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总复习检测:专题十六_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习思用)_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不同年代的年轻人追求是不同的: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60年代,“到山上去,到山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80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能拿到文凭的地方去”。当今,虽然“大锅饭”“铁饭碗”的模式早已被打破,但是一些人却仍然热衷于“到机关去,到体制内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社会主流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职业选择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不一定是同步的。当今,虽然“大锅饭”“铁饭碗”的模式早已被打破,但是一些人却仍然热衷于“到机关去、到体制内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反映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正确;不同年代的年经人追求不同,反映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正确;②与题意不符;③说法错误,价值观不能决定只能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

2.无处不在的榕树,不仅为福州市点缀绿色、带来清爽、增添美感,更以其“落地生根、生命如炬,众志成城、合力支撑,庇荫众生、厚泽载物,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影响着福州人。下列对弘扬“榕树精神”的作用及依据认识正确的是()

①能调动市民的精神正能量,因为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

②能促进市民的全面发展,因为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③能激发市民昂扬的精神状态,因为意识会影响人的生理活动

④能加快福州城市发展进程,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榕树精神”是一种意识,“榕树精神”的作用体现的是意识的反作用,而不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排除①。“榕树精神”能促进市民的全面发展,是因为意识的反作用,而不是因为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排除②。弘扬“榕树精神”能激发市民昂扬的精神状态,加快福州城市发展进程,从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意识会影响人的生理活动,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是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④当选。

3.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错误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叙述了不知廉耻、荣辱倒错的危害,对廉耻和荣辱的认识属于社会意识,因此,材料反映的是落后的社会意识的阻碍作用,B正确且符合题意。A错误,未区分社会意识的性质。C观点错误,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4.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当这些元素叠加,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空巢老人”“异地养老”的心酸与烦恼,还有现代节奏下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变化与挑战。或许我们无力改变“分离两地”的状态,也没必要重拾“几代同堂”的方式,但我们可以经常与父母联系,让父母感受子女的存在,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②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相处模式的变化与挑战”体现了①。“或许我们无力改变……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体现了③。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说法错误,社会意识的变化相对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不是完全独立。

5.[2014重庆文综,12,4]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②“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

④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获得的回报多不等于人生价值大,①错误;“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对人们实践的反作用,②正确;“心态”不能决定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③错误;以公益的心态做好事符合社会规律,以公益心态促进商业成功,体现了正确的意识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④正确。

6.[2014四川文综,10,4]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时间都去哪儿了》引发人们多方面的思索,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①正确;人们的追问反映的是人们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迷茫心境,说明社会意识的产生具有物质基础,③正确;②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错误,人们的反思是主观的,社会心理源于社会存在,而不是人们的反思。

7.李克强总理指出,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而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做强实体经济是基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双创”有助于解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助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单靠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表明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

④“双创”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错误。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④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做强实体经济属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①正确。“双创”作为改革的内容,有助于解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助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正确。

8.有媒体报道,某地出现了房屋土地证到期影响买卖的问题,引发热议和关注。对此《人民日报》评论指出,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类似“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该怎么办”的问题还将出现,解答宜早不宜迟。“解答宜早不宜迟”是因为

() ①经济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②社会发展是在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③经济基础必须适合上层建筑的状况④生产关系的改革有时能够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为进一步推动改革,需要加快解决类似“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该怎么办”的问题,这体现了通过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推动社会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③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④错误。

9.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下列对简政放权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为生产关系的调整,简政放权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简政放权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简政放权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选择

④简政放权是解决我国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简政放权体现了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②正确;简政放权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选择,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关系,①不选;④说法错误。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着500年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孜孜追寻和执着探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可以说是一部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的交响乐。尽管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失败,但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这是因为()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C.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D.坚持真理才能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答案B

解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这是因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B符合题意。材料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无关,排除A。C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坚持真理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要求,D说法错误。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民法总则将诉讼时效从2年延长至3年,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调整为八周岁。这些调整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材料表明()

①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②上层建筑要根据经济基础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③社会意识只有超前于社会存在才能引领社会发展④社会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我国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了民法总则中的部分规定,这属于对法律制度的调整,调整的是上层建筑而非生产关系,故①不选,②入选;社会意识能否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不在于它是否超前,而在于它是否正确,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引领社会发展,故③不选;法律制度是一种社会意识,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法律制度,体现了社会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故④入选。

12.[2016江苏单科,31,2]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表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故C符合题意。A、B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说法错误。

13.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极大地降低了资金门槛,为百姓投资创业打开了方便之门。截至2017年7月底,我国小微企业名录收录的小微企业数已达7 328.1万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表明()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②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③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生产活动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材料中商事制度改革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①③正确。

②颠倒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本身说法错误。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错误。

