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高的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师。

该专业强调数学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二、培养目标1.掌握数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2.熟练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够在中学数学教育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3.具备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和扎实的数学应用能力,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4.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承担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专业课程设置1.数学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等;2.数学专业课程:数学分析、抽象代数、数论、几何学、复变函数等;3.数学应用课程:数学建模、运筹学导论、计算数学、金融数学等;4.教育学基础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学等;5.教学实践课程:教育实习、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教师专业发展等。

四、实践教学安排1.教育实习:通过实际的中学教育实习,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教育理论付诸实际,并与学校教师们共同合作,锻炼实际操作能力;2.科研训练:在大三和大四阶段,组织的科研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动手能力,并指导学生完成小型研究项目;3.实践性教学:开设实践性教学课程,如数学建模与计算实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4.教育技术培训: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和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课堂,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课件制作能力。

五、课程设置特点1.数学基础与应用并重: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打造既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优秀数学师范生;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育实习、科研训练和实践性教学等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专业发展:开设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教育与发展的最新动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之路;4.强化实践性教学:通过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导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于实际问题的求解,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的学科,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科学、教育、经济、工程、管理等领域的工作需求,具有数学基础知识,具备科学研究、教育与经济领域问题求解的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深厚的数学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应用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在数学基础的学习上达到相当水平。

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1.初级应用数学人才:能完成科学,教育等相关领域内的应用数学基础工作,从事应用数学研究、教学与应用技术开发工作。

2.中级应用数学人才:具备从事应用数学学科研究与教学工作、涉及到科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高级应用数学人才:能从事高级应用数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软件应用能力: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掌握常用数学软件的操作。

2.理论研究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能够独立进行数学问题的阐述和证明。

3.实践能力:具备数学问题的建模和解决能力,善于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开展有一定难度的科研课题。

5.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承担本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培养内容与要求1.基础知识与能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知识,同时熟练掌握高级数学工具的使用,如微积分、泛函分析等。

此外,还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数学软件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学生应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流利的阅读相关国际学术文献。

2.专业课程与实践(1)专业课程: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偏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应用数学基础、最优化方法、组合数学、数据挖掘等课程。

在学习这些课程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以及较强的实际应用于能力。

掌握科学的体育健康与锻炼知识、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方法和技能、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生活理念,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

二、学制4年。

学习年限3~6年。

三、授予学位及学分要求(一)授予学位学生须修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47学分,准予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学分要求通识课程48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7学分;专业核心课程33学分;专业方向课程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1学分。

四、学分分配表五、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学分分布(一)通识教育环节:由通识基础课程、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拓展课程三部分组成,共计48学分。

1.通识基础课程(32学分):必修本专业修读全部通识基础课程,并在第一学年修完除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4、体育3、体育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外其他全部课程。

2.通识核心课程(8学分):限制性必修本专业修读通识核心课程中“大学语文”2学分,其余6学分任选,并在第一学年修完全部8学分。

3. 通识拓展课程(8学分):跨学科选修本专业在通识拓展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系列中选修4学分,并在第一学年修完,其余4学分在通识拓展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健康与就业,教师教育”系列中选修。

经学生自愿申请、院系同意、教务处核准,学生所获辅修课程学分和参加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经认定的创新学分,可与通识拓展课程学分相抵,但最多不超过4学分,其中创新学分只计学分,不计成绩,不计入学分绩点。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基础,掌握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训练,具备在实际应用领域中进行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管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数学建模、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理科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非常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经过四年学习,在打好数学基础理论、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际问题模型化和必要的数值计算的基础,并能在应用领域中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管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数学建模、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主干学科:数学相关学科: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学制、学位授予与毕业条件学制4年,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条件:最低完成课内150学分,及课外实践8学分,军事训练考核合格,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CET-4),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五、专业分流方案分流时间:第三学期期末分流方案:依照学分成绩按序分流,各专业择优录取。

每个专业原则上不超过总人数的1/3,向上取整。

(详见《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方案》)六、专业大类基础课程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近世代数。

七、主要实践环节小学期实践环节(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实习)、军事训练、毕业设计(论文)、课程(项目)设计、综合性实践训练(研究训练、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等)具体操作实施。

