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合集下载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李远振
【期刊名称】《中考历史》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

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协副主席。

【总页数】1页(P11-11)
【作者】李远振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0
【相关文献】
1.莫言作品英译本海外传播的阶段分析--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为界(1988-2012年) [J], 陈心哲
2.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J], 吴庆才;汪洁
3.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J],
4.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J], 无
5.我期盼下一个中国作家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访谈录 [J], 莫言;张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莫言获奖感言(通用8篇)

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莫言获奖感言(通用8篇)

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莫言获奖感言(通用8篇)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如下是细致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8篇莫言获奖感言,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莫言获奖感言篇一20xx年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令全国人民高兴的事情。

莫言获得了中国先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打破了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魔咒。

不仅是我,乃至全中国人民得知这个消息都神采飞扬,为这位作家喝彩。

莫言知道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惊喜而又惶恐”。

“惊喜”是自然的,大家都能理解。

但是,“惶恐”又是从何而来呢?原来伟大的作家跟大多数明星一样,会担心是不是有更多的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

我认为莫言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

”倘若真有一些无聊的、钻牛角尖的人死盯着莫言,并挑一些毛病为难他,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我们知道世上没有完美的人。

人犯错误是正常的事,但不能犯低级错误。

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坚信作家莫言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吸取教训、改正毛病。

这样,人们也会谅解你。

莫言说:“果真颁给自己,那么很多作家都具备了获奖的资格。

”这句话流露出了莫言的谦虚。

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这句话其实也是这位作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

他的谦虚使他不想去攀比,使他的作品的内容更加真实、感情更加深厚。

文学大家的背后缺少不了一种高尚的品格。

而这些品格正是引领他们走向成功道路上的指向标。

我们青少年从小就要具有良好的品格,从小就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莫言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也是我们青少年努力奋斗的目标。

相信不久的未来,中华儿女会拿到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属于他们的成功。

读了莫言的过奖感言,使我感触很深。

莫言获奖让中国人民有信心拿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奖项,让青少年有一双梦想的翅膀,使他们有信心飞向胜利的彼岸……莫言获奖感言篇二莫言穿着一身中装出席了诺贝尔奖仪式。

获奖感言;对于感言是一种感悟,在莫言获奖感言中,我发现有二点重要之处特别打动我这打动也是具有普遍意义,要值得写出与大家感悟;一是莫言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的内疚深深地打动了我。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当代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写作风格大胆曾屡次获奖2012年10月11日19:04中国知名作家莫言北京10月11日电(刘欢)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已于北京时间19:00公布。

中国作家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凭借作品《蛙》此次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曾屡次获奖莫言原名管谟业,于1956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童年时因经济贫困和政治上受歧视,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

12岁读五年级时因“文革”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年。

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

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自19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

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

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是演义现代革命历史。

在经历《红高粱家族》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

其中,《丰乳肥臀》曾获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檀香刑》曾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第一届鼎钧双年文学奖,《红高粱系列》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生死疲劳》获第二届红楼梦奖,《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此外,莫言还曾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第三十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福冈亚洲文化奖等奖项,并曾位列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中国作家实力榜第一位。

高考作文素材: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高考作文素材: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高考作文素材: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核心提示】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contemporary。

)莫言成为首个获此奖的中国人。

莫言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着怀乡怨乡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我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1981年开始创作,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1日讯中国经济网记者从诺贝尔官网了解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莫言。

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

莫言由此成为首个斩获此奖的中国人。

据环球网报道:备受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摘获这一奖项。

评委会称,莫言的作品是幻觉现实主义融合了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他本人也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通过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结合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aMrquez)作品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与此同时,也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

瑞典文学院评委会称,他的作品是幻觉现实主义融合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

莫言曾出版了多部小说、短篇故事和散文,题材十分多样。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者:吴庆才汪洁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2年第12期[热点材料]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介绍莫言时说:“借助魔幻与现实以及历史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

”李长春在贺信中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他希望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知识链接]一、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有哪些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讓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动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国,进而加快我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

二、我们青少年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应如何做?1.保护本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文化的独特性,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2.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

