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81管理学基础201307

合集下载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
可以從人,事,時,地,物五方 面整理,避免遺漏,在後續作計劃時 要時時考慮到可利用資源和限制條件
19
案例研習:如何做工作計劃?
4)步驟
A.列出完成這項工作都需要哪些細項工作, 預估並註明每
個細項工作需要多少時間
• a.做* (30分) • b.做**(60分)
時間單位依實際 考量
• c.做*** (60分) • d……………
配合 公司
企業
協助 同事
利潤
指導 下屬
36

好……….

或如:其他部門剛剛完成過同類工作,有經驗可循等
• 3.時此工作可以何時進行。如:
• 4.地工作地點都有哪裏
• 5.物有何工具,設備
18
案例研習:如何做工作計劃?
3):達成任務的可利用資源與限制條件
• B.限制條件: • 1如:某某時間點之前要完成………….. • 2如:某某任務只能由某某人做……… • 3………..
➢在對現場管理過程中,是管理精神傳播的窗口,又是 主管與作業人員溝通的橋梁.
32
分享:認知我們的角色
1-3.對所屬作業員工來說:
➢是直接的領導,並對其進行作業指導, 評價其作業能力及作業成果;
1-4.對線.組長來說:
➢是朝夕相處的同事; ➢是工作上協作的配合者; ➢是晉升時的競爭對手.
33
分享:認知我們的角色
九、管理與領導的關系 管理≠領導
30
分享:認知我們的角色
不同角度認識自我:
1-1.對企業來說: ➢是基層的管理員; ➢是直接管理作業人員; ➢是P(效率).Q(品質).C(成本).D(交期)指 標達成的最直接的責任者.
31
分享:認知我們的角色

《管理学基础》复习指导资料+试卷

《管理学基础》复习指导资料+试卷

《管理学基础》复习指导资料题型及分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五、问答题(答题13分)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3分)第一章1、什么是管理?当前代表性的几种观点(8点)2、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而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并进而作了如下阐述(5点)3、管理的基本特征(4点)4、管理的两重性(一)管理的自然属性(二)管理的社会属性(两大点)5、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三方面)6、管理学及其特点: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其特点主要有(四点)7、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三点)8、归纳法的概念、归纳法的局限性9、归纳法注意事项10、试验法的概念及存在问题11、演绎法的概念第二章1、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必要性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5个)3、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9个)“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直到今天,富兰克林的格言仍然闪亮在尘世间。

4、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系统论述的学者,首推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经济人的概念5、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修正了这一假设,提出“有限理性”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

6、《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作品,该书发表于1776年。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另一部影响极为深远的伦理学著作,另外,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1771-1858),提出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资。

7、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两大点)8、二战后,特别是上世纪50-70年代,世界经济、政治的极大变化,对企业管理提出新的要求:(3个)9、行为科学学派(一)行为科学的由来(二)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三)“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3、X、Y、Z理论10、超Y理论的内容,霍桑试验的结论11、“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12、“决策理论”学派第三章1、总经理职业的特点2、从七种总经理职位,进行描述3、职责业务上的特点、上下级关系上的特点、总经理工作职位特点4、总经理角色的选择和定位5、总经理的使命6、总经理的作用7、管理者群体结构的合理性(一)管理者群体结构的基本标准(二)合理组织管理者群体结构需要注意的问题8、最佳管理群体的选择9、管理者群体效能的发挥(一)建立合理的管理者群体结构(二)建立科学的管理者体制10、为什么管理创新是必要的(一)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二)竞争的特征和竞争的焦点已经变化(三)坚持创新,才能缩短差距11、管理者在创新中的作用发挥(一)为创新提供良好的气氛(二)制定有弹性的计划(三)建立科学的风险机制,正确对待失败(四)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12、管理者的技能与素质要求一、管理者的政治素质二、管理者的业务能力三、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四、管理者的心理品质第四章1、管理方法的概念2、管理方法的分类(一)按方法层次分类(二)按管理信息沟通的特征分类(三)按管理者类型分类(四)按方法的精确程度分类(五)按管理方法产生的时间先后次序分类3、管理的传统方法4、现代管理方法和主要管理模型5、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四大表现第五章1、企业管理的外部环境(1)宏观环境主要包括(2)企业经营环境主要包括2、企业管理的内部环境3、企业战略的概念和构成要素4、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和本质5、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与过程6、战略管理者与战略组织结构的调整7、企业文化的概念1、企业文化的构成2、企业文化的特征8、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9、企业文化的类型10、市场结构的含义与类型11、不同市场结构中的企业管理行为第六章1、组织的含义2、组织工作的含义与特点3、组织工作的原理4、组织结构的类型(一)直线型组织结构(二)职能型组织结构(三)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四)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五)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六)矩阵结构5、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产生(概念)6、非正式组织的作用7、积极发展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第七章1、管理层次的产生(概念)2、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基本形态3、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4、组织设计的任务、依据和原则5、部门的含义、部门划分的八类方法6、划分部门的原则7、职权类型8、直线、职能和参谋的关系直线与参谋的矛盾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9、权力的来源与特征10、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11、组织中的集权倾向(一)集权倾向产生的原因(二)过分集权的弊端12、分权及其实现途径(一)职权分散化的重要意义(二)衡量分权的标志(三)影响分权的因素(四)实现分权的途径13、制度分权与授权的区别主要表现第八章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2、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处理的管理范畴与基本功能3、人员配备的重要性、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4、管理人员的配备,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考虑因素5、管理人员的来源、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6、职前教育和员工培训,是组织在员工已经进入组织之后所从事的,提高员工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和领导的学问,旨在提供有效管理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组织结构、决策过程以及领导与管理的区别等。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目标、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有效地利用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协调和激励员工,确保组织的高效运转。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在组织内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包括决策者、沟通者、协调者和领导者等。