八、选课说明与要求1、具体说明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公共英语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自主学习三部分,学生需全部选择并完成相关教学要求方可获得相应学分;英语分级A,B级学生,第一、二学期必修4学分,第三、四学期选修4学分;英语分级为C级的学生第一至四学期必修8学分;选修英语辩论课程,应先修公共演讲课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应用能力优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际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3、通过对理论研究的深入和不断完善,培养应用数学理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和学习的基础课程有: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论、数值分析等。

2、除了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学习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科学计算、运筹学、计算机代数、微分拓扑学、抽象代数、图论及其应用、动力系统、模糊数学和控制论等。

3、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配置一些专业外的课程,如:语言学、文献检索、社会科学、统计学等,以增强学生的通识知识和智力,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
1、安排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实验和实践,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开展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和数学建模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开设或安排参观一些有关单位和企业,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应用数学的方方面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门以数学基础理论和应用为主要学科内容的本科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和数学方法,具备数理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具备科学研究和实际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具备在数学及其应用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二、培养目标1.掌握坚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建立较好的数学基本功;2.熟悉数学应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将来的研究和实际问题解决提供基础;3.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交流能力;5.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能够阅读相关学术文献。

三、课程设置1.数学基础理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分析、微分方程等。

2.数学应用领域数学物理方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数值计算、金融数学、统计建模、数据分析等。

3.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方法等。

4.专业选修课程现代代数学、拓扑学、泛函分析、非线性优化、运筹学、数学建模等。

5.实践环节科研训练、实验课程、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培养方案1.学科基础培养阶段(大一-大二)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科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等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培养阶段(大三-大四上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最优化理论与方法、金融数学、数学物理方程、统计建模等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培养阶段(大四下学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如现代代数学、泛函分析、运筹学等课程。

4.实践环节学生在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期间进行科研训练,包括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学术讨论等。

大四下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完成一定的科研或应用课题。

五、培养特色1.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2.科研训练:提供机会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流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流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本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至2016年毕业学生521人。

该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与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名、讲师7名,有博士学位教师7名。

兼职教师9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名。

毕业生中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比例接近25%,多数同学从事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计算力学等相关学科。

自办学以来学生平均就业率约93%。

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在与相关行业工作,其中85%稳定在首次签约单位,且逐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约占60%在3至5年中成为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

在学院每年组织的两次就业单位走访中,就业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满意度100%。

学校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采用定额加专项的预算办法,对本专业的教学进行经费投入,主要包含教学日常运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建设、校内外实践实习、教学研讨、教学差旅、图书资料购买、学生活动以与其他用于教学的各项费用,在确保日常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积极资助教学改革、学生创新实践。

本专业设在青岛市嘉陵江路校区,学校建设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多功能机房、数字图书馆、实习实训中心、基础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可为本专业教学服务。

自2003年以来建立有北京千锋、浪潮集团、齐鲁软件园、青软实训等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培训基地18个。

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本专业逐步形成了坚持传统重基础、重素质、面向社会重应用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数量经济两个方向。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与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这可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呢。

说到数学,大家脑海里可能浮现出复杂的公式和难解的题目,然而,数学其实就像是生活中的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许多神奇的门。

无论是平常买菜找优惠,还是设计手机APP,数学都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们。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个专业是如何培养出未来的数学大师和应用高手的。

2. 课程设置2.1 基础课程在这个专业里,首先要学的就是那些基础课程。

想当初我刚上大学的时候,看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这些课程,心里那个怂啊,仿佛要面对一座大山。

不过,别怕!这些基础课程就像是打基础的砖瓦,稳稳地把你往上推。

高等数学教我们如何处理函数和极限,线性代数则让我们懂得如何用矩阵解决问题。

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当你把它们掌握了,就会发现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简单有趣。

2.2 应用课程等你把基础打牢了,接下来就要进入应用课程了。

像统计学、数值分析和优化方法,这些课程就是让你把数学用到生活中的好帮手。

比如,统计学教你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找出有用的信息,简直就像是在大海捞针。

而数值分析则让你明白,很多现实问题都是没有明确解的,但通过数学的方法,你可以找到最接近的答案,真是妙不可言。

听到这儿,可能会有人问,“我学了这些,能干啥?”嘿嘿,别急,这可是个大大的话题!3. 实践环节3.1 实习与项目说到实践,数学专业的学生可不只是埋头苦读,很多学校都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和项目。