3.要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4.既要以开放、平等的心态尊重外来文化,又要宣传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讓世界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莫言身上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自尊自信、谦虚真诚的优秀品质;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乐观向上的工作作风等。

四、为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培养高雅情趣,坚决拒绝不良信息、抵制不良诱惑等。

莫言获奖感言(15篇)

莫言获奖感言(15篇)

莫言获奖感言(15篇)莫言获奖感言1莫言他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能获得诺奖,是靠他的实力,这种实力不是一日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靠着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生活的爱,靠着植根于人民、植根于生活,靠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无情的解剖及深邃的思考,更靠着一个作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创作出那么多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

在获奖感言中,莫言以一种朴实而近乎憨厚的语言,向我们叙述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他从自已的母亲讲起:与母亲捡麦穗,吃饺子时母亲将自己的饺子送给了一个乞丐,跟着母亲卖白菜,母亲患病……这一个个故事使人泪下,他用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他母亲善良、勤俭……在莫言讲述中还有一个让我感受颇深的故事,莫言一家在过年时才吃一顿饺子,当有一个行乞的老人到莫言家时,莫言拿出红薯干打发老人,立马遭到母亲的训斥,端出自己的半碗饺子给老人。

一年一次,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吃顿饺子异常奢侈,但莫言的母亲毅然不顾自己的温饱将弥足珍贵的饺子送与老人,这就是善良,也让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给予。

莫言虽然也给了老人东西,但那仅仅叫施舍,而莫言妈妈的叫馈赠,反观后者远远比前者高尚。

莫言把自己不爱吃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是对老人的不尊重;而莫言妈妈把自己最喜欢的饺子送老人,这是高尚的品德更值得很多人去学习。

我虽然没看过的莫言的作品,但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与他在务农时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莫言连躲雨的时间都要看书,所以我们要学习莫言那种爱读书的精神。

从莫言的获奖感言中,我感受到他的朴实,他的真诚,他的作品获奖,我认为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敢讲实话,他敢剖析现实社会,他敢说出自己对事物的想法,他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来自活生生的现实社会,我们应向他学习那种敢说真话、朴实、真诚的精神。

莫言获奖感言2他是中国的第一位诺贝尔奖项的获奖者,他也是一名作家,他获得的是文学奖,他是伟大的,他开创了中国诺贝尔奖,他是第一人,但他不是唯一的,因为也有许多人在努力获得此奖项,他说中国的基础,中国一定会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的,这位名人就是莫言。

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莫言

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莫言

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莫言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创作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1年6月4日受聘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至今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3年11月受聘为汕头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2005年再次失手茅盾文学奖。

《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5年,获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2006年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1月28日受聘为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莫言以十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Mo Yan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Mo Yan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Mo Yan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Mo Yan, whose primitive name is Guan Moye, has been the crispy fried chicken among China after he was awarded the 2012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he 57-year-old is the first Chinese resident to win the prize, who is a novelist and a short story writer, born on 17thFebruary 1955, in Gaom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which becomes a tourist attraction because of his popularity. For his award, Chinese media overwhelming report this exciting news. As a result,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jump out and say that Mo Yan is their most favorite writer, alth ough some of them did not know who Mo Yan is. Moreover, Mo Yan’s novels are put in the best seller bookshelf in the bookstores and some are even out of stock.莫言,原名管谟业,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名字在中国广为人知。

这个57岁的人是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第一人。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为大家盘点从2011年到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中中国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2011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是瑞典作家,代表作品有《沉石与火舌:特朗斯特罗默诗全集》等等。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让我们用崭新的方式来体验现实世界。

莫言(2012年)莫言是中国作家,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等。

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艾丽丝·门罗(2013年)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作家,代表作品有《快乐影子之舞》《传家之物》等等。

艾丽丝·门罗在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暗店街》《青春咖啡馆》等等。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201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用回忆艺术唤醒了人类命运。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白俄罗斯作家,代表作品有《锌皮娃娃兵》《战争中没有女性》等等。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复述写作法的作品为世人树立了纪念碑。

