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我与家 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课《我们不一样》,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树立自信,接纳他人。
3. 第九课《做情绪的主人》,教授学生情绪管理的方法,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4. 第十课《学会与人沟通》,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利用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2. 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分析学生心理测试的结果,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3. 学生课后实践情况:关注学生在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七课《我们不一样》:1课时2. 第八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1课时3. 第九课《做情绪的主人》:1课时4. 第十课《学会与人沟通》:1课时5. 第十一课《我的时间我做主》:1课时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或教学指导书:《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2. 辅助材料:心理学相关文章、案例、视频等3. 心理测试工具:性格测试、情绪管理测试等4. 教学道具:图片、卡片等5.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以便于课堂讲解和展示七、教学环境布置1. 教室布局:座位排列以圆形或小组形式为宜,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我爱我家教案初中
我爱我家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情感,懂得孝敬父母。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家庭的爱。
教学重点:1. 家庭的重要性2. 如何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孝敬父母的方式。
教学难点:1. 家庭的重要性的理解2. 用语言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孝敬父母的方式。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故事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庭的感觉和认识。
2. 提问:“你们觉得家庭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二、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 使用PPT课件展示家庭的重要性,包括家庭的组成和家庭的功能。
2. 通过教学视频或故事材料,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孝敬父母的方式。
四、口语表达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练习用语言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孝敬父母的方式。
2.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表达的句型和词汇,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和收获。
2. 教师可以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更加珍惜家庭。
教学延伸:1. 组织家庭主题的活动,如家庭照片展览、家庭故事分享等。
2. 鼓励学生回家后,用语言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孝敬父母的方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和口语表达练习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并学会用语言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孝敬父母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表达,鼓励他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同时,教师也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在教学延伸部分,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家庭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家庭的爱。
总体来说,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热爱,并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让爱住我家(心理健康教案)
让爱住我家(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家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家庭的定义和组成: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等。
2. 家庭的功能:情感交流、物质支持、教育培养、社会化等。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理解,了解不同家庭类型的特点。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3. 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家庭的爱。
第二章:家庭沟通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效的家庭沟通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沟通技巧改善家庭关系。
教学内容:1. 有效沟通的原则:倾听、尊重、表达、同理心等。
2. 家庭沟通技巧:积极倾听、表达感受、避免指责、增进理解等。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家庭沟通场景,运用沟通技巧解决问题。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沟通心得,互相学习,提高沟通技巧。
3. 家庭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沟通技巧与家人进行实践,记录感受。
第三章:家庭情感管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情感管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处理家庭情感问题。
教学内容:1. 家庭情感管理:识别情感需求、表达情感、处理冲突等。
2. 处理家庭情感问题的方法:沟通、妥协、情绪调节等。
教学活动:1. 情感分享:让学生分享家庭中的情感经历,了解情感需求。
2. 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处理家庭情感问题,运用所学方法。
3. 情感调节:让学生学习情绪调节技巧,提高应对家庭情感问题能力。
第四章:家庭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家庭价值观:爱、尊重、诚信、责任等。
2. 家庭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以身作则、沟通交流、实践体验等。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价值观的认识,了解家庭价值观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家庭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让爱住我家(心理健康教案)
