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参考
《第1课 有趣的机器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重大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教案28856

第1课有趣的机器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发展的点滴故事,体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2、了解认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并了解其功能与作用。
3、激发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学校科技馆有很多实物机器人,在综合课上接触过机器人相关内容,了解一些机器人常识,有一定的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并了解其功能和作用。
难点:体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导入老师讲述: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看一个片子。
播放视频《终结者》片段。
学生看视频片1、同学们说一说刚才看的片子中的人和物都是真实的吗?2、那不是真实的,他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是什么能?老师讲解: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未来的机器人。
21世纪将是机器人不断普及的世纪。
机器人和说话、做家务、下棋、踢球、探月……机器人将越来越“聪明”,从今天开始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感知机器人的奥秘。
【讲授】新授学生讨论播放有关机器人的视频/图片。
然后老师提问这些机器人在做什么?有什么特点?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讨论这些机器人在做什么?通过学生们的讨论老师总结出机器人的特点:“智能化、自动化、交互性”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不一定要具备人的外形。
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机器人?学生上网搜一搜,然后相互交流说说他们的功能老师讲述: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跃发展,机器人已经能够胜任很多工作。
成为人类的朋友。
老师举例,无人驾驶、火星探测等。
(给出视频或者图片,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机器人不一等具备人的外形)。
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发展,理解机器人的外形与功能的相协调。
通过学生的讨论,老师归纳出:机器人是按规定程序进行自动操作的,一般不需要人工干预,自动控制属于机器人。
学生上网搜索与机器人相关的知识然后相互讨论【活动】活动练习1、你最希望机器人帮助你完成什么任务?有这样的机器人吗?2、请你设计想一下,20年后的机器人能有怎样的功能和模样?会在哪些功能上超过人类学生上网查询相互讨论第1课有趣的机器人课时设计课堂实录第1课有趣的机器人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导入老师讲述: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看一个片子。
重大版(第八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吴)

课题第12课传感器的运用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流程图的复习。
2.传感器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传感器如何与程序结合完成实际生活中的某种功能
教学难点传感器如何与程序结合完成实际生活中的某种功能
教具实
验准备
计算机房设备准备、练习素材、演示课件等
教学环节设计
导入:孩子们,传感器无所不在,它就像人类的眼睛、鼻子一样,给机器猫传递信息,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传感器的奇妙。
学生了解:传感器是外部设备,比如:麦克风、摄像头等。
一、自学:
1. 自学书中68页—69页“学一学”内容1任务分析和2模拟环境;
2. 认真进行任务分析,理清任务要求;
3. 在电脑上完成模拟环境;
学生展示自学内容,教师重点对任务进行分析(以小区楼道的声控灯为实例)。
二、互学:
1. 认真学习书中69页—70页内容;
2. 根据要求编写程序;
3. 小组成员在各自小组展示自己的程序,并说出编写意图;
4. 小组成员在小组长带领下优化各自程序,并一起设计出更加优化的程序。
小组展示各小组最优化的程序,并说明设计意图,其他小组做点评,教师做点评。
参考程序设计:。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第3章“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通信的原理、网络分类以及网络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通信的原理。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网络通信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机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校园网为例,让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0分钟)解释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3. 讲解网络通信原理(10分钟)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4. 介绍网络分类及其应用(10分钟)详细讲解局域网、广域网等不同类型的网络,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5.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道关于网络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计算机网络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回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网络通信原理3. 网络分类及其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并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
(3)某学校有3个计算机教室,每个教室有20台计算机,如何构建一个局域网?2. 答案:(1)计算机网络是连接多台计算机的设备,使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2)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应用场景分别为:学校、企业、政府部门等内部网络,互联网,城市范围内的网络。
(3)可以使用一个交换机将三个计算机教室连接起来,构建一个局域网。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的第四章“网络生活”,具体内容包括网络的起源与发展、互联网的应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素养。
教材详细内容涵盖第4.1节至4.4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的起源、发展过程,理解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提高信息素养,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3. 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网络的基本应用、网络安全意识及网络素养。
难点:理解网络的起源与发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网络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网络购物、在线学习等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网络起源与发展(10分钟)介绍网络的起源、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3. 互联网应用(15分钟)讲解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搜索、购物、社交、在线学习等,并通过实例演示。
