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题

合集下载

近代史名词解释100道

近代史名词解释100道

1、虎门销烟:在当地群众和开明官绅的协助下,林则徐采取严厉果断措施,迫使英商陆续交出鸦片2万多箱,共计237万多斤。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来的这些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气焰,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揭开了近代中国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

2、《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第一个重要标志。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废除“公行”制度。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英国从中又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3、《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增开天津为商埠,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大肆掠夺华北经济的侵略据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割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给俄国,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准许外国人招募华工出国;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这些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了。

4、总理衙门:为了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清政府于1861年在北京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是主管外交,通商以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

到1901年改为外务部,共存在40年。

是半殖民地性质的机构。

它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5、辛酉政变:1861年11月慈禧勾结奕訢,在外国公使支持下发动政变,处死载垣、端华、肃顺,史称祺祥政变(又称辛酉政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题1. 鸦片战争:这可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超级重要的事件啊!就好比一个国家突然被人强行敲开了大门。

你想想,英国人为了赚钱,拼命往中国卖鸦片,这多可恶啊!这不就引发了鸦片战争嘛,中国从此进入了一段艰难的时期。

例子:哎呀,就像你家本来好好的,突然有人闯进来捣乱,能不糟糕嘛!2. 洋务运动:这就像是中国想要努力变强的一次尝试呀!一些有识之士觉得中国得学习西方的技术,于是搞起了洋务运动。

他们开办工厂、建立海军,试图让中国强大起来。

例子:这不就跟你学习新技能想让自己变得更厉害一样嘛!3. 甲午战争:这可是一场让中国人痛心的战争啊!中国和日本打起来了,结果却惨败。

这就好像一场重要的比赛,我们输得很惨。

例子:哎呀,就像你满心期待能赢,结果却输得一塌糊涂,多难受啊!4. 戊戌变法:这是一群勇敢的人想要改变中国的行动呀!康有为、梁启超他们想要通过变法让中国变好,可惜最后失败了。

例子:这就好像你想要改变一个不好的习惯,努力了却没成功,多遗憾啊!5. 义和团运动:这可是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反抗的运动呢!他们对外国侵略者非常愤怒,奋起反抗。

例子:就像你被人欺负了,肯定也会生气反抗呀!6. 辛亥革命:哇塞,这可是一场超级大变革啊!孙中山他们推翻了清王朝,想要建立一个民主的国家。

例子:这就好比推翻了一座压在人们身上的大山啊!7. 五四运动:这是年轻人的怒吼啊!他们为了国家的未来,勇敢地站出来抗议。

例子:就像你们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一样,充满激情!8.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简直是中国的希望诞生了呀!从此有了带领中国走向光明的力量。

例子:就像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9. 抗日战争:这是一场多么艰苦又伟大的战争啊!中国人民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例子:就像你面对一个超级强大的敌人,但你毫不退缩,拼命抵抗。

10. 新中国的成立:哇哦,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有了自己的国家。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__题目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__题目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__题目第一篇: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__题目第一章一、名词解释:朝贡体系(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

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闭关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这种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清朝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是“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2、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3、清朝统治的需要。

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

因为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统治者愚昧无知,狂妄自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二百年。

中国对外贸易日益萎缩。

清时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一口通商”(是指经中国政府特许在广州一个口岸经营对外贸易。

明嘉靖二年(1523),因“争贡之役”,严申海禁,废罢泉州、宁波二市舶司,止存广东司,广州便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惟一口岸。

至1566年共43年。

清初为防范台湾郑氏反清势力,在东南沿海“围海迁界”,实行海禁,广州又成为惟一的外贸口岸,时断时续直至1842年。

“一口通商”的特殊地位,促进了广州的繁荣。

)十三行(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

行数并不固定。

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

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与问答题一.名词解释1.十三行: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

行数并不固定。

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 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

十三行是闭关锁国的产物,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取消,乃日趋没落。

2.林则徐:1785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少穆,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3.虎门销烟:广州禁烟斗争时,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集中销毁的事件。

