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1、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准备“长征组歌”中的歌曲《七律·长征》。

【教学过程】一、谈话,犹如引入课题1、我们已经学习第七单元的课文,说一说,这单元主要写了什么?2、出示毛泽东主席的相关图片:导语: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吗?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他的事迹?学生结合“资料袋”和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过渡: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毛泽东。

就让我们通过对这组课文学习,来走近他、了解他、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

情怀吧!二、出示课题七律·长征1、了解时代背景:红军为什么要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

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集体交流。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指导朗读:1、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作业作业本1~4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 弄懂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最新3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最新3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最新3篇)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及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课前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近长征。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七律诗——《七律·长征》.师:长征是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辉历史,齐读课题——师:长征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

齐读课题——师: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呼唤他的名字—— 师:你对长征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指名说)师小结: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

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走进《长征》.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质疑问难(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师:请同学们翻书80页,朗读诗歌,把诗读通顺,生字读准确。

(生自由朗读诗歌)师:看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了其他的同学仔细听,从正确和流利两方面进行评价。

(课件出示诗歌《长征》)请注意加线的字的读音,谁来试试。

(生读诗歌,评价)师:老师也想读读,请同学们评评。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25《七律 长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25《七律 长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25《七律长征》教案一、谈话导入,了解七律1、同学们,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板书:长征)2、对于长征,你了解多少?谁来说说?(指名说,师及时点评)3、、在长征即将结束的前夕,一代伟人毛泽东把这段风云历史浓缩成一首诗,就是这首著名的------《七律长征》补写课题:七律齐读课题。

4、把书打开,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生:共8行,每行7个字。

师:是呀,这样的诗叫做——七律。

(指板书)师:七律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是7个字。

长征是这一首诗要写的内容,所以中间有一个间隔号,要注意停顿。

再读课题。

齐读二、自由读诗,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生自由朗读)2、(课件出示全诗)谁愿意读读这首诗?生读3、请同学们再读全诗,要注意诗的节奏,读出诗的味道。

(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师读前四个字,生读后四个字。

再颠倒读)4、我们来听朗读录音。

(点评: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但读出了韵味,还读出了豪迈的情感。

)是呀!我们学习古诗要弄明白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

小结过渡:同学们想不想也读这么好?不要着急。

下面,让我们跟随红军的脚步,一起走进这首诗。

三、品词析句,深入体会(一、体会“远”)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在课本上划出描写地点的词语。

2、在这条漫漫的长征路上,红军都走过哪些地方?(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有这么多的地方,(师点击课件:地点词语变红)这些都是表示地点的词,一起来读一读。

)3、(点击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这就是红军走过的那条长征路。

(师生合作描述路线,1934年10月,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离开革命根据地,从宁化,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途中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

1935年4月,党中央在遵义了遵义会议。

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走过水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岷山”等词语的音形义。

(2)让学生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掌握诗词的朗读节奏。

(3)了解诗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1)品评作品中的诗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诗句展开丰富的想像。

3.情感与态度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回忆文本——知晓“长征难”1.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表示山水很多,用什么词?(万水千山、千山万水)2.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障碍,天上每天有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遇到了许许多多艰难险阻。

表示艰难险阻很多,也可以用什么词?(千难万险) 要战胜这千难万险,红军该吃多少辛苦,又可以用什么词?(千辛万苦)小结:要越过这万水千山,红军历尽千难万险。

3.这说明要进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长征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

(描红:难)4.但红军用自己的双腿走过来了,你们说远征难,红军怕不怕?(描红:不怕)响亮地回答。

诗中毛主席用一个词进一步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描红:等闲)5.指导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这首诗要赞颂的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再读一遍。

二.走进文本——展现“征难图”1.让我们一起重温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

师范读。

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诗人怎能一一记叙,他选取了红军战士走过的一条岭、两座山、两条水,你们能找到吗?《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 ?翻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2.自由默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诗词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把感受写在旁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三篇】