4. 网络安全(15分钟)分析网络安全问题,教授如何防范网络病毒、保护个人信息、避免网络诈骗等。
5. 网络素养(10分钟)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素养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7.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网络的应用及安全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网络起源与发展2. 互联网应用3. 网络安全4. 网络素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网络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2)列举三种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3)谈谈你对网络素养的认识。
答案:(1)网络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从阿帕网到互联网,详细描述其发展历程。
(2)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如病毒防范、个人信息保护、避免网络诈骗等。
(3)网络素养: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你好,机器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⑴了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⑵了解教育机器人的组成。
⑶理解机器人简单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⑴熟悉纳英特积木式编程系统的界面。
⑵学会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以及控制机器人的运行。
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
⑵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机器人应用范围。
2、机器人组成。
3、操作程序、控制机器人。
三、课时:1四、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你了解机器人吗?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机器人离我们还很遥远吗?今天就让我们与他们面对面地接触,让我们一起步入机器人的神奇世界吧!(二)学习指导: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学生思考:(演示板书)1、同学们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1)、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又叫自动化装置并具有类人功能;(2)、机器人是根据程序来完成相应地工作。
2、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制造机器人呢?(1)、主要是因为机器人可以在有毒、有害、高温或危险环境工作;(2)、它可以从事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或人类不能完成的工作。
3、因为机器人都是为了适应各种需要和各种特殊环境而设计制造的,所以它的外形不一定都要做成人形。
(出示录象,展示几种不同用途的机器人如舞蹈机器人、爬墙机器人、体操机器人等)1、通过观察刚才的演示,试说明机器人是怎样处理信息的?2、机器人的活动与人的活动有哪些类似的地方?3、通过观察和检测,了解机器人各种模块的结构和作用。
生参与分组,分工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
(三)实践操作。
师布置任务:1、了解与机器人进行交流的工具───图形化交互式机器人操作平台。
2、学习机器人控制程序的运行。
3、测试机器人进入仿真系统。
师演示步骤:(过程略)生分组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
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进行实践操作。
1、思考机器人与电子玩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认识纳英特机器人的组成。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网络搜索技巧教学目标:1. 理解网络搜索的重要性2.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有效搜索3. 掌握网络搜索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2. 学习关键词选择和输入技巧3. 掌握搜索结果的筛选和评估教学活动:1. 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2. 学生进行搜索实践3. 讨论搜索结果的筛选和评估技巧作业:1. 练习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2. 写一篇关于搜索结果筛选和评估的短文第二章:信息安全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2. 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3. 掌握防范网络病毒和网络诈骗的方法教学内容:1. 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2. 学习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方法3. 掌握防范网络病毒和网络诈骗的技巧教学活动:1. 讲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2. 学生进行信息安全实践3. 讨论防范网络病毒和网络诈骗的方法作业:1. 练习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2. 学习防范网络病毒和网络诈骗的知识第三章:电子邮件的使用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和交流3. 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教学活动:1. 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生进行电子邮件的实践操作作业:1. 练习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2. 写一篇关于电子邮件沟通的短文第四章:博客和社交媒体的使用教学目标:1. 理解博客和社交媒体的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博客和社交媒体进行表达和交流3. 掌握博客和社交媒体的基本操作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博客和社交媒体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博客和社交媒体的创建和管理方法教学活动:1. 讲解博客和社交媒体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生进行博客和社交媒体的实践操作作业:1. 练习创建和管理博客2. 练习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互动和交流第五章:多媒体制作教学目标:1. 理解多媒体制作的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进行创作3. 掌握多媒体制作的基本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多媒体制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 掌握多媒体制作的技巧和创意表达教学活动:1. 讲解多媒体制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生进行多媒体制作的实践操作3. 讨论多媒体制作的技巧和创意表达方法作业:1. 练习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进行创作2. 完成一个多媒体制作项目,展示创作成果第六章:编程基础教学目标:1. 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3. 掌握编程的基本逻辑和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编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3. 掌握编程的基本逻辑和算法教学活动:1. 讲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生进行编程语言的实践操作3. 讨论编程的逻辑和算法设计作业:1. 