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结构统一技术实用措施.doc

合集下载

设计院技术管理规定

设计院技术管理规定

昌明市政设计院技术管理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资质资格管理第三章勘察、设计文件编制与实施第四章勘察、设计文件签字与盖章第五章工程勘察管理第六章工程设计管理第七章技术资料管理第八章外出学习调研管理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对我院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监督管理,保障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规定,制定本院技术管理制度;二、我院所有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必须遵守本制度;三、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四、勘察、设计人员必须依法进行勘察、设计,严格执行勘察、设计强制性标准,并对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五、鼓励在勘察、设计活动中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新型材料;六、本制度未详之处可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现与国家有关法规相抵触时,由总师室进行解释或修改第二章资质资格管理一、我院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必须遵守国家资质管理制度,必须在我院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工程勘察、设计业务,禁止越级或以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揽勘察、设计业务;二、我院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未经注册的勘察、设计人员,不得以注册人员的名义从事勘察、设计活动;在我院从事勘察、设计的人员只能受聘于我院,不得受聘于其它任何单位,未经我院受聘,不得以我院的名义从事勘察、设计活动;三、我院从事勘察、设计活动的工程主持人应为满足相应工程等级的本专业高级工程师;四、公路工程设计文件由总师室组织人员进行审核、审定;勘察文件暂不要求由总师室审核、审定;五、关于提交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核、审定的资料要求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全面质量管理之规定:1、施工图设计前,应对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前置审核,由审核人确定认可;2、施工图设计中间,设计人应适时向审核人反馈设计过程需要解决的难题;3、施工图完成时,设计人应向审核人提交经过校对人签字的设计文件,包括各专业计算资料,必要的电子版文件;第三章勘察、设计文件编制与实施一、编制勘察、设计文件,应当以下列规定为依据:一项目批准文件;二交通公路规划;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四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二、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规划、选址、设计、岩土治理和施工的需要;编制方案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控制概算的需要;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满足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并注明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三、设计文件中选用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除有特殊要求的公路工程材料、施工设备等,设计人员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四、勘察、设计文件中规定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必须注明:其应当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论证,出具检测报告,并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后,方可使用;五、勘察、设计人员应当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说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意图,解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第四章勘察、设计文件签字与盖章一、勘察、设计文件签字实名制1、所有在勘察、设计文件中签署的姓名,必须是本人亲笔签署真实姓名,不得使用化名、假名或者冒用他人姓名,也不得委托他人代签名;2、勘察、设计文件中签署的姓名栏,统一左侧打印姓名、右侧本人签名;二、统一勘察、设计文件签名格式1、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各自应有统一的封面;2、工程设计图纸,应有规范图签;图签应包括设计单位名称、工程名称、单体名称、图纸名称、设计号、图别、图号、日期等内容及项目负责人工程主持人、审定人、工种负责人专业主持人、审核人、设计人、校对人、制图人签名;同一人不能同时在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审定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岗位签名;3、勘察报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的图纸图签参照工程设计图执行;4、计算书,应有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在封面上签字;5、勘察现场原始记录,应有项目负责人、观测员、记录员签字;土工试验记录,应有项目负责人、试验员、记录员签字;三、统一勘察、设计文件盖章格式1、勘察报告,封面应加盖单位行政章公章,扉页加盖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的勘察设计资质出图专用章资质章,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加盖单位公章和资质章;2、工程设计文件,封面应加盖单位公章,扉页应加盖资质章;总平面布置图、综合管网图应加盖单位公章和资质章;各专业图纸目录加盖资质章,已实行注册执业制度的其它专业图纸目录另加盖相应专业注册师执业专用章;每页图纸,均应加盖资质章;3、任何人不得以分支机构的名义在勘察、设计文件上盖章;四、公章、出图章等,应有专人保管,保管人对其所盖的所有印章负责;第五章工程勘察管理第一节技术责任制一、项目负责人一在总副总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对所主持的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根据勘察合同、设计要求和勘察规范,主持制定勘察方案、原则和要点,具体安排勘察进度;二按所确定的勘察方案和原则组织工程勘察,并有责任将勘察过程中发生争议的问题向勘察测量工程部主任或主任工程师反映,以获得及时解决;三领导有关勘察人员做好勘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协调各阶段之间的工作;四组织各阶段专业人员认真勘察,使勘察成果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规定和设计的要求;五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配合,竣工验收,工程回访,作出勘察总结;六及时将工程资料归档;二、现场负责人一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全面负责现场勘探工作;二在人员进场之前,充分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情况,了解高空和地下管线情况,向即将进入现场的有关人员介绍工程勘察的有关情况,进行技术交底;三保证现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保护好现场环境;四为试验人员现场取样提供优质服务;五在保证安全、质量的情况下,尽量提前完成任务;三、测量人员一确保现场取样位置准确,测量质量符合标准;二测量严格按规范规程操作;三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无误,并对其负责;四、报告编制人一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现场查看实际情况,现场提取有关数据,仔细分析测量数据,认真编制报告,对报告的质量和进度负责;二按本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在保证报告质量的前提下,按期或提前完成任务;三编制人对于校对人、审核人提出的意见应认真分析,及时修改,并在校审记录卡上作出明确的书面答复;四参加施工技术交底,配合施工及参加验收;五本项勘察完成后,必须整理有关勘察资料和文件,交项目负责人汇总存档;五、校对人一对所校对的每分报告、野外记录、测量数据、计算书等全面仔细进行校对,做好校对记录,并对其正确性负责;二经校对的项目勘察文件要符合规范、规程、规定和有关技术措施的要求,报告、野外记录、测量数据、计算书等方面均无错误和遗漏;三所有校对内容必须有校对记号,并由校对人签名,同时认真填写校审记录卡;五、审核人审核人,应由注册人员非注册人员为工程师及以上人员担任,负责对测量依据、测量方案及测量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负责填写校审记录卡,其主要任务是:一审核测量依据是否齐全、合理,报告内容是否满足勘察合同和设计要求;二审核报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四审核报告提供的主要数据是否符合安全、经济的要求;五审核报告中的建议是否合理;六、审定人审定人,应由院长付院长、总付总工程师和室主任、主任工程师担任,审定人对勘察方针政策进行审查;第二节工程技术管理规定一、本院全体勘察人员必须站在国家立场上,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并使勘察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二、本院承担的工程勘察项目均须正确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标准,以及省、市、院编制的统一技术措施和标准;三、工程勘察各级人选的确定一项目负责人1、项目负责人由勘察测量工程部主任按第三章有关规定确定,重要工程报院长批准;二现场负责人1、现场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按有关要求确定;三试验人员1、试验人员由试验室按有关要求确定四报告编制人、校对人1、报告编制人、校对人由项目负责人确定;2、校对人应具有注册资格或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五审核人、审定人1、审核人必须由具有相应注册资格的人员或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2、审定人必须由具有相应注册资格的人员或院长付院长、总付总工程师担任;六批准人1、批准人由院长担任;四、本院全体勘察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校审制度,其步骤为:自校-校对-项目负责人-审核-审定-批准;五、新分配的毕业生在见习期间应在工程师指导下工作,待转正后方可担任勘察任务;五、每个勘察项目在出报告前都应填写校审记录卡,都应进行质量评定;勘察报告质量初步评定工作由审核人员负责,项目负责人负责算出该项目的综合质量等级;评分表须齐全,并与报告及其它资料同步归档;六、在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工作中,如编制人员对校对、审核人所提出的意见有异议时,可通过讨论解决,如意见仍不能统一,则应按审核人意见进行修改;审核人应对修改部分承担责任,编制人可在校审记录卡上保留个人意见,如编制人拒不修改,审核人有权拒绝签字;七、勘察测量工程部应不断提高