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考试试题

政治经济学考试试题

政治经济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社会生产力B. 社会生产关系C. 社会生产方式D. 社会意识形态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所有上述选项3. 下列哪个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A. 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B. 工人出卖劳动力C. 产品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D. 追求利润最大化4. 经济基础是指?A. 社会的法律和政治制度B. 社会的思想和文化C. 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 社会的教育和科技水平5. 社会上层建筑包括哪些内容?A. 政治法律制度B. 意识形态C. 社会风俗习惯D. 所有上述选项6. 什么是商品的两个因素?A. 使用价值和价值B. 物质和形式C. 质量和数量D. 功能和效益7.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因为?A. 工人拥有生产资料B. 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C. 工人拥有自己的产品D. 工人控制生产过程8. 资本积累的结果是?A. 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B. 生产规模的扩大C.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D. 所有上述选项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生产过剩B. 消费不足C. 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A. 所有制结构B. 市场调节机制C. 国家干预程度D. 经济发展水平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2. 描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积累的过程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 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50分)1. 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的成因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0分)2.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如何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30分)四、案例分析题(50分)1. 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A、物质利益关系B、政治利益关系C、平等交换关系D、自由买卖关系【A】2、支配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规律是A、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社会劳动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D、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B】3、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相互关系的正确论断是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二者完全一致D、价值由交换价值决定,二者量上没有区别【B】4、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D、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C】5、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A、价值尺度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D、流通手段职能【D】6、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等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B、大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C、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D、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C】7、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总公式是A、W — G — WB、G — W — GC、G —G′D、G — W —G′【D】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前提是A、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D、消费资料成为商品【B】9、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价值增殖过程中A、作用不同B、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C、创造价值的方式不同D、、创造剩余价值的方式不同【A】10、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A、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B、转移了劳动力的价值C、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D、创造了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11、资本循环所经历的时间包括A、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12、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用于购买A、厂房、机器设备的资本B、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资本C、劳动对象的资本D、劳动力的资本【D】13、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是由A、自然力对机器设备腐蚀造成的B、人为破坏机器设备造成的C、机器设备贬值造成的D、机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磨损造成的【C】14、公式Ⅰ(v+m)>Ⅱ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1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A、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B、表明了利润的本质C、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D、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在所获利润上的差别【C】16、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商品的个别价值B、商品的社会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格D、商品的垄断价格【C】17、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A、等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B、少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多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B】18、商业资本的出现,在一定限度内能够A、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减少流通资本量B、减少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增加流通资本量C、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增加D、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减少【A】19、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体现在A、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B、直接占有商业店员销售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C、直接榨取商业店员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D、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A】20、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无关D、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成反比【B】答案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1. 资本是()货币生产资料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正确答案)以物为媒介的生产关系2. 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正确答案)计时工资计件工资3.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正确答案)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正比。

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反比。

4. 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使用价值补偿和交换价值补偿。

实物补偿和劳务补偿。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正确答案)有形补偿和无形补偿。

5.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划分依据是()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

(正确答案)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的使用时间长短。

资本不同部分的价格高低。

6.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其使用过程()能转移自身价值。

其价值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而消失。

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正确答案)能保持自身的价值。

7.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能起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作用的货币职能是()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正确答案)支付手段世界货币8. 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使用价值属于()剩余价值垄断。

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9. 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

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和使用价值。

(正确答案)价值和交换价值。

10. 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求()个别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平均剩余价值。

11.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正确答案)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所有企业提高劳动强度的结果。

