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全解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1c157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e.png)
教案: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实际操作。
二、教学重点1.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第一节:课程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实际的劳动和技术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思考。
2.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参与过的劳动与技术活动的经历。
第二节:劳动与技术的概念与意义(20分钟)1.通过教师展示PPT,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说出劳动和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三节:使用简单的工具(4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尺子、锤子等简单的工具。
2.让学生观察、亲自操作这些工具,让学生初步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利用这些工具完成小组任务,例如用锤子将小木块钉在木板上。
第四节:使用材料(40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材料,如纸张、木材、塑料等,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材料,然后利用该材料完成一个小项目,例如制作一个纸飞机或一个简单的木制模型。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评价和交流。
第五节:课堂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并提醒学生下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个别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对劳动与技术有什么新的认识?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课后可以书面记录自己学习到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思考和总结。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继续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制作其他有创意的作品,并进行展览;2.学生可以参观工厂或工坊等实际的劳动与技术场地,进一步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亲自操作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
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ff031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2.png)
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劳动与技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技术”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第二节“日常生活中的能源利用”,第三节“家居环境的美化与布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轮轴等。
2. 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能源利用,学会节能减排,培养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家居环境美化与布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重点:家居环境的美化与布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实物(如杠杆、轮轴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轮轴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介绍日常生活中的能源利用,引导学生节能减排,培养环保意识。
(3)教授家居环境美化与布置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技术2. 内容:(1)简单机械原理:杠杆、轮轴等(2)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环保意识(3)家居环境美化与布置:动手实践,提高审美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实例,并说明其原理。
(2)简述节能减排的方法,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
(3)设计一份家居环境美化与布置方案,包括色彩搭配、空间布局等。
2. 答案:(1)示例:剪刀、钳子等,利用杠杆原理。
(2)示例: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2024年六下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案
![2024年六下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3784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9.png)
2024年六下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劳动与技术教育在不同领域的应用2. 实践活动-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社会服务实践活动- 创新制作实践活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2. 理论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3. 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组织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技能,提高创新能力。
4. 总结与反思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使学生能够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
四、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在劳动与技术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 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 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和设备- 教学多媒体资源六、教学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七、教学时间安排- 理论知识讲解:2课时- 实践活动:4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 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教师需对学生的安全情况进行关注。
-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避免包办代替。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成果给予肯定和表扬。
2024六年级下学期技术与劳动教育教案
![2024六年级下学期技术与劳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0b2fa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b.png)
2024六年级下学期技术与劳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各种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如计算机、网络、电子表格等,以及劳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如扫地、擦窗户等。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遇到技术问题时,能够通过网络搜索、询问他人等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劳动的尊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计算机的使用