鲍勃·迪伦(2016年)鲍勃·迪伦是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鲍勃·迪伦诗歌集》等等。

鲍勃·迪伦在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在美国音乐传统上创造出新的诗意表达。

石黑一雄(2017年)石黑一雄是英国作家,代表作品有《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等。

石黑一雄在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作品揭露我们与世界连结的错觉底下的深渊。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8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波兰作家,代表作有《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等等。

高考语文(冬季第四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作文精品素材

高考语文(冬季第四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作文精品素材

高考语文(冬季第四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作文精品素材高考语文(冬季第四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作文精品素材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近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莫言的获奖意味着世界更加注视中国,并对中国文学给予认可。

这一认可,对于中国文学确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在各界熙熙攘攘的声音中,祝贺、欣喜声居多,毕竟莫言的获奖了了中国人一桩多年的夙愿。

而高兴之余,我们更需要理性的思考: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创作,莫言作品也只能代表他个人的水平.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世界文学之巅,而中国当代文学缺少现实主义力作的遗憾,仍客观存在着。

因此,莫言获奖固是好事,但更需要人们以平和心态来看待,就连莫言本人在得知获奖后也坦言“并不是特别兴奋〞,反而“压力很大,忧虑重重〞。

夙愿终了:中国人的“诺奖情结〞诺贝尔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走过整整一个世纪,全世界共有近800人获得过该奖。

但是在整个20世纪,中国与此奖项无缘。

进入,虽然有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作家和科学家预测中国不久在文学和物理学等方面会有人摘得诺奖,然10年又过去,中国本土科学家和作家还是未能出现在这个获奖名单上,这不免让人有些五味杂陈,情何以堪.若说过去中国经济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学术研究不受重视,文学也不繁荣,对诺奖不敢奢望,或者即使奢望也难以获得,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从本世纪开始,中国的国力和科学技术有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奥运也举办了,航天员也在太空行走了,“嫦娥奔月〞梦想也实现了,经济实力也已跻身世界第二了,唯独在科学和文学竞赛中,没有一个中国人以中国的名义获得诺奖.难道诺奖对中国的作家和科学家格外吝啬?这对自诩文化历史悠久,人口又众多的中国人来说,确实尴尬无比.因此,国人有诺奖情结,为诺奖纠结、耿耿于怀甚至魂牵梦萦,都可以理解。

中国作家莫言个人简介

中国作家莫言个人简介

莫言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他自19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10月11日莫言以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生平经历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

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莫言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

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

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

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

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莫言在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

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

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

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

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直到1985年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

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十分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

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

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

是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

初一政治学会面对挫折战胜挫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学会面对挫折战胜挫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学会面对挫折战胜挫折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可莫言的经历十分坎坷,童年时他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缀学,在农村劳动多年;2005年,成名的莫言还落选于茅盾文学奖。

莫言的经历告诉我们()A.自强要从少年始B.理想是自强的航标C.人生难免有挫折D.挫折面前要从容【答案】C【解析】根据教材知识,挫折与人生的关系:人们是在不断认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现象,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

题文中莫言经历了“文革”、在农村劳动改革,说明他遇到了挫折。

因此答案选C。

题文中选项AB说法与题文不符,没有体现出来。

选项D是做法,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挫折。

2.人生难免有挫折,在挫折面前挑战者的态度是()A.妥协B.放弃C.坚持D.回避【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挫折的态度,根据教材知识,面对挫折,大致有三种人:挑战者、半途而废者、放弃者,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要做挑战者,要坚持到底,其中ABD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C。

【考点】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3.当我们有想不通的问题时,我们不应该()A.大胆地向别人宣泄B.参加集体活动C.写日记宣泄D.把它藏起来,独自苦苦思考【答案】D【解析】想不通的问题始终是问题,问题就要去解决,而不能隐藏起来。

自己思考无果的情况下,应该请求他人帮助,或者自己找到宣泄的办法,比如写日记、写博客等等。

故选D【考点】正确处理问题4.面对挫折,我们要学会自我疏导,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

