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柱弱梁 强剪弱弯 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
怎么理解强节弱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
怎么理解“强节弱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是一个从结构抗震设计角度提出的一个结构概念。
就是柱子不先于梁破坏,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可能会整体倒塌,后果严重!所以我们要保证柱子更“相对”安全,故要“强柱弱梁”;“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预兆的--如开裂或下挠等,而“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的破坏,没有预兆的,舜时发生,没有防范,所以我们要避免发生剪切破坏!这就是我们设计时要结构达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这个目标。
人为的控制不利的、更危险的破坏发生!强节弱杆,就是强节点,比如梁跟柱的节点,弱杆,梁就属于杆类构件。
强柱弱梁
现行规范设计方法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如下规定:
其中,对不同级别框架以及不同类型框架增大系数取值如下:
现行规范设计方法
对于框架结构底层柱下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做了如下规定:
此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6.2.1、 6.2.2、10.2.11以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1.4.1条中做了同样的规定。
规范是考虑了钢筋超配10%的基础上给出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众所周知,加大截面配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力就能提高。但是多数 情况下设计人会放大了梁端的钢筋,使得梁端部钢筋超筋,但是 对框架柱却不做调整。
存在误区
“强柱弱梁”与梁柱的线刚度之比存在关联 强柱弱梁是概念设计的一部分,强柱弱梁并不是说柱子的线刚度比 梁的线刚度大。线刚度影响的只是内力分配,与构件的抗力并无关 系。工程中,很多情况下柱子的线刚度比梁的小,强柱弱梁的实现 是通过内力调整、构件配筋来实现的。
存在误区
设计中随意放大框架梁的端部钢筋。
浅谈 “强柱弱梁”
为了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结 构设计中,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对工程设计进行把控,其中“强柱弱 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是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原则。在 此,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强柱弱梁”的相关概念、重要性以及规 范中如何体现这一重要原则。
何谓“强柱弱梁”?
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与框架的破坏机制密切相关。试验研究表 明,梁先屈服,可以使整个框架有比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 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增大,抗震性能比较好。如果柱先屈服, 则可能使整个结构行规范设计方法
所谓“强柱弱梁”是指节点处柱端实际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实 际抗弯承载力,两者的比值称为“柱梁抗弯承载力比”。该比 值越大,实现“强柱弱梁”机制的可能性就越大。现行设计规 范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来避免或延迟柱端出现塑性 铰。
强剪弱弯和强柱弱梁这两个基本概念在桥梁设计中的想法
强剪弱弯和强柱弱梁这两个基本概念在桥梁设计中的想法
.道理很好解释,梁坏了,柱不坏,而柱坏了梁必坏,从破坏的严重性和修复的方便性角度来讲,应该是后者的结果要坏些.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应该保证结构梁的破坏形态先于柱的破坏发生.在技术上来讲,应该是在极限荷载来的时候,应该保证塑性绞先在梁中出现.因为这个塑性绞的出现可以对结构产生一次内力重分布.因此实际上在我以为,考虑强柱弱梁实际上就是指这个内力调幅的程度.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构件而言,最大的好处似乎就是这个调幅,因为这样工程师可以控制结构使其承受设计者需要的荷载,而不是按结构力学计算的荷栽.比如说,以三跨连续梁为例,支点弯距大于跨中弯距.支点配筋应该比跨中多些.但是在设计时,我们可以人为将支点弯局降下来,将跨中弯具加上去.只要保证两者之和依然等于调幅之前的值.这个调幅的程度完全取决于设计者的经验和理论水平.甚至在工民建中,有些人可以将其调为零.塑性绞及与其相关的内力调幅之运用,我出来没有在桥梁设计中碰到或者听说过.偶然讨论起来,就说点看法,不一定对了.不过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讨论这个话题.
其次是强剪弱弯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认为归跟结底是个延性破坏的问题.剪力破坏是个脆性破坏,而弯句破坏由于钢筋的延性(当然是指适筋的情况下),破坏有裂缝征兆,便于发现.这个就使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多注意箍筋和弯起筋配置.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多数人对承载能力或者裂缝控制的抗弯筋更加重视些.这里提到盖梁我还想说一个问题,不指一两个文献反应,用新规范的极限状态法计算盖梁之不适用.对于这一块,要是不需
要提计算书的话,有的还是习惯于用手去按容许应力法来算.似乎很多盖梁和规范推荐公式的计算模式也不太一样.所以完全照般规范写写计算书存存档还可以,自己心里还是要有个底的.。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
结构设计中,为了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对工程设计进行把控,其中“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是框架部分抗震设计应遵守的重要原则。
考虑到钢筋混凝土框架由于自身特性,它的抗地震倒塌能力与其破坏机制密切相关,故根据上述原则,我们期望当大震作用时框架能够按如下方式发生破坏:1)梁先于柱破坏。
梁的破坏是构件破坏,属于局部性的破坏,而竖向构件的破坏会危及整体结构的安全性,造成结构倒塌,故柱比梁重要,最先保证柱的安全;2)保证构件的抗剪能力应好于抗弯能力。
“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破坏,没有预兆,瞬时发生;“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所预兆的,工程中我们需要避免发生剪切破坏,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3)节点的承载力应高于连接的构件,如果节点发生破坏则意味着与之连接的梁柱均失效。
然而,现实中的效果并非如预期设想。
