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1单元综合测试1含答案

高一地理1单元综合测试1含答案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1·高一保定期末)12月22日,在某一海洋考察船上观测到一天中的太阳高度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1~2题.1.以下四个纬度位置中,可能是该考察船这一天所处纬度位置的是()A.北纬66.5°B.北纬23.5°C.南纬66。

5° D.南纬23.5°【解析】由该地这一天太阳高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该地发生极昼现象,再根据日期可判断考察船应位于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答案】C2.据观测,这一天太阳高度最小时为北京时间12时。

由此可以推断该船所处的经度位置是()A.东经120° B.西经120°C.东经60° D.西经60°【解析】该地太阳高度最小时为0时,与120°E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为60°W。

【答案】D(2011·石家庄高一11月)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3~4题.3.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A.a—b—c—d B.a—b-d—cC.d-c—a-b D.c—d—b-a【解析】从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可确定出四地的地理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答案】D4.图中四个地点按昼长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a—b—c-d B.a—d—c-bC.b—a—d—c D.d—a—b-c【解析】d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a点是极点有极昼现象,b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有极夜现象,c点为赤道,故昼长由长到短为a—d-c-b。

【答案】B(2011·成都高一10月)下图中弧ACB是晨昏线,C点位于格陵兰岛上。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总星系D、地月系2、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3、首先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布鲁诺C、伽利略D、麦哲伦4、晴朗夜晚,我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A、行星轮廓模糊B、星云闪烁不定C、恒星闪闪发光D、彗星一闪即逝5、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A、北极星B、月球C、金星D、海王星6、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A、水星B、土星C、天王星D、冥王星7、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A、地球B、木星C、土星D、天王星8、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一组行星的轨道之间:()A、地球与金星B、金星与火星C、火星与木星D、木星与土星9、太阳能量的来源是:()A、氢气燃烧B、氦气爆炸C、核裂变反应D、核聚变反应10、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A、X射线B、Y射线C、黑子的多少和大小D、耀斑的强弱11、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A、南北极点B、南北极圈C、南北回归线D、赤道12、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A、昼夜的交替B、昼夜长短的变化C、春夏秋冬的更替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3、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A、0度B、23度26分C、66度34分D、90度14、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A、43度08分B、46度52分C、23度26分D、26度23分15、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A、公转速度较快B、公转速度较慢C、北半球正值春季D、南半球正值秋季16、不属于宇宙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是:()A、空间资源B、太阳能资源C、生物资源D、矿产资源17、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18、地球上全年都昼夜平分的地方是:()A、北极点B、南极点C、北纬30度线上D、赤道上19、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20、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的是:()A、北岸B、南岸C、西岸D、东岸21.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2.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B、全球各地昼夜平分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D、地球公转的速度达到最慢23.极夜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A、春分到夏至B、夏至到秋分C、秋分到冬至D、冬至到春分读2003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据此回答24、25题。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单元测试试卷03及答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单元测试试卷03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银河系、太阳系B.太阳系、地月系C.银河系、地月系D.太阳系、河外星系2.图中A属于()A.恒星B.星云C.卫星D.行星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

人类带地球逃离太阳系期间,暂居在距地面5千米的地下城。

根据材料完成3~6题。

3.“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条件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4.第二步人类利用木星引力,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木星引力大主要是因为()A.表面温度高B.体积质量大C.平均密度大D.公转速度快5.第三步地球在逃离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6.有关“流浪地球”计划的讨论合理的是()A.木星是类地行星,由岩石组成B.地下城位于地球圈层的地壳部分C.流浪地球的新家园在河外星系D.太阳活动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众多行星中,有许多与地球形态相似的行星,其中有一颗距离地球约35光年。

