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经纬度和定位
- 地球上的四大洲和七大洲
- 使用地图进行定位和测量
单元二:中国的地理环境
-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
- 中国的气候和水资源
-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
- 中国的经济区划和交通运输
单元三:生物圈的特点
- 生物圈的定义和组成
- 生物圈的层次和变化
- 生物圈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生物圈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单元四: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分布和数量
- 人口增长和结构
- 城市的特征和功能
- 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
- 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单元五:农业与农村
- 农业的特点和分类
- 农业的发展和现状
-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 农村生活和农民问题
- 农村改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单元六:工业与工业地区- 工业的分类和特点
- 工业的发展和分布
- 工业的资源和环境影响
- 工业地区的规划和城乡一体化
-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单元七:运输与通信
- 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网络
-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 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完美
排版)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
第一章人与地理
1.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
3. 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地理气候、地理水文、地理生态等)
第二章地球的区域
1. 世界地图和地理坐标
2. 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3. 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特
点和地理条件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域(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台澎金马地区)
3. 中国的气候和地形特点
第四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1. 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分布
2. 中国的主要民族和其分布
3. 中国的人口问题和民族关系
第五章经济地理
1. 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概念
2.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
3. 农业和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地理与环境保护
1. 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2. 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和挑战
3. 个人应该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的知识点概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一、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体、地貌和生态系统等。
1.气候气候是指某地区在长期和季节性方面的气象条件。
气候的形成与纬度、海拔、地形等因素有关。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众多,常见的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2.水体水体是指地球上的各种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湿地和海洋等。
中国境内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和黄河,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据地球表面积约71%。
3.地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和火山等。
中国地貌多样,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等。
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中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包括生物群落、物种和种群等。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应该努力做的事情,以保证人类的健康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交互影响的结果,包括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1.文化文化是指人类的思想、信仰、艺术、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各地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
如中国的春节、日本的樱花节和美国的感恩节等。
2.经济经济是指人类活动中与生产、消费和分配相关的方面。
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3.社会社会是指人们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地域、某一文化下形成的一定文明水平、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际关系和人类活动的总和。
社会制度、族群分布和人口密度等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总之,地理学是一门极其综合的科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涉及内容极其广泛,对人们了解地球自身和与之相互作用的人类活动都有帮助。
学好地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和人类社会,以做出更有利于人类和地球的决策。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1.1 地球的地理位置和结构
•地球的经度和纬度
•地球的三个结构层:地壳、地幔、地核
1.2 大气环境和大气运动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风
1.3 水文地理环境和水循环
•水文地理环境的特征:水系、河流、湖泊、水库和洪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降水、地下水、流向海洋
1.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和区别
•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2.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高山、高原、盆地、沿海等2.2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高原
•中国的平原和盆地
2.3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特点
2.4 中国的水文地理环境
•中国的淡水和盐水资源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第三章中国的人口与经济
3.1 人口的分布和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人口问题:老龄化、人口流动、城市化等
3.2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城市化和农民问题
3.3 社会问题
•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
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了地球环境、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人口与经济等方面。
希望对您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理复习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①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 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
------ --------②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 .纬度和经度| ........................................................... | ① 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
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 在南极、北极。
②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 N ”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 S ”表 示、,。
③ 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 是南半球。
④ 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
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
⑤ 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 ”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 用“ W ”表示。
⑥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 、160 °E 组成的经线圈。
20 °W 以西到160 °E 属于西半球(大于20 °W 或大于160 °E ) 20 °W 以东到160 °属于东半球(小于20 °W 或小于160 °) ②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 --- 秋;夏 ----- 冬)③ 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 °N--90 °N )、北温带(23.5 °N--66.5 ° N )、热带(23.5 °N--23.5 °S )、南温带(23.5 °S--66.5 °S )、南寒带(66.5 °S--90 S )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 低纬:0 °--30 °;中纬:30 °--60 °;高纬:60 °--90 °⑤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地理复习1、认识地球的过程由天圆地方说到球体,到现在的科学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做成的地球模型叫地球仪。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长度都相等,每条经线只形成半个圆圈,指示南北方向;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叫纬线,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长度不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 表示;南北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都是0o纬线(赤道),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0o、180o经线(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oW和160o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低、中、高纬的划分是:30o、60o经线;南北回归线的纬度:23.5oS、23.5oN,南北极圈的纬度:66.5oS、66.5oN,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形成经纬网,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准确位置。