林则徐到达后,与两广总督邓廷桢整顿海防,惩治鸦片走私,共收缴鸦片两万余箱。

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壮举,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表明中国禁烟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4.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1843 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接着美、法、俄、日等国也相继在中国取得了此特权。

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如果犯罪或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中国政府无权过问,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自的法律进行裁判,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1943 年,国民政府取消了美、英两国在华领事判权及有关特权。

5.《海国图志》: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的代表作,该书初刊于 1842 年,共 50 卷,后扩编至 100卷。

这部书是根据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献资料编著而成。

这是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科技知识的著作。

魏源明确地提出编撰此书的目的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不仅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对日本的文化和学术也有过重大作用。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延安整风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正式提出反对主观主义的任务,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

1942年,毛泽东连续发表《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两篇演说,标志着全党普遍整风的开始。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重点是反对教条主义,目的是发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神,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为了正确地解决党内矛盾,毛泽东制定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方针。

2. 旧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成为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在三民主义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一律平等的思想。

这一思想贯穿了反帝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联合社会主义苏联、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光辉思想。

②民权主义:包括自由平等观、权能分开、直接民权、五权宪法等一套理论和方案。

规定了建国三时期说(军政、训政、宪政)。

它充满着民主主义精神。

出发点是避免专制独裁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流弊,真正做到“主权在民”。

目的使中国成为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③民生主义:发展前期的理论,提出“耕者有其田”;不仅要节制资本,还要“发达国家资本”,“振兴实业”。

三大政策: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正式决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性,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3.《海国图志》清朝后期魏源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祥备的世界史地巨著.书中介绍和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战舰和火器生产技术;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辩证关系.是一部研究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探寻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之路的维新思想的启蒙书.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1. 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时代的开始。

2. 五四运动:指的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反对和愤怒抗议巴黎和会上将中国的山东问题交给日本的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开始。

3. 新文化运动:指的是20世纪初的一场反对封建文化、主张科学和民主的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主张推翻旧的文化观念,倡导新思想、新文化、新教育,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和平等的观念,为中国的文化改革开辟了道路。

4. 五卅运动:指的是1925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上海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工人和学生运动,又称“五三零事件”。

五卅运动最初因法国工人和学生运动的挫败而引发,要求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工权益、抵制日货和办学改革等。

该运动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特点,是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5. 南京国民政府:又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27年4月18日,是为了应对国共分裂情况下政权的重新组建而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位于国民党政权的首都南京。

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两党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斗争的胜利,也标志着国共两党开始掌握政权。

6. 九一八事变: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沈阳制造了一起用来借口发动对中国侵略战争的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爆发前夜的重要事件。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进一步侵占中国东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伪满洲国,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起点。

7. 南京大屠杀:指的是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13日,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期间对南京城内的居民进行的大规模杀戮和暴行。

南京大屠杀被认为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战争中最为残忍的一部分,其罪行被认定为对人类罪的一种。

8. 重庆谈判:指的是1945年8月28日至10月9日的中日两国在重庆召开的一次会谈,是中国国共两党和日本政府首次正式进行和平谈判。

中国近代史期末复习

中国近代史期末复习

中国近代史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广学会:广学会是19世纪后期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主要成员是西方在华人士。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主持广学会的指导思想是“争取中国士大夫中有势力的集团,启开皇帝和政治家们的思想”,即要影响中国的政治方向。

广学会发行刊物《万国公报》,出版书籍,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它是为西方殖民侵略制造舆论的工具。

2、天京事变:“天京事变”发生于中国清朝后期的1856 年,是一次太平天国领导层的严重内讧,地点在首都天京(即今南京),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在此事件中被杀,另有约二万人丧生。

“天京事变”被视为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亦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3、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于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在文化教育方面便有创设京师大学堂这一项。

光绪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学制纲要。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

4、法币: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

1935年11月4日,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取代银本位的银圆。

各金融机关和民间储藏之白银、银元统由中央银行收兑,同时规定法币汇价为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