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它的大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A.太阳B.地球C.月球D.哈雷彗星8.材料中说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其主要依据是()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B.这颗行星有自己的运行轨道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D.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Ⅰ)第一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假如地球上没有大气,我们将看不到 ( ) A.太阳黑子 B.恒星的光线 C .流星现象 D.彗星的长尾 2.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巨大炙热的气体球 B.主要成分是氢和氧C .表面温度约1500万度D.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3.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活动是( ) A .色球、耀斑 B.日冕、耀斑 C .光球、黑子 D.日冕、太阳风 4.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中的"一千河"喻指的天体系统是 (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地月系 5.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 ) 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相宜 D .地球旁边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6.当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时 ( ) A .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剧烈干扰B .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加,紫外线有所减弱 C .爆发几分钟后某地降水量增多 D .对人造卫星的工作没有影响 7、下列四幅图中(图1-1),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①B .②C .③ D.④ 8.地球上一年内昼夜改变最大的地区是 ( ) A .赤道地区 B.南北回来线与极圈之间C .回来线与极圈之间 D.南北极圈以内9.北回来线以北地区,在昼长夜短期间,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的日期是 ( )A .春分日到秋分日B.春分日到夏至日C .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D.夏至日到秋分日10.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 .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C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D .地球位于近日点旁边11.由于地球偏向力的影响,导致河岸侵蚀的是A .北半球自南向北流向河流的西岸B .南半球自北向南流向河流的西岸C .长江南岸D .南北球自西向东流向河流的南岸读太阳直射点周年改变示意图(图1—2)回答12—14题。

2024年高一上册地理第一单元基础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4年高一上册地理第一单元基础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4年高一上册地理第一单元基础专项练习(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请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 下列哪个地理事物反映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A. 长江的流向B. 站得高,看得远C. 潮汐现象D.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2. 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不相等C. 经线是半圆形,纬线是完整的圆D. 各条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纬线平分地球A. 伦敦B. 悉尼C. 新加坡D. 纽约4. 下列哪个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更替C. 五带的划分D. 时间差异A. 昼夜交替B. 风力的形成C. 潮汐现象D. 五带的划分6. 下列哪个地理大发现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A. 麦哲伦环球航行B.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 郑和下西洋D. 达·伽马开辟新航路7. 下列哪个现象不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A. 昼夜交替B. 时间差异C. 五带的划分D. 地转偏向力A. 北京B. 伦敦C. 巴西利亚D. 开罗9. 下列哪个地理事物反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A. 河流的流向B. 地转偏向力C. 风向D. 地球公转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更替C. 潮汐现象D. 地球自转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 所有经线都等长,所有纬线也等长。

()3. 地球上划分五带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

()4.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5.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三、填空题(请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1.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______。

2. 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______。

3. ______是经纬网的基本构成要素。

4. 在地球仪上,经线的度数叫做______,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______经。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54分)1.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 .地球和火星B .水星和木星C .金星和土星D .火星和木星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B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 .太阳黑子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为11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只有若干分钟D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里3.下列现象,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A 极昼和极夜B 白天和黑夜C 夏季雨后的彩虹D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4.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哈尔滨B .北京C .广州D .南极长城站5.下列节气或月份,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 .7月初B .夏至日C .冬至日D .1月初6.关于晨昏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晨昏线始终和经线圈垂直B .时刻必然是6点或者18点C .太阳高度等于0D .晨昏线始终和经线圈重合,7.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中的“第一”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枚探空火箭和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1965年发射成功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l 号1970年发射成功C .第一颗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1985年发射成功D .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州”号2003年升空 8.下列4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地球不运动,就没有昼夜现象B .若地球不自转,但有公转,就没有昼夜交替的现象C .若地球有自转,没有公转,就没有昼夜交替的现象D .若地球有自转,没有公转,就没有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10.从冬至日到夏至日 ( )A .赤道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B .赤道以北的地区白昼越来越长C .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D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11.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总星系D .河外星系12.若黄赤交角为21°,则 ( )① ② ③ ④A 热带和温带范围都比现在缩小B 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大于1恒星年C 热带和寒带范围都比现在扩大D 一年内杭州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变小13.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 ( )A 、公转速度较快B 、公转速度较慢C 、北半球正值春季D 、南半球正值秋季14.北温带许多国家秋季的第一个月一般指A 8月B 9月C 10月D 11月15.在地球上,一年中每天正午的日影都是朝南的地方是( )A 北极点B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地区C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地区D 南半球各地16.当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时整,某地地方时是10时20分,它的经度是( )A .东经140度B .东经145度C .东经105度D .东经95度17.济南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按日期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7月1日,5月1日,3月1日,1月1日B .5月1日,3月1日,7月1日,1月1日C .3月1日,1月1日,5月1日,7月1日D .1月1日,3月1日,5月1日,7月1日18. 下图中,虚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表示偏转方向,画法正确的是( )19. 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厦门的昼在c\d 段渐长,D 点最长 ②厦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a 、b 段渐大,D 点达最大 ③从A →B →C →D ,所需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 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每年都不同。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人教版)民乐一中高一地理组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

