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力体制改革大事记

合集下载

新电力体制改革过程的回顾

新电力体制改革过程的回顾

新电力体制改革过程的回顾新电力体制改革是近年来中国电力行业的一大重要举措,旨在改变我国电力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瓶颈,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和电力体制,提升电力供应能力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对新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进行探讨,旨在回顾改革的历史进程、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效,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电力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一、历史进程新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我国电力行业呈现出供需矛盾加剧、电力市场垄断、电力传输和配送困难等问题。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国家电力公司在1992年开始实行发电、输电、配电“分离并网”试点,随后通过全面推广,逐步形成了发电公司、输电公司、配电公司三级分立的电力产业结构。

这一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电力市场竞争环境和电力服务质量,但在市场化、法律化、规范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限制了电力供应能力的提高和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电力制度和市场,从2002年开始,我国启动了新电力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取消区域垄断,实行市场化竞争、推行电力资源配置制度、完善电网建设和维护、建立健全电力监管机制等一系列重要措施。

改革的过程中,针对原有的体制弊端,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和本土实际,实现了电力行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促进了我国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健康竞争,提高了电力行业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市场经济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主要内容新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 分离发输配电,构建市场化独立运营模式。

通过发电、输电、配电分离实现电力行业供给侧的深度改革,建立发电企业、送电企业、配电企业的市场化独立运营机制,推进了利益分离、责任明确、资金独立的目标。

2. 实行市场化竞争机制,降低电价水平。

实行市场化竞争机制,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电力市场的稳定运行。

通过电力机组竞价、电力交易和限电等措施,优化了电力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关系,降低了电价水平;3. 推广可再生能源,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建设-历程﹒内容﹒变化﹒应对-201606023

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建设-历程﹒内容﹒变化﹒应对-201606023

电力市场化改革
● 9号文: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全面起步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提 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 下发,标志着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正式起步。 �9号文提出电力体制改革重要而紧迫, “计划电” 走向“市场电”步伐提速。 �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电能”可能是最后一个 进入市场的商品。
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体制改革的体制架构(怎么改) �“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以前是“管住两头、 模糊中间”。 �“管住中间”:主要是对垄断环节的输配电价按 “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单独核定; �“放开两头”:主要是对竞争性(公益性以外)发 售电价由市场形成。 �输配环节电价的单独核定与发售环节电价的市场 形成机制是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市场(均衡)原理
价格
价格
供给曲
线价格
P
需求曲线
价格
QHale Waihona Puke 数量价格纳什均衡;资源的稀缺性;市场不是万能的;改变贫富差距是政府的责任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计划失灵(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垄断或市场力、不充分竞争、市场设 计缺陷):市场不能设计自己,一个设计不完善的 市场会比管制系统更糟糕;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发挥好两个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建设
——历程﹒内容﹒变化﹒应对
赵克斌 2016年6月
目录
1 电力体制改革历程回顾 2 对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认识 3 新电改的主要内容 4 发电企业如何应对新电改

电力体制改革十年成就及未来政策取向

电力体制改革十年成就及未来政策取向

电力体制改革十年成就及未来政策取向作者:景春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18期2002年4月,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简称“5号文”),开启了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历程。

10年来,按照“5号文”确定的方向和目标,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后续改革推进不力,也累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十年来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和成就“厂网分开”和“主辅分离”取得实质性进展,发电领域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区分竞争性和垄断性业务,对原一体化经营的国家电力公司进行拆分重组,成功组建两家电网公司、5家发电集团和4家辅业集团,实现了产权关系上的“厂网分开”和中央层面的“主辅分离”,发电领域的竞争性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2011年,对两家电网公司所属辅业单位成建制剥离,与四家辅业集团进行重组,形成两大新的辅业集团,标志着网省公司层面主辅分离改革基本完成。

对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厂网分开”基础上,相继开展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上网”,大用户与发电商直接交易,一省范围内的多边交易、节能发电调度,发电权交易以及跨省、跨区电能交易等试点工作。

通过探索,对推进电力交易市场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对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进行了尝试性改革。

围绕电力市场建设和节能减排,进一步完善了电价政策。

上网电价由最初的“一机一价”转变为“标杆电价”;为了引导节能减排,推行了差别电价、峰谷电价、阶梯电价和新能源电价;在电力市场建设的改革试点中,先后在东北区域市场推行两部制定价,在内蒙古市场推行双边交易电价。

行业管理体制得到创新。

组建国家电监会,在电力安全、市场秩序、节能减排、服务质量等方面开展电力监管,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监管积累了经验。

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了国家能源局,政府管理职能逐步明确到位。

农电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西部农网改造和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农电价格大幅下降。

浅述国内外电力改革进程

浅述国内外电力改革进程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15·2017年第22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7)22-0015-03浅述国内外电力改革进程贺廷柱1,胡琳2(1.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国家电投集团广西北部湾(钦州)热电有限公司,广西钦州535000)摘要: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要进行各不相同的电力体制改革。