1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定义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根据变化的实际重新定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新定义主要矛盾()

①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②说明随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政策也要变化

③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现状的具体表现④反映了人民根本利益与社会规律的内在统一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党的十九大重新定义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素材,考查考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重新定义主要矛盾是上层建筑的调整,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反映了人民根本利益与社会规律的内在统一的要求,①④符合题意。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并没有改变,②说法错误。材料虽涉及生产力,但主要强调的是上层建筑的调整,③不符合题意。

15.实现到2020年让7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采取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五

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②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

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路径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五个一批”表明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要有不同的脱贫手段。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致贫原因,说明引起贫困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人群贫困的条件不同,①符合题意。不同群体的致贫原因不同,因而脱贫手段各异,这里的不同群体是“不同事物”,故不能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②不选。实现脱贫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除了依靠国家、社会扶持扶助,更要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促使贫困群众积极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③说法正确。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创新扶贫路径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基础,超越现有历史条件,④观点错误。

16.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多次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下列习近平所引用的古典名句与其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D

解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做好量的积累,①错误;“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错误;③④对应正确。

17.我国正处在深刻剧烈的变革和转型中,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矛盾明显增多。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要耐心细致地倾听群众的“牢骚”,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这一观点体现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④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解析“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要……”体现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①入选;“倾听群众的‘牢骚’”“做好群众工作”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排除②;正确的价值观才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④说法错误。

18.《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三百多篇。其中《国风》多为各地民间歌谣,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也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可见()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C.人民群众是创造精神财富的物质保证

D.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国风》多为各地民间歌谣,即《国风》多为人民群众直接创作,故本题选D,排除A、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C表述有误。

19.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历史是上帝的神秘作坊。事实上,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历史是上帝的神秘作坊”和“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C.是否承认领袖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引领作用

D.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D

解析“历史是上帝的神秘作坊”意为历史是由上帝创造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属于唯物史观;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D正确。A、B、C均与题意不符。

20.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要“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列观点最接近习近平讲话精神的有()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荀子·王制》)③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陈寿《三国志·吴书》)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一切为了人民,③④较好地诠释了“为了人民”的思想,当选。①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具体表述“为谁”的问题,不符合题意。②体现的是要重视老百姓的力量,而不是“为了人民”的思想,与题意不符。

21.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再次向人民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这是因为()

①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人民群众是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为素材,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引导考生树立群众观点。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人民”,是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的表现,②④符合题意。①与设问构不成因果关系,不选。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观点错误。

2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路线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在党心和民意同频共振中,走出了一条双向互动提升的路子。

无论是“知政失者在草野”的为政箴言,还是“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的具体要求,网上群众路线走不走得好,事

关能否凝聚起网络时代的共识。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数亿人拥有了表达意见的可能,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寻找改革发展中的“最大公约数”,让这个“公约数”接地气、聚人气格外重要。在网上群众路线中,不少地方开通政务发布平台、通过新媒体积极引导舆论,汇聚网络共识,有力推动各项改革事业。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群众路线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的意义。

答案:①有利于更好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制定更加符合民意的方针政策。

②有利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③有利于凝聚起网络时代的共识,使领导干部在党心和民意同频共振中,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每点2分,共6分)

解析:当前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迅猛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领导干部“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论断。本题以群众路线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为素材,阐释了一条双向互动提升的群众路线,考查考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群众路线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的文化内涵,然后运用题目限定知识,结合材料中“知政失者在草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数亿人拥有了表达意见的可能”“汇聚网络共识”“在党心和民意同频共振中”等有效信息组织作答即可。

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长春市在文化强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

蓬勃发展。在长春市湖东社区,“长春市文联创作采风基地”挂牌成立,这样的“采风基地”在长春市还有好多。长春市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开展大型民俗文化演艺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斑斓多姿的民俗文化。老百姓身边发生的故事,

激发了作家创作的灵感,成为摄影师镜头中的影像。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知识,说明长春市民在文化强市建设过程中是如何促进文化事业蓬勃

发展的。

答案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长春市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设立“采风基地”,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中获取创作灵感;(4分)②主动搭建群众文化展示舞台,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4分)③长春市民通过开展大型民俗文化演艺活动,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4分)

解析:本题的知识指向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强市建设属于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因此本题应结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相关内容作答,审题时要运用相关理论解读长春市民的具体做法:设立“采风基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创造精神财富;文化展示舞台的搭建,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体现了人民群众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物质条件。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24.科学实验发现,人的味觉会随着背景音乐的改变而改变。同样的太妃糖,用音调偏高的音乐伴奏时人们感觉吃到的