让爱住我家——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爱的含义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爱护意识1.2 教学内容介绍爱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家庭中爱的表现形式1.3 教学活动观看家庭温馨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爱小组讨论:家庭中爱的表现形式及自己的感受1.4 作业写一篇关于家庭爱的作文第二章:家庭沟通的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沟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动与家人沟通的意识2.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沟通的作用和技巧探讨家庭沟通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沟通场景,引导学生学会有效沟通小组讨论:分享家庭沟通中的成功经验和改进方法2.4 作业制定一份家庭沟通计划,尝试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第三章:尊重与理解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家人的习惯3.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与理解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做到尊重与理解3.3 教学活动观看关于尊重与理解的视频,引导学生感悟其重要性小组讨论:分享在家庭中尊重与理解的成功案例3.4 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在家庭中做到尊重与理解的作文第四章:表达爱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表达爱意培养学生用行动和语言表达对家人的爱4.2 教学内容介绍表达爱意的途径和方法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实践表达爱意小组分享:探讨自己是如何表达对家人爱意的家庭作业:为家人准备一份小礼物,附上一张表达爱意的卡片4.4 作业制定一份表达爱意计划,尝试用行动和语言表达对家人的爱第五章:共建和谐家庭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共建和谐家庭的意识5.2 教学内容介绍和谐家庭的特征和建设方法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实现和谐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关于和谐家庭的经验和想法制定一份共建和谐家庭的计划5.4 作业尝试与家人一起实施共建和谐家庭计划,记录实施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第六章:情绪管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以积极情绪面对家庭生活中的挑战介绍情绪管理的概念和技巧探讨如何在家庭中保持积极情绪6.3 教学活动情绪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境,学习情绪管理的技巧小组讨论:分享情绪管理的方法和经验6.4 作业设计一个情绪管理计划,记录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应对策略第七章:家庭责任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责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7.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责任的含义和分配探讨如何履行家庭责任7.3 教学活动家庭责任小游戏:通过游戏体验不同家庭角色的责任小组讨论:分享家庭责任履行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7.4 作业制定一份家庭责任计划,选择一个家庭角色并履行相关责任第八章:应对家庭冲突8.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应对家庭冲突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8.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冲突的成因和应对方法探讨如何在家庭中有效解决冲突8.3 教学活动冲突情景剧:通过表演,学习应对家庭冲突的技巧小组讨论:分享解决家庭冲突的有效方法8.4 作业设计一个家庭冲突应对计划,记录一次实际冲突的解决过程第九章:培养家庭团队精神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团队精神的价值培养学生增强家庭团队协作的能力9.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团队精神的含义和作用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团队精神9.3 教学活动家庭团队游戏:通过团队游戏,体验家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小组讨论:分享增强家庭团队精神的策略9.4 作业制定一份家庭团队建设计划,尝试与家人共同完成一个团队项目第十章:感恩与回报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感恩和回报培养学生对家庭付出回报的意识10.2 教学内容介绍感恩与回报的意义和方式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实践感恩与回报10.3 教学活动感恩分享会:通过分享感恩故事,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小组讨论:讨论回报家庭的方式和计划10.4 作业设计一个感恩与回报计划,记录一段时间内对家人的感恩及回报行动第十一章:自我认知与家庭关系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培养学生如何通过自我认知改善家庭关系11.2 教学内容介绍自我认知的概念及其在家庭关系中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自我认知提升家庭关系的质量11.3 教学活动自我认知练习:通过自我反思,了解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角色和影响小组讨论:分享自我认知对家庭关系的改善经验11.4 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通过自我认知改善家庭关系的作文第十二章:建立健康的家庭界限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界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健康家庭界限的能力12.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界限的概念和类型探讨如何建立和维护健康的家庭界限12.3 教学活动界限情景剧:通过表演,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建立健康的家庭界限小组讨论:分享建立和维护健康家庭界限的策略12.4 作业制定一份家庭界限计划,尝试在家庭中建立和维护健康的界限第十三章:面对家庭变化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面对家庭变化培养学生适应家庭变化的能力13.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探讨如何应对家庭变化13.3 教学活动家庭变化讨论:分享面对家庭变化的感受和应对方法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帮助家庭适应变化13.4 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面对家庭变化的作文第十四章:培养家庭中的责任感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责任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责任感的含义和培养方法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培养责任感14.3 教学活动责任感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境,学习如何承担家庭责任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家庭责任感的方法和经验14.4 作业制定一份家庭责任感计划,尝试在家庭中履行责任感第十五章: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平衡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如何平衡家庭与个人成长15.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与个人成长之间的相互影响探讨如何平衡家庭与个人成长15.3 教学活动成长与家庭讨论:分享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和经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平衡家庭与个人成长15.4 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平衡家庭与个人成长的作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让爱住我家”心理健康教案,包括认识爱、家庭沟通的重要性、尊重与理解、表达爱意、共建和谐家庭、情绪管理、家庭责任、应对家庭冲突、培养家庭团队精神、感恩与回报、自我认知与家庭关系、建立健康的家庭界限、面对家庭变化、培养家庭中的责任感和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平衡等十五个章节。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五课《我们的心灵》:了解心灵的构成,认识青春期心理特点。
2. 第六课《揭开情绪的面纱》:认识情绪的类型及影响,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4. 第八课《与人相处的艺术》: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提高沟通能力。
5. 第九课《面对压力》:了解压力来源,学会应对压力,提高抗压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素质测试:通过心理素质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成长变化。
4.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
2. 参考资料: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文章、视频等。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PPT、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等。