勘察质量,积极参加创优良活动,创优指标列入年度承包合同和年终考核;八、院每季度对勘察测量工程部完成的工程勘察进行一次质量评定,以考核勘察质量,并将质量评定结果与资金挂勾;九、勘察测量工程部每半年至少有一项工程总结,并参加院内学术交流;十、勘察测量工程部每月生产报表除报生产计划管理部门外,还同时报院部和总师室;第三节报告修改办法勘察报告交与业主后,因内部或外部原因需要修改补充时,不得采用口头通知,应以图文的形式出具修改补充报告通知,具体办法为:一、凡属一般性的局部修改补充,可使用修改补充报告;内容较多或全部报告需要返工重做时,可采取原报告作废,另出新报告的办法;修改补充报告或新报告均应说明修改补充原因;二、如因施工紧迫必须在现场立即处理时,也应于返院后补办手续;三、施工交底、会审记录和施工单位的技术核定单,由报告编制人、审核人审阅签字;四、修改补充报告、新报告、施工交底、会审记录,施工单位的技术核定单,均须归档;五、修改补充报告或新出报告应按原报告校审程序签字;修改补充报告形式仍按院统一报告形式,仅在封面增加“修改”或“补充”字样;六、原报告作废,需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意见,经勘察测量工程部主任或主任工程师批准,在原报告上加盖“作废”图章,保存备查;第四节质量事故管理办法一、凡勘察项目因勘察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不能施工,或在施工中引起返工、浪费,或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伤亡者,均属质量事故;二、勘察项目发生勘察质量事故的当事人应于事故发生发现当日填写质量事故申报表,逐级报送,逾期三日不报者,作隐匿事故处理;凡重大勘察质量事故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三、质量事故的处理,按其等级和当事人的态度,分别给予批评、扣发资金、行政处分和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置;四、质量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必须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参加事故的处理工作,若因当事人不积极处理造成工程出现新的损失者,要从严予以处理;附:勘察质量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勘察质量事故是指由于勘察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而造成公路基坑倒塌,公路物严重不均匀沉降、倾斜、开裂、倒塌等安全质量问题,并已造成严重后果者;勘察质量事故分为三级;一一般质量事故1、基槽开挖后发现报告与现场土质有很大差别,须修改勘察报告和公路基础设计者;2、基坑不能正常施工、返工或塌方,经补勘后需重新修改施工方案或基坑支护者;二、较大质量事故1、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公路开裂需加固者;2、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公路倾斜需纠偏者;三、重大质量事故1、由于勘察问题,在基坑、基础施工中造成人员伤亡者;2、由于勘察问题造成公路不能使用者;3、由于勘察问题造成公路倒塌者;四、下列质量问题不应列入事故1、规范规程中尚未明确规定或有争议的问题,并在造成质量事故后,能设法补救者;2、由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五、勘察质量事故处理办法发生勘察质量事故后,院领导应组织有关人员了解事故过程,分析原因,采取有效补救措施,认真总结,从中吸取教训,提高今后勘察质量,对有关当事人,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给予必要的处理;一凡重大勘察质量事故,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按规定扣除奖金,并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二凡属较大勘察质量事故,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按规定扣除部分奖金,并给予行政处分;三凡属一般设计质量事故,对当事人按规定扣除奖金;第六章工程设计管理;第一节技术责任制一、工程主持人一在总副总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对所主持的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根据设计任务书和规划要点,主持制定设计方案、原则和要点,具体安排设计进度;二按所确定的设计方案和原则组织工程设计,并有责任将设计过程中发生争议的问题向室主任或主任工程师反映,以获得及时解决;三领导有关工种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各工种的配合协调;四组织各专业人员认真进行方案比较和设计创优,使设计方案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城市规划要求,符合现行规范、标准、规定;五负责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配合,竣工验收,工程回访,作出设计总结;六及时将工程资料归档;二、工种负责人一在主任工程师指导下,在室主任和工程主持人的领导下,对本工种的设计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二编制本工种的设计进度计划及人员配备计划,保证按期和提前完成任务;三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组织收集、补充设计资料,进行踏勘,了解施工条件、材料及设备情况,负责编制本工种的设计方案;四全面的向设计人员交待设计意图和要求,统一技术和计算方法、计算参数,保证与其他工种的协调和同步,指导本工种设计人员参加本项目的设计工作,处理本工种的有关技术问题,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确保设计质量;五组织本工种设计人员参加全面校核本工种的施工图纸、计算书和一切设计文件,保证本工种设计文件的正确无误和完整一致;六主动与各工种配合,向有关工种提出要求,并提供所需设计资料,参加工程会签;七参加技术交底、工程验收,及时解决施工中有关本工种设计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八本专业设计完成后,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设计资料和文件,交工程主持人汇总;三、设计人一在工程主持人、工种负责人的指导下,对所分配的设计任务的质量和进度负责;二按本工程项目的设计进度计划,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和提前完成任务;三认真设计,仔细计算,图纸完成后,必须做好自校和互校工作;四计算书中所采用的软件版本、计算模型、有关参数、荷载等数据应正确合理,符合规范、规程、规定和有关技术措施的要求,做到计算书与设计图纸相一致;计算书整理应条理清楚、内容完整无缺;对于采用有关小软件和手工计算的部分补充计算书,除计算简图、数据等准确无误外,计算内容应完整、清晰,便于校审;设计人对于校对人、审核人提出的意见应认真分析,及时修改,并在校审记录卡上作出明确的书面答复;五参加施工技术交底,配合施工及参加验收;六本项设计完成后,必须整理有关设计资料和文件,交工种负责人或工程主持人汇总;四、校对人一对所校对的每张图纸、计算书等全面仔细进行校对,做好校对记录,并对其正确性负责;二经校对的项目设计文件要符合规范、规程、规定和有关技术措施的要求,设计图纸、计算书等方面均无错误和遗漏;三计算书须有校对记号,计算书、图纸须由校对人签名,并认真填写校审记录卡;四校对的主要任务是:1、设计图纸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及技术规定,是否符合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的内容;2、计算软件、计算模型、计算参数等是否正确,计算书内容是否完整;3、设计文件是否完整统一、交待清楚,图纸与目录、总体与单体、小样与详图之间都要统一一致,无错、漏、碰、缺和图文重叠现象,尺寸与符号正确;4、本专业与其他有关工种之间相互联系的部位,尺寸、说明是否一致;5、选用的标准图、通用图、重复使用图是否齐全、恰当、合理;6、构造做法、施工技术条件、选用材料、设备型号是否恰当;五、审核人审核人,应按工程等级由设计室或总师室安排的二级及以上注册人员非注册专业为工程师及以上人员担任,负责对设计依据、设计深度、总体布置、设计方案,设计成品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负责填写校审记录卡,其主要任务是:一审核设计依据是否齐全、合理,设计内容是否满足设计任务提出的生产和使用要;二审核设计深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便于施工;三审核总体布置是否符合工艺、规划、消防和环保的要求,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公路造型是否新颖,公路标准是否恰当,设计质量是否符合规定,采用的新技术是否安全可靠;四审核结构选型是否正确,结构布置是否合理,基础处理是否恰当可靠,技术措施是否落实,计算模型、计算参数等输入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确定重要结构处理原则;五审核设备系统选择及平面布置是否经济合理,设备选型是否妥当,计算原理是否符合规范、规程及技术措施;六、审定人审定人,应按工程等级由院长付院长、总付总工程师担任,审定人对设计方针政策,设计原则、标准、指标认真进行审查;一审查设计项目是否符合批准文件的要求,是否切合实际,是否符合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环保、技术先进、方便施工的要求;二掌握设计原则,审定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与概、预算、施工图等;检查设计文件是否正确齐全;七、概预算人员一对本工程的概予算经济分析的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二根据国家和本省概、预算定额和编制方法,编制概预算,计算符合设计要求和实际;不缺不漏,运算准确;三参加设计项目的方案讨论,及时做好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并向设计人提出节约建设资金,改进设计的合理化建议;四做好编制概预算的基础资料汇编工作,参加较大工程的资料收集工作,掌握新结构、新材料的有关资料,及时编制补充概预算定额;五参加工程竣工验收,了解概预算的准确性;第二节工程技术管理规定一、本院全体设计人员必须站在国家立场上,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并使设计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上级批文中规定的投资、面积及建设内容;二、本院承担的工程设计项目均须正确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公路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标准,以及省、市、院编制的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和标准;三、工程设计各级人选的确定一工程主持人1、工程主持人由室主任按第三章有关规定确定,重要工程报院长批准;二工种负责人1、工程负责人由工程主持人提名,报主任工程师或室主任认可;2、工种负责人应具有相应专业注册资格,非注册专业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三设计人、校对人1、设计人、校对人由工程主持人确定;2、校对人应具有二级及以上注册资格或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四审核人、审定人1、审核人必须由具有相应专业、相应注册资格的人员担任;2、审定人必须由具有相应专业、相应注册资格的院长付院长、总付总工程师担任;五批准人1、批准人由院长担任;四、本院全体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校审制度,其步骤为:自校-校对-工种负责人-工程主持人-审核-审定-批准;五、新分配的毕业生在见习期间应在工程师、公路师指导下工作,待转正后方可担任设计人;六、对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各阶段、各专业都应建立会签制度;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各工种应密切配合,相互提供的资料应以书面为准,并应有设计人、工种负责人签字;。

