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概念辨析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一、教案名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第一章:行政法基本概念与原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行政法的定义、特征和调整对象。

2. 让学生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3. 让学生了解行政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 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2.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3.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4. 行政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部门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行政法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行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引发学生对行政法的兴趣。

2. 讲解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阐述行政法的定义,解释行政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

3. 讲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介绍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如依法行政、行政公开、行政公正等。

4. 讲解行政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分析行政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部门的关系。

5.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行政法知识进行分析讨论。

6.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行政法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知识测试:定期进行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行政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行政法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案例资料:收集典型的行政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行政法知识。

八、教学时间:本章内容计划授课时间为2学时。

九、教学难点:1. 行政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2.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十、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行政法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2. 收集典型的行政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制作教学课件,展示行政法知识和案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3、行政确认的概念,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分类
4、行政处罚的概念,行政处罚的与行政处分、刑罚的区别,行政处罚的原则,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形式、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行政处罚的程序
5、行政强制的概念,执行罚与代履行的概念和要件
6、行政给付的内容和形式
授课题目:
第八章 行政程序法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序
第6次课
讨论、作业和思考:
1、行政行为的涵义与特征
2、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分
3、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与合法要件
授课题目:
第四章 抽象行政行为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序
第4次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抽象行政行为的性质与法律地位,重点理解如何监控、制约抽象行政行为,了解抽象行政行为的类型与特点。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行政行为的特征、、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与合法要件。
教学难点:行政行为与相邻行为的区别,行政立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第一节行政行为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第三节行政行为的分类
第四节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
第五节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行政程序法的概念及作用
2、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3、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授课题目:
第九章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序
第7次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行政违法、行政不当的概念及行政违法的特征、行政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行政赔偿的范围、行政赔偿责任的例外、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资格与范围、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熟悉行政责任的追究、行政责任的承担、行政赔偿的程序、行政追偿的程序、行政追偿的概念、要件及追偿人与被追偿人、我国国家赔偿方式。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概念、原则和制度,掌握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法律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涵盖了行政法的基本理论、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程序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

二、授课目标1、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2、理解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和职责;3、掌握行政行为的基本类型、法律效力及其监督机制;4、熟悉行政诉讼程序及其实践应用;5、能够分析和解决典型的行政法问题。

三、授课内容及方法1、行政法基本理论:介绍行政法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和制度,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采用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教学。

2、行政机关:详细介绍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和职责履行等方面。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实证案例分析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3、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类型、法律效力及其监督机制是本部分重点。

采用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行政行为的相关知识点。

4、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的基本流程、各环节的法律要求以及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教学重点。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重演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行政诉讼程序的实际应用。

5、典型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法案例,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实证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案例分析的深度,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论文或报告,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期末考试:通过试卷测试学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制度和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程序等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

4、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教材与参考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材,推荐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作为参考书目。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文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文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文件一、教学目标:1.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3.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内容;3.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和示范等方式传授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内容;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例,加深学生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内容:1.行政法介绍: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并调整政府与个人、社会之间关系的法律制度。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定主义、合法性原则、权责一致原则、公开原则、廉洁原则等。

行政法的内容包括行政行为法、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责任法等。

2.行政诉讼法介绍:行政诉讼法是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监督和救济的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定受案原则、公正审理原则、适用简易程序原则、有限审查原则等。

行政诉讼法的内容包括行政案件的受理、审理程序、执行以及行政赔偿等。

3.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适用范围:行政法适用于行政机关的活动,行政诉讼适用于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行政机关涉及行政协商、行政强制或者其他事项的争议。

4.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运用: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行政行为,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要求司法机关依法审理行政案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求行政机关依法执行行政裁定和裁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要求行政机关依法承担行政责任,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五、案例分析:请学生阅读相关案例,分析其中涉及的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问题,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行政行为、行政组织、行政强制、行政诉讼等基本制度。

3. 培养学生运用行政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 行政组织及其职能3. 行政行为及其分类4. 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5.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理与程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制度和程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提高学生运用行政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法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行政法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典型的行政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让学生了解行政法的基础知识。

2. 第二课时:讲解行政组织及其职能,让学生掌握行政主体的基本情况。

3. 第三课时:讲解行政行为及其分类,让学生了解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定。

4. 第四课时:介绍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让学生了解行政强制的法律适用。

5. 第五课时:讲解行政诉讼的基本原理与程序,让学生熟悉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

教案编写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行政法基本概念与特征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通过对比民事法、刑事法等其他法律体系,帮助学生理清行政法的特点。