4. 实践活动材料:如角色扮演道具、心理健康测试问卷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五课《我们的心灵》:第1-2周2. 第六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3-4周4. 第八课《与人相处的艺术》:第7-8周5. 第九课《面对压力》:第9-10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你我他像一家心理健康教案
你我他像一家心理健康教案以下是一份以“你我他像一家”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你我他像一家”的意义。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改善人际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案例等。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你我他像一家”这个话题。
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人都有谁呀?生:爸爸妈妈、同学、朋友……师:对呀,这些人都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那大家觉得和他们相处得怎么样呢?生 1:我和我的好朋友相处得很好。
生 2:有时候和爸爸妈妈会有一些小矛盾。
师:那为什么会有矛盾呀?生 2:可能是想法不一样吧。
师:嗯,这很正常。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和他们相处呢?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师:谁来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呀?生 3:要互相理解。
生 4:要多沟通。
师:非常棒!互相理解和多沟通确实很重要。
那还有呢?生 5:要学会包容。
师:没错,包容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
(讲故事)从这个故事里,大家能学到什么呢?生 6:要互相帮助。
师:对呀,互相帮助能让我们的关系更亲密。
那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互相帮助的经历呀?(学生分享经历)师:很好,那大家再想想,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让我们“像一家”呢?生 7:一起做游戏。
生 8:互相鼓励。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让我们都像一家人一样。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相处的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地。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与父母沟通
《如何恰当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说课稿课题分析: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期,内心逐渐产生一种要自己支配生活和学习的欲望,而父母则希望在各方面指导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若不加以及时、妥善的引导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因此,设计此课,希望通过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和学习,学会理解、宽容父母,做到了解父母,关心父母,不要回避父母。
平时要与父母多沟通,让父母知道你的想法。
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多观察,多倾听,注意沟通的方式,尊重父母。
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爱子心情,用温和、委婉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想法,恰当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的分析、归纳,让学生掌握一些符合自身特点的、实效性较强的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途径,从而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彼此理解,构建和谐家庭,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2、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子心情,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知道“爱”是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重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情景体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问题: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问题:每次放学回家,你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目的:调动气氛和渐入主题)事例情景:阅读短文,思考问题:她看起来是个完美的母亲我来自一个单亲的家庭。
我的妈妈声音温和、柔美,眼中笑意盈盈,似乎没有任何指责和她有关系。
她从不愿从我的恐惧和孤独中发现问题。
她觉得我什么也不缺:有一个伟大而勇敢的母亲,为了孩子而终身没有改嫁,善良、高尚,令所有的人称道。
所以,她需要我无止境地陪伴。
我不敢让自己讨厌她,因为她看起来是如此完美,看起来是如此爱我。
但是,我心里涌动着走出这个家庭的狂潮。
想一想:文中的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吗?孩子爱母亲吗?(假设学生回答:A、爱。
问:为什么主人公说“看起来是个完美的母亲?母亲知道孩子的心事吗? B、不爱。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际关系,提高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课《快乐人生从心开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持积极心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第八课《做情绪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第九课《我和你》: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人际关系,提高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游戏等。
2. 确定课堂活动的场地和所需器材。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和困惑。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游戏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课后与学生交流、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变化,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增强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适应不同的环境。
七、教学内容1. 第十一课《发现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树立自信心。
2. 第十二课《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增强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3. 第十三课《适应新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适应不同的环境。
八、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我爱我家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提醒我早起上学
☆ 教我整理书桌、收拾卧室
☆ 关心我的饮食、睡眠情况
☆ 加强与我老师的沟通
☆ 注重我的特长发展
☆ 为我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 陪我锻炼身体
☆ 教我制定计划
☆ 督促、陪同我写作业
☆ 提供专属我个人的活动空间
回忆一下,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与家人 最有爱的、最温馨的场景是什么时候?在哪 里?你们一起做了什么?当时的心情如何? 你和家人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尽可能让画 面足够清晰。
— 分享 时 间—
谢谢你的参与
—课堂公约—
— 雨点变奏曲—
我爱我家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PART 01
认识我家
—家庭天气预报 —
天气
பைடு நூலகம்事件
如: 与家人一起出门旅游
如: 跟父母意见不同
如: 考试考砸了
如: 得奖了
——沟家通庭的天障气碍预—报—
小组讨论: 1.你更喜欢家里的哪种天气呢? 为什么? 2.每种天气对你的家庭有什么意义呢?