为了有效履行这些角色,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指的是管理者在特定领域或职能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和应用组织内的工作过程。

人际关系技能是管理者与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包括有效的沟通、团队合作和冲突解决等。

概念技能指的是管理者在整体上理解和分析组织的能力,包括战略规划、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等。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不同部门和职位之间的关系和层次。

常见的组织结构包括功能型结构、事业部结构、矩阵结构和网络结构等。

功能型结构是一种以职能为基础划分部门和工作职责的组织结构。

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职能,例如销售、市场营销和财务等。

事业部结构是将组织按照产品或地理区域进行划分的结构。

每个事业部在特定的产品或区域内独立运营,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和责任。

矩阵结构是将组织按照功能和产品进行划分的结构,同时兼顾两种结构的优势和特点。

在矩阵结构中,员工同时汇报给功能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

网络结构是一种基于外部合作和资源共享的组织结构。

组织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紧密关系,通过共享资源和风险分担来实现共同目标。

决策过程决策是管理者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的过程。

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评估和决策执行等阶段。

问题识别是决策过程的第一步,通过识别组织面临的问题或机会,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基础。

信息收集是指收集和分析与决策相关的信息。

管理学基础(精选)

管理学基础(精选)

管理学基础(精选)第一篇:管理学基础(精选)管理学基础第1题: 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

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第2题: 约法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第3题: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第4题: 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

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第5题:()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第6题: 按预测时间范围长短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三种。

一般地,预测时间范围越短,预测质量越高;反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越低。

因此,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第7题: 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

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

一般以()人为宜。

第8题: 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

这就是授权的()原则。

第9题: 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第10题: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第11题: 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能是“计划、安排和实施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这是()中的观点。

第12题: 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其手段都是管理。

第13题: 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此创立了()。

第14题: 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

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目标的()。

07481管理学基础-100%知识点

07481管理学基础-100%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 一、管理的基本概念 1.代表观点: 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一个把一群乌合之众变成有效率、有目的、有生产力团队的特殊过程 管理就是决策(罗伯特·西蒙)。

2.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⑴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⑵管理的本质是协调;⑶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中;⑷协调的中心是人;⑸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

3.管理学特点:一般性、多样性、历史性、实践性。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⑵降低交易成本。

⑶稳定企业、推动企业的发展。

⑷ 拓展市场,帮助竞争。

⑸有利于企业⑴创新能力。

⑵决策能力。

⑶组织能力。

⑷指挥和控制能力。

⑸协调和激励能力。

二、管理的重要性:⑴管理具有普遍性:①如何实现组织的目标;②如何选择组织的经营者;③如何激励与约束组织成员;④如何解决组织的内部冲突;⑵大部分的人或有管理责任或为其他管理者工作;⑶成为管理者的回报:①创造一个环境让组织成员可以发挥他们的能力,并由此获得工作的成就感;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③帮助别人发现工作的意义及实现个人的抱负;④接触组织内外不同的成员,为管理者的工作带来挑战,也带来丰富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⑴管理的自然属性:①管理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所产生;②管理也是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社会劳⑵管理的社会属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管理就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