建筑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建筑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1.目的为保证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完善设计程序,在施工图设计中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做法,协调建筑专业的技术设计工作,特编制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工程项目中各个单体建筑物的设计;规定了企业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建筑等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防腐、防火、防爆和抗震设防等要求;并就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及材料做法、建筑装修标准及工程做法等诸多方面作出统一规定。

对有关湿陷性黄土、膨胀、软土、溶洞、严寒冻土、地下岩空区、滑坡、洪水淹没或地震等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在设计中补充完善。

3.建筑设计规定3.1图纸、文字统一规定文件和图纸的编号规定,详见《安徽华塑100万吨PVC项目一期工程总体设计协调和统一规定内容》图纸采用A1~A2图幅,必要时可加长,对A1图加长时尽量不超过1.5倍。

尽量不采用A0图幅。

3.2标准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本规定只在此列出工程设计(含施工验收)的主要标准规范,在项目设计、施工及采购活动中须遵照的其它标准规范应参照相关的规范执行。

在所要求的标准规范中,如果不同规范之间出现要求不一致或者偏差或者矛盾时,应执行较严格的标准规范。

对于所列石化行业(SH系列)与化工行业(HG系列)规范与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优先采用石化行业标准规范,当石化行业没有相应的标准规范时,执行相应的化工行业标准规范。

对于所有使用的标准规范,在施工图设计时如果有新版本(包括修改单)发布,应执行新版本(包括修改单)。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如下:《安徽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其他现行的有关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所涉及的行业规范或标准由各设计院分别补充列出。