5、八七会议: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摘要:一、引言1.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背景2.阐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性二、中国近现代史主要阶段及其特点1.晚清时期(1840-1911年)a.鸦片战争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b.洋务运动及其失败c.戊戌变法及其失败d.辛亥革命及民主革命的胜利2.民国时期(1912-1949年)a.民主与专制政治的斗争b.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c.第一次国共合作及抗日战争d.第二次国共内战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今)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改革开放及其影响c.现代化建设及国家崛起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三、重要事件及人物1.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运动3.庚子拳乱4.辛亥革命5.五四运动6.抗日战争7.解放战争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改革开放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总结1.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成就2.强调继续研究近现代史的意义正文:中国近现代史涵盖了从鸦片战争至今的这段历史时期。

这段时间内,我国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到民主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巨变。

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对于我们了解国家的发展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具有重要价值。

晚清时期(1840-1911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在此期间,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国家领土割让、赔款和民族尊严的丧失。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革举措均以失败告终。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为民国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1912-1949年),我国陷入了民主与专制政治的斗争。

在此期间,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

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家实现了暂时的团结,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第二次国共内战最终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了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及简答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及简答

名词解释1.,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2.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

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的会议。

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4.辛丑条约: 1901年清政府在义和团失败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订的一个和平协定。

它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也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

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6.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7.三湾改编:9月29日,毛泽东领导湖南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三湾村进行改编,开始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8.官僚资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

9.一化三改: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四马分肥:即将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

简答题1.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答: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库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库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库1. 鸦片战争:这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啊!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大门被强行踹开了一样。

想想看,英国人为了赚钱,拼命往中国卖鸦片,这能忍吗?林则徐虎门销烟就是对他们的有力回击!这难道不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吗?2. 太平天国运动:哇哦,这可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呀!就像是一群受压迫的人奋起反抗,想要打破旧秩序。

洪秀全带领着大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社会,那场面,肯定很壮观吧!难道你不想知道更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吗?3. 洋务运动:嘿,这可是清朝的一次大尝试呢!就像一个生病的人想要通过吃药来恢复健康一样。

李鸿章、张之洞他们搞工厂、建海军,想要让国家强大起来,可惜最后没完全成功,但也留下了不少东西呀!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呢?4. 甲午中日战争:哎呀呀,这场战争可太惨啦!就像被人狠狠打了一拳。

日本野心勃勃地来侵略,我们的北洋舰队奋力抵抗,结果却很悲壮。

邓世昌他们的英勇事迹,难道不让人感动和气愤吗?5. 戊戌变法:这可是一群有理想的人想要变法图强啊!就如同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努力尝试,虽然最后失败了,但那种精神值得我们记住呀!这难道不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吗?6. 义和团运动:哇,这是老百姓的愤怒爆发呀!就像火山喷发一样。

他们勇敢地对抗洋人,虽然方式可能有点简单粗暴,但那股子劲头,真让人佩服!这是不是让人热血沸腾呢?7. 辛丑条约:哎呀,这个条约简直是太屈辱啦!就像被人死死踩在脚下。

那么多苛刻的条件,让中国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这难道不是一段痛苦的记忆吗?8. 辛亥革命:哇塞,这可是推翻封建王朝的大事件呀!就好像是打破了一个旧世界,迎来了新的希望。

孙中山他们的努力,终于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啦!这是不是很了不起呢?9. 新文化运动:嘿,这可是一场思想的大解放呢!如同给人们的脑子来了一场洗礼。

陈独秀、李大钊他们倡导新思想、新文化,让人们的眼界大开呀!这是不是很有意义呢?10. 五四运动:哇哦,这是青年们的怒吼呀!就像一阵狂风席卷而来。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辛亥革命后,由当时位于南京的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具有“宪法”性的文件。

1912年3月8日由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914年5月1日因大总统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而被取代。

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

共七章五十六条。

它第一章第二条即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第三章规定立法权归参议院,第五章规定增设国务总理、各部总长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实行责任内阁制;第六章规定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第二章第五至十五条规定了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及所享有的名项民主自由权利。

2、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组成的广州国民政府,领导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此次战争以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为讨伐对象。