以汶川地震为例,震害现场调查发现:柱剪切破坏严重,梁柱节点区破坏严重;框架柱上下端出现塑性铰,我们几乎没有看到设计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出现,典型震害现场如下图: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很多,例如设计计算的缺陷、抗震构造的不合理和理论研究的滞后等,本文将结合规范,分析其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并详细介绍如何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设计。
规范规定1强柱弱梁的相关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条:一、二、三、四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者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符合上式要求,但应符合下式要求: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同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以下简称《高规》)、、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条。
如何理解“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
1强柱弱梁1.1“强柱弱梁”的本质指梁柱节点处,柱端现实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现实受弯承载力.为什么要包管“强柱弱梁”?因为框架构造的变形才能与其损坏机制有很大的关系.研讨标明:梁先屈从,即梁端先消失塑性铰,可使全部框架构造产生较大的内力重散布,从而加强构造的耗能才能和极限层间位移,抗震机能较好.若柱先屈从,则可能使全部构造变成几何可变系统,造成构造倒塌.如何包管“强柱弱梁”?一般采取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办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离取1.4.1.2.1.1),PKPM程序主动斟酌这一划定.哪些身分导致无法精确切现“强柱弱梁”?①构造内力剖析时斟酌了楼板的束缚感化(梁截面为T形,PKPM中以边梁和中梁的刚度放大系数来斟酌),但梁的承载力设计时仍以矩形截面来配筋,并没有斟酌楼板的束缚感化,低估了梁的承载才能.现实应当如许处理:按T形截面进行的内力剖析,就应依据所得的承载力按T形截面进行配筋;或者将按T形截面进行内力剖析后所得的承载力除以梁刚度放大系数,然后按矩形截面进行配筋.②梁端配筋采取的是柱中线处的内力,而现实上应当采取柱边的内力,而柱中线处的内力比柱边的内力大约20%,现实上增长了梁端的配筋.③因为设计习惯和钢筋须要合并等原因造成梁配筋的增大.2强剪弱弯“强剪弱弯”的本质指梁.柱和剪力墙底部的斜截面现实受剪承载力大于现实受弯承载力.为什么要包管“强剪弱弯”?因为曲折损坏是延性损坏,有必定的征兆,如裂痕.挠度等;而剪切损坏是脆性损坏,没有任何前兆忽然损坏.所以要包管构件在产生曲折损坏前不产生剪切损坏.如何包管“强剪弱弯”?一般采取增大梁端.柱和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的办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分离为1.3.1.2.1.1;柱剪力增大系数分离为1.4.1.2.1.1;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分离为1.6.1.4.1.2).PKPM程序主动斟酌这一划定.具体配筋时,可采纳以下措施来尽量包管“强剪弱弯”:1,增大箍筋直径,减小箍筋间距.2,须要时,某些构件的箍筋可全长加密,如连梁.短柱等.3,主次梁交代处,设臵附加箍筋和弯起钢筋.3强节点弱构件“强节点弱构件”的本质指节点区域的现实承载力大于构件的现实承载力.为什么要包管“强节点弱构件”?因为节点掉效,与之相连的梁柱等构件全体掉效,构造也坍塌掉效.若何包管“强节点弱构件”?一般经由过程构造措施来解决,如划定梁纵筋的锚固长度.锚固情势等,详见《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10.4节梁柱节点.梁的延性靠的是箍筋,箍筋束缚混凝土,可延伸混凝土从受压到损坏的时光.地震时产生的程度剪力重要靠箍筋来承担,这也是须要进步延性时采取箍筋加密的根起源基础因.而梁的纵筋重要用来承担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梁的底面和顶面纵筋的比值是用来进步梁端的塑性迁移转变才能,不是梁延性的重要掌握身分.“强梁弱柱”损坏剖析抗震设计中,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一向是列国抗震规范所强调的, 但汶川地震的现实情形不容乐不雅.实现“强柱弱梁”,现行规范消失缺少.叶列平等[ 2] 就“强柱弱梁”未能实现的原因提出诸多不雅点, 以为消失这一损坏现象的原因有: 填充墙等非构造构件的影响;楼板对框架梁的承载力和刚度增大的影响; 框架梁跨度和荷载过大, 使梁截面尺寸增大,梁端抗弯承载力增大; ! 梁端超配筋和钢筋现实强度超强; ∀柱轴压比限值划定偏高, 柱截面尺寸偏小; # 柱最小配筋率和最小配箍率偏小; ∃大震下构造受力状况与构造弹性受力状况消失差别; % 梁柱靠得住度的差别.现阶段而言, 应重要斟酌以下几个方面的身分.填充墙等非构造构件影响填充墙作为框架构造的重要构成部分, 重要起围护感化, 而不作为受力构件消失.但其消失不成防止地影响构造受力机能: 构造错层处.楼梯.窗劣等部位, 填充墙使框架长柱变成短柱, 产生剪切损坏;统一楼层间填充墙位臵.数目的变更, 在程度偏向转变构造的侧向刚度散布, 从而转变地震内力的散布;不合楼层间填充墙位臵.数目的变更, 在竖直偏向转变层间刚度散布, 形成“单薄层”,最终导致“层屈从机制”的消失.现行抗震规范[ 3] 第3.7. 4 条划定: 围护墙和隔墙应斟酌对构造抗震的晦气影响, 防止不合理设臵而导致主体构造的损坏, 但未给出若何斟酌填充墙对构造抗震晦气影响的具体办法.工程盘算中常采取斟酌非承重墙刚度对构造自振周期的折减系数T 来调剂构造的自振周期, 从而影响地震力的盘算, 这事实上是远远不敷的.笔者经由过程有限元程序剖析一典范框架构造( 构造尺寸及布臵如图2, 底层层高3. 9 m, 其余为3. 3m, 共10 层,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柱为C35)不合填充墙材料.不合空间布臵时, 在T aft 地震波.El-Cent ro 地震波和广州人工波感化下的构造地震反响, 以为:( 1) 填充墙材料性质造成其自身刚度的不合, 随填充墙自身刚度减小, 对框架抗侧刚度的进献减小,依次是尺度砖.空心砖.加砌混凝土砌块, 但即使采取低强度砌块, 填充墙刚度对框架构造的影响也不克不及完整疏忽.( 2) 构造统一层随隔墙数目增长, 周期减小, 构造刚度变大, 层间刚度突变越来越不显著, 当高低层的隔墙布臵仅有少量差别时, 构造周期异常接近, 影响很小.( 3) 令楼层填充墙截面面积与其上相邻一层填充墙截面面积之比为w , 当某层w ≤45%时, 应将该层视为“单薄层”.为包管有足够的安然度, 现实设计进程中, 建议w 不低于60% .( 4) “单薄层”在底层时, 对构造整体机能影响最大, 地震力感化下底层产生损坏的可能性最大; “单薄层”往顶层移动, 只在“单薄层”位臵处位移增大,刚度突变, 高低层刚度比增长, 但与其上相邻三层刚度均值之比却在减小, 刚度比不知足规范请求; “单薄层”在顶层时, 对构造整体影响最小. ( 5) “单薄层”填充墙的数目及其在楼层中的位臵是影响自振周期盘算的两个重要原因; 随“单薄层”位臵不合, 填充墙对框架抗侧刚度的介入率不合, 随高度增长而有所减小, 建议规范提出斟酌填充墙影响的框架抗侧刚度盘算模子.楼板对框架梁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框架构造中, 楼板与梁配合浇注, 现实介入梁的受力, 必定程度上进步了框架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影响现浇楼板对框架梁加强感化程度的重要身分有节点类型.横向梁刚度以及侧向位移值[ 4] .楼板内的钢筋会使框架梁的现实抗弯承载力增大20%~30%, 甚至有些情形下会增大近1 倍[ 5] .但构造设计中仅斟酌楼板对框架梁抗弯刚度的进步, 将中梁和边梁的刚度按原框架梁矩形截面刚度乘2. 0 或1. 5的增大系数.此做法固然增大了梁端弯矩, 但同时亦增大了梁的配筋, 且楼板钢筋的感化未计入.