二、掌握管理的两重性的意义:①认真总结我国多年来在管理中正反面的经验,实现科学管理。

②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③结合实际、有效地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第三节 管理者及其角色 一、管理者的类型:1.管理者纵向分类:按层级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

2.管理者的横向分类:按工作性质分为职能管理者、一般管理者、行政人员、企业家、小业主 依据美国人迈克.H.莫里斯的观点,企业家至少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创新性、承受风险、先发制人。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

以下是对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的整理。

一、管理的定义与职能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包括:1、计划: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行动计划。

2、组织:设计和构建组织结构,分配资源和职责,以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3、领导: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4、控制: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绩效,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按计划运行。

5、创新:推动组织进行变革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包括人际关系角色(如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如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和决策制定角色(如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具备以下技能:1、技术技能:掌握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人际技能:与他人有效沟通、合作和激励他人的能力。

3、概念技能: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思考,制定战略和决策的能力。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匹配等。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和十四条管理原则。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强调理性的、法定的权威和科层制组织。

2、行为管理理论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如梅奥的霍桑实验。

3、现代管理理论(1)管理科学学派:运用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

(2)系统管理学派: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强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3)权变管理学派:认为管理方式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灵活调整。

四、组织环境组织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资源、能力等;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和行业环境(竞争对手、供应商、顾客等)。

管理学基础完整课件

管理学基础完整课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03
管理职能
定义目标
明确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组织成员提供行动的指南。
制定方案
为实现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包括资源配置、时间安排等。
决策选择
在多个方案中评估和选择最优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目标。
预测变化
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为组织成员指明方向,明确工作目标和期望。
总结词
科学管理理论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主张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它强调标准化、规范化、量化的管理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详细描述
总结词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关注员工的招聘、培训、激励和管理。
详细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员工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主张通过有效的招聘、培训、激励和管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进而实现组织目标。它强调员工的个人发展、职业规划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关注。
实现方式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管理创新是组织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它涉及到对现有管理实践的挑战和改进,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管理创新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运营流程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创新在组织内部的不同层面发生,共同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总结词:管理变革的动力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发展需求和个体动机三个方面;而阻力则来自于组织内部结构惯性、员工抵制和变革风险等方面。
详细描述:管理变革是组织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高内部效率和适应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然而,变革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阻力和挑战。管理变革的动力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发展需求和个体动机三个方面。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科技发展,组织需要不断调整战略和优化管理实践以适应环境变化。同时,组织内部的成长和发展也需要变革来打破现有瓶颈,提高整体效能。个体动机则是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员工对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就的追求会促使他们支持变革。

管理学基础七、八

管理学基础七、八
管理人员需要量

组织规模、结构、岗位;流动量;组织发展
管理人员来源


内部提升 外部招聘
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
1. 2. 3. 4. 5. 6. 7. 8. 强烈的管理欲望 良好的道德品质 富于创新精神 良好的决策能力 较强的沟通能力 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 良好的身体素质
管理人员选聘程序与方法
第八章 人员配备
第一节 人员配备概述
第二节 管理人员的选聘 第三节 管理人员的考评 第四节 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一节 人员配备概述
人员配备应当考虑的因素

组织需要 成员需要
人员配备的程序

计划、来源、考查、培训、调配、考核
人员配备的原则
因事择人 量才使用 动态平衡 程序化、规范化
第二节 管理人员的选聘
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
贡献
能力
管理人员考评的程序
制定计划 技术准备 实施 分析结果 反馈
管理人员考评的方法
自我考评 上级考评 群众考评 专家考评
第四节 管理人员的培训
管理人员培训的作用 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 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
管理人员培训的作用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增强组织的发展后劲
管理学基础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二篇 计划
第七章 组织结构设计
第八章 人员配备
第三篇 组织
第四篇 领导 第五篇 控制
第七章 组织结构设计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组织结构形式 第三节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
组织结构的含义 静态 动态——管理职能 三方面关键要素: 四个维度: 组织结构分两大类: 组织结构计划

《管理学基础》教案(全)(精华版)

