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辅导(八)汇总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打印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打印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77f951d7e21af45b307a8ab.png)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名词解释:单位膜: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膜的三层结构,即内、外两层亲水极与中间层疏水极,称之为单位膜。
质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窦为单位膜。
单位膜是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
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如Na+—K+泵。
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不需要细胞供给能量。
闰盘: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模特化,凸凹相连,形状呈梯状,呈闰盘。
神经原纤维:位于神经元胞体内,呈现状较之分布,在神经元内起支持和运输的作用。
尼氏体:为碱性颗粒或小块,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朗飞氏结:神经纤维鞘两节段之间细窄部分,称为朗飞氏节。
问答题:1. 细胞中存在那些细胞器,各有何功能?膜状细胞器由有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非膜状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
内质网功能:粗面内质网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也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光面内质网除作为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外,还参与糖类、脂肪、等的合成与分解。
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参与分泌颗粒的形成。
小泡接受粗面内质网转运来的蛋白质,在扁平囊中进行加工、浓缩,最后进入大泡形成分泌颗粒,移至细胞的顶部,然后移出胞外。
中心体功能:参与细胞的游戏分裂,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质的移动有关。
核糖体功能:合成蛋白质。
2. 物质进入细胞内可通过那些方式,各有和特点?被动转运: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不需要细胞供给能量包括单纯扩散,如脂溶性物质;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和通道),如非脂溶性物质。
主动转运: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
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如Na+—K+泵。
胞饮和胞吐作用: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状物质通过细胞膜运动将物质吞入细胞内。
生理学第八章重点知识梳理(2024)
![生理学第八章重点知识梳理(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ddc1b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6.png)
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功能和机制的学科,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物化学等。
生理学第八章是生理学课程中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神经生理学和感觉生理学。
本文将以梳理生理学第八章的重点知识为目标,从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突触传递、感觉器官与感知、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梳理,读者能对生理学第八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1神经元的组成结构:细胞体、突触和轴突1.2神经元的功能: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1.3神经元的细胞膜特性: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1.4神经元的突触传递:化学突触和电突触1.5神经元的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2.1静息电位的维持: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负荷平衡2.2动作电位的产生:神经元兴奋和阈值2.3动作电位的传导:神经纤维的盐atory传导和耗损性传导2.4动作电位的原理:离子通道的开关机制2.5动作电位的调控:抑制性和兴奋性递质的作用三、突触传递3.1化学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3.2突触传递的过程:释放递质、受体结合和效应器的激活3.3突触传递的调控:自主调节和药物调节3.4突触传递的类型: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3.5突触传递的重要性:神经信息的传播和整合四、感觉器官与感知4.1感觉器官的分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4.2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感受器、感觉细胞和感觉传导4.3感觉信息的处理:感觉神经元的编码和感觉皮层的加工4.4感觉器官的调节:适应性、注意力和情绪的影响4.5视觉和听觉的机制:光感受和声音传导的物理原理五、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5.2大脑的功能区域:感觉皮层、运动皮层和联合皮层5.3小脑的功能:协调运动和平衡5.4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5.5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退行:胚胎发育和老龄化过程总结:通过对生理学第八章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我们对神经生理学和感觉生理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人体解剖
![人体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11dca7747fd5360cba1adb87.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1 反馈:反馈是中枢常见的一种反射协调方式。
中枢内某些中间神经元形成环状的突触联系即为反馈作用的结构基础。
2阈刺激: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达到这一强度的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称为阈刺激3 兴奋: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的冲动的反应。
4 去极化: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称为去极化5 平衡电位:当K+的扩散造成膜两侧的电势梯度足以对抗由于浓度梯度所引起的K+ 的进一步扩散时,离子的移动就达到了平衡。
这时,K+ 的净外流量等于K+ 的净内流量,K+ 的跨膜流动达到了平衡,膜对K+ 的跨膜净通量为零,膜两侧的电位差也稳定于某一相对恒定水平。
这时K+ 的膜电位称为平衡电位6 突触:突触是使一个神经元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的相:互接触的部位。
7 受体:指能与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是镶嵌在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复合体。
8 兴奋性后电位: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它引起细胞膜电位朝着去极化方向发展抑制性后电位:同样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但它却是引起细胞膜电位向着超极化方向发展的局部电位9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机体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的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因此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10 交互抑制:当一组肌肉收缩时,与它作用相反的颉颃肌则舒张,两者相互配合才得以完成某一动作。
11 诱发电位:人为地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使其产生冲动,传至大脑皮质,能激发大脑皮质某一特定区域产生较局限的电位变化。