练习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2. 学习编程相关的书籍或在线资源第七章:数据处理和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3. 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数据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 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巧和应用教学活动:1. 讲解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实践操作3. 讨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巧和应用作业:1. 练习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2. 完成一个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项目,展示分析结果第八章:智能硬件与物联网教学目标:1. 理解智能硬件和物联网的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智能硬件进行创新应用3. 掌握物联网的基本连接和控制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智能硬件和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智能硬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 掌握物联网的基本连接和控制技巧教学活动:1. 讲解智能硬件和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生进行智能硬件的操作和物联网的实践连接3. 讨论智能硬件和物联网的创新应用和控制技巧作业:1. 练习使用智能硬件进行创新应用2. 学习物联网相关的书籍或在线资源第九章: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的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数字化设计软件进行创意设计3. 掌握3D打印的基本技巧和应用教学内容:1. 介绍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数字化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 掌握3D打印的基本技巧和应用教学活动:1. 讲解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生进行数字化设计的实践操作3. 讨论3D打印的技巧和应用作业:1. 练习使用数字化设计软件进行创意设计2. 完成一个3D打印的项目,展示设计成果第十章:信息素养与伦理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素养和伦理的基本概念2. 学会信息的合理使用和伦理道德3. 掌握信息素养和伦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信息素养和伦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信息的使用和保护方法3. 掌握信息素养和伦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教学活动:1. 讲解信息素养和伦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和伦理的实践操作3. 讨论信息素养和伦理的原则和技巧作业:1. 练习信息的合理使用和保护2. 学习信息素养和伦理相关的书籍或在线资源第十一章:电子表格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3. 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 掌握电子表格的数据输入、公式运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巧教学活动:1. 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学生进行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实践3. 讨论电子表格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和技巧作业:1. 练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 完成一个电子表格项目,展示数据分析结果第十二章:演示文稿制作教学目标:1. 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进行内容展示3. 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设计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学习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 掌握演示文稿的内容组织、设计布局和动画效果技巧教学活动:1. 讲解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学生进行演示文稿软件的操作实践3. 讨论演示文稿在内容展示中的应用和技巧作业:1. 练习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内容展示2. 完成一个演示文稿项目,进行展示第十三章:网络素养与法律教学目标:1. 理解网络素养和法律的基本概念2. 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和个人隐私保护3. 掌握网络素养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网络素养和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网络资源的使用和个人信息保护方法3. 掌握网络素养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教学活动:1. 讲解网络素养和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生进行网络素养和法律的实践操作3. 讨论网络素养和法律的原则和技巧作业:1. 练习网络资源的使用和个人信息保护2. 学习网络素养和法律相关的书籍或在线资源第十四章: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目标:1. 理解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问题3. 掌握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基本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创新思维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3. 掌握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基本技巧教学活动:1. 讲解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方法的实践操作3. 讨论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技巧作业:1. 练习使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问题2. 完成一个创新思维项目,展示问题解决成果第十五章:综合实践与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综合实践和应用的基本概念2. 学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3. 掌握综合实践和应用的基本技巧教学内容:1. 介绍综合实践和应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3. 掌握综合实践和应用的基本技巧教学活动:1. 讲解综合实践和应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操作3. 讨论综合实践和应用的技巧作业:1. 练习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完成一个综合实践项目,展示应用成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网络搜索技巧,包括关键词选择、搜索结果筛选和评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它们的算法。
2、学会分析生活中的问题,能够给出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3、体会生活中算法运用的普遍性,理解生活中算法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算法。