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

至此,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被窃取。

这次战争从广东出师北伐,所以叫做北伐战争。

3、驼峰航线“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2年夏,日军切断了中缅公路这条盟军和中国联系的最后通道,一切物资运输被迫中断。

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不惜任何代价,开通到中国的路线。

由于海陆已无通道,只能开辟空中航线,于是驼峰空运诞生了。

“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

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习题思考》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

1840年底,清政府派琦善赴广州与英方全权代表义律进行谈判。

琦善同意赔偿烟价600万元,但增开口岸中应在广州之外再增设一处,应先交还定海后再签约。

次年1月,义律单方面在澳门发表了一份公告,内容包括: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为通商口岸等,即所谓穿鼻草约,但琦善此时自身难保,不敢再谈签约之事,谈判停止。

清政府不承认此约,并将琦善逮问。

义律也因为该约没能达到英国政府的侵略目标而被撤换。

2.闭关政策: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三口,仅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同时推行“公行制度”,公行商人即是中外贸易中介,亦是外商与地方政府的中介。

此后,清政府先后颁发了一系列防范外夷的条例,对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住处所、行动自由等,作了苛细而烦杂的规定。

这种闭关政策一直延续到《南京条约》的签订。

3.马嘎尔尼使团: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史上的一大事件。

1893年,英国以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派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提出外交和通商方面的要求:请求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通商;在京城设立商行,派驻使节;请求减少对英货的税收;请求拨给舟山附近小岛一处,以便英商收存货物;请求拨给广州附近地方一处,供英商居住。

双方因为马嘎尔尼觏见乾隆的礼仪问题的冲突,此次使团以失败告终,英方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4.魏源: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时期经世致用思想和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

曾参加两江总督裕谦幕府,亲身参与抗英战争。

鸦片战争后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海国图志》,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对学习西方,如何富国强兵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5.瀛环志略:作者徐继畬,曾任福建巡抚,在借摹美国传教士雅裨理提供的世界地图册基础上,撮录中外有关图书资料编成此是,对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及南亚各国风土人情、史地沿革与社会变迁,多有详细记载。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题目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题目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题目第一章名词解释:朝贡体系“闭关政策”“一口通商”十三行马嘎尔尼阿美士德东印度公司“三角贸易”“弛禁派”黄爵滋《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道光帝虎门销烟《四洲志》“羁縻”政策琦善义律关天培奕山《广州和约》三元里抗英事件《南京条约》“协定关税”《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买办租界鸦片战争龚自珍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姚莹《康鞧纪行》徐继畬梁廷楠“经世致用”地主阶级改革派张维屏邹伯奇问答题:1.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的衰落有何表现?2.如何认识清朝的闭关政策?3.鸦片泛滥对中国有何危害?4.鸦片战争前清廷是否有过关于鸦片“弛禁”与“严禁”的争论?如何看待这些争论?5.简述虎门销烟的过程与历史意义。

6.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它的性质是什么?7.简述鸦片战争的过程。

8.简介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史实及相关学术争论。

9.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失败?10.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主要有哪些?其主要内容如何?11.什么是领事裁判权?12.什么是片面最惠国待遇?13.什么是协定关税权?14.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16.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17.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18.试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口号的提出及其历史意义。

19.如何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变”与“不变”?第二章名词解释:太平天国拜上帝教(上帝教) 拜上帝会洪秀全梁发《劝世良言》冯云山《原道救亡世歌》《太平天日》金田起义“团营”圣库制度永安建制曾国藩湘军《讨粤匪檄》厘金制度太平军北伐太平军西征小刀会起义捻军《天朝田亩制度》乡官制度两司马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叶名琛《天津条件》第二次大沽之战咸丰帝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辛酉政变祺祥政变垂帘听政“借师助剿”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赫德天京事变李秀成三河大捷《资政新篇》洪仁玕江南大营“中外会防公所”洋枪队“李秀成自述(供词)”问答题:1.洪秀全的早期(金田起义前)思想有何主要内容和特点?2.杨秀清代“天父”传言有何利弊?3.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4.太平天国初期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5.太平天国的宗教“上帝教”有什么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何认识太平天国的宗教迷信?6.如何认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质?7.如何分析与认识《天朝田亩制度》?如何认识中国历史上农民的平均主义理想?8.《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编》相比,有何异同?9.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有什么重要内容和特点?10.太平天国的城市管理政策前后有何重要变化?11.太平天国是否实现了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如何看待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12.太平天国是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的?怎样看待太平天国的“反孔”?13.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有何特点?14.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题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题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题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1.闭关政策明清为了维护自身封建统治在对外关系上采取的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措施,亦称“海禁”。

