语①本方证以肢体倦怠;头目胀痛;昏重如裹;胸闷;小便短涩;口腻;苔白滑;脉濡缓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肠伤寒;急性胃肠炎..二慢性胃炎一、麦门冬汤方源金匮要略组成麦门冬30克;制半夏、甘草各4克;人参、粳米各6克;大枣12枚.. 用法上药以水1升;煮取500毫升;分3次温服.. 功效益胃养阴;降逆下气.. 主治肺痿;肺胃津伤;虚火上炎..证见咳唾涎沫;气逆而喘;咽干口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亦治胃阴不足;胃失和降;气逆呕吐;口渴咽干祛寒湿中药;舌红少苔;脉细..现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矽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属阴虚者..二、荣胃散方源千家妙方上册引宋善安方组成西洋参、金钗石斛、白木耳、香磨菇、灵芝各60克.. 加减有瘀血者;加田三七60克;阳虚者;西洋参改为红参60克;贫血明显者;加用胎盘1具..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次3-4粒;开水送服;1日3次.. 功效益气养阴;养胃散瘀.. 主治气阴两虚;兼挟瘀血之萎缩性胃炎..三、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源内科辨病专方治疗学251-352 组成法半夏12克祛寒湿中药;白术12克;赤芍12克;干姜5克;党参15克;蒲公英15克;黄连6克;砂仁6克;鸡内金10克;枳实10克;甘草6克..用法用煎内服;每日1剂.. 功效健脾和胃;开结除痞.. 主治慢性胃炎..四、养阴安胃汤方源湖北中医杂志1994;1:23 组成石斛、乌梅肉、当归各12克;白芍、北沙参、山楂、黄精、淡苁蓉各15克;麦芽、谷芽各30克;鸡内金、甘草各9克.. 用法上药每日1剂;煎取500毫升;分3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可停药1周.. 功效滋阴养胃..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证见胃脘隐痛;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嗳气;食少纳呆或厌食;形体消瘦;神倦乏力;便秘或便溏;口干或口苦;舌红少苔;脉象细弦或细数..五、半夏泻心汤加味方源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2:96 组成姜半夏、炒白术;香附各12克;黄芩9~10克;黄连6-9克;党参12-15克;黄芪15克;丹参15-20克;炒芍药12-15克;三七粉冲6~9克;干姜6~9克;炙甘草9克;大枣3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20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它治胃炎药物.. 加减疼痛甚加玄胡9~12克;泛酸明显者加海螵蛸12克;阴虚明显者去黄芩、干姜;加石斛、玉竹各12克;纳差甚者加炮鸡内金12克;病理检查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加半枝莲30克.. 功效补中扶正;调和寒热.. 主治慢性胃炎..六、补中益气汤方源浙江中医杂志1997;11:514 组成炙黄芪15克;党参、炒白术各10克;陈皮3克;炙升麻、炙甘草、当归、炒柴胡各6克.. 用法伴泛酸乾呕加左金丸6克;嗳气者加制半夏10克;大便者加茯苓10克;怀山药15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苏打片6片;胃痛甚者加生白芍15克.. 功效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证见胃脘隐隐作艰;有烧灼样疼痛祛寒湿中药;但食后上腹部坠胀不适;嗳气;疲倦乏力;形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胃镜查为胆汁返流性胃炎..七、柴胡疏肝散加昧方源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5:242 组成柴胡10克;芍药15克;枳壳15克;川芎10克;香附15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三七参3克研细末冲服..加减疼痛剧烈者加金铃子散;气滞加枳实10克;厚朴15克;伴有呕吐者加竹茹15克;半夏10克;脾虚食滞者加鸡内金20克;焦三仙各15克;反酸者加乌贼骨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一剂;7剂为一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镜检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证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胃脘胀疼;口苦反酸;纳差;每逢生气后诸证加重;苔白厚;脉沉弦..八、大黄附子汤加味方源山西中医1998;3:3 组成大黄9克;制附子6克;细辛2克;代赭石30克先煎祛寒湿中药;旋复花10克包;砂仁6克后下;香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功效惮寒邪散;浊气降;腑气通;中焦安..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证见面色晦滞;神疲抑郁;畏寒肢冷;泛恶嘈杂;呕吐酸苦;食少纳呆;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九、丹芍汤方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4:234 组成丹皮、白芍等.. 加减疼痛甚者;加元胡、台乌、川楝子等;腹痛嗳气甚者;加佛手、腹皮、枳壳等;口苦纳呆者;加川朴、绵陈、麦芽等..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剂煎2次;约300毫升;分2次温服;连服1个月;服中药期间停用有关西药;禁烟酒;禁用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功效滋补肝肾;清热祛湿.. 