下列属于自我疏导的方法有()①知难而退,及时放弃自己所追求的目标②去环境优美的地方散散步,放松一下心情③听好听的音乐④参加一些使自己愉快的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自我疏导就是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方法有合理宣泄法,移情法,目标升华法等,其中②③④都属于注意力转移法,是自我疏导的方法,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知难而进,才能战胜挫折,排除,故选B。

浅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浅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浅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摘要: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让人高兴,亦令人沮丧。

高兴的是,中国终于有人摘得诺奖桂冠,这是国人的荣耀;沮丧的是,作家在作品中对国人的丑陋书写、对主人公性格的畸形刻画、对人性恶和社会阴暗面的深刻揭露,却没有显示对未来的希望,对人的信心。

文学应给人带来光明诺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如是说。

关键词:莫言;创作;丑陋书写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莫言。

听到这个消息,作为一个中国人,打心眼里由衷地高兴。

毕竟,自诺奖设立一百多年来,还没有一个中国籍人获此殊荣。

我们国人等诺奖等的太久了,等得很辛苦,盼奖心切!今天,终于有一个中国人站在瑞典皇家学院诺奖的领奖台上,这让我们国人怎能不高兴呢?自然,兴奋与荣耀是我们的心情。

兴奋之余,我开始阅读莫言的作品。

说来惭愧,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很少,莫言的作品以前从未读过,只是看过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当时只觉得有些刺激和另类,没作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这次,作家获诺贝尔文学这个大奖,刺激着我想了解作家本人及作品。

初读莫言作品,的确有一种新鲜感。

他那狂欢化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力、不同的体裁结构和强大的叙事能力,不仅吸人眼球,更让人佩服。

我们感谢作家为我们创建了山东高密东北乡的文学世界,让我们了解和认识了这个世界里的那些人和事。

感谢作家给我们讲了如此丰富的故事,带给我们阅读的愉悦。

然而,当作品越读越多、思考越来越深入的时候,越过文字的喧嚣和结构的华美之后,我们发现,莫言作品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愉悦,还有沮丧。

这种感觉源自作品对国人的丑陋书写、对主人公性格的畸形刻画、对人性恶和社会阴暗面的深刻揭露,却没有给人带来希望和光明。

纵览莫言作品,作家对国人的书写,粗略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徒、畸形人、荡妇、愚民、堕落者。

1.暴徒暴徒型人物,是莫言作品塑造最多的群像,从最早(1987年)《红高粱家族》中的主人公我爷爷到最近(2009年)《蛙》中的主人公我姑姑,其间作品中的系列人物都可以归为暴徒型,他们的特征就是残暴和残忍。

诺奖文化委员会对莫言的颁奖辞全文

诺奖文化委员会对莫言的颁奖辞全文

诺奖文化委员会对莫言的颁奖辞全文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文学委员会主席帕·瓦斯特伯格介绍了莫言的作品,阐述了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瓦斯特伯格的颁奖辞全文如下: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在芸芸众生中凸显而出。

莫言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和被剥夺后的贫瘠发起攻击。

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

很少的旅程能超越这些故事和历史进入一个这样的国度,那里驴子和猪的叫嚣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呈现了超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幻想翱越了整个人类。

他是了不起的自然描述者;他知道饥饿的所有含意。

20世纪中国的残酷无情从来没有像他笔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强盗以及坚强、不屈不挠的母亲们那样得以如此赤裸裸地描述。

他给我们展示的世界没有真相、没有常识、更没有怜悯,那里的人们都鲁莽、无助和荒谬。

这一苦痛的证据就是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吃人肉的风俗。

在莫言的笔下,吃人肉象征着毫无节制的消费、铺张、垃圾、肉欲和无法描述的欲望。

只有他能够跨越种种禁忌界限试图加以阐释。

莫言的小说《酒国》中,最美味的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

男童成为很难享受到的食品。

而女童,因无人问津反而得以生存。

这一讥讽的对象正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因为这一政策女婴被流产,规模之众多达天文数字:女孩子不够好,都没人愿意吃她们。