12 第二信号系统:人类在社会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语言文字,它们是具体信号的抽象,对这些抽象信号刺激发生反映的大脑皮层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13 肌紧张:正常人处于清醒状态时,骨骼肌总是保持一定的张力而不会完全松弛,这是由骨骼肌内不同数量的肌纤维交替轮换收缩,从而使整块肌肉维持一种轻度持续收缩状态的结果,称为肌紧张(muscle tension)或肌张力。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19631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0.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它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重要基础。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关键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
一、细胞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提供能量、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等,细胞核则储存着遗传信息。
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信息传递。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同时进行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等过程,以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二、组织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覆盖在身体表面和体内腔道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和吸收等功能。
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等,起到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肌肉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负责身体的运动和内脏器官的收缩。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三、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例如,心脏是由心肌组织构成,其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循环;肺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等构成,负责气体交换。
四、系统人体有多个系统协同工作,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并实现运动。
骨骼不仅提供了身体的框架,还参与造血等生理过程。
2、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身体提供营养物质。
3、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通过呼吸运动,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体内气体平衡。
4、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主要功能是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
5、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等,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等,负责生殖和繁衍后代。
6、循环系统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汇总
![人体解剖生理学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ab6c6d650e2524de5187eb1.png)
第一节概述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
其中,解剖学是研究机体结构的学科,主要研究机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同时根据机体结构的解剖程度,解剖学可分为大体解剖学和显微解剖学。
大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机体较大的解剖结构和形态特征,显微解剖学研究的是必须经特殊仪器放大处理才能观察到的结构。
生理学是研究活的有机体各种功能的学科,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机体的结构作为动态的而不是精致的活不变的成分。
生理学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来了解和预测机体对刺激的反应和规律;二是理解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条件下,集体是如何调节自身的各种生理活动,使体内的各种生理指标维持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波动。
机体的组构水平主要是四个方面:化学水平(或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实验的方法,其试验方法主要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
急性实验法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又可分为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和活体解剖实验法。
而慢性实验法是以完整的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保持比较自然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其优点在于研究对象处于正常状态下,所得的实验结果是在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状态下获得的,其结论可以用来分析整体动物及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其缺点是应用范围常受限制。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是指集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时新陈代谢又可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
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化学反应,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交换反应。
在生殖和生长发育中,生殖又包括遗传和变异。
第三节人体生理机能的稳态调节机体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几种方式进行的。
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神经终末释放的神经递质来实现。
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人体解剖生理学》各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各章课后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dc082702020740bf1e9b21.png)
第一章细胞和基本组织一、填空题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脂类蛋白质3、线粒体4、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5、肌纤维的周缘多6、肌原纤维肌肉7、长柱状闰盘节律性植物性8、胞体突起9、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二、选择题:1、A2、D3、E4、A5、E6、D7、A8、C9、C 10、E三、问答题:1、①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②上皮细胞有明显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③上皮组织没有血管,其营养来自深层的结缔组组织;④再生能力强。
第二章运动系统一、填空题1、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骨膜骨质骨髓3、骨密质骨松质红骨髓黄骨髓4、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二、选择题1、C2、C3、D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新陈代谢2、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刺激强度3、兴奋抑制4、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主动转运5、胞饮作用6、钾离子7、乙酰胆碱8、钙离子10、神经调节、体液调节11、正反馈12、神经、肌肉、腺体二、选择题1、C2、C3、B4、D5、C 7、D 8、A 9、C10、C 11、B 12、B 13、C 14、D 15、D 16、B三、问答题1.答: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入胞。