回首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困难险阻,他满怀愉悦的战斗激情。

2、简单认识本课写作背景和律诗的特点,能正确通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课要点理解前四句诗句内容,领会红军战胜各样困难险阻,达成长征的革命英豪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课难点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坚韧坚强的的意志质量。

教课过程一、图片导入同学们,长征是什么意思?漫长的征途长征还有一个特别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出示资料图片板书长征→请学生读是啊,正是由于这世有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浸礼,红军才浴火再生,走向绚烂。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红军翻山越岭、翻山越岭,经受无数次险阻考验,当成功马上到来的时候, * 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

同学们,今日让我们走进长征,感觉长征精神。

二、朗诵全诗,感知诗意。

1、投影全诗,请学生自由读,要求读的通畅,掌握生字词读音。

2、诗歌要读的动人,就要读出停留,读出节奏,此刻我们请同学来读读看。

3、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停留出示注明停留的全诗→再请学生读小组读、男 * 读等要求能读准字音,掌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概。

4、读的时候为何会朗朗上口?→回想《泊船瓜洲》、《秋思》→押韵简介什么是七律,七律押韵的讲究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究竟,中间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5、本课文押的什么韵 ?韵。

【韵脚】难、闲、丸、暖、寒、颜6、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诗生动地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困难历程。

三、品尝诗句,感知诗情1、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啊,此中的困难困苦多的难以想象,让我们来看看革命前辈们的长征路线吧。

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领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豪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课要点1弄懂诗中要点词语的意思,从中领悟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豪豪放的气派。

2体会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音乐性的特点,以及对仗的谨慎。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_人教新课标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学目标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 长征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 长征 人教新课标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2、能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句,会说全诗意思。

二、教学重点:感受毛泽东极其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介绍历史背景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我国建国多少周年了?(60年)作为60年华诞献礼,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革命歌曲,请欣赏。

2.你们知道这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歌曲选自谁的诗词吗?对,这首歌是根据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谱写而成的。

(板书课题:《七律•长征》)3.大家熟悉毛泽东吗?谁来说说?(指名1人)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中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而且还是了不起的诗人和书法家。

让我们通过本节课学习,走近毛泽东,去感受他的伟人风采和作为诗人的豪情,好吗?3.请大家齐读课题。

(七律•长征)4.有人知道什么是七律吗?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这种诗的特点是每首诗八行,每行七个字。

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诗句的末字押韵。

5.我们了解七律诗篇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资料袋中了解,什么是长征,好吗?出示地图;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第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期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陆续到达陕北,长征至此结束。

下面就让我们顺着伟人的笔记去触摸长征、感受长征。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布置学习任务,出示自学要求。

【出示大屏幕词语注释,让学生在有限时间自学,促进了了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节约了查字典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25. 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理解诗意,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教学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2、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征吗?(生回答)知道红军为什么长征吗?(师出示课件介绍长征路线图及有关资料)2、同学们,看了以上图片,你想说什么?(生回答)是的,长征时艰难的,同时长征也是伟大的,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的行军,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六陕北,这时毛主席挥笔作诗《长征》,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诗。

(播放课件朗读诗)二、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读准字音)2、教师出示节奏划分图,范读。

(指名学生读,集体读)三、理解诗意。

1、默读,思考:全诗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生汇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指名读这句诗,谈谈你的体会。

(生汇报)3、全体读,读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

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导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呢?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二、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在四人小组里练说:第一步先找出的是那一句。

第二步说说从这句诗中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

25 七律·长征【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走进毛泽东”专题的一篇精读课文。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诗歌被誉为“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

诗歌是本组课文中唯一的毛泽东原作,又是单元开篇之作,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教会学生理解作品,感受毛泽东的诗作风格;二是要让学生借助此诗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

人文价值:一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长征精神,即革命大无畏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自己的祖国的忠诚精神;二是在诵读中领略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语文要素:初步领会诗歌的表达,特别是体会“反转”(画面的反差、情感的转折)手法的运用凸显出的艺术气息和伟人情怀,达到“诗言志”的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区分“山”在“崖”和“岷”字中不同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背诵诗歌。