主治老年慢性胃炎..十、丹参饮加味方源北京中医1997;6:30~31 组成丹参、三七、檀香、砂仁、党参、沙参、白花蛇草、甘草.. 用法合剂;口服;每次服25毫升;每日服2-3次;1个月一疗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肝郁者加柴胡、青皮;湿阻者加藿香、佩兰、蔻仁;胃热者加黄连;寒重者加干姜、荜拔、良姜;阴虚者加石斛、麦冬;气虚重者加黄芪;食滞者加焦三仙、炒谷芽;胃痛重者加元胡;嗳气重者加沉香;便溏者加苍术;便秘者加火麻仁.. 功效健脾和胃;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胃炎..证见胃脘刺痛;灼热不适;嘈杂、嗳气;食欲不振;口干欲饮;手足心热;倦怠乏力..大便干燥;舌暗红少苔;有裂纹祛寒湿中药;有瘀点;脉细数..十一、柴胡厚朴汤方源外台秘要组成柴胡、炙厚朴各10克;茯苓、橘皮、紫苏各8克;生姜12克;槟榔5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疏肝理气;除满.. 主治慢性胃炎..证见心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呕吐等.. 按语①本主证以上腹胀满;嗳气;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 十二、半夏泻心汤方源伤寒论组成法夏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人参9克;炙甘草9克;黄连3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主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证见胁肋疼痛;寒热往来;脉弦.. 按语①本方证以胸胁疼痛;寒热往来;脉弦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胁间神经痛;肋骨软骨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十三、化肝煎方源景岳全书组成青皮、陈皮、芍药、丹皮、栀子、泽泻、贝母各10克..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功效泄热和胃..主治胃脘痛..证见胃脘热痛;喜冷饮;口干而苦;吞酸;烦燥易怒;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脘热痛;烦燥易怒;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十四、清肝和胃汤方源浙江中医杂志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郁金9克;枳壳9克;川楝子9克;玄胡索9克;佛手9克;绿萼梅9克;蒲公英15克;青皮9克祛寒湿中药;陈皮9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疏肝和胃;行气止痛.. 主治胃痛慢性萎缩性胃窦炎..证见胃脘胀痛;痞满;嗳气;嘈杂;痛随嗳气、矢气减轻;常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而痛加剧;口苦、苔黄;脉弦.. 按语本方治证以胃胀痛;遇情志失调加重;嗳气则舒;口苦;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十五、舒肝和胃汤方源黑龙江中医药组成柴胡10克;陈皮6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白芨10克;玄参10克;蒲公英10克;砂仁10克后下;炙草6克..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功效舒肝和胃;行气止痛.. 主治胃脘痛胃炎、溃疡病..证见上腹部胀满痞闷;嗳气吞酸;纳呆;恶心呕埕;食欲减退;食后饱胀;苔薄白;脉弦.. 按语本方证以胃脘疼痛伴腹胀;嗳气;舌红祛寒湿中药;苔白干;脉弦为辨证要点..。
中医胃酸、胃胀、胃痛古方
中医胃酸、胃胀、胃痛古方胃病也是普通老百姓的通病,基本所有的人都有。
胃病发展到后期也是非常严重的。
但治胃病有讲究。
胃胀中医方吃完东西不能消化,胃里边发胀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胃病。
提示引起胃胀的原因有很多!胃胀不适有灵方,和剂局方二陈汤!解决这种类型的胃胀,您可以尝试二陈汤。
二陈汤:制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代茶饮用即可。
二陈汤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因为主药半夏、陈皮药性越陈越好,所以取名二陈汤。
陈皮有和胃、理气化痰的作用;半夏是治胃良药,有化痰、温胃、散结的功效,这两味药同时还兼具祛胃寒的作用;茯苓、甘草能够健脾益气,四味药搭配起来既能够去除病因,又能温养脾胃。
胃痛中医方常见的胃痛有两种:寒重型胃痛和热重型胃痛,需要区别对待。
寒重型胃痛中医方良附丸:高良姜6克、制香附12克,用法:煎煮后代茶饮用即可。
良附丸可以做成药丸,现在药店也有中成药,也可以用高良姜、香附煎汤药喝。
高良姜有温胃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胃寒气滞导致的疼;香附辛香走窜,有行气的作用,是疏肝的首选药物,但是孕妇慎用!“姜”入药有学问:高良姜针对胃寒气滞导致的疼;生姜偏于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干姜也称作老姜能够温脾胃,主要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拉肚子。
热重型胃痛中医方胃痛的时候胃部有灼热感。
鱼生热,肉生痰,肉食吃多了,人体会生热、生痰,痰热互结是导致胃热疼痛的根源。
小陷胸汤:瓜蒌15克,黄连9克,制半夏9克,用法:先煮瓜蒌20分钟,再放入其他药物,水煮温服即可。
黄连,尤其是鸡爪黄连清胃火效果非常好;半夏能够和胃化痰;瓜蒌既能够清火,又能够化痰,还有散结的作用。