K+、Na+是通过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顺差通过细胞膜;通过主动转运逆着电-化学差通过细胞膜的。
O2是通过单纯扩散出入细胞。
葡萄糖是通过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出入细胞的。
细菌是通过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进出细胞的。
水是利用渗透梯度从低渗一侧到高渗侧。
2.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细胞膜对特异离子的相对通透性不同和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决定的。
A、Na+-K+泵的作用(…);B、Na+、K+、Cl-、有机负离子通透性;C、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存在K+浓度差且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因而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增加膜外的正电荷,随着K+的外流,膜外正电荷逐渐增多,膜内负电荷也逐渐增多,限制K+外流,当扩散力=电场力时,K+停止外流,膜电位固定,所以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而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f4e3bf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4.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
结构是生理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在学习机体组成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机体及各个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和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一)新陈代谢(二)生殖和生长发育(三)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四)机体维持稳态的反馈调节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基本组织组织为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
间质是指存在于细胞之间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根据组织起源、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一、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 )特征1、分布于表面2、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3、多排成层、成囊、成管、成泡。
4、无血管。
5、具有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
6、再生能力强。
上皮组织有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种(一)被覆上皮覆盖身体表面或作为管道和囊腔的内壁,起保护、分泌、吸收、排泄、感觉、生殖等功能。
根据细胞层次可分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1、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又称单层鳞状上皮,是由一层不规则的扁平细胞呈锯齿状紧密排列而成。
特点:细胞呈梭形(侧面观)或锯齿形(表面观),核椭圆,胞质少,细胞器不发达。
分布:①衬于心脏、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称内皮;②衬于心包膜、胸膜、腹膜,称间皮;③还分布于肺泡壁、肾小囊壁。
功能:构成光滑的表面,减少器官间磨擦,利于液体流动和物质通透。
二、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特性:1、细胞少,间质多,纤维:有形态。
间质基质:无形态,均质状物。
2、分布广泛,不规则。
3、血管丰富。
4、再生能力较强:因为在系统发生上,它属于分化较低的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1ca91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d.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浅和深。
2、人体从整体外形上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大部分。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强度,又称阈值。
4、生理学把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反馈作用主要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方式。
如动脉血管的减压反射属于负反馈,它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而排尿反射、排便、分娩、血液凝固等活动属于正反馈。
第二章细胞1、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快速的可扩步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去极化产生的离子基础是Na+内流。
3、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方式分为4种,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其中C02和02等脂溶性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单纯扩散的转运形式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第三章基本组织1、细胞是组成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其关键结构是三联体。
它是骨骼肌纤维收缩的结构基础。
其中,Ca2+的参与起到关键作用,被称为耦联因子。
第四章运动系统1、屈颈时,颈部最明显的隆起是第7颈椎(隆椎)。
2、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3、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 肋(软骨),体表可触及,是计数肋和肋间隙的重要标志。
4、关节的基本结构为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5、鼻旁窦共有4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
6、膈上有三个裂孔,它们分别是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
第五章能量代谢和体温1、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
人体所需的50%~70%的能量来源于糖类,20%~30%的能量来自脂肪。
2、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产热器官主要是内脏,运动产热主要依靠骨骼肌。
人体解剖生理学整理
![人体解剖生理学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41f6a4be1e650e53ea992d.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整理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2.体液调节: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通过组织液或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对其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3.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的结构称为肾单位。
4.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再返回心,周而复始,形成血液循环。
5.灰质:由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聚而成,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6.白质:由神经元纤维聚集而成,位于中枢神经系统。
7.神经核:由功能相似的神经元的胞体集聚成的团块,位于中枢神经系统。
8.神经节:由功能相似的神经元的胞体集聚成的团块,位于周围神经系统。
9.单纯扩散:细胞膜两侧的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差或电-化学差通过细胞膜,称为单纯扩散。
(如O2、CO2、NO、脂肪酸等)10.易化扩散:一些不溶于脂质的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顺浓度差或电位差通过细胞膜,称为易化扩散。
(如K、Ca、Na离子及葡萄糖等)11.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某种耗能环节,将物质逆电-化学差转运的过程,称为主动转运。