全行业先进生产技术带来的。

12. 在资本主义商品价值构成(c+v+m)中()C是新创造的价值,v+m是转移的价值。

c+v是转移的价值,m是新创造的价值c+v是新创造的价值,m是转移的价值c是转移的价值,v+m是新创造的价值(正确答案) 13.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成反比(正确答案)不相关有时候相关,有时候不相关14.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货币的积累劳动力成为商品(正确答案)财产所有权生产资料所有制15.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在当代社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BA.人的劳动B.科学技术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2.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可以 DA.创造经济规律B.改变经济规律C.消灭经济规律D.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3.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 CA.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B.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C.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D.它是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4.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B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5.在货币的各种职能中,以观念上的货币即可执行的职能是 A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B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企业内部分工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7.分析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在于论证剩余价值是在 AA.生产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流通领域B.流通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生产领域C.流通领域产生的,与生产领域无关D.生产领域产生的,与流通领域无关8.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D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C.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D.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9.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 BA.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B.劳动者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C.劳动者创造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D.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CA.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11.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1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CA.会导致预付可变资本增加B.会导致预付总资本增加C.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D.可以提高剩余价值率13.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B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1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DA.I(v+m)=IIc B.I(v十m)>II c C.D.15.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 C ]A.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B.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D.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16.在影响利润率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和原材料价格变化的关系是 AA.原材料价格提高,利润率会降低B.原材料价格提高,利润率会提高C.原材料价格降低,利润率会降低D.原材料价格降低,利润率保持不变17.某资本家预付不变资本900万元,可变资本10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其中可变资本每年周转2.5次,其年利润率为 DA.10%B.20%C.15%D.25%18.商业资本的职能是 C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C.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通过商品销售,补偿用于商品买卖的各种费用19.商业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后,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是 DA.剩余价值与全部借贷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全部商业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全部产业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产业资本总额加商业资本总额的比率20.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包括 BA.利息和超额利润B.利息和企业利润C.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D.商业利润和企业利润21.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使 AA.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B.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一C.资本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分离D.资本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合一2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 A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D.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23.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 AA.垄断价格实现的B.自由竞争实现的C.市场调节实现的D.行政干预实现的24.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AA.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B.维持高就业率C.保证财政的收入大于支出D.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取代商品输出成为这个阶段经济特征的是 CA.货币输出B.劳务输出C.资本输出D.自然资源输出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 A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辛迪加D.国际托拉斯27.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是 BA.滞胀和危机B.发展与停滞C.危机与繁荣D.复苏与萧条28.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和维持垄断统治的两手是 BA.增加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人工资B.暴力镇压和推行改良主义C.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D.劳资合作和民主管理29.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消灭私有制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BA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B生产力的高度发展C.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D.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B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调节形式并存D.宏观调控为主体,多种经济调控方式并存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 B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C )A. 劳动资料B. 劳动对象C. 生产工具D. 生产的产品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交换价值D. 抽象劳动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A. 简单劳动B. 商品的使用价值C. 价格标准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D )A. 一般的价值形式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 货币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A. 绝对剩余价值B. 相对剩余价值C. 超额剩余价值D. 超额利润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10. 计件工资是( A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11. 资本积聚( A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A. G—W…P…W’—G’B. W…P…W’—G’·G—WC. P…W’G’·G—W…PD. G’—W…P…W’13. 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B )A. 劳动力B. 原料C. 厂房D. 机器14.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 A )A. 有形磨损B. 无形磨损C. 精神磨损D. 自然磨损15. 资本主义生产中第Ⅱ部类是指( C )A. 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B. 制造生活资料的部类C. 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D. 制造享受资料的部类16.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A. Ⅰ(v+m)=ⅡcB. Ⅱ(c+v=m)=Ⅰ(v+m) +Ⅱ(v+m)?C. Ⅰ(c+v+m) =Ⅰc+Ⅱc?D. Ⅰ(v+△v+m/x)=Ⅱ(c+△c)1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A )A. 固定资本的更新B. 流动资本的更新C. 不变资本的更新D. 可变资本的更新18.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以( B )A. 劳动的实际耗费来计算的B. 资本的耗费来计算的C. 预付的不变资本来计算的D. 获取剩余价值的多少来计算的19. 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A )A. 按相反方向变化B. 按相同方向变化C. 按反比例关系变化D. 按正比例关系变化20.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 )A. 完全相等B. 完全不相等C. 不一定相等D. 无法比较21. 生产价格是( A )A. 价值的转化形式B.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C.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D.生产成本与剩余价值之和22. 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 C )A. 货币资本的职能B. 生产资本的职能C. 商品资本的职能D. 流通资本的职能2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 D )A. 保管费B. 运输费C. 包装费D. 建筑费24. 股票的价格与( A )A. 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 股息成反比,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C. 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不成比例D. 股息不成比例,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25.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土地所有者获得的是( D )A. 全部剩余价值B. 租金C. 平均利润D. 超额利润26.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分割为(A )A. 利息和企业利润B. 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C. 利息和超额利润D. 产业利润和超额利润27.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 B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 商品价格采取垄断价格形式C. 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D. 价值规律已经不再起作用28.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 C )A. 商品输出B. 原料输出C. 资本输出D. 劳动力输出2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D )A. 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B. 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C.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外部的结合D.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30.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B )A. 生产资料B. 个人消费品C. 社会总产品D. 生存资料二、多项选择题3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有 A B C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32.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E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统一的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劳动过程E.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33.资本积聚 A D EA.