是以,要真正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目的, 必须斟酌楼板有用翼缘宽度规模内, 梁受到的加强感化, 并将其等效为T 形或者形梁进行设计盘算.柱轴压比的影响文献[ 3] 划定, 框架构造柱的轴压比限值在0. 7~0. 9 之间, 随抗震等级进步而减小.与日本规范比拟, 我国规范的轴压比要大许多, 是其2~3 倍.轴压比限值越高, 柱的截面许可尺寸就越小.这一做法固然可以或许知足应用空间大.美不雅经济的请求, 但减小了安然储备, 同时下降了梁柱线刚度比, 使得“强柱弱梁”机制难以实现.抗震规范对“强柱弱梁”的斟酌现行抗震规范对“强柱弱梁”的斟酌重要经由过程调剂梁端柱端弯矩的比值来掌握.因为地震的庞杂性.楼板的影响.钢筋屈从强度的超强, 难以经由过程精确的盘算真正实现“强柱弱梁”.规范最新修订稿[ 6] 即送审稿对上述条目作了恰当调剂, 进步了框架构造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从本来的“一级取1. 4.二级取1. 2.三级取1. 1”,进步到“一级取1. 7.二级取1. 5.三级取1. 3; 其他构造类型中的框架, 一级取1. 4.二级取1. 2.三.四级取1. 1”.为了防止底层柱底过早消失塑性屈从, 对本来的“一.二.三级框架构造的底层, 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应分离乘以增大系数1. 5.1. 25和1. 15”,进步到“一.二.三.四级框架构造的底层, 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应分离乘以增大系数1. 7.1. 5.1. 3 和1. 2”.同时指出, 要真正实现“强柱弱梁”,除了按现实配筋盘算外, 还应计入梁两侧有用翼缘规模楼板钢筋的影响.所以送审稿虽在必定程度上加大了框架柱的配筋量, 但可否真正实现“强柱弱梁”, 尚消失疑问.送审稿( 文献[ 6] ) 同时修正了框架构造的抗震等级肯定前提, 将文献[ 3] 中以30 m 为界线区分不合设防烈度区域的抗震等级, 改为以24 m 作为界线高度; 并将柱轴压比限值, 从本来的一级取0. 7.二级取0. 8.三级取0. 9, 下降为一级取0. 65.二级取0. 75.三级取0. 85.这对24~30 m 高的框架构造来讲, 承载力得到较大晋升, 同时, 柱轴压比限值的减小必定程度上晋升了柱的承载力和刚度.此外, 送审稿从“强剪弱弯”角度动身, 进步了柱剪力增大系数: 由本来的一级取1. 4.二级取1. 2.三级取1. 1, 进步到一级取1. 5.二级取1. 3.三级取1.2.“强柱弱梁”损坏机制的实现受到浩瀚现实身分的制约, 必须进一步研讨填充墙等非构造构件对梁柱刚度的影响并表现到设计盘算中去; 必须进一步研讨现浇楼板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并在现实设计中予以斟酌; 还须要更为严厉地限制柱的轴压比,以进步柱的刚度至合理规模.建筑抗震规范送审稿固然进步了柱的弯矩增大系数和剪力增大系数, 同时下降了判别框架构造抗震等级的界线高度, 使柱承载力得到进步.算例柱的抗弯承载力晋升10. 8% ~33. 1%, 抗剪承载力晋升11. 1% ~19. 3%, 但仍“只在必定程度上减缓柱端的屈从”.在柱承载力进步的同时, 结构造价有所进步,总造价增长19. 9%阁下.包管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设计为了包管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概念,设计中应知足如下请求:⑴实配柱纵筋和箍筋时,应斟酌梁翼缘板的感化和梁裂痕宽度验算或超配而增长梁纵筋的影响.⑵对于大跨度的框架构造,框架柱的线刚度须大于框架梁的线刚度的1.1倍.⑶高层建筑构造柱的最小截面不该小于350×400,且须知足梁钢筋的程度锚固的请求.⑷框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定的最小配筋率进步0.2%,框架柱纵向钢筋直径宜≥16㎜.⑸对于底层空旷(如架空层.商场.骑楼等),二层以上框架之间有砌体的框架建筑,须斟酌二层以上砌体的正面刚度,底层应布臵适量的剪力墙或支持,掌握底层和二层的刚度比,底层竖向构件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放大系数.(6) 剪力墙竖向散布钢筋直径应≥10㎜,剪力墙边沿构件(暗柱)钢筋直径应≥14 ㎜汶川地震震害标明,构造柱底或柱顶损坏轻微,未能表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计概念,因为梁翼缘板和梁裂痕宽度验算增长的梁纵筋的感化,低估了梁端的承载力,相对高估了柱端承载力,是以在实配柱纵筋和箍筋时,应斟酌这部分梁纵筋的影响:柱增长的单向纵筋和箍筋可按以下简化盘算肯定:为了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可按以下办法配筋:(a)斟酌梁翼缘板的影响时,柱纵筋单边增长3 (二级钢),柱箍筋增长量对于小截面框架柱(高度),在箍筋间距200 情形下,单边增长0.503 (即一级钢 );对于框架柱截面高度大于 ,柱箍筋可不增长.(b)斟酌梁裂痕宽度验算或超配影响时,柱纵筋单边增长50%Agb,Agb为验算裂痕宽度或超配增长的梁面支座钢筋.柱箍筋应盘算其增长量.一般情形下,因为有板的有利感化,无须再增长梁支座钢筋的数目.⑵对于大跨度的框架构造,划定了柱截面的最小尺寸,因为梁跨度大,梁截面和梁跨中底筋较大,梁底筋全体伸入柱内,也形成了强梁.是以框架柱的截面和配筋也应知足强柱弱梁的设计概念.⑶对于4-6.8m跨度的高层框架剪力墙构造,按照规范的轴压比请求设臵柱截面,截面尺寸偏小,有些可达到350×350㎜,需掌握最小的截面尺寸,且还须知足梁的纵筋的程度锚固请求;⑷柱纵向钢筋按规范最小配筋率配制钢筋时,柱钢筋直径偏小,许多工程采取Φ14钢筋即可达到请求;设计时未斟酌梁翼缘板对梁端承载力进步,不克不及知足强柱弱梁的设计概念,是以划定柱最小的配筋率和直径的最小值.⑸对于底层空旷(二层以上框架之间有砌体)的建筑,底层构造柱在汶川地震震害异常轻微,震害标明,二层以上砌体对侧向刚度进献照样很大的,这会造成底层和二层以上的刚度比相差较大,底层消失脆弱层,设计时需斟酌上.基层刚度的差别,最直接有用的办法即在空旷底层设臵剪力墙或支持,且底部竖向构件地震剪力放大1.15倍.(6) 200mm厚剪力墙竖向散布钢筋直径用8㎜和暗柱钢筋直径用12㎜,虽可知足规范的最低限请求,但整栋建筑均采取规范的最低限请求,是不合适的,是以划定钢筋的最小直径.。
强柱弱梁
详细说,
如果塑性铰先出现在柱中,然后发展到某层住的上下端都会出现塑性铰,该层就会成为几何可变体系,引起上部结构的倒塌。这种非“强柱弱梁”结构抗震性能很差。
而“强柱弱梁”的结构,塑性铰会先出现在梁上,此时整个结构是不会倒塌的,逐渐发展,才会在柱上出现,最终才会倒塌。
而“强剪弱弯”的目的是控制构件发生弯曲破环,而不是剪切破环,避免脆性破环
墙柱弱梁都就是控制柱子的截面;强剪弱弯是控制梁截面防止超筋破坏,并在梁的支座加密箍筋;强压弱拉没有听说过,我只道是“强节点,弱构件”,就是要保证梁柱节点的承载力,保证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和截面不被削弱。
强柱弱梁是柱子的破坏迟与梁的破坏
可以通过控制轴压比和柱子与梁的刚度来实现,
强剪弱弯就是是受剪承载力高于受弯
强柱弱梁是保证框架结构的延性,如果塑性铰过早出现在柱中,对结构破坏是很大的,所以设计成强柱弱梁,让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框梁中,这样结构就具有了非常强的变形的能力,延性变强~
还有强剪弱,就是保证梁端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剪切破坏!柱端抗剪能力也需要保证,节点需要加强。
同意2、3楼的说法,强剪弱弯是说结构(框架梁、柱)的抗剪承载力要大于抗弯承载力,使得塑性铰出现时不会发生剪切破坏,充分发挥塑性铰的能力;强柱弱梁就是2楼所说,让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框梁中而不是在柱中,简单的理解就是当梁发生塑性变形的时候,柱仍处于弹性变形的阶段,这样更安全(此叙述仅供理解)
在抗震建筑的延性设计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弱拉具体是怎样实现的呢?
强剪弱弯:构件破坏应以弯曲为主,避免剪切破坏,塑性铰在梁端出现,也就是弯曲破坏行成的极限剪应力小于构件斜截面极限剪应力.