2. 行政组织及其职能:通过图表、实例等方式,生动展示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和职能划分。

3. 行政行为分类: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行政行为的法律特征和适用情况。

4. 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和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导引:本教案旨在全面介绍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行政法的概念与特点(400字)1.1 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以国家的行政活动为对象,规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法律规则体系。

它是公法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立性和特殊性。

1.2 行政法的特点行政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 法制性:行政法规范行政行为,体现法治原则,确保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b) 授权性:行政法以行政机关的授权为基础,行政行为只有在法定权限范围内才具有合法性。

c) 强制性:行政法具有强制性质,行政行为对公民和法人有约束力。

d) 监督性:行政法设立专门监督机构,确保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符合法律规定。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600字)2.1 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行政法的核心原则,它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法治原则体现了行政法的规范性和约束性。

2.2 合法性原则行政行为必须依法合规,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将会被视为非法的。

2.3 公正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公正、公平,不得歧视,不得滥用职权,以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2.4 公开透明原则行政机关的工作应当公开透明,便于公民监督。

行政机关应及时向公众公布重要信息和决策,接受公众的建议和意见。

三、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与特点(400字)3.1 行政诉讼法的概念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争议解决方式的法律规则体系,旨在保障公民和法人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权益进行救济。

3.2 行政诉讼法的特点行政诉讼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 条件性:行政争议必须符合特定条件才能适用行政诉讼程序。

b) 双重性:行政诉讼法既保护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也确保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c) 追索性:行政诉讼旨在追求权利的保护和救济,维护合法权益。

四、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案例分析(400字)4.1 行政法案例分析例如,某市政府发布一项政策,规定所有住宅小区内禁止养宠物。

最新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最新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最新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第一节行政法研究的起点一、行政法的基本范畴——行政行政是学习行政法所碰到的第一个概念,也是构建行政法学科最基本的一个概念。

何谓行政?现将几种主要观点作如下的介绍:(一)政治、行政二分说认为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源于美国早期行政学家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说。

(二)立法、司法、行政三分说认为行政是国家立法、司法以外的一类国家的职能,或者说除国家立法作用、司法作用以外的所有国家作用。

在此意义上又有形式意义上行政和实质意义上行政之分。

(三)行政管理说认为行政就是指对国家事务的管理。

源于东欧,流行于我国。

即行政-国家管理-执行指挥职能-实施实际的组织活动。

综合上述观点,结合现代实际,我们给行政法上的行政下一个定义,认为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是指具有行政权的机关组织或个人依法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进行决策、组织、管理和协调的活动,是为整个社会或社会的某些方面提供管理和服务。

强调一下,请同学们一定注意对”行政”概念的理解.二、行政法的核心内容——行政权行政权概念是行政法的核心概念.同学们一定要理解其含义.下面对此概念作一个解释. (一)行政权的概念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授权的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实现行政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目的所享有的各种权力的总称,它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形态。

对此定义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行政权的法定性(来源、行使、法律监督)2、行政权行使主体的特定性3、行政权的公益性(二)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1、公民权利是行政权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公民权利),行政权是公民权利得以保障的手段。

行政权存在的目的是维持和保障公民权利,而不是侵犯公民权利,但最易侵犯和危险公民权利的则是行政权。

二者即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

2、“法无明文规定不得有权”与“法不禁止皆自由”(三)行政权与行政职权的关系第二节行政法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地位和作用(一)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国家的重要的部门法之一,与民法、刑法并称三大部门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一、引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法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

本教案将以详细的内容和数据为基础,为您提供关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教学指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内容。

2. 掌握行政法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

3. 熟悉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4.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1 行政法的定义和特点1.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公正性、公开性、效率性等1.3 行政法的适用范围:行政行为、行政机关、行政责任等2. 行政法的实施方式2.1 行政法的立法和法规制定2.2 行政法的行政行为规范2.3 行政法的行政争议解决3.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程序和要求3.1 行政诉讼法的定义和特点3.2 行政诉讼的主体和适用范围3.3 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起诉、受理、调查、审理、判决等3.4 行政诉讼的特殊程序:行政赔偿、行政复议等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视频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案例和法律解释的视频,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1 介绍行政法的定义和特点1.2 详细讲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3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行政法的实际应用2. 第二课时:行政法的实施方式2.1 讲解行政法的立法和法规制定2.2 分析行政法的行政行为规范2.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行政法的行政争议解决3. 第三课时: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程序和要求3.1 介绍行政诉讼法的定义和特点3.2 讲解行政诉讼的主体和适用范围3.3 详细讲解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3.4 分析行政诉讼的特殊程序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和综合讨论4.1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2 进行综合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六、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法律资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法律资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法律资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教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1.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定义1.1.1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及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1.1.2 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法律。