学习难点:分析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连连看”的游戏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能连接的相同图案,两个一对地找出来,它们就会自动消失,所有的图案全部消完即可获得胜利。
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玩“连连看”游戏,才能快速取胜呢?二、学一学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尽可能地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请大家玩一玩教材第98页类似“连连看”的小游戏。
动动脑:为了连接所有的房子,且要使用最少的石砖,哪些道路是必须铺上石砖的?房子之间的每个脚印表示需要在此铺上一块石砖。
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可以这样规划:第一步:连接所有房子,有如下两种连法。
想:除了图上的两种连法,还有哪些连接的方法,你能画出来吗?第二步:计算每一种连接方法所需要的石砖。
例如,图1所需石砖:2+2+3=7;图2所需石砖:2+2=4;图3…第三步:比较几种连接方法,选择用石砖最少的方法。
完成连接A、B、C三所房子,最少只需铺设()条路,()块石砖。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规划,设计出解决问题的3个步骤,经过比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我们把这个游戏难度升级,现在这个村庄有5栋房子,要连接所有的房子,并且用最少的石砖,哪些路是必须要铺设的?我们成功地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建模转换成了计算机可以计算的问题。
今后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规则告诉计算机,让它重复有效地自动计算,找出我们需要的答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网络搜索与信息获取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有效搜索的方法。
培养学生筛选和评估网络信息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常用的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方法。
搜索技巧的讲解,如关键词选择、使用布尔运算符等。
如何在搜索结果中进行信息筛选和评估。
1.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搜索实践,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享搜索经验和评估搜索结果的方法。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搜索过程中的关键词选择和布尔运算符的使用。
评估学生对搜索结果的筛选和评估能力。
第二章:电子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进行收发邮件。
2.2 教学内容电子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账号、发送邮件、接收邮件等。
电子的安全使用,如防止垃圾邮件、保护隐私等。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电子实践,尝试发送和接收邮件。
学生分享电子使用的心得和经验。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使用电子时的操作准确性。
评估学生对电子安全使用的意识。
第三章:Word文档的编辑与排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编辑和排版技巧。
3.2 教学内容Word文档的基本编辑操作,如输入文字、编辑文本等。
文档排版技巧,如设置字体、段落格式等。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Word文档实践,尝试编辑和排版一篇短文。
学生分享Word文档编辑和排版的心得和经验。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编辑和排版文档时的准确性。
评估学生对Word文档编辑和排版规范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PPT演示文稿的制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PPT制作演示文稿。
培养学生有效展示知识和观点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PPT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如新建演示文稿、添加幻灯片等。
幻灯片设计技巧,如选择模板、插入图片等。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PPT实践,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演示文稿。
学生分享PPT制作的心得和经验。
4.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PPT演示文稿时的操作准确性。
评估学生对PPT演示文稿设计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第一单元第12课《传感器的运用》2023-2024学年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重大版)

课题第12课传感器的运用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流程图的复习。
2.传感器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传感器如何与程序结合完成实际生活中的某种功能
教学难点传感器如何与程序结合完成实际生活中的某种功能
教具实
验准备
计算机房设备准备、练习素材、演示课件等
教学环节设计
导入:孩子们,传感器无所不在,它就像人类的眼睛、鼻子一样,给机器猫传递信息,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传感器的奇妙。
学生了解:传感器是外部设备,比如:麦克风、摄像头等。
一、自学:
1. 自学书中68页—69页“学一学”内容1任务分析和2模拟环境;
2. 认真进行任务分析,理清任务要求;
3. 在电脑上完成模拟环境;
学生展示自学内容,教师重点对任务进行分析(以小区楼道的声控灯为实例)。
二、互学:
1. 认真学习书中69页—70页内容;
2. 根据要求编写程序;
3. 小组成员在各自小组展示自己的程序,并说出编写意图;
4. 小组成员在小组长带领下优化各自程序,并一起设计出更加优化的程序。
小组展示各小组最优化的程序,并说明设计意图,其他小组做点评,教师做点评。
参考程序设计:
孩子们,生活中的传感器应用广泛,尝试运用声音传感器创新发明,并用程序模拟运行。
信息技术(6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学生编程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培养懂技术、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全册教材分析
三.
全
册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设计的过程。
2.了解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3.循环语句和克隆语句的使用。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人设计的过程。
难点:循环语句和克隆语句的使用。
单元学科特色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单元教学建议
课下了解机器人程序设计的常识,课前三分钟展示。
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型
课时
辅助活动
设计我们的机器人
第二单元为程序设计模块,包括“设计我们的机器人”、“场地模拟”、“模拟机器人运行(一)”、“模拟机器人运行(二)”、“模拟机器人运行(三)”、“设计模拟声控灯”六课,本单元是程序设计模块,主题词为“创客重任”。前面五课内容是通过编写虚拟“扫地机器人”程序对小学三年来所学编程基础知识的复习以及对程序编写的总体认识。第六课是新知讲授,通过模拟声控灯程序,了解传感器,了解软件和硬件在编程中的应用。
新授课
1课时
场地模拟
新授课
1课时
模拟机器人运行(一)
新授课
1课时
模拟机器人运行(二)
新授课
1课时
模拟机器人运行(三)
新授课
1课时
设计模拟声控灯
新授课
