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2章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设计(第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安徽淮南龙湖中学郁洪涛
一、教学分析
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有主导地位。前面几章分别从人体的消化、血液循环、呼吸、代谢废物的排出等方面,介绍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或某一方面的生理活动。在学习和认识人体每一个系统时,我们反复强调人体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而本节所学习的神经系统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它在协调人体各系统功能、统一人体各方面生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对其他各章的学习内容具有总结和深化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构建准确、系统、严谨的神经系统知识结构,对整个人体生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人体的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组成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初步认识到人体能够通过协调各个系统的生理活动以及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尽管学生已经感觉到了神经系统在各系统之间具有协调作用,但对于协调的形式和参与调节的机理等还不明白,渴望进一步搞清楚神经系统参与各系统调节的理论基础。
三、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对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四、设计思路
(一)教材处理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人脑中以大脑皮层为最高级中枢的高级神经活
动。
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元的有关内容,可以组织学生从观察活动入手,引导学生从宏观观察过渡到微观。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掌握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神经元的功能,内容较为抽象,微观性很强,可以借助动画展示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关于反射、反射弧、反射的类型、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内容联系较为紧密,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整合,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反射的教学可以从学生的膝跳反射实验开始,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反射弧较为抽象,需要在分析每一个反射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出五个部分的神经结构;对于反射的类型,可以组织学生对前面的反射实例进行比较,再进一步归纳出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及人类特有的反射;最后通过对学生生活实例的讨论和分析,总结出人脑高级神经活动与生活的关系。
(二)重要概念及事实性知识梳理
1.重要概念
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成为统一的整体,能够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因而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
人体内调节过程十分复杂,其中神经系统调节功能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
2.支撑的次级概念及事实性知识
A.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传达各种调节信息;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与脑神经和脊神经直接相连,作为信息处理中心。
B.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B1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胞体是代谢的中心,突起适合传递信息。
B2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C.人体神经系统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反射来实现对人体的调节功能。
C1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C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C3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弧保持完整反射才能完成。
C4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C4.1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建立的先天性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C4.2许多非条件反射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条件反射一般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实现。
D.人脑具有高级神经活动,如学习、记忆、语言、睡眠等。
D1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D2大脑皮层上存在着专门管理某些活动的中枢,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D3人体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这是人类条件反射最突出的特征。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以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为设计理念,以探究性学习为突破口,通过创设探究的情境,对生物体的结构、生理、生命现象及原理、规律进行精确而本质的阐述。设计思路既重视教学的知识性,更注重科学性。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的有关内容,是为下一步学习神经调节打下基础。这部分内容包括两部分:宏观部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微观部分——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宏观部分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神经系统在整个人体的分布情况图,观察过程中识别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结构可以通过观察神经细胞的图片来认识和掌握。神经元的功能是这部分学习内容的难点,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时可以借助动画展示神经元产生冲动和传导冲动的过程,并与神经元结构进行联系,帮助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引导学生将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和神经系统的组成进行联系和比较,最终发现和归纳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也是本节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反射的概念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膝跳反
射实验,让每位同学都观察到膝跳反射的现象,在体验的基础上分析和区分感受刺激的部位和反应部位,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出膝跳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之后请学生列举一些反射的例子,师生互动分析比较,寻找和发现其中包含的生物学规律,找出这些反射活动的共性,在肯定例证中以归纳的方式获取出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反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完成不同反射过程的神经结构,概述出反射弧的组成。
对于反射的类型和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教学,两部分内容联系非常紧密,教学时可以进行有机的整合。通过分析唾液分泌反射和“望梅止渴”反射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以“吃梅止渴”“望梅止渴”为例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关系。以“望梅止渴”“谈梅止渴”为例,揭示人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发生反应,概述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对一些与用脑有关的实例(如“开夜车”的危害等)进行分析,阐明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与学习、生活的联系。最后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对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五、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人体自我调节的意义。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3.概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征,说出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4.通过辨识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别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二)教学难点
1.神经元的功能。
2.神经冲动、灰质、白质、神经节、神经等概念。
七、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PPT课件。
八、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