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图1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22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2一3题。

2.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昆仑站B.中山站C.长城站D.南极点3.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A.①B.②C.③D.④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A.0°B.23°26′C.66°34′ D.90° C.上海D.广州5.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A.哈尔滨B.北京6.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氮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目冕层某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7~9题。

7.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A.中亚B.西亚C.东南亚D.南欧8.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滇B.湘C.皖D.鄂9.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

该月是:A.3月B.6月C.9月D.12月10.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1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金星B.月球C.太阳D.火星12.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13.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是:A.夏季B.春节C.冬季D.秋季14.地球内部的软流层分布于: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读右图判断15―17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1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0°,30°E B.0°,60°E C.30°N,30°W D .0°,120°E 16.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B.0°,180° C.0°,150°W D.150°W,180°17.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A.10时12时B.12时18时C.14时16时D.18时18时一架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日落时正好飞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此时北京时间是下午2点整,据此回答18~20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3)4:30(1分)19:30(1分)
(4)66°34′(2分)
(5)正北(北方)(2分)
29:(1)地球公转示意图 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2)ADCB
(3)②逐日减慢
(4)B
(5)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值将由南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26′变为南北纬30°,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扩大。
1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太太太阳阳直射射射点点逐日减慢逐日减慢逐日减慢南北北北回回回归归值将由南北纬值将由南北纬值将由南北纬232323262626变为南北纬变为南北纬变为南北纬303030太阳太阳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扩大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ABCC
6-10:CDCDA
11-15:DDAAB
16-20:CABAB
21-25:ACBBC
26:⑴夏至①(2分)
⑵北南(2分)
⑶23°26′N,90°W(2分)
⑷变长变大(2分)
⑸8小时8(2分)
27:
(1)2地球(2)A冬至(3)127.5°E(4)D(5)(10月11日)12点短
28:(1)40°N(2分)
(2)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同步测试含答案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同步测试含答案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测验卷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

1.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星座就是一个天体系统B、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C、总星系是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D、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2.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最长的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3.假如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大,那么()A、热带范围变大B、温带范围变大C、寒带范围变大D、五带范围不变4.当你站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广播报时北京时间12点整时,此时太阳位于()A、正南天空B、正南天空偏东C、正南天空偏西D、天顶5.太阳能量来源于()A.核裂变B、核聚变C、其他恒星D、银河系中心据美联社报道:2005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

据此回答6-7题。

6.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7.下列城市中,此时高频无线电通讯受影响最大的是()A、伦敦B、悉尼C、新加坡D、纽约8.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9.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每天都重合B、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10.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A、20°N,30°EB、25°N,25°EC、23.5°S,60°WD、40°S,120°W 1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D、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12.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A、20时B、20时56分4秒C、19时D、19时56分4秒13.与地球上具有存在和发展生命物质无关的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宜B、地球公转方向适宜C、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D、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14.极夜现象从北极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A、春分至夏至B、夏至到秋分C、秋分至冬至D、冬至到春分15.一年中,物体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16.甲地(36°N,128°E)与乙地(36°S、128°E)相比()A、自转角速度不同而线速度相同B、地方时不同,日出时间相同C、月份不同,季节相同D、正午太阳高度可相同也可不同17.若太阳直射在赤道,北京时间是4时28分,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A、120°E B、7°E C、127°W D、120°W18.福州6月份的太阳辐射强度比12月份大,主要原因是()A、6月份晴天比12月份多B、6月份福州正处于受季风盛行时期C、6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比12月份大D、6月份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19.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读图1-3图中的阴影部分为黑夜,且A点在极圈上。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 )A.最低一级B.最高一级C.次于银河系D.并列于银河系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A.诱发沙尘暴 B.维持地表温度 C.产生潮汐现象 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3、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就是指太阳每日的东升西落现象B.太阳黑子发生在日冕层,与年降水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反映,爆发时易引起磁暴和干扰短波通讯D.太阳风是一种高能带电粒子流,其爆发周期约为15年4、2006年10月底太阳活动频繁,耀斑爆发强度为近30年之最。

下列地理现象可能与太阳活动关系较大的是()①某地突降暴雨②有线长途电话突然中断③指南针突然失灵④某地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周期为11年⑤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⑥格陵兰岛夜空出现绚丽多彩的光芒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八颗行星中比较特殊B.现代宇宙探测结果表明,科学家在宇宙中找到了类似地球存在高级生命的天体C.地球自身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特征的“巧妙”组合,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理想条件D.太阳系中的行星几乎都在同一平面上沿着各自圆形轨道和相同方向绕太阳运行北京时间2011年9月30日16时09分,“天宫一号”顺利进入测试轨道,读“天宫一号”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题。