是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B.是靠把分散的单个资本合并实现的C.是借助竞争和信用两个杠杆实现的D.会增大社会总资本E.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3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 B C D EA.生产时间的长短B.流通时间的长短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D.流动资本周转速度E.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35.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构成上看包括 C D EA.生产资料B.消费资料C.不变资本D.可变资本E.剩余价值36.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表现在A B C D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总额B.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C.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周转D.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E.商业资本的存在会消除经济危机37.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 C D EA.是银行利润与银行全部资本的比率B.是银行利润与银行借入资本的比率C.是银行利润与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D.是通过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实现的E.一般相当于平均利润率38.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主要形式有C D EA.有限责任公司B.股份公司C.国有经济D.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E.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39.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 B C EA.各国资源的全球化B.生产的全球化C.贸易的全球化D.人口流动的全球化E.资本的全球化40.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A B C DA.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B.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与比例性C.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D.为实现共同富裕大力发展生产力E.实现了绝对公平3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A B C D )A.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B.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 人类从事政治、文化等活动的先决条件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E.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2. 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B D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E. 世界货币33. 资本的共性表现为( A B C )A. 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B. 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资本C. 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D. 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E. 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34.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 D E )A.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B.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产业资本必须变换三种职能D.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E.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依次继起35.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A B D E )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 资本的有机构成D.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E.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3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 A D )A. 生产使用价值B. 创造出劳动力价值C. 创造出剩余价值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E. 转移劳动力的价值37. 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包括( A B C D )A. 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的折旧费B. 暂时闲置的用于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C. 暂时闲置的用于购买原材料等的流动资本D. 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E. 暂时闲置的机器、厂房等38.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 A C D )A.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B. 商品价值的平均化过程C. 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D. 资本家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E. 资本有机构成的平均化过程39. 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对( A B )A. 利息率的调节B. 货币流通量的调节C. 税种和税率的调节D. 价格水平的调节E. 国家采购的调节40.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特征有(A B C D )A.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B. 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和比例性C.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D. 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E.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三、简答题4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答:(1)人们要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有基本的生活资料,物质资料生产提供生活资料,因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重商主义B.古典政治经济学C.庸俗政治经济学D.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2.物质资料的⽣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 )A、出发点B、对象C、主题D、核⼼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产关系B、社会⽣产⼒C、社会⽣产⽅式D、物质资料⽣产4.物质资料⽣产是⼈类社会()A.⽣产⼒的社会形式B.⽣产关系的构成要素C.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经济规律产⽣的客观经济条件5.社会⽣产⼒发展⽔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标志是( )A、⽣产的产品B、⽣产⼯具C、劳动者的劳动技能D、劳动对象6.要促进社会⽣产⼒发展,⽣产关系必须()A.超越⽣产⼒的状况B.落后于⽣产⼒的状况C.适合⽣产⼒的状况D.长期稳定不变7.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社会基本经济规律D.⽣产关系⼀定要适合⽣产⼒状况的规律8.商品经济产⽣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B.共同协作C.社会⽣产⼒的发展D、⽣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定的量的⽐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价值B.可以满⾜⼈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般⼈类劳动10.⽣产商品的劳动⼆重性是()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劳动和社会劳动1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A.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B.在空间是相互分离的C.是同⼀劳动过程的两个⽅⾯D.是先后进⾏的两次劳动12.具体劳动能够创造出商品的()A.使⽤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 D.社会价值13.货币产⽣后,商品内在的使⽤价值和价值的⽭盾,就外化为()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盾B.私⼈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盾C.商品和货币的⽭盾D.货币和资本的⽭盾14.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与同⼀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与同⼀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与同⼀单位货币流通次数⽆关D.商品价格总额相等1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产该种商品的()A.必要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劳动⽣产率D.个别劳动时间16.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是通过()A.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致实现的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C.商品价格经常⾼于价值实现的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1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A.商品的价值量由⽣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按其价值量的⼤⼩进⾏等价交换C.商品的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发地调节⽣产资料和劳动⼒在社会⽣产各部门的分配⽐例18.劳动⼒成为商品是()A.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的决定性条件B.使⽤价值转化为价值的决定性条件C.私⼈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决定性条件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19.劳动⼒商品使⽤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时()A、能把⾃⾝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B、把全部使⽤价值消费掉C、只能创造出⾃⾝的价值D、能创造⽐⾃⾝价值更⼤的价值20.资本主义⽣产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劳动过程和()A.价值形成过程的统⼀B.价值增值过程的统⼀C.价值分配过程的统⼀D.价值实现过程的统⼀21.根据在剩余价值⽣产中的不同作⽤,可把资本划分为()A.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D.⽣产资本和流通资本22.资本主义⽣产过程的⼆重性是指()A.⽣产使⽤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B.⽣产使⽤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D.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2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它们的价值周转⽅式不同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不同C.它们在⽣产使⽤价值过程中的作⽤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24.马克思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式不同,把资本区分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C.⽣产资本与流通资本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25.剩余价值是()A.资本集中的源泉B.资本再⽣产的源泉C.资本周转的源泉D.资本积累的源泉26.绝对剩余价值⽣产是()A.在⼯作⽇不变条件下,延长⼯⼈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在⼯作⽇不变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作⽇实现的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作⽇实现的27.个别企业提⾼劳动⽣产率的直接动机是()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超额剩余价值D.降低劳动⼒价值28.资本家改进技术、提⾼劳动⽣产率的直接的内在动因是()A.资本主义竞争规律所迫使B.为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C.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D.为推动⽣产发展社会进步29.社会再⽣产过程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是()A.⽣产、运输、交换、消费B.⽣产、分配、交换、消费C.⽣产、运输、分配、消费D.⽣产、流通、分配、消费30.资本主义扩⼤再⽣产的重要源泉是()A. 剩余价值B. 资本积累C. 资本集中D.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31.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是()A. ⼯⼈全部劳动的报酬B. 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 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D. ⼯⼈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新价值32.资本主义⼯资的本质是()A.⼯⼈劳动的报酬B.⼯⼈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劳动创造的价值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33.