2、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时间是一天,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转动;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运动叫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时间是一年,产生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有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GP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缩写,与电子地图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自动定位导航,卫星图像是对地观测卫星探测到的地球表面信息所形成的影像。
4、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三种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为北方),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通常有数字、线段、文字等方式。
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比例尺三种表示:①数字式②文字式③线段式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和注记。
3、㈠确定地图上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④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㈡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或雪融化的程度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关系: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如:世界地图)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如:学校地图)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又回到)大西洋。
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3、比较经度和纬度的特点:4、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 和160°E 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气温高);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气温低)。
7、经纬网的作用: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1、地球表面,陆地占29%,海洋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
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是杨利伟。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地球①地球就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得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得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得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纬度与经度①纬度得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得纬度就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得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得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就是北半球,赤道以南就是南半球。
④经度得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得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得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得分界线就是:20°W、160°E组成得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瞧,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瞧,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①地图得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③比例尺大小得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就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就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得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将海拔高度相等得点连接成线就就是等高线。
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得高低起伏。
初一地理苏教版知识点
初一地理苏教版知识点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地理学习方法技巧一、字头记忆法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周恩来曾将全国的省、市和自治区的名称编成一首《地理诗》,诗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两宁四西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二、识图记忆法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
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
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
三、简化地图法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
苏教版本初中七年级的上册的地理学习知识点总结计划.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知识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 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6378 千米 ) 大于极半径( 6357 千米)。
二、地球仪的知识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
3、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形状圆(与赤道平行)半圆(连接南北极点)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经线长度都相等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0°~ 90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0°~ 180°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度数南纬是西经字母北纬 N,南纬S东经E,西经W表示0°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东经度与西经度划分:0°和 180°重要低纬度: 0°~ 30°中纬度:30°~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20° W、 160° E 的经60°西半球: 160° E~ 180 °~ 20 ° W 纬线高纬度: 60°~ 90°东半球: 20° W ~ 0°~ 160° E 南北回归线:23.5 ° N、 23.5 ° S南北极圈:66.5 ° N、 66.5 ° S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906030例:15°B0°AAB15°CC30°30 °60 °A ( 0 °, 60 ° W)A( 0 °, 30 ° W)B( 30° S, 75 ° W)B( 30 ° N, 60° E)C( 30° S, 0 °)C( 30 ° S, 60° E)甲: 50 ° N 、20° E北半球、东半球中(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北温带乙:20 ° S 、170° W南半球、西半球低(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热带三、地球的运动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绕转中方向周期意义心自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地轴一天昼夜更替和各地的地方时不同转南极上空:顺时针公自西向东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太阳一年转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2的划分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 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苏教版)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苏教版)------------------------------------------作者xxxx------------------------------------------日期xxxx七年级(上)自然地理(苏教版)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2-4)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下列证据可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远处驶来的帆船,先见桅杆,再见船身;月食;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站得高看得远。
3、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P4-7)1、经线、纬线的区别:经线(子午线)纬线概念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与经线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指示方向南北东西长度相等有长有短,赤道最长,两极为零形状半圆圆圈条数无数条无数条经线圈由两条正相对的(即差180°)的经线组成的大圆。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纬线圈,仅赤道能平分地球。
2、纬度、经度的比较:经度纬度度数起点线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赤道为0°纬线度数划分 _本初子午线_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0°经线以东的180°为东经,以西的180°为西经,东、西经各有180°。
东经180°与西经180°同在一条线上,这条经线称为180°经线。
_赤道为南北纬的分界线,赤道_以南为南纬,以北为北纬,南北纬各有90°,北纬90°即北极(N),南纬90°即为南极(S)代号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半球划分习惯上以(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平分地球为东、西半球 _赤道_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3、中高低纬度的划分: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 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 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知识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6378 千米) 大于极半径(6357千米)。
