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论文
气象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气象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论文气象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论文一、阅读科技论文,提高专业知识高校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的英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和写的技能,而气象专业的学生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已掌握了基本的气象专业知识。
为使气象专业的学生将已掌握的英语技能与气象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应当从大气科学基础知识的英文文章开始学习,从而能在气象学与英语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衔接性。
选择与当今气象科技、环境问题、人文与气象等题材丰富新颖的文章,体裁包括论述文、说明文、描述文等,让学生接触内容和体裁多样的科技论文,不仅可加强学生对气象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将来科技论文的写作。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气象科技论文的能力也日益重要。
为了能有效提高学生从英文文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应当在阅读时注意这四个方面。
第一,要将一些专业词语连成词组连贯阅读,而不是逐词阅读,如大气边界层(atmosphericboundarylayer)和万有引力定律(thelawofuniversalgravitation)。
第二,避免过多地依赖词典和多余的翻译,遇到生词时可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来判断其词义,阅读的目的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必要进行逐句翻译,自己理解即可。
第三,要扩大眼睛的视距,即增加两次停顿之间目光所见的词数,尽量抓住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词组,按词组进行阅读,视距越大,阅读速度越快。
第四,抓住段落和全文的中心思想,利用提示语,理解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如因果关系(because、therefore 等)、对比关系(but、however、otherwise等)、总括关系(generallyspeaking、inaword等)。
例如,在《Thestructureandcompositionoftheatmo-sphere》的教学中,可以从单词开始,以学生已掌握的气象知识为基础,如大气圈的分层,按照温度和空气的垂直分布特征,将大气圈分成对流层(troposphere)、平流层(stratosphere)、中间层(mesosphere)、热成层(thermosphere)和外逸层(exosphere),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各层次的主要特征。
蝴蝶定理的推广及应用论文
蝴蝶定理的推广及应用论文蝴蝶定理是指气候系统中微小的起始条件差异可能会产生巨大而不可预测的结果。
它是混沌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起源于对气象学中预测问题的思考。
蝴蝶定理的名字来源于混沌理论先驱爱德华·洛伦兹提出的一个问题:一个蝴蝶在巴西拍动一次翅膀是否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次龙卷风。
蝴蝶定理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下面将从天气预测、金融市场和生态系统三个方面来探讨蝴蝶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首先,蝴蝶定理在天气预测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天气系统具有非线性和复杂的特性,微小的初始条件差异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巨大不同。
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可能导致得克萨斯州发生龙卷风。
这种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特性使得天气预测变得困难,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天气预测中已经广泛应用了混沌理论,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天气系统,以期准确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
其次,蝴蝶定理在金融市场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金融市场同样具有非线性和复杂的特性,微小的交易差异可能会影响整个市场。
金融市场的波动很容易受到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因此市场价格很难精确预测。
蝴蝶定理提醒我们,即使是微小的市场变动,也有可能引起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
因此,投资者需要谨慎处理金融市场风险,避免因小失大。
最后,蝴蝶定理在生态系统研究中也有重要的推广应用。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了多个生物群落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微小的干扰可能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不可逆转的改变。
例如,一种物种的灭绝或引入一种外来物种,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重大变化。
这种不可预测性使得生态学家需要更加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的保护。
在实际研究中,还有一些其他应用蝴蝶定理的例子。
比如在网络科学中,微小的节点变动可能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巨变;在人类行为研究中,微小的个体决策差异可能会引发集体行为的不可预测性等等。
综上所述,蝴蝶定理是混沌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大学选修课论文:气象与健康
气象与健康一、万千气象与人的健康千姿百态的风云变幻,不仅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气象本身就可以是一个致病的物理因素。
天气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而且时间短,变化大。
例如:夏季高温,容易使人中暑;冬天气温低,能使人发生冻伤;气象条件作为诱因,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例如:寒潮可以诱发感冒,气管炎,温、压、湿的大幅度波动可使关节痛加重;冷锋的活动能促发心绞痛;天气闷热时,精神病人的症状会波动,就是健康人也会坐立不安,儿童易受激怒,出现骚动、哭泣、叫喊、吵闹等一系列异常行为;降温、气压突然下降会使哮喘病人发作;低气压时鼻出血病例明显增加;其他不少于牙病、眼病、皮肤病等都与天气有关。