1.1.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共同构成了我国行政法律体系。

1.2 学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重要性1.2.1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2.2 规范行政行为,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1.2.3 促进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1.3 教学方法与要求1.3.1 采用案例分析、讲座、讨论等教学方法。

1.3.2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1.3.3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行政法基本原则2.1.1 合法性原则: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1.2 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应当符合理性,公正、公平。

2.1.3 公开原则:行政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公开透明。

2.2 行政行为2.2.1 行政许可:行政机关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行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

2.2.2 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行政制裁。

2.2.3 行政强制:行政机关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采取强制措施。

2.3 行政诉讼程序2.3.1 起诉与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3.2 审理与判决: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作出判决。

2.3.3 执行与上诉: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三、教学内容3.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3.1.1 介绍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

3.1.2 讲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3.1.3 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3.2 行政行为及其法律依据3.2.1 讲解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和程序。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第一章:行政法学的概念与特征1.1 行政法学的定义1.2 行政法学的特征1.3 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1 行政合法性原则2.2 行政合理性原则2.3 行政公开原则2.4 行政公正原则第三章:行政主体与行政行为3.1 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3.2 行政主体的分类3.3 行政行为的定义与分类3.4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与效力第四章: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4.1 行政许可的概念与特征4.2 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实施4.3 行政确认的概念与特征4.4 行政确认的种类与效力第五章:行政强制与行政监督5.1 行政强制的概念与特征5.2 行政强制的种类与适用条件5.3 行政监督的概念与特征5.4 行政监督的种类与程序第六章:行政诉讼法学概述6.1 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6.2 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特征6.3 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七章: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7.1 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7.2 行政诉讼法的适用范围7.3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第八章:行政诉讼参加人8.1 原告与被告8.2 共同诉讼人与第三人8.3 诉讼代理人第九章:行政诉讼程序9.1 起诉与受理9.2 审理前的准备9.3 开庭审理9.4 判决与裁定第十章:行政诉讼的执行与监督10.1 行政诉讼判决的执行10.2 行政诉讼裁定的执行10.3 行政诉讼执行的监督第十一章:行政诉讼中的特殊问题11.1 行政案件的不服期限11.2 行政案件的管辖问题11.3 行政案件的诉讼时效11.4 行政案件中的证据规则第十二章: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12.1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原则12.2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解释12.3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冲突解决12.4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实例分析第十三章:行政诉讼的裁判与决定13.1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的作出13.2 行政诉讼二审判决的作出13.3 行政诉讼中的裁定与决定13.4 行政诉讼裁判与决定的执行第十四章:行政诉讼的救济与补救14.1 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审查14.2 行政诉讼中的国家赔偿14.3 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建议14.4 行政诉讼中的其他补救措施第十五章:行政诉讼法的改革与发展15.1 行政诉讼法的改革历程15.2 行政诉讼法改革的现状与趋势15.3 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动态15.4 行政诉讼法的未来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分为两部分: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3.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3.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5.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讲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讲解行政法的定义、对象、特点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行政法的基本认识。

3.讲解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15分钟)讲解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如合法性原则、公正原则、适当程序原则等,帮助学生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4.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定义、对象、特点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行政诉讼法的基本认识。

5.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15分钟)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如诉讼主体、诉讼程序、诉讼程序等,帮助学生理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

6.讲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10分钟)讲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如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帮助学生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重要性。

7.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概括,引导学生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总结。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五、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作业批改: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学生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二、课时安排:每章2学时,共10学时三、教学目标:1. 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调整对象。

2. 掌握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制度。

3. 理解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原则和程序。

4. 学会运用行政法律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行政法导论1. 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2.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与范围3.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第二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1. 行政主体概述2. 行政相对方3. 行政授权与委托第三章:行政行为1. 行政行为的概念与分类2.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3. 行政强制与行政征收第四章:行政复议1. 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2. 行政复议的范围与程序3. 行政复议的决定与执行第五章:行政诉讼概述1. 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2.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排除事项3. 行政诉讼的程序与诉讼参加人五、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则、制度和程序。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4. 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法律法规:整理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学时2. 第二章:2学时3. 第三章:2学时4. 第四章:2学时5. 第五章:2学时九、作业与课后辅导: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课后辅导:解答学生疑问,提供学习指导。

十、课程总结与反馈:1. 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总结,分享学习心得。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23.ppt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23.ppt