强柱弱梁我理解为就是使梁先破坏也就是设计时梁的屈服快于柱.加大柱截面,减小轴压比.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结构设计中,为了达到“⼩震不坏、中震可修、⼤震不倒”的设防要求,我们需要从多⽅⾯对⼯程设计进⾏把控,其中“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是框架部分抗震设计应遵守的重要原则。
考虑到钢筋混凝⼟框架由于⾃⾝特性,它的抗地震倒塌能⼒与其破坏机制密切相关,故根据上述原则,我们期望当⼤震作⽤时框架能够按如下⽅式发⽣破坏:1)梁先于柱破坏。
梁的破坏是构件破坏,属于局部性的破坏,⽽竖向构件的破坏会危及整体结构的安全性,造成结构倒塌,故柱⽐梁重要,最先保证柱的安全;2)保证构件的抗剪能⼒应好于抗弯能⼒。
“剪切破坏”是⼀种脆性破坏,没有预兆,瞬时发⽣;“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所预兆的,⼯程中我们需要避免发⽣剪切破坏,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剪切破坏;3)节点的承载⼒应⾼于连接的构件,如果节点发⽣破坏则意味着与之连接的梁柱均失效。
然⽽,现实中的效果并⾮如预期设想。
以汶川地震为例,震害现场调查发现:柱剪切破坏严重,梁柱节点区破坏严重;框架柱上下端出现塑性铰,我们⼏乎没有看到设计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出现,典型震害现场如下图: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很多,例如设计计算的缺陷、抗震构造的不合理和理论研究的滞后等,本⽂将结合规范,分析其计算⽅法及影响因素,并详细介绍如何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设计。
规范规定1强柱弱梁的相关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2.2条:⼀、⼆、三、四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于0.15者及框⽀梁与框⽀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级框架可不符合上式要求,但应符合下式要求: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范围内时,柱端截⾯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系数。
同理《⾼层建筑混凝⼟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以下简称《⾼规》)6.2.1、6.2.2、10.2.11条、《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下简称《混凝⼟规范》)11.4.1条。
在设计中如何体现“强柱弱梁”“强减弱玩”“强节点弱构件”
在设计中如何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原则?如何进行节点设计?“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是一个从结构抗震设计角度提出的一个结构概念。
就是柱子不先于梁破坏,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可能会整体倒塌,后果严重!所以我们要保证柱子更“相对”安全,故要“强柱弱梁节点处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和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间满足下列不等式:是在不同程度减缓柱端的屈服,一般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将承载力的不等式转为内力设计值的关系式,采用不同增大系数,使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柱端弯矩设计值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一级框架结构和9度,除采用增大系数的方法外,还采用梁端实配钢筋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方法。
2001规范比89规范适当提高了强柱弱梁的弯矩增大系数nc,9度时及一级框架结构考虑框架梁的实际受弯承载力,并乘m增大系数1.2,主要考虑部分楼板钢筋的作用。
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式中:——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变矩设计值之和,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可按弹性分析分配;——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值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取零;——节点左右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按实配钢筋(考虑受压钢筋)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可根据实际配筋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
上式中:b——梁截面宽度;h0——梁截面有效高度;——受压区纵向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x ——受压区高度;fck——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y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As——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受压钢筋截面面积;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λb——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Es——钢筋弹性模量。
当框架点不在楼层内时,说明浇若干层的框架梁相对较弱,为避免在竖向荷载和地震共同作用下变形集中,压屈失稳,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
1,“强柱弱梁”的本质指梁柱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柱弱梁”?因为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与其破坏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表明:梁先屈服,即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可使整个框架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重分布,从而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极限层间位移,抗震性能较好。
若柱先屈服,则可能使整个结构变成几何可变体系,造成结构倒塌。
3,怎样保证“强柱弱梁”?一般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取1.4、1.2、1.1),PKPM程序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4,哪些因素导致无法准确实现“强柱弱梁”?①结构内力分析时考虑了楼板的约束作用(梁截面为T形,PKPM中以边梁和中梁的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但梁的承载力设计时仍以矩形截面来配筋,并没有考虑楼板的约束作用,低估了梁的承载能力。
实际应该这样处理:按T形截面进行的内力分析,就应根据所得的承载力按T形截面进行配筋;或者将按T形截面进行内力分析后所得的承载力除以梁刚度放大系数,然后按矩形截面进行配筋。
②梁端配筋采用的是柱中线处的内力,而实际上应该采用柱边的内力,而柱中线处的内力比柱边的内力大约20%,实际上增加了梁端的配筋。
③由于设计习惯和钢筋需要归并等原因造成梁配筋的增大。
1,“强剪弱弯”的本质指梁、柱和剪力墙底部的斜截面实际受剪承载力大于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剪弱弯”?因为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有一定的征兆,如裂缝、挠度等;而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没有任何预兆突然破坏。
所以要保证构件在发生弯曲破坏前不产生剪切破坏。
3,怎样保证“强剪弱弯”?一般采用增大梁端、柱和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3、1.2、1.1;柱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4、1.2、1.1;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6、1.4、1.2)。
PKPM程序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
如何理解“强柱弱梁”?1,“强柱弱梁”的本质指梁柱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柱弱梁”?因为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与其破坏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表明:梁先屈服,即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可使整个框架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重分布,从而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极限层间位移,抗震性能较好。