1课时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第13课聪明的机器人课时1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机器人的概念2、了解机器人的种类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机器人及其用途教学重点:生活中机器人的种类教学难点:机器人的概念与广义的机器人区别开教具(课件)准备:自动门探测器机器狗各式各样各种种类的机器人图片教学过程:一、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个片段(变形精钢动画片片段)二、问学生这是什么,引出广义的机器人概念:外形跟人相似,完成类似人类动作的机器组成的人。
三、认识更多的机器人1、观看一组图片:星际大战中的机器人---银行、餐厅的自动大门---火星探险机器人---机器狗2、机器人的概念:能够代替人类完成重复乏味或者危险工作的机器3、小组讨论发言: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有机器人4、分小组总结机器人的种类四、自由发言:我们该怎么来发现并运用生活中的机器人。
五、上网查找更多生活中的机器人,为下节课做准备。
课时2教学目标:1、识记机器人所具备的三个条件2、知道机器人是通过人类的控制来完成各种复杂的甚至人所办不到的事情教学重点:识记机器人所具备的三个条件教学难点:机器人所具备的三个条件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多种机器图片教学过程: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机器人,我们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机器人?二、全班同学分析其他三组同学说的对不对,哪里错了,该怎么改正,还差了哪些。
三、来看一组图片,说说图片中哪些是机器人,哪些不是。
四、总结机器人所具备的条件1、首先,机器人要有身体,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一定的形状。
2、其次,机器人要有大脑,为了能完成自动工作,机器人必须有控制它的程序。
3、最后,机器人要有动作,根据不同的情况,机器人的大脑会让机器人作出不同的动作。
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的机器,我们就可以称其为机器人了。
五、每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查找机器人的图片,比比谁找得多,不能重复。
六、用电子教室控制抽查同学的电脑,对其查找的图片进行分析,哪些是机器人,哪些不是。
小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
该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教育大纲编写而成,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材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网络的使用、多媒体制作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学习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登录和退出操作系统、打开和关闭软件等。
2.了解和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的概念、网络的分类和网络的应用等。
3.学会使用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邮件。
4.掌握多媒体制作的基本技能,包括制作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5.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1 开机与关机 - 开机:按下电源按钮,等待电脑启动。
- 关机: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等待电脑关闭。
1.2 登录与退出操作系统 - 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 退出:点击“开始”菜单,选择“注销”或“关机”。
1.3 软件的打开与关闭 - 打开:点击软件的图标或右击图标选择“打开”。
- 关闭:点击窗口的关闭按钮或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关闭”。
2. 网络的使用2.1 网络的概念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和设备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2 网络的分类 - 局域网(LAN):在一个较小地理范围内,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 广域网(WAN):通过公共的通信设施连接不同地区或国家的计算机。
2.3 网络的应用 - 互联网:全球范围内的网络系统,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等。
- 内网:在一个组织或公司内部建立的局域网。
3. 电子邮件的使用3.1 电子邮件的概念电子邮件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传递和存储信息的方式。
3.2 发送电子邮件 - 打开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功能、使用注意事项。
2. 操作系统:学习Windows 10的基本操作,包括桌面、窗口、文件管理等。
3. 文字处理:掌握Word 2024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格式化文档等。
4. 电子表格:学习Excel 2024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计算数据等。
5. 演示文稿:掌握PowerPoint 2024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展示演示文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 10操作系统、Word 2024、Excel 2024、PowerPoint 2024的基本应用。
2. 教学难点:Excel 2024的数据分析与处理,PowerPoint 2024的动画效果与交互功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等。
2. 教学手段: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软件、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课时与进度安排1. 课时安排:本册共3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内容,逐章逐节进行教学,每章安排4-6课时。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操作技能评价: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创新能力评价:鼓励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个性化设计,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实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重大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六下1

学生看书;
回答教师问题;
听小结
提出问题:
1、本学期我们将学习什么在哪里可以了解到?学生看书:小结: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四、学生展示
1、能过前面三、四、五年级的学习,你们都会什么呢?
《与新学生见面》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增加师生间的了解;
2、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果常规教育;
3、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了解;
4、学生展示自己。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课常规教育、本期教学内容介绍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上课应该遵守的一些常规
【教学准备】
1、教学用PPT;
6、机器出现故障,及时报告老师,即使你是个小专家,在未经教师同意前,请不要随意拆卸硬件设备;
7、为给他人留下优美的读书环境,请保持桌椅有序及各处的整洁。
2、我们这学期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果?
3、通过讨论,再出示幻灯片,教师小结。
三、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
1、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由于我校特殊原因,选学内容可能不能完成学习)
学生讨论
观看PPT
听介绍
教师先在PPT上提出问题:
1、我们以前的信息技术果怎样上的?