3.理解诗意,感受长征精神。

4.体悟表达,领略诗人毛泽东的风采,有进一步了解探究毛泽东的愿望。

(说明:目标1要求会写的字中“崖”和“岷”都有一个“山”部,但在上部和左边作为偏旁的写法有区别,在上部略扁,在左部略窄,可以作为重点加以指导,力求把字写得美观。

目标2为诗歌学习的常规目标。

目标3指向于人文价值的体现。

目标4意在学习表达,诗歌的表达方法丰富,“诗言志”,同样,什么样的胸怀也就有什么样的文字表达,因此,领悟表达与领略伟人风采结合,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意,感受长征精神;2.体悟表达,领略毛泽东诗词的独特风格。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了解长征相关知识,观看相关影像资料,搜集毛泽东诗词。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视频《悲怆的长征》,边看边想:视频播放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你对长征知道多少?(大体说出时间长、路途远、牺牲大) (学生对长征大多陌生,通过课前预习时资料的收集,形成对长征的大致了解,课前视频资料的补充,意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课中感受诗歌所表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25《七律_长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25《七律_长征》教案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执教朱爱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六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泥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过程与方法了解背景资料,采用读、议、画、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理解诗句,领会诗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1、听歌曲,看图片。

2、简介创作背景。

二、引出课题1、释题2、简介七律知识3、简介作者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幻灯片2全班读诗,注意诗的节奏,读出诗的味道。

3、听《七律·长征》朗诵,再读全诗。

4、补充课外资料(出示长征路线图)三、品词析句,深入体会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划出描写地点的词语。

介绍“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桥、岷山”。

理解“万水千山”。

2、师简介长征,进而感受长征的远、艰难。

3、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小结过渡:这么远的路,红军怕不怕?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下面先让我们走进五岭和乌蒙山。

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出示五岭图片,学生说感受。

2、想象红军战士在翻越这样的崇山峻岭时会遇到哪些困难?3、引读诗句4、、思考“逶迤”、“磅礴”的意思, “腾细浪”“走泥丸”的理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6、感情饱满地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小结过渡:山再高,路再险,也阻挡不了红军前进的步伐。

然而,困难却接踵而至……。

四、再读课文,感受长征的艰难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1、背诵诗歌。

2、学唱《七律·长征》板书设计:不怕难只等闲五岭当 细浪 乌蒙 当 泥丸﹜乐观大无畏精神七律·长征﹛中寨乡校际教研语文优质课《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执教人:朱爱云2012年11月30日。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25 七律·长征【备课资料包】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杰出成就: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

人生格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选自金星教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小学教材全解》五年上25课)【教学目标】1.认识“礴”等3个生字。

会写“丸”等3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教学重点】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长征。

二、解题,补充课外资料1.读了课题,你查找了哪些与长征有关的资料?(1)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

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

教师投影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

在整个长征的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五年级语文第九册《七律·长征》教课方案背景一、课题:小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七律·长征》1、课时: 2 课时2、学生课前准备:(1)小组自制卡片教具:不怕远征难—五岭—乌蒙—金沙水—大度桥—岷山—尽开颜(2)课前利用各样门路采集有关红军长征故事的图片、文字、记录片以及毛泽东主席的有关资料。

3、教师课前准备:①准备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VCR。

②准备诗配乐《七律·长征》。

③教课多媒体课件。

二、教课目的:知识方面:1 、学会 3 个生字;理解“只等闲、逶迤、澎湃、万水千山”的意思;领会理解这些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的意思并领会红军的所向披靡的精神、勇敢豪放的气派。

3、认识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4、简单认识律诗的特色,知道本文中所用的手法:夸张与对照,认识本诗的风格:浪漫主义手法。

5、领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在感情上遇到感染和熏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情教育方面:1、理解诗句内容,感觉毛泽东及此中国工农红军达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豪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领会毛泽东作为诗人,作为一代伟人的广博胸襟、高昂的气质。

2、培育学生坚韧坚强的的意志质量。

发展学生能力方面:培育学生采集办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思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剖析《七律· 长征》是人民教育第一版社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一首七律诗。

