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嘉兴市公共交通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嘉兴公共交通的调查报告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

市境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

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由于嘉兴独特的地理位置,市区内河流交错,建有许多桥梁,自然地形成了一道车在桥上开,船在水中行的江南水乡独特风景线。

嘉兴最早的公交线路

嘉兴最早的公交车开通于1984年10月,那时嘉兴的城市规模还很小,全市只开设了两条公交线路,分别为:1路线——南堰到百花线、2路线——东栅到老中医院线(位于现在的勤俭路上)。两条路线刚开出来的时候,每隔半小时一班,从早晨6点开到下午5点半。没有像样的公交站点,就在一块牌子上用毛笔写上站点名称和时间,往树上一挂,就算是公交站点了。当时全公司只有6辆公交车投入运营,“车子是最简单的长江牌汽车,杭州产的”。在线路的选择上考虑的大多是国有企业员工的上下班出行,那时候嘉兴的交通工具以自行车为主,而许多国有企业的女工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都不会骑自行车,因此那时公交车的站点一般都设在工厂比较密集的地区,像东栅有化工厂、民丰造纸厂,南湖路上有毛纺厂、绢纺厂等。从距离上考虑当时百花钢铁厂是嘉兴市最远的一个厂,另外中山路拆迁改造,那里又建立了嘉兴的第一个小区——百花新村,所以也在百花设立了一个站点。而老中医院的站点,则是由于那时嘉兴很多人习惯去中医院看病,很多人摇着船去,为了方便大家,所以把站点设在了老中医院。

最早的售票员和驾驶员

郭芸芸是公交公司最早的员工之一,83年学校毕业时公交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原本那时工作岗位很少,很多人毕业了都要在家等待上一年才有工作机会,而那年也许因为机遇好,遇上21家单位联合招聘,郭芸芸看着这些招聘单位都是耳熟能详的××厂、××厂,只有公交公司最让她感到新鲜,于是便报了名。她的工作起先是做售票员,那时的乘客很固定,司机售票员和乘客几乎都是认识的,末班车要开之前,售票员一眼便能看出今天少了哪位乘客,然后问一问同厂的同事,是否有事没来,如果正在赶来的路上,便会让司机等一等。而当时除去这批坐车上下班的工人,其他时间乘公交车的人很少,只有老、弱、病、残、幼在需要的时候才乘一回。那时中午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半交班的一个小时是没有公交车的。可以想象那时公共交通在市民生活中并没有普及开来,人们对公交车的需求还不是很明显。在做了半年售票员后,郭芸芸得知公交公司打算培养一批自己的驾驶员。曾经去过大城市,一直羡慕在大城市里开车的神气女司机的她很希望自己也能有开车的机会,于是她向领导强烈自荐,提出要学开车,那时候对女司机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身高,女孩子必须高于156mm 以上,略显娇小的她去公安局一量,倒也正好卡在及格线上。不过娇小的身材让她工作起来比别人辛苦很多,那时候公交车的高峰期比现在更挤,每次人多得连车门都关不上时,郭芸芸就从驾驶室里爬出来,站在车外把人使劲往里推,帮助售票员一起把门拉住关好,然后再爬回驾驶室,因为个子小,她一只脚踩在轮子上还够不着方向盘,非要踮起脚才能够着,她笑着说:“几乎真的是爬进去的。”

双层巴士

嘉兴在九几年的时候出现过双层公交车,据说那时反响还是很好的,许多市民带着孩子专门

来乘这趟车,像乘观光车一样绕着嘉兴转。可后来这种车子又悄然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了解我们得知:九几年的时候有外商注资过嘉兴的公交公司,那时引进了这种双层的公交车,起初反响很好,也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营运收入,但公交公司的长期亏损状态还是使外商无力支持,于两年后撤资了。经过了两年,嘉兴市民对这种双层公交车不再像当初那么新鲜和好奇了,营运收入日趋平淡,而双层公交车的维护和更新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嘉兴市的公交站点与站点之间距离比较近,乘坐这种双层公交车的乘客在到站下车时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积累下来一趟车的速度就慢了很多,有人打趣说骑自行车都比乘双层公交车快。另外由于车子的高度问题,在经过市区某些道路时容易与树枝刮擦,车子无法靠边停,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所以经过多方面考虑,公交公司最终把这种车撤了下来。其实现在嘉兴很多人还是希望城市里能再出现双层公交车的,不仅能使城市增添一份浪漫情调,也更丰富了市民的生活。相信以如今嘉兴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双层巴士很快会以其必要性再次出现在我们城市里的。

城市公交的发展现状

2000年以前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速度整体来看发展得还是比较缓慢的,除了1998年嘉兴市公交公司在全国同等城市中,率先推行无人售票车这一亮点外,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发展。2000年公交公司利用广告开始创收,为了添置和更新城市公交车,公交公司和广告商洽谈,降低公交车的广告费用,但广告商必须一次性付清5年的广告费用,公交公司利用这些钱来付买车的首付,购置了一批新车。之后的发展似乎快了很多,2002年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局面,构筑中心城市到副中心城市、城市到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到村的三级公交网络,。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全市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59条,投入车辆1068辆,全市940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城乡公交日均客运量约18万人次,累计建成40个乡镇客运站,1872个港湾式停靠站,69个回车场,设置了3367个沿途简易(招呼)站,城乡公交已成为我市城乡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2003年我市市区城市公交着手建设并应用了IC卡系统,公交IC卡系统因其支付不需找零、刷卡方便、节省上下客时间、减少企业假币损失、方便科学统计等诸多优点在公交行业得到广泛推广也被市民普遍接受。去年初,依托“公交优先发展”民生工程,交通部门牵头在全市开始“公交IC卡一卡通工程”的大力推进。目前嘉兴市区、海宁、桐乡的城市公交已经实现一卡通,而且在今年的6月1日,嘉兴公交IC卡正式实现了与杭州的互通,市民只需将手中的普通公交IC卡开通“城通卡”功能,就可以在杭州的公交上自由使用。未来公交IC卡的覆盖范围将遍及全市城市公交、城乡公交、出租车、班车客运等不同客运行业,并能够互通,最终与长三角接轨,实现“一卡在手,走遍长三角”。2004年开始提出“公交优先”政策,在出台了一系列公交优先政策后,2007年又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市区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公共交通的公益性特点,确定了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制定了加快发展市区公共交通发展的措施,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运营结构、强化监管、交通结构治理、经济政策、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全方位构筑了嘉兴市区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为体现公交与其他运输工具的对比优势,强化公交服务能力和吸引力,我市逐步加大了对公交的财政扶持力度。2007年之前,对公交企业的政策性亏损按照年营收的8%予以补贴,2007年《实施意见》将标准提高到12%,并增加了一系列扶持项目。2005年至2008年4年间,市公交公司得到市财政补贴额分别为310.7万元、1123.1万元、1568.1万元,3001.2万元,呈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有力的保证了公交的快速发展。市区公交优先发展2007-2009连续三年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市区公交优先发展十分迅速,车辆规模和线网长度增长迅速,06、07、08年分担率分别为13.94%、14.22%和15.01%,09年最新统计数字已经达到15.9%。另外,IC卡一卡通推进顺利,刷卡比例提高到36%,财政补贴额度逐年提高,使得公共交通行业形象大大提升,乘坐公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