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基本操作。
2. 网络的基本使用
学生能够使用网络,进行搜索、浏览网页等基本操作。
第二课时:电子表格的使用
1.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编辑、删除等基本操作。
2. 电子表格的公式使用
学生能够使用电子表格的公式功能,进行数据的计算。
第三课时:劳动技能
1. 扫地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扫把,进行地面的清扫。
2. 擦窗户
学生能够使用擦窗工具,进行窗户的清洁。
三、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2024六年级下学期技术与劳动教育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f0dd2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3.png)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的认识教学内容: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第二课时:劳动工具的使用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3. 第三课时:劳动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教授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这些技能。
4. 第四课时:劳动与创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劳动与创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的作品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动手制作一件劳动与技术相结合的作品,并进行展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采用示范法,展示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劳动技能的操作步骤。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4. 采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关系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劳动工具使用方法和劳动技能掌握的情况。
3. 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如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4. 学生创新能力的展示,如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五、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实物或图片。
2. 相关劳动技能的教材或资料。
3. 学生作品展示的场地和设施。
4. 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讲解和示范。
六、第六课时:生活中的技术创新教学内容:探讨生活中可以创新的地方,例如家居清洁、厨房工具、学习用品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进或发明新的工具来提高生活效率。
介绍一些简单的创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创新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已有的创新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教案2024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教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59eb9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b.png)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教案2024一、教材背景六年级下册的劳动与技术教材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 机器人与智能科技-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 动力与能源技术- 社会与环境保护技术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 了解和掌握机器人与智能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设计简单的机器人模型并进行编程操作。
2.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常见的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制图和演示。
3. 了解传统工艺的特点和价值,能够运用创意设计的思维方式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和美化。
4. 掌握动力与能源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设计简单的动力装置和能源利用方案。
5. 了解社会与环境保护技术的意义和方法,能够运用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进行环境保护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机器人与智能科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
2. 教学难点: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动力与能源技术的实际运用和创新能力培养。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机器人与智能科技- 内容:机器人的概念、结构和编程原理;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 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实物展示、视频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并进行简单的机器人编程实践。
2.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见软件的使用;文字处理、制图和演示的基本技能。
- 方法:通过课堂实操、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见软件的使用,并进行实际操作练。
3. 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 内容:传统工艺的特点和分类;创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方法:通过展示传统工艺作品、创意设计案例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和创意设计的兴趣,并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和美化活动。
4. 动力与能源技术- 内容:动力的种类和转换原理;能源的利用和节约方法。