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它来源于( )A.纯粹的商品买卖B.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差额C.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D.产业⼯⼈创造的剩余价值34.银⾏利润的来源是()A.银⾏资本家⾃有资本的平均利润B.银⾏雇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产部门的雇佣⼯⼈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存贷款利息差额再减去经营银⾏的业务费⽤的余额35.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A.垄断资本家制定的垄断价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D.⼯⼈及其他劳动⼈民创造的剩余价值36.⽣产资料⽣产优先增长是指()A.重⼯业优先增长B.⼯业⽣产⽐农业⽣产增长的快些C.⽣产资料的⽣产⽐消费资料的⽣产增长的快些D.⽣产资料⽣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产孤⽴增长37.社会⽣产划分为两⼤部类的依据是()A.社会总产品的最终⽤途B.社会⽣产的不同规模C.在剩余价值⽣产中的不同作⽤D.资本价值的不同周转⽅式38.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39.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A.⽣产经营的国际化B.市场交换的国际化C.资源配置的国际化D.社会消费的国际化40.银⾏垄断资本和⼯业垄断资本融合起来,混合⽣长⽽形成的⼀种新型资本是()A.混合垄断资本B.混合公司资本C.⾦融资本D.混合公司垄断资本4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个重要特征是()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原料输出D.劳动⼒输出42.第⼆次世界⼤战后,资本输出呈现出的⼀个新特点是()A.资本输出量逐渐减少B.私⼈资本输出逐渐成为占主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C.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逐渐萎缩D.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幅度提⾼4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消灭了私⼈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4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A.个别⾦融寡头的经济利益B.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C.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4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A.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B.维持⾼就业率C.保证财政的收⼊⼤于⽀出D.对国民收⼊进⾏再分配46.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消灭了竞争B.垄断缓和了竞争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D.垄断与竞争并存47.第⼆次世界⼤战以后,兴起的新型国际垄断组织是()A.国际卡特尔B.跨国公司C.国际托拉斯D.混合联合公司48.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指()A.⽣产全⾯社会化B.产品的商品化C.产品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49.资本主义⽣产⽅式的基本⽭盾集中表现为()A.私⼈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盾B.⽣产盲⽬扩⼤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相对缩⼩之间的⽭盾C.⽣产社会化和⽣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盾D.个别企业⽣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产⽆政府状态之间的⽭盾50.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A.⼈们主观愿望⽀配⾏动的结果B.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作⽤的结果C.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的结果D.⽣产关系⼀定要适合⽣产⼒规律作⽤的结果51.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发达国家必须经历⽽落后国家不必经历的时期C.发达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都必须经历的时期D.过渡到共产主义⾼级阶段的时期52.消灭剥削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A.⽣产资料公有制B.⽣产⼒⼀定⾼度的发展C.按劳分配原则D.实⾏计划经济5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发达的⽣产⼒B.⽣产资料公有制C.按劳分配原则D.共同富裕54.下述关于“按劳分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是⽣产的成果B.按劳分配的对象,也要由社会主义⽣产关系决定C.按劳分配既是个⼈消费品的分配⽅式,⼜是⽣产资料的分配⽅式D.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是消费资料5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产⼒的根本⽬的是()A.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B.实⾏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式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发展⼆、多项选择题56.⾃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有( )A.原始社会B.奴⾪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57.商品经济产⽣和存在的条件包括( )A.社会⽣产⼒的发展B.社会分⼯的存在C.⽣产资料的原始公社公有制D.⽣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E.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58.商品⼆因素的关系是( )A.价值的存在要以使⽤价值的存在为前提B.使⽤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C.使⽤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是使⽤价值的物质承担者E.价值的存在不以使⽤价值的存在为前提59.货币是充当⼀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段C.储藏⼿段D.⽀付⼿段E.世界货币60.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的B.⼈们既不能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C.⼈们在客观的经济规律⾯前是⽆能为⼒的D.⼈们可以利⽤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E.经济规律⼤多是长久不变的6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 )A.⼈们不能创造经济规律B.⼈们不能消灭经济规律C.⼈们不能改造经济规律D.⼈们不能违背经济规律E.⼈们不能认识和利⽤经济规律62.⽣产⼒和⽣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A.⽣产⼒决定⽣产关系B.⽣产关系决定⽣产⼒C.⽣产关系反作⽤于⽣产⼒D.⽣产⼒反作⽤于⽣产关系E.⽣产关系⼀定要适合⽣产⼒发展状况63.研究⽣产关系必须重视⽣产⼒的状况,这是因为()A.⽣产⼒和⽣产关系是社会⽣产不可分割的两个⽅⾯B.在⽣产⼒和⽣产关系的对⽴统⼀关系中,最根本的⽅⾯是⽣产⼒决定⽣产关系C.⽣产⼒是社会⽣产中最活跃最⾰命的因素D.⽣产⼒状况如何,决定有什么样的⽣产关系E.⽣产⼒的发展变化,决定着⽣产关系的发展变化6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A.商品的价值由⽣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D.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E.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与价值保持⼀致65.劳动⼒商品使⽤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A.它的使⽤价值是价值的源泉B.能创造出⽐⾃⾝价值更⼤的价值C.能够创造出⽣产资料的价值D.能够把⾃⾝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E.能够把⽣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66.资本主义⼯资( )A.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D.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E.是⼯⼈必要劳动的报酬67.剩余价值是()A.⽣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中超过劳动⼒价值的部分B.雇佣⼯⼈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价值的部分C.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价值后的剩余部分D.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消耗后的剩余部分E.雇佣⼯⼈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68.资本主义银⾏的利润( )A.是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的B.是银⾏雇员的劳动所创造的C.是银⾏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D.来源于⽣产部门的雇佣⼯⼈创造的剩余价值E.数量上相当于银⾏资本家⾃有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69.影响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是( )A.对劳动⼒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产率⽔平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产资本中的所占⽐重D.所⽤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E.预付资本量的⼤⼩70.资本主义再⽣产周期的阶段包括()A.⾼涨阶段B.萧条阶段C.滞胀阶段D.危机阶段E.复苏阶段71.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A.货币资本B.流动资本C.⽣产资本D.商品资本E.商业资本72.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它们是( )A.资本原始积累阶段B.⾃由竞争阶段C.经济起飞阶段D.垄断阶段E.经济停滞阶段7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有( )A.⽣产⼒⾃⾝发展规律的作⽤B.资本主义基本⽭盾消失的结果C.竞争仍然存在,竞争促使垄断组织关⼼技术进步D.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产关系进⾏局部调整,为⽣产⼒发展提供可能E.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为争霸世界展开综合国⼒和军备竞赛,促使⽣产技术发展74.垄断阶段的竞争同⾃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A.竞争的⽬的不同B.竞争的⼿段有了新变化C.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D.竞争的后果不同E.竞争的范围不同75.资本主义的垄断导致⽣产和技术停滞的趋势,其原因是( )A.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B.垄断会⼈为地阻碍技术进步C.国家强化了对经济⽣活和社会⽣活的⼲预和调节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进⾏军备竞赛E.垄断资本可凭借垄断地位获得⾼额垄断利润7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国有资本和私⼈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国家垄断资本和私⼈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设⽴国际垄断同盟E.设⽴国际经济组织77.马克思主义认为,与资本主义相⽐,社会主义经济运⾏和发展应具有()A.周期性 B.波动性C.⾃觉性D.计划性 E.⽐例性78.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建⽴社会主义⽣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B.经济运⾏和发展的⾃觉性、计划性与⽐例性C.个⼈消费品的分配实⾏按劳分配原则D.为实现共同富裕⼤⼒发展⽣产⼒E.实现了绝对公平79.社会主义之所以实⾏⽣产资料公有制,是因为( )A.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B.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C.公有制可以更快更好地发展⽣产⼒D.公有制是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前提E.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80.运⽤货币政策进⾏宏观调控,主要是对( )A.价格⽔平进⾏调节B.商品总量进⾏调节C.货币流通量进⾏调节D.利率进⾏调节E.平均利润率进⾏调节三、名词解释81. 商品经济:82. 价值:8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4. 纸币:85. 通货膨胀:88. 剩余价值:89. 资本循环:90. 社会总产品:91. 经济危机:92. 股票:93. ⾦融资本:9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95.按劳分配:四、简答题96.为什么说物质资料⽣产是⼈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97.简述⽣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B. 唯物主义、辩证法、自然辩证法C.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 劳动价值论D. 剩余价值论答案:D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 阶级斗争B. 剩余价值C. 劳动异化D. 社会契约论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7. 什么是剩余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获取的超出工人工资的那部分价值。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也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8. 请简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联系这一观点说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B.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C.用暴力手段掠夺殖民地财富D.用暴力手段掠夺本国人民财富2.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

