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元素周期律(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课件(共18张PPT)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5时22分41秒17:22:419 November 2021
√D.F->Na+>Mg2+
K+<Cl-<S2-
知识点二、电离能
1、概念(阅读课本P17)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
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用符号I1表示,单位:kJ/mol 从一价气态基态正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 要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符号I2
电离能
思考与探究
因为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一电离能 较小,以后再失去电子都是能级较低的电子,所需要的 能量多;同时失去电子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 的引力更强,从而电离能越来越大。
看逐级电离能的突变。
对点演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第3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从左到右呈现递增趋势(最小的是碱金属)
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反常现象 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最大的是稀有气体的元素:He 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K< Na< Mg
小结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主族从左到右逐 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二)电离能周期性变化
(1) 同周期元素,I1 呈波动性递增趋势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5时22 分41秒下午5时22分17:22:4121.11.9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探究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3、电负性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1、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2、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3、电负性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复习法、延伸归纳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1. 可以以问题思考的形式复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 对于电离能和电负性概念的教学,应突出电离能、电负性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
在了解电离能概念和概念要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元素电离能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第一单元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件
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 变化——元素周期律
1、原子半径(r)
(1)共价半径rc:单质分子中,共价 单键结合的两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2)van der Waals半径rv:单质分子 晶体中相邻分子间两个非键合原子核 间距离的一半 (3)金属半径是指金属单质的晶体 中相邻两个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同理
例如:
E+ (g) - e- E 2+ (g)
I2
Li(g) e Li (g)
2 3
I1 520.2kJ mol
1
Li (g) e Li2 (g)
I 2 7298 .1kJ mol1
1
Li (g) e Li (g) I3 11815 kJ mol
S区
p区 d区
ⅠA、ⅡA
ns1-2 ns2np1-6
ⅢA~ⅦA和零族
ⅢB~ⅦB和Ⅷ族 (n-1)d1-9ns1-2
ds区 ⅠB、ⅡB
(n-1)d10ns1-2
f区 镧系和锕系(n-2)f0-14(n-1)d0-2ns2
4、过渡元素
①全部副族元素都称为过渡元素。包括d区、ds 区和f区的元素。其中镧系和锕系元素称为内过 渡元素 ②过渡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除钯外都 只有1~2个电子,所以它们都是金属元素。 ③它们的(n-1)d轨道未充满或刚充满,或f轨道也未充 满,所以在化合物中常有多种氧化值,性质与主族元 素 有较大的差别。
IA 1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VIIIA
2
3 4 5 6 7 IIIB IVB VB VIB VIIB VIIIB IB IIB
高中化学选修3目录
第1课时 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第2课时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1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 范德
华力和氢键 第2课时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
酸分子酸性 章末整合提升 章末达标测试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 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第三节 金属晶体 第四节 离子晶体 章末整合提升 章末达标测试
化学
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能层、能级和构造原理 第2课时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元素周节 共价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3.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5.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要点精讲一.晶体常识 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
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中学中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二.四种晶体的比较2.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3)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4)分子晶体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5)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的(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种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要点精讲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2课时课件
可见光波长780nm—350nm
课堂练习
3.(2017·全国卷Ⅰ)元素K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
射波长为_A_______nm(填选项字母)。
A.404.4
B.553.5
C.589.2
D.670.8
E.766.5
根据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中紫色的波长最小,约为 380~440nm,故选A。
一、原子结构
5.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 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2)基态与激发态
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 变为激发态原子。
基态 原子
课堂练习
4.下图是锂、氦、汞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其中图_①__③__⑤__是原 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时的吸收光谱,图_②__④__⑥__是原子由激发态 转化为基态时的发射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不 同,请在下图中用线段将同种元素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连接。
课堂练习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基态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3p1 C.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将能量以光能 的形式释放出来 D.甲物质发出的白光通过低温的乙物质蒸气可得到甲物质的吸 收光谱 甲物质发出的白光通过低温的乙物质蒸气可得到应是乙
氢原子的电子运动
图中 表示原子核,一个小黑点代表电子在这里 出现过一次
氢原子的电子运动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模板.doc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 s 、p、d、f ,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 s 、p、 d、f 。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 p、 d、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 1、 3、5、 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2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 ( n:能层的序数)。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 E(4s)、 E(4d)> E(5s)、 E(5d)>E( 6s)、E( 6d)>E( 7s)、E(4f )>E( 5p)、E( 4f )>E( 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 ns<( n-2 )f <(n-1 )d <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层不超过8 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 个电子。
(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人教版 高二化学 选修3 第1章 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共68张PPT)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2.纵列:问题2
每个纵列的价电子构型和 它们的族序数有什么联系?