国际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市场竞争模式,打破垄断模式。

任何一国的电力体制改革都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两国之间的差异性,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保证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关键词:电力行业;电力体制改革;垄断模式;市场竞争模式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ki.kjycx.2017.22.015电力产业有着自然垄断的产业属性,其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需要对电力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管制,一方面,使其能够抑制垄断,实现有效竞争;另一方面,发挥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内外诸多学者从宏观经济调控、产业经济研究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各国政府也在摸索中改革,不断完善工作[1]。

1国外电力改革概况1.1发达国家电力改革1.1.1英国的电力改革英国撒切尔政府时期,撒切尔夫人根据新自由主义理论推行了电力体制改革。

1989年,英国议会对原有的《电力法》进行了修订,并形成1989年的新《电力法》,同时,通过了关于英格兰等电力企业的私有化计划。

电力工业实行私有化、自由化、放松管制、打破垄断和引入竞争机制是新《电却疏远了我们的家庭人际关系。

怎样帮助我们在尽情享受新媒体给我们带来多彩生活的同时,把握好与家庭的人际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电力市场改革借鉴

国外电力市场改革借鉴

国外电力市场改革借鉴美国电力改革:多种模式与多层监管法律和监管机构美国是最早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国家之一。

1978年,美国出台《公共事业管制政策法案》,该法案允许企业建立热电联产发电厂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厂,并出售电力给地方公用电力公司,电力公司应收购。

这标志着美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开始。

1992年,美国《能源政策法案》原则上同意开放电力输送领域,并要求电力批发市场引入竞争。

1996年,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FERC)相继出台法令,要求开放电力批发市场,明确要求发电厂与电网必须分离。

输配电网要允许发电商和用户公平进入,引入竞争机制,美国电力工业开始大规模市场重组。

FERC还鼓励成立独立的系统运行机构(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ISO)。

FERC是一家独立的监管机构,其所有决定由美国联邦法院直接审议。

1999年,FERC颁布法令提出建立区域输电组织(Regional Transmission Organization,RTO)的设想,要求每家拥有或运行管理跨州输电设施的电力公司必须组建或加入RTO。

RTO只有输电系统的经营管理权,没有所有权。

2005年,美国国会颁布了《能源政策法》,这部法律赋予FERC更多权力,如对全美电力可靠性标准、对电力企业的市场行为更广泛的监管权和一系列重要的执法权力。

具体改革方案及进度由各州根据自己的电网实际情况而自行决定。

在地方层面上行使能源监管职责的是州公共事业委员会(State Public Utility Commission),各州公共事业专员又共同构成了全国范围的公共事业监管委员会组织(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gulatory Utility Commissioners),这是一个非盈利组织。

各州放松管制的程度和进程不一,比如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和马里兰州成立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竞争性电力批发市场。

1979至1988电力工业大事记

1979至1988电力工业大事记

1979至1988电力工业大事记 2009-9-21 10:35:17 信息来源:中电新闻网浏览次数:824【字体大小:大中小】--------------------------------------------------------------------------------122.1979年2月15日,中央通知,决定撤销水利电力部,成立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

刘澜波任电力部部长、党组书记,王林任第一副部长、党组第二书记。

1981年3月6日,全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命李鹏为电力部部长,刘澜波主动退居二线,被誉为“党内开明人士”。

123.1979年5月,电力部召开全国电力工作会议,提出了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初步方案。

5月29日,国务院以国发【1979】184号文批转这个方案,明确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要千方百计把电搞上去。

同时明确,电力工业是建立在现代化技术基础上的大生产,必须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管理。

124.1979年,电力部在1977年基础上,重新编制《十大水电基地开发设想》,包括黄河上游、红水河(含南盘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长江上游(含清江)、澜沧江中游,以及湘西和闽浙赣水电基地的布局,总装机容量达1.7亿千瓦。

80年代末,有关部门又编印了《十二大水电基地》规划性文件,增加了东北和黄河中游北干流两个水电基地,规划的总装机容量为2.1亿千瓦。

125.1980年2月4日,李先念等5位副总理听取电力工作会议汇报时,就电网集中统一管理,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力争多发电多装机,以及大机组试制和引进等问题做了指示,并传达了陈云同志的指示:“电网要扩大,能联网的都要联网,电网要统一管理,由电力部领导,一定要坚持这一条。

”126.1981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输变电工程竣工。

该工程全长595公里,最大输送容量120万千瓦。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简)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简)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1949-1978年)电力工业经历了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三个时期,在燃料部和电力工业部时期,对全国电力工业实行集中管理的体制;进入水利电力部时期,经历了两次分散、两次集中管理,多年来始终未能摆脱“一分就乱,一收就危”的怪圈。

1、燃料工业部时间(1949-1955年)。

1949年10月组建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和电力工业实行统一管理。

当时电力工业方面直接领导的仅有华北电业公司及其所属的北京、天津、唐山、察中分公司,以及石家庄电灯公司和太原电力公司,其他各地的电力工业均由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的管理。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自1949年至1952年逐步将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和管理的电力单位集中到燃料工业部管理。

1950年燃料工业部专门成立了电业管理总局,并先后组建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大区电业管理局,归电业管理总局统一领导,形成了垂直垄断、政企合一的电力工业管理体系。