—细数家人 的爱—
☆ 规定我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 带我去我想去的地方
PART 02
守护我家
—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
—小组分享—
—分享 时 间—
— “非暴力沟通 ”—
当我看到/听到/观察到
;
我感到
;
因为我需要
;
我希望
。
— “非暴力沟通 ”—
PART 03
我爱我家
— 想 象放松练 习—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
4. 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讲: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态度,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2. 第八讲:做情绪的主人教学要点:(1)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4. 第十讲:理解父母,和谐相处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角色,理解父母的关爱。
(2)培养学生与父母和谐相处,学会沟通与交流。
5. 第十一讲:与同学携手共进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伴关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2. 辅助材料:案例、图片、视频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七讲:认识自我,悦纳自我(2课时)2. 第八讲:做情绪的主人(2课时)4. 第十讲:理解父母,和谐相处(2课时)5. 第十一讲:与同学携手共进(2课时)七、课后作业2. 设计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培养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面对家庭矛盾和问题,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意义:介绍家庭的基本功能,如情感支持、生活照顾、教育引导等。
2. 家庭成员的角色:分析家庭成员在不同角色中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
3. 家庭沟通技巧:教授有效的沟通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4. 家庭矛盾与解决:分析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教授解决矛盾的方法,如妥协、沟通、寻求专业帮助等。
5. 家庭珍惜与感恩: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培养感恩的心态,如表达对家人的爱意、参与家庭活动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的意义、家庭成员的角色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庭矛盾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解决矛盾。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沟通技巧、家庭珍惜与感恩等话题,促进学生互动。
4. 实践活动法:设计家庭角色扮演、家庭互动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感情。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沟通技巧、合作精神等。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家庭角色扮演、家庭互动游戏等。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家庭沟通日记、家庭感恩信等,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5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六、教学活动【家庭意义探讨】活动目的: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通过观看家庭主题的短片或讨论家庭照片,让学生分享家庭对自己的意义。
活动步骤:1. 播放短片或展示家庭照片。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的感受和看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他们成长的影响。
【家庭成员角色扮演】活动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培养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家人,培养家庭责任感。
4. 提高学生应对家庭矛盾和压力的能力,促进家庭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重要性:介绍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我在家庭中的角色:讨论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庭成员的期望。
3. 家庭沟通技巧: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
4. 家庭责任:探讨学生在家庭中的责任,如何承担和履行这些责任。
5. 家庭和谐:分析影响家庭和谐的因素,学习如何维护家庭和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学生在家庭中的角色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庭矛盾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家庭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沟通技巧、家庭责任等问题,分享经验。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 设计角色扮演剧本,让学生参与表演。
3. 准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家庭观念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家庭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3. 角色扮演表演:评价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效果。
4. 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家庭观念的认知变化,以及家庭沟通状况的改善。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
2. 讲解家庭的重要性:阐述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
3. 讨论我在家庭中的角色: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经历,讨论家庭成员的期望。
4. 学习家庭沟通技巧:介绍有效的沟通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5. 探讨家庭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如帮助家务、关心家人等。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第一章:认识家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家庭的定义和组成: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等。
2. 家庭的功能:情感支持、物质供给、教育培养等。
教学活动:1. 观看家庭组成和功能的视频资料。
2. 分组讨论家庭对自己的意义。
3. 分享自己对家庭的感受和期望。
第二章:家庭成员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珍视家庭关系,积极沟通,和谐相处。