全诗以直白的词汇、豪放的语势,归纳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困难险阻、百折不回的英雄气派。

写诗的背景是 1935 年 10 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甘肃会宁会师,前所未有的长征获得了伟大的成功。

(新课标)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新课标)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课文简说。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教学目标:1、认识“礴”、“丸”、“岷”3个生字,会写“丸”、“崖”“岷”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透过诗句领会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长征。

一、导入解题师:同学们,七十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来介绍一下。

这就是长征路线图(出示课件): 1934年10月,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央主力红军从瑞金出发,一路上既要翻山越岭,又要躲避天上敌人飞机的侦察轰炸,地上敌人的围追堵截。

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途经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等11个省,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最后于1935年10月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在长征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主席回首这惊心动魄的行程,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

(齐读)师:知道什么是“七律”吗?(七言八句,颔联、颈联对仗工整)二、初读,理解诗意1、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次长征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学生看屏幕(出示带音诗),先读词,后连句2、指名学生读,正音并检查生字:逶迤磅礴泥丸岷山。

3、放录音,听朗读,齐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精选7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精选7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精选7篇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诗句,了解中国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

2.体会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能力目标:1、能借助有关图书资料寻找有关长征的史实资料。

2、能借助校园网络上有关长征的网络资源了解长征时发生在红军中的感人的故事。

能借助参考资料理解七律诗《长征》,并且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毛泽东写的另外的诗词,语言积累。

3、能理解诗中所要颂扬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精神,并且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谈谈从诗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4、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险,红军面对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课前的谈话及调查而做出的。

·学生是丽苑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

·学生的渴求之知识,不满足于课文已有的内容。

·学生有着很强的学习热情,通过引导学生课外诗词拓展,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四、教学难点透过诗句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影音朗读教学课件、长征主题歌、自制幻灯片、课前查找的资料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a)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关于红军长征的课文?”(《倔强的小红军》、《丰碑》、《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你们能否具体说出这些课文描述的内容发生在长征的什么时候”?(《倔强的小红军》过草地、《丰碑》翻雪山、《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金色的鱼钩》过草地)b)师语激情导入:“是啊!茫茫的草地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皑皑白雪让多少战士化成了座座晶莹的丰碑,滔滔的江水淹没了多少热血儿女的身躯,然而我们的钢铁战士怀着那份对革命坚定的信念,完成了惊人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奇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2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七律诗歌体裁特点,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并会当堂背诵。

2、理解“逶迤”、“磅礴”、“暖”、“寒”词语的意思,理解诗意(难点)。

3、了解写作背景,感受毛主席及其工农红军的革命斗争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
二、教学方法:情境朗读、自主学习、以读促悟
三、教学准备:PPT
四、教学设计:
(一)诵读《声律》,激趣导入:
师:大家喜欢读诗吗我们先来看这首小诗歌,咱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我们可以采用边拍掌边诵读的方式。

师生一起有节奏的诵读。

师:诵读完之后,我们发现这一小段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总结出诗歌的两个特点——对仗、押韵。

(此环节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并总结诗歌特点,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学习体裁,感知特点:
师:那我们再来看这一首,请你先大声读一读,读完之后数一数,这首诗有几行,每行有几个字,开始读吧。

读完后指生回答。

师: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共有八行,每一行七个字,所以我们把这样的诗歌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为七律。

相机板书——七律。

师:那么,七律是诗歌的体裁,而长征——(相机板书)是我们今天所学诗歌的题目,中间用间隔号隔开,所以朗读题目时也要注意停顿,谁能来读一读题目。

学生朗读题目。

师:读完题目,我们再来读诗,这次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注意诗中的生字词,把诗读准确。

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指生朗读。

师:再读之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发现《长征》一韵到底的特点。

齐读诗歌。

(此环节让学生整体感知《长征》的诗歌特点,并能做到将诗歌读准确。


(三)了解诗人,读出节奏。

师:我们知道这首诗的诗人是——(毛泽东),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学生介绍。

师:没错,同学们,毛主席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今天我们就跟随毛主席一起走近第25课,齐读课题。