2、电力工业部时期(1955年-1958年)。

1955年7月,撤销燃料工业部,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

电力工业部继承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电力工业的管理职能。

电厂的运行管理和输变电的运行统一由各电业局负责。

与此同时,撤销了电业管理总局和六大区电业管理局。

各省(市、自治区)的电力工业均由电力工业部直接领导和管理,这是由部直接领导省(市、自治区)电力工业惟一的一个时期。

3、水利电力部时期(1958-1966年)。

1958年初为加快水电建设,决定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合并。

将电力工业企业全部下放给各省(市、自治区)独立的工业体系,各省(市、自治区)仍然实行垂直垄断的电力工业管理体制。

当时的水利电力部只负责管理已形成跨省(市、自治区)电网的的京津唐电网和辽宁、吉林电网。

这种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实施三年,分省的电力工业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电力工业的统一性和安全性,也影响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缺电局面。

英、美、日三国电力行业改革情况分析综述概要

英、美、日三国电力行业改革情况分析综述概要

英、美、日三国电力行业改革情况分析综述20世纪80年代末,从英国开始的世界电力行业体制改革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各国在改革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美国加州电力危机。

当然,各个国家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都是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的,而我们研究英、美、日三国电力行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从这些国家的改革过程中吸取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我所用。

一、英国电力行业改革情况回顾从英国电力行业改革的历程来看,基本上是遵循先国有化后民营化的这样一条路径来进行的。

英国电力行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26年颁布首部电力法,改革前英国电力行业是按1957年的电力法,由国有化的中央电力局统管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发、输和配电。

其特点是集中、统一、垄断和国有。

这种电力体制对当时正处于发展阶段的英国电力行业来说是相适应的。

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大统一、大集权、大垄断的管理模式造成了电力企业效率低下、国家电力企业负债过多、电价居高不下、电力经营困难。

于是,英国于1987年开始酝酿电力体制改革并于1989年颁布实施《电力法》,开始推行电力体制改革。

(一英国电力行业改革的目标英国电力行业改革是以下列目标为出发点的:产生一个竞争性的电力市场,降低电价,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公众从中受益,有利于提高英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整体经济效益;更广泛的股份所有,雇员更多地参与他们为之工作的企业并分享企业未来的成功;促进电力行业提高效率,在经济上独立于政府,减轻政府负担,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二电力体制改革的措施及成效英国电力体制改革始于1988年。

1989年实施《电力法》,1990年实现了电力行业的私有化。

原隶属中央发电局的国家电力资产,经私有化后重组为四个大型电力企业,即国家电力公司、国家发电公司、英国能源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实现了电厂和电网资产的分离,建立了旨在规范电力交易的电力库,发电环节开始竞价上网。

国内外能源业发展大事记

国内外能源业发展大事记

国内外能源业发展大事记1. 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石油价格暴涨,引发了全球的能源危机。

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石油价格暴涨,引发了全球的能源危机。

2.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苏联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强了核能发展的监管和安全措施。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苏联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强了核能发展的监管和安全措施。

3. 1997年京都议定书:国际社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共识,开始引入减排机制,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1997年京都议定书:国际社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共识,开始引入减排机制,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4. 200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导致能源需求的大幅增加,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角色。

200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导致能源需求的大幅增加,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角色。

5. 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能源需求下降,能源行业遭受严重打击。

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能源需求下降,能源行业遭受严重打击。

6. 2011年福岛核事故:日本发生了核事故,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核能发展的重新审视。

2011年福岛核事故:日本发生了核事故,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核能发展的重新审视。

7. 2015年巴黎协定:国际社会再次就气候变化达成共识,确定了全球减排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的发展。

2015年巴黎协定:国际社会再次就气候变化达成共识,确定了全球减排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的发展。

8. 201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光伏装机国: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导者。

201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光伏装机国: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导者。

9. 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石油需求锐减,能源行业陷入困境。

12中国电改大事记700

12中国电改大事记700

08中国电改大事记700上世纪80年代电力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1978—1985年国务院批转《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施行多种电力的暂时规定》。

推行“集资办电”实施“拨改贷”。

打破了单一的电价模式,培育了按照市场规律定价的机制。

1987年电力改革与发展“二十字方针”提出。

“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

1993年中国华北、东北、华东、西北—五大电力集团组建成立。

1996—1998年中国国家电力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

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折。

2002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中央决定设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原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

2003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确定电价改革的目标、原则及主要改革措施。

2004年3月出台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统一制定并颁布各省新投产机组上网电价。

国家发改委出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措施。

2005—2008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颁发:《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

全国平均销售电价每千瓦时上调0.025元。

2009年电监会发布《2008年度电价执行情况监管报告》。

发改委、电监会、能源局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电能交易价格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0.028元。

2010—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首次表态:“应坚持现有输配一体化、调度和电网一体化格局”。

上调部分亏损严重火电企业上网电价。

2014年安徽、江苏、江西等十多个省重启“直购电”试点。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1、燃料工业部时间(1949-1955年)。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国成立,在中央人民政府领下,组建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煤炭工业,石油业和电力工业实行统管理。