在清朝这项政策更加严格。

其内容主要有实行一口通商、“公行”制度、防范夷人等。

其实质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反映。

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抑制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作用,但是从长远和全局作用来看,它阻碍了必要的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2.虎门销烟由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主持的一次销烟运动,是清政府禁烟运动的高潮。

当鸦片泛滥对清政府造成巨大危害且威胁到上层统治时,在禁烟派努力下,道光帝命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

自 1839 年 6 月 3 日至25 日,在虎门将所缴获英美两国的鸦片当众销毁。

各地群众闻讯赶来观看,万众欢腾。

虎门销烟的壮举,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3.片面“最惠国待遇”《虎门条约》中规定的一项不平等条款。

正常的国际交往中,最惠国待遇应是双方互惠。

英国只要求中国给予英国最惠国待遇,却未承诺英国给予中国同等待遇。

这就成为签约双方不平等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继英国之后,有15 个国家先后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

清政府只要给一国某种特权,就要给所有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同样的特权,中国变为资本主义世界争相宰割的对象。

4、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强迫中国与之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一种司法特权。

依照这种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不论其发生何种违背中国法律的违法或犯罪行为,或成为民事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领事或由其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据其本国法律裁判。

故“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5、《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题目总结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题目总结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题目第一章1、三角贸易三角贸易,可以理解为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 3PL),是指提供物流服务的经营者是由货物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

第三方是针对物流服务经营者,是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之外的第三者而言。

所谓三角贸易,系指三个国家在任何时期保持对外贸易远离衡的状况,在这种贸易状况下,甲国对乙国输出,乙国又对丙国输出,然后丙国又对甲国输出,或是依相反顺序输出,或以其他顺序输出,而完成三角贸易的贸易关系,结果三国之间的贸易获得抵销或平衡,这是广义的模式说法。

而近代所指的三角贸易,则泛指一般的贸易案件中,若牵涉到三国以上的厂商,而且具有转口贸易的事实者,均可以是三解贸易。

2、公行制度清政府基于公行的对外贸易制度。

是清政府闭关锁国的主要内容。

公行,亦称官行。

是鸦片战争前官方特许的经管对外贸易商人的同行组织,也是专办外洋商船来广州贸易的组织,具体经办清政府对外商的一切联系事宜。

成立于1720年,它既是中外商人联系的中介,也是清政府与外商联系的中介,既有商业职能又有外交政治职能。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订立后分局相关条约而撤销。

3、领事裁判权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

这是一种治外法权。

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

实际上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事裁判权就是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权。

4、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5、协定关税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

中国近代史复习题

中国近代史复习题

中国近代史复习题### 中国近代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 鸦片战争:指1840年至1842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以鸦片贸易为借口,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2. 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中期,由洪秀全领导的一场反对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的农民起义。

3.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政府为应对内忧外患,推行的一系列自强改革措施。

4. 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日两国因朝鲜半岛问题爆发的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5.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

#### 二、简答题1.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被迫开放多个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支付巨额赔款,严重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经济。

- 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内部分裂和领导层腐败,导致战斗力下降。

- 清政府与外国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军面临内外夹击。

-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武器装备,难以对抗清军和外国侵略军。

3. 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就和局限性是什么?- 成就:建立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局限性:改革局限于技术和经济层面,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未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4. 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民族危机加剧,民众觉醒,开始寻求救国之道。

- 清政府进一步腐朽,改革派和革命派力量逐渐壮大。

- 列强加紧瓜分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5.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纪元。