4.建筑工程一般技术规定4.1建筑设计4.1.1设计原则(1)建筑设计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2)建筑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充分采用绿色建材及节能构件,利于厂区生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现行的节能方针政策,打造新型节能建筑。

工程项目设计质量保证措施(设计院)

工程项目设计质量保证措施(设计院)

工程项目设计质量保证措施(设计院)质量标准:满足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本招标文件要求的设计深度。

1、设计组织体系及措施(1)组织编制发展规划,努力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寻找勘测设计项目,创造良好信誉,全面提高经营绩效。

(2)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为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氛围,通过培训和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素质。

(3)根据有关管理规定,审阅批准签署有关文件并主持研究、解决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根据环境管理的有关要求,组织建立持续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提供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勘测设计产品。

(5)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组织建立持续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努力降低员工安全风险,防范职业病的发生。

(6)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协助设计室主任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好设计室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7)编制月(年)度工作计划,协助设计室主任领导、组织全部门员工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对设计室的日常生产、质量、技术承担责任。

(8)组织编制并审阅有关技术方案和措施,按规定签署有关图纸资料、主持研究、解决日常生产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9)组织编制员工业务学习,技术培训,考核计划,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素质,积极谨慎地推广采用勘测设计新工艺、新技术。

(10)协助设计室主任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指导员工按规定开展工作,以提供顾客满意、优质的勘测设计产品。

(11)协助设计室主任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指导员工按规定开展工作,以提供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勘测设计产品。

(12)协助设计室主任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指导员工按规定开展工作,努力降低员工安全风险、防范职业病的发生。

(13)负责对外联系,并落实开展勘测设计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对内负责工程项目管理、安排综合进度、协调专业间的联系与配合。

(14)积极征求并反映业主对设计工作的意见,并在设计工作中予以贯彻。

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word文档

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word文档

汉嘉设计集团西南设计院中实·润城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结构专业)2011.2.15目录1 设计依据 32 自然条件 43 设计荷载 54 地基及基础选型 65 上部结构选型 76 变形缝与后浇带(加强带)设置 87 主要材料 98 主要分析计算软件和参数取值 109 结构整体性能特征控制指标 1210 主要结构构件取值原则 1311 结构构件配筋取值原则 1512 统一构造措施 1813 统一文件和图纸表达 191 设计依据a 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按审批意见b 设计原始资料a) 建筑专业提供的本工程平、立、剖面图及节点详图,设备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资料图(包括设备留洞、布置、重量等),电梯样本;b) 甲方提供的本工程设计任务书(对施工图设计要求等);c) 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d) 针对本工程的其它资料。

c 设计依据的标准a) 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程和地方标准;b) 现行国家标准图、行业标准图和地方标准图;c) 针对本工程的其它资料。

2 自然条件a 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类别=0.50kN/m2;a) 基本风压: Wob) 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c) 风载体形系数:1.54;d)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高度的风振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用。

e) 高层建筑群间风力相互干扰增大系数取1.1。

b 基本雪压=0.40 kN/m2Woc 地震基本烈度、场地类别a)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b) 抗震设防烈度: 7度c) 场地土类别:三类d)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15ge) 设计地震分组: 二组a)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b)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3 设计荷载a 主要恒载取值详荷载清理b 主要活载取值详荷载清理4 地基及基础选型a 基础选型参考附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议并结合本工程上部结构布置情况及荷载大小分析,本工程拟采用CFG桩复合地基:b 持力层选择按地勘报告确定。

[设计院]结构专业技术设计常用参数

[设计院]结构专业技术设计常用参数

设计院结构设计数据结构专业技术统一口径1、采用规范及选用图集(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框剪、框支剪力墙结构03G101-1;现浇砼板式楼梯03G101-2)。

(8)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G701(一)(二)(三));(9)钢筋砼过梁(西南G301(一)(二))。

2、荷载(1)恒载a、楼面板:80厚板(用于卫生间)(3.5KN/m2);100厚板(4.0KN/m2);120(4.5KN/m2);转换层板厚180(6KN/m2)(不包括回填层)。

屋面板:120厚板(7.0KN/m2),130厚板(8.0KN/m2);地下室顶板:板厚150(6.0KN/m2)。

b、卫生间板:8.0KN/m2(包括回填层)。

(2)活载a、住宅客厅、卧室、书房、餐厅、过道等:2.0KN/m2b、公共楼梯、消防疏散楼梯、住宅楼梯:3.5KN/m2c、厨房、卫生间:2.5KN/m2d、阳台:2.5KN/m2e、露台:3.5KN/m2f、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g、花园:5.0KN/m2h、消防控制室:7.0KN/m2i、电梯机房:7.0KN/m2j、发电机房:10.0KN/m2k、车库:4.0KN/m2l、消防车道:20.0KN/m2(当有1.2~1.5米覆土时,消防荷载取8KN/M2)m、商场:3.5KN/m2n、公共卫生间:2.5KN/m2(3)基本风压:高度小于60米,为0.4KN/m2;高度大于60米,0.45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C 类(市区内)(4)填充墙体:200厚墙7.3KN/m2,100厚墙5.5KN/m2,阳台3KN/m23、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等级丙类建筑,6度设防。

工程结构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结构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结构质量控制措施首先,工程结构设计阶段是确保工程结构质量的关键阶段。

在设计阶段,一方面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前期调查和勘察,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水文等情况,避免因规划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另一方面,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并进行专业评审,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施工阶段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和标准施工工艺进行施工,避免疏漏和错位等施工工艺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同时,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工序安排,确保施工现场秩序良好,工序合理,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另外,材料的质量也是工程结构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对工程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选材方面,工程质量控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择优质材料,并对购买的材料进行质量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监理单位需要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进行监管,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同时,对工程验收前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工序进行监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最后,工程结构质量控制的验收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需要对工程结构进行验收,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验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验,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以确保工程结构质量合格。

综上所述,工程结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控制措施,需要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面的密切合作。

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科学合理的工艺和工序安排,才能确保工程结构的质量达到预期要求,从而保证工程持久稳定和安全可靠。

正规设计院内部的制图标准

正规设计院内部的制图标准

看一下正规设计院内部的制图标准。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内部标准。

一、建筑制图标准CAD制图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规范我院CAD制图标准,解决计算机资源共享问题,提高设计效率,特制定本规定,各专业可另规定与本专业有关的细则。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图签,并以CAD方式制图的所有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阶段的设计图纸。