信息技术课的常规
3、安静的学习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请不要太过放纵自己的嗓门,也不要让手机响起悠扬的铃声;
4、机器为学习之便,请勿作游戏机或影碟机使用
5、不期而至的水或饮料对机器可能是致命的,千万不要将机器置于危险之下;
2、多媒体软件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任教年级:六年级课时计划课题“校园星星杯足球赛”电子板报(第一课时)教学1、熟练掌握创办新幻灯片的操作方法;目标2、熟练掌握增加标题与正文的操作方法。
教学熟练掌握标题与正文的操作方法。
重点、难点教具多媒体电脑教一、发言引入:学1、显现一个已经做好了的幻灯片。
过程2、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观看该幻灯片:( 1)这个幻灯片一共有几个页面?( 2)每个页面上的内容又包含了哪几个元素?3、在这节课里面,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创办新幻灯片,以及为幻灯片增加标题与正文的操作方法。
二、新授(“校园‘星星杯’足球赛”电子板报):1、演示启动 PowerPoint 的操作方法。
2、学生启动 PowerPoint 后,依照课本上做一做中的方法进行创办幻灯片的操作。
3、老师巡视、答疑。
4、学生依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进行增加标题和正文的操作。
5、老师巡视、答疑。
6、小结,归纳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给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三、小结、思疑: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 PowerPoint 制作幻灯片的简单操作方法。
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还需要老师解决?课时计划课题“校园星星杯足球赛”电子板报(第二课时)1、熟练掌握在 PPT 中插入剪贴图的操作方法;教学2、熟练掌握在 PPT 中插入新页面的操作方法;目标3、熟练掌握幻灯片的播放与保存的操作方法。
教学 1、熟练掌握在 PPT 中插入剪贴图的操作方法;重点、难点 2、熟练掌握播放幻灯片的操作方法。
教具多媒体电脑教一、发言引入:学1、显现一个已经做好了的幻灯片。
过2、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这张幻灯片中文字的增加方法,程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幻灯片中剪贴图的增加、新页面的插入和幻灯片的播放与保存的操作方法。
二、新授1、让学生们打开上堂课所做好的内容,依照课本上做一做中的方法进行插入剪贴图的操作。
2、老师巡视、答疑。
3、学生依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进行增加新页面和播放幻灯片的操作。
重大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参

重大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参
(第七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参
本册教材的编写及内容选择,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特点,本着学有用的科学、学身边的科学,学有用的技术、学身边的技术的原则。
以”合作学习,综合应用“为主要特点和目标。
内容的选择上兼顾地区差异和技术发展方向,分别编写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两个单元。
其
中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第一课时为必修内容,其余课时为选修内容(也可拓展后作为兴趣小组活动教材)。
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单元以“大足石刻保护”为活动主题,通过综合应用,复习巩固小学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方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教学中也可以熟悉教材知识体系的前提下,根据地区、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情况,编写校本教材,确定相应的活动主题开展教学(例如三峡库区生态考察、桥都重庆、火锅的起源与发展、大巴山的动物……)。
但小组合作学习和综合应用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不能偏离,复习巩固提高的目标必须达成。
【本单元教学总目标】
第一单元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设计为四课。
第一课时为信息技术常识课,为必学内容。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常识,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为进入高一级学校深入学习埋下伏笔。
2-4 课进行虚拟机器人系统的学习,这部分为选学内容。
以“了解、体验、激趣”为关键词,拟通过虚拟机器人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和体验人工智能的特性及应用,理解虚拟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初步学会一点编程方法,完成一些机器人控制编程任务,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编程能力,激发探究兴趣。
同时体验和尝试网络学习、人机对话学习,积累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参考六年级下册是程序设计入门教学单元。
通过对现代机器人的初步了解,导入本模块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使用ELOGO命令、语法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基本认识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本模块教学总目标】1.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中文程序设计语言易乐谷(ELOGO)的主要命令及用法,通过进退转向、重复、粗细颜色、子程序、递归等命令及方法的学习和体验,能运用ELOGO绘制简单图案,并能初步综合运用ELOGO绘制、设计、创作简单程序作品(如折扇图案、花布图案等)。