想象一下,坐在办公室里,拿着计算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解决真实问题,那感觉可真棒!比如,参加一些金融公司的实习,你就能看到如何用数学模型来预测股市走势,或者为一家电商企业分析用户行为数据。

这些经历不仅能让你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能让你在未来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3.2 学术研究当然,如果你对理论更感兴趣,还可以参与一些学术研究项目。

数学与应用数学培养方案(070101)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数学与应用数学培养方案(070101)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数学与应用数学培养方案(070101)(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070101)一、专业简介(Ⅰ、Major Introduction)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方向有: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

本专业十分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对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高级数学专业人才打好基础。

经过四年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基础数学或应用数学某个方向从事当代学术前沿问题研究的能力。

毕业后能从事数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并可继续深造,到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的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及其他交叉学科做研究生。

The major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have two branches: Pure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The major focus teaching on both basic and professional theory of mathematics, and is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the high-level mathematical talents with the innovative and creative ability. After four-years-study,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researching ability for academic open problems in some directions of pure or applied mathematics. When the students in the major graduate, they can teach or study mathematics and related subjects, or they can be postgraduate students of universities or institutes in Pure Mathematics or Applied Mathematics or some other related branches.二、培养目标(Ⅱ、Cultivation Objective)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或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企事业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本专业意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数学科学旳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实际问题旳能力, 受到严格科学思维训练旳, 能在科技、教育、经济、管理、金融等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定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旳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旳数学基础, 受到较严格旳数理金融思维训练, 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尤其是建立数学模型处理实际问题旳能力, 具有很好旳金融专业知识, 和在经济领域进行较高层次旳数量分析、经济信息分析、金融产品开发等知识。

2、纯熟使用计算机, 掌握计算机常用编程语言。

具有较强旳计算机数学试验能力。

3、具有较强旳语言体现能力, 纯熟掌握一门外语。

三、专业关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记录、常微分方程、数学建模、运筹学与最优化等。

四、学制及授予学位学制: 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时分派与毕业学分规定本专业教学计划中, 课内总课时2392, 学生毕业应获得总学分为170.5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4学分, 基础教育课程49.5学分, 专业教育课程41 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30学分, 就业与创业教育6学分。

六、教学进程表表(附表见后)。

七、双学位、辅修专业阐明1.学分规定辅修专业:须修读本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中备注栏中代号为“辅”旳所有课程, 共11门, 计33学分。

双学位:修读备注栏中代号为“双”旳27门课程, 计61学分。

按以上规定修完学分者, 通过论文答辩, 可按规定授予学位。

2.修读期限辅修专业: 应在第二至第四年内修完所有课程。

双学位:若在第二至第四年内未能修完规定旳所有课程, 可延长两年学习时间。

3.其他问题与实行双学位和辅修制度有关旳其他问题, 如入读条件、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学位授予、收费原则等, 按照学校旳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专业主任签名: 张胜祥。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学分析、代数、几何等核心理论。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具备从事数学科研和教育工作的基础。

4.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要求1.课程设置方面,学生需要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物理方程、数学建模等核心专业课程。

此外,还需学习计算机编程、统计分析、运筹学等跨学科课程。

2.实践环节方面,学生需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实践教育、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实习实训方面,学生需要参加一定的实习实训,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了解实际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为将来的就业或科研打下基础。

4.学术创新方面,学生需要参加学术研讨会、论文写作等活动,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5.学风建设方面,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学术规范和诚信道德,保持良好的学风和学术道德。

四、培养模式1.专业课程教学:对核心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的讲授,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

2.实践教育: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实验课程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科研训练:开展科研项目、科研讨论等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4.实习实训: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或科研打下基础。

5.综合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论文、实践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

五、培养方案1.学科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法、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等。

2.专业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进阶、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代数学、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数论、运筹学、最优化方法等。