若柱先屈服,则可能使整个结构变成几何可变体系,造成结构倒塌。
3,怎样保证“强柱弱梁”?一般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取1.4、1.2、1.1),PKPM程序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4,哪些因素导致无法准确实现“强柱弱梁”?①结构内力分析时考虑了楼板的约束作用(梁截面为T形,PKPM中以边梁和中梁的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但梁的承载力设计时仍以矩形截面来配筋,并没有考虑楼板的约束作用,低估了梁的承载能力。
实际应该这样处理:按T形截面进行的内力分析,就应根据所得的承载力按T形截面进行配筋;或者将按T形截面进行内力分析后所得的承载力除以梁刚度放大系数,然后按矩形截面进行配筋。
②梁端配筋采用的是柱中线处的内力,而实际上应该采用柱边的内力,而柱中线处的内力比柱边的内力大约20%,实际上增加了梁端的配筋。
③由于设计习惯和钢筋需要归并等原因造成梁配筋的增大。
如何理解“强剪弱弯”?1,“强剪弱弯”的本质指梁、柱和剪力墙底部的斜截面实际受剪承载力大于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剪弱弯”?因为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有一定的征兆,如裂缝、挠度等;而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没有任何预兆突然破坏。
所以要保证构件在发生弯曲破坏前不产生剪切破坏。
3,怎样保证“强剪弱弯”?一般采用增大梁端、柱和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3、1.2、1.1;柱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4、1.2、1.1;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6、1.4、1.2)。
如何理解“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
1强柱强梁之阳早格格创做1.1“强柱强梁”的真量指梁柱节面处,柱端本量受直装载力大于梁端本量受直装载力.为什么要包管“强柱强梁”?果为框架结构的变形本领与其损害体制有很大的闭系.钻研标明:梁先伸服,即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可使所有框架结构爆收较大的内力沉分散,进而巩固结构的耗能本领战极限层间位移,抗震本能较佳.若柱先伸服,则大概使所有结构形成几许可变体系,制成结构倒塌.何如包管“强柱强梁”?普遍采与删大柱端直矩安排值的要领(框架抗震等第为一、二、三级时,柱端直矩删大系数分别与1.4、1.2、1.1),PKPM步调自动思量那一确定.哪些果素引导无法准真真止“强柱强梁”?①结构内力分解时思量了楼板的拘束效率(梁截里为T 形,PKPM中以边梁战中梁的刚刚度搁大系数去思量),但是梁的装载力安排时仍以矩形截里去配筋,并不思量楼板的拘束效率,矮估了梁的装载本领.本量该当那样处理:按T形截里举止的内力分解,便应根据所得的装载力按T形截里举止配筋;大概者将按T形截里举止内力分解后所得的装载力除以梁刚刚度搁大系数,而后按矩形截里举止配筋.②梁端配筋采与的是柱中线处的内力,而本量上该当采与柱边的内力,而柱中线处的内力比柱边的内力约莫20%,本量上减少了梁端的配筋.③由于安排习惯战钢筋需要归并等本果制成梁配筋的删大.2强剪强直“强剪强直”的真量指梁、柱战剪力墙底部的斜截里本量受剪装载力大于本量受直装载力.为什么要包管“强剪强直”?果为蜿蜒损害是延性损害,有一定的征兆,如缝隙、挠度等;而剪切损害是坚性损害,不所有预兆突然损害.所以要包管构件正在爆收蜿蜒损害前不爆收剪切损害.何如包管“强剪强直”?普遍采与删大梁端、柱战剪力墙剪力删大系数的要领(框架抗震等第为一、二、三级时,梁端剪力删大系数分别为1.3、1.2、1.1;柱剪力删大系数分别为1.4、1.2、1.1;剪力墙抗震等第为一、二、三级时,剪力墙剪力删大系数分别为1.6、1.4、1.2).PKPM步调自动思量那一确定.简直配筋时,可采与以下步伐去尽管包管“强剪强直”:1,删大箍筋直径,减小箍筋间距.2,需要时,某些构件的箍筋可齐少加稀,如连梁、短柱等.3,主次梁接接处,设臵附加箍筋战直起钢筋.3强节面强构件“强节面强构件”的真量指节面天区的本量装载力大于构件的本量装载力.为什么要包管“强节面强构件”?果为节面做废,与之贯串的梁柱等构件局部做废,结构也坍塌做废.怎么样包管“强节面强构件”?普遍通过构制步伐去办理,如确定梁纵筋的锚固少度、锚固形式等,详睹《混凝土结构安排典型》10.4节梁柱节面.梁的延性靠的是箍筋,箍筋拘束混凝土,可延少混凝土从受压到损害的时间.天震时爆收的火仄剪力主要靠箍筋去负担,那也是需要普及延性时采与箍筋加稀的根根源基本果.而梁的纵筋主要用去负担横背荷载爆收的直矩.梁的底里战顶里纵筋的比值是用去普及梁端的塑性转化本领,不是梁延性的主要统制果素.“强梁强柱”损害分解抗震安排中, “强柱强梁”、“强剪强直”、“强节面强杆件”背去是各国抗震典型所强调的, 但是汶川天震的本量情况阻挡乐瞅.真止“强柱强梁”,现止典型存留缺累.叶列仄等[ 2] 便“强柱强梁”已能真止的本果提出诸多瞅面, 认为出现那一损害局里的本果有: 弥补墙等非结构构件的效率;楼板对付框架梁的装载力战刚刚度删大的效率; 框架梁跨度战荷载过大, 使梁截里尺寸删大, 梁端抗直装载力删大; ! 梁端超配筋战钢筋本量强度超强; ∀柱轴压比限值确定偏偏下, 柱截里尺寸偏偏小; # 柱最小配筋率战最小配箍率偏偏小; ∃大震下结构受力状态与结构弹性受力状态存留好别; % 梁柱稳当度的好别.现阶段而止, 应主要思量以下几个圆里的果素.弥补墙等非结构构件效率弥补墙动做框架结构的要害组成部分, 主要起围护效率, 而不动做受力构件存留.但是其存留不可预防天效率结构受力本能: 结构错层处、楼梯、窗下等部位, 弥补墙使框架少柱形成短柱, 爆收剪切损害;共一楼层间弥补墙位臵、数量的变更, 正在火仄目标改变结构的侧背刚刚度分散, 进而改变天震内力的分散;分歧楼层间弥补墙位臵、数量的变更, 正在横直目标改变层间刚刚度分散, 产死“单薄层”,最后引导“层伸服体制”的出现.现止抗震典型[ 3] 第3. 7. 4 条确定: 围护墙战隔墙应试虑对付结构抗震的不利效率, 预防分歧理设臵而引导主体结构的损害, 但是已给出怎么样思量弥补墙对付结构抗震不利效率的简直要领.工程估计中常采与思量非启沉墙刚刚度对付结构自振周期的合减系数T 去安排结构的自振周期, 进而效率天震力的估计, 那究竟上是近近不敷的.笔者通过有限元步调分解一典型框架结构( 结构尺寸及布臵如图2, 下层层下3. 9 m, 其余为3. 3m, 共10 层,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第为C30、柱为C35)分歧弥补墙资料、分歧空间布臵时, 正在T aft 天震波、El-Cent ro 天震波战广州人为波效率下的结构天震反应, 认为:( 1) 弥补墙资料本量制成其自己刚刚度的分歧, 随弥补墙自己刚刚度减小, 对付框架抗侧刚刚度的孝敬减小,依次是尺度砖、空心砖、加砌混凝土砌块, 但是纵然采与矮强度砌块, 弥补墙刚刚度对付框架结构的效率也不克不迭真足忽略.( 2) 结构共一层随隔墙数量减少, 周期减小, 结构刚刚度变大, 层间刚刚度突变越去越不明隐, 当上下层的隔墙布臵仅有少量好别时, 结构周期非常靠近, 效率很小.( 3) 令楼层弥补墙截里里积与其上相邻一层弥补墙截里里积之比为w , 当某层w ≤45%时, 应将该层视为“单薄层”.为包管有脚够的仄安度, 本量安排历程中, 提议w 不矮于60% .( 4) “单薄层”正在下层时, 对付结构真足本能效率最大, 天震力效率下下层爆收损害的大概性最大; “单薄层”往顶层移动, 只正在“单薄层”位臵处位移删大,刚刚度突变, 上下层刚刚度比减少, 但是与其上相邻三层刚刚度均值之比却正在减小, 刚刚度比不谦脚典型央供; “单薄层”正在顶层时, 对付结构真足效率最小. ( 5) “单薄层”弥补墙的数量及其正在楼层中的位臵是效率自振周期估计的二个主要本果; 随“单薄层”位臵分歧, 弥补墙对付框架抗侧刚刚度的介进率分歧, 随下度减少而有所减小, 提议典型提出思量弥补墙效率的框架抗侧刚刚度估计模型.楼板对付框架梁装载力及刚刚度的效率框架结构中, 楼板与梁共共浇注, 本量介进梁的受力, 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框架梁的抗直刚刚度战装载力.效率现浇楼板对付框架梁巩固效率程度的主要果素有节面典型、横背梁刚刚度以及侧背位移值[ 4] .楼板内的钢筋会使框架梁的本量抗直装载力删大20%~30%, 以至有些情况下会删大近1 倍[ 5] .但是结构安排中仅思量楼板对付框架梁抗直刚刚度的普及, 将中梁战边梁的刚刚度按本框架梁矩形截里刚刚度乘2.0 大概1. 5的删大系数.此干法虽然删大了梁端直矩, 但是共时亦删大了梁的配筋, 且楼板钢筋的效率已计进.果此,要真真真止“强柱强梁”的安排目标, 必须思量楼板灵验翼缘宽度范畴内, 梁受到的巩固效率, 并将其等效为T 形大概者形梁举止安排估计.柱轴压比的效率文件[ 3] 确定, 框架结构柱的轴压比限值正在0. 7~0. 9 之间, 随抗震等第普及而减小.与日本典型相比, 尔国典型的轴压比要大很多, 是其2~3 倍.轴压比限值越下, 柱的截里允许尺寸便越小.那一干法虽然不妨谦脚使用空间大、好瞅经济的央供, 但是减小了仄安储备, 共时落矮了梁柱线刚刚度比, 使得“强柱强梁”体制易以真止.抗震典型对付“强柱强梁”的思量现止抗震典型对付“强柱强梁”的思量主要通过安排梁端柱端直矩的比值去统制.由于天震的搀纯性、楼板的效率、钢筋伸服强度的超强, 易以通过透彻的估计真真真止“强柱强梁”.典型最新建订稿[ 6] 即收审稿对付上述条款做了适合安排, 普及了框架结构的柱端直矩删大系数, 从本先的“一级与1.4、二级与1. 2、三级与1. 1”,普及到“一级与1. 7、二级与1.5、三级与1. 3; 其余结构典型中的框架, 一级与1. 4、二级与1. 2、三、四级与1. 1”.