师:读诗歌啊,不仅读得流利,更要读得有韵律,请你再次朗读诗歌,争取读出它的节奏美。

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为我们读一读
学生朗读,并找同学进行点评。

教师课件出示节奏停顿,并范读
再指生诵读,然后齐读。

(此环节让学生了解作者,并且将诗读得有韵律,再次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美。


(四)深入学习,理解诗意。

1、了解长征背景。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把诗读正确,读流利了,但要想真正读好一首诗,还得读明白。

读明白我们就要了解长征。

谁能来当小老师,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长征的背景呢
出示PPT。

师: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学生根据搜集自由补充。

师:这就是长征路线图,工农红军历时两年,走过两万五千里,穿过11个省,翻过12座大山,跨过24条长河,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难(相机板书)
2、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那么哪里体现出了“难”呢我们先跟随诗人的步伐去五岭山和乌蒙山去看看。

出示图片。

师:诗人是怎么形容五岭的又是怎么形容乌蒙山的
生:逶迤、乌蒙。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呢老师温馨提示一下,可以结合图片来理解。

学生理解一下“逶迤”——连绵起伏,高低不平
师:相比之下“磅礴”就变得——
生:“高耸入云,惊险万分了”
师:难不难啊
师:长征途中可是翻过了11座大山,更是难上加难啊。

但是面对11座大山,我们的红军战士有没有退缩
也就是诗中所说的哪一个词——不怕(相机板书)
师:面对24条长河,我们——
生:不怕
师:面对重重艰难险阻,我们还是——
生:不怕
师:因为在红军的眼里,五岭逶迤——
生:腾细浪
师:乌蒙磅礴——
生:走泥丸。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理解体会对于这句诗的感受。

教师相机总结并板书——革命的斗争主义精神。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师:诗人把那么大的困难险阻看成小细浪,小泥丸,就是我们诗中所写的万水千山——只等闲(相机板书)
3、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面对高山,红军不怕,那么面对大河,我们依然还是不怕。

谁来读一读面对大河的场景
学生朗读。

师:读完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找出反义词。

师:我们该怎样去理解呢这里涉及到长征途中的两个故事。

我们的预习单上也给大家做了相关提示,有谁能来为我们先来讲一讲过金沙江的故事
学生分享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为什么诗人觉得过金沙江是暖的
学生畅谈感悟,教师适时指导总结。

理解后指导学生朗读。

师:巧渡金沙江是高兴温暖的,那为什么到了大渡河,诗人却用了一个“寒”字呢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看,用心感受。

师生观看视频。

师:我看到大家在观看时面色凝重,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吗
师生配合读。

师:是啊,22名突击战士用身躯抢夺了泸定桥的胜利,那场面的惊险,铁索的寒冷,毛主席每每回望,怎能不感到寒冷于是才有了——
这是融入了战士鲜血的一句话,你来读——
这是缅怀战友的一句话,——
这更是体现红军长征精神的一句话,一起读——
一暖一寒,强烈的反差,女生来读巧渡金沙江的喜悦,男生来读飞夺泸定桥的惊险。

4、学习“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终于,爬千山过万水,来到了岷山脚下,翻过了岷山,我们就可以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了。

一起读。

师:哪个词给你感受最深
引导学生感受“更喜”、“尽开颜”。

师:远征难的斗争下,我们依然看作是只等闲,胜利会师时的更喜和尽开颜,更是展现了红军革命乐观(相机板书)主义精神。

这也就是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

(五)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师:(配乐朗读)同学们,1935年9月,毛主席领导中央红军翻越了12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与敌人大小激战500余次,马上胜利会师了,毛主席心潮澎湃,满怀豪情的的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起
师:红军长征虽成为历史,但伟大的长征精神却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要牢记并传承这种精神,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饱含深情的一起将这首诗背诵下来。

七律长征,起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25、七律·长征
不怕难只等闲
斗争乐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