第1.0.3条本标准引用下列标准中的部分条文。

1.房屋建筑CAD制图统一规则 GB/T 18122-20002.CAD工程制图规则 GB/T 18229-2000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 50001-20014.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5.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20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7.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 50106-2001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 GB/T 50114-20019.电气制图 GB4728.1-8510.住宅弱电设计标准图 DBJT08-97-200211.住宅建筑信息通讯设计安装图 DBJT08-96-2002第二章基本设置要求第2.0.1条图框图框采用竖版形式。

1.图幅与格式幅面代号A0 A1 A2 A3 A4宽度╳长度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210╳297图框边距C 10 5A0以及A1图框允许加长,但必须按基本幅面的长边(L)成1/4倍增加,不可随意加长。

其余图幅图纸均不允许加长。

每个工程图纸目录和修改通知单采用A4,其余应尽量采用A1图幅。

每项工程图幅应统一,如采用一种图幅确有困难,一个子项工程图幅不得超过二种。

2.标题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图框统一格式已制成标准图块。

(23)统一技术措施应用规定(正式稿).doc

(23)统一技术措施应用规定(正式稿).doc

统一技术措施应用规定1 目的促进各专业对统一技术措施的正确应用,达到设计的技术统一,提高设计质量。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工程设计和标准设计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

3 职责3.1 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统一技术措施的购买发放。

3.2 统一技术措施的应用由专业副总工程师负责指导。

4 管理和应用要求4.1 应确保有关设计人员获得适用的统一技术措施版本。

目前本所适用的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版本如下表:4.2 统一技术措施反映了我国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也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对设计起技术统一和技术指导的积极作用,但不能视为强制性标准。

4.3 统一技术措施是贯彻实施国家标准规范的补充。

设计中需要突破规范或措施时,应阐明原因提出措施,报所总工程师批准才能设计。

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应按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组织审定方可使用。

4.4 在使用中,如与国家新颁布的规范、规程或规定不符时,均应遵照国家规范或有关规定。

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结构设计统⼀技术措施结构设计统⼀技术措施为保证结构施⼯图设计质量,加快⼯程设计进度,减少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反复改动的返⼯现象,特此制定设计院结构设计统⼀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是以国家标准、规范、规定为基础,结合以往⼯程项⽬的设计实践经验,对设计过程中⼀般要求和习惯做法进⾏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

1.结构设计的⼀般规定1.1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的原则并满⾜建筑的使⽤功能,设计时应进⾏多⽅案⽐较并与同类结构进⾏技术经济⽐较,优化结构设计。

1.2结构⽅案应合理优化,设计应兼顾质量与成本,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求节约,坚持成本最优原则。

构件尺⼨及配筋若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值。

1.3结构设计须在⽅案设计阶段积极参与,并进⾏结构初步试算,综合考虑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等因素,对建筑⽅案提出专业意见与建议,为后续设计的顺利进⾏提供保证。

1.4重视结构的选型,经过⽅案优化选⽤抗地震作⽤及抗风⼒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案,应使选⽤的结构体系受⼒明确、传⼒简捷。

应选取经济合理的结构⽅案,尽量避免不利的结构体系。

学校、幼⼉园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抗震等级的选取。

1.5结构形式尽量采⽤钢筋混凝⼟结构,如有特殊要求或需要⽽采⽤钢结构时,应坚持节省成本的原则,全⾯考虑结构⽅案、选材⽤材、节点设计、施⼯便捷等⽅⾯的因素进⾏设计。

1.6结构构造设计必须从概念设计⼊⼿,加强连接,保证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延性、⾜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

1.7必须选择合适的计算假定、计算简图、计算⽅法及计算程序,对于重要的⾼层结构、复杂的⾼层建筑结构,应⾄少⽤两个不同的⼒学模型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计算,分析⽐较,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判断,确认其可靠性,保证结构的安全。

2.荷载取值2.1可变荷载根据项⽬情况按照建筑使⽤功能要求依据《荷载规范》合理取值,不得随意增⼤或减⼩,恒荷载按照建筑构造要求计算,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漏算。

设计院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设计院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目录一、总则 (1)二、荷载 (9)三、计算参数设置 (11)四、基础及地下室设计 (17)五、结构构件设计 (22)六、钢结构设计 (31)七、人防结构设计 (43)八、其他 (47)一、总则1、一般规定1.1设计原则1.1.1要精心设计。

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并尽可能技术先进,以确保设计质量。

1.1.2设计前,必须对建筑物使用要求(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工程特点、材料供应、施工技术条件以及地质地形等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使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1.1.3对所采用的标准图、通用图等,要弄清设计意图及适用范围,以便正确选用。

当结构有部分分包时(如预应力、钢结构等),应有结构分包设计合同,分包单位应具备相应设计资质。

如分包设计使用本单位设计图签,工程设计人应对分包的图纸和计算进行审核,并负相应审核责任。

凡采用标准图、通用图者,应注意正确选用,如选用不当,由采用者负设计责任。

采用通用构件时,必须对各类构件之适用范围,应注意事项等,仔细了解清楚,以避免误用,造成安全问题。

1.1.4结构设计应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

在结构关键部位,材料要求严格部位、施工操作有一定困难部位,或将来使用上可能有变化部位,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保安全。

1.1.5对于在已建成之工程上续建加层或改造之工作,应审慎进行,并遵守以下两条原则:1.凡在建成之工程未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者(即原设计未按抗震设计,或原设防烈度不够)应先按加层进行抗震加固及承载力的验算,再进行加层或改造(设计工作可同时进行),加层设计必须满足现规范要求;2.非本单位设计之工程,在接受加层的设计任务时,应对设计文件及工程现状仔细研究,在确保整个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可靠措施。

1.2 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1.2.1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要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因此一般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取50年。

结构统一技术条件

结构统一技术条件

总则为规范项目的工程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和提高设计效率,特制订本项目工程设计结构专业统一技术规定。

(一)设计原则:本工程结构设计按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进行,力争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方便施工;图纸设计深度满足施工图审查要求。