二、春季多属风热1.当心春风带病来现代医疗气象学告诉我们:春风使地表蒸发强烈,空气湿度猛然减少,会使人口干唇裂,鼻腔粘膜变得干燥,弹性减小,容易出现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使许多病菌乘虚而入。
象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许多疾病的流行,往往是“风助病威”的结果。
春天的大风,会加剧空气与皮肤的热量交换,使体内的热量过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
春天的风寒可使体表皮肤血管收缩,直接诱发某些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如雷诺氏病、硬皮病等。
2.春季早防呼吸道感染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1).注意每天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尽量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游玩,同时,注意防寒保暖,加强体育锻炼。
(3).学校、托幼机构应将晨、午检制度落到实处。
(4.)对于发生水痘、腮腺炎的学生应严格执行居家或住院隔离措施,并需取得就诊医院所开具的复课证明后方可返校,要坚决杜绝带病上课、提前复课等现象。
3、酸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氮氧化物污染与人体健康: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质,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
(2)二氧化硫污染与人体健康: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是: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
气象学论文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摘要太阳辐射的光谱成分、光照度、光照时间以及植物利用太阳能的多少,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高低,以及植物的地理分布。
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所有的有机体与太阳辐射之间发生了最本质的联系,所以太阳辐射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太阳辐射农业生产光照光能利用前言自然界发生的一切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以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以太阳辐射能作为自己的能量基础,而所以绝对温度高于零度的物体又能放出辐射来参与自然界的能量循环。
通过对太阳辐射的研究,以探究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
1、太阳辐射波谱与农业生产1.1不同光谱成分对植物的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谱大致分为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和可见光辐射三波谱段,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谱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生物学意义。
1.1.1 紫外辐射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虽在太阳辐射波谱中的比例小,但有较强的生物学意义。
紫外线波长较短的部分能抑制作物生长,杀死病菌孢子。
其中波长<290nm的短紫外线对生物有伤害作用,波长愈短伤害性愈大,有人称之为灭生性辐射。
幸有臭氧层吸收,保护了地面生物。
其波长较长部分对作物有刺激作用,可促进种子萌发。
农民播种前晒种就是这个道理。
紫外辐射还能促进果实成熟,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
在果实成熟时,紫外线丰富,可增进果实含糖量,果实着色好,所以向阳果实比较香甜。
高山、高原紫外线含量较多,植物根部发达,茎节短小,叶面窄小。
减少紫外线对茶叶、纤维植物、生姜、芹菜、韭黄等作物品质提高有好处。
此外,紫外线对生物的向光性。
感光性和趋光性有重要作用。
1.1.2 可见光辐射可见光辐射(visible radiation)对植物生活机能起决定性作用,真正对有机物质合成和植物产量形成有实际意义的波谱段是400~760nm的可见光谱区,其中最有效的是红橙光和蓝紫光。
波长为610~760nm的红橙光谱区,是叶绿素吸收最强的光谱带,也是红光光谱区的最强光合活性的光谱带。
太阳辐射对植物的影响
XXXX大学气象学本科课程论文题目太阳辐射对植物的影响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撰写日期:2023年12 月20日太阳辐射对植物的影响摘要: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主要能量源泉。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靠来自太阳辐射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本文将从光谱成太阳辐射的光谱成分、光照度、光照时间以及植物利用太阳能的多少,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高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所有的有机体与太阳辐射之间发生了最本质的联系,太阳辐射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光谱成分植物生长发育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能利用率Effects of solar radiation on plantsLiMaiMeteAbstract: Solar radiat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energy for living organisms on Earth. All life on earth is powered by radiation from the sun. This article from the spectrum into the spectral composition of solar radiation, light, illumination time and how many of the plants use solar energy, affect plant growth and yield of photosynthesis in plants makes all of the organism and the very ess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ar radiation, solar radi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plant life activitiesKey words: spectral component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llumination intensity illumination time efficiency for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引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合成的物质约占其干重的90~95%;而太阳辐射能投射到植物体上真正为植物所利用进行光合作用部分却很少,光能利用率低。