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等。
2. 家庭沟通技巧:倾听、表达、理解等。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2. 小组讨论如何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3. 分享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时光。
第三章:家庭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文化的内涵。
2.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家庭文化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家庭文化的内涵:家庭教育、家庭传统、家庭价值观等。
2. 家庭文化的传承:传统节日、习俗、家风等。
教学活动:1. 调查了解自己家庭的文化传统。
2. 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家庭文化。
3. 分享自己家庭的文化特色和故事。
第四章:家庭责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2. 培养学生承担家庭责任,为家庭贡献力量。
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的责任: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
2. 承担家庭责任的方式:家务劳动、关心家人等。
教学活动:1. 讨论家庭成员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2. 制定家庭责任分配计划,共同执行。
3. 分享自己在承担家庭责任中的成长和收获。
第五章:家庭和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营造和谐家庭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家庭和谐的意义:家庭成员幸福、关系稳定等。
2. 营造和谐家庭的方法:相互尊重、包容、沟通等。
教学活动:1. 观看家庭和谐与不和谐的案例视频。
2. 分组讨论如何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第一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活动设计:1、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在社会中,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矛盾的存在,家庭也不例外。
通过填写“家庭写真”问卷和小记者的采访,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认识到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难免的,是很普遍的。
2、通过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一些影响家庭和谐、引起家庭冲突的原因,并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3、通过共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家是爱的港湾,只要对家人充满爱心,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
4、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日趋增多,家庭问题也不断涌现。
相当一部分家长日夜操劳,给儿女吃好的,穿好的,过份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学习好,考上大学就行。
不少学生在家里除了学习之外,对家务事不屑一顾,连“举手之劳”都没干过,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这与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
通过短剧表演,启发学生体验学生父母的辛劳和苦心,向父母奉献爱心。
辅导目的:1、了解自己的家庭,认识自己与家的关系。
2、认识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
3、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4、学会体谅父母,用行动表达爱心。
辅导方式:1、讲述与讨论。
2、小记者采访。
3、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
4、自我表述。
辅导前准备:1、通知学生收集有关描写“家”的语句,每个同学准备三句,越多越好。
2、挑选四个小记者,准备对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有关家庭冲突的采访。
3、准备三至四个贴近学生家庭生活的情境,让几个同学编排小品表演。
4、给每个同学准备一份“家庭写真”问卷。
辅导时间:二课时辅导场地:教室辅导步骤:(一)教师讲述:提到家,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倍感温馨。
家到底是什么呢?现在的你也许这样认为:在家中得到满足和幸福的时候,家是乐园;每当与家人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家又成了牢笼。
不管是乐园还是牢笼,家是我们一生都难以割舍的地方。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家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二)每个同学写三句以上有关“家”的句子。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一、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培养学生与家庭成员的良好沟通技巧,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关爱。
3. 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港湾,是情感的依托。
2. 家庭角色: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学会担当。
3. 家庭沟通:培养学生与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技巧,增进彼此的了解。
4. 家庭冲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维护家庭和谐。
5. 家庭关爱:教育学生关爱家庭成员,传递家庭温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家庭角色、家庭沟通、家庭冲突和家庭关爱等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家庭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关系和沟通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家庭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家庭话题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家庭角色、家庭沟通、家庭冲突和家庭关爱等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家庭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庭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家庭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6. 总结:总结家庭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和沟通。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如何更好地担当起这些责任。
2. 尝试与家庭成员进行有效沟通,记录沟通的过程和感受。
3. 分析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思考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维护家庭和谐。