- 方法:通过实验演示、模型制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动力和能源的基本原理,并进行简单的动力装置和能源利用方案设计。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教学设计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e5161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a.png)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是小学六年级的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册书以项目化为教学方式,设计了多个劳动技术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对于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和方法也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劳动技术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不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劳动技术的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学会使用劳动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2.教学难点:对于部分较为复杂或学生初次接触的劳动技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劳动技术的操作方法。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法:通过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场地:劳动实践教室2.教学工具:劳动工具、多媒体设备3.教学素材:教材、PPT、视频、图片等4.安全措施: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视频展示一些劳动技术的图片和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劳动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劳动技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7b4d7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e.png)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使学生明白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与分类。
技术的发展与作用。
劳动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1.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
分析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劳动的意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2.2 教学内容:劳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劳动的道德价值。
2.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的意义。
分析劳动的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感悟。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相互促进。
技术在劳动中的应用。
劳动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3.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分析劳动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学生探讨劳动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劳动技能的培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技能的培养方法。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4.2 教学内容:劳动技能的定义与分类。
劳动技能的培养途径。
劳动技能的提升方法。
4.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技能的培养方法。
分析劳动技能的提升途径。
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提升劳动技能。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价值。
5.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劳动与技术教育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5.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
第六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中的安全常识。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
6.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中的常见安全隐患。
安全操作规范与要求。
急救知识的普及。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课教案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b1d78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8.png)
针灸治疗痛经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痛经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痛经,无器质性病变,愿意接受针灸治疗患者25例。
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治疗痛经【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329-02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2011年2月~2011年12月,我科门诊病人20例,年龄16-35岁,无针灸治疗禁忌,愿意接受针灸治疗者。
且先行妇科检查、血常规、尿HCG 、B超,排除异位妊娠、盆腔炎性疾病及器质性痛经,明确诊断为功能性痛经者。
1.2治疗方法:2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治法:(1)体针:取关元,中级,子宫,三阴交。
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1次/日,留针15分钟,同时加用TDP照射。
(2)耳针:取内分泌,交感,子宫,神门,肝肾,中强刺激,留针15-20分钟,1次/日。
(3)穴位注射:选中级、关元、次髎、上髎。
用5%当归注射液,每次取两穴,每次每穴注射药液1-2ml,隔日1次。
7天1疗程,每个月经周期1疗程。
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3观察指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患者腹痛缓解情况,有无晕针,是否能完成治疗。
随访1年。
1.4疗效评定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痊愈:治疗后经行腹痛消失,痛经程度评价评分积分减少≥90%;停止治疗后三个月经周期未复发。
显效: 治疗后经行腹痛明显减轻,痛经程度评价评分积分减少≥70%,<90%。
有效:治疗后经行腹痛减轻,痛经程度评价评分积分减少≥30%,<70%。
无效:治疗后经行腹痛无改善或加重,痛经程度评价评分减少<30%。
2 结果2.1患者20例,行第一疗程治疗后痊愈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第二疗程治疗后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3例;第二疗程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95%。
2.2不良作用:无1例不良反应。
(完整版)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完整版)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4ca7f2b172ded630b1cb6cb.png)
---------------------------------------------------------------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全册1. 家庭种植DIY 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花卉品种,培养爱美情操。
2 、学习土培吊兰的栽种。
3 、安全使用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花卉品种和劳动工具。
教学难点:学习土培吊兰的栽种。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有过种花的经历吗?交流自己的种花经历,与大家分享。
二、出示一盆实物吊兰同学们认识他吗?在哪儿见过?有哪些了解?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1 、它是悬垂观叶植物,被称为空中仙子,能美化环境。