6.关于“天宫一号”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②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风能③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太阳系同级别④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同级别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人类在卫星上进行植物生长试验,是利用宇宙的( )A.空间资源B.太阳能资源C.矿产资源D.水产资源日全食是太阳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阳圆盘被黑色的月球阴影遮盖的现象。

右图为日全食照片,据此回答8~9题。

8.图中太阳被遮挡的发光部分是太阳的A.光球层 B.色球层C.日冕层 D.光球层与色球层9.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有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黑子、耀斑10、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 )A.盆地B.平原C.海洋D.高原11、2012年6月6日,天文爱好者观测到一个小黑点(金星)在太阳表面上徐徐移动,这种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它的发生原理与日食相似。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1. 地球是一个 ______ (球/椭球体)- 答案:椭球体- 解析:地球因自转产生了“离心作用”和“向心作用”的力,使得地球呈椭球形。

2. 以下哪个不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A. 自转- B. 公转- C. 偏转- D. 旋转- 答案:C- 解析:地球的运动有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偏转并非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3. 地球的自转轴倾角约为 ____ 度。

- 答案:23.5- 解析: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倾角,约为23.5度。

4. 假设地球上12点的太阳高度角为60度,那么此时的时间是____ 。

- 答案:中午12点- 解析:当太阳高度角为60度时,就是正午。

5. 以下哪个不是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A. 地图- B. 经纬度- C. 邮编- D. 地名- 答案:C- 解析:经纬度、地图和地名都可以表示地理位置,邮编属于邮政编码,不是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6.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什么?- 答案:南极和北极- 解析:地球自转轴两端分别为南北两极。

7. 地球公转一周约为 ____ 天。

- 答案:365- 解析:地球公转一周约为365天。

8.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哪些方式?- 答案:观察、实验和推理- 解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观察、实验和推理。

9. 地球上形成大部分的水资源是通过什么过程形成的?- 答案:水循环- 解析:地球上形成大部分的水资源是通过水循环过程形成的。

10. 下列地理事物中,与地球运动无关的是 ___ 。

- A. 白昼与黑夜的交替- B. 季节的变化- C. 月相的变化- D. 日食和月食- 答案:D- 解析:白昼与黑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和月相的变化都与地球运动有关,日食和月食是与天体运动有关的现象,与地球运动无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 1.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B.沟壑纵横的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C.广泛分布的黄土是当地岩石的风化物D.黄土疏松,极易被侵蚀2.寒流经过的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A.较稀疏 B.向高纬方向凸出C.较密集 D.向低纬方向凸出3..某洋流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低纬度海区,按顺时针流动,该洋流是A.东澳大利亚暖流B.秘鲁寒流C.巴西暖流D.日本暖流4.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每天都重合B.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5.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A.20°N,30°E B.25°N,25°EC.23.5°S,60°W D.40°S,120°W6.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7.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