12.兴奋性:生活细胞、组织或机体在受到刺激时产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13.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
14.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收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短暂、可传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15.阈电位:膜上Na离子通道大量开放时的膜临界电位。
16.心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17.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18.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19.心指数:由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20.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之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最新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最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974140ccbff121dd368393.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是阐述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发生的原理,发生的条件以及人体的机能整体性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认识人体整体及其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
二、人体解剖学的任务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主要包括:大体解剖(肉眼)、组织学(显微镜)和胚胎学(发育过程)。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细胞分子生理学: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种微小结构的功能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子特殊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子生理学.例如细胞膜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肌丝生理功能等.2. 器官生理学:在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器官生理学。
例:心脏功能的研究,化学物质对离体心脏的影响.3。
整体生理学:在整体水平研究完整机体各个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整体生理学.例如:一般药理实验就是在整体条件下进行。
五、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生理学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某一生理过程产生的机制及其因果关系。
1. 急性实验法(1)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往往从活着的(麻醉或击昏)的动物身上取出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置于近乎生理状态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和观察。
例:蛙心灌流实验等。
(2)活体解剖实验法:一般在动物失去知觉(麻醉或去大脑)而仍存活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例:动物血压实验等。
2. 慢性实验法慢性实验则以完整健康而清醒的机体为对象,在外界环境尽量保持自然的条件下,对某种功能进行研究。
这种动物可以进行长期实验观察故称为慢性实验.例如:动物的长期毒性试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根据光镜观察一直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自从应用电镜研究细胞内部结构以后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又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细胞包括“三相结构”的概念。
人体解剖生理学问题汇总
![人体解剖生理学问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e0e365c31b765ce05081440.png)
解剖问答题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2.临床中选择那些静脉作为注射?常用的有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或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3.试比较动、静脉的特点。
答:动脉是引血出心的血管,起于心脏,血流速度较快,内压高,管腔细,管壁厚,弹性强;静脉是引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较慢,内压低,管腔粗,管壁薄,弹性弱。
4.人体有那9条淋巴干?淋巴干:由淋巴管汇合形成,全身淋巴干共有9条:即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左、右腰干以及肠干。
5房水循环途径?睫状体产生-进入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再从前房的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然后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流到血循环,另有少部分从房角的睫状带经由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和通过虹膜表面隐窝吸收。
6.神经系统的区分?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2)周围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外周神经系统又可分为1)躯体神经系统:又称为动物神经系统,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感觉及运动。
2)内脏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
含有内脏感觉(传入)神经和内脏运动(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根据其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7.瞳孔对光反射传导途径?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光照一侧瞳孔,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光照一侧的反应称直接对光反射,未照射侧的反应称间接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如下;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干货)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干货)](https://img.taocdn.com/s3/m/00ba9520524de518974b7d26.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
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第一节细胞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感谢聆听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93b772f46527d3240ce082.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一、绪论1、机体内环境的概念:由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组成的细胞外液,统称为机体内环境。
2、机体的三种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二、神经系统1、叙述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可分为:大脑和脊髓两部分;周围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内脏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①完整性;②绝缘性;③双向性;④相对不疲劳性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及各自的作用:血液由55%的血浆和45%的血细胞。
血浆的作用主要为:运载血细胞,二氧化碳,水分和人体所需营养物质;血细胞的主要作用:①红细胞细胞质内含有大量淡红色的血红蛋白,有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②白细胞主要参与人体免疫,吞噬血液中的细菌,保护人体不受细菌的侵害。