太妃糖更甜,而用音调偏低的音乐伴奏时人们感觉太妃糖不够甜,甚至有些苦。这项研究有助于人们通过改变音乐与

味道的搭配使自己吃得更愉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事物的属性会随主体需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②人们的主观感受会随事物属性搭配的变化而不同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是作出合理价值选择的基础④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人的味觉会随着背景音乐的改变而改变,这说明人们的主观感受会随事物属性搭配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事物的属性具有客观性,不选;本题强调的是同一人在不同情况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④不符合题意。

25.在经济起飞阶段,“只生一个好”是不二选择。二孩政策则是经济发展新阶段适应性的改革。全面放开二孩,要让人敢生能生,同时保障独生子女权益,要使政策的宣传、法律的完善和相应的公共服务能够跟得上。材料告诉我们()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要作出和别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要与时俱进,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消除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发挥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其次,也不一定要作出和别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①不选。从材料可以看出,在经济起飞阶段,“只生一个好”是正确的选择,当下二孩政策也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改革,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②正确。③中“消除”的说法错误。从“二孩政策则是经济发展新阶段适应性的改革”可知,④说法符合题意。

26.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部分大学毕业生将目光投向农村和基层。但“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和自身承载的父母

厚望、家族面子,使得“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蚁族依然大量存在。对此,正确的说法是()

A.立场和利益立足点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会不同

B.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应该考虑个人利益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

D.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完全能更好地展现社会价值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了大学毕业生因立场和利益立足点不同而在就业问题上作出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A正确。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并不否认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B错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并不否定其标准的客观性,C错误。D说法太绝对,排除。

27.拥有梦想的国家能凝聚更大力量,拥有梦想的人生会更加绚丽多彩。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对于当代青年学生来说,要想“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应该做到()

①树立大局意识,将个人与国家有机联系在一起②坚定群众观念,把服务群众作为人生唯一价值选择

③发扬奉献精神,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创造幸福人生④坚持个人奋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避不利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首先明确“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强调的是实现人生价值。习近平有关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的论述,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需要为实现中国梦发扬奉献精神,①③符合题意;人生价值的选择是多方面的,服务群众是崇高的人生价值选择,但不是唯一的选择,②说法不准确;④错在“规避”上。

28.[2015天津文综,8,4]“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同仁堂人的承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同仁堂人的良心。在这份坚守中,同仁堂从346年前的一间小药铺发展为今天享誉中外的著名企业。同仁堂的成功得益于()

A.爱岗敬业,在无私奉献中创造价值

B.遵纪守法,在追求和谐中成就自我

C.艰苦奋斗,在自主创新中谋求发展

D.诚实守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同仁堂在经营中信守承诺、坚守良心实现发展,体现了坚持正确价值观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意义,故D正确;同仁堂作为企业要追求利润,它信守承诺,保证药品质量,是为了获取利润,所以不能说是无私奉献,排除A;同仁堂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道德自律,材料没有涉及遵守法律和自主创新,故排除B、C。

29.[2013安徽文综,11,4]下面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

①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③模仿和重复别人的人生难以出彩

④人的成长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故①不选;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②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30.瑞典皇家科学院于当地时间2017年10月3日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们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和发现引力波所作的贡献。LIGO项目集

纳了全球多地1 000多名科学家的努力,而这三名获奖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说明()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人可以在劳动与奉献中为人类创造价值④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生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以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授奖为话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考查考生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行推理的能力。“三名获奖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②;获奖者因为对发现引力波所作的贡献而获奖体现了③。材料没有强调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①与题意无关;④中“只有”的说法错误,正确的价值观有正确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有错误的导向作用。

31.(6分)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在10个和民生相关话题的网上投票中,“加快推进医保全国联网”成为网民投票最高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之后的记者会上给出明确承诺: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2017年9月底,全国所有省份和统筹地区已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并联网运行,覆盖全部参加基本医保和新农合人员;符合规定的省内和跨省异地住院费用实现直接结算,消除了广大患者多年来的心头“痛点”。2017年10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研究,加快解决1亿多外出农民工跨省异地住院费

用结算问题,尽早打通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堵点”,继续扩大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范围,逐步将更多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分析解决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问题的合理性。

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我国需要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群体较多,迫切需要国家解决这一问题。(2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国家解决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问题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国家解决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表现,其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分)

解析:异地就医问题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重要部署。本题以政府实行异地就医举措为素材,考查考生对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现实张力。对于本题,审设问可知,知识限定是唯物史观,结

合材料中国家解决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采取的相关措施等信息,可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知识进行阐述。

32.[2013福建文综,39(4),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答案:①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5分)②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5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批判性试题,近年来不是很常见。本题是关于价值判断标准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场问题。如果站在个人角度,可以说只要个人活得舒服就行了,但站在全人类发展的角度,就应该为社会、为子孙后代作出个人的贡献。回答时注意理论结合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