气象科普小论文_初三议论文650字
气象科普小论文_初三议论文650字气象科普小论文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的一门科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
气象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更有效的灾害预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空气、水蒸气和云等方面,简单科普一下气象学的知识,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气象。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空气。
空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氮气占据了空气的大部分,氧气则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气体。
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强等特性会直接影响天气的变化。
当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分子的运动会加快,空气会变得膨胀,产生一个气压区域,在高压区域,空气沉降,天空晴朗;而在低压区域,空气上升,天空多云或下雨。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加,气温降低时,水蒸气就会凝结成云、雾等形式,形成降水。
水蒸气是气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气体状态的水分子。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方式不同,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运动加快,部分水分子从水面上升到空气中,形成水蒸气。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过高时,就会形成云、雨、雪等降水现象。
水蒸气的凝结需要一个起始点,也就是云凝结核,它可以是灰尘、盐粒或其他微小的颗粒。
当水蒸气遇到云凝结核,就会凝结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云。
云是天空中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白色气团。
云有不同的形态和高度,常见的有卷云、层云、积云等。
卷云形成于高空,常伴随着强风,是由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看起来像一条条白色的卷帘。
层云和卷云不同,它的形成高度较低,看起来像是一片片浅蓝色的云海,常出现在天空上方,几乎整个天空都被它覆盖。
积云比较容易被人们所熟悉,它的形状像一座座棉花糖,通常白色或灰色。
积云有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高,最终形成大片的积雨云,引发降水。
通过以上科普,我们了解到,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空气、水蒸气和云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我们所经历的天气现象。
气象学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和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天气预报 毕业论文
天气预报毕业论文天气预报是一项为人们提供每日天气状况预报的服务,是现代气象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在各个行业、各个社会群体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天气预报的历史、天气预报的分类和天气预报的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天气预报的历史天气预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当时的人们观察天象,探索自然现象并记录下来。
自然界的变化总是给人们带来新的认识和发现。
到了公元前1500年,人们通过观测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就能预测下一年的季节。
而早期中世纪时期,科学家们通过古典力学的方法已经可以计算出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日月星辰的位置、出没、升降等现象。
到了19世纪,气象学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道尔顿发现了气体的分压定律,从此气压成为量化和描述天气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爱德华·劳厄雷和阿道夫·穆勒等气象学家通过记录气象资料,建立了气象台,开始进行气象研究和天气预报。
随着技术的进步,预报的准确性也得到显著提高,天气预报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服务之一。
二、天气预报的分类天气预报可以根据方式和时间长短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照方式不同,可以将天气预报分为定量预报和定性预报。
定量预报是针对气象要素的一个数量指标,如气压、温度、湿度、降雨量等进行预报。
这种预报方式更加精确,可以给出具体数值的天气状况,比如说“今天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18℃”。
同时,这种预报方式要求数据来源更加可靠,预报员需要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定性预报是针对气象要素的一般描述,如晴天、阴天、多云等进行预报。
这种预报方式更加简单直观,可以更方便地为广大民众提供天气信息,比如说“明天有雨,需要带雨具出门”。
同时,这种预报方式需要具备对气象资料的敏感度和经验,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气象学家的智慧和热情。
按照时间长短的不同,可以将天气预报分为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
短期预报一般指未来3天以内的天气预报。
气象类专业毕业论文答辩模板
气象类专业毕业论文答辩模板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目标与问题阐述 (4)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概述 (4)二、文献综述 (5)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7)2. 存在问题的探讨 (8)3. 研究空白与创新点 (9)三、研究方法 (10)1. 数据来源与采集方法 (11)2. 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 (12)3. 研究方法的选取与理由 (13)四、实验设计与实施 (14)1. 实验设计思路 (16)2. 实验区域与对象选择 (17)3. 实验过程记录与数据分析 (18)4. 实验结果的呈现与讨论 (19)五、主要发现与结论 (20)1. 研究的主要发现 (21)2. 结论的提炼与总结 (23)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4)一、内容概览本论文旨在探讨气象类专业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或现象,通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分析和实际案例的研究,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或改进措施。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讨论、结论与建议。
