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将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纬度带的气候特点,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上的气候会呈现出这样的分布?”从而引出气压带、风带的概念。
教师通过以下步骤引导学生思考:
4.结合气压带、风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a.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何影响?
b.如何利用气压带、风带知识为人类生活、生产服务?
要求:撰写一篇小论文,不少于800字,阐述气压带、风带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5.观察并记录本地区近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本地气候的影响。
要求:结合实际观测数据,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本地气候的影响,形成书面报告,不少于500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地球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发现气压带、风带分布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空间思维。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3.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难点三: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学生需要掌握气压带、风带随季节变化而移动的规律,以及这一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设想:通过动态图演示、实时气象数据观察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并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气候现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现实生活中的气候现象为切入点,引出气压带、风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分享,共同探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和移动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课标解读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课标解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2. 使学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2.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3. 气压带和风带的特点4.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5. 气压带和风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动态图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中。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图像,引发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兴趣。
2. 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解释气压带和风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气压和风的关系。
3. 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讲解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和地球形状对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影响。
4. 探讨气压带和风带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移动规律等。
5. 讲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温度、风向等因素的影响。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对当地气候的影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7. 小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气压带和风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对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原因和特点的掌握。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拓展1. 介绍气压带和风带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探讨气压带和风带在航空、航运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
地理教案设计科目:高中地理选自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课题名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授课类型:新课授课时间:40分钟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以及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2、通过自主探究、推理式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进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名称、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动态形成过程及分布示意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1、讲授法:边播放幻灯片边讲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原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
2、演示法:播放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的动画,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3、谈话法:在讲解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回答、对话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获取和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一、回顾所学、新课导入教师:大气时刻在运动,而大气的运动形式复杂多样,其中最简单的形式就是我们上节课所学的热力环流,它发生的区域可以是小尺度的区域,比如说由于大气稀薄程度和湿度不同导致所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而形成的山谷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形成的海陆风【幻灯片展示山谷风和海陆风】,当然热力环流也可以发生在大尺度的区域,那么就全球而言,是否存在这样的环流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产生的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 学设计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这就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示意图。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同时学好这部分的知识对帮助理解气候成因、特点将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
但在本节内容中三圈环流的相关知识是学习的难点,但并不是重点,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三圈环流的结果即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两节课中学习了大气的运动,这些大气运动比较单一,为这一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大气的运动这一知识也比较抽象,同学们虽然在物理上已经学过了分力和合力的计算,但是很难应用起来。
所以这一节课,如何清晰地展示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学生一条清晰的思路是很重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2.识记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并掌握其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通过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的知识学习,学会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现象的知识迁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理解近地面气压带、风带成因和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
(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较难理解)●教学重点: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成因过程和名称●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比较式、问答式等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一边引导启发,一边画板图和读图讲授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8: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时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思想】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平面图),并说出移动规律。
通过理想地球单圈环流的铺垫,分步附加地球自转(地向偏向力)、公转(季节性移动)和海陆分布差异,得到三圈环流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得到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断裂和海陆高低压形势季节性转换现象,最终把推导得到的结论让学生明确下来。
按发生规律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极地、赤道冷热大势-极地高压、赤道低压-气压带相间分布-副极地低压、副热带高压-风带风向判断-风带命名),说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方向,在冬、夏海平面等压线图上标示高低气压中心。