其分类为: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③血小板: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2、血浆渗透压的构成及其生理意义: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产生的晶体渗透压,还有部分由蛋白质产生的胶体渗透压。
3、简述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及生成调节:①生理特性:(1)红细胞膜的通透性:红细胞膜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的半透膜。
氧和二氧化碳等脂溶性气体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尿素也可以自由进入。
低温贮存较久的血液由于Na+泵不能活动,血浆内K+浓度升高;(2)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②生理功能:通过细胞内所含有的血红蛋白进行氧与二氧化碳的交换。
③生成调节:早期祖细胞生长依赖于一种称为爆式促进因子的调节作用。
晚期的红系祖细胞主要由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来调节。
EPO主要由肾组织产生,它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使血中红细胞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4、凝血过程:凝血过程基本上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辅导汇总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辅导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dfefecd102de2bd960588e8.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辅导(四)本次辅导的内容由两部份组成:第一部份包括教材第六章《循环生理》(二)和第七章《呼吸生理》的教学内容要求及综合练习题;第二部份是学习辅导(一)~ 学习辅导(四)综合练习题的参考答案。
教学内容和要求第六章循环生理(二)第二节血管生理【教学内容】1、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2、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3、微循环4、组织液的生成及淋巴循环【教学要求】掌握1、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生理变异、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2、动脉血压相对恒定及其生理意义3、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机制及影响因素熟悉:1、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的关系3、静脉血流及影响因素了解:1、各类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2、微循环的组成、血流通路和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教学内容】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教学要求】掌握:1、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2、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3、压力感受性反射熟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了解1、心血管中枢2、化学感受器反射;第四节器官循环【教学内容】1、冠状循环2、脑循环【教学要求】掌握:冠状循环的血流特点了解:血-脑脊液屏障、血-脑屏障第七章呼吸生理概述【教学内容】呼吸的概念呼吸的过程【教学要求】掌握: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个环节;第一节肺通气【教学内容】1、肺通气的动力2、肺通气的阻力3、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教学要求】掌握: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无效腔)的概念熟悉:1、胸内压的形成及变化2、弹性阻力与顺应性及非弹性阻力3、肺容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机能余气量、余气量、肺总容量)的概念了解:1、胸膜腔2、呼吸肌、呼吸运动及肺通气的动力3、平静呼吸和加强呼吸时胸廓运动的特点第二节肺换气与组织换气【教学内容】气体交换【教学要求】掌握:气体交换过程熟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教学内容】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教学要求】掌握:氧的化学结合了解:二氧化碳化学结合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教学内容】1、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2、呼吸调节【教学要求】掌握:呼吸的化学性反射调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氢离子浓度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影响途径及意义)了解:1、呼吸中枢的概念,延髓呼吸中枢的重要性及高级中枢的作用2、肺牵张反射的概念3、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综合练习题第六章循环生理(二)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项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最正确或最佳答案,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影响血流阻力的主要因素是:()A、毛细血管口径B、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C、血液粘滞性D、动脉管壁弹性2、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环流不息的动力是():A、动脉、毛细血管、静脉间的压力剃度B、心脏有节律地射血和充盈C、大动脉管壁弹性的扩张和回缩D、血液重力和胸内负压的抽吸作用3、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是:()A、心输出量B、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适应C、外周阻力D、大动脉管壁弹性4、下列因素变化中主要影响收缩压的是:()A、搏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动脉管壁弹性5、可使脉压减小的是:()A、搏出量减少时B、心率减慢时C、外周阻力减小时D、大动脉管壁弹性减退时6、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伴有小动脉硬化时,血压的变化是:()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B、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D、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7、有关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指腔静脉和右心房内的血压B、正常值约为4~12kPaC、可反映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D、可作为临床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的观察指标8、药物过敏或细菌毒素的作用引起血压下降的最初原因是:()A、心输出量减少B、外周阻力降低C、血管容积增大D、循环血量减少9、靠血液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的是:()A、心脏收缩力B、体位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D、呼吸运动10、脉搏的强弱可反映:()A、脉压大小B、动脉管壁弹性大小C、收缩压高低D、脉压大小和血管内血液充盈度11、微循环的最主要功能是:()A、参与维持动脉血压B、影响血管内外体液分布C、实现物质交换D、调节体温12、正常情况决定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主要因素是:()A、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静水压13、造成营养不良性水肿的原因是:()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组织液静水压升高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14、右心衰竭引起下肢浮肿的直接原因是:()A、右心收缩力减弱B、中心静脉压升高C、静脉系统淤血D、毛细血管血压升高15、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主要是:()A、主动脉血压升高B、血液粘滞性大小C、心舒期长短和舒张压高低D、心舒期长短和收缩压高低16、心迷走中枢兴奋使血压下降的直接原因是:()A、回心血量减少B、心输出量减少C、搏出量减少D、外周阻力降低17、关于心交感神经兴奋时的作用,错误的是:()A、节后纤维末梢释放肾上腺素B、心肌收缩力增强C、窦性心率加快D、房室传导速度加快二、填空题1、动脉血压形成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解剖生理学 考点总结