➢18个纵列; 相等【除零族元素He(1s2)外】
主族:价电子层为ns或ns np型,价电子为最外层 电子 副族:价电子层一般出现d、f原子轨道等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3. 周期表的区域划分:问题3
S区:2列(IA、IIA) 纵列数: d区:8列(IIIB---VIII)
元素性 金属元 非金属 金属元素
质特点 素
元素
IB、IIB (n-1)d10ns1-2 金属元素
d、ds、f 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 P 区。 主族主要含 s、p 区,副族(过渡元素)主要含 d、ds 区。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科学探究:六个问题
1. 横行:问题1 七个周期; 2,8,8,18,18,32种,不完全; 最外层的排布式的通式为ns1 ns2np6; 因为第一周期只有1s能级,电子排布式只能为1s2
10Ne
价电子排布 2s22p6
Na
11
3
K
19
4
Rb
37
5
Cs
55
6
3s1
18Ar
4s1
36Kr
5s1
54Xe
6s1
86Rn
3s23p6 4s24p6 5s25p6 6s26p6
每周期,电子排布最外层总是从1个到8个,元素从碱金属到稀有气体。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呈 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 外围电子层排布重复出现从ns1 到 ns2np6 的周期性变 化。
4. 族:问题4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案]]高二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全册教案正式版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教案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 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课前预习:1、对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按能量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能层数相对应;同一能层里,能级的能量按的顺序升高,即 E (s)v E (p)v E ( d)v E (f)。
2、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n越小的电子层能量。
同一电子层中,各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次序学习过程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复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思考〗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2、能层与能级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台匕冃匕层K L M N O台匕冃匕级1s2s 2p3s 3p 3d4s 4p 4d 4f最多电子数2 2 6 2 6 1026 10 14各能层电子数28183250(1)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2)任一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3)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3、构造原理电子所排的能级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1 —36号) 见p 6[案例练习]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 6sB.2dC.3fD.7p2、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A. s能级B.p 能级C.d 能级D.f能级3 、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1)1s,3d (2) 3s,3p,3d (3)2p,3p,4p4、请根据构造原理,写出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N (2) Ne(3) 29CU(4) Ca[课后作业]1、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 Al 1s 22s22p63s23p1 B . & 1s 22s22p6+ “ 2^ 2^ 6 2^ 2^ 2C. Na 1s 2s 2pD. Si 1s 2s 2p2、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层或能级的能量,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1 ) E3S E2S E4S E1S, ( 2) Ei S E 3d E 2P E 4f。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教学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a. 原子符号: AzX A zb. 原子结构示意图:c.电子式:d.符号表示的意义: A 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2e-微粒8e-微粒10e-微粒18e-微粒2.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2)结构:各周期元素的种数 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第一周期 2 2第二周期810第三周期8 18第四周期18 36第五周期18 54第六周期32 86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26 118②族族序数罗马数字用表示;主族用 A表示;副族用 B 表示。
主族 7个副族 7 个第VIII族是第8、9、10纵行零族是第 18 纵行阿拉伯数字:1 2 3 45 6 7 8罗马数字: I II III IVV VI VII VIII(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②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数(4)元素族的别称:①第ⅠA族:碱金属第ⅠIA 族:碱土金属②第ⅦA 族:卤族元素③第0族:稀有气体元素3、有关概念:(1)质量数:(2)质量数()=()+()(3)元素:具有相同的原子的总称。
2020届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教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含答案
1.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
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2.了解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
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理解元素原子半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4.了解元素的“对角线规则”,能列举实例予以说明。
细读教材记主干1.元素的周期序数与原子结构有何关系?如何确定主族元素的主族序数? 提示:周期序数=电子层数=能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
2.每一周期(第一周期除外)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外围电子排布从 n s 1――→递增n s 2n p 6(He 为 1s 2)。
3.各区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
s 区:n s 1~2;p 区:n s 2n p1~6;d 区:(n -1)d1~9n s 1~2;ds 区:(n -1)d 10n s1~2。
4.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提示:(1)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价:+1―→+7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5.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变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 族与第ⅢA 族、第ⅤA 族与第ⅥA 族之间出现反常。
6.电负性是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的。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
