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1.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
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
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
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
2.下列各题中均有一项书写有错误,找出并加以改正。
⑴A.狼籍 B.蓬蒿 C.精巧绝伦 D.和煦 _________
⑵A.萧瑟 B.沧海桑田 C.相符相成 D.笃信 _________
⑶A.顾忌 B.窥探 C.莫忠一是 D.狩猎 _________
3.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心翼翼
..(.恭敬慎重的样子) 无言以.对(来)
B.众目睽睽
..(睁大眼睛注视着) 广阔无垠.(边际)
C.为.人所知(被) 精巧绝伦.(同类)
D.不自量.力(测量) 相形见绌.(笨拙)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⑴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_____——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⑵如果人类亳无节制地________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⑶这个洞_______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
A.嘲笑繁殖任劳任怨
B.窃笑繁殖无怨无悔
C.窃笑繁衍任劳任怨
D.嘲笑繁衍无怨无悔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一一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6.据报道,某动物园的有些动物,因长期吞食游客扔给的包装食品及杂物,腹中长了结石。
这严重影响了动物的健康,管理人员不得不给它们施行手术。
针对这一现象,请你为动物园管理处拟一条标语,奉劝游客爱护动物。
语言要简明、得体,20字以内。
(3分)
7.修改病句(3分)
(1)假如从人类之甚至会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
改:
(2)塔里木河是否断流直接导致罗布泊的消亡。
改:
(3)在校医务室有关人员的努力下,使流感疫情在我校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
改:
8.陈毅元帅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时,题下了8个字:“诗人千古,千古诗人!”陈毅同志有意颠倒语序并借助回环辞格,巧妙地表达了思想感情。
这8个字中的“千古”个表达了什么含义?(4分)
二、阅读理解
(一)(15分)
①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
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②三月的大雁则不同。
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
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蒲黄、蒲草,是制造人造棉和纸张的原料。
身上的冬天。
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③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不消几天,沼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
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④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田鼠以及环颈雉〔环颈雉〕也称野鸡、雉鸡,主要分布在亚洲,原产于我国。
19世纪初,欧美引进,数量剧增,已成为当地主要狩猎资源。
所发现。
⑤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⑥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
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
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像,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1.概括第④段的内容正确的是()(3分)
A.写春雁每天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
B.写春雁觅食前后的鸣叫。
C.写春雁一天从早到晚的生活情景。
D.写春雁所吃的玉米粒来之不易。
2.第①段中提到“威斯康星的法规”,这一法规指什么?请根据文义概括。
(3分)
3.文中写到“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那么,秋天大雁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去玉米地?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因为
在秋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
4.第③段中“单调枯燥的数字”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数字为什么能“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警惕啊,无声无息的土壤杀手
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地球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
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土壤污染看不见,而且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会显现出来。
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或水污染物那样,可以直接进入人体,危及健康,而是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
因为土壤里的污染物是通过食物链,主要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奶、蛋、肉等进入人体的,所以有的地方往往不重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
然而,土壤污染比其他污染的危害时间更长,污染物质在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通过长期积累以后,其影响往往是区域性的,而且重金属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受其污染的土壤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农业生产所用的化肥、农药和不合格的畜禽粪便肥料,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
此外,战争之后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残留物,也对战区的土壤造成严重伤害。
陈同斌研究员指出,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终滞留在土壤内。
日前我国估计有1000多万公顷耕地受到污染,居然上全部可利用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其中矿区污染土地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50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土地约5万公顷。
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种农业经济损失合计200亿元。