当时电力工业方面直接导的仅有华北电业公司及所属的北京、天津、唐山察中分公司,以及家庄电灯公司和太原力公司,其他各地的电工业均由各地军事管制委员领导的管理。

在国民经济恢时期,自1949年1952年逐步将各地军事管制委会领导和管理的电力单集中到燃料工业部管理。

1950年燃料工业部为管电力工业,专门成立了电管理总局,负责火电厂和输变电程建设,发电、输电、配电、电的全部生产运营;为发展水,成立了水力发电工程局。

并后组建了东北、华北、华东、中、西南和西北六个大区电管理局,归电业管理局统一领导,形成了垂直断、政企合一的电力工业理体系。

2、力工业部时期(1955年-1958年)。

1955年7月,第一届第二次全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撤销燃工业部,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部和石油工业部。

电力工业成立后,继承了燃料工业对全国电力工业的管职能,为加强专业管理,相成立了电力设计局、基建工程管理,并将水电发电工程局改为水力电建设总局,分别管理火电和输电工程设计、火电和输变工程施工和水电勘设计和施工。

水活电的运行管理和输变电的运行一由各电业局负责与此同时,撤销了业管理总局和六大区电业管理局,省(市、自治区)的电力业均由电力工业部直接领和管理,这是由部接领导省(市、自治区电力工业惟一的一个时期从1956年开始逐调整和充实了省(市、治区)电业工作的管理机构,从形成中央和地方领导相结合、以中领导为主的电力工业管理体。

3、利电力部时期(1958-1966年)。

1958年初党中央召开宁会议,决定在电力工建设中实行“水主辅”的长期建设方针,为快水电建设,决定水利部和力工业部合并。

1958年2月二届五次全国人民表大会通过决议,将水利部和力工业部合并成立水利电力部。

电力体制改革回顾

电力体制改革回顾

我国历次电力体制改革回顾回顾历史,我国相关的电力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实施集资办电政策——九十年代初期80年代以来我国电力严重缺乏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决定“鼓励地方、部门和企业投资建设电厂”,随后又制定了《关于多种电价实施办法》,这些政策措施揭开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推动了多家办电与多渠道集资办电格局的形成。

“集资办电”政策对解决严重缺电的矛盾功不可没,“还本付息电价”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投资办电的积极性,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各类合资电厂纷纷建立,多家办电的格局很快形成。

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初期至1998年撤销电力工业部之前90年代中期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电力市场也包含在内。

所谓电力体制改革是指以政企分开、公司化改组、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为主要特征,对传统电力体制进行整体配套改革的总称。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政企分开、网厂分开、输供分离,实施公司化改组。

2、统一开放、竞价上网,建立电力交易市场。

3、依法管理、竞争有序,建立健全电力市场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

1993年,电力部会同国家计委、经贸委颁发了《全民所有制电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

1994年,电力部提出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战略取向。

1995年底召开的国家电力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电力体制重大调整的基本模式:政府职能移交政府综合经济部门,企业职能转移到拟组建的国家电力公司,行业职能转移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1996年4月,《电力法》正式实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日臻完善。

第三阶段:1998年撤销电力工业部至目前实行“网厂分开、竞价上网”试点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简称国电公司)正式挂牌,并与电力部双轨运行。

1998年3月,电力工业部撤销,国家电力公司开始独立运作。

电力改革历程

电力改革历程

第二小题历史:50多年来,中国电力体制的变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电力工业管理实行政企合一、垂直垄断的管理体制,虽然发电量和装机容量都增长迅猛,但电力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7年,电力工业对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虽然发电环节引入有限竞争,但投资主体还是国有为主第三阶段自1997年至今,逐步实行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的新体制。

目的:形成规范高效竞争和公正的电力体系,逐步向市场化管理体制过度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电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不能确立的关键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市场交易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没有形成合格的购电主体。

而没有形成合格购电主体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赋予购电人购电选择权,没有在开放发电侧市场的基础上,开放购电侧市场,因而无法形成多买多卖、自主交易的市场机制。

不放开购电侧市场,限制购电人对电力产品的自由选择权,即使开放了发电侧市场,最多只能形成多对一的买方垄断的市场交易格局。

由于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交易机制,在这种市场结构下,政府对电力工业在电量、电价、投资等诸多方面采取现行的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关键环节:打破垄断电力垄断的几种表现形式1.行业垄断。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水力、煤炭、石油等资源是公共资源,它的开发能给社会以外部效益,而市场交易不可能把一个项目的外部效益考虑进去。

因此,为了避免市场交易造成对资源的不适当分配,要求对能产生外部效益的活动由政府用公共资金来承担和控制。

政府承认电力市场中的垄断公司,把电力工业看成是在长期发展中能“自我完善”、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允许其独家垄断市场,并由政府发给执照作为一定供电区内特许的垄断经营者。

同时,要求电力公司为供电区内所有的用户服务,且电价应受政府的审查,使其获取的利润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等等。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其它部门的参与受到限制,就是电力工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受到限制的。

最新-新电力体制改革过程的回顾 精品

最新-新电力体制改革过程的回顾 精品

新电力体制改革过程的回顾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研究电力体制改革中国对世界银行的窗口是财政部,经财政部与世界银行商谈后决定在1993~1994年双方合作开展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研究。

由财政部牵头成立了课题研究指导委员会。

另外成立了4个专题组———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组织结构选择;关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电力法规体系的建议;商业化运营、公司化改造;中国电力工业资金筹措方案。