2 、它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
3 、它能有效地净化空气,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三、实践体验,栽种吊兰 1 、小组讨论,栽种吊兰需要哪些材料?出示图片和实物,认识有关工具。
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花盆。
1 / 17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幼苗。
2 、出示图片及文字介绍栽种步骤,提出疑问,小组讨论。
疑问:盆底为什么要铺粗土粒?为什么最后要撒上一层沙?用哪种花盆比较好?要不要加肥料?什么样的肥料好?水为什么要浇透? 3 、老师操作示范。
A 、在花盆底部垫一块瓦片,盖住排水孔。
B 、放入少量煤渣或粗土粒,使土达到盆高的三分之一。
C 、加细土至盆高的三分之二处。
D 、放入吊兰幼苗,一手扶正幼苗,另一手向盆中填土。
E 、填至盆口下 2 厘米处,再撒上一层沙。
F 、将吊兰幼苗四周的土按实后浇水,水要浇透。
4 、学生分组实践,老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小组所栽吊兰,并为之取名。
四、总结全课。
只要全身心地投入种植,你的付出必有收获。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d9891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5.png)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劳动与技术》教材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技术”章节,详细内容为第1节“智能家居的了解与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智能家居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智能家居的基本概念,了解其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运用智能家居技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智能家居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智能家居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智能家居设备实物或模型、教学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智能家居设备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智能家居。
2. 新课导入:讲解智能家居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1)概念:智能家居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家居环境。
(2)组成部分: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网络通信等。
(3)工作原理: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通过网络通信将数据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设程序对执行器进行控制,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操作。
3. 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动手操作智能家居设备,体验其功能。
4. 例题讲解:讲解智能家居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智能家居系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智能家居的了解与应用2. 内容:(1)智能家居的概念(2)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3)智能家居的工作原理(4)智能家居的实际应用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智能家居系统,解决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1)问题:晚上起床喝水时,需要手动开灯,很不方便。
(2)解决方案:利用智能家居技术,设计一个智能照明系统。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实用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实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22c7a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6.png)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实用版)教学目标:1、介绍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
2、了解几种家庭常见的观赏花卉。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了解几种常见的花卉的种植方法。
教学难点:对几种常见的花卉的种植方法有基本的了解。
教具准备:花卉图片。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种花的经历呢?请大家分享自己的种花经历。
2、种植和其他事情一样,也需要窍门。
今天,我们研究第一课,相信大家学过后会有很大的收获。
二、了解家庭常见的花卉1、教师介绍几种花卉,并出示相关图片。
1)大丽花,别名大理花、大丽菊、地瓜花,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其栽培品种达3万多个,是世界上园艺品种最多、花色最丰富艳丽的花卉之一。
它原产墨西哥,适宜在冬季不冷、夏季凉爽、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与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
2)杜鹃花,花色艳丽,热烈却不失清逸,繁盛却不显臃肿,具有殷红、嫩紫、粉白等颜色。
殷红花瓣薄如红绢,恍若XXX就;粉白花朵更显出娴静淡雅之美,仿佛XXX素妆而出,XXX雪肌,朴素俏秀。
XXX曾诗云:“花中此物是XXX;芙蓉芍药皆媖母”。
3)桂花,姿态端庄挺秀,枝叶婆娑;枝干苍劲铁骨,斑驳古媚;花开时节,金粟万点,香气溢人。
她象征着友好、和平和吉祥如意。
战国时期的燕、XXX曾以桂花作为珍贵的礼品相送,以表示长久友好往来。
人们喜欢桂花,更敬仰其品性和神韵。
4)芦荟,花开黄色或橙红色,极其醒目。
盆栽芦荟的形态矮小多姿,色彩斑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它适宜点缀客厅、书房、阳台和庭院等处观赏。
5)兰花,花开幽香淡雅,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古人称它为“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
它的花、香、叶“三美俱全”,古书写道:松、竹、XXX称三友,松有叶而无香,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惟兰独并有之。
兰花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品质高洁,它原生长于深山幽谷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故有“空谷佳人”、“花中君子”之美誉。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全解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7ac41ffeba1aa8114531d906.png)
1家庭种植DIY1.教课目的2.认识常有的花卉品种,学习采集资料信息,并进行沟通,培育爱美情操。
3.展开家庭种植DIY项目,学习简单的土培和水培方法。
在多样的评论活动中获取真切的感情体验,提升种植技术。
4.安全使用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优秀的劳动习惯。
5.教课重点:认识常有花卉和种植工具6.教课难点: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7.教课准备:8.教师准备:9.常有花卉图片和常有花卉种植工具。
10.土培吊兰准备资料:瓦片、煤渣可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11.和花盆。