莫言就此话题还写了一部完整的小说《蛙》。

莫言的故事都伪装成神话和寓言,将所有的价值观置于故事的主题中。

在莫言笔下的中国,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理想具有合乎标准特征的公民。

莫言描写的人物都充满了活力,不惜用非常规的步骤和方法来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打破被命运和政治所规划的牢笼。

莫言所描述的过去,不是共产主义宣传画中的快乐历史,而是他用夸张、模仿以及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变体重现五十年的宣传,令人信服、深入细致。

在他最杰出的小说《丰乳肥臀》中,女性角度一直占据主导位置。

《莫言: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阅读答案

《莫言: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阅读答案

《莫言: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阅读答案莫言: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7时,全球文学爱好者的目光聚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文学院会议厅,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由此,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也打破了过去10年间这一奖项一直被欧洲作家所垄断的局面。

“并非一个艰难的决定”评委会介绍,“借助魔幻与现实以及历史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所呈现的复杂程度令人联想起威廉·福克纳和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福克纳是美国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之一是《喧哗与骚动》,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之一是《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奖。

恩格隆表示,一周前审议委员会决定选择莫言,“并非一个艰难的决定”。

“今年的获奖者(莫言)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来自一个我们大部分人都接触不到的世界,他生长在农村,出生在农民家庭,他12岁以前都在地里干活。

”对于那些不熟悉莫言的读者而言,恩格隆推荐大家从1993年出版的《天堂蒜薹之歌》开始。

“当你准备好,去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的时候——那里居住着许多你从未遇过的人,那儿能让你用新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莫言的颁奖词说道:“(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魔幻现实主义”成为诺贝尔赋予莫言的一个标签。

立足于东方古老的民族,对魔幻现实主义地借鉴拓宽了中国文学作品在描绘现实时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内容,这也许正是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真正意义所在。

几百万字的作品,短短的两句话是显然不够的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所授予自己的这一评价,莫言认为这基本表述出了自己在创作中的一些特质,也可能与自己所讲述的中国民间故事有关,但如果把自己几百万字的作品全面概括出来,短短的两句话是显然不够的。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专题03 莫言获诺奖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专题03 莫言获诺奖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当代著名作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其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知识支撑】1.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莫言的小说一直都是书店的畅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带动其系列作品的热销,一时“洛阳纸贵”。

价格调节生产规模。

获奖后“莫言书”一纸难求,价格一路飙升,出版商再版加印莫言作品系列,或引发下一轮版权争抢。

2.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3.文化生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莫言的老家高密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泥塑、剪纸、茂腔等民间艺术和文化伴随其成长,从小耳濡目染人这些文化元素,影响甚至决定了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莫言和大地贴得比较近,对土地和家乡有一种感情上的迷恋,一生都在农村,现在创作也在农村。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莫言的作品“最乡土,但也最国际”。

乡土是说莫言的作品一般取材于他的家乡高密,而国际代表的则是他受国外一些作家的影响,在作品形式上屡有创新。

4.生活与哲学坚持发展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
来源:《初中生·作文》2013年第01期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从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机构瑞典文学院传来消息,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檀香刑》、《生死
疲劳》、《蛙》等。

即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向中国作家协会发去贺信。

贺信中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素材点拨:中国当代文学,你行的。

“奥赛”获奖生将不再保送大学
2012年10月27日,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在杭州召开。

在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史宁中透露,截止至明年(即从2014年高考起),“奥赛”获奖生参加高考,将不再具有保送资格。

“我是管‘奥数’的,我欢迎这样的决定。

现在的‘奥数’教法不对,孩子真不应该学。

”史宁
中说,“学‘奥数’,不如多看些书。

我小时候就喜欢看凡尔纳的科幻书,比如《海底两万里》等。

看这些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其实,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规定“奥赛”成绩不得与招生挂钩。

叫停口号喊了多年,这趟“高速列车”却从未停下。

为此,2010年11月,教育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除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外,其余“奥赛”获奖者都不再有保送资格。

此规定从2014年高考开始适用。

素材点拨:学习,应多些兴趣,少些功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