1993年7月召开了中国电力部门改革战略选择国际研讨会,会上电力工业部部长强调中国电力改革的二十字方针和因地、因网制宜应作为改革战略选择的基本依据。

电力工业部代表还提出4点建议①应注意经验的条件性;②应注意中国国情的复杂性;③应突出改革的重点,强调政府和企业的改革,强调政府职能分开是重要的第一步;④关于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混合模式。

世界银行介绍了世界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电力要改革,发达国家的电力也要改革,全球所有国家的电力都要改革,抹煞了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国家和发达国家电力改革的差异,要求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国家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私有化、竞争性改革混为一谈,要求他们将两种改革合并一次完成。

国际研讨会之后,各课题组的专家、世界银行官员和世界银行聘请的咨询专家共同研究编写了《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总报告》。

最后以中国起草的报告为基础,修改完成了总报告。

总报告对于改革模式的选择,同意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律化管理的改革,未提竞争模式,即电力体制改革分两步走。

总报告认为,在中国的环境条件下,政府所有权和政府管理的改革,要进行详细的设计,枝蔓很多,当前,首要的事情似乎应当着重于电力企业的商业化和公司化试点。

可是世界银行还是坚持其改革意见,后来世界银行单方面以世行文件发布了《中国电力行业改革———趋向竞争与改进职能》,其中介绍了4种模式没有中方提出的混合模式,在结论和建议中主张中国采取趸售模式,即单一购买机制模式。

国外的电力体制改革情况介绍

国外的电力体制改革情况介绍

国外的电力体制改革情况介绍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电力行业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电力行业改革呈现自由化(Liberalization)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民营化(Privation)、放松管制(Deregulation)、打破垄断(Break the Monopoly)和引入竞争机制(Competition)。

民营化是将国有、公营的电力工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转移到民间,以提高电力工业的效率与效益民营化是电力工业实行政企分开和引入竞争机制的前提条件。

自由化是指放松管制后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效率。

也就是说,政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放松对电量和价格的管制,增加竞争,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发挥,使电力工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下尽可能的提高使用效率,并通过比较利益法则创造出更高的附加价值,从而降低成本和电价。

对电力部门的自由化及民营化,可谓利弊并存。

原因在于电力和其他商品不同,它是任何国家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必不可缺的,各国政府实际上都不会让这个关键部门只处于市场控制之下;其次,自由化不是改革的目的,只有在改革中不断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才是最终的目的。

对于电力部门来说,改革的目标是保证可靠、长期而充足的能源供应,合理的价格和环境标准,即提供标准的服务,较低的价格和面向更广泛的用户。

电力这个传统的垄断行业的改革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动向,电力改革已经成为全球各个行业中改革最为剧烈的行业之一。

具体来看,全球电力行业改革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1)政府是电力改革的组织者世界各国的电力改革都是由政府组织和推动的,这是因为许多国家的电力工业原来都由国家垄断经营,电力工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是任何国家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必不可缺的,由于这两个原因,只有在政府主持下才能进行改革。

英国政府自1989年决定实施电力工业的民营化,决定将中央电力局(CEGB)的发电部分分解为三个独立经营的发电公司,即国家电力国际公司(NP)、国家发电公司(PG)和国家核电公司(NP),输电部分建立了国家电网公司(NGC),主要掌握输电网和调度中心,并控制与法国、苏格兰的互联工程及两座抽水蓄能电站。

盘点电力体制改革2010

盘点电力体制改革2010

盘点电力体制改革●1997-1998年,全国电力行业实行“政企分开”,原电力部撤消,国家电力公司承接了原电力部下属的五大区域集团公司、七个省公司和华能、葛洲坝两个直属集团。

●2002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由国家计委牵头,成立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负责组织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工作。

●2002年12月,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即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国电、华电、华能、大唐和中电投。

●2003年3月,国家电监会成立,开始履行电力市场监管者的职责,实现了“政监分开”。

●2003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确定电价改革的目标、原则及主要改革措施。

●2004年3月,国家电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的《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开展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的指导思想、目的和原则。

●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措施。

●2005年2月,《电力监管条例》颁布。

●2005年3月,国家发改委制定与《电价改革方案》相配套的《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三个实施办法。

●2006年2月,“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任务确定。

改革方向仍是解决厂网分开和主辅分离、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与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问题。

●2007年底,国资委同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及相关部委共同操刀的《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单位一体化重组方案》出台。

●2009年7月国家电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为直购电试点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实施细则。

●2009年10月,发改委和电监会联合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确定了改革目标和原则,并提出电价改革的七个重点任务。

●2009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和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辽宁抚顺铝厂与华能伊敏电厂开展直接交易试行方案,标志着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正式启动。