为了预防下层柱底过早出现塑性伸服, 对付本先的“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下层, 柱下端截里拉拢的直矩安排值, 应分别乘以删大系数1. 5、1. 25战1. 15”,普及到“一、二、三、四级框架结构的下层, 柱下端截里拉拢的直矩安排值, 应分别乘以删大系数1. 7、1. 5、1. 3 战1. 2”.共时指出, 要真真真止“强柱强梁”,除了按本量配筋估计中, 还应计进梁二侧灵验翼缘范畴楼板钢筋的效率.所以收审稿虽正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框架柱的配筋量, 但是是可真真真止“强柱强梁”, 尚存留疑问.收审稿( 文件[ 6] ) 共时建改了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第决定条件, 将文件[ 3] 中以30 m 为界限区别分歧设防烈度天区的抗震等第, 改为以24 m 动做界限下度; 并将柱轴压比限值,从本先的一级与0. 7、二级与0. 8、三级与0. 9, 落矮为一级与0. 65、二级与0. 75、三级与0. 85.那对付24~30 m 下的框架结构去道, 装载力得到较大提下, 共时, 柱轴压比限值的减小一定程度上提下了柱的装载力战刚刚度.别的, 收审稿从“强剪强直”角度出收, 普及了柱剪力删大系数: 由本先的一级与1. 4、二级与1. 2、三级与1. 1, 普及到一级与1. 5、二级与1. 3、三级与1.2.“强柱强梁”损害体制的真止受到稠稀本量果素的拘束, 必须进一步钻研弥补墙等非结构构件对付梁柱刚刚度的效率并体现到安排估计中去; 必须进一步钻研现浇楼板对付梁刚刚度战装载力的效率, 并正在本量安排中给予思量; 还需要更为庄重天节制柱的轴压比, 以普及柱的刚刚度至合理范畴.兴办抗震典型收审稿虽然普及了柱的直矩删大系数战剪力删大系数, 共时落矮了判别框架结构抗震等第的界限下度, 使柱装载力得到普及.算例柱的抗直装载力提下10. 8% ~33. 1%, 抗剪装载力提下11. 1% ~19. 3%, 但是仍“只正在一定程度上减慢柱端的伸服”.正在柱装载力普及的共时, 结构制价有所普及,总制价减少19. 9%安排.包管强柱强梁、强剪强直、强节面强构件的观念安排为了包管强柱强梁,强剪强直,强节面强构件的抗震安排观念,安排中应谦脚如下央供:⑴真配柱纵筋战箍筋时,应试虑梁翼缘板的效率战梁缝隙宽度验算大概超配而减少梁纵筋的效率.⑵对付于大跨度的框架结构,框架柱的线刚刚度须大于框架梁的线刚刚度的1.1倍.⑶下层兴办结构柱的最小截里不该小于350×400,且须谦脚梁钢筋的火仄锚固的央供.⑷框架柱纵背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比《兴办抗震安排典型》确定的最小配筋率普及0.2%,框架柱纵背钢筋直径宜≥16㎜.⑸对付于下层空旷(如架空层、阛阓、骑楼等),二层以上框架之间有砌体的框架兴办,须思量二层以上砌体的正里刚刚度,下层应布臵适量的剪力墙大概收撑,统制下层战二层的刚刚度比,下层横背构件天震剪力应乘以1.15的搁大系数.(6) 剪力墙横背分散钢筋直径应≥10㎜,剪力墙边沿构件(暗柱)钢筋直径应≥14 ㎜汶川天震震害标明,结构柱底大概柱顶损害宽沉,已能体现强柱强梁、强剪强直的安排观念,由于梁翼缘板战梁缝隙宽度验算减少的梁纵筋的效率,矮估了梁端的装载力,相对付下估了柱端装载力,果此正在真配柱纵筋战箍筋时,应试虑那部分梁纵筋的效率:柱减少的单背纵筋战箍筋可按以下简化估计决定:为了减少安排人员的处事量,可按以下要领配筋:(a)思量梁翼缘板的效率时,柱纵筋单边减少3 (二级钢),柱箍筋减少量对付于小截里框架柱(下度),正在箍筋间距200 情况下,单边减少0.503 (即一级钢 );对付于框架柱截里下度大于,柱箍筋可不减少.(b)思量梁缝隙宽度验算大概超配效率时,柱纵筋单边减少50%Agb,Agb为验算缝隙宽度大概超配减少的梁里收座钢筋.柱箍筋应估计其减少量.普遍情况下,由于有板的有利效率,无须再减少梁收座钢筋的数量.⑵对付于大跨度的框架结构,确定了柱截里的最小尺寸,由于梁跨度大,梁截里战梁跨中底筋较大,梁底筋局部伸进柱内,也产死了强梁.果此框架柱的截里战配筋也应谦脚强柱强梁的安排观念.⑶对付于4-6.8m跨度的下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依照典型的轴压比央供设臵柱截里,截里尺寸偏偏小,有些可达到350×350㎜,需统制最小的截里尺寸,且还须谦脚梁的纵筋的火仄锚固央供;⑷柱纵背钢筋按典型最小配筋率配制钢筋时,柱钢筋直径偏偏小,很多工程采与Φ14钢筋即可达到央供;安排时已思量梁翼缘板对付梁端装载力普及,不克不迭谦脚强柱强梁的安排观念,果此确定柱最小的配筋率战直径的最小值.⑸对付于下层空旷(二层以上框架之间有砌体)的兴办,下层结构柱正在汶川天震震害非常宽沉,震害标明,二层以上砌体对付侧背刚刚度孝敬仍旧很大的,那会制成下层战二层以上的刚刚度比出进较大,下层存留硬强层,安排时需思量上、下层刚刚度的好别,最间接灵验的办法即正在空旷下层设臵剪力墙大概收撑,且底部横背构件天震剪力搁大1.15倍.(6) 200mm薄剪力墙横背分散钢筋直径用8㎜战暗柱钢筋直径用12㎜,虽可谦脚典型的最矮限央供,但是整栋兴办均采与典型的最矮限央供,是分歧适的,果此确定钢筋的最小直径.。
如何理解“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
1强柱弱梁1.1“强柱弱梁"得本质指梁柱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
1。
2为什么要保证“强柱弱梁”?因为框架结构得变形能力与其破坏机制有很大得关系。
研究表明:梁先屈服,即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可使整个框架结构产生较大得内力重分布,从而增强结构得耗能能力与极限层间位移,抗震性能较好、若柱先屈服,则可能使整个结构变成几何可变体系,造成结构倒塌、1。
3怎样保证“强柱弱梁”?一般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得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取1、4、1.2、1、1),PKPM程序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1。
4哪些因素导致无法准确实现“强柱弱梁”?①结构内力分析时考虑了楼板得约束作用(梁截面为T形,PKPM中以边梁与中梁得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但梁得承载力设计时仍以矩形截面来配筋,并没有考虑楼板得约束作用,低估了梁得承载能力。
实际应该这样处理:按T形截面进行得内力分析,就应根据所得得承载力按T形截面进行配筋;或者将按T形截面进行内力分析后所得得承载力除以梁刚度放大系数,然后按矩形截面进行配筋。
②梁端配筋采用得就是柱中线处得内力,而实际上应该采用柱边得内力,而柱中线处得内力比柱边得内力大约20%,实际上增加了梁端得配筋。
③由于设计习惯与钢筋需要归并等原因造成梁配筋得增大、2强剪弱弯2。
1“强剪弱弯”得本质指梁、柱与剪力墙底部得斜截面实际受剪承载力大于实际受弯承载力、2.2为什么要保证“强剪弱弯”?因为弯曲破坏就是延性破坏,有一定得征兆,如裂缝、挠度等;而剪切破坏就是脆性破坏,没有任何预兆突然破坏。
所以要保证构件在发生弯曲破坏前不产生剪切破坏。
2。
3怎样保证“强剪弱弯"?一般采用增大梁端、柱与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得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3、1。
2、1、1;柱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4、1。
2、1.1;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6、1.4、1、2)。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结构设计中,为了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对工程设计进行把控,其中“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是框架部分抗震设计应遵守的重要原则。
考虑到钢筋混凝土框架由于自身特性,它的抗地震倒塌能力与其破坏机制密切相关,故根据上述原则,我们期望当大震作用时框架能够按如下方式发生破坏:1)梁先于柱破坏。
梁的破坏是构件破坏,属于局部性的破坏,而竖向构件的破坏会危及整体结构的安全性,造成结构倒塌,故柱比梁重要,最先保证柱的安全;2)保证构件的抗剪能力应好于抗弯能力。
“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破坏,没有预兆,瞬时发生;“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所预兆的,工程中我们需要避免发生剪切破坏,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3)节点的承载力应高于连接的构件,如果节点发生破坏则意味着与之连接的梁柱均失效。
然而,现实中的效果并非如预期设想。
以汶川地震为例,震害现场调查发现:柱剪切破坏严重,梁柱节点区破坏严重;框架柱上下端出现塑性铰,我们几乎没有看到设计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出现,典型震害现场如下图: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很多,例如设计计算的缺陷、抗震构造的不合理和理论研究的滞后等,本文将结合规范,分析其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并详细介绍如何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设计。
规范规定1强柱弱梁的相关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2.2条:一、二、三、四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符合上式要求,但应符合下式要求: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同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以下简称《高规》)6.2.1、6.2.2、10.2.11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11.4.1条。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