引言:简要介绍气象类专业的背景和重要性,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明确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该问题或现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研究方法:详细介绍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来源、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等,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实证分析与讨论: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案例分析,验证所提出的观点和假设,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揭示问题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结论与建议: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改进措施,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气象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
尤其是关于气象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成为研究热点。
本论文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和实际应用需求,选取XX气象问题作为研究方向,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对该问题的认识,并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气象科学与环境气象预报技术
气象科学与环境气象预报技术气象科学是研究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动力学等科学领域的学科,它对于了解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气象学已成为关系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稳定的重要学科之一。
环境气象预报技术是气象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利用气象学原理和手段对于未来气象变化进行科学预测的技术。
环境气象预报技术的发展已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
气象科学的研究领域气象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了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动力学、气象仪器、气候学等方面,每个方向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发展方向。
其中,大气物理学是研究大气最基本物理现象、能量、质量传输等的学科。
大气化学则是研究大气中化学物质的来源、反应、传输等科学领域,它可进一步延伸到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控制和治理技术。
大气动力学研究的则是大气中的物态变化、热平衡关系等大规模现象和过程。
气象仪器则是气象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气象研究中的技术手段,也是环境气象预报技术的基础设施。
气象仪器如气象雷达、卫星遥感等更是成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
气候学则是研究气候演变及其对人类影响的学科,它可以详细研究冰河期、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是否对人类有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性质和范围等问题。
环境气象预报技术发展环境气象预报技术是指使用气象学基本原理,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模型以及历史气象数据等来预测未来气象变化趋势。
未来气象预报精度的提高,对于人们生活、工业、交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安排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本地区自然环境的日益复杂性,气象预报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环境气象预报技术在应对自然灾害、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能够提供充足的保障。
环境气象预报技术的逐步发展,已经让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方便,特别是时间紧急、地点复杂、对预报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
日益完善的环境气象预报技术,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建设规划、海上安全、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上,并且还在人们对于气候变化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上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的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的研究姓名朱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气象学指导教师彭加毅寿绍文20070501摘要在大气海洋的科学研究中随着卫星雷达等各种非常规资料迅速增加和模式的模拟能力加强作为“把各种时空上不趣则的零散分布的观测融合到基于物理规律的模式当中”的同化方法在大气和海洋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要。
近几年来一种新的同化方法—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现有的研究表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是种具有业务应用潜力的同化方法。
本文简单回顾了这种资料同化方法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其在气象中应用的基本原理。