世界电力体制改革大事记

世界电力体制改革大事记

世界各国电力体制改革大事记1982年智利颁布《电力服务法》,为第一个电力工业结构重组和自有竞争法律框架1983年智利实施电力结构重组,基本实现发、输、配分开英国颁布《能源法》,取消电力行业进入限制,实施电网无歧视进入1984年美国缅因州首次引入发电侧竞争招标,对新增发电容量按可免成本公开招标新西兰开始推行电力工业私有化,撤销了能源部下电力厅1985年智利建立成本型电力库西班牙成立独立输电公司1986年智利实现2MW以上用户零售竞争1987年新西兰实现电力政企分开,成立新西兰电力公司(ECNZ) 1988年新西兰电力公司重组,形成发电、输电、营销、电建四个利润中心英国政府发布“电力工业私有化”白皮书,开启电力改革1989年英国议会通过《电力法1989》,同步实施电力重组、私有化、市场建设和行业监管,成立独立监管机构阿根廷颁布《国家改革法》,确立国有工业私有化荷兰颁布电力法,确定电力改革原则,实现电网开放澳大利亚中央政府调查电力工业效率,成为发展全国电力市场的导火索1990年澳大利亚成立专职负责全国电力市场设计和建设的电网管理委员会(NGMC)。

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州实施模拟市场墨西哥总统泽迪罗发起在发电、配电、售电引入竞争的系列电力改革英国国家电网公司(NGC)成立,英格兰地区发、输、配完全分开,放开1MW以上用户。

建立英格兰威尔士强制型电力库,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组织性电力市场(organized market)。

NGC负责调度、结算、基金周转和组织辅助服务挪威颁布新能源法,为电改提供法律框架芬兰引入电力趸售竞争波兰撤销电力煤炭委员会(类似电力部),开始重组电力企业,实施发、输、配三分开1991年阿根廷颁布电力市场法,确定电改框架澳大利亚工业委员会提出电力改革与电力市场建设建议报告苏格兰实行除核电外全部发电资产私有化葡萄牙出台电力改革计划,开始葡萄牙电力公司(EDP)的重组1992年美国能源政策法出台,要求在电力批发市场引入竞争,对大宗买卖电开放输电网墨西哥批准独立发电商计划阿根廷开始实施发电私有化,开放电力批发市场澳大利亚制定国家电力工业战略,确定放松管制目标和方案新西兰制定电力法案,分步骤取消供电专营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国有一体化)该组成联合股份公司瑞典实施“厂网分开”,其国家电力局发电资产组成Vattefall(大瀑布)电力公司,电网资产组成SK电网公司,均为全国有挪威、芬兰输电资产分离,成立国家输电公司,同时发布通用输电价格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成立,实现股份制,成立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1993年墨西哥设立能源监管委员会智利输电资产分离,成立输电公司,并向社会出售澳大利亚制定“国家电力市场试行要点”,开始全国市场模拟。

国外电力体制改革情况摘编

国外电力体制改革情况摘编

【内容:】孔祥元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信息网2007澳大利亚电力改革自1989年推行改革以来,澳大利亚电力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垄断体制被逐步打破,电力生产的发供配三大环节完全分离,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业务与具备竞争条件的部分实现了彻底分离,通过强化监管职能实现了垄断与竞争的有机统一。

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几乎所有电力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电价大幅度降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广大用户受益匪浅。

澳大利亚的电力体制改革无疑是成功的。

1 澳大利亚进行电力改革和推行电力市场的起因(1)1989年以前,全国的电力发展和运作都由政府经手,发展电力的资金与负债都纳入联邦及州政府预算,政府财务不堪重负;(2)原有的电力管理体制使电力缺乏市场竞争,效率低下;(3)经过70年代和80年代的快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缓和,出现装机容量过剩;(4)作为英联邦的成员国之一,英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成功推动了澳大利亚电力改革的进程。

2 澳大利亚电力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澳大利亚政府对电力改革和电力市场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支持电力改革,建立有关机构实行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监督,并拨专款扶持改革。

政府决定学习英国等国家在电力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改组电力结构,推行电力市场化,促使电力企业从市场竞争中找契机,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改造,降低企业成本,降低电价;通过改革,促进其他行业改革,促进投资,吸引外资,活跃国家经济。

澳大利亚电力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构筑一个用户能在众多的发电商或零售商中自主选择供应商的电力市场。

3 改革进程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电力工业的管理和发展主要靠州政府来实现。

全国行政区划分为7个州,比较发达的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新南威尔斯州和维多利亚州。

全国共有8个独立的(州和地区)新电力系统,至1998年底,共拥有发电总装机容量37 670万kW,当年发电量为1 600亿kW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各国电力体制改革大事记1982年智利颁布《电力服务法》,为第一个电力工业结构重组和自有竞争法律框架1983年智利实施电力结构重组,基本实现发、输、配分开英国颁布《能源法》,取消电力行业进入限制,实施电网无歧视进入1984年美国缅因州首次引入发电侧竞争招标,对新增发电容量按可免成本公开招标新西兰开始推行电力工业私有化,撤销了能源部下电力厅1985年智利建立成本型电力库西班牙成立独立输电公司1986年智利实现2MW以上用户零售竞争1987年新西兰实现电力政企分开,成立新西兰电力公司(ECNZ) 1988年新西兰电力公司重组,形成发电、输电、营销、电建四个利润中心英国政府发布“电力工业私有化”白皮书,开启电力改革1989年英国议会通过《电力法1989》,同步实施电力重组、私有化、市场建设和行业监管,成立独立监管机构阿根廷颁布《国家改革法》,确立国有工业私有化荷兰颁布电力法,确定电力改革原则,实现电网开放澳大利亚中央政府调查电力工业效率,成为发展全国电力市场的导火索1990年澳大利亚成立专职负责全国电力市场设计和建设的电网管理委员会(NGMC)。