如何理解“强柱弱梁”?1,“强柱弱梁”的本质指梁柱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柱弱梁”?因为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与其破坏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表明:梁先屈服,即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可使整个框架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重分布,从而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极限层间位移,抗震性能较好。
若柱先屈服,则可能使整个结构变成几何可变体系,造成结构倒塌。
3,怎样保证“强柱弱梁”?一般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取1.4、1.2、1.1),PKPM程序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4,哪些因素导致无法准确实现“强柱弱梁”?①结构内力分析时考虑了楼板的约束作用(梁截面为T形,PKPM中以边梁和中梁的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但梁的承载力设计时仍以矩形截面来配筋,并没有考虑楼板的约束作用,低估了梁的承载能力。
实际应该这样处理:按T形截面进行的内力分析,就应根据所得的承载力按T形截面进行配筋;或者将按T形截面进行内力分析后所得的承载力除以梁刚度放大系数,然后按矩形截面进行配筋。
②梁端配筋采用的是柱中线处的内力,而实际上应该采用柱边的内力,而柱中线处的内力比柱边的内力大约20%,实际上增加了梁端的配筋。
③由于设计习惯和钢筋需要归并等原因造成梁配筋的增大。
如何理解“强剪弱弯”?1,“强剪弱弯”的本质指梁、柱和剪力墙底部的斜截面实际受剪承载力大于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剪弱弯”?因为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有一定的征兆,如裂缝、挠度等;而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没有任何预兆突然破坏。
所以要保证构件在发生弯曲破坏前不产生剪切破坏。
3,怎样保证“强剪弱弯”?一般采用增大梁端、柱和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3、1.2、1.1;柱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4、1.2、1.1;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6、1.4、1.2)。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
如何理解“强柱弱梁”?1,“强柱弱梁”的本质指梁柱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柱弱梁”?因为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与其破坏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表明:梁先屈服,即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可使整个框架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重分布,从而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极限层间位移,抗震性能较好。
若柱先屈服,则可能使整个结构变成几何可变体系,造成结构倒塌。
3,怎样保证“强柱弱梁”?一般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取1.4、1.2、1.1),PKPM程序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4,哪些因素导致无法准确实现“强柱弱梁”?①结构内力分析时考虑了楼板的约束作用(梁截面为T形,PKPM中以边梁和中梁的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但梁的承载力设计时仍以矩形截面来配筋,并没有考虑楼板的约束作用,低估了梁的承载能力。
实际应该这样处理:按T形截面进行的内力分析,就应根据所得的承载力按T形截面进行配筋;或者将按T形截面进行内力分析后所得的承载力除以梁刚度放大系数,然后按矩形截面进行配筋。
②梁端配筋采用的是柱中线处的内力,而实际上应该采用柱边的内力,而柱中线处的内力比柱边的内力大约20%,实际上增加了梁端的配筋。
③由于设计习惯和钢筋需要归并等原因造成梁配筋的增大。
如何理解“强剪弱弯”?1,“强剪弱弯”的本质指梁、柱和剪力墙底部的斜截面实际受剪承载力大于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剪弱弯”?因为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有一定的征兆,如裂缝、挠度等;而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没有任何预兆突然破坏。
所以要保证构件在发生弯曲破坏前不产生剪切破坏。
3,怎样保证“强剪弱弯”?一般采用增大梁端、柱和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3、1.2、1.1;柱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4、1.2、1.1;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6、1.4、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强柱弱梁”?1,“强柱弱梁”的本质指梁柱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柱弱梁”?因为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与其破坏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表明:梁先屈服,即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可使整个框架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重分布,从而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极限层间位移,抗震性能较好。
若柱先屈服,则可能使整个结构变成几何可变体系,造成结构倒塌。
3,怎样保证“强柱弱梁”?一般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取1.4、1.2、1.1),PKPM程序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4,哪些因素导致无法准确实现“强柱弱梁”?①结构内力分析时考虑了楼板的约束作用(梁截面为T形,PKPM中以边梁和中梁的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但梁的承载力设计时仍以矩形截面来配筋,并没有考虑楼板的约束作用,低估了梁的承载能力。
实际应该这样处理:按T形截面进行的内力分析,就应根据所得的承载力按T形截面进行配筋;或者将按T形截面进行内力分析后所得的承载力除以梁刚度放大系数,然后按矩形截面进行配筋。
②梁端配筋采用的是柱中线处的内力,而实际上应该采用柱边的内力,而柱中线处的内力比柱边的内力大约20%,实际上增加了梁端的配筋。
③由于设计习惯和钢筋需要归并等原因造成梁配筋的增大。
如何理解“强剪弱弯”?1,“强剪弱弯”的本质指梁、柱和剪力墙底部的斜截面实际受剪承载力大于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剪弱弯”?因为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有一定的征兆,如裂缝、挠度等;而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没有任何预兆突然破坏。
所以要保证构件在发生弯曲破坏前不产生剪切破坏。
3,怎样保证“强剪弱弯”?一般采用增大梁端、柱和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3、1.2、1.1;柱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4、1.2、1.1;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6、1.4、1.2)。
PKPM程序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具体配筋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尽量保证“强剪弱弯”:1,增大箍筋直径,减小箍筋间距。
2,必要时,某些构件的箍筋可全长加密,如连梁、短柱等。
3,主次梁交接处,设置附加箍筋和弯起钢筋。
如何理解“强节点弱构件”?1,“强节点弱构件”的本质指节点区域的实际承载力大于构件的实际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节点弱构件”?因为节点失效,与之相连的梁柱等构件全部失效,结构也坍塌失效。
3,如何保证“强节点弱构件”?一般通过构造措施来解决,如规定梁纵筋的锚固长度、锚固形式等,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4节梁柱节点。