《管理学基础》教案(全)(精华版)
冲突处理策略
提供多种冲突处理策略,如妥协、协商、调解和仲裁等,并分析各 种策略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协作能力提升
分析协作在团队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提升团队成员的协作能 力,包括建立信任、明确目标、分工合作和有效沟通等。
PART 06
创新管理与组织变革
REPORTING
创新概念及类型划分
创新概念
PART 03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REPORTING
个体行为分析
个体行为动机
探讨个体行为背后的动机,如需求、欲望、价值 观等。
个性特质与行为
分析个性特质如何影响个体在工作场所的行为。
知觉与归因
研究个体如何解释和理解工作场所中的事件和行 为。
群体行为及团队建设
01
02
03
群体动力学
探讨群体内部的力量和过 程,如群体规范、角色、 冲突等。
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现代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相关教材和专 著。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管理类期刊、学术论文和案例分析报告等文献资料, 以拓宽视野和深化对管理学的理解。
PART 02
管理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REPORTING
管理定义及功能
管理定义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 控制等职能,协调人力、物力、 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组织目 标的过程。
领导与沟通
领导风格、领导艺术、有效沟通 技巧等。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流 程、员工激励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对管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概 念、理论、方法等方面。
实践应用能力
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813管理基础

813管理基础

813管理基础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运管理学和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应用原理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与解决管理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1)管理学考试内容1、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①管理的定义、职能、角色与属性②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③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④企业道德与社会责任⑤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⑥管理流派及当代管理学的发展趋势2、信息获取与决策①信息的定义、评估与特征②信息系统③决策的依据、类型④决策的相关理论⑤决策过程与决策方法3、计划与组织①计划的类型与编制过程②企业远景与使命③战略环境分析与选择④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技术⑤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及影响因素⑥组织的部门化与层级化⑦人力资源计划与绩效评估⑧组织变革的动因、类型、目标、内容⑨组织文化及其发展4、领导与控制①领导的内涵、类型与领导方式②激励原理、激励的内容理论、过程理论与强化理论③激励的一般形式和实务④沟通原理、冲突管理、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实现⑤组织冲突与谈判⑥控制类型、控制过程、有效控制与控制方法5、管理创新①创新的类别与特征②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③创新过程和创新活动的组织④企业创新的内涵和贡献⑤技术创新的源泉⑥创新的过程和组织⑦技术创新战略及创新选择⑧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层级结构创新⑨企业文化的功能、特点和企业文化创新(2)运筹学考试内容1、线线规划与单纯形法①线性规划问题和数学模型②线性规划图解法③线性规划解的概念和单纯行法④单纯行法的一些具体问题2、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①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及其变换②线性规划的对偶定理③对偶单纯行法④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3、运输问题①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其求解②运输问题迭代计算中的具体问题4、整数规划①整数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其求解思路②任务分配问题及其求解方法5、动态规划①动态规划模型的最优性原理及其算法基本思路②离散型动态规划模型特点及其求解③连续型动态规划模型特点及其求解6、图与网络分析①图和网络的基本概念②树图和最小生成树③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④网络最大流、最小截集的求解7、随机服务理论概述①随机服务系统的基本组成②负指数分布定义和特点③泊松输入定义和特点④生灭过程的概念及其稳态解8、生灭服务系统①M/M/n 损失制系统特点及其计算②M/M/n 等待制系统特点及其计算9、存储理论①确定型存储模型求解基本思路和计算②随机存储模型求解基本思路和计算10、决策问题①不确定型的决策②风险决策③决策树三、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07481管理学基础

07481管理学基础

第九章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1, 一般说来,新雇员所需要的信息包括哪些方面。

2. 薪酬结构是一个组织中各种工作之间的报酬水平的比例关系。

如何理解这个比例关系。

3. 员工职前教育活动通常有哪三个部分组成。

4. 技能导向的薪酬结构确定方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5.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个人在组织中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势必会引起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冲突,产生一系列问题,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6. 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7. 配备适当的管理人员首先要确定管理人员的需要量,一般说来,计算管理人员的需要量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

8. 为求得人与事的优化组合,人员配备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有哪些。

9. 结果导向评价方法的缺点有哪些。

10. 内部提升是指组织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

内部提升具有哪些优点。

11. 对一个组织来说,员工业绩评价可以是()。

A.员工的直接上司B.员工的同事C.员工的下级职员D.员工的自我评价E.客户的评价12. 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3. 培训原理有哪些。