4. 写一篇关于家庭关爱的感悟文章,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家庭角色和责任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冲突处理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我与家》课后反思与收获
心理健康教育《我与家》课后反思与收获本课题主要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参与。
从儿童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照片来介绍家人,亲切、直接,让学生感受家的温馨。
教育学生学会帮家人做事,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人的事情帮着做。
”
教学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故事时都显得很开心。
在课前教师对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情况都比较了解,特别是单亲的家庭,要注意避免伤害儿童的情感,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灵活地创设课堂情境。
所以在课堂上要注意学生的言行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情绪的影响,尽量避免出现学生相互攀比家庭条件和父母情况。
本课还有不足之处,本来设计了一个画一画“我的家”环节,但由于时间把握得不好,所以没有把这一环节用上。
在最后的环节里我设计了让孩子说说父母怎样爱他们的,但是一年级学生识字少,胆子也比较小,达不到老师想要的效果。
还有就是一年级学生定性较差,比较活泼好动,爱说话。
课堂纪律方面控制的不是很好。
所以我想,一节好课,应该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游刃有余地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水平,灵活多变的机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让自己在课改的征途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初中生家庭关系心理辅导《我们的家》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家庭关系心理辅导《我们的家》优质课教案导言家庭作为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家庭关系方面的问题。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初中生家庭关系心理的引导,帮助学生们建立积极和谐的家庭关系。
教材选取我们选取了《我们的家》这篇课文作为教材,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及对家庭关系的探讨。
教学目标1.认识家庭这一社会基本单位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探讨家庭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理解,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教学内容和方法内容1. 认识家庭的重要性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环境,研究到家庭的种类、家庭成员的角色以及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探讨家庭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家长忙于工作、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冲突等,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 建立和谐家庭关系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方法1. 课堂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感受到家庭生活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沟通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别人的声音,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家庭关系心理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以及能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结语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希望通过本次教育活动,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家庭关系心理的认识和理解,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实现全面发展。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2.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学会与家人沟通、交流,处理家庭关系。
3.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家庭角色,履行家庭责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意义:介绍家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家庭沟通技巧:教授学生有效的家庭沟通方法,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 家庭责任:培养学生承担家庭责任意识,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义务。
5. 家庭和谐:探讨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的意义、家庭关系、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家庭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沟通、家庭责任等主题,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家庭场景,扮演不同角色,提高实际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案例资料、讨论题目等。
2. 安排适当的教学场地,便于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积极性。
2.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家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家庭关系、沟通技巧等方面的体会和改进意见,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六、教学内容1. 家庭价值观:探讨家庭价值观的传承与塑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2. 家庭规矩与礼仪:教授家庭规矩和礼仪知识,培养学生遵守家庭规范的良好习惯。
3. 家庭危机处理: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可能面临的危机,教授应对策略,增强家庭抗风险能力。
4. 家庭教育:分析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5. 家庭与学校:强调家庭与学校在学长过程中的合作与互动,促进家校共育。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成长中的家》教学设计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成长中的家》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能力目标: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感恩父母,共同建立和谐家庭。