![人体解剖生理学 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dac157ba0d4a7302763ad0.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1.主动转运:是把物质从浓度低的一侧运输至浓度高的一侧,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
2.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不需要细胞供给能量。
3.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在新鲜标本上色泽呈灰暗,称灰质。
在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层亦称皮层。
4.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除皮质外的其他部位,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包括树突)常集合在一起形成的集团。
5.去极化:随着离子的跨膜流动,膜两侧的极化状态将被破坏,一般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称为去极化。
6.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时,断面以下所支配的骨骼肌和内脏反射活动完全丧失或减弱,主要表现为横断面以下节段所支配骨骼肌的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直肠和膀胱内粪尿潴留,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7.去大脑僵直:如果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水平横切,动物立即出现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肌紧张亢进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8.突触:是使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的相互接触的部位。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9.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也称静息电位。
内负外正。
10.动作电位:神经细胞兴奋时将产生去极化,细胞兴奋产生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或神经冲动。
11.稳态: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方式,对影响内环境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调节,从而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能在一定生理机能允许的范围内,发生小幅度的变化,并维持动态平衡。
这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12.血液凝固:血液从血管流出后,一般在几分钟内就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此过程称为血液凝固,简称血凝。
问答题1.物质进入细胞内可通过那些方式,各有和特点?被动转运: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不需要细胞供给能量包括单纯扩散,如脂溶性物质;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和通道),如非脂溶性物质。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梳理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d9c4504028915f814dc273.png)
名词解释1、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2、远距分泌: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3、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以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
4、自分泌:如果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反回作用于该细胞自身而发挥反馈作用。
5、神经内分泌:下丘脑有许多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它们合成的激素可借轴浆流动运送至神经末梢而释放,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内分泌。
6、重吸收: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
7分泌: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
8、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就是人在清醒而极度安静状态下维持生命最低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9、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单位体表面积的产热量。
10、能量代谢:通常把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驻存、释放、转移与利用等称为能量代谢。
11、新陈代谢: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以及机体内部的组织转变与能量转化。
12、消化: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与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13、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14、血压: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5、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
16、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7、每搏输出量: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18、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19、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与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0、窦性节律:正常情况下,整个心脏的自律活动就是由节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控制的,这种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脏搏动的节律性,称为窦性节律。
21、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周围中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称为血液循环。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辅导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b6e016ec763231126fdb1117.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辅导(二)本次辅导的内容为教材的第三章人体各要紧系统的解剖(二),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
其中重点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难点为神经系统。