- 传播了民主、科学、平等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觉醒和进步。

#### 三、论述题1. 结合中国近代史,谈谈你对“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观点的理解。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1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1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1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一、名词解释(4题,共12分)1. 《辛丑条约》2. 《天朝天亩制度》3 .中国同盟会4 .北洋军阀1. 三元里人民抗战2. 义和团运动3. 百日维新4. “戊戌六君子”1 .保路风潮2 .武昌起义3 .《新青年》杂志4 .李大钊1 .南京临时政府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 .第一次国共合作4 .北伐战争1 .九一八事变2 .南京大屠杀3.重庆谈判4.《中国土地法大纲》1. 《辛丑条约》2. 《马关条约》3. “辛酉政变”4. 三元里人民抗战5. 义和团运动1. 《天朝天亩制度》2. 天京事变3. 洋务运动4. 百日维新5. “戊戌六君子”1 .中国同盟会2 .保路风潮3 .武昌起义4 .南京临时政府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 .北洋军阀2 .《新青年》杂志3 .李大钊4 .第一次国共合作5 .北伐战争1 .九一八事变2 .南京大屠杀3 .一二九运动4 .皖南事变5 .“三三制”原则6 .卢沟桥事变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重庆谈判2.《中国土地法大纲》3.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二、简答题(5小题,共30分)1. 试析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2. 简述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内容及其意义。

3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4 .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5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1. 试析 19 世纪 7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的原因及后果。

2. 如何全面正确认识《天朝田亩制度》 ?3. 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4 .简述三民主义的影响。