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州实施模拟市场墨西哥总统泽迪罗发起在发电、配电、售电引入竞争的系列电力改革英国国家电网公司(NGC)成立,英格兰地区发、输、配完全分开,放开1MW以上用户。

建立英格兰威尔士强制型电力库,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组织性电力市场(organized market)。

NGC负责调度、结算、基金周转和组织辅助服务挪威颁布新能源法,为电改提供法律框架芬兰引入电力趸售竞争波兰撤销电力煤炭委员会(类似电力部),开始重组电力企业,实施发、输、配三分开1991年阿根廷颁布电力市场法,确定电改框架澳大利亚工业委员会提出电力改革与电力市场建设建议报告苏格兰实行除核电外全部发电资产私有化葡萄牙出台电力改革计划,开始葡萄牙电力公司(EDP)的重组1992年美国能源政策法出台,要求在电力批发市场引入竞争,对大宗买卖电开放输电网墨西哥批准独立发电商计划阿根廷开始实施发电私有化,开放电力批发市场澳大利亚制定国家电力工业战略,确定放松管制目标和方案新西兰制定电力法案,分步骤取消供电专营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国有一体化)该组成联合股份公司瑞典实施“厂网分开”,其国家电力局发电资产组成Vattefall(大瀑布)电力公司,电网资产组成SK电网公司,均为全国有挪威、芬兰输电资产分离,成立国家输电公司,同时发布通用输电价格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成立,实现股份制,成立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1993年墨西哥设立能源监管委员会智利输电资产分离,成立输电公司,并向社会出售澳大利亚制定“国家电力市场试行要点”,开始全国市场模拟。

维多利亚州宣布电力工业改组规划西班牙开始放松电力管制改革瑞典提出自愿型电力库方案挪威国家电力市场有限公司(Statnett Marked)成立1994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电力库开始运行;新南威尔士太平洋电力公司厂网分开,改组为纯发电公司新西兰输电资产分离,成立输电公司,同时放开发电投资英格兰放开售电市场至100千瓦以上用户葡萄牙电力公司分拆成1个发电、1个输电、4个配电公司芬兰电力库运行韩国首次提出重组韩国电力公司,引入竞争型交易市场1995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重组成立7个供电公司,负责配电和售电新西兰电力公司分离30%电厂成立新的发电公司英国国家电网公司实行私有化,并出售其抽蓄电站日本修改电力法,放开新增发电竞争1996年美国加州通过电力改革法案。

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颁布888、889号法令,要求发输配售分开,开放批发市场,发布统一输电价格,无歧视开放电网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建立电力批发市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启动批发市场,包括太平洋电力在内的3家发电参与竞争。

同年,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规则发布新西兰实现售电完全竞争,建立批发市场,2家国有发电公司和新增发电公司参与竞争西班牙电力市场建立,开放2500万千瓦时以上用户欧盟15国达成内部统一电力市场协议,发布96指令瑞典新电力法生效,开始零售竞争挪威、瑞典建成第一个跨国电力市场Nord Pool丹麦国家电网向年电量在1亿千瓦时以上发电、配电和用户开放波兰制定能源改革方案,确立到2010年改革路线图日本开始放开发电,对新建电源实施招标1997年阿根廷和巴西相互开放电力市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2州开始实施国家电力市场计划葡萄牙电力公司实施部分私有化,降低国家持股至50%芬兰电网公司向全部用户开放输电网波兰实施《能源法》,设立能源监管局埃及颁布“投资保护奖励法”,电力工业作为私有化对象1998年美国PJM竞争市场建立。

加州电力改革方案开始实施。

在加州等10个州开始第一批大用户跨州交易试点巴西调度独立,国家电力系统运行机构成立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正式运营新西兰通过《电力工业改革法》,以进一步促进发电和售电竞争英国售电市场全面开放德国颁布《电力和天然气自由化法》,取消供电专营西班牙实施新电力法,开放电力市场。

西班牙电网公司成立电力交易中心,该中心后续改组为独立股份公司,股东为各发电公司和供电公司芬兰加入北欧电力市场波兰将发电重组为7家公司印度颁布并实施《电力监管委员会法》南非发表《能源政策白皮书》,开始对Escom进行重组,成立独立发电、输电、配电公司1999年美国新英格兰市场从成本型电力库转为竞价型电力库。

美国联邦能源委员会发布2000号法令,促进成立区域输电组织RTO加拿大安大略水电局改组成立独立发电、输电、配电公司新西兰新成立的国有发电公司Contact Energy私有化英国发布NETA(新电力交易制度)详细文件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中分拆成立3家独立发电公司丹麦西部电网加入北欧电力市场德国第一个电力交易中心—莱比锡电力交易所成立波兰成立能源交易公司,从次年6月开始电力交易日本颁布并实施新电力法,开放30%大用户直接参与批发市场韩国公布电力工业重组方案2000年美国加州爆发电力危机。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批发电价急剧上升。