【知识与技能】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三个低气压带、四个高气压带、六个风带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 运用地图和地球公转说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方向。
【过程与方法】1. 通过从理想假设出发不断附加条件,使模型逐步贴近实际,是简化复杂问题,探索其规律的重要方法。
2.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名称、分布、移动规律。
【教具应用】课件和投影仪【教学流程】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新课引入)唐朝诗人许浑考中进士,做监察御史。
他在秋天的傍晚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于是即兴作诗《咸阳城东楼》:“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可见通过风可观察天气的变化。
本节课将学习气压带和风带。
板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指导看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33页第一段,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大气环流?2.大气环流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1.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促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板书一、大气环流及意义【引入】“大气环流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1.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教材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延伸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
在整个自然地理学习过程,这一节都是基础,在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的过程。
难点:三维空间中的风的方向4.教学目标的确定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能力目标: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学以至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观。
5.教法设计设问式教学提出假设条件分析得出结论(单圈环流)否定其中条件之一分析得出结论一(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否定其中条件之二分析得出结论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探究式学习基本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方法。
基本思想:“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强调自主学习。
授新课学生小结启发思维讨论得出结论地球实际是在不停的自转,如果考虑自转因素,则单圈环流会不会存在?为什么?向学生提出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气氛单圈环流不会存在原因:地转偏向力的存在提出假设条件学生深入合作探究得到假设①地球自转②地球不公转③地球表面均匀引导学生探究:完成三圈环流绘图,并适时点拨层层导入,步步推进,带领他们分析问题。
气压带风带形成过程并绘出示意图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深入1、七个气压带形成机制有何差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教案
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2.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原因3.认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4.探究气压带、风带与地理条件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大气环流的概念2.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原因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4.气压带、风带与地理条件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世界气压图,并让学生观察地图中的气压等值线与风带的分布,引导学生思考:气压等值线和风带的形成与何种因素有关。
2.讲授(25分钟)(1)大气环流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明确大气环流是指地球表面大气运动的总体情况。
在大气环流中,温带气候带之间会形成许多气压和风向的变化,并形成气压带和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从热带气压带、副热带气压带、温带气压带、极地气压带四个方面讲解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并着重讲解由太阳辐射引起的地球表面温度差异,是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最主要原因。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从大陆性气候区、海洋性气候区、大西洋洋面气压、印度洋气压、南极洲地区五个方面讲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并通过地图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
(4)气压带、风带与地理条件的关系着重讲解由于地球自转而形成的科里奥利力,该力导致气压带、风带的存在与方向。
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科里奥利力、地形、纬度等因素解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遗传规律。
3.实例演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解释自己附近的气压带、风带确定本地的气候类型,并可以就本地气候类型进行喜欢或不喜欢的讨论。
4.课堂讨论与总结(10分钟)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就气压带、风带明确不清的地方进行分享,共同探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规律,并确定在不同地理条件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四、教学方法差异化教学、课堂讨论、任务式教学、案例教学。
五、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教材、地图、气压图六、教学评估1.课堂测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解答与气压带、风带相关的问题。
2.实例指导:让学生在实际气象观察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选取气象元素分析、判断本地的气压带、风带所属区域。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形成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3.培养自然科学的探究精神二、教学重点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夏季节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位置、成因3.季风环流的形成,东亚、南亚地区季风的成因及特征、影响的范围三、教学难点1.三维空间中高空和近地面风向2.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读图法、讲授法、谈话法、列表比较分析,精讲多练为主。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六、课时安排二课时七、教学过程(引课)氟氯烃的生产与使用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因大量排放氟氯烃而产生的臭氧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极上空课前复习: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思考: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
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
设计科目:高中地理选自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课题名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授课类型:新课授课时间:40分钟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以及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2、通过自主探究、推理式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进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名称、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动态形成过程及分布示意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1、讲授法:边播放幻灯片边讲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原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
2、演示法:播放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的动画,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3、谈话法:在讲解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回答、对话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获取和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一、回顾所学、新课导入教师:大气时刻在运动,而大气的运动形式复杂多样,其中最简单的形式就是我们上节课所学的热力环流,它发生的区域可以是小尺度的区域,比如说由于大气稀薄程度和湿度不同导致所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而形成的山谷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形成的海陆风【幻灯片展示山谷风和海陆风】,当然热力环流也可以发生在大尺度的区域,那么就全球而言,是否存在这样的环流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一一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产生的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课程类型】新课【传授目标】知识和技术:①能够说出单圈环流与三圈环流各自形成的条件、历程和原因②能够画出单圈环流与三圈环流的示意图③能够画出气压带和风带的环球漫衍图④能够指出春秋分、夏至日、冬至日的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偏向和位置历程与要领:①议决西席连合板书板画讲解单圈环流与三圈环流的形成历程——讲授法②学生查看气压带的形成历程动画,剖析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查看剖析法。