胃酸中医方胃酸是因为胃里有热,酸出于肝、走于胃,想治疗反酸需要清胃火。
针对此情况,中医推荐左金丸。
自制抑酸代茶饮:黄连9克、吴茱萸1.5克,做法:沏水代茶饮用即可。
左金丸是治反酸烧心的良方,也可制成抑酸代茶饮来缓解胃酸症状,是金元时期朱丹溪的药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中医治疗胃病的十四个药方
胃病发生的原因相当复杂,多由于情志不畅,精神紧张,饮食不当,无视饥饱,过冷过热,食无定时,食物质量等因素所致。
浓茶、白酒、咖啡、酸辣等刺激性饮食也易引起胃病的发生。
胃病还有遗传性,胃病患者的子女相对容易患病。
胃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饱胀、食欲不良、吐酸、嘈杂等。
如果你频繁地或周期性地出现上述症状,先不要随便自己到药店买药服用。
必须先到医院就诊,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纤维胃镜、钡餐造影、肝功化验、大便常规等。
待确认了胃病的种类、程度,是否还有其他病之后,再进行治疗,这是特别重要的。
对于胃病的治疗,中西医不大一样。
治胃病的西药有上百种之多,可分为解痉止痛药、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助消化药、促胃肠动力药、及抗幽门螺杆菌药等几大类。
西医治疗大多因病选药,按病施治,缓解症状容易,治本除根较难。
中医治疗则是整体考虑,因人制宜,辨证论治,注重病因,补虚扶正,治病求本。
下面想概括地介绍一下我对常见胃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经验和体会。
中医历来特别重视胃病的诊治。
认为“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故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说明脾胃功能状态对人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在治疗过程中,十分强调保护胃气,调理脾胃,总结出了“脾旺则四季不受邪”,“保住一分胃气,留得一分生机”,“有胃气则生”等重要治病经验。
中医诊治胃病首先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再参考西医检查结果,综合辨证,分型施治。
现将常见的证型及其治疗分述如下。
一、脾胃虚寒型:特点是上腹部隐痛,泛吐清水,喜食热饮,喜按,肢冷,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细。
治则:益气温中,健脾和胃。
方剂:理中汤、黄芪建中汤、厚朴温中汤等方加减。
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白术、干姜、桂枝、茯苓、木香、陈皮、厚朴、草蔻、砂仁、炙甘草等,虚寒甚者加川椒、制附片,泛吐清水者加半夏、生姜等。
二、肝胃不和型:特点是上腹部胀痛,牵引胁肋,嗳气吐酸,情志抑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调和肝脾。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物: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元胡、川楝子、乌賊骨、苏梗、陈皮、炙甘草等,胁肋痛重者加檀香、佛手等。
三、脾胃湿热型:特点是上腹部灼痛痞闷,嘈杂泛酸,口苦口腻,恶心纳呆,倦怠乏力,舌暗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清热化湿,健脾和胃。
方剂:香连丸、平胃散等方加减。
常用药物:黄连、黄芩、知母、牛膝、厚朴、香附、木香、半夏、薏苡仁等,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食少嗳腐者加焦三仙。
四、胃阴不足型:特点是上腹部疼痛,口燥咽干,心中烦热,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弦细。
治则:益气健脾,养阴清胃。
方剂:益胃汤、一贯煎等方加减。
常用药物:生地、沙参、麦冬、玉竹、当归、白芍、枸杞、川楝子、炙甘草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麻仁等。
五、血瘀气滞型:特点是上腹部刺痛,食后痛剧,痛处拒按,有时吐血或黒便,舌紫暗有瘀点,脉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剂:膈下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川芎、白芍、丹参、元胡、桃仁、红花、香附、丹皮、乌賊骨等,吐血或黑便者加三七、白芨等。
六、胃气不和型:特点是上腹痞满不适,干呕嗳逆,食少倦怠,寒热互结,升降失常,表里不和,虚实夹杂,舌苔薄黄膩,脉弦滑或沉细数。
治则:和胃降逆,平调寒热。
方剂: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等方加减。
常用药物:半夏、干姜、厚朴、吴萸、黄连、黄芩、枳实、木香、白芍、桂枝、炙甘草等,疼痛明显者加元胡、香附等。
各药配方剂量须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得病时间、轻重而定。
在临床实际运用时,以上各个证型并非都那样典型,往往有主有次,相互交织,或数型兼而有之。
所以不必拘泥硬套,应根据具体病人具体对待,灵活辨证灵活加减。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比较复杂而较重的一类胃病,中医按摩疗法对多种慢性胃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食时的心情等)。
脾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吃饭时应尽量做到“已饥方食,未饱先停”。
良好的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基石,希望患有胃病的博友一定要注重调护好自己的胃,在养生保健方面应以胃为本,科学养护。
祝你永远拥有一个健康的胃,“胃口”常开,“胃气”常存!