2.培养学生学习使用ELOGO设计程序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程序语言的命令语法和分析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设计程序的能力。
【软件版本说明】易乐谷“ELOGO”是一个以LOGO语言语法为基本语法规则,易语言中文化为实现目标,以流程图为教学辅助,提供幼儿园、小学、退休人员及小学教学师作为入门级学习编程的一种简单工具。
本程序由大连大有吴涛易语言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向幼儿园、小学校、教师、退休人员等提供。
目前本模块采用的是ELOGO V1.5版(下载地址:. cn/elogo/edown/ELOGO/ELOGOINS1.5.rar)。
LOGO语言是一种早期的编程语言,也是一种与自然语言非常接近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学习编程,对初学者特别是儿童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
第13课聪明的机器人【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机器人。
2.初步了解机器人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通过对机器人的了解,激励学生对编写程序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对不同机器人的了解,认识机器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什么是机器人的概念。
【教学建议】1.教师应多收集一些有关机器人的资料,通过有关机器人的图片、视频的展播,尽量让学生对机器人的感知。
2.可以通过学生上网收集有关机器人的信息,探讨机器人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形体、控制程序、程控动作是机器人的几个要素,在认识机器人的同时,要破除对机器人的神秘感。
其实,机器人是人们通过程序控制的,真正聪明的是人。
激励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热情。
第14课初识ELOGO【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简单了解中文程序设计语言易乐谷ELOGO的用途、窗口组成。
2.掌握怎样进入和退出ELOGO V1.5的界面,以及在ELOGO V1.5中输入命令。
为以后的命令和用法学习打下基础。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ELOGO V1.5窗口的组成。
教学难点:在ELOGO V1.5中输入ELOGO命令。
【教学建议】1.本课是ELOGO教学的第一课,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ELOGO兴趣。
在讲解ELOGO V1.5窗口的组成时,只要求学生大致掌握窗口各组成部分的主要特点和用途就行了,因为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详细介绍。
2.建议重点介绍一下导航面板和命令窗口,这是在ELOGO的学习中最常用的部分。
3.在讲解输入ELOGO命令的教学时,注意对程序输入格式的介绍,强调ELOGO命令的“空格”,培养学生养成规范输入命令格式的良好习惯。
4.引导学生分析命令窗口输入命令和导航面板按钮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命令的理解。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机器人进行教学。
【相关概念】LOGO语言创始于1968年,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所资助的一项专案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人工智能研究室完成。
LOGO源自西腊文,原意即为思想,是由一名叫佩伯特的心理学家在从事儿童学习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与他的想法相反的教学方法,并在一个假日中出外散步时,偶然间看到一个像海龟的机械装置触发灵感,于是利用他广博的知识及聪明的才智而最终完成了LOGO语言的设计。
绘图是LOGO语言中最主要的功能,佩伯特博士就是希望能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和正确的学习观念。
LOGO语言之所以是儿童学习计算机编程最好的一种语言,就因为它是针对儿童而制作的编程语言,能使儿童在认知与技能上得到较大的发展。
LOGO语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为对于儿童来说,“画画”比“文字处理”更具有活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而文字处理却比较枯燥,不适合儿童。
LOGO则主要用于“图画”制作,并且采用了“海龟绘图”的方式,适合儿童的特点,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学习该门语言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LOGO语言中,它的作图方式与现在所用的作图软件不一样,主要区别就在于LOGO语言的基本作图的方法可以不采用坐标方式,而是通过向前,后退、向左转、向右转、回家等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和命令,这非常适合儿童的知识水平,使这些还未接触坐标为何物的儿童更容易上手。
在用LOGO语言作图时,需要学习者对一些常见的几何特性进行理解,了解常用的距离、角度和度数的概念。
第15课小海龟画正方形【教学目标】1.掌握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命令格式和用法。
2.使用本课所学的命令指挥小海龟画出正方形。
3.学会初步分析图形的几何特性,使用相应的命令。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命令格式和用法。
教学难点:根据正方形的几何特性,使用相应的命令画出正方形。
【教学建议】1.学生初次接触ELOGO程序命令格式,建议教师结合命令的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了解ELOGO中常用的距离、角度和度数的概念。
2.正确和规范的程序格式对于程序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建议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纠错设计和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规范格式重要性的了解,以便养成良好的习惯。