二、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
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有: 1、合议制度 2、回避制度 3、公开审判制度 4、两审终审制度
第五,判决和执行方式不同。在行政诉讼中,法院 审理的重点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法院有权对 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维持、撤销、变更、履行等判决,但 通常不对当事人在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作出直接判决。 故行政诉讼的判决形式较单一。而民事诉讼审理的是民 事争议,法院有权作出确认判决、给付判决和变更判决, 此类判决可以直接决定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此外, 行政诉讼判决的执行措施也不同于民事诉讼。法律对原 被告规定了不同的执行措施,且被告行政机关依法享有 对部分判决的直接强制执行手段。民事诉讼判决裁定的 强制执行,则全部要由法院进行,而且强制执行措施普 遍适用于民事诉讼原被告。
四、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一)联系
第一,行政诉讼解决的相当一部分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 交织在一起,解决行政争议成为解决民事争议的前提条件。 法院通过行政诉讼处理行政争议时,有可能也有必要一并 解决与此相关的民事争议,这就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第二,当事人因不服行政违法侵权行为提起的赔偿诉讼 既有行政诉讼的特点,也兼具民事诉讼的特点。
(3)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相比,行政诉讼体现了司法权对行 政权的控制,隐含着两种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4)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相比,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具有恒 定性。
二、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对行政诉讼法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1)性质不同; (2)受理机关不同; (3)受案范围不同; (4)审查范围不同; (5)审理程序不同。
第一节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
一、 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原则。

2. 掌握行政行为的分类和行政法律关系。

3. 了解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

4. 熟悉行政诉讼的程序和诉讼主体。

二、教学内容1.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行政法定义、行政法调整对象、行政法特征。

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公开原则、效率原则。

3. 行政行为的分类: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合同、行政强制。

4. 行政法律关系: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权、行政责任。

5. 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行政秩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

2. 教学难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诉讼程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行政行为分类和行政诉讼程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行政法律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行政案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教材。

2.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案例,供课堂讨论使用。

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知识点。

六、行政诉讼的诉讼主体1. 原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 被告:行政机关。

3. 第三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4. 诉讼代理人:律师、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

七、行政诉讼程序1. 起诉与受理:起诉条件、起诉期限、受理程序。

2. 审理前的准备:送达起诉状副本、答辩状副本、确定诉讼参加人。

3. 审理程序:开庭审理、调查取证、法庭辩论、调解与和解。

4. 判决与执行:判决类型、判决书送达、执行程序。

八、证据规则1. 证据的种类: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2. 证据的收集与提供:当事人提供证据、法院调查取证、证据保全。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了解行政法的法源、分类和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以及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学习内容提要重点掌握内容一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1 概念: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2 特点:第一,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第二,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第三,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第四,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第五,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五行政法的法源和特点(一)法源:1 宪法2 法律3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 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6 行政法的其他渊源。

六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行政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是仅次于宪法,与刑法、民法并列的我国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

一般掌握内容一行政的涵义二行政法的分类一般行政法与特殊行政法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了解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掌握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学习内容提要重点掌握内容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点(一)含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二)特点:普遍性基础性特殊性二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三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一般掌握内容自由裁量权的含义第三章行政主体的概述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主体的概念;了解行政主体的范围;掌握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设计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设计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行政法及其基本原则•掌握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行政许可的种类和程序,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以及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程序•了解行政行为的撤销、变更、确认、执行等内容•了解行政争议解决的途径和程序,以及行政诉讼的基本内容和程序1.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行政问题•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在行政争议解决过程中,合理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二、教学内容2.1 行政法基本概念和法律体系•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律体系•行政法与其它相关法律关系2.2 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行政行为的定义•行政行为的成立条件•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不作为的应对措施2.3 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基本概念•行政许可的种类和程序•行政许可的实体要件和形式要件2.4 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基本概念•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行政处罚的实体要件和形式要件2.5 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基本概念•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程序•行政强制措施的实体要件和形式要件2.6 行政行为的撤销、变更、确认和执行•行政行为的撤销和变更•行政行为的确认•行政行为的执行2.7 行政争议解决和行政诉讼•行政争议解决的途径和程序•行政诉讼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行政诉讼实体要件和形式要件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在教学内容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述重要概念、理论和实践问题。

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2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实操方法。

3.3 角色扮演法指导学生在模拟情况下,学习和掌握行政争议解决和行政诉讼的实操技能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在课程结束后,学生根据本课程培养的能力和目标对自己进行评价。