集合卡尔曼滤波的主要优点是利用随天气流型演变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来进行资料分析这是在目前变分同化中难以实现的也是变分同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但是集合卡尔曼滤波也存在滤波发散分析量不平衡等问题。
本文利用浅水模式和实际大气预报模式删通过一系列数值试验来对集合卡尔曼滤波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集合卡尔曼滤波中随流型演变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集合数对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影响等并和三维变分同化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和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的效果优于三维变分同化的效果而且其误差是收敛的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三维变分无法实现更新误差协方差而集合卡尔曼滤波的误差协方差是随流型演变的随着集合数的增加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的效果得到改善主要原因是集合卡尔曼滤波的统计误差相关场存在虚假的相关而集合数的增加会减少这种虚假的相关。
关键词资料同化集合卡尔曼滤波随流型演变“砖丑勰土’’圮以’唱∞’’硼’锣∞’Ⅱ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坚持以。
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盘避日期竺豇羔塑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关保冒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作者签名日期募琳第一章绪论物理学家曾把天气预报归结为“初值问题”并指出要得到一个准确的天气预报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知道准确的初值知道准确的大气运动物理规律。
应用气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应用气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摘要:本文旨在对应用气象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并分享当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进展。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和归纳,本文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包括气象灾害预测与防控、气候变化与适应性、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气象可视化技术等。
通过对这些研究主题的深入探讨和总结,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 气象灾害预测与防控气象灾害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包括暴雨洪水、台风、干旱等。
研究者们通过使用气象数据和模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测能力和防控手段。
例如,使用雷达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预测暴雨洪水的发生和演变趋势,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此外,为了提高对台风的预测能力,研究者还通过分析气候模式输出结果、历史资料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实现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准确预报。
2. 气候变化与适应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加快,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应用气象学在气候变化与适应性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研究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影响因素,评估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等方面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适应性策略。
另外,气候模型的发展也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通过模拟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气候变化,为制定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 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空气污染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应用气象学在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气象条件等,可以实现对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和预报。
此外,应用气象学还可以结合大气扩散模型和统计方法,分析和评估不同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而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4. 气象可视化技术气象可视化技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复杂的气象数据以直观、可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数据。
通过气象可视化技术,可以实时展示天气现象、气候变化趋势、气象模型预报结果等,提高人们对气象信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气象科普小论文_初三议论文650字
气象科普小论文_初三议论文650字气象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科学,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还可以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帮助我们做好防范和减灾工作。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气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重要作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气象的基本概念。
气象是研究地球大气现象的科学,包括大气的成分、结构、运动以及与其他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而气象学即是研究和探讨这些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气象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气象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变化。