梁的延性靠的是箍筋,箍筋约束混凝土,可延长混凝土从受压到破坏的时间。
地震时产生的水平剪力主要靠箍筋来承担,这也是需要提高延性时采用箍筋加密的根本原因。
而梁的纵筋主要用来承担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
梁的底面和顶面纵筋的比值是用来提高梁端的塑性转动能力,不是梁延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强梁弱柱”破坏分析抗震设计中,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一直是各国抗震规范所强调的, 但汶川地震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实现“强柱弱梁”,现行规范存在不足。
叶列平等[ 2] 就“强柱弱梁”未能实现的原因提出诸多观点, 认为出现这一破坏现象的原因有: 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影响;楼板对框架梁的承载力和刚度增大的影响; 框架梁跨度和荷载过大, 使梁截面尺寸增大, 梁端抗弯承载力增大; ! 梁端超配筋和钢筋实际强度超强; ∀柱轴压比限值规定偏高, 柱截面尺寸偏小; # 柱最小配筋率和最小配箍率偏小; ∃大震下结构受力状态与结构弹性受力状态存在差异; % 梁柱可靠度的差异。
现阶段而言, 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1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影响填充墙作为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起围护作用, 而不作为受力构件存在。
但其存在不可避免地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结构错层处、楼梯、窗下等部位, 填充墙使框架长柱变成短柱, 发生剪切破坏;同一楼层间填充墙位置、数量的变化, 在水平方向改变结构的侧向刚度分布, 从而改变地震内力的分布;不同楼层间填充墙位置、数量的变化, 在竖直方向改变层间刚度分布, 形成“薄弱层”,最终导致“层屈服机制”的出现。
现行抗震规范[ 3] 第3. 7.4 条规定: 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 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但未给出如何考虑填充墙对结构抗震不利影响的具体方法。
工程计算中常采用考虑非承重墙刚度对结构自振周期的折减系数 T 来调整结构的自振周期, 从而影响地震力的计算, 这事实上是远远不够的。
笔者通过有限元程序分析一典型框架结构( 结构尺寸及布置如图2, 底层层高3. 9 m, 其余为3. 3m, 共10 层,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柱为C35)不同填充墙材料、不同空间布置时, 在T aft 地震波、El-Cent ro 地震波和广州人工波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反应, 认为:( 1) 填充墙材料性质造成其自身刚度的不同, 随填充墙自身刚度减小, 对框架抗侧刚度的贡献减小,依次是标准砖、空心砖、加砌混凝土砌块, 但即使采用低强度砌块, 填充墙刚度对框架结构的影响也不能完全忽略。
( 2) 结构同一层随隔墙数量增加, 周期减小, 结构刚度变大, 层间刚度突变越来越不明显, 当上下层的隔墙布置仅有少量差异时, 结构周期非常接近, 影响很小。
( 3) 令楼层填充墙截面面积与其上相邻一层填充墙截面面积之比为 w , 当某层 w ≤45%时, 应将该层视为“薄弱层”。
为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度, 实际设计过程中, 建议 w 不低于60% 。
( 4) “薄弱层”在底层时, 对结构整体性能影响最大, 地震力作用下底层发生破坏的可能性最大; “薄弱层”往顶层移动, 只在“薄弱层”位置处位移增大,刚度突变, 上下层刚度比增加, 但与其上相邻三层刚度均值之比却在减小, 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薄弱层”在顶层时, 对结构整体影响最小。
( 5) “薄弱层”填充墙的数量及其在楼层中的位置是影响自振周期计算的两个主要原因; 随“薄弱层”位置不同, 填充墙对框架抗侧刚度的参与率不同, 随高度增加而有所减小, 建议规范提出考虑填充墙影响的框架抗侧刚度计算模型。
1. 2楼板对框架梁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框架结构中, 楼板与梁共同浇注, 实际参与梁的受力,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框架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
影响现浇楼板对框架梁增强作用程度的主要因素有节点类型、横向梁刚度以及侧向位移值[ 4] 。
楼板内的钢筋会使框架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增大20%~30%, 甚至有些情况下会增大近1 倍[ 5] 。
但结构设计中仅考虑楼板对框架梁抗弯刚度的提高, 将中梁和边梁的刚度按原框架梁矩形截面刚度乘2. 0 或1. 5的增大系数。
此做法虽然增大了梁端弯矩, 但同时亦增大了梁的配筋, 且楼板钢筋的作用未计入。
因此,要真正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目标, 必须考虑楼板有效翼缘宽度范围内, 梁受到的增强作用, 并将其等效为T 形或者形梁进行设计计算。
1. 3柱轴压比的影响文献[ 3] 规定, 框架结构柱的轴压比限值在0. 7~0. 9 之间, 随抗震等级提高而减小。
与日本规范相比, 我国规范的轴压比要大很多, 是其2~3 倍。
轴压比限值越高, 柱的截面允许尺寸就越小。
这一做法虽然能够满足使用空间大、美观经济的要求, 但减小了安全储备, 同时降低了梁柱线刚度比, 使得“强柱弱梁”机制难以实现。
2抗震规范对“强柱弱梁”的考虑现行抗震规范对“强柱弱梁”的考虑主要通过调整梁端柱端弯矩的比值来控制。
由于地震的复杂性、楼板的影响、钢筋屈服强度的超强, 难以通过精确的计算真正实现“强柱弱梁”。
规范最新修订稿[ 6] 即送审稿对上述条款作了适当调整, 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从原先的“一级取1. 4、二级取1. 2、三级取1. 1”,提高到“一级取1. 7、二级取1. 5、三级取1. 3; 其他结构类型中的框架, 一级取1. 4、二级取1. 2、三、四级取1. 1”。
为了防止底层柱底过早出现塑性屈服, 对原先的“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 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 5、1. 25和1. 15”,提高到“一、二、三、四级框架结构的底层, 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 7、1. 5、1. 3 和1. 2”。
同时指出, 要真正实现“强柱弱梁”,除了按实际配筋计算外, 还应计入梁两侧有效翼缘范围楼板钢筋的影响。
所以送审稿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框架柱的配筋量, 但能否真正实现“强柱弱梁”,尚存在疑问。
送审稿( 文献[ 6] ) 同时修改了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确定条件, 将文献[ 3] 中以30 m 为界限区分不同设防烈度区域的抗震等级, 改为以24 m 作为界限高度; 并将柱轴压比限值, 从原先的一级取0. 7、二级取0. 8、三级取0. 9, 降低为一级取0. 65、二级取0. 75、三级取0. 85。
这对24~30 m 高的框架结构来讲, 承载力得到较大提升, 同时, 柱轴压比限值的减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柱的承载力和刚度。
此外, 送审稿从“强剪弱弯”角度出发, 提高了柱剪力增大系数: 由原先的一级取1. 4、二级取1. 2、三级取1. 1, 提高到一级取1. 5、二级取1. 3、三级取1. 2。
“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实现受到众多实际因素的制约, 必须进一步研究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对梁柱刚度的影响并体现到设计计算中去; 必须进一步研究现浇楼板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 并在实际设计中予以考虑; 还需要更为严格地限制柱的轴压比, 以提高柱的刚度至合理范围。
建筑抗震规范送审稿虽然提高了柱的弯矩增大系数和剪力增大系数, 同时降低了判别框架结构抗震等级的界限高度, 使柱承载力得到提高。
算例柱的抗弯承载力提升10. 8% ~33. 1%, 抗剪承载力提升11. 1% ~19. 3%, 但仍“只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柱端的屈服”。
在柱承载力提高的同时, 结构造价有所提高,总造价增加19. 9%左右。
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设计为了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概念,设计中应满足如下要求:⑴实配柱纵筋和箍筋时,应考虑梁翼缘板的作用和梁裂缝宽度验算或超配而增加梁纵筋的影响。
⑵对于大跨度的框架结构,框架柱的线刚度须大于框架梁的线刚度的1.1倍。
⑶高层建筑结构柱的最小截面不应小于350×400,且须满足梁钢筋的水平锚固的要求。
⑷框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提高0.2%,框架柱纵向钢筋直径宜≥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