本次辅导的内容由四个部份组成: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重点名词简释;学习建议;同步练习题。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三章人体各要紧系统的解剖第三节呼吸系统【教学内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大体组织结构二、胸膜和胸膜腔三、纵隔【教学要求】把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的概念;鼻旁窦的名称;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肺的形态、位置、分叶;胸膜、胸膜腔、纵隔的概念了解:喉的结构、肺的组织结构特点第四节泌尿系统【教学内容】一、肾二、输尿管、膀胱、尿道【教学要求】把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的形态和位置、肾单位的组织结构;输尿管的走行、膀胱的位置和功能了解:尿道的形态特点第五节生殖系统【教学内容】一、男性生殖器二、女性生殖器【教学要求】了解: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男性生殖器及女性生殖器的特点第六节循环系统【教学内容】一、心、血管系统二、淋巴系统【教学要求】把握: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组成、功能;体循环、肺循环的概念;心的形态、位置;心腔的结构和瓣膜的功能;熟悉:心的传导系统;血管的种类与组织结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静脉组成、淋巴系统;了解:心壁的结构第七节神经系统【教学内容】一、脊髓和脊神经二、脑和脑神经三、自主神经系统四、感觉传导通路五、运动传导通路六、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和脑屏障【教学要求】把握:神经系统的组成;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神经的组成和成份及散布;脑的分部;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的概念;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和它们的连接方式;副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躯干四肢痛、温、触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锥体系的组成和功能熟悉:脑神经的名称和序号;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的循环、脑屏障的概念了解:脊髓的内部结构;脊神经的散布;脑神经的散布;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锥体外系;头脸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重点名词简释【上呼吸道】临床上将鼻、咽、喉合称为上呼吸道。
人体解剖学重点总结第8~10章
![人体解剖学重点总结第8~10章](https://img.taocdn.com/s3/m/fc8d39f2f18583d04864599b.png)
人体系统解剖学笔记重点总结第8章女性生殖系统☞知识梳理组成:(1)内生殖器:①生殖腺一卵巢(产生卵子、分泌女性激素)②生殖管道一输卵管、子宫、阴道;③附属腺一前庭大腺。
(2)外生殖器:女阴。
第一节女性生殖器卵巢位于卵巢窝,呈扁卵圆形,分上、下两端,内、外侧两面,前、后两缘二、输卵管位于子宫底两侧,包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内。
两口:输卵管子宫口→子宫腔、输卵管腹腔口→腹膜腔。
分部:由内侧向外侧分为4部分:①输卵管子宫部、②输卵管峡(结扎部位)输卵管伞;引导卵子进入输卵管,临床手术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临床上常把卵巢和输卵管合称子宫附件。
三、子宫1.形态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分子官底、体、颈(阴道上部、阴道部)3部分子宫峡:子宫颈、体连接处较狭窄的部分(剖宫取治术).内腔:狭窄,上部一子宫腔、下部一子宫颈管(梭形,子宫口)2.位置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呈前倾前屈位。
3.固定装置(4对韧带)①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侧方移动。
②子官四韧带: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
③子宫主辆带:防止子宫脱垂的主要结构。
④子宫纸初带:维持子宫的前屈状态。
(注:①由腹膜构成:②③④由平滑机和结缔组织构成)。
四、阴道阴道穹:阴道穹后部穿刺术(腹的积液诊断).三、简答题1.简述卵子的产生部位及其排出途径。
2.简述子宫的韧带及其作用。
第9章腹膜☞知识梳理腹膜:分为壁腹膜和脏腹膜,围成腹膜腔。
有分泌、吸收、保护、支持、修复等功能一、腹膜与器官的关系根据器官被覆腹膜范围大小分为腹膜内位、间位和外位。
二、腹膜形成的主要结构(一)网膜大网膜(胃大弯侧)、小网膜(胃小弯侧):网膜囊(胃后方)(二)系膜包括: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
(三)韧带肝的韧带、脾的韧带。
(四)陷凹男:直肠膀胱陷凹;女: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穿刺)第10章心血管系统☞知识梳理第一节概述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血液循环:血液离开心,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又回到心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辅导(八)本次辅导的内容是第十二章感觉器官、第十三章内分泌和第十四章生殖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概念简释、学习建议、综合练习题和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的练习题参考答案。
学习内容与要求第十二章感觉器官第一节视器――眼和异常的矫正;瞳孔调节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第二节位听器第十三章内分泌;激素的概念和化学分类第二节下丘脑与垂体—腺垂体系统—神经垂体系统;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下丘脑-腺垂体系统第三节甲状腺-垂体-甲状腺轴的活动及其调节。
第四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D 3的作用D 3的生理作用第五节肾上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第六节胰岛的形态与结构第十四章性腺-垂体-卵巢轴及其活动的调节;睾丸的生精和内分泌功能名词解释【眼球的折光装置】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它们和角膜一样,皆无色透明、无血管、并具有折光作用,因而它们与角膜合称为眼球的折光装置。
变眼内折光系统的屈光力。
此种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眼的折光系统发生异常时,将引起视觉功能的改变,此称为屈光不正。
它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物体的平行光线聚焦成像于视网膜之前,以致视物模糊。
近视眼的特点是远点较正视眼近。
远视眼大多数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远处物体的平行光线放眼后聚焦于视网膜后而致视物模糊,此时即必须眼的调节(使晶状体凸度加大)才能看清物体。
其特点是近点较正视眼远。
散光眼则主要由于角膜的球面曲率不均,入眼光线经折射后,聚焦点不在同一平面,因而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视物模糊。
成了内分泌系统。
物质。
本身并没有其它激素的效应。
第一信使;而将信息进一步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物质,被称为第二信使。
cAMP 是大多数含氮激素的第二信使,但不是唯一的。
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浓度急剧增高,增强人体对这些有害刺激的抵抗力和耐受力。
这种现象称为“应激反应”。
学习建议一、第十二章感觉器官从总体来讲是一个学习份量比较轻的章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第一节视器――眼。
在这一节中介绍的眼的解剖结构和视觉生理,使我们清楚了眼的折光成像原理及眼的调节,了解了眼的折光异常和调节能力异常的种类、原因和矫正方法,对我们积极进行眼晴的保健和防治眼病有很大的帮助。
同学们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第一节视器。
在学习中注意结合教材上的插图来学习眼球的构造和晶状体的调节。
另外,同学们还可以结合自己或周围人的视力情况来学习眼的折光异常和调节能力异常。
这样,把所学的内容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可以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中的一些问题。
卵巢等内分泌腺所分泌的主要激素。
为了掌握这些重点内容,给学员提几点建议:1.熟记内分泌系统、激素的概念和激素的分类方法。
2.将各种激素的作用列表进行总结比较。
比如:几种主要激素生理作用一览表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其它激素1.促生长作用进长骨生长,当生长激素缺乏将患侏儒症,生长激素过多,将患巨人症;成年后,长骨生长停止,此时若生长激素过多,可出现肢端肥大症或内脏肥大症。
的生长无影响。
1.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响长骨的生长。
因为生长素要在甲状腺素存在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而且甲状腺素缺乏,生长素分泌也减少。
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极为重要,缺乏甲状腺素要造成智力迟钝。
2.对代谢的影响合成,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脂肪分解;生长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因量的多少和使用时间长短不同而不同,生理水平加强葡萄糖的利用,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
2.对代谢的影响甲状腺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过量时加速蛋白质分解;促进脂肪分解;促进糖类分解。
甲状腺素能促进细胞内氧耗量和产热量,具有产热效应。
1.对代谢的影响要是促进肝糖异生,增加糖原贮存,同时又抑制葡萄糖消耗,因些血糖升高。
主要促进蛋白质分解;对不同部位的脂肪有不同的作用,四肢脂肪分解增加,而腹、面、肩、背脂肪合成增加;对水盐代谢的影响是增加水的排泄。