③学生根据板画合作探究、概括总结环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漫衍纪律——合作探究、概括总结法。
情绪、态度和代价观:①培育学生科学研究的要领和态度②培育学生探究事物的能力③理解大气运动历程对人类生存和成长的意义(气压带和风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④使学生存眷环球的环境标题,培育具有人文眷注和国际视野的人【传授重难点】重点:单圈环流和三圈环流的形成历程难点:单圈环流和三圈环流的形成历程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历程及其移动【课本剖析】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球自转公转和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同时本节内容也是以后学习环球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条件。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在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剖析】初中地理中对这部分的知识没有涉及,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环球的气候类型,但是气候的成因却知道的不多。
针对这一环境,西席在讲解内容需要细致、全面的举行,力求使学生明白明白的理解并掌握此中的知识点。
【传授要领】讲授法、查看剖析法、合作探究、概括总结法。
【传授用具】多媒体、板书【课时部署】1课时【设计思路与重难点突破】本节内容为鲁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章的内容主要讲解地球的大气运动。
议决这一章的传授,学生初步了大气运动状况成因、历程、特点及其类型。
本节课内容的重难点是单圈环流和三圈环流的形成历程,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历程及其移动。
我的设计本节课的思路是:在讲授新课的历程中,注重西席讲解;重要的结论由学生议决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己概括出来,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充分利用板书举行讲画连合将贯穿于整个传授历程中。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一、教材本课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际运用,又是研究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的基础,在教材上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些内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高考题经常涉及,属于地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
该节课内容较多,分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第二个课时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第三课时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学情本课涉及的内容逻辑性较强,而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发展,学习困难较大。
热力环流、风的受力或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同时本课涉及一些气候名称、涉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断,这些内容集中在一起,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所以我们除了补充必要的知识,梳理知识联系外,必须弱化具体气候分布、名称、特征的记忆,突出用规律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2.能够说出三圈环流形成的过程,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3.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亲自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四、教学重难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五、教学方法.通过作板图,采取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的方法化解难点知识进行教学;2.“问题导学”、多媒体实物投影;3.注意结合实际,多举例帮助学生理解;4.引导分析法、假设推理法、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巩固知识;5.借助比较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动手、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案
专业资料地理教案设计科目:高中地理选自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课题名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授课类型:新课授课时间:40分钟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以及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2、通过自主探究、推理式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进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名称、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动态形成过程及分布示意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1、讲授法:边播放幻灯片边讲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原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
2、演示法:播放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的动画,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3、谈话法:在讲解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回答、对话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获取和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一、回顾所学、新课导入教师:大气时刻在运动,而大气的运动形式复杂多样,其中最简单的形式就是我们上节课所学的热力环流,它发生的区域可以是小尺度的区域,比如说由于大气稀薄程度和湿度不同导致所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而形成的山谷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形成的海陆风【幻灯片展示山谷风和海陆风】,当然热力环流也可以发生在大尺度的区域,那么就全球而言,是否存在这样的环流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产生的气压带、风带。
(完整word版)《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降水的影响,并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为以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做好基础铺垫。
为了能让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进而使学生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免死记硬背。
学生已经掌握热力环流与风的相关内容,而本节内容以此为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能是单纯的教师讲授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推理探究式的学习过程。
再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对相关知识进行演示,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1)教师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热力环流及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
(2)在回顾热力环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Flash)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推理出理想状态(地球不自转)下,地球的大气环流状况,并发现赤道低气压带和极低高气压带的形成。
(3)在回顾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Flash)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发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以及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
(4)在学生不断发现各个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这一过程中,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
在教师设计的巩固反馈中,学生掌握并学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全球分布示意图。
(5)结合大气气温与水汽容量的关系,通过多媒体(Flash)课件演示,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的地区,其降水情况的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教学设计
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
二、目标分解
1、说出三圈环流的形成;
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
三、重点难点
说出三圈环流的形成并能正确绘制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名称及其移动规律。
四、课时安排
2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低纬环流
①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压;同时北极地面空气受冷收缩下沉,使得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高空形成低压,这时在同一水平面,近地面气流就要从极地流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之下,向赤道的气流偏转成极地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也解决了我们。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并了解其基本特性;(2)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理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绘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及其运动规律;三、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的绘制与理解。