14. 下列哪些可以对管理人员培养能力和改变状态。

A.工作轮换B.设置助理职务C.设置临时职务D.实习期E.设置学习岗位15. 在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处理的管理范畴可以分为哪些。

16. 工作绩效考核的目的有哪些。

17. 外部招聘也有许多局限性,有哪些。

18. 当员工工作任务的具体完成方法不重兽而日存在多种完成任务的方法时,非常适宜的评价方法是()。

A.员工特征导向的评价方法B.员工行为导向的评价方法C.结果导向评价方法D.处理方式评价方法19. 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具有哪些优点。

20. 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有()。

A.传递信息B.改变状态C.更新知识D.发展能力E.学习知识21. 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2. 内部提升制度也可能带来某些弊端,主要有哪些。

23. 组织中人员配备的重要性可以从哪两个角度来考察。

1月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学基础07481重点

1月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学基础07481重点

1月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学基础07481重点第一章P9 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特点,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生产力方面2、生产关系方面3、上层建筑方面P9归纳法的学习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之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第二章P21斯密在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方面分工的益处主要是:第一,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度,提高劳动效益。

第二,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

第三,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价设备。

P2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简介有:(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变革。

P24泰罗提出的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从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2)、在工资制度上实现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指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P25对泰罗制的评价:(1)、泰罗制冲破了百年多沿袭下来的传统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的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替代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

(2)、泰罗制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两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4)、泰罗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只要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

管理学基础(齐全版)教材

管理学基础(齐全版)教材

2013 最新职业技术实训平台-管理学基础答案(齐全版)职业技术实训(一)形成性核查答案管理学基础(行政管理专业)单项选择题( 社会属性 ) 不属于人性的内容。

D( 广告 ) 是企业以必定的代价,经过各种流传媒介,向可能的购买者传达企业产品或劳务信息,以扩大影响、增添销售的一种手段。

( 独家性分销 ) ,即企业在必定地域、一准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

420 世纪二三十年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提出了 ( 社会人 ) 假说。

A( 管理花费 ) 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形式。

B( 人力资本是有形资本 ) 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不正确。

C( 拘束人 ) 不吻合人本管理思想。

D8 以下不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 改进产品策略 ) 。

A9 ( 商标 ) 是指已获取专利权并受法律保护的一个品牌或一个品牌的一部分。

B产品组合的 ( 深度 ) 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

以下不属于售前服务的是 ( 供应部件 ) 。

C企业 ( 实力 ) 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

B渠道的 ( 长度 ) 就是产品在从生产者流向最后顾客的整个过程中所经过的中间层次或环节。

所谓销售渠道是指产品由 ( 企业 ) 向最后顾客挪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环节,或企业经过 ( 中间商 ) 到最后顾客的所有市场营销结构。

在管理技术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 ) 。

B在管理策略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战略与战术相联合的 ) 。

B在管理方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纳( 人性化管理 ) 。

C在管理系统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主动开发型 ) 。

A企业管理的中心是 ( 人的管理 ) 。

C在管理层次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处于决策层 ) 。

C在管理手段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以计算机为主 ) 。

A( 人的发展 )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

A( 目标设计的针对性 ) 不表现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

管理学基础(最终版)

管理学基础(最终版)

管理学基础(最终版)领导工作的实质是通过指导、激励和协调员工的活动,达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领导者的作用是为组织设定明确的方向,提供动力和灵感,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便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组织的目标。

领导者还要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总之,领导者的作用是确保组织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有效沟通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清晰明确。

信息传递要简洁明了,避免模糊不清或误解。

2.针对受众。

要根据不同受众的背景、知识、兴趣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

3.及时及时。

信息传递要及时,避免延误或遗漏。

4.双向交流。

沟通应该是双向的,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要倾听对方的反馈和意见。

5.尊重对方。

沟通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意见,避免冲突和争吵。

6.反馈确认。

沟通结束后,要及时反馈确认,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理解的一致性。

研究研究管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组织内外的各种挑战和变化,提高我们的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

例如,管理学可以教我们如何有效地管理团队和资源,制定正确的决策和策略,以及如何应对不同的组织文化和环境。

此外,管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应对不同的管理风格和方法,提高我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和成功。