(本工程是我公司总包,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地区,设计图纸须进行审查。

)(二)制图规范要求:1. 图纸:一般采用0.5#(A2)和1.0#(A1)图,长度不够时,可采用分段出图,或采用标准加长图框出图;同一子项的图纸要尽量采用相同规格的图幅,以便装订。

2. 制图比例:基础平面图、结构平面图的比例一般为1:100、1:150,特别时可采用1:50、1:125、1:200详图:独基为1:40、梁柱截面1:20或1:25钢结构节点1:10或1:5、1:20规定制图比例主要是保证我专业的图纸较规范、美观,在绘图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一要表达清晰,二要尽量减少图纸规格,不要由于比例不合适造成图纸规格增多及有用大比例变相扩充图纸量的嫌疑。

(三)设计依据:1.本工程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地区:基本风压:0.65KN/m2(50年期),地面粗造度为B类。

基本雪压:0.45KN/m2(50年期),准永久值系数0.5冬季最低温度近-40℃,年采暖天数200多天,标准冻深2.8米。

2. 抗震设防烈度: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为0.45s。

按抗震规范3.1.4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按规范要求的抗震构造设计既可。

3.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由内蒙古筑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供。

场区地貌:本场区为河流堆积地貌,地势南高北低,标高在616.0-621.0m之间。

○A地层构造:○1腐植土:厚度0.3m~0.9m,场地平整时基本剥除。

碧桂园结构设计统一技术准则[整理版]

碧桂园结构设计统一技术准则[整理版]
1.5.施工图设计时,均应执行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现行版)”要求,各阶段设计尚要考虑设计指导书的有关技术要求。
1.6.设计院应参与分项工程验收项目。
1.7.施工图的钢筋实际测算重量不允许超过计算书配筋重量的10%。
1.8.对本指导书中相关条文如有不同意见,应提前与我方沟通。
1.9.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单方含量应控制在设计合同指标范围内。
2.13设计中心项目工程师根据清单内容进行图纸审查,并签字确认,清单内容作为审查设计单位设计质量和设计中心项目工程师工作质量的依据。
四、图纸统一要求
2.1各工程子项的技术标准及绘图标准必须统一。
2.2结构图纸梁配筋应用平法表示,表示方法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的表达方式。
2.3楼层标高应表示为结构标高,并在总说明中特别注明,与建施统一。
2.12对于砌体电梯井,结构应在电梯轨道需要预埋件的位置设置混凝土梁,并表示在建施电梯井剖面上。结构在平面图应加以说明。
2.13结施图电梯筒应画大样表示,注意:平面洞口之间的分隔尺寸,应标注在结构梁的两侧,而不是梁上分隔墙的厚度(梁比墙宽)。
2.14凡标注洞口尺寸,应标注洞口净尺寸,定位关系也应标注洞口边与轴线的关系。
3.在执行本技术要求时,应考虑住宅所在地区政策、法规要求,当地习惯做法及审图单位意见等,灵活掌握。对和本技术要求不一致或相矛盾之处或有改善建议,请报设计中心备案。
二、结构原则
1.1.本指引是遵照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并参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图等编制的。
1.2.本指引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抗震设计的钢筋砼结构。
5.14地下室底板、顶板的找坡均采用结构找坡,坡顶线、坡底线及标高均应表示清楚,并标明坡度走向。

设计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设计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结构专业的设计或施工问题部门、专业间配合类存在问题1:女儿墙、沉厕管井侧墙、屋面天窗壁等,大多是在钢筋混凝土板上为砌筑的砖或砌块墙体,砌体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界面处易形成裂缝,造成漏水。

解决措施:所有建筑要求做泛水处,均采用现浇混凝土泛水,泛水高度如建筑无特定要求的,按200高。

存在问题2:梁与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施工不便。

解决措施:同时浇筑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一致。

存在问题3:地下室后浇带要在至少60天后方可浇筑,但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及基坑回填工程却需要先行施工,如何处理。

解决措施: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在外侧设一通高预制钢筋混凝土板,该板置于地下室外墙防水层内侧,建筑设计需考虑该处的防水做法,结构设计需考虑该板在后浇带尚未浇筑前用于拦挡回填土。

存在问题4:有些墙垛的尺寸太小,不便于砌筑且质量不宜保证。

解决措施:与混凝土墙、柱相连的墙垛尺寸≤120×120或某一边长小于120时,采用现浇混凝土墙垛。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类存在问题5:屋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偏高,易产生裂缝而漏水。

解决措施:屋面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尽可能≤C25级。

存在问题6: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偏高,易产生裂缝而漏水。

解决措施:施工周期较长的大体积混凝土(如地下室底板、外墙等),设计时宜考虑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可采用不少于60天龄期的混凝土强度。

存在问题7:地下室底板及侧墙后浇带新旧混凝土界面处易产生裂缝,经常出现渗漏。

解决措施:后浇带接缝处应做成企口;主筋在后浇带处按断开处理;采用膨胀止水带。

存在问题8:现浇混凝土板内预埋PVC电管时,混凝土板经常沿管线出现裂缝。

解决措施:钢筋混凝土板中预埋PVC等非金属管时,沿管线贴板底(板底主筋外侧)放置300宽φ1.0×10×10钢丝网片。

存在问题9:现电梯间前室有大量设备管线暗埋在混凝土板内,造成结构隐患,易出现裂缝。

解决措施:预埋管线非常多的板(如高层建筑电梯前室等),板厚宜按结构设计所需板厚+30。

设计院重组合并建议书

设计院重组合并建议书

设计院重组合并建议书摘要:一、引言二、设计院重组合并的背景和意义三、设计院重组合并的具体方案1.目标与原则2.组织架构3.人员配置4.资源整合5.实施步骤四、设计院重组合并的预期效果1.优化资源配置2.提高管理效率3.增强创新能力4.扩大市场份额五、重组合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工程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设计院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提高设计院的综合实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本文提出了一个设计院重组合并的建议书,旨在为设计院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设计院重组合并的背景和意义1.背景近年来,我国工程设计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管理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设计院的竞争力,有必要进行重组合并。

2.意义设计院重组合并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三、设计院重组合并的具体方案1.目标与原则(1)目标:提高设计院的综合实力,为我国工程设计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原则:自愿、公平、互利、高效。

2.组织架构根据设计院的实际情况,设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负责重组合并过程中的各项事宜。