4.2 课堂测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单选、填空和解释题的测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法律资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法律资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1.1 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1.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3 行政法的主体与客体1.4 行政行为的分类与效力第二章: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2.1 行政许可的概念与程序2.2 行政处罚的种类与适用2.3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2.4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适用第三章:行政诉讼法的概述3.1 行政诉讼法的定义与特征3.2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3.3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排除事项3.4 行政诉讼的程序与期限第四章:行政诉讼的被告与原告4.1 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4.2 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4.3 共同诉讼人与第三人4.4 代理人与证人第五章:行政诉讼的证据与证明5.1 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与效力5.2 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与保全5.3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5.4 行政诉讼中的鉴定与勘验第六章:行政诉讼的审理与判决6.1 行政诉讼的第一审程序6.2 行政诉讼的第二审程序6.3 行政诉讼的再审程序6.4 行政诉讼判决的种类与效力第七章:行政诉讼中的特殊问题7.1 行政诉讼中的期间与送达7.2 行政诉讼的中止与终结7.3 行政诉讼的调解与和解7.4 行政诉讼的司法建议第八章:行政诉讼的执行与监督8.1 行政诉讼判决的执行程序8.2 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8.3 行政诉讼的监督与检查8.4 违反行政诉讼法的法律责任第九章: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9.1 行政赔偿的概念与范围9.2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与责任形式9.3 行政赔偿的请求与受理9.4 行政补偿的原则与方式第十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热点问题探讨10.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研究10.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10.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国内外的影响力10.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一章:行政合同与行政协议11.1 行政合同的定义与特点11.2 行政合同的种类与范例11.3 行政合同的签订、履行与变更11.4 行政合同的争议解决与法律责任第十二章:digital administration law and litigation 12.1 digital administration law的概念与特征12.2 digital administration litigation的受案范围与程序12.3 electronic evidence在行政诉讼中的运用12.4 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在行政法中的规定第十三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特定领域的应用13.1 教育行政法与教育行政诉讼13.2 环境保护行政法与环境保护行政诉讼13.3 公共卫生行政法与公共卫生行政诉讼13.4 城市规划行政法与城市规划行政诉讼第十四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14.1 典型案例解析:行政许可争议案14.2 典型案例解析:行政处罚争议案14.3 典型案例解析:行政强制措施争议案14.4 典型案例解析:行政赔偿争议案第十五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教学与研究方法15.1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与比较教学法15.2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15.3 学术动态: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15.4 学术资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学术期刊与数据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展开,涵盖了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主体与客体、行政行为及其分类、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受案范围、程序、证据、证明等多个方面,也包括了行政诉讼中的特殊问题、行政诉讼的执行与监督、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以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热点问题探讨等内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法的定义、特征和调整对象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理解行政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等其他部门法的关系1.2 教学内容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行政法调整对象: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效率原则行政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等其他部门法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法的定义、特征、基本原则等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法的规定和原理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法的定义、特征、基本原则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二章:行政主体与行政行为2.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主体的概念与分类了解行政行为的种类及其法律效力理解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和违法责任2.2 教学内容行政主体的概念与分类: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行政行为的种类: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合同、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行政行为的违法责任:行政赔偿责任、行政追偿责任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种类及其法律效力等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和违法责任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种类及其法律效力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行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三章:行政程序法3.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掌握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内容:听证程序、行政决定程序、行政诉讼程序了解行政程序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3.2 教学内容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参与原则、效率原则听证程序:听证的适用范围、听证的组织程序、听证的结果行政决定程序:审查程序、决定程序、送达程序行政诉讼程序:起诉与受理、审理与判决、执行与上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听证程序、行政决定程序等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程序法的应用和意义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听证程序、行政决定程序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程序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四章:行政诉讼法4.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法的定义、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了解行政诉讼程序的各个阶段及其法律效力理解行政诉讼法的意义和作用4.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排除范围行政诉讼法的的基本原则:当事人平等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行政诉讼程序:起诉与受理、审理与判决、执行与上诉行政诉讼法的意义和作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促进法治建设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定义、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诉讼程序和法律效力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诉讼法的定义、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五章: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与判决5.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原则和方法掌握行政案件判决的种类和适用条件了解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和上诉程序5.2 教学内容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有利于原告原则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方法第六章: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方法6.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案件法律适用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理解法律解释在行政案件中的作用和限制了解行政案件中法律适用的实践中的具体操作6.2 教学内容行政案件法律适用的一般方法:文义解释、立法意图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行政案件法律适用的特殊方法:客观目的解释、主观目的解释、比较解释、类推解释法律解释在行政案件中的作用和限制:尊重立法机关的立法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案件法律适用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适用在行政案件中的实际应用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案件法律适用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法律适用在行政案件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七章:行政案件判决的种类和适用条件7.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案件判决的种类:确认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赔偿判决理解各种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了解行政案件判决的灵活性和复杂性7.2 教学内容确认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无效、行政行为不成立撤销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不当、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履行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行政不作为违法、行政不作为不当、行政不作为程序违法变更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不当、行政行为程序违法赔偿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不当、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导致损害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案件判决的种类、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案件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案件判决的种类、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案件判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八章: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和上诉程序8.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程序和执行措施掌握行政案件上诉的条件和程序了解行政案件判决执行和上诉程序中的期限和时效8.2 教学内容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程序:判决的送达、执行的开始、执行的终结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措施: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强制执行行政案件上诉的条件和程序:上诉的主体、上诉的期限、上诉的受理行政案件判决执行和上诉程序中的期限和时效:上诉期限、执行期限、时效的中断和延长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程序、执行措施、上诉的条件和程序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案件判决执行和上诉程序的实践操作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程序、执行措施、上诉的条件和程序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案件判决执行和上诉程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九章: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与监督9.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途径和救济措施掌握行政案件判决的监督机制了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的意义和作用9.2 教学内容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途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措施:撤销判决、变更判决、履行判决、赔偿判决行政案件判决的监督机制: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法院的监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的意义和作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法治建设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途径、救济措施、监督机制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的实际应用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第十章: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与监督的意义和作用10.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公民、行政机关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掌握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促进法治建设的积极作用了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10.2 教学内容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公民的意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提高公民法治意识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行政机关的意义: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机关的公信力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法治建设的意义:维护法律权威、促进法治进步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案例分析、社会影响评估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公民、行政机关和法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的实际应用和效果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公民、行政机关和法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一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1.