扁平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层级少、管理者少、员工之间沟通快速、决策权下放的组织结构。

其优点包括:1.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2.提高员工参与度和自主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3.加快决策速度和执行效率。

但是扁平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1.管理者职责过重,容易导致工作压力大;2.员工晋升空间有限,可能导致员工流失和组织的稳定性下降;3.组织扁平化可能导致组织文化的消失,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可能变得模糊不清。

例如,XXX就采用了扁平结构,这使得员工之间的沟通快速,决策迅速,但也可能导致部分员工的晋升空间受限。

XXX是一个扁平结构的代表企业之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基础试题(课程代码 07481 )重要提示:1、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是由 _____ 所产生的社会劳动过程的一种特殊职能。

C. 激励因素D.满意因素6. 企业管理的外部环境因对企业作用的方式和特征不同,可以分为 A. 文化环境和经营环境 B. 宏观环境和经济环境 C. 宏观环境和经营环境 D.宏观环境和政治环境7. 市场结构的类型包括A.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B.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和寡头市场C.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D.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和寡头市场8. 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的权力属于职权类型中的 A. 参谋职权 B. 直线职权 C. 职能职权D.总体职权9. 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A.自然分工B. 社会分工C. 技术分工D.人员分工2. 对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研究属于管理学研究内容中的A.生产力方面B.C. 上层建筑方面D.3. 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是 A.查理•巴贝奇B.C.罗伯特•欧文D.4.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生产关系方面 技术手段亚当•斯密 弗雷德里克•泰罗弗雷德里克•泰罗亚当•斯密 5.在双因素理论中,以工作为中心,以对工作本身是否满意、工作中个人是否有成就、是否得到重要和提升为中心的是A. 保健因素B.需求因素A. 人口总量及再生产状况、人口年龄结构、城乡人口比例B.人口总量、人口年龄结构、城乡人口比例C.人口总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D.人口总量及再生产状况、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10.评价系统的设计、实施和信息利用都需要花费时间、人力和资金,组织使用业绩考核系统的收益必须大于成本,这是有效工作绩效考核系统的A. 敏感性标准B.C. 可接受性标准D.11.企业最重大的决策是经营决策,又称为A. 企业战略决策B. C. 业务决策 D.12.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是A. 目的性、主导性、特殊性和经济性C. 目的性、主导性、普通性和经济性13.沟通按其功能可以分为A.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C. 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14.将控制工作分为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这样的分类标准属于A. 按原因或结果分类B.C.按纠正偏差措施的环节分类D.15.控制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依次为A.衡量工作、确定标准、结果分析、纠正错误B.确定标准、衡量工作、结果分析、纠正错误C.确定标准、衡量工作、纠正错误、结果分析D.确定标准、结果分析、纠正错误、衡量工作16.在管理创新的条件中,创新目标属于A. 创新主体的内在性条件B.C.创新主体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结合的条件17.共同愿景的构成包括A. 景象、价值观、使命、目标B.C. 设计、价值观、使命、行动D.18.组织规模对交易成本造成的影响是A. 增加组织复杂性B.19.“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以融为一体” A.X 理论B.Y 理论实用性标准准确性标准管理决策风险决策预先性、主导性、普通性和经济性预先性、主导性、特殊性和经济性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B.D.B.D.按控制时间分类按控制目的分类创新主体的外在性条件D. 不属于管理创新的条件景象、价值观、使命、行动设计、价值观、使命、目标影响履约成本造成内部消耗增加。

这种观点属于C.增加组织内部的监控费用 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两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E. 先进性和前瞻性 23. 人类活动的特点有E. 目的性24. 管理者群体结构合理的基本标准有E. 自我组织性25.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有E. 资源配置26. 为完成组织设计的任务,组织设计者应该完成的工作包括 C.超Y 理论20. 管理的法律方法的特点有A. 严肃性、规范性、发展性D.Z理论B. 完整性、规范性、强制性 D.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21.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这都有承担计划、组织和 这几个职能。