促进合成代谢面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又促进许多组织对葡萄的摄取、氧化和利用;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异生并抑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因此,血糖浓度降低。
合成,减少组织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脂肪分解;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作用主要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参与应激反应害刺激的能力4.其他作用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3.对其它器官的影响的数目增加;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能促进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的生成。
这种表格形式不仅看起来比较清晰,而且便于比较。
比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对物质的代谢都有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通过表格对照比较,掌握起来就容易一些了。
同学们将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列表总结比较一下。
综合练习题第十二章感觉器官一、填空题:1、人的感觉器官包括视器(眼)、位听器(前庭蜗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眼球壁的三层由内向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折光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4、近视眼以__________________镜矫正。
5、视近物时晶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外耳和中耳担负着传导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这些部位发生病变所引起的听力减退称为传导性耳聋。
内耳及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病变所致的听力减退则称为神经性耳聋。
7、前庭器是感受人体运动状态以及所处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器。
8、眼球内容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眼折光系统的作用是:A、产生形象视觉B、感受光刺激C、使物体成相在视网膜上D、以上都是2、当视近物时,时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主要通过调节:A、晶状体曲率半径B、房水折光率C、眼球前后径D、玻璃体折光率3、眼注视近物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这种屈光不正称为:A、近视B、远视C、老视D、散光4、正常时,强光照射一侧瞳孔的反应是:A、两侧瞳孔扩大B、该侧瞳孔缩小C、该侧瞳孔扩大D、两侧瞳孔缩小5、眼调节力大小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取决于睫状肌的收缩力B、与屈光度呈正比C、与近点呈正比D、随年龄增长而减弱6、正常人声波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A、外耳道→鼓膜→蜗窗→内耳B、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蜗窗→内耳C、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D、颅骨→内耳7、鼓膜穿孔或听骨链破坏可引起:A、全聋B、感音功能部分降低C、骨导功能降低D、气导功能降低8、将振动的音叉柄置于受试者前额正中发际处,右耳听到的声音较响,可能是:A、右耳神经性耳聋B、左耳传导性耳聋C、左耳神经性耳聋D、右耳传导性耳聋三、名词解释1、瞳孔对光反射2、视力四、问答题1、简述近视、远视和散光的发生原因及矫正方法。
第十三章内分泌第十四章生殖一、填空题1、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细胞比较集中的___________与分散于其它组织器官的_____________组成的。
2、激素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包括激素的信使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缺碘时引起_______________。
5、幼年甲状腺分泌不足引起______________症。
幼年生长素分泌不足引起_____________症。
6、胰岛素分泌不足____________。
7、肾上腺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子宫内膜周期变化将月经周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期。
二、选择题1、第1信使指的是:()A、受体B、基因C、激素D、激素—受体复合物2、激素是:()A、腺体分泌物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C、细胞的代谢产物D、作用与受体的物质3、不至于引起血糖升高的激素是:()A、生长素B、糖皮质激素C、甲状腺激素D、甲状旁腺素4、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长期含碘多B、食物长期含碘少C、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D、促甲状腺素分泌过少5、甲状旁腺素的作用,错误的是:A、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B、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C、动员骨钙入血D、抑制肾脏1—羟化酶活性6、关于胰岛素的作用,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促使蛋白质合成B、促使脂肪合成C、促使血钾降低D、促使血糖升高7、关于肾上腺素的作用,错误的是:()A、使机体反应敏捷B、迅速提高血糖C、促使支气管、胃肠平滑肌收缩D、使心跳加强加快8、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正确的是:()A、心率先慢后快,心输出量变化不大B、缩血管能力强,血压明显升高C、为了维持血压,应长期大量使用D、胃肠、膀胱括约肌舒张9、下述哪种现象不是糖皮质激素作用的结果()A、嗜酸粒细胞减少B、中性粒细胞增多C、淋巴细胞增多D、红细胞增多10、比较胰岛素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正确的是:A、影响血糖的作用相反B、影响蛋白质代谢的作用相同C、影响脂肪代谢的作用相同D、影响水盐代谢的作用相反11、有关睾丸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产生精子并分泌性激素B、生精细胞生成精子C、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D、支持细胞支持生精细胞也分泌雄激素12、雄激素生理作用,错误的是:()A、刺激睾丸生长发育B、激发男性副性征出现C、刺激骨髓造血D、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骨骼生长13、关于卵巢功能,错误的是:()A、产生卵子并分泌性激素 B卵泡分泌雌激素、C、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D、性激素在排卵时随卵泡液排出14、雌激素作用,错误的是:()A、促进肾小管对Na+、H2O的重吸收B、激发女性附性征出现并维持之C、使子宫内膜呈分泌型变化D、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并合成大量糖原15、孕激素的作用,错误的是:()A、保证胚泡着床和维持妊娠B、促进子宫和输卵管活动C、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增生、腺体大量分泌D、促进子宫颈腺分泌粘稠粘液、形成粘液栓16、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月经的原因是:()A、血中雌激素浓度高B、血中孕激素浓度高C、血中雌孕激素浓度都高D、血中雌孕激素浓度都低三、名词解释1、内分泌系统2、激素的允许作用3、激素四、问答题1、何谓激素?人体的激素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哪两类?甲状腺素、胰岛素、抗利尿激素和雌二醇各属于哪类激素?2、生长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生理一、填空题1、反射2、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4、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易疲劳总和5、烟碱型受体(N型受体)6、轴突—轴突7、引起特定的感觉8、维持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9、中央后回10、第一信号系统人类二、选择题1、D2、B3、D4、B5、C6、C7、D8、D9、D 10、D 11、C 12、D 13、B 14、D 15、D 16、C17、D 18、B 19、A 20、B 21、D 22、D 23、A 24、D25、D 26、B三、名词解释1、突触是实现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结构,它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