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基本原则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的具体运用了解基本原则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重要性11.2 教学内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公开原则、行政效率原则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平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基本原则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的具体运用:案例分析、法律适用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基本原则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的具体运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二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12.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背景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发展阶段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12.2 教学内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背景:社会经济政治条件、法治建设需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发展阶段:初创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促进法治进步、保障公民权益、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背景和主要发展阶段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背景和主要发展阶段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发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三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未来发展13.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发展趋势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13.2 教学内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法治环境、行政权力、公民权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发展趋势:法治化、规范化、国际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完善法律制度、提高司法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未来发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四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教学与研究14.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法与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历史发展、未来发展以及教学与研究等内容。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第一章:行政法学的概念与特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法学的定义与概念使学生掌握行政法学的特征与研究对象1.2 教学内容行政法学的定义与概念行政法学的特征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法学的定义、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行政法学的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法学概念与特征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行政法学应用的能力第二章:行政法律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使学生掌握行政法律关系的种类与特点2.2 教学内容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构成要素行政法律关系的种类与特点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构成要素与种类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与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法律关系概念与种类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行政法律关系特点与应用的掌握第三章:行政行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使学生掌握不同种类的行政行为及其法律效力3.2 教学内容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行政行为的种类及其法律效力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规性要求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种类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行政行为及其法律效力3.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行为概念与种类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种类的行政行为及其法律效力的掌握第四章:行政程序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程序法的概念与作用使学生掌握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4.2 教学内容行政程序法的概念与作用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内容与实践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程序法的概念、基本原则与制度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行政程序法的实践应用4.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程序法概念与基本原则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行政程序法制度与应用的掌握第五章:行政诉讼法学基础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使学生掌握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原则与制度5.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原则与制度行政诉讼法学的主要内容与实践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制度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行政诉讼法学的实践应用5.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法学基本概念与原则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法学制度与应用的掌握第六章: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概念与标准使学生掌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具体内容6.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与标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具体内容特殊情况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定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标准与具体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特殊情况下受案范围的确定6.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概念与标准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特殊情况下受案范围确定的掌握第七章: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诉讼起诉的条件与程序使学生掌握行政诉讼受理的程序与要求7.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起诉的条件与程序行政诉讼受理的程序与要求起诉与受理的特殊情况处理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起诉的条件、程序与受理的程序、要求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起诉与受理的特殊情况处理7.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起诉条件与程序、受理程序与要求的掌握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起诉与受理特殊情况处理的掌握第八章:行政诉讼的证据与证明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与种类使学生掌握行政诉讼证明的标准与程序8.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与种类行政诉讼证明的标准与程序证据收集与审查的程序与要求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种类与证明的标准、程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证据收集与审查的要求8.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证据概念与种类、证明标准与程序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证据收集与审查要求的掌握第九章:行政诉讼的裁判与执行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诉讼裁判的形式与内容使学生掌握行政诉讼执行的程序与要求9.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裁判的形式与内容行政诉讼执行的程序与要求裁判与执行的特殊情况处理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裁判的形式、内容与执行的程序、要求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裁判与执行的特殊情况处理9.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裁判形式与内容、执行程序与要求的掌握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裁判与执行特殊情况处理的掌握第十章: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与法律解释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原则与方法使学生掌握行政诉讼法律解释的种类与程序10.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原则与方法行政诉讼法律解释的种类与程序法律适用与解释的特殊情况处理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原则、方法与法律解释的种类、程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特殊情况下的法律适用与解释10.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原则与方法、法律解释种类与程序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法律适用与解释特殊情况处理的掌握第十一章:行政诉讼的审判监督与司法解释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的意义与作用使学生掌握行政诉讼司法解释的程序与效力11.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的意义与作用行政诉讼司法解释的程序与效力审判监督与司法解释的特殊情况处理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的意义、作用与司法解释的程序、效力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审判监督与司法解释的特殊情况处理1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审判监督意义与作用、司法解释程序与效力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审判监督与司法解释特殊情况处理的掌握第十二章:行政诉讼的改革与发展趋势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行政诉讼改革的背景与动力使学生掌握行政诉讼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12.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改革的背景与动力行政诉讼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行政诉讼改革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改革的背景、动力与发展趋势、未来展望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改革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12.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改革背景与动力、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改革与发展挑战与机遇的掌握第十三章:行政诉讼案例分析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并处理行政诉讼案例13.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典型案例选编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案例讨论与启示13.3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行政诉讼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提高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13.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案例分析方法与步骤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与处理的掌握第十四章:行政诉讼法学研究方法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行政诉讼法学研究14.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方法、技巧与资料收集、整理14.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与技巧的理解第十五章:行政诉讼法学实训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行政诉讼法学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15.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法学实训教材实训操作指导与要求实训成果的评价与反馈15.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提高行政诉讼法学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实训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5.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实训教材的理解实训报告:评估学生对实训操作与要求的掌握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对实训成果的评价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特征、种类、原则、程序和应用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概念辨析概念辨析(1)受益行政行为和负担行政行为授益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行政相对设定权益或免除其义务的行政行为。