A.人员配备 .指挥 C.控制 .协调E. 创新 22. 管理的特点有A. 一般性和多样性B. 普遍性和多样性C. 历史性和实践性D.历史性和理论性A. 规律性B. 控制性C. 依存性D.知识性A. 稳定性B. 高效性C. 自我适应性D.协调性A. 宗旨和目标B. 经营范围C. 竞争优势D.协调效应A. 职务设计与分析 C. 结构的形成 E. 岗位设置 27. 决策的程序包括 A. 发现和确定问题 C. 评价和选择方案 E. 实施方案28. 领导的职能归结起来主要B. D.部门划分 目标制定B. 设计方案 D.设定目标E. 监控者对企业绩效影响重大三、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31. 管理方法 32. 企业文化33. “自我实现人”假设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5 分)34. 简述管理的必要性。

35. 简述绩效改进的方法。

36. 简述把握产业先机的有效途径。

37. 简述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

38.简述评价决策合理性的实际方法。

五、 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39. 论述非正式沟通的特点以及管理人员应如何对待非正式沟通。

40. 论述计划工作的意义及其基本流程。

A. 处理与人的关系 C.处理公共的关系 E. 处理与外界的关系 29. 激励的基本原则有A. 物质利益原则B. D.B. D.处理与事的关系 处理与时间的关系公平原则 多样化原则E.系统性原则30. 对监控者控制的重要性在于 A. 加强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规范性B 健全组织的监控系统C. 控制工作本身的特殊性D.在组织中对监控者的控制常常被忽视2013 年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基础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 0748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1——5:BABBC 6 ——10:CABDB11——15:ACCCB 16 ——20:CABD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21.ABC 22.AC 23.CDE 24.ABC 25.ABCDE26.ABC 27.ABCE 28.ABD 29.ABCD 30.CD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3 分,共9 分)31.是指各种能实现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确保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途径和措施的总和,(2 分)它是管理活动主体作用于管理活动客体的途径。

(1 分)32.是指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在长期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中逐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并为全体员工认同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1 分)它反映着一个企业特有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以及公众形象等文化沉淀,(1 分)对企业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作用。

(1 分)33.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对人性的假设之一。

(1分)它认为人们除物质和社会需求之外,还有一种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发挥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

(1 分)因此,组织应创造条件,在让人们的这种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让组织目标得以实现。

(1 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4.(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 分)(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分)(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

(1 分)(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人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1 分)35.(1)流程再造(BPR。

(1分)(2)组织修炼。

(1 分)(3)理念提升。

(1 分)(4)运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绩效提高的各种方法。

(2 分)36.(1 )从现有需求演化入手去搜寻未来需求。

(2 分)(2)从现有技术进步可能入手的搜集途径。

(2 分)(3)从产业更替把握产业变换的时机。

(1 分)37.(1)干领导的本职工作。

(1 分)(2)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

(2 分)(3)争取众人的友谊和合作。

(1 分)(4)做自己时间的主人。

(1 分)38.(1)一次次的局部评价。

(1 分)(2)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决策。

(2 分)(3)综合调整的决策。

(2 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3 分,共26 分)39.(1)非正式沟通有下列几个特点:①信息交流速度较快。

(1 分)②信息比较准确。

(1 分)③效率比较高。

(1 分)④可以满足职工的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等方面的需要。

(2分)⑤有一定的片面性。

非正式沟通中的信息常常被夸大、曲解,因而需要慎重对待。

(2分)(2)管理人员应该按照以下方式对待非正式沟通:①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它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任何否认的态度都会铸成大错,企图消灭、打击也是不明智的。

(2分)②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地利用非正式沟通为自己服务,管理人员可以“听到”许多从正式渠道不可能获得的信息,“知道”谁在传播这些信息,谁最喜欢这些信息,管理人员还可以将自己所需要但又不便从正式渠道传递的信息,利用非正式沟通进行联络。

(2分)③非正式沟通信息中的错误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非正式沟通进行更正。

40.(1)计划工作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弥补不确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2分)在确定的条件下,可以根据已知事实的基本数据,计算采用哪种方案能以最低的代价取得预期的结果。

因此,只有把计划工作做得周密、细致、科学,才能解决问题。

②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2分)计划工作可以使行动对准既定的目标,从而对准所要实现的目标去设法取得一种始终如一的、协调的工作步骤和经营结构,使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并最终实现目标。

③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1 分)由于强调了经营效率和一贯性,所以计划工作使组织经营活动的费用降至最低限度。

④有利于控制。

(1 分)计划和控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主管人员如果没有计划规定的目标作为标准,就无法检查其下级完成工作的情况;如果没有计划作为标准,就无法测定控制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