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总有效率达98%以上,无任何毒副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已治好无数病例,实乃天下奇珍之方。
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
见效如神。
甘草10克,红枣15个(剪两半),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先浸泡半小时或生用半斤),丹参10克,田七10克,鸡内金10克(吃素者不加)糯米50克。
(糯米多少不限)。
煎服法:洗净加水煎滚,再改小火煎半小时。
一天一剂,早晚煎服。
普通患者3剂即可恢复到70%,但要巩固疗效连服7剂以上。
注: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胃病16个特效处方:
1、吃不进食物,行动困难,用下方:
组成A:台乌10克吴萸6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黄连8克青皮10克桔梗10克荜澄茄10克佛手片10克甘草6克
组成B:苍术10克厚朴花10克建神曲10克陈皮10克山楂10克槟榔10克草果8克草蔻8克砂仁10克麦芽10克甘草6克
2、胃痛,兼见胸部有硬块,用下方:
组成:台乌10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荜澄茄10克郁金15克陈皮15克青皮15克佛手10克玄胡10克丹参10克
3、吃饭发噎,足抽筋,用下方:
组成:苏梗10克槟榔10克木香6克厚朴15克甘草3克佛手15克木瓜15克苡仁20克
4、患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等病,用下方:
组成:黄芩20克郁金15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木香6克茵陈20克山楂15克赤芍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生大黄6克
5、食少发吐,软弱无力,周身不适,心跳时快时慢,用下方:
组成:羌活15克生地20克秦艽20克防风15克茯苓20克山药20克黄芩15克苍术15克白术20克
6、长期吃不下食物,热重,用下方:
组成:茯苓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扁豆10克陈皮6克连翘15克
7、食后,食物上逆,用下方:
组成A:苡仁30克大枣50克桔梗30克甘草16克
组成B:京夏10克黄连6克苡仁30克杏仁10克白蔻10克黄芩10克甘草14克
8、头眩晕,脘痛,无食欲,口淡无味,四肢乏力,四五天不解大便: 组成:枳壳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木通10克黄连3克大黄6克黄芩10克芒硝9克连翘10克藿香9克净菊花10克太子参10克柏子仁9克甘草3克
9、冷气痛,用下方:
组成:白附子10克干姜10克泡参10克肉桂10克丁香5克甘草3克野吴萸根25克花椒根25克香通根25克茴香根25克台乌根25克山当归25克青木香25克(藿香正气散四时宜服)。
10、长期腹泻,腹内常鸣,头痛,用下方:
组成:茯苓15克柴胡10克薄菏10克白术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
青皮10克佛手15克
11、夏季腹痛泄泻,用下方:
组成:香薷35克厚朴10克(姜汁炒)扁豆10克黄连5克(研末服)
12、红白痢,用下方:
组成:山楂肉35克(炒黑研成细末)红痢,则调蜂蜜,米汤服。
白痢,则调白糖,米汤服。
13、肚胀痛,下方有理气通便之用:
组成:苍术15克厚朴15克陈皮10克草蔻10克山楂肉10克建曲10克
草果10克槟榔10克薤白20克麦芽10克谷芽10克甘草5克14、胃下垂:
组成:良姜、均姜、陈皮(即橙皮)、饴糖
用法:上药每味各半斤(市斤),先将前三味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再
加饴糖溶化。
每服一小碗,每日服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