则A.季节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昼夜长短相同D.地方时相同8.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球体形状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9.下列日期中,潮州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A.5月1日 B.6月1日 C.10月l日 D.1月1日10.正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北京的白天比潮州长 C.地球正运行到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B.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潮州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11.关于大气组成的正确叙述是A.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氧B.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C.水汽和固体尘埃主要集中在高层大气中D.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12.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A.连续性降水 B.沙尘暴天气C.狂风暴雨D.晴朗天气13.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光的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斜射作用14.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15.7月份亚洲大陆分布的主要气压中心是A.亚洲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印度低压 D.夏威夷高压16.以下各项的一组风带中,风向相同的有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17.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1),风向正确的是图118.对流层热量的主要来源是A.吸收太阳辐射 B.臭氧的吸收作用C.地面的反射作用D.地面辐射19.30ºN—40Nº之间的亚欧大陆西岸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20.气压带和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日期前后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 2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黑子 B.太阳风 C.耀斑 D.日珥22.关于三圈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有A.极地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地区B.南北纬30º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C.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D.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º附近相遇2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A.是每年的1月初B.是每年的7月初C.公转速度较快D.公转速度较慢24.在北京时间8点20分时A.东经130º的地方时是9点B.东经130º的地方时为7点40分C.东经130º(位于东九区)的地方时正好等于区时D.东经105º(位于东七区)的区时为7点20分25.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C.极地高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26.下列日期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是A.3月21日至6月22日 B.6月22日至9月23日C.9月23日至12月22日 D.12月22日至3月21日27.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水平运动影响的是A.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B.巴西高原的形成C.不断扩大的红海D.荷兰沿海地区缓慢下沉28.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有A.上部暖,下部冷B.空气对流运动显著C.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高空飞行有利2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A.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 B.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C.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 D.气温日较差减小30.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B.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C.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31.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有A.是由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的锋B.过境后气温和湿度骤降C.过境后气压降低D.快速移动的冷锋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降雨32.在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2),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正确的有图233.对流层大气中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红外线的主要有A.二氧化碳 B.水汽 C.臭氧 D.氮34.下列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A.秘鲁寒流B.西风漂流C.北太平洋暖流D.赤道逆流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B.南半球向气压带被切断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C.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断,印度低压最为突出D.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第二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 (共50分)36. 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8分)图3(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地理学科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及其各种现象的学科
B. 地理学科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C. 地理学科是以广阔的地球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
D. 地理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下列区域普遍出现动植物稀少、人口稀少或无人居住的现象的地理区域是()。

A. 高温沙漠地区
B. 高海拔山地
C. 冷极地区
D. 居民点密集的城市地区
3. 地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可以通过人的活动来造成影响、改变或加剧。

下列地理现象中,能够通过人为活动加以改变或加以影响的是()。

A. 洪水
B. 降雨
C. 气候
D. 山体滑坡
二、填空题
1. 中国最大的城市是()。

2. 经线的度数最多是()度。

3. 气候变化对于人口的迁移和贸易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是由()和()这两个要素所决定的。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地理?
2. 请简述经纬度是什么,它们在地图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D
二、填空题
1. 上海
2. 180
3. 温度与降水
三、简答题
1.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经度和纬度是地球表面上的两个重要坐标,经度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纬度用来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它们在地图上的作用是确定地理位置,帮助导航和测量距离。

高一地理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登陆火星五周年之际,“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

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

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示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

据此回答1~2题。

1.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B.火星上没有液态水C.火星表面温度高D.火星上大气稀薄2.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火星公转速度快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稀薄D.火星的质量小下图是太阳系局部示意图,黑点表示小行星。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A.①B.②C.③D.④4.地球和天王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相差240多摄氏度,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而天王星没有B.地球上有人类活动,大量的工厂炉灶等多年排放的废热使地球表面增温,而天王星上无人类活动C.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强烈温室效应所致D.地球距离太阳近,天王星距离太阳远,二者获取的太阳辐射差异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

据此完成5~6题。

5.此恒星耀斑爆发时( )A.是一个暗黑的斑点B.是一个增亮的斑块C.一定会扰乱地球大气层,造成无线通信中断D.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的异常6.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②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③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④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下图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

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据此完成7~8题。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试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试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Ⅰ)第一单元测试题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假如地球上没有大气,我们将看不到 ( ) A.太阳黑子 B.恒星的光芒 C .流星现象 D.彗星的长尾2.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巨大炽热的气体球 B.主要成分是氢和氧C .表面温度约1500万度D.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3.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活动是 ( ) A .色球、耀斑 B.日冕、耀斑 C .光球、黑子 D.日冕、太阳风4.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中的"一千河"喻指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地月系 5.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 ) 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 .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6.当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时 ( ) A .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B .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弱C .爆发几分钟后某地降水量增多D .对人造卫星的工作没有影响 7、下列四幅图中(图1-1),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① B.② C .③ D .④8.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A .赤道地区B.南北回归线与极圈之间C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D.南北极圈以内 9.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昼长夜短期间,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的日期是 ( ) A .春分日到秋分日B.春分日到夏至日C .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D.夏至日到秋分日 10.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 .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 C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11.由于地球偏向力的影响,导致河岸侵蚀的是 ( ) A .北半球自南向北流向河流的西岸B .南半球自北向南流向河流的西岸 C .长江南岸 D .南北球自西向东流向河流的南岸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图1—2)回答12—14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单元测试题5套汇编(WORD版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单元测试题5套汇编(WORD版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单元测试题5套汇编(WORD版带答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单元测试题5套汇编(WORD版带答案)章节目录:第一章行星中的地球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70分)1.“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小题。