”这句话表明A.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共有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3.在古代的物物交换中,一只羊能换两袋米。

这两种有用性完全不同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B.有不同的使用价值C.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应理解为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5.马克思说:“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转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

”这里所说的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是指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6.某厂生产一部笔记本电脑售价5000元,但此类笔记本电脑的大多数厂家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加C.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加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7.当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之后,货币就产生了。

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

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

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国际主义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哲学的贫困》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自然辩证法D. 社会辩证法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 阶级斗争5.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D. 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包括: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俄国民粹主义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以下哪些问题?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B. 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节D. 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消亡8.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目的是:A. 消灭私有制B. 实现共同富裕C. 建立无阶级社会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经济基础D. 政治制度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C. 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D. 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2. 马克思是如何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13. 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

页眉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A、物质利益关系B、政治利益关系C、平等交换关系D、自由买卖关系【A】2、支配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规律是A、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社会劳动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D、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B】3、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相互关系的正确论断是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二者完全一致D、价值由交换价值决定,二者量上没有区别【B】4、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D、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C】5、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A、价值尺度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D、流通手段职能【D】6、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等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B、大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C、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D、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C】7、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总公式是A、W — G — WB、G — W — GC、G —G′D、G — W —G′【D】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前提是A、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D、消费资料成为商品【B】9、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价值增殖过程中A、作用不同B、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C、创造价值的方式不同D、、创造剩余价值的方式不同【A】10、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A、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B、转移了劳动力的价值C、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D、创造了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11、资本循环所经历的时间包括A、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12、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用于购买A、厂房、机器设备的资本B、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资本C、劳动对象的资本D、劳动力的资本【D】13、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是由A、自然力对机器设备腐蚀造成的B、人为破坏机器设备造成的C、机器设备贬值造成的D、机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磨损造成的【C】14、公式Ⅰ(v+m)>Ⅱ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1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A、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B、表明了利润的本质C、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D、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在所获利润上的差别【C】16、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商品的个别价值B、商品的社会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格D、商品的垄断价格【C】17、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A、等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B、少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多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B】18、商业资本的出现,在一定限度内能够A、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减少流通资本量B、减少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增加流通资本量C、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增加D、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减少【A】19、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体现在A、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B、直接占有商业店员销售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C、直接榨取商业店员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D、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A】20、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无关D、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成反比【B】答案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政治关系B、宗教关系C、家庭关系D、生产关系2、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3、当代社会经济中第一生产力是指()A、人的劳动B、科学技术C、自然资源D、现代教育4、以下不仅适于一个社会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5、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生产资料D、生产工具6、资本总公式形式上的矛盾是()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价值增值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7、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是()A、借助于具体劳动创造出来的B、借助于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D、借助于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9、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1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劳动的报酬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1、下述哪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特有的()A、生产力理论B、资源配置理论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2、反映社会生产水平和状况的主要标志是()B、生产资料的数量C、生产工具D、劳动资料13、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的生产是()A、商品生产B、商品交换C、商品流通D、商品经济14、下列各项中一般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是()A、黄金B、其他贵金属C、硬通货D、有价证券15、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A、商品流通B、商品经济C、市场经济D、市场交换1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资本国家产生大量过剩资本的根本原因是()A、国内已无有利可得的投资场所B、国内已无落后的生产部门需要投资C、国内各部门投资已经饱和D、垄断资本必须获取高额垄断利润17、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原料输出18、国际经济一体化()A、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B、是各国独立发展经济的要求C、是各国放弃本国经济利益促成的D、意味着各国之间不再有经济矛盾19、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A、人们主观愿望支配行动的结果B、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C、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规律作用的结果20、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一个国家利息率的最主要因素是()A、历史和道德B、生活习惯和法律观念C、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D、商品的供求关系21、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A、现实的货币B、观念上的货币C、银行发行的纸币D、贵金属货币22、在历史上,资本的最原始形式是()A、产业资本B、商人资本C、工业资本D、可变资本2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24、在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C、无酬劳动D、抽象劳动25、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A、流通阶段B、销售阶段C、生产阶段D、购买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股票的特点有()A、不返还性B、流通性C、时效性D、风险性E、保值性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建立的形式有()A、普鲁士式B、法国式C、英国式D、美国式E、日本式3、银行资本包括()A、借贷资本B、自有资本C、借入资本D、信用资本E、小额存款4、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E、混合联合公司5、一定时期内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A、社会生产的产品总量B、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总量C、商品的价格水平D、商品价值的大小E、同一单位的货币流通速度6、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A、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判别B、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E、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来体现其经济政策导向,这些市场包括()A、商品市场B、资本市场C、劳动市场D、外汇市场E、国际市场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垄断资本()A、是通过银行业的竞争和资本集中而形成的B、是普通的借贷介入C、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D、通过固定的借贷关系影响企业的发展E、通过掌握企业的往来帐目和经营情况,对其进行监督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实质是金融资本()A、援助落后国家,促使各国经济均衡发展B、剥削、掠夺其他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C、确立和巩固对世界统治的工具D、建立国际垄断的基础E、使落后国家走向独立自主的前提1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有()A、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消失的结果C、竞争仍然存在,竞争促使垄断组织关心技术进步D、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可能E、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为争霸世界展开综合国力和军备的竞赛,促使生产技术发展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2、股票价格是如何决定的?3、为什么说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4、什么是商品?5、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原则?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7、垄断为什么引起经济发展的停滞趋势?8、为什么说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更替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过程?9、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四、论述题:1、试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马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