5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1. 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2. 早期维新派是怎样进行维新主张的宣传的?3.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辩论所暴露出的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4.简述武昌起义和各省政权更迭过程中革命所蕴含的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子口税,
旧中国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国内税。凡进口洋货运销内地或出口货物到国外 ,除定纳值百抽五的进出口关税外,进口货物在海关、出口土货在运输中的第一个关卡,须另缴2.5%的税捐,称为子口税。因海关称为"母口 "内地常关、厘卡就运动,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7、金田起义
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寿诞之际率起义军在金田村向清王朝宣战,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成为太平军,封五军主将,并颁布简明军律。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从金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9、乡官制度
乡官制度是按照太平军的编制,把广大居民组织起来,每五家设一伍长,五伍长设一两司马,四两司马设一卒长,五卒长设一旅帅,五旅帅设一师帅,五师帅设一军帅,一军共有1.25万家。军帅以下的各级官吏,一般由当地人民推举,或由上级官员委派,他们被称之为乡官,此外还规定“寓兵与农”的乡兵制度,即在军帅的管辖区内每家出一名为伍卒,组成一军。这种乡官制度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组织
29、东南互保
是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之役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1900年6月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等十一国同时宣战后,张之洞、李鸿章和袁世凯等人,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的主要内容即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东南各地方政府不奉行宣战诏令,列强也不得在东南地区启衅。东南督抚们的举措,也得到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的支持。
17、李鸿章
是晚清重臣,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3.片面“最惠国待遇”
《虎门条约》中规定的一项不平等条款。正常的国际交往中,最惠国待遇应是双方互惠。英国只要求中国 给予英国最惠国待遇,却未承诺英国给予中国同等待遇。这就成为签约双方不平等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继英国之后,有 15 个国家先后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只要给一国某种特权,就要给所 有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同样的特权,中国变为资本主义世界争相宰割的对象。
23、“门户开放”政策
是美国对清政府提出的一项侵略政策。1898 年,美国忙于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对中国 “势 力范围”的争夺。于是美国先向英、德、俄三国,接着又向法、日、意各国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 、贸 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提出很多无理要求,利用外交辞令,于 1900 年 3 月宣布它所提出的主张已为各国 所接受。这样,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经过几年空前尖锐复杂的大争夺之后,终于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的基础上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侵华的联合阵线。
30、《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等十一国,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之一,是丧权辱国的条约。条约签定1901年,是中国的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地半封建社会。
22、三国干涉还辽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纠集德、法迫使日本放弃对中国辽东半岛的领土要求的事件。 《马关条约》 规定中国割辽东半岛给日本,这直接妨碍到沙俄向我国东北的扩张。于是沙俄联络了法国、德国,向日本 政府施加外交和军事压力,要求日本放弃对我国辽东半岛的占有条款。日本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放弃对辽 东半岛的领土要求,但让清政府增付“赎辽费”三千万两白银为“补偿”。该事件是沙俄纠合德法两国同日本 争夺我国东北的斗争,也是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27、百日维新
又称戊戌变法,指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13、马神甫事件
1856年2月,广西当局处死非法潜入该省西林县为非作歹的天主教神甫马赖一案,史称“西林教案”。其与“亚罗号事件”一起成为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借口。
14、北京政变
1861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称“北京政变”。是慈禧太后、恭亲王奕?和咸丰委托下的以载垣、肃顺为首的八大顾命大臣之间引起。从此,慈禧、慈安两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但实际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权力。
12、“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千总梁国定率兵逮捕了“亚罗号”船上的12名船员。“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船,曾为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国当局注册,但已过期。这纯系中国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但英国方面借故捏造事实,并于23日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亚罗号事件”成为了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的借口, 并成为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24、《中俄密约》,
是俄国与清政府订立的秘密条约,1896年6月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借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清政府与俄国在莫斯科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一般称为《中俄密约》。使俄国在中国取得筑路权与开矿权,并加强俄国对中国的军事威胁。
25、公车上书
是指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28、戊戌政变
是指1898年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于瀛台,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戊戌政变是慈禧太后一生当中发动的第二次宫廷政变,第一次是1861年11月发生的辛酉政变,两次政变都以慈禧太后的胜利而告终,也都成就了她垂帘听政的政治野心。
是旧中国一种商业税,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饷,在水陆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实行一种额外征商的税收制度。亦称“厘捐”或“厘金税”。 厘金最初一般分行厘(活厘)和坐厘(板厘)。前者为通过税,征于转运中的货物,抽之于行商;后者为交易税,在产地或销地征收,抽之于坐商。行厘一般是货物在起运地征收一次厘金后,在转运途中又重复征课,有所谓遇卡纳税及一起一验或两起两验的办法。成为反动政府残酷剥削人民的主要手段之一。
26、强学会
强学会是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公车上书后,维新成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是由康有为等人组织成立的,学会每隔数日集会一次,每次都有人发表演说,刊行《中外纪闻》 ,翻译西方和日本书籍,宣传维新主张。一些官僚见学会势盛, 也纷纷表示“资助” ,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张之洞、袁世凯等都捐银入会。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刊行《强学报》,与北京强学会相呼应。强学会由北京发展到上海,声势愈大。1896 年 1 月,慈禧太后强迫光绪帝下令封闭北京强学会。张之洞也停发上海强学会的经费。
20、《烟台条约》
是1876年9月13日清朝与英国在烟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为《滇案条约》。条约的签订结束了“滇案”,但也扩大了英国在华的侵略特权,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西南地区提供了便利条件。
21、镇南关大捷
1885年初,法军攻陷和破坏镇南关,以重兵威胁广西边境。冯子材率萃军由钦州开赴镇南关前线并取得胜利,法军全线溃退,促使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清政府却派李鸿章与法国在天津签订了屈辱的《中法天津条约》。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助长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使中国的边疆危机更加深重。
5、《海国图志》
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6、《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上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包括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是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1.闭关政策
明清为了维护自身封建统治在对外关系上采取的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措施,亦称“海禁”。在清朝 这项政策更加严格。其内容主要有实行一口通商、 “公行”制度、防范夷人等。其实质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反 映。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抑制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作用,但是从长远和全局作用 来看,它阻碍了必要的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2.虎门销烟
由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主持的一次销烟运动,是清政府禁烟运动的高潮。当鸦片泛滥对清政府造成巨大危害 且威胁到上层统治时,在禁烟派努力下,道光帝命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自 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在 虎门将所缴获英美两国的鸦片当众销毁。各地群众闻讯赶来观看,万众欢腾。虎门销烟的壮举,沉重打击 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