(1)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飞船发射直播时,当地时间是()A. 16日6时30分B. 16日18时30分C. 17日4时30分D. 17日20时30分(2)下列光照图中,最符合该日全球昼夜状况的是()A. B.C. D.2. 2017年2月23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带内。

图1为“TRAPPKT-1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小题。

(1)与“TRAPPIST-1系统”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总星系(2)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是因为()A. 与TRAPPIST-1距离适中B. 天体表面平坦C. 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D. 有肥沃的土壤3.我国A市某中学(左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2)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A. 惊蛰到立夏B. 立夏到小暑C. 白露到立冬D. 立冬到小寒4.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

读“川藏铁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地理试题(1)【新人教】命题范围:必修一第1单元(行星地球)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读下图,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中与②④⑤对应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B.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C.地
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 2.这些蔓
延的火山灰之后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看见的满天星星绝大多数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4.太阳的能量来源是() A.黑子和耀斑爆发时放出的强烈射电 B.太阳风抛出的太阳粒子流 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读下图,完成5~7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
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D.丁 6.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7.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8.右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b B.a、c C.a、
d D.b、d 9.当北京时间为19点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A.8点 B.12点 C.13点 D.6点 10.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③地球不停地自转④太阳
的照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自然
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形成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喷发 12.关于太阳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A.主要类型是太阳黑子和太阳风 B.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多的时候,通常耀斑也多,但它们出现的地方不一样 D.太阳黑子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耀斑没有周期性图1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

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13~15题。

13.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14.我国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的是() A.①到② B.②到③ C.③到④D.④到① 读“太阳光照图”(图2),回答16~18题 16.形成昼夜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黄赤交角的存在 D.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17.图中() A.AB 是晨线 B.AB是昏线 C.AN是晨线 D.BN是晨线 18.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地球公转的周期 C.一个太阳日 D.一个恒星日 19.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 A B. B C. C D. D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20~21题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20.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21.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方时的不同 D.黄赤交角的存在 22.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② ③ ① 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 A.① B.② C.③ D.④
23.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
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读下图,判断24~25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2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B.0°,60°E C.30°N,30°W D.0°,120°E 25.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60°W,180° C.0°,150°W D.150°W,18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卷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名称:A , D 。

(2)2011年5月4日《文汇报》报道,又有4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这几颗小行星所在的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 A.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3)图中的天体系统中包含有地球的是和,其中最高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4)据图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7.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名称: A. B.(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纬线名称和纬度:②名称:,纬度:。

(3)图中字母表示的范围有阳光直射的是,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

(4)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的规律。

28.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7分):
(1)图中分界面A是界面,B是界面;
(2)在界面B上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

(3)图中圈层C是 D 是 H是; 29.读图11,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恒星①是星,平面④的名称是,平面⑤的名称是。

(3分)(2)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冬季就是一年中,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北京是(季节)。

(3分)(3)当太阳直射点在E点时,北半球是(节
气),我们半期考期间,太阳直射点正由(填字母)移至(填字母)的过程中。

(3分)(4)角②的度数是,该角会发生微弱的变动,若此角度变小,五带中范围扩大的是;若此角度变大,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变大、不变、变小)。

(4分) 30.右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3分)(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此时日期是_________,节气是_________,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甲点的昼长为_________时,乙点的昼长为_________时。

(5)此时甲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

(6)乙点的经度是_________ ,此时乙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

(7)有一水平运动的物体从乙点向正北运动,将向什么方向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A A D A A D C C C D B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B D C C B B D D A A D
二、综合题(50分) 26.(10分)(1)地球天王星(2分)(2)
D (2分)(3)太阳系地月系太阳(3分)(4)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日地距离适中。

(3分) 27.(7分)(1)A.北寒带 B.北温带(2分)(2)南回归线23026’S(2分)(3)C A (2分)(4)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1分) 28.(7分)(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分)(2)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2分)(3)地幔外核内核(3分) 29.(13分)(1)北极地球公转轨道面地球赤道面(3分)(2)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冬季(3分)(3)夏至 G H(3分)(4)66°34′(1分);热带和寒带(2分);变小(1分) 30.(13分)(1)略(1分)(2)6月22日夏至夏季(3分)(3)23°26′N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4)昼短夜长 0 12(3分)(5)0°(1分)(6)150°
E 12时(2分)(7)向右(向东)(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