二、学习重难点难点: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
重点:学会与父母沟通,感恩父母,共同建立和谐家庭。
三、新课导入利用学生对“家”的英语单词“family”意义的新解——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用视频《爱的方程式》来导入本节新课。
通过视频中主人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家的认识不同,对父母的爱的理解不同,向学生提问: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对家的感觉,引发学生对“家”的一次情感共鸣。
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经过了三个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时期,借用这三个时期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在不同的阶段,每个人对家有不同的感受,蹒跚学步时,家是港湾;童年快乐时,家是乐园;那么,在青春期,大家对家的认识又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过渡,使得学生对“家”的意义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
从而引出本节课——成长中的家。
四、新授课(一)第一篇章春意盎然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赋予了家不同的意义。
无论它代表了什么,它都如一根风筝线一般,将高飞的我们牢牢的系住。
作为家庭的核心成员,父母和我们为这个家庭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但是,你真的了解你的父母吗?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家,走近父母。
活动设计:你知道吗?设置八个问题1、妈妈的生日是; 2、妈妈最爱吃的水果是;3、妈妈最爱吃的菜是;4、妈妈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 5、爸爸最擅长的运动是;6、爸爸的鞋码是;7、爸爸的偶像是;8、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是?学生回答结束之后,问题反转,可根据情况在现场提问家长(有孩子的家长),将上面问题的主语换成“孩子”,询问父母关于孩子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调查,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看到,孩子对父母的了解不够深,而父母对孩子的情况掌握较清楚。
这样鲜明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父母一直在用自己无私的爱包围着我们,从未改变,而我们对父母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家活动设计:1、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在社会中,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矛盾的存在,家庭也不例外。
通过填写“家庭写真”问卷和小记者的采访,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认识到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难免的,是很普遍的。
2、通过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一些影响家庭和谐、引起家庭冲突的原因,并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3、通过共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家是爱的港湾,只要对家人充满爱心,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
4、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日趋增多,家庭问题也不断涌现。
相当一部分家长日夜操劳,给儿女吃好的,穿好的,过份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学习好,考上大学就行。
不少学生在家里除了学习之外,对家务事不屑一顾,连“举手之劳”都没干过,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这与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
通过短剧表演,启发学生体验学生父母的辛劳和苦心,向父母奉献爱心。
辅导目的:1、了解自己的家庭,认识自己与家的关系。
2、认识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
3、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4、学会体谅父母,用行动表达爱心。
辅导方式:1、讲述与讨论。
2、小记者采访。
3、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
4、自我表述。
辅导前准备:1、通知学生收集有关描写“家”的语句,每个同学准备三句,越多越好。
2、挑选四个小记者,准备对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有关家庭冲突的采访。
3、准备三至四个贴近学生家庭生活的情境,让几个同学编排小品表演。
4、给每个同学准备一份“家庭写真”问卷。
辅导时间:二课时辅导场地:教室辅导步骤:(一)教师讲述:提到家,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倍感温馨。
家到底是什么呢?现在的你也许这样认为:在家中得到满足和幸福的时候,家是乐园;每当与家人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家又成了牢笼。
不管是乐园还是牢笼,家是我们一生都难以割舍的地方。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家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二)每个同学写三句以上有关“家”的句子。
(三)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家庭写真”问卷,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使学生从了解家人的个性及贡献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逐步学会对家人表示感激,为家庭作些奉献。
附:家庭写真(1)我父亲的生日是,他性格,爱好是。
父亲在家中担负等家务,他是个的人。
(2)我母亲的生日是,他性格,爱好是。
母亲在家中担负等家务。
她是个的人。
(3)我的生日是,我性,爱好是。
我在家中担负等家务。
父母对我的期望是。
(4)我认为对家贡献最大的人是,享受最多的人是。
(5)我与父母和睦相处的时候(多于,少于)不和的时候。
(6)我与父母争吵或冲突的原因往往是。
(7)我的存在给父母的欢乐(多于,少于)给父母的负担。
(8)做完以上的填空,我对家的反应是。
教师启发学生感激父母,向学生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从父母那里得到许多,如放学回家有饭吃,衣服旧了有新的换,开学要交学杂费……提供这一切的父母不容易啊!我们千万别以为这一切都是随手可得和理所当然的。
当父母全力为孩子付出的时候,也十分在意孩子的反应,我们不要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
(四)教师讲述:从同学们填写的“家庭写真”看,每个人都有与父母不和的时候,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
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难免的,是很普遍的。
与父母有冲突是我们长大了的标志之一,我们既不要忌讳它,同时又要积极想办法解决。
(五)小记者采访1、四个小记者分组进行采访,了解各人与父母有哪些冲突,由什么原因引起。