3.跨学科课程:计算机编程、统计分析、数值计算方法、金融数学、生物数学等。

4.实践教育:数学建模竞赛、科研实训、实验课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六、主干学科 数学。 七、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概率论(理)、数值分析(理)、数理方程(理)等。 八、教学安排一览表 见附表一。 九、实践环节安排表 见附表二。 十、课外安排一览表 见附表三。 十一、有关说明 1. 公共基础课中的有3门计算机课程,其中在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Web技术基础和软件开发技术基础5门课程中应至少选修1门。 2. 培养方案中打*的课程为研究生阶段设置的课程,供要求较高的学生选修。 3. 各类选修课要求与建议: 本专业学生在如下的专业选修课中,选修15学分。 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现代金融市场概论、金融工程案例分析、运筹学(理)、应用随机过程、泛函分析(研)*、抽象代数(研)*、微分流形(研)*、矩阵分析(研)*、李群与李代数(研)*、偏微分方程(研)*、有限元方法(研)*、运筹学通论(研)*、图论及其应用(研)*、有限差分方法与谱方法(研)*。其中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现代金融市场概论、金融工程案例分析这三门课程是金融数学方向的课群组,如果想选修金融数学方向建议3门课程全部选修。已经取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建议选修打*的10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中的相关课程。 公共选修课至少选修8学分,课程任选,其中至少要有一门艺术类课程。
/ 12 表 3 :成绩评价方法 方面 内容 评价方法 知 识 与 智 力 能 力 1、数学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 3、人文科学知识 4、专业知识 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6、有关当代知识 (国内外) 1、 课程知识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并考虑平时作业、出勤率等综合评价,某些课程也可以通过学生课堂报告、大型作业来评价。 2、 实验课程通过完成实验及实验报告来评价。 3、 通过提交读书报告来评价。 能 力 1、 终身学习能力 2、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逻辑思维能力 4、 现场工作能力 5、 实验室工作能力 6、 表达、交流能力 7、 通用技能(包括通用办公室技术、信息与通讯等) 8、 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1、通过面试+笔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2、使用数学软件,上机考试。 3、数学建模竞赛。 4、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5、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考评。 人 格 1、 身心健康 2、 道德修养 3、 民族精神 4、 理想信念 5、国际视野 6、人际交往 7、团队合作 1、体育课上的体能考试。 2、思想品德课的考试。 3、演讲。 4、集体活动与比赛。 5、国外交流。
/ 1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数学系始建于1945年,程其襄、杨武之、朱言钧、樊映川、张国隆、陆振邦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解放后,几经国家调整,本系时有间断。于1980年,(应用)数学系正式恢复,陆续引进一批国内外培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原有师资队伍的结构有了变化,充实了教学与科研力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又先后引进国内知名数学家、博土生导师陈志华、陆洪文、姜礼尚教授等来数学系工作,教学和科研整体实力有很大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建系后就已设立,文革期间中断了招生,1978年恢复高考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随之恢复了招生。至今本专业已培养了毕业生3000多人,数学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的许多国家,有的继续从事做数学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有的在大型国企和外企,特别是银行、金融、计算机等行业工作,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杰出科学家和行业精英。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 理学 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 课程性质 学分 比例 公共基础课 60 34.88% 专业基础课 34 19.77% 专业课 必修课 20 11.63% 选修课 15 8.72% 公共选修课 8 4.65% 实践环节 35 20.35% 合计毕业学分 172
/ 12 表 2 :实现标准的教学方法或途径 方面 内容 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知 识 与 智 力 能 力 1、数学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 3、人文科学知识 4、专业知识 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6、有关当代知识 (国内外) 1.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实验、习题课、作业练习进行教与学。 2、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 、大型作业、读书报告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3.人文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讲座、大型作业、读书报告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4、专业知识通过课程讲授、习题课、一般作业、大型作业、讨论班、上机运算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小班交流、上机实验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6、当代知识通过邀请国内外及本系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并布置涉及查阅文献资料的作业等进行教与学。 能 力 1、 终身学习能力 2、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逻辑思维能力 4、 现场工作能力 5、 实验室工作能力 6、 表达、交流能力 7、 通用技能(包括通用办公室技术、信息与通讯等) 8、 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1、 通过专业课教学(少量课程内容交给学生自学等)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并通过毕业论文,进行文献的检索与综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 表达能力通过课程作业中设置口头报告、书面报告以及答辩来实现。 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国和上海市的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国内外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及其他学科的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人 格 1、 身心健康 2、 道德修养 3、 民族精神 4、 理想信念 5、 国际视野 6、人际交往 7、团队合作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 通过体育课、思想政治课、班会、人文教育和专题讲座等来加强身心健康、道德修养和理想信念的培养。 3、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通过举办集体活动,包括参加各种比赛等来加强。 4、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国际视野通过国内外专家的讲座来增强,也鼓励学生与国外院校进行交流。