3.建议教师着重通过引导分析正方形的几何特征来启发学生选择相应的命令,逐步培养学生先分析再设计编写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4.每条命令写一行是为了学生初学ELOGO便于理解步骤,建议教师给学生补充讲解可将多行命令写成一行的知识点。
第16课小海龟写字【教学目标】1.掌握抬笔、落笔、隐藏海龟、显示海龟命令格式和用法。
2.使用所学的命令指挥小海龟写出“十”字。
3.学会根据字的笔划特性,使用相应的命令。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抬笔、落笔、隐藏海龟、显示海龟命令格式和用法。
教学难点:根据“十”字的笔划特征,使用相应的命令写出“十”字。
【教学建议】1.本课所学的抬笔落笔命令不仅是和前一课所学的命令连接使用,而且往往是成对使用,学生初次接触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
建议教师注意在教学中强调。
2.建议教师在本课以小海龟起点为参照点,让学生建立起平面角度步长概念。
3.明白使用隐藏显示海龟命令,是为了画面更加整洁美观,树立学生保持作品美观的意识。
第17课正多边形和圆弧【教学目标】1.掌握重复命令格式和用法。
2.使用重复命令指挥小海龟画出正多边形和圆弧。
3.学会分析正多边形和圆弧的几何特性,找出规律,使用重复命令。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重复命令格式和用法。
教学难点:根据正多边形和圆弧的几何规律,使用重复命令画出它们。
【教学建议】1.结合前面的所学的知识,比较不用重复命令和用重复命令画正方形的优劣,培养学生简化优化程序的意识。
2.本课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使用重复命令的一般规律,如果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可以拓展重复命名套重复命令的嵌套应用。
3.圆的公式推导:如果圆的半径r,则圆的周长2πr,那么以正360边形来画,每边长度为圆周长的1/360,每边长为2πr/360,并每次转360/360度。
则公式为:重复360[前进2πr/360 右转 360/360]。
因为2π≈6.28,变成常量就是:60*6.28/360。
因此执行指令为:重复 360 [前进60*6.28/360 右转 360/360]。
那么画弧,就是把重复的次数360进行等分了。
第18课小海龟画正多角星【教学目标】1.使用重复命令指挥小海龟画出正多角星。
2.分析正多角星的几何特性,找出规律,总结公式。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使用重复命令指挥小海龟画出正多角星(奇数角)。
教学难点:分析正多角星(奇数角)的几何特性,找出规律,得出公式。
【教学建议】1.本课没有新的命令学习,主要着眼于程序思维的训练。
通过正多角星这个载体,引导学生尝试同一类图形在不同几何情况下不同计算规律的推导,难度较大,建议教师视学生情况,安排课题教学时间。
2.正偶角星转角计算推导难度较大,建议教师视学生情况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处理。
第19课选择颜色画笔画图【教学目标】1.掌握画笔颜色、画笔粗细、画圆、画实心原命令格式和用法。
2.根据提示分析图形特性,综合应用所学命令画出红色的太阳。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画笔颜色、画笔粗细、画圆、画实心原命令格式和用法。
教学难点:根据提示综合应用所学命令画出红色的太阳。
【教学建议】1.本课教材只具体呈现了如何在导航面板选取画笔颜色的方法,画笔粗细的选取方法相同。
建议老师根据学生领悟掌握的情况,视需要再补充导航面板画笔粗细选取方法的教学。
2.本课是前面所学命令的综合应用,建议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可准备不同难度的图形素材供给学生参考,以活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创作。
第20课用子程序嵌套画花朵【教学目标】1.掌握子程序及子程序嵌套的格式和用法。
2.用子程序嵌套画花朵【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子程序及子程序嵌套的格式和用法。
教学难点:应用子程序嵌套画花朵。
【教学建议】1.本课开始重复嵌套,如果在前面重复命令的课程当中没提到过的,建议这里作一下简单介绍。
2.本课学生初次接触子程序编辑器和调用子程序文件的知识,教师注意强调退出ELOGO之后需要重新调用子程序保存文件才能使子程序有效,直接在命令窗口输入子程序名字就可以执行子程序。
3.比较子程序嵌套和重复嵌套的异同,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简化优化程序的意识。
4.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了子程序画花朵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自行设置画笔颜色和粗细,并对花朵子程序进行多样化的修改拓展,创作多样的图形。
第21课带参数的子程序【教学目标】1.掌握子程序设置参数的格式和用法。
2.掌握子程序中参数的设置规律。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子程序设置参数的格式和用法。
教学难点:根据子程序内容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的参数。
【教学建议】1.开课引入,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发现身边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比如:“年龄、身高、体重、掌握的知识等(变化的量)和性别、姓名等(不变的量)”,引入参数的变量概念来加强对学生的理解认知。
2.注意带参数子程序的执行,第22课奇妙的螺旋线【教学目标】1.掌握条件、停止命令格式和用法2.用子程序递归的方法画螺旋线。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条件、停止命令格式和用法。
教学难点:用子程序递归的方法画螺旋线。
【教学建议】1.建议教师通过“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说: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说:……”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递归自己调用自己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