12.准备吊兰幼苗: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小苗13.制作多媒体课件14.采集对于花卉的知识信息学生准备:15.采集对于花卉的知识信息16.教课过程:17.一、录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8.每年暑期,老师就会到许多同学家去家访,让我们跟着老师的录像一同来观光两位同学的家。
19.播放录像20.固然两位同学家的部署不一样,可是他们都用各样花卉装饰着家庭,使家庭环境充满了活力。
21.揭露课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家庭种植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家庭种植22.DIY。
23.二、研究学习,认识常有的花卉24.在方才的录像里,你看到哪些花卉?指名沟通。
11.你还认识哪些常有花卉呢?让我们一同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认识更多常有的花卉。
2.组织校园观光,分小组介绍校园花卉。
3.活动小结,组织评论各小组采集花卉信息的状况。
4.三、研究学习,认识常有种植工具和花盆5.创建情形,分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种植工具多?6.认识常有的花盆,谈谈各种花盆的特色和用途。
四、研究学习,学习土培吊兰7.出示种植好的一盆吊兰。
你认识这类花卉吗?8.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土培吊兰。
9.组织学生自学、思虑:土培吊兰需要哪些资料和工具?土培吊兰的操作步骤是如何的?10.学生自学11.检查自学。
展现土培吊兰的资料和工具,沟通操作步骤。
12.巧思虑:在学习中,你产生了哪些问题?指名沟通。
13.教师演示重点操作步骤14.五、实践操作,分工合作15.各小组进行种植吊兰16.教师巡视指导17.六、成就展现,沟通评论18.学生展现土培吊兰19.展开自评和互评活动20.教师参加评论,认识土培吊兰活动中学生的真切体验,成功经验以及不足21.之处。
六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b70e5bf242336c1eb95ec2.png)
课题1、小提篮课型新授日期教具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学的纸条编制法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编制富有个性和想象的纸条编制小摆设(小提篮)2、在编制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创造美教学重难点1、由纸条的平面穿编向立体编制发展。
2、不同花纹的立体编制方法。
教学准备工具与材料:剪刀、固体胶、彩色复印纸、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相信同学们的写字台上一定摆设着几样漂亮的小摆设吧!同学们,我们四年级的时候学习过用纸条编制漂亮的小玩具。
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一只彩编小提篮。
二、动手实践1、师:首先我们要准备好剪刀、固体胶、彩色复印纸、彩色卡纸等。
你们都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如何制作彩编小提篮。
学生阅读课文P1-32、学生开始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意见。
步骤一:如图1所示,准备若干张10~30cm的纸条。
教师应该提示学生,纸条的宽带不要超过0.5—0.7cm。
步骤二:如图2所示,将纸条交叉编织成正方形。
经线四条,纬线四条即可。
步骤三:如图3所示,将四周的纸条向中心折叠,形成“经线”(竖线)步骤四:如图4所示,将一条纸条穿过“经线”,形成“纬线”(横线)。
步骤五:如图5所示,将“经线”和“纬线”交叉固定。
步骤六:如图6所示,取第二根“纬线”依次编织,直至完成。
步骤七:如图7所示,剪去小提篮顶部多余的纸张。
步骤八:如图8所示,用纸条装饰提篮口,使篮口边缘平整。
步骤九:如图9所示,用固体胶将提手固定在篮身上,这样小提篮就编制完成了。
三、交流创新根据上述的叶片的编织方法,同学们还能试着编织吗?试试吧!四、家庭作业:编织篮子课题2、多姿的叶片课型新授日期教具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学的简单钩针编织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编织出各种各样的物件。
2、在编织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创造美教学准备工具与材料:剪刀、固体胶、彩色复印纸、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几种常见的钩针针法,如锁针、短针、长针等。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XXX)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XXX)](https://img.taocdn.com/s3/m/ffed2bd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4.png)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XXX)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目录:1.家庭种植2.菊花扦插3.花圃管理4.种瓜、种豆5.插花艺术6.毕业纪念册7.创意小礼物家庭种植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花卉,了解种植工具的用途。
2.研究土培吊兰的方法,提高种植技能和审美能力。
3.安全使用劳动工具,养成良好的劳动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常见花卉和种植工具。
2.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教学准备:1.常见花卉图片和种植工具。
2.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和花盆。
3.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小苗。
4.多媒体课件和花卉知识信息。
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录像,介绍家庭种植的相关知识。
2.探究研究,认识常见的花卉。
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卉,分小组介绍。
3.探究研究,认识常见种植工具和花盆。
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比较不同小组认识的种植工具。
学生回答花盆的特点和用途。
4.探究研究,研究土培吊兰。
教师展示吊兰,学生自学土培吊兰的材料和操作步骤。
教师演示关键操作步骤。
5.实践操作,分工合作。
各小组种植吊兰,教师巡视指导。
6.成果展示,交流评议。
学生展示吊兰,进行评价和交流。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了常见的花卉和种植工具,学会了土培吊兰的方法,提高了种植技能和审美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劳动惯。
学生展示他们种植的土培吊兰,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活动。
教师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土培吊兰活动中的真实体验、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的家庭种植第2课时。
教学目标包括研究水培豆芽的基本方法,通过实践体验提高种植技术,提高观察和探究能力,探索更多的种植技术。
教学重点是研究水培豆芽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水培豆芽。
为了准备好教学,教师需要准备花盆、浸泡24小时的绿豆、小石头、纱布、水培豆芽的录像片段、绿豆芽烹饪录像等。
学生则需要准备可乐瓶、浸泡24小时的绿豆、纱布、小石头、抹布等,并搜集绿豆芽的烹饪方法。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566ec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0.png)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购物的基本方法。
2、在采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采购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三、课时安排四、教学过程一)看看说说1、观察人们怎样在超市购物,激发学生购物的兴趣。
2、你们当过采购员吗?有什么体会呢?3、揭题:当好小小采购员4、小结:当好小小采购员,可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这也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二)读读议议我们要当好小小采购员必须掌握基本的购物方法。