马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

马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D ) A. 社会的本质是阶级斗争 B.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C. 社会发展具有唯物主义的规律性 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社会的本质是阶级斗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具有唯物主义的规律性。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B ) A. 解放生产力 B. 解放生产力和消除剥削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实现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消除剥削,实现共产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 B ) A. 阶级斗争 B. 功利主义 C. 革命暴力D. 个人主义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阶级斗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灵魂。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 D ) A. 列宁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马克思和恩格斯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体系。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是( A ) A. 德国 B. 苏联 C. 中国 D. 法国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是德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开始了他们的研究和创作。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 B )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C. 英国资本主义的危机 D. 俄国社会的变革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 D ) A. 理想主义世界观 B. 唯心主义世界观C.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D. 唯物辩证主义世界观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是( A ) A. 实践性检验真理 B. 主观主义 C.客观主义 D. 统一认识和实践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是实践性检验真理,认为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考察和验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社会生产方式2、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A、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B、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结合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得结合D、是关系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生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B、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C、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D、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5、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6、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方式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与价值C、价值与交换价值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2、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3、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C、质和量上都有差别D、质和量上都无差别4、价值的本质是:A、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B、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C、两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关系D、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6、商品二因素决定于:A、商品的内在属性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都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C、使用价值都是由来自自然物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8、价值的源泉是: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劳动和土地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B、复杂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B、是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折算为尺度的D、以上都不是1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于:A、商品二因素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决定价格C、竞争决定价格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3、货币的本质是:A、媒介商品交换B、是资本的最初表现C、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D、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1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A、想象的货币B、实实在在的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纸币15、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为帮助同学更好地理顺政治经济学系统,实时复习、汲取上课所学,特将政治经济学课各章节重点整理以下,请各位同学课后仔细达成练习。

第一章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本源是什么?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停发展?3.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如何理解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5.什么是经济制度、经济系统?简述两者的关系。

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转的一般原理1.简述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的一般规律。

2.社会经济的两种形态是什么?3.什么是自然经济?14.什么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是什么?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是什么?5.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商品二因素?6.简述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7.什么是劳动二重性?简述详细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简述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8.商品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9.什么是劳动生产率?10.什么是个人劳动、社会劳动?为何说个人劳动、社会劳动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1.钱币的实质是什么?钱币是如何产生的?12.钱币有哪些职能?简述这些职能的作用。

13.简述钱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14.什么是纸币和信誉钱币?15.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收缩?16.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各是什么?如何理解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17.什么是市场调理?18.如何深入对创建价值的劳动的认识?19.如何正确认识价值创建与财产生产的关系?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1.简述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差别。

2.什么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钱币是如何转变为资本的?3.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二因素。

4.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一致?什么是剩余价值?5.简述资本的实质。

6.简述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照及意义。

7.土地、设施、原资料等生产因素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起什么作用?8.什么是节余价值率?9.绝对节余价值、相对节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什么是超额节余价值?10.资本主义薪资的实质是什么?11.什么是资本主义简单重生产和扩大重生产?312.什么是资本累积?资本家为何要进行资本累积?13.什么是资本的技术组成、价值组成和有机组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有机组成为何不停地提升?14.什么是资本聚集、资本集中?简述两者的差别与联系。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二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二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二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几种有代表性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2.0)A、4B、5C、6D、7正确答案:B2、根据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以把生产资本区分为:(2.0)A、固定资本与可变资本B、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D、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正确答案:C3、资本家用来购买厂房设备的资本属于:(2.0)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通资本D、流动资本正确答案:A4、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2.0)A、采用先进技术B、贱买贵卖C、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部价值D、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正确答案:D5、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哪些:(2.0)A、二元结构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发展极理论、市场均衡理论B、二元结构理论、发展极理论、市场均衡理论C、二元结构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发展极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市场均衡理论D、二元结构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发展极理论、自由贸易理论正确答案:C6、国内储蓄包括:(2.0)A、国家强制性储蓄和私人储蓄B、国家税收和私人储蓄C、国家税收、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D、国家强制性储蓄、国家税收、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正确答案:D7、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2.0)A、劳动生产率B、生产力C、科学技术D、生产关系正确答案:B8、C表示在银行外流通的货币,D表示活期存款,T表示定期存款和储备存款,O表示专业机构的负债,则广义货币供给量是:(2.0)A、CB、C+DC、C+D+TD、C+D+T+O正确答案:C9、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2.0)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C、不采取国家干预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正确答案:B10、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不包括:(2.0)A、加入世贸组织B、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C、创办经济特区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确答案:D11、经济发展是反映不发达国家:(2.0)A、经济逐步增长的过程B、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C、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D、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正确答案:B12、“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的原则有:①共商②共建③政策沟通④公平⑤合理⑥共享(2.0)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⑥D、②⑤⑥正确答案:C1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①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②产品分配关系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④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①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②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③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④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①生产力和上层建筑②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③生产力和生产方式④某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与赊购商品有关的货币职能是()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贮藏手段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①不同商品生产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②同一商品生产中分别进行的两个劳动过程③商品生产中同一劳动的两重属性④劳动过程中两种不同职能的分工7、在商品价值中()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①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③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④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9、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③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④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1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①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②流动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③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④固定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11、资本积聚是()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②小资本联合成大资本③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资本总额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12、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指()①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②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③无产阶级的收入绝对量的下降④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绝对恶化13、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①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②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③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④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14、资本的周转速度()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②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④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核心是()①恢复原有规模的再生产②扩大原有规律的再生产③社会总产品的实现④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6、固定资本更新是()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基础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因素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条件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①土地肥沃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④土地私有权的存在18、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着()①价值上下波动②生产价格上下波动③垄断价格上下波动④成本价格上下波动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①私人垄断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②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③工业垄断与银行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④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20、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①股份公司实现的②参与制实现的③控制国家政权实现的④竞争实现的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货币是()①人们协商的产物②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③经常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④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⑤商品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2、劳动不是商品,因为()①劳动发生在购买之后,而不是发生在购买之前②承认劳动是商品,无异于否定资本主义剥削③它本身没有价值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它的价值就是无法确定⑤它不能拿到市场上去交换3、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是()①生产原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②木质建筑结构磨损③钢铁设备锈蚀④刀具使用磨损⑤新机器取代旧机器,原机器设备贬值4、借贷资本的利息()①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②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③是企业全部利润④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m⑤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其他资本家集团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特点表现为()①资本输出的规模有了巨大增长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③资本输出的流向侧重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⑤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迅速增大三、计算题:(10分)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厂房120万元,使用期限30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导论一、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生产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生产力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6、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商品生产8、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生产力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10、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1、构成社会形态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为无产阶级服务B.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C.调整生产关系D.推翻剥削制度13、以下经济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B.科学抽象法C.唯物辩证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15、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B.社会制度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多选题:1、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B.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C.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B. 经济信息C.劳动手段D.科学技术E.劳动对象3、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管理4、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D.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E.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C. 政治制度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E. 产品的分配形式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D.人与社会的矛盾7、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于( )A.它的存在是客观的B.它的作用是客观的C.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它是永恒不变的E.经济制度是客观的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A.唯物辩证法B.科学抽象法C.矛盾分析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E.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辨析题:1、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在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过程中,期末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机会。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哲学体系,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可能出现在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中的试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请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列举并解释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等。