3.人员配置根据各设计院的优势和特点,合理配置人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4.资源整合(1)硬件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设备利用率。

(2)软件资源:整合各设计院的技术资源,形成统一的技术体系。

5.实施步骤(1)调研分析:了解各设计院的基本情况,分析重组合并的可行性。

(2)制定方案:根据调研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重组合并方案。

(3)组织实施:按照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重组合并工作。

(4)评估总结:对重组合并过程中的成果和问题进行评估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四、设计院重组合并的预期效果1.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重组合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产业规划设计院构架和要求

产业规划设计院构架和要求

产业规划设计院构架和要求———产业规划设计院组织架构及运作模式要求生产组织模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但无论采用何种生产组织模式,一定要能够支撑业务的有效开展,能够保证项目的进度与质量要求。

随着行业的竞争加剧以及业主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勘察设计单位开始关注最基本的经营生产单元———单一项目的运作好坏,以项目为最基本的单位细化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本文以笔者最近服务过的某设计单位运作模式调整为例,就如何强化项目运作管理,提升单位整体运作水平和质量进行案例分享。

一、项目背景客户为医药设计事业单位,划归到某国有企业下面进行管理,政策相对较为宽松,尚未进行工资总额的管理,全院人员大约 200人,主要进行药厂的设计工作,之前从事过监理、工程总承包等方面的业务,后续逐步退出该方面的业务,当前以设计业务为主,每年大约有 500个项目进行运作。

近几年随着高层领导的调整,客户单位的架构及运作模式也发生了多次的调整,最新的架构是采用综合所的模式,设置了 4个综合的生产部门,负责项目的经营生产工作,同时在院层面设立生产经营部,同步负责市场经营相关的工作。

二、问题分析(一)重经营轻生产,分配导向出现严重方向性错误由于薪酬分配规则导向于经营,加之之前提倡的全员经营理念影响,加之薪酬分配规则过于倾向于经营端,导致全院都在盯着项目经营,没有人愿意安心做项目设计工作。

也导致了内部的恶性竞争,2018年项目平均报价与之前比较平均下降了20%,给院里面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二)项目质量严重下滑,客户服务质量严重下降由于每年运行的项目较多,加之客户服务意识匮乏,同时由于综合所模式下专业力量过于分散,导致难以有效支撑项目的运作,项目进度拖期,客户投诉居高不下。

(三)内部薪酬分配不合理,人员流失严重由于二级部门的薪酬分配规则不合理,导致资源过于集中于个别的院领导和二级部门个别人员手中,导致薪酬分配差距过大,薪酬体系难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引起人员的大规模流失,特别是核心骨干人员的流失,给该院的经营生产带来了极大的被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目录一、⋯⋯⋯⋯⋯⋯⋯⋯⋯⋯⋯⋯⋯⋯⋯⋯⋯ 1二、荷⋯⋯⋯⋯⋯⋯⋯⋯⋯⋯⋯⋯⋯⋯⋯⋯⋯9三、算参数置⋯⋯⋯⋯⋯⋯⋯⋯⋯⋯⋯⋯⋯11四、基及地下室⋯⋯⋯⋯⋯⋯⋯⋯⋯⋯⋯⋯17五、构构件⋯⋯⋯⋯⋯⋯⋯⋯⋯⋯⋯⋯⋯⋯22六、构⋯⋯⋯⋯⋯⋯⋯⋯⋯⋯⋯⋯⋯⋯⋯31七、人防构⋯⋯⋯⋯⋯⋯⋯⋯⋯⋯⋯⋯⋯⋯43八、其他⋯⋯⋯⋯⋯⋯⋯⋯⋯⋯⋯⋯⋯⋯⋯⋯⋯47一、总则1、一般规定设计原则要精心设计。

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并尽可能技术先进,以确保设计质量。

设计前,必须对建筑物使用要求(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工程特点、材料供应、施工技术条件以及地质地形等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使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对所采用的标准图、通用图等,要弄清设计意图及适用范围,以便正确选用。

当结构有部分分包时(如预应力、钢结构等),应有结构分包设计合同,分包单位应具备相应设计资质。

如分包设计使用本单位设计图签,工程设计人应对分包的图纸和计算进行审核,并负相应审核责任。

凡采用标准图、通用图者,应注意正确选用,如选用不当,由采用者负设计责任。

采用通用构件时,必须对各类构件之适用范围,应注意事项等,仔细了解清楚,以避免误用,造成安全问题。

结构设计应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

在结构关键部位,材料要求严格部位、施工操作有一定困难部位,或将来使用上可能有变化部位,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保安全。

对于在已建成之工程上续建加层或改造之工作,应审慎进行,并遵守以下两条原则:1.凡在建成之工程未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者(即原设计未按抗震设计,或原设防烈度不够)应先按加层进行抗震加固及承载力的验算,再进行加层或改造(设计工作可同时进行),加层设计必须满足现规范要求;2.非本单位设计之工程,在接受加层的设计任务时,应对设计文件及工程现状仔细研究,在确保整个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可靠措施。

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要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 年,因此一般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取50 年。

对于轻钢结构(属于易替换的结构构件)一般取 25 年,临时建筑按 5 年确定,对年限低于 50 年的建筑采用的规范仍参照现行有关规范执行,高于 50 年的需另行确定在基准期内荷载及其设计参数的取值,可靠度指标、结构构件的性能指标、地震的概率分布等方面内容。

混凝土结构一般为 50 年,幕墙为 25 年,门50 年,加固工程按加固式刚架为 25 年,柱为钢筋混凝土顶为网架结构的也宜为规范确定。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的建筑和特殊的建筑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为一级。

二级建筑重要性系数为,一级或使用年限 100 年重要性系数为。

结构中构件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宜同整个结构一致,允许对其中部分构件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但不应低于三级与。

建筑体型的设计要求最大使用高度和层数各种结构体系的最大适用高度和层数不应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的、、条规定,如超过需进行超限审查。

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钢筋砼框架结构高度宜控制在35 米以内,多层砌体结构较少采用。

长度控制钢筋砼结构单体不设缝最大长度可参考《 GB50010-2010》的条,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后浇带、加强配筋、采用预应力、采用低水化热水泥等技术措施后,长度可增大,对住宅建筑须谨慎。