巴西因干旱发生电力危机墨西哥建立电力“影子市场”,包括日前和实时平衡市场,实施节点电价,包含容量补偿法国迫于欧盟压力发布电力自由化法,开放市场,分设发电、输电、配电部门,调度中立意大利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正式运行,财政部拥有全部股权丹麦东部加入北欧电力市场俄罗斯实施两次电力改革,国家只保留电网和调度控制权韩国通过《电力企业修正法》和《电力工业重组促进法》2001年加州电力市场停运。

FERC发布四个RTO设想英国开始实施NETA,用自愿型平衡机制代替强制型电力库,涵括长期、中期、短期和实时市场欧盟宣布电力和天然气全面放开计划俄罗斯成立电力改革工作组,发布打破垄断时间表印度达波尔电厂项目流产,IPP计划失败,市场建设停滞韩国电力公司开始重组,剥离6家发电公司,成立独立调度交易中心KPX,建立成本型电力库2002年美国FERC发布“标准电力市场”草案。

加拿大安大略省实施发电私有化,竞价上网,用户放开北欧电力市场拆分现货业务,成立北欧电力现货交易所俄罗斯政府向议会提交一揽子电力改革法案克罗地亚通过电力私有化法案7月,印度大停电,2.35亿用户断电。

8月,印度政府发布包括电力改革在内的15项经济发展方案,提出2012人人有电埃及、约旦、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五国联网工程完成,目标是在2015年建成地中海电力市场波兰全部发电、配电公司及波兰输电公司全部实现民营化2003年美国新英格兰市场采用“标准电力市场”模式改造成功英国发布BETTA法案,苏格兰纳入全国电力市场法国电力进行私有化改造意大利放开大用户选择权欧盟颁布48号文件,全面指导各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北欧电力交易所清算业务独立,成立北欧电力交易清算所俄罗斯总统普金签署六项法案,启动新一轮电力改革,包括厂网分开、输配分开、调度独立、主辅分离,2006年完成。

该年11月,电力交易所正式运营印度通过新电力法,推进电力私有化,允许用户直接交易日本修订电气事业法,赋予用户选择供电商的自由2004年巴西成立电力监管委员会法国电力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

该年7月1日,法国放开非家庭用户意大利电力交易所正式运营俄罗斯拆分并出售联合能源旗下发电公司日本放开500千瓦以上用户2005年英国将电力市场NETA模式推广到全国,建立了BETTA模式法国电力(EDF)整体改制上市,但国家仍绝对控股,对输电网公司RTE实施法律性分离,RTE成为EDF的全资子公司北欧电交所成为欧洲首个欧盟排碳配额(EUA)交易的电力交易所德国《能源工业法案2005》出台澳大利亚出台新的国家能源法和国家能源规则日本电力批发市场开始运行,允许容量为50千瓦以上且供电电压6千伏以上的用户自由选择售电商,这部分用户的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达到63%印度颁布了与2003年电力法案相应的国家电力政策,开始执行输、配电网开放接入2007年北欧电交所成为欧洲首个开展核证减排量(CER)交易的电力交易所俄罗斯开始建立容量机制,由系统调度机构对新增容量进行招标,并支付容量费用(该费用作为系统使用费在全体用户电价中分摊)印度电力监管委员会发布了电力交易的准则2008年俄罗斯完成了拆分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RAO和垂直一体化区域电力公司AO-energos的过程印度颁布《输电项目鼓励竞争指南和输电服务竞标指南》、《开放使用条例》,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NAPCC)印度能源交易所和印度电力交易所开始正式运营2009年欧盟发布第三能源法案,要求将垂直一体化公司的垄断业务拆分出来,各成员国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制定协调一致的电力市场规则,促进电力市场融合和跨国电力交易。

北欧与德国联合运作启动日内平衡市场。

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成立,负责管理国家电力市场和天然气市场印度电力监管委员会原则上批准成立国家电力交易公司2010年NASDAQ OMX收购了NordPool ASA,包括电力金融交易、清算、咨询三块业务,与NordPool Spot AS合作在英国启动N2EX 电力市场俄罗斯修订电力法,保留政府对批发市场价格的部分控制力,管制价格依据成本和合理投资收益确定印度国家电网公司将国调和5个区调从职能部门中分离出来,注册成立其全资拥有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公司2011年欧洲理事会正式宣布2014年完成内部欧盟能源市场建设英国能源部发布《电力市场化改革白皮书(2011)》德国按照欧盟第三能源法案要求实施了相关指令俄罗斯启动了长期容量交易市场,进行发电容量的自由交易澳大利亚成立了能源市场改革工作小组,负责能源市场改革工作福岛核电事故后,日本提出新一轮电力改革思路框架2012年俄罗斯将输配电重新整合,将跨区域的配电公司(IDGC)与联邦输电公司(FGC)合并,组建输电和配电一体化的国有电网公司为应对电价上涨的挑战,澳大利亚政府通过了一揽子国家能源市场改革计划日本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收购制度南非政府发起了可再生能源独立发电商采购计划(RE IPPPP)2013年英国能源气候变化部(DECC)发布《电力体制改革实施草案》,宣布2014年正式实施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