土壤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陈同斌研究员前后用了3年的时间对北京全市的土壤和蔬菜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到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
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各种疾病。
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选自《自然与人》,有改动)
1.土壤污染跟其他污染物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污染物有多种,下面列举了两种,请你从文中找出其他几种,仿照示例表述。
(3分)
示例:(1)播散在农作物上的化肥、农药和不合格粪便。
(2)残留在土壤中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中多处引用数据,你认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简要说明。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对土壤污染问题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防止土壤污染的建议或拟一条警示性的标语。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3分)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
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一幅多美的画卷啊!而这其中的一切,又都浸透了黎明的生气,浸透了晨雨的滋润,显得这么清新,这么幽静。
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
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
我看着不远处那位年轻的司机,他仍旧那么肃穆,默默地望着远处的一个地方,丝毫没有交流感情的意思。
而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更是分外的悠闲。
我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
……
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
尽情的荚的欣赏,已使我从虚无缥缈的梦境中彻底解脱出来,我拉开车窗的玻璃,留恋地朝外看着,想把青海湖的美,深深地印在心里。
此时此刻,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惋惜,如此一个美丽的湖泊,竟默默地珍藏在如此遥远的地方。
我真想让所有的人都来观赏青海湖独特的美,都来领略这大自然的魅力。
但是,我又很矛盾,我不敢想像,当成千上万的钞票像一条河流似的流向青海湖,青海湖畔因此而筑起西式的小楼,撑起遮阳的花伞,荡起阿波罗乐曲的时候,今天这醉人的青海湖会变成一种什么景象。
不,还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生存吧。
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1.第一段中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青海湖的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中作者将眼前所见称为一幅美丽的“画卷”。
根据你的观察,这幅“画卷”上都有哪些景物?为什么作者怀疑这是梦境的继续?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离开青海湖时,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原因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否愿意开发青海湖?你能帮我们找到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多次提到“梦境”、“梦”,请问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对开发青海湖持什么观点?怎样才能达到既开发资源又保护环境的目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印第安人有一首歌谣:
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
最后一条河中毒
最后一条鱼被捕
你们才发觉
钱财不能吃
当我们呼吸着城市的废气,承受着各种疾病的威胁,我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绿色大自然的可贵,绿色在向我们呼唤,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请以“人类生存危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得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A(“媲”音为“pi”)2.①“籍”为“藉”②“符”为“辅”③“忠”为“衷”4.C
3、D(量:估量。
绌:不足。
)
5、E 6.符合题意即可
7. (1)即使从人类之甚至会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
(2)塔里木河的断流直接导致罗布泊的消亡。
(3)在校医务室有关人员的努力下,流感疫情在我校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
8. 前一个“千古”有永垂不朽之意,是对诗人的悼念;后一个“千古”则是赞叹诗人的诗艺卓越。
二、
(一)
1. B
2.春季禁止猎杀大雁,秋冬季则允许猎杀。
3.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4.指 6 只,或6 的倍数。
5.由这些数字分析,6 只的雁群是一个家庭,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或者成了“心碎的寡妇”,或者成为失去子女的父母。
作者原先就这样推断并为此感伤,六年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所以“进一步激发了爱鸟者的感伤”。
(二)
1.⑴土壤污染看不见⑵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⑶污染的危害时间更长。
2.⑴堆放和倾倒在土壤表面的固体废物⑵渗透在土壤中的有害废水⑶(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尘土。
3.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巨大损失。
4.(此题答案开放,只要能围绕防止土壤污染、告诫人们保护土壤等要点写即可。
)
(三)
1.描写顺序:由远及近、由大到小。
2.青海湖的美,美的醉人。
3.景物:湖水、乌云、天空、草滩、山峦、公路、雨珠、草丛、花瓣、牦牛。
因为青海湖的美丽宁静、安谧,作者不曾领略,只能陶醉其中。
4.作者离开青海湖时,想把青海湖的美,深深地印在心里。
想让所有的人都来观赏青海湖独特的美,都来领略这大自然的魅力。
因为他认为如此一个美丽的湖泊,竟默默地珍藏在如此遥远的地方,为此他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惋惜。
5.作者不愿意开发青海湖。
提现他观点的语句如下:“我真想让所有的人都来观赏青海湖独特的美,都来领略这大自然的魅力。
但是,我又很矛盾,我不敢想像,当成千上万的钞票像一条河流似的流向青海湖,青海湖畔因此而筑起西式的小楼,撑起遮阳的花伞,荡起阿波罗乐曲的时候,今天这醉人的青海湖会变成一种什么景象。
不,还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生存吧。
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
6.文章题目为《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梦境”、“梦”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点题和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
7.要做好青海湖的开发工作,应当在开发的同时做好环保工作,并且不能破坏它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综合结构。
尽量在保证游人文明参观的同时保持青海湖的原生态。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