1、购物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1)问清楚买什么?买多少。
(2)带好钱和盛东西的器具。
(3)根据路的远近和所买东西的轻重计划好线路。
(4)适当多跑几家商店挑选。
2、购物时应注意什么?所买东西要说清,付钱算帐要仔细,开具别忘记。
购买食品要新鲜,包装完好无破损。
“三无”产品决不买。
假冒伪劣可投所,合法权益要维护。
3、购物还应做什么?及时回家将剩余的钱交给父母。
4、总结评讲:研究了课文,我们懂得了采购的基本方法。
作为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我们应该减轻家长负担,争当小小采购员,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成为能的“采购员”。
三)学学做做1、出示购物记录,讲明白要求。
2、帮助父母上街买东西,并按表上的内容做好记录第2课时腌制萝卜干一、教学目的1、学会腌制萝卜干的方法。
2、通过亲自腌制萝卜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会劳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腌制萝卜干的步骤和注意点。
2、掌握萝卜和盐的重量比。
四、课前准备1、原料:白萝卜或红萝卜若干只。
2、调料:食盐、八角等。
3、器具:菜刀、砧板、可密封的玻璃瓶一个。
4、教师准备好一盆各种口味的萝卜干。
五、教学过程一)尝尝说说1、教师请同学们品味事先准备好的各类口味的萝卜干。
激起学生动手的兴趣。
2、出示课题:腌制萝卜干二)看看学学1、介绍腌制萝卜干的原料和调料。
2、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讨论腌制步骤:1)洗净萝卜削去两头,切成条状。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课程教案2022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课程教案2022](https://img.taocdn.com/s3/m/8f5b11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a.png)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课程教案2022一、课程背景和目标劳动与技术课程是六年级下册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了解基本劳动技能,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术操作。
本课程旨在提供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劳动技能研究- 研究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编织等。
- 研究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等。
- 研究如何进行简单的维修和整理工作,如修补衣物、整理书籍等。
2. 技术操作研究- 研究使用电脑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打开程序等。
- 研究使用常见办公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等。
- 研究使用互联网搜索和获取信息。
3.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手工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简单的技术项目,如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设计一个小游戏等。
- 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社区中的一些常见技术设施和应用。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和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
- 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
-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和获取信息的途径。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手工制作水平。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技术操作水平。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项目提高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对劳动和技术的价值认知。
-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方法-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技术操作水平等。
- 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手工制作作品、技术项目成果等。
- 定期进行知识测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2. 标准- 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创造力、合作能力等。
- 根据学生在知识测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中的成绩进行评价,包括掌握程度、操作准确性等。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3f5dc867ec102de3bd8965.png)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课、家用电器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初步认识电。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三、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四、教学准备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一)看看说说电与我们的生活观察图画说说电和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关系。
(二)读读议议1、根据你的了解,电还有哪些用途?电是从哪里来到的?(电是由发电厂生产出来的.发电厂生产电的方式很多,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原子能发电、地热发电和潮汛发电等,其生产原理都是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经输电线、变电站来到我们身边)(三)数数我家的家用电器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分别都是些啥电器?(四)做做1、填写表格2、完成填空题第二课、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一、教学目的1、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三、教学难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维护公共电力设施,注意安全用电,不仅是电力部门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判断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通过讨论让学生正确地判断出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三)做一做针对安全用电方面的种种隐患,请你拟定一份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1、学生自己拟定安全用电注意事项2、同学交流补充(四)认识警示标志让学生认认当心触电、当心电缆和外壳带电,禁止触摸等标记(五)学习触电急救处理学生读技术信息栏中的《触电的急救处理》一文.第三课:怎样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在使用家电前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2、让学生了解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三、教学难点:正确阅读电器使用说明书并正确使用电器。