/ 12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数学基础,并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信息、金融保险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或能继续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专业培养标准 表 1 :专业标准 方面 内容 目标要求及相应课程 知 识 与 智 力 能 力 1、数学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 3、人文科学知识 4、专业知识 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6、有关当代知识 (国内外) 1、 数学知识含在专业知识内。 2、 有较多的物理学知识,会做物理实验,懂一点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方面的知识。开设相应的课程有普通物理A;物理实验,也可选修通识教育课程。 3、 有一定的文学、哲学、历史、经济、军事、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开设相应的课程为:军事理论,也可选修通识教育课程。 4、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较多的分析、代数、几何和随机数学方面的知识。开设相应的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数理方程、数值分析、抽象代数、数学建模、微分几何、统计学、拓扑学等。 本专业设有金融数学方向,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功底,有较强的运算能力,要会建模,会计算。对于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我们强调建模是课程的核心,解决实际问题是课程的目标,计算是重要的手段。通过数学建模——数学分析和求解——数值计算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达到培养同学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的应用数学基本素质的目的。开设相应的课程有:现代金融市场概论、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金融工程案例分析。 5、 本专业还需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及计算机知识,相应的课程有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C/C++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等。 6、 了解数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概况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背景。
/ 12 能 力 1、 终身学习能力 2、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逻辑思维能力 4、 现场工作能力 5、 实验室工作能力 6、 表达、交流能力 7、 通用技能(包括通用办公室技术、信息与通讯等) 8、 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1、 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开设相应的课程有现代数学选讲、数学前言导读等。 2、 具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相应的课程有现代金融市场概论、应用随机过程等。 3、 具有较强的演绎推理能力、准确计算的能力。开设相应的课程有计算方法、统计计算与软件、并行计算等 4、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别人有良好的交流。开设相应的课程有金融工程案例分析、运筹学等 5、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的能力。 人 格 1、 身心健康 2、 道德修养 3、 民族精神 4、 理想信念 5、 国际视野 6、 人际交往 7、 团队合作 1、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开设相应的课程有体育课、心理学等。 2、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开设相应的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 3、热爱祖国,有一定的历史、哲学和人文修养。开设相应的课程为: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及刻苦学习的信念。开设相应的课程为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 5、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相应的课程有英语、国内外知名教授的专题讲座等。 6、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修养,通过建模比赛、集体活动等途径来实现。 7、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建模竞赛等活动来实现。
/ 12 附表一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四年制教学安排一览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 试 / 查 学 分 学 时 上 机 时 数 实 验 时 数 各 学 期 周 学 时 分 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一、公共基础课(必修60学分) 002016-9 形势பைடு நூலகம்政策 查 2.0 68 1 1 1 1 0703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 2.0 34 2 07037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试 3.0 34 2 07805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试 6.0 51 3 07037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试 3.0 34 2 360011 军事理论 查 1.0 17 1 320001-4 体育 查 4.0 136 2 2 2 2 大学英语 试 8.0 136 2 2 2 2 100371 大学计算机A 查 2.5 51 17 3 100373 C/C++程序设计 查 2.5 51 17 3 100381 硬件技术基础 查 2.5 51 5 选 1 3 100377 数据库技术基础 查 2.5 51 3 100378 多媒体技术基础 查 2.5 51 3 100379 Web技术基础 查 2.5 51 3 100380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 查 2.5 51 3 122109 数学分析(上) 试 6.0 102 6 122110 数学分析(中) 试 6.0 102 6 122111 数学分析(下) 试 3.0 51 3 580006 物理实验(上) 查 0.5 17 17 1 580007 物理实验(下) 查 1.0 34 34 2 580008 普通物理A上 试 3.0 51 3 580009 普通物理A下 试 4.0 68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