二、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学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

请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观点,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请解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并分析其对当代经济学的启示。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1. 马克思对社会变革的理论。

请解释马克思对社会变革的理论观点,包括阶级斗争、革命等,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2.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原理。

请列举并解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基本矛盾、社会意识形态等,并分析其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1. 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论观点。

请解释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论观点,包括国家、政权、民主等,并分析其对当代政治的启示。

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请列举并解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如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等,并分析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五、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学1. 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论观点。

请解释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论观点,包括意识形态、文化产业等,并分析其对当代文化发展的影响。

2. 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的基本原理。

请列举并解释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的基本原理,如文化批判、文化自由等,并分析其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六、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1. 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的理论观点。

请解释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的理论观点,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等,并分析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答案:B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A. 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B. 工人的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C. 工人的劳动时间等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D.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答案:A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过剩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C. 消费能力的不足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答案:B4.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5.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结构D. 社会关系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2. 解释什么是“异化”以及马克思如何理解异化。

答案: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失去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控制,从而失去了自我。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也表现在人的精神和社会关系上。

3.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1(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1(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①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②产品分配关系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④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①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②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③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④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①生产力和上层建筑②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③生产力和生产方式④某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与赊购商品有关的货币职能是()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贮藏手段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①不同商品生产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②同一商品生产中分别进行的两个劳动过程③商品生产中同一劳动的两重属性④劳动过程中两种不同职能的分工7、在商品价值中()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①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③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④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9、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③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④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1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①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②流动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③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④固定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11、资本积聚是()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②小资本联合成大资本③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资本总额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12、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指()①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②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③无产阶级的收入绝对量的下降④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绝对恶化13、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①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②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③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④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14、资本的周转速度()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②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④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核心是()①恢复原有规模的再生产②扩大原有规律的再生产③社会总产品的实现④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6、固定资本更新是()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基础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因素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条件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①土地肥沃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④土地私有权的存在18、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着()①价值上下波动②生产价格上下波动③垄断价格上下波动④成本价格上下波动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①私人垄断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②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③工业垄断与银行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④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20、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①股份公司实现的②参与制实现的③控制国家政权实现的④竞争实现的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货币是()①人们协商的产物②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③经常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④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⑤商品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2、劳动不是商品,因为()①劳动发生在购买之后,而不是发生在购买之前②承认劳动是商品,无异于否定资本主义剥削③它本身没有价值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它的价值就是无法确定⑤它不能拿到市场上去交换3、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是()①生产原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②木质建筑结构磨损③钢铁设备锈蚀④刀具使用磨损⑤新机器取代旧机器,原机器设备贬值4、借贷资本的利息()①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②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③是企业全部利润④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m⑤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其他资本家集团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特点表现为()①资本输出的规模有了巨大增长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③资本输出的流向侧重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⑤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迅速增大三、计算题:(10分)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厂房120万元,使用期限30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心得:马政经的复习最主要的是搞清每个概念所包含的意思。