二、地球仪的知识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
3 、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形状圆(与赤道平行)半圆(连接南北极点)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经线长度都相等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0°~90°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0°~180°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度数南纬是西经字母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表示0°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东经度与西经度划分:0°和180°重要低纬度:0°~30°中纬度:30°~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20°W、160° E 的经60°西半球:160°E~180°~20°W 纬线高纬度:60°~90°东半球:20°W~0°~160° E 南北回归线:23.5 °N、23.5 °S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90 60例:30A 15°0 A0°BB C 15°30°C30°60°A (0 °,60 °W)A(0 °,30 °W)B(30°S,75 °W)B(30°N,60°E)C(30°S,0 °)C(30°S,60°E)甲:50 °N 、20 ° E 北半球、东半球中(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北温带乙:20 °S 、170 °W 南半球、西半球低(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热带三、地球的运动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绕转中方向周期意义心自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地轴一天昼夜更替和各地的地方时不同转南极上空:顺时针公自西向东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太阳一年转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 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
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地理1.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之一。
- 北纬 18°~53°,东经 73°~135°,东西跨度约 5 500 千米,南北跨度约 5 200 千米。
2. 中国的陆地和海洋- 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约为 960 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1/15 以上。
- 中国的海域总面积约为 400 万平方千米,有多千米的海岸线。
3. 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 其中包括高山峻岭、沃野千里的平原、广阔的沙漠、古老的喀斯特地貌等。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环境的互动关系1. 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不创造而存在的自然要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
- 人类环境则是人类栖息和活动的空间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等要素。
- 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2. 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的物种和它们与非生物(气候、土壤、水源等)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生态功能和生产力的系统。
- 人类依赖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资料。
- 人类活动的发展、产生的难点和压力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3. 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人类环境意外地受到各种污染和破坏,目前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难点之一。
- 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广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等是解决对策。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1. 中国的自然环境概述- 中国拥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如高山、河流、湖泊、草地和海洋等。
- 中国自然环境状况受到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2. 中国的气候- 中国拥有丰富的气候类型,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干旱气候等。
- 气候影响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和人们生活等方面。
3. 中国的地形- 中国地形多样,主要分为高山、低山、山地盆地、高原和平原等。
苏少解析七年级地理全册要点总结
苏少解析七年级地理全册要点总结第一章地理基础知识第一节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经纬网: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3.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2.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3. 地球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第二章亚洲第一节亚洲的自然地理1. 地形: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 河流: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3. 气候: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
第二节亚洲的人文地理1. 人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
2. 农业:亚洲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日本等地区。
3. 城市:亚洲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沿海地区和铁路沿线。
第三章非洲第一节非洲的自然地理1. 地形: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2. 河流:非洲河流多分布在西部和东部,主要有尼罗河、刚果河等。
3. 气候:非洲气候以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为主。
第二节非洲的人文地理1. 人口:非洲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洲,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区。
2. 农业:非洲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等。
3. 城市:非洲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沿海地区和铁路沿线。
第四章欧洲第一节欧洲的自然地理1. 地形: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2. 河流:欧洲河流短小,主要有伏尔加河、多瑙河、塞纳河等。
3. 气候:欧洲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
第二节欧洲的人文地理1. 人口:欧洲人口密度高,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地区。
2. 农业:欧洲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分布在西欧和南欧地区。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的形状:近似球体,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实证明。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1.2 地球的运动•自转: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约为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公转: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
•五带的划分: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1.3 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方向判读:一般地图上定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比例尺计算: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常用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表示。
•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第二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2.1 大洲和大洋•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大洲分界线:如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等。
§2.2 海陆的变迁•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第三章世界的气候§3.1 天气与气候•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的特点。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
§3.2 气温与降水•气温:通常用气温曲线图表示,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类似。
•降水: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包括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
⑴、A 点的经纬度:30°W 40°N
B 点的经纬度:10°W 10°N
⑵、从东西半球看:A 点位于西半球 B点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北半球 B点位于北半球。
⑶、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 点在中纬度地区
B 点在低纬度地区。
⑷、从地球五带来看:A 点在北温带 B 点在热带。
(A 地区有四季变化,B 地区有阳光直射。
)
⑸、A 点位于B 点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⑵、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⑶、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⑴、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七、世界的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如下图所示)。
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八、海洋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自的变化之中。
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世界地理(上册)P 35 图)。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