通过气象学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未来几天甚至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这对我们出行、携带衣物和做出各种生活规划都有很大的帮助。
气象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等,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气象还可以为农业、海洋、航空等领域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帮助各行各业做出决策。
接着,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气象学的发展历史。
气象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正规的气象观测和研究始于十七世纪。
当时,人们开始用气压计、温度计等仪器来观测和记录天气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学也不断取得了新的成就。
现代气象学主要包括动力气象学、物理气象学、应用气象学等内容,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气象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气象学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未来,气象学将更加注重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预测和监测技术也将得到更大的提升,为我们提供更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
关于全球变暖的论文
关于全球变暖的论文一、什么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全称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二、全球变暖的现状。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趋势。
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
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0.75℃。
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
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
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的科学家认为2009年是南极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一年,平均气温为华氏温度零下54.2度(摄氏温度零下47.9度)。
同时在四月下旬北极经历了一场不同寻常的降雨,以上种种迹象表面地球的确在变暖。
之前记录在册的南极高温出现在2002年,达到华氏温度零下54.4度(摄氏温度零下48摄氏度)。
根据美国航天宇航局的说法,2005年为全球最热的一年,其次是2009年(气温数据的记录始于十八世纪)。
南极洲南极站的资深气象学家Tim Markle 对《南极太阳》说,2008年气温降至华氏温度零下99.9度(摄氏温度零下72.7度),2009年仅仅降至华氏温度零下98度(摄氏温度零下72.2度),以上两个数据代表了有记录以来最暖的最低气温。
2009年也是连续第二年南极气温高于华氏温度零下100度(摄氏温度零下73.3度)。
让气候学家惊讶的是,2007年9月2日气温一度下降至华氏温度零下100度(持续1分钟),2010年4月则在此温度下停留了22分钟。
2010年的另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发生在北极,北极在4月底下了一场雨。
小冰河期论文
假如“小冰河时期”来临?引言:“小冰期预言”,是危言耸听,还是有据可查?美国国家太阳能观测台专家表示,太阳黑子进入活动低潮实在出人意料,但权威报告的数据充分证明,太阳黑子活动正在进入冬眠期,小冰期时代即将到来。
然而,还有绝大多数人认为:欧亚的寒冷天气是正常的气候变化,却被误解为冰河时期的开端,欧洲严寒不是冰河时期的登场,更多的是全球变暖的结果。
面对大家的异议,我们必须冷静下来,静静思考,如果真的来了,我们该如何做。
美国天文学家最近发表研究结果称,太阳黑子近来出奇地安静,预计到2020年,太阳将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超级安静模式”,太阳黑子活动将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
美国国家太阳能观测台和空军研究实验所专家在三份报告中指出,人们熟悉的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过。
这三份报告的数据分别显示出,太阳表层的一股高速带电粒子流消失、一些黑子逐渐减弱以及太阳两极活动放缓等现象,太阳黑子进入冬眠期,也被看作是“小冰期”到来的标志之一。
除了太阳黑子,火山爆发也会使得地球“变冷”。
火山爆发后,会产生大量的火山灰,这不仅影响了飞机的航行,让飞机在高空失去了“明亮的眼睛”,也遮挡了太阳。
大量的火山灰进入高空对流层,这些火山灰几年之内都无法消除掉。
而频繁的火山活动等使得大气平流层包含了火山灰,透明度降低,一些太阳光波被火山灰折射无法进入地面,减少了太阳的辐射量,导致地球变冷。
1月26日前后,北极圈许多国家(如挪威、加拿大、英格兰、英国等)连续数日所看见的“北极光”(北极光的出现与地球磁场强烈扰动有关),这就是地球磁场“反感”太阳磁场“强吻”的特殊反应。
紧随而来的是,北极圈地区的气压也出现了高压状态,根本无法控制住冷空气,终于诱导气象学上的特殊现象出现――“北极涛动”。
其实,北极圈冷空气的“心动”也是从1月26日前后就开始了,绚丽多彩的北极光就是北极圈冷空气“心花怒放”的特殊表现,随着北极空气的“心动”逐渐演变成“行动”,于是一股近10年少见的北极寒潮从1月27日开始南下,预计到本周末,北极寒潮仍在我国神州大地上徘徊。
南北极的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论文
南北极的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论文南北极的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论文南北两极异常高温,比往年同期高40摄氏度,对人类的影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移动,从而让地球上出现了四季轮回。
太阳直射点所处的位置,接收到太阳辐射能是最多的,这也就意味着温度是最高的。
而直射点往复移动,赤道附近平均接收到太阳辐射能最高,因此地球上的温度普遍是从赤道向两极依次降低。
南极和北极就是地球上接收到太阳辐射能最少的区域,并且有时候还会经历极昼极夜,平均温度偏低。
但最近根据南北极多个考察站测的温度显示,南极和北极同时迎来异常高温。
当然这里的异常高温,并不是零上30摄氏度甚至是零上40摄氏度的高温,而指的是要远高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这种温度就会显得极不正常了!南北极迎来异常高温康科迪亚南极考察站(Concordia)是意大利和法国联合开设的科考站,位于南极点附近的高原地带。
在这个考察站,气象学家在3月18日测到了零下12.2摄氏度的高温,对于南方的小伙伴们来说零下12.2摄氏度那绝对是寒冷低温,但是在南极这个温度算是异常高温了。