负担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行政相对人设定义务或剥夺、限制其权益的行政行为。

受益性行政行为:给相对人以利益二者不是绝对的,绝对的情况很少,往往是在授益的同时往往要求承担一定的义务。

例如中央财政拨款等。

负担性行政行为:一般是要求行政相对人负担一定的义务或者对其权利进行限制,如命令、禁令和受益性行为的撤回或撤销。

例如中央对某地方政府的专项拨款,因某些原因,进行撤销。

(2)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为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相对人给予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或者其他形式的行政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是指在行政过程中出现违反义务或者义务不履行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行政的实效,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由行政主体或者由行政主体申请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以及人身、自由等予以强制而采取的措施。

如收容教育、强制检查、强制治疗、强制戒毒、强制传唤等对身体、自由的强制,查封、扣押、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等对财产的强制等。

①行政处罚是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最终处分,如没收财产之所以是行政处罚。

而行政强制措施是对相对人权利(特别是财产使用权和处分权)的一种临时限制,如查封财物。

②行政处罚是一种行政制裁行为,因而必然以行政相对人的行为违法为前提;行政强制措施不是一种行政制裁行为,因而与行政相对人的行为是否违法没有必然联系。

③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中间行为,它是为保证最终行政行为的作出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措施。

行政处罚则是一种最终行政行为。

(3)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由复议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不服时,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并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相关行政争议作出裁判的一系列活动或者制度。

区别与联系: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解决行政争议,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进行监督,对行政相对人遭到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侵害给予救济的法律制度 1、处理机关不同。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处理机关是不同的,前者是行政机关,后者是人民法院,即司法机关。

2、性质不同。

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属于行政行为,它是一种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制度,对相对人来说,这是一种行政救济的手段;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活动属于司法活动,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活动前者受行政程序法即行政复议法调整,后者则受诉讼法即行政诉讼法支配。

3、受案范围不同。

行政复议范围大于行政诉讼范围。

4、审查标准不同。

行政复议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进行审查;行政诉讼原则上只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对不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予审查。

5、审理方式和审理制度不同。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的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监督制度,而行政诉讼一般不实行书面审理制度,当事人双方必须到庭,相互答辩。