把老师讲的习题和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做会,多做几套练习题就没啥大问题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是()①购买、生产、销售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③循环、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④危机、萧条、复苏、高涨2. 马克思说,()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劳动价值②剩余价值③劳动二重性④平均利润3.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4.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因此()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价值总量不变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总量增加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不变④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5. 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是以()①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为基础②商品供求关系为基础③商品的效用大小为基础④商品的价值为基础6. 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直接动机是()①追逐相对剩余价值②追逐绝对剩余价值③降低劳动力价值④追逐超额剩余价值7. “1 只绵羊= 5 克黄金”,从价值形式发展阶段来看,它属于()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③一般的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8.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①以暴力剥夺小生产者,把社会财富集中到资本家手中②不断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③资本家通过节制享受欲望来发展社会生产④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9.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①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③生产资料的实现问题④消费资料的实现问题10. 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①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③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④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11.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①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③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④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12. 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①总资本的大小②不变资本的大小③可变资本的大小④生产规模的大小13. 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①厂房、设备②原料③燃料④劳动力14.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②商品的自由交换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职能15.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中()①c+v+m 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②c+v 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 是新创造的价值③c 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 是新创造的价值④c 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 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 是新创造的价值16. 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①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②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③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④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17. 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生产资本的职能是()①为榨取剩余价值准备条件②生产剩余价值③实现剩余价值④分割剩余价值18. 资本的周转速度()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②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④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9. 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①对同一土地作追加投资的效率不同②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位置优劣不同③土地的经营垄断④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①商品的生产价格②商品的个别价值③商品的社会价值④商品的垄断价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请在每小题的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将正确选项前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心得:马政经的复习最主要的是搞清每个概念所包含的意思。

把老师讲的习题和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做会,多做几套练习题就没啥大问题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是()①购买、生产、销售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③循环、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④危机、萧条、复苏、高涨2.马克思说,()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劳动价值②剩余价值③劳动二重性④平均利润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4.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因此()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价值总量不变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总量增加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不变④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5.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是以()①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为基础②商品供求关系为基础③商品的效用大小为基础④商品的价值为基础6.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直接动机是()①追逐相对剩余价值②追逐绝对剩余价值③降低劳动力价值④追逐超额剩余价值7.“1只绵羊=5克黄金”,从价值形式发展阶段来看,它属于()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③一般的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①以暴力剥夺小生产者,把社会财富集中到资本家手中②不断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③资本家通过节制享受欲望来发展社会生产④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①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③生产资料的实现问题④消费资料的实现问题10.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①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③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④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1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①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③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④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12.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①总资本的大小②不变资本的大小③可变资本的大小④生产规模的大小13.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①厂房、设备②原料③燃料④劳动力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②商品的自由交换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职能15.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中()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16.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①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②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③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④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17.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生产资本的职能是()①为榨取剩余价值准备条件②生产剩余价值③实现剩余价值④分割剩余价值18.资本的周转速度()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②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④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9.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①对同一土地作追加投资的效率不同②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位置优劣不同③土地的经营垄断④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①商品的生产价格②商品的个别价值③商品的社会价值④商品的垄断价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将正确选项前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决定商品流通所必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①货币供应量②待流通的商品量③价格水平④货币流通速度⑤纸币的发行量2.价值是()①商品的自然属性②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③交换价值的基础④使用价值的前提⑤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3.相对过剩人口是()①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②人口增长的必然规律③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⑤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的同时,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增加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①二者都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剩余价值率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③相对剩余价值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不以技术进步为条件④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要求延长工作日,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部要求延长工作日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现代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程度的主要方式5.借贷资本的利息是()①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②平均利润的一部分③企业的全部利润④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剩余价值⑤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8分)。

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厂房120万元,使用期限30年。

机器30万元,使用期限5年。

投入流动资本50万元,周转时间3个月。

该企业年产值270万元,每月工人工资总额5万元。

运用上述资料计算:①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②剩余价值率是多少?③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2.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

3.简述固定资本无形(精神)磨损及其形成原因。

4.简述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

五、论述题(三选二,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为何劳动力成为商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2.试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3.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②2.③3.④4.④5.④6.④7.①8.②9.②10.③11.②12.③13.①14.③15③16.③17.②18.③19.①20.③二、多选题1.②③④2.②③⑤3.③④⑤4.①②③④⑤5.①②④⑤三、计算题①次/年②100%③400%四、简答题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

因为:(1)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2)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变动的。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①由于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资本积累而实现的,它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而资本集中则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的,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②由于资本积聚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速度的限制,它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它可以使个别资本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2)联系:①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的规模日益增大,它们可利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打败众多的中小资本,从而加快资本集中的速度。

②资本集中的结果,使资本规模迅速扩大,这就为采用先进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获得巨额剩余价值,从而加快了资本的积累和积聚。

3.固定资本的无形(或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引起固定资产无形磨损的主要原因有:①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固定资本价值降低;②出现新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

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①它们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是用来表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的,是剥削率;而利润率只是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是资本的增殖率。

②它们在量上是有区别的,剩余价值率比利润率要大。

③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似乎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五、论述题1.(1)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货币才转化为资本。

(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从形式上看,在资本总公式G—W—G′中,剩余价值表现为两个流通行为的结果,它似乎是在流通中产生的,这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3)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货币所有者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取得剩余价值,就必须在流通中即市场上找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属性,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劳动力成为商品:①劳动力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②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③劳动力的买和卖形式上平等的欺骗性。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1)Ⅰ(v+m)=ⅡC。

这是基本的实现条件。

这个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即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必须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平衡;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必须与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这样,全部社会总产品都可以实现。

在这一基本实现条件的基础上,还可推导出两个派生的实现条件:(2)Ⅰ(c+v+m)=Ⅰc+Ⅱc。

这个条件反映了生产资料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关系,要求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该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3)Ⅱ(c+v+m)=Ⅰ(v+m)+Ⅱ(v+m)。

这个条件反映了消费资料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对消费资料需求之间的关系,它要求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保持平衡。

3.(1)c+v是取得是生产成本的形式。

在c+v转化为生产成本后,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全部耗费资本的产物。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

(5分)(2)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不同,各部门的利润率有高有低,但现实生活中却是“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

说明存在着利润向平均利润的转化过程:①转化的原因——竞争和资本转移;②转化的具体过程;③平均利润形成后,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和它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出现差额。

(10分)(3)在平均利润形成后,企业按生产价格、而非商品价值出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