四、教学准备一份家电使用说明书五、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今天,老师教你们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二)阅读的重点1、操作界面各部件的名称及用途(一空调的遥控器的说明书为例)2、操作步骤(1)选择制冷运转(2)设定室温(3)设定风扇速度(4)按下开始/停止按钮3、注意事项(三)动手实践学生动手练习使用空调遥控器第四课:做家用电器的主人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操作常用的家用电器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使学生能熟练地操作家用电器。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906e0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1.png)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课修理桌凳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修理桌凳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会修理桌凳的方法。
2、了解所修理桌凳的特点。
3、掌握修理桌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修理桌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五、教学准备刨子、锤子、白乳胶、铁钉、螺丝钉、锉子、小木块等。
六、评价设计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修理桌凳的方法,达标率为95%。
七、教学流程1、谈话导入长时间使用的桌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我们应该及时予以维修。
2、实地调查:分组调查教室里桌凳损坏情况。
3、介绍修理桌凳的材料工具。
4、讲解修理桌凳的方法和技巧。
5、教师指导,学修理桌凳6、讨论交流还有其他修理和加固桌凳的方法吗?7、劳动实践回家自己学习修理桌凳。
8、评比台八、板书设计修理桌凳实地调查修理方法九、教学反思第二课自行车的检修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自行车的检修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到一些自行车检修的知识,认识简单的自行车部件。
2、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自行车的检修,体验劳动的甘苦。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学到一些自行车的检修的知识四、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五、教学准备自行车、自行车挂图六、评价设计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自行车的检修的方法,达标率为95%。
七、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我们应该掌握一些有关自行车的保养常识和简单的维修方法。
2、利用实物或挂图向学生讲述课文,使学生学到下列一些初步知识(1)看图解疑在自行车相应的位置上找到相应的部件。
(2)讲解常见的自行车故障以及修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家庭种植DIY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花卉品种,学习搜集资料信息,并进行交流,培养爱美情操。
2.开展家庭种植DIY项目,学习简单的土培和水培方法。
在多样的评价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提高种植技能。
3.安全使用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花卉和种植工具教学难点: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常见花卉图片和常见花卉种植工具。
土培吊兰准备材料:瓦片、煤渣可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和花盆。
准备吊兰幼苗: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小苗2.制作多媒体课件3.收集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学生准备:收集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教学过程:一、录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每年暑假,老师就会到不少同学家去家访,让我们跟着老师的录像一起来参观两位同学的家。
2.播放录像3.虽然两位同学家的布置不同,但是他们都用各种花卉装饰着家庭,使家庭环境充满了生机。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庭种植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家庭种植DIY。
二、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的花卉1.在刚才的录像里,你看到哪些花卉?指名交流。
2.你还认识哪些常见花卉呢?让我们一起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更多常见的花卉。
3.组织校园参观,分小组介绍校园花卉。
4.活动小结,组织评价各小组搜集花卉信息的情况。
三、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种植工具和花盆1.创设情景,分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种植工具多?2.认识常见的花盆,说说各类花盆的特点和用途。
四、探究学习,学习土培吊兰1.出示种植好的一盆吊兰。
你认识这种花卉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培吊兰。
3.组织学生自学、思考:土培吊兰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土培吊兰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4.学生自学5.检查自学。
展示土培吊兰的材料和工具,交流操作步骤。
6.巧思考:在学习中,你产生了哪些问题?指名交流。
7.教师演示关键操作步骤五、实践操作,分工合作1.各小组进行种植吊兰2.教师巡视指导六、成果展示,交流评议1.学生展示土培吊兰2.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3.教师参与评价,了解土培吊兰活动中学生的真实体验,成功经验以及不足之处。
七、拓展思维,总结课文1.通过实践,我们学习了土培吊兰的方法,生活中还有许多植物都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种植的。
2.课后了解,除了这种土培栽种的访求,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栽种?3.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用土培吊兰的方法种植其他植物,写好观察记录,参加班级种植大赛。
2.菊花的种植教学目标1.了解菊花几种常见的科学种植方法。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在了解菊花种植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菊花图片。
一些轻音乐。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假期的新区景象。
黄金周期间,数千盆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精品菊花着实让游客和广大菊花爱好者饱了眼福。
不少游客还萌发了种菊花的念头,而许多人却不知如何栽种菊花。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2.学生自由交流。
(一)、了解菊花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
1.基础常识:菊花为菊科菊属植物,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菊花原产中国河南等地,为我国十大著名传统花卉之一,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大约在唐代经朝鲜传入日本,17世纪传欧美各国,现已成为世界著名花卉之一。
发展至今,菊花品种已达3000多个。
2.常见的繁殖菊花的方法:可采用分株、扦插、嫁接、播种等多种方法。
嫁接法和播种法,技术要求条件高,繁殖过程比较繁琐,没有高超的削切、嫁接技巧及良种的选择、人工授粉等技术,很难繁殖成功。
这两种繁殖方法,也只有需要大量育苗时,在苗圃中进行,家庭养菊,一般多采用分株法和扦插法来进行繁殖。
过度:种植菊花的学问可多着呢,所以一旦你要种植,千万不要马虎。
3.观赏菊花的图片。
配上动听的轻音乐,让学生观赏悦目的菊花图片。
二、实际操作演示。
1.菊花的扦插。
(1)选枝和留枝。