(4)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包括回避制度、在做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时应事先告知相对人、向相对人说明行为的根据、理由,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事后为相对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等。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指整个行政法程序性基本原则,包括行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也包括行政程序具体原则,狭义的正当程序原则仅指相当于英国行政法中自然正义和美国行政法中正当法律程序的原则。

二者的概念不同;二者所包含的内容不同: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要依照法定程序,这种法定程序应当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正当程序原则其除了要求执法人员按照程序进行执法外,还必须要考虑程序的正当性和适可性;二者所追求的价值点不同:法定程序原则从其侧重点在于执法程序的“法定性”,对于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执法行为,我们可以认定该执法程序违法规定。

而正当程序既要求执法的合法性,同是要求执法的合理性,这充分体现了执法过程中执法的公平性。

(5)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法规范已经规定得非常具体,行政主体在处理行政事项作出行政决定时,没有裁量余地的行政行为。

裁量行政行为:法规裁量和自由裁量。

法规裁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法规范只对某种行政行为的内容、方式、程序等作了一定范围和幅度的规定,允许行政主体在处理具体行政事项时,在法宝的范围和幅度内,凭借自身的判断进行裁量的行政行为。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法规范只规定了原则,授权行政主体在符合立法目的和法原则的前提下,自主采取相应措施,作出决定的行政行为。

(6)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因其行政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法主体: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组织和个人。

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个人包括国家公务员、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的区别: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

行政主体可能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存在,但它仅仅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

(严格的说,行政主体只有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才具有真正的行政主体地位)(7)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因其行政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机关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学理概念,后者是法律概念;行政机关一经成立即成为当然的行政主体而行政主体除包含行政机关外,还包括得到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的其他组织。

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联系和区别类似于民法中的法人和公司的关系。

此外,行政机关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参与民事活动中也有可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

在这种情况下,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是平等关系,并不享有任何法律上的特权。

(8)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派出机关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一定区域内设立派出机关(派出机关是人民政府派出的国家行政机关,而派出机构是政府职能部门派出的从事某种专门职能的机构)。

派出机构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

亦称分支机构或驻地机构。

(9)授权组织与受委托组织行政授权组织是指依具体法律、法规(规章除外)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行政机关组织。

行政委托组织指行政机关委托行政机关系统外的社会组织行使某种行政职能、办理某种行政事务。

(10)行政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员、其他行政执法组织和执法人员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和国家公务员遵纪守法行为的监督。

行政监督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遵守法律和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情况进行的监督。

区别:1、监督对象不同。

前者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其他行政执法组织和执法人员;后者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

2、监督主体不同。

前者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后者监督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3、监督内容不同。

前者监督的内容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和国家公务员遵纪守法的行为;后者监督的内容是行政相对人遵守法律和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情况。

4、监督方式不同。

前者主要采取权力机关审查、调查、质询、司法审查、行政监察、审计舆论监督等方式;后者主要采取检查、检验、登记、统计、查验、鉴定等方式。

联系:1、两种监督的总目标相同。

其监督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和保障行政法治,维护和保障人权,维护和保障行政管理秩序,以在行政领域实现民主、公正和提高效率的总目标。

2、两种监督的主体有部分交叉。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包括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如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实际上还包括一般行政机关。

而这些行政机关同时也是行政监督的主体。

特别是审计监督,它同时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前者为行政法制监督,后者为行政监督。

3、两种监督有时相互结合。

(11)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针对不特定相对人所作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针对特定相对人设定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

(12)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行政征收:特定的行政主体依法以强制的方式无偿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用: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征用相对方财产或劳务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用与行政征收的区别:1、从标的上看,行政征收的标的一般仅限于财产,而行政征用的标的除了财产以外还可能包括劳务。

2、从法律后果来看,行政征收的结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而行政征用的后果则是行政主体暂时取得了被征用方财产的使用权,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3、从能否取得补偿来看,行政征收是无偿的,而行政征用一般是有偿的。

(12)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行政许可的听证①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②由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提出③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应当依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的决定;行政处罚的听证①只适用于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②仅能由当事人提出③无关于听证效力的相关规定(13)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的关系(14)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或者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15)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16)联系:(17) 1、确认与许可常常是同一行政行为的两个步骤,一般是确认在前,许可在后。

确认是许可的前提,许可是确认的后果。

(18) 2、确认与许可有时是一个行为的两个方面。

(19)区别:(20) 1、对象不同。

行政许可是使相对方获得进行某种行为的权利,主要是指作为性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