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鲁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鲁迅
刘博2011级药学180112011022
本来题目应该叫“鲁迅之我见”,但想到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白话文的推广普及,用这半白半文的句式,鲁迅先生怕是要批评我了。
就像这样,以前我总是以为鲁迅先生是一个不苟言笑,一点人情味也没有,见到不爽的就骂的一个类似现在所说的愤青形象。他在我儿时的心里,大概只有这几句话的位置。“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著有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事到如今,我还能一口气几乎一字不差地背下来那时鲁迅的生平简介,不得不叹服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取得的成效。此外,还断断续续地从《藤野先生》、《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阿Q正传》、《社戏》、《风筝》等一系列的作品中了解到一个稍微明晰一点的鲁迅了。模模糊糊地了解到,他是在日本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一个中国人被俄国人杀头而一群中国看客无动于衷的电影之后意识到拯救国民不在于身体而在于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儿时的玩伴在时隔多少年之后再见时对我恭敬有加令我手足无措,虽然辛亥革命后自由民主的思想广泛传播着。他认为玩风筝是玩物丧志而经常折坏弟弟的风筝,许多年之后意识到玩具是儿童的天性而又后悔不已。他有一次去私塾去晚了,被先生批评了一顿,于是在桌上刻了个“早”字,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凡此总总,全是模模糊糊的,有的甚至还不甚正确,于是鲁迅先生的形象就模糊起来了。
数年之后,当再听到大学老师讲起鲁迅时,马上意识到自己过去那样定位鲁迅是极其无知的。但又能怎么办呢,那时我们那么小,老师那样教。
鲁迅先生的作品现实意义是极深刻的,我总是喜欢将其与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对比着来看,因为二者都是对站在底层劳动人民的角度来对人性进行着拷问。所以,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是要将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鲁迅先生的态度来读的,而读懂它更是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所以鲁迅的作品是研究不完的。先锋文学的作家苏童说过,我之前一直没读懂鲁迅,如今再读鲁迅,发现其确实伟大。
毋庸置疑,要读懂鲁迅,对于当时的我们或是老师来讲,都是不容易的。而教科书上给出的解释又是很官方,单向而又尽量浅显的,由此一代代人就这样自顾自地定位着鲁迅,就像我一样。就拿《孔乙己》来说,我如今只记得老师讲的是,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而如今看来,鲁迅先生在这部作品中是从三个层面来铺开的。首先,短衣帮作为看客麻木不仁这一层面,其次是文中的“我”起初是同情孔乙己的,但最终被短衣帮同化了这一层面,最深的一个层面就是作者自己从一个更高的高度上在冷眼观察着这一切,对于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再说《阿Q正传》中的阿Q,我记得有不少大家在读完此部作品之后都直呼我就是阿Q,由此可见其作品的现实意义是极具代表性的。总而言之,中学里将鲁迅先生的作品用一个形而上的方式去给它定了位,由此对先生的形象塑造与一个真实的先生产生了偏差。
近来,中学课本中删掉鲁迅的文章之风大行其道。对此,我感到恐慌。虽说,中学里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太过死板,但它终究还是让我们了解到了一点点鲁迅,
虽然不全对。但如果真正删除了鲁迅先生的文章的话,怕是连着这一点点都要丢掉了。鲁迅先生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丢了他,怕是丢掉了现代文学的根,这是极其不该和悲哀的事。
近来,通过老师的讲述和自己又重读了鲁迅的一些作品,于是对鲁迅有了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首先,鲁迅先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总是同情弱者。当学生与政府冲突时他总是站在学生这边;当共产党与国民党对立时,他站在共产党这边。鲁迅对青年寄予了希望,认为青年人比老年人好。他很乐意去帮助青年人,像萧红、萧军、冯雪峰、徐懋庸等都曾得到过鲁迅的帮助,虽然徐懋庸最终站在了鲁迅的对立面。虽然他后来发现青年人坏起来也不比老年人差,但他还是对青年充满着信心。
其次,鲁迅是一个硬汉。这个说法,相信没有人会反对。“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品格,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些都是最好的例证。如果说欧洲是罪感文化,日本是耻感文化的话,那中国就是乐感文化。在古代,中国所有的小说都是一个美满的结局,就连《窦娥冤》这样的戏剧最终都能以喜剧结尾,看来精神胜利法真是具有奇效。现实会这么美好吗?当然不会,鲁迅就对这种东西很反感。他觉得越是悲惨越是要去面对,逃避是没有用的。就像所有的小说都写一男一女因为产生了爱情而不顾世俗家庭的羁绊而私奔,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就偏要在《伤逝》中写涓生和子君在私奔之后由于生活中各种各样琐事而最终以悲剧收场。爱情和婚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把婚姻分成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这几个层面的话,除了像俞平伯那样的少数之外,大多数都是介于可过和可忍之间。当然,当今社会似乎不可忍的也占越来越大的比重,离婚率居高不下。所以,爱情是美好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需要的不是甜言蜜语,而是理解与包容。
再者,鲁迅对这个国家充满了爱。众所周知,鲁迅之前是学医的,想的是救更多的中国人。但当他发现国民的愚昧麻木之后,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以期能从思想上唤醒国民。这都是因为他对这个国家充满了爱。但当他回国后发现,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唤醒了国民又能怎样呢。就像在一个黑屋子里,大家都在沉睡,突然你把他们叫醒,醒了却无路可走。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那么唤醒他们干什么呢,还不如不唤醒。那段时间,鲁迅对自己和这个国家充满了失望,于是不停地酗酒。这在他的《孤独者》里能看得出来,文中的魏连殳,行为怪诞,让人无法理解,对人很好,特别是小孩和失意的人。但当他自己失意时,身旁的人就连小孩都嫌弃他(不要他的花生米)。失望之余,他想到自己为什么活着,之前是为爱我的人活着;现在,他要为那些恨他的人活着。于是,他去做了大帅的幕僚,于是周围的人对他又热情起来。这人情冷暖,怕是没有人比他体会到的深刻。从此,他堕落了,整日酗酒,喊老太太为老家伙,让小孩给他磕头。最终酗酒致死,由于从来不存钱,丧事也是草草了事。文中的主人公又何处不闪现着作者的影子呢?
谈到这里,不免要扩展一下。就拿韩寒来讲,他算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个写字的人。他写的大抵都是些针砭时弊的杂文,谈不上有什么文学价值,但对于当今社会,多一个这样的人我认为是幸运的。欣赏韩寒的人,可能大部分都是因为他说出了我们不敢说的话,看着很爽。因为他是站在一个弱势群体的角度来向那些强权或是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发出呼喊。而我之所以欣赏他,是因为从他的文字中你能看出他对这个国家确实是充满着爱。这一点,我认为他与鲁迅有着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