(2)基质和扦插盆。
(3)扦插。
2.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写一份扦插菊花的操作方案。
几方面要考虑:(1)选备扦插用的花盆和基质。
(2)选备插条,掌握处理插条的方法。
(3)注意扦插的深度。
(4)掌握扦插的最佳时期。
(5)工具及材料的准备。
三、布置作业。
请大家回家后,自己练习简易的扦插方法3.家庭种植—拓展教学目标1.明白室内绿化对于房间布置的重要性。
2.对于植物生长的必备因素有深入了解。
3.培养学生对于植物的喜爱之情及对美的憧憬和向往。
重点难点对于植物生长的必备因素有深入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
1.出示课题:家政种植——拓展2.你知道室内绿化的重要性吗?在家中插几丛鲜花,在阳台摆几盆花草,精心养护绿意思葱茏庭院,不但是许多人的一种爱好,一种情趣,也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
这就是室内绿化。
它与室外绿化一样重要,都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得更舒适。
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室内装修紧密相关。
二、教学新知。
1.室内绿化的途径:(1)选用绿色饰材。
(2)简化室内布置,减少视觉污染。
(3)倡导居室的“绿色环保设计”。
2.在室内种植花卉植物时的要点:水:植物的根吸收水分,通过茎的导管运输到叶,然后由叶的气孔或植物表面散失到大气中,这种水汽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的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正是因为植物有了蒸腾作用,产生拉力,才使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并随着水的运输,促进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
更因水变成水蒸气要吸收热量,从而使叶片避免被太阳光灼伤。
由此可见,植物离不开水。
土:土壤的组成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
土壤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生活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即土壤肥力。
肥沃的土壤能够使水、肥、气、热条件达到稳、均、足、适的程度,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
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
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每年工业产品的总产量。
所以,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作庞大的“绿色工厂”。
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肥:植物主要是吸收土壤中游离于水的以氮磷钾为主的离子状态的化合物,不能完全吸收有机物。
有机物必须降解后变成离子状态才能被植物通过透析作用吸收进植物体。
但是植物的生长需要的养料的决大部分不是通过土壤吸收,而是通过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产生,植物叶子里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能够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使植物得以快速生长。
三、总结。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土壤、阳光和肥料,我们只要因地制宜,合理掌科学管理,那就能够把我们身边的环境装扮得更加漂亮。
4.水培发豆芽教学目标:1.学习水培发豆芽的基本方法,并能通过实践体验提高种植技术。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进一步拓展思维,探索更多的种植技术。
教学重点:学习水培发豆芽的方法。
教学难点: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水培发豆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花盆,浸泡24小时的绿豆、小石头、纱布、水培发豆芽的录像片段、绿豆芽烹饪录像等。
学生准备:可乐瓶、浸泡24小时的绿豆、纱布、小石头、抹布等。
收集绿豆芽的烹饪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土培法种植吊兰,生活中还有哪些种植方法?2.指名交流。
3.出示一盆发好的绿豆芽。
豆芽是一种健康蔬菜,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预防消化道疾病和促进消化的功效。
4.这就是用水培方法发出的豆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水培发豆芽。
5.板书课题:家庭种植DIY——水培发豆芽。
二、学习水培方法1.自觉课文,了解水培发豆芽需要准备哪些材料?2.指名交流。
3.如果没有花盆,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替代?为什么要在瓶底打孔?4.学生准备材料。
5.自觉课文,了解水培发豆芽的基本步骤。
6.指名交流。
7.板书:铺设盆底——放入绿豆——盖上湿布——压上石头——每天浇水——观察收获。
8.提出疑问:对于水培发豆芽的实践步骤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9.交流解答。
10. 播放录像,了解豆芽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最佳收获时机。
三、学生实践体验1.按照水培发豆芽的步骤,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2.教师巡视指导。
(1)盆底纱布是否合适?绿豆是否浸泡?打湿的后面是否盖好绿豆?小石头不需要太多。
(2)播放录像。
四、评价展示1.填写活动自我评价表。
2.小组开展活动评价。
5.运用多种材料的小制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材料的质地、性能和特点。
2.开动脑筋,学会利用手头的材料做一个小房子。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重点难点知道材料特性、数量和加工方法,利用工具有步骤地制作房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剪刀、美工刀、图片卡、各种吸管和乳胶。
一、导入。
1.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希望大家喜欢。
那么,下面的这些材料你们认识吗?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认识的,你知道它的性能和特点吗?出示材料:美工刀、乳胶、各种吸管等。
2.我们动动脑筋,就能把手里的这些材料拼装起来,变成美丽的装饰品。
瞧,老师这里就有一些。
(展示小楼房、可爱的蜻蜓、多用台架等)3.明确要求:制作小房子。
二、学习制作。
1.认识材料的特性。
吸管:可塑性很强,能够依靠乳胶做成许多东西。
2.按照老师的制作步骤,学习做房子。
(1)剪下各个部件,划线,折贴。
(2)以一标准长剪好管子。
要剪下的管子很多,所以要有耐心。
(3)在屋顶上刷乳胶,排贴吸管。
要排贴整齐,有序。
(4)涂乳胶,贴屋脊。
(5)完成房子后,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自我修改。
3.开展评比。
三、拓展延伸。
我们学习一种法子,可以利用相关的经验去制作更多的作品。
6.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二)教学目标1.运用预先准备的工具做一个可爱的小瓢虫。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运用正确的步骤制作一个小瓢虫。
教学时间教学准备1.剪刀、美工刀、钳子、锥子。
2.黏土、细铁丝、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
1.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瓢虫)谈谈对瓢虫的认识。
昆虫纲,鞘翅目,瓢虫科。
小型甲虫。
体呈半球形。
头小,部分隐藏于前胸背板之下,复眼大,触角短呈棍棒状。
体具斑纹,色多美丽,是遗传学上研究色斑遗传的材料。
2.如果我们要制作一个瓢虫,需要哪些工具呢?(剪刀、美工刀、钳子、锥子)二、制作瓢虫。
1.教师示范制作。
(1)做泥滚子,在柱中穿两孔,将剪开的橡皮筋两头从一侧的两孔中穿过另一侧,打结,阴干。
(2)在泥滚槽中栓线,绕线。
(3)剪好虫壳及衬板,弯好壳支架。
(4)把支架穿在衬板上。
(5)在衬板上涂上乳胶。
(6)将衬板贴在壳内侧,并把铁丝钩钩在壳边上。
(7)把泥滚子的线头从穿线点由壳内侧穿至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