2、小记者交流采访结果,归纳产生冲突的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父母过于唠叨。
(2)父母过于专横,对孩子干涉多。
(3)父母按自己的愿望来塑造孩子,总是对孩子不放心,甚至监控孩子的行动。
(4)孩子不愿做家务。
(5)孩子贪玩,放学不按时回家。
(6)孩子经常与同学长时间电话倾谈。
(7)孩子看电视过多,影响学习。
(8)孩子学习得过且过,考试成绩不理想,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六)孩子与父母冲突的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
由几个同学按事先准备好的情境需要认真扮演。
全体同学针对情境中的情况进行讨论,归纳出解决矛盾的步骤与方法。
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情境中的人物冲突是什么?自己与哪一种情境相似?2、各种情境中人物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3、解决冲突有哪些方法?(重点)4、哪些方法是双方可以接受的?5、哪些方法是双方都无法接受的?[例]情境一:某学生的房间。
桌子上堆满各种书、资料、文具,床上被子、毛巾乱成一团。
该生因找一本参考书正在着急地乱翻。
这时母亲进入房间,指责该生懒,平时不收拾东西,双方发生冲突。
情境二:晚上,墙上的挂钟时针已指向九点,某学生仍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此时已临近段考。
父母催促该生做作业和复习功课,该生充耳不闻,父母忍不住唠叨几句,双方发生冲突。
情境三:某学生的父母读中学时遇上“文革”,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全力以赴关照孩子,希望他将来考上大学。
但该生平时得过且过,每次考试成绩均在60-70分之间,有时甚至不及格。
常因成绩不好与父母发生冲突。
情境四:某学生从初三开始感到回家成了一种负担,一想到进了家门举手投足都要受父母的监控就心烦不安。
该生父母是勤奋的知识分子,总是按他们的想法来塑造孩子,反对孩子看与考试无关的课外书和电视电影,禁止孩子与同学聚会等等。
某天晚上,该生下晚自习回到家后即安静地在房间里写日记。
母亲探头探脑地走进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往日记本上瞟了几眼,扔下一句话“时间不早了,该干正经事了”。
父母的过分操心和干涉,使该生感到讨厌、无奈和压抑,常和父母发生冲突。
教师结合学生的表演和讨论向学生强调:一般来说,在孩子与父母的冲突中,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的。
正如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由于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不同,思想感情不一致,两代人意见不同发生冲突是极平常的事。
父母往往由于自身的经验,习惯于坚持自己的看法,作为儿女,应仔细分析父母与自己冲突的原因,对于正确的意见应该接受,对于不正确的意见应心平气和地解释。
如果我们能主动承认错误或忍父母一时之气,等父母气消之后再主动与父母商量解决矛盾的办法,通过恰当的方式让父母更多地了解和理解我们,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在家中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作为儿女,应做到以下几点:(1)体谅父母的苦心。
(2)用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用理解抚慰父母的烦恼和忧愁。
(3)多与父母交谈,让父母感受到爱的回赠。
(4)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原谅父母的过错。
记住:只要对家人充满爱心,任何矛盾都可以化解。
(七)体现父母辛劳的短剧表演。
由几个同学按事先准备好的情节站在父母的角度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再现父母为孩子付出的辛劳。
全体同学体验父母理家的难处,交流感情。
[例]情节一:做教师的母亲从早上6:00起床,操劳一日三餐,上班、料理家务、关照孩子,直至晚上9:30才开始备课,改作业。
情节二: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舍得付出一切,而自己则一切从简。
(为孩子买学习用品、资料、请家教,选择好的学校,给孩子买新衣新鞋……等;自己多年未添置新衣,舍不得外出旅游……等)教师归纳: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温馨和睦。
在“我与家”这一课结束前,我提醒同学们好好珍惜自己的家,千万别只顾从家中索取而忘了向家人奉献。
家是很具体的,假如一个妈妈既不操持家务,又不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就会怀疑她是否爱家。
我们大家也是一样的,假如你天天只会从父母那里要这要那,不断地索取,而从来不会体谅父母的苦心,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能说你是爱家的吗?肯定不能。
如何爱家,如何回报父母呢?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爱家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落实到行动。
最后我祝愿同学们家家和睦,人人幸福。
(八)小记者朗诵我与家家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一日之中,我们的胃在这里得到满足,我们的心灵也在这里得到满足。
家不仅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之处。
家是一部书,当你打开它仔细阅读时,会感到五彩缤纷、回味无穷。
家是港湾,当你累的时候,让你停泊、休息;也是人生旅途上的加油站,当你遇到困难、受到伤害时,给你加油、充气,让你重新鼓起生命的风帆。
家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春天,充满温馨与希望;夏天,充满热烈与沉重;秋天,充满收获与祥和;冬天,充满宁静与缅怀。
家是一条温暖的河,平时风平浪静缓缓流淌,当生活的变故激起浪花时,它就会调整流向,给我们乘风破浪的力量。
家是实现渴望的地方,人生不能没有渴望,有了温暖的家来烘托,我们就会放飞渴望,兑现渴望。
家永远是我们心中的驿站,既能让我们遮风避雨,又能送我们扬帆远航。
爱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孩子的乐园,是爱的中心地。
我们心灵中最美好的愿望都环绕着这个中心地。
家会随心一起走,无论是飞越了天涯或是走过了海角,只要轻轻回头,就会看见我可爱的家。
在可爱的家庭中,在人生的四季中,我们正处在岁月的春天。
为了演好“我与家”这部人生喜剧,需要把爱心带进子女这个角色,给养育我们的父母送去一份份温馨和希望。
补充活动:1、落实“爱家计划”。
中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加,对家长的贡献和自己应该报答父母的道理很容易认识,但他们往往会只说不帮。
所以本课不仅要求学生订“爱家计划”,还要落实到位,进行小结和评比。
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
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样的爱家行动是值得肯定的,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2、请家长到校座谈。
把同学们收集的有关描写“家”的语句及填好的“家庭写真”给家长看。
从家长方面了解家庭冲突和矛盾。
要求家长不要过份溺爱孩子,要让孩子吃点苦,同时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过份干预儿女,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儿女的未来。
此外,请家长协助督促孩子完成“爱家计划”。
教师协助家长及时调整不恰当的期望值。
建议: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不同的家庭里,课前应先做好调查,尤其要注意家庭关系较紧张的以及单亲家庭的学生,避免伤害有家庭阴影的学生。
在对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以及讨论、表演时,要给予学生“放弃”的权利,切不可勉为其难,不要强求人人都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