这个温度要比2016年该站记录的零下13.7摄氏度还要高个1.5摄氏度,与往年3月份南极该区域内温度相比,至少要高出40摄氏度,这也就意味着往年南极点附近3月份的气温大约能达到零下50摄氏度。
这种气候的异常气象学家认为可能跟季节的交替有一定关系,春分刚过两天,太阳直射点也正好从南半球跨越赤道来到本半球,这意味着南极地区从盛夏进入初秋,而北极从寒冬正在走向初春。
但即使这样,这个温度的变化也太过于异常,而在北极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与往年3月份北极的平均温度相比较,至少上升了30摄氏度。
气象学家认为目前南北两极正在经受的极端高温非常不寻常,大部分人没有切身体会只不过是在无人区罢了。
并且很多人认为南北两极距离我们非常遥远,无论温度高低好像与我们并没有任何关系。
南北两极升温人类的影响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崛起,对于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和开发,这也导致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关于全球降水量和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规律的论文正稿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气象气候学》综合训练项目(一)论文题目: 全球降水量和蒸发量随纬度随纬度分布规律研究报告小组成员:胡波徐畅那恩航于万顺欧阳秋山指导老师:李静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规律摘要降水和蒸发是两个重要的气象要素,降水是指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蒸发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在气象学综合训练项目中,第一小组的成员们通过计算机上网和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收集近十年来全球典型气候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具体历史数据,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出最后结论。
在全球范围内,随维度升高,地球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降水量随纬度整体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热带最多,温带次之,寒带最少。
蒸发量随着纬度的增大呈现出与降水量相似的规律,即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赤道的太阳辐射率最高,气温高,蒸发量大。
热带靠近赤道,受太阳直射时间长,平均气温高,蒸发量大;温带与赤道的距离大于热带,平均气温低于热带,蒸发量小于热带;寒带与赤道距离最远,平均气温低,蒸发量最小。
降雨总量和蒸发总量在全球范围内大体是趋于平衡的,蒸发总量小于降水总量,降水量大致等于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和,是水量平衡的重要因素,实现了全球水量保持了动态平衡。
关键词:全球;降水量;蒸发量;纬度;规律。
1.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规律1.关于降水的基本知识1.1降水从云中降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水。
降水虽然主要来自云中,但有云不一定都有降水。
这是因为云滴的体积很小(通常把半径小于100µm的水滴称为云滴,半径大于100µm的水滴称雨滴。
标准云滴半径为10µm,标准雨滴半径为1000µm,从体积来说,半径1mm的雨滴约相当于100万个半径为10µm的云滴),不能克服空气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
只有当云低增长到能克服空气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并且在降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不致被蒸发掉时,降水才形成〔1〕。
1.2降水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3〕。
气象学农业小气候综合实验报告论文
气象学农业小气候综合实验报告论文气象学农业小气候综合实验报告论文气象学农业小气候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意义1.2.3.4.5.通过实习了解小气候观测的各类仪器的安装与使用;掌握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方法;学会分析不同下垫面的温度、湿度及风速垂直分布情况,绘制分布曲线图并说明差异原因。
通过实验了解温室小气候的各气象要素的特点和规律农业小气候实地观察,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已学过的气象学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为对已学习的知识点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我们的实际观测动手能力,以及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二、观测实习的程序和所用仪器的说明我们此次农业小气候的观测,本次实验由园艺专业两个半共同完成,在27日(星期六)和28日(星期日)两天进行农业小气候的观测,每天测量时间是8:00、12:00、16:00。
其中每个时间点我们观测的主要内容是风向、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光照辐射强度,地表温度、地中5cm温度、地中10cm温度、地中15cm温度、地中20cm温度、水温等,观测项目按各个组的实际条件进行。
我们主要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测温仪器: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地面温度表、曲管温度表、温度计测湿仪器:通风干湿表(干湿球温度表,即阿斯曼)测风仪器:热球式微风仪测光照仪器:照度计仪器安装:(1)地温表的安装:地面三支温度表水平地平行安放在地面上,从北向南依次为地面普通、地面最低和地面最高,相互间隔5cm,温度表感应球部朝东,球部和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漏出地面。
(2)曲管地温表的安装:在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西边约20cm处,按5、10、15、20cm深顺序由东向西排列,感应部分朝北,表间相隔10cm,表身与地面成45度的夹角。
(3)光照、风速、温度和湿度测量仪器放置大棚内的除了要测地面温度、浅层土壤温度和最高最低温度外,还有三种植物的2/3高处和顶层的各项数据,选择三种植物(考虑要有代表性和比较性),在2/3高处和顶层上都挂上毛发湿度表,还有用各种仪器测量其光照、风速、温度和湿度。
气象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探讨气象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摘要:本文从东北林业大学气象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重点说明了在气象学实验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以及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气象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21世纪是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世纪。