框架结构住宅不宜超过 60 米,不应超过 70 米;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不宜超过 55 米,不应超过 65 米;剪力墙结构住宅不宜超过 50 米,不应超过 60 米;厂房不宜超 80 米,不应超过 90 米;公共建筑不宜超过 70 米,不应超 80 米;地下室长度不宜大于 200 米,不应大于 300 米。

如超出以上长度需论证。

高宽比控制高层建筑的高宽比宜满足《 JGJ3-2010》的条要求。

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满足规范要求是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案,不是必须满足的条件,超出时需对结构整体的抗倾覆稳定性、外围构件轴压比、基础或桩基不出现拉力、水平荷载作用下舒适度等方面进行严格地控制,并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

剪力墙结构住宅宜控制在 8 以内,大于 8 的住宅建筑功能不合理且造价高。

长宽比控制高层建筑的长宽比及局部凹凸宜满足《 JGJ3-2010》的条要求,不满足要求按平面不规则结构设计。

多层建筑参考高规执行,并要满足抗规的要求。

楼层面积控制地下室不设缝面积宜控制在20000 平方米以内,上部楼层单层面积不应超过10000 平方米。

嵌固端确定无地下室的结构可将基础顶面定为嵌固端。

对柱下单桩、面积较小独立基础(e>b/6)、单向条形基础的地梁,其刚度与底层柱的刚度比应满足嵌固条件,柱下承台间连系地梁高度不小于该方向柱的高度。

有地下室的结构应将嵌固端设在顶板处,既要满足《GB50011-2010》的条要求。

当不满足要求时,有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嵌固端可移至负一层,只有一层地下室的可移至底板顶,但仍要考虑顶板及回填土作用,加强部位按要该两处进行双控处理。

确定嵌固端计算时采用的刚度采用等效剪切刚度。

抗震设计原则对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遵循“三水准、两阶段”设计原则,既“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第一阶段为弹性设计阶段,即通过采用振型分解弹性反应谱理论去求多遇地震下作用和效应(内力和变形)进行配筋设计和位移的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满足第一水准作用和第二水准要求。

第二阶段是弹塑性设计阶段,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措施提高薄弱层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使薄弱层的塑性水平位移不超过允许的变形,以达到第三水准要求。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特别不规则的结构。

抗震设防类别抗《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划分“乙”类建筑在本地区抗震措施提高一度即 7 度设防,地震作用仍按 6 度的计算,如中小学的教学楼、幼儿园、大型商场等建筑。

丙类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设计。

抗震等级确定按《GB50011-2010》的、条确钢筋砼结构的抗震等级,当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且面积大又与主楼相连时,主楼的下部裙房层数 +1 层内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以上部分按剪力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裙房相关范围内框架抗震等级不低于主楼,相关范围外按裙房高度的框架结构确定抗震等级。

规则性要求建筑形体应满足规则性要求,形体规则性及建筑不规则程度判别参阅《GB50011-2010》的、条及条文解释。

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高层要超限审查),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

地震作用计算应在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 15°时或地震作用最大方向角度大于 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地震作用计算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现 PKPM 软件采用方法),对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

折减系数见软件( SATWE)参数设置部分。

风荷载作用计算基本风压、体型系数、风振系数、高度变化系数按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取值,地面粗糙度本地区一般按 B 类取,取 C 类及 A 类要有可靠依据。

高层建筑体型系数宜按高规的附录 B 确定。

对体型复杂内部存在楼板不连续、开洞大的情况,要考虑风荷载实际受力情况,对体型系数和迎风面宽度进行调整,不能由软件自动导荷,如体育馆、砼柱轻钢屋面等结构。

对高度大于 15 米单层厂房,计算风荷作用时也应考虑顺风向风振作用,在内力和位移难以控制或造价很大情况下,位移可适当放宽,强度仍需满足计算要求。

结构体系框架结构适用范围:适用于高度不超过 30 米多高层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当高度超过 30 米后,针对本地区基本风压较大以及 6 度抗震设防,在经济上和建筑使用功能上不合理因素随之上升。

单跨框架结构使用1单跨框架结构定义:在某个主轴方向单跨框架承担地震抗倾覆力矩或剪力达50%以上(包括 50%)的框架结构。

在具体设计时可按单跨的榀数占总榀数的 50% 以上既确定为单跨框架。

2 单跨框架结构使用限制:甲、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大于 24 米丙类建筑也不应采用,高度不大于 24 米丙类建筑不宜采用。

3 单跨框架结构采取技术措施:○1 丙类建筑层数不大于4 层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2建筑层数大于 4 层丙类建筑以及乙类建筑(无法避免时)需进行中震弹性设计,并采用实际配筋(考虑楼板影响)进行“强柱弱梁”的验算;○ 3 对于因建筑需要,在顶层中间抽柱而形成单跨框架时,需对该层及下层柱采取加强措施。

少墙框架结构1 少墙框架结构是指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80% 的结构,结构中剪力墙数量极少,框架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按纯框架结构采用,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与框架等级相同。

2 少墙框架结构一般只在以下情况下采用:○1多遇地震作用下,当纯框架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不能满足规范的1/550 要求时,布置少量剪力墙使结构层间位移角满足计算要求;○2 改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3 在防震缝两侧设置抗撞墙。

3剪力墙参与结构的整体计算,地震作用下框架和剪力墙内力及配筋按包络设计,即同时满足纯框架(取消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情况内力及配筋要求。

在平面布置中,框架梁应尽可能直接支承在框架柱上,使结构传力直接,受力明确,不宜采用“一侧搭柱另一侧搭梁”的做法,如不可避免,这样结点应控制总结点的 5%以内。

框架结构不宜出现错层结构。

当出现个别错层、夹层等情况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抗震验算和构造上采取加强措施。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设置1尽可能采用轻质墙体2应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差异过大,特别是底层为商场上部为住宅的框架结构,底层刚度过弱,应按薄弱层处理。

3 宜避免形成短柱,在立面开窗过大工程中窗间墙对柱形成约束,使框架柱为短柱,应按短柱要求来设计。

4填充墙在平面布置中宜均匀、对称,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

5 砌体填充墙应具有自身稳定性,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拉结,应能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位移。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布置原则1 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宜沿两个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不宜相差过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