四、教学课时:30分钟。
五、教学准备:地球仪六、教学过程(一)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1、复习(预计用时约5分钟)【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相对气温高,空气就会膨胀上升;相对气温低,空气就会收缩下沉。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完成这个热力环流图(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画图,如图一),其他同学也请在下面画一画。
【板书】如图一【提问】他画的对不对啊?【假设1】学生回答:对【讲评】:对。
中间气温高,空气就应该膨胀上升;两边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再沿着气流的方向把整个环流圈整合起来。
非常正确。
【假设2】学生回答:不对。
【讲评】:那个地方不对啊?假设1处不对:对了,很明显这个地方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气流方向应该是向上。
假设2处不对:对了,很明显这个地方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气流方向应该是向下。
2、导入(预计用时约5分钟)【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既然在局部地区的冷热不均能够形成空气环流,那么在全球的高低纬度间,是不是也存在这种空气环流呢?(不要求学生回答)【导入】请大家结合教材36页第一段进行思考,看看什么是大气环流,并且试着概括处大气环流的三个特性。
(学生看书,教师完成下列板书)【板书】2、2 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大气环流1、概念:2、特性:【讲述】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就称为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气压带风带第一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学科高中地理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版)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的形成。
2. 运用示意图、说明风带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马纬度”的故事。
【提问】为什么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经常无风? 通过故事引出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1、大气环流概念及作用1、大气环流概念及作用1.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1.2作用:把热量和水气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理清概念,有助于教学开展。
2.单圈环流【知识回顾】全球小尺度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提问】从全球都是度来看。
如果把A地换成赤道,把B 地换成北极,结果又会怎样?【情景假设一】假设条件:1.地球不自转;2.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3.地表性质均一。
【思考】(1)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什么地方受热较少?(2)受热不均,地球上的大气如何运动?(3)动一动:画出这种情况下全球气流运动方向?回顾所学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尺度思想,培养地理学的核心素养。
【教师总结】单圈环流的影响因素为:高低纬度的受热不均【情景假设一】假设条件:1.地球不自转;2. 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3.地表性质均一。
【思考】(1)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变化?情景假设,基于三个假设条件,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3.三圈环流(2)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学生回答】气流下沉运动【教师讲授】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力【思考】画出南半球的环流图。
【教师总结】1.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为:高低纬度的受热不均,地球自转;2.全球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教师讲解】七个气压带:热力因素形成的: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动力因素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随堂训练】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甲乙在近地面,丙丁在高空,箭头②④分别代表空气的下沉和上升运动,箭头①③代表空气的水平运动。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喜欢探究自然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待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地理素养。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确保教学质量。
1.教学活动: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a.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b.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
c.结合实际案例,解释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解答与反馈:学生完成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掌握。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二上课前。
5.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活动,检验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掌握程度。
6.课后作业:布置与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景泰五中张兴林班级:高一班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第二章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其影响贯穿于整个初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上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延伸和运用,又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白银二中的学生,从智力因素看,基础知识较扎实,认知能力强,从非智力因素看,学习兴趣较浓,敢于表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运用动画演示,通过学生参与演示,以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和过程。
2、记住全球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的名称,并掌握其分布规律和季节移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两个合作探究活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上台演示环流过程理解单圈环流、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激情。
四、教学重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五、教学难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演示法;引导分析法。
七、教学资源:导学案,多媒体课件,三圈环流演示道具,地球仪八、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以二战期间日本利用气球造成美国火灾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及形成的根本原因。
教师:简要复习热力环流,为学生探究单圈环流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学生活动:结合导学案,各学习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完成合作探究活动一,然后由一个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探究活动一:假设:地表均匀,不考虑地转偏向力,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
请在下图中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的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
结论:________环流设问过渡: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教师点拨:不能维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1.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教材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延伸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
在整个自然地理学习过程,这一节都是基础,在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的
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的过程。
难点:三维空间中的风的方向
4.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能力目标: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学以至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观。
5.教法设计
设问式教学
提出假设条件分析得出结论(单圈环流)
否定其中条件之一分析得出结论一(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否定其中条件之二分析得出结论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探究式学习
基本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方法。
基本思想:“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强调自主学习。
气压带风带形成过程并绘出示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