近几年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几乎全都有一条必不可少的要求,就是“动手能力强”,而目前高校毕业生总体的弱点就是知识结构不合理、实际动手能力差、缺乏开创性和独挡一面的能力,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出了问题。
气象学实验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前提和基础。
1 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实验课程教材缺乏特色在高等院校,大学设课以理论课为主干,实验课基本上是理论课的附属或是有关理论课的一部分,其重心在于帮助、加强对有关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根本没有自己系统的教材[1]。
虽然近几年各大出版社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气象学实验的教材,但是往往教材的特点是知识量大且知识点分散,实验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有些内容又很抽象,超越了高等院校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利于学生课下进行自学和预习。
面对具有林业特色的高等院校来说,出版一本以气象学基本实验为主,具有林业特色的实验教程势在必行。
1.2 课堂教学手段单调和实验教学内容单一在气象学实验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沿袭传统的模式,即以教师讲授实验理论和演示实验内容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和记笔记,黑板仍是主要的教学工具,缺少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
由于师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和交流,所以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气象学实验作为理论知识的附属部分,主要开设的实验有8个,基本上都属于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刻不容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光谱技术的发展及其自身的优点,应用光谱技术在作物营养诊断和养分估测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在农作物生产中,尤其是在当今越来越显现其优势的精准农业中,养分管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植物叶片的光谱特征与叶片厚度、叶片表面特性、水分含量和叶绿素等色素含量有关,同时也与植物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植物叶子中生物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在光谱维方向上表现在其吸收波形的变化,植物光谱的导数实质上反映了植物内部物质(叶绿素及其它生物化学成分)的吸收波形变化,因而可通过植物的光谱特性监测植物的营养
状况。
【1】
植物营养元素状况变化直接导致光谱特征的变化。
植物中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与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生长刺激素合成等有关,同时在调节植物中的氧化-还原过程也起重要作用,而且能决定植物体内新陈代谢的一般特征,因此植物体内若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将阻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产生生理病症,例如,植物Fe,S,Mg,Mn的缺乏能降低叶绿素含量,从而降低叶片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
中量、微量元素对植物冠层光谱特征的影响与主量元素具有相似性,但影响程度差异较大。
因此探测植物的微量元素的营养状况是了解植物生长状况的重要途径。
利用高光谱数据评价磷(P)和钾(K)的营养状况也有成功的范例;通过田国良,郭世忠等研究发现土壤中过量铜、镉能对水稻、棉花叶片光谱特征产生影响。
【2】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影响,光周期可能通过光受体这个“门”重调植物昼夜节律钟的时相,达到对数百种基因表达的调控.光周期可以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及利用.有人认为光周期能够改变植物生长调节物的浓度,而这些植物调节物能够影响植物根系对营养的吸收,认为光可能通过改变光敏色素系统来改变细胞膜对离子的渗透性,也可以引起植物营养器官形态变化,并提出假设:光周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能部分归因于改变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如果假设成立,人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影响营养体农业,从而获得高产.【3】
叶绿素在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中非常重要,而高光谱遥感的快速发展使得定量估算植被叶绿素含量成为可能。
采用美国ASD 公司生产的野外光谱辐射仪测量樟树幼林的叶片光谱对观测叶片进行了同步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利用基于光谱位置变量的分析方法分析樟树叶片光谱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樟树幼林叶绿素含量与Db、Rg、Rg/Po、(Rg-Ro)/(Rg+Ro)之间的相关程度很高 ,相
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检验水平 ,通过建立特征参数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得出了叶绿素含量估算的高光谱模型,说明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可以估测樟树幼林的叶绿素含量。
【4】
用作物的光谱特性对其营养状况实时监测和快速诊断一直是精准农业中的研究热点。
可知,光谱成分对植物生长具有莫大影响,所以对于此内容需要我们积极地进行探索。
注释:【1】基于光谱理论的作物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王磊,白由路*
【2】微量元素在植物光谱中的响应机理研究
马超飞,马建文,韩秀珍
【3】光周期遗传特性对青饲料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孙雄松卢小良董朝霞
【4】基于高光谱特征参数的樟树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模型研究
刘秀英熊建利林辉。
气象学读书报告
—光谱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专业园艺
班级蔬菜
姓名高婧
学号130204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