[新知探究]1.元素周期系(1)碱金属和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对比周期碱金属价电子排布稀有气体价电子排布二锂2s1氖2s22p6三钠3s1氩3s23p6四钾4s1氪4s24p6续表周期碱金属价电子排布稀有气体价电子排布五铷5s1氙5s25p6六铯6s1氡6s26p6每一周期从碱金属元素开始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价电子排布从n s1递增到n s2n p6,结论但元素周期系的周期不是单调的,每一周期里元素的数目并不总是一样多①形成②原因: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2019-2020人教版化学选修3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课件PPT
[答案] C
栏目导航
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 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3->D->B+>A2+ 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B>D>C
栏目导航
C [A2+、B+、C3-、D-这 4 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在元 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栏目导航
(2)衡量标准 电负性是由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的,他以氟的电负性为 4.0 作为相对 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 (3)递变规律(稀有气体不计)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
栏目导航
(4)应用:判断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强
6.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例: 比较 r(K+)与 r(Mg2+)可选 r(Na+)为参照:r(K+)>r(Na+)>r(Mg2+)。
栏目导航
1.下列有关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错误的是( )
A.K>Na>Li
B.Na+>Mg2+>Al3+
C.Mg2+>Na+>F-
D.Cl->F->F
栏目导航
电离能及其应用 1.第一电离能(I1)的变化规律 (1)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呈现的是一种趋势,ⅡA 族和 ⅤA 族元素会出现反常变化,通常同周期Ⅱ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ⅢA 族元素高,Ⅴ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ⅥA 族元素高,这是因为ⅡA 族、 ⅤA 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是 ns2、ns2np3,np 能级是全空或半 充满状态,原子较稳定,第一电离能较大。 (2)同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1.2.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
(人教版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情景导入】元素的性质跟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相应的关系,所以要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首先得研究元素周期表。
本节课我们将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做进一步探究。
【板书】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板书】活动一、周期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思考】阅读教材P13页内容,根据构造原理和碱金属元素原子电子排布式特点,思考元素周期系的形成及原因是什么?【交流1】碱金属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教材P13页:【投影】碱金属原子序数周期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锂 3 二1s22s1或[He]2s1钠11 三1s22s22p63s1或[Ne]3s1钾19 四1s22s22p63s23p64s1或[Ar]4s1铷37 五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1或[Kr]5s1铯55 六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6s1或[Xe]6s1【交流2】(2)周期系的形成: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每到出现碱金属,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逐渐增多,最后达到8个电子,出现稀有气体;然后又开始由碱金属到稀有气体,循环往复形成了周期系。
【交流3】(3)原因: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投影】【讨论1】(1)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划分的关系是什么?【交流1】①根据构造原理,将能量相近的能级分为一组,按能量由低到高可分为七个能级组,同一能级组内,各能级能量相差较小,各能级组之间能量相差较大。
【交流2】②每一能级组对应一个周期,且该能级组中最大的能层数等于元素的周期序数。
【交流3】③周期的划分取决于元素原子的能层数(电子层数),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能层数(电子层数)相同。
【讨论2】元素周期系中各周期所含元素种类的变化规律是什么?【交流】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在能级里的填充顺序遵循构造原理;元素周期系的周期不是单调的;每一周期里元素的数目并不总是一样多,而是随周期序号的递增渐渐增多,同时,金属元素的数目也逐渐增多。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目录全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归纳与整理
PS:这本书是高二下学期所学:该书都是难点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教材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1脂肪烃
2芳香烃
3卤代烃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化学1》教材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1醇酚
2醛
3羧酸 酯
4有机合成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1油脂
2糖类
3蛋白质和核酸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2.2元素周期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①Cl<Cl-<Br- ②F-<Mg2+<Al3+
③Ca2+<Ca<Ba ④S2-<Se2-<Br-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③和④
D.①和④
【解析】 同种元素: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 则半径:Cl<Cl-,Ca2+<Ca。①Cl-、Br-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 子层数依次增多,所以离子半径:Cl-<Br-,①正确;②Al3+、Mg2 +、F-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减小,则离子半径: Al3+<Mg2+<F-,②错误;③Ca、Ba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 数依次增多,则半径:Ca<Ba,③正确;半径应为 Se2->Br-,④ 错误。
特别注意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要做到“三看”。一看电子层数,最外 层电子数相同时,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核电荷数,电子层数 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三看电子数,前两项均相同时, 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元素的电离能 1.第一电离能 (1)每个周期的第一个元素(氢和碱金属)第一电离能最小,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周期中自左至右元素的 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 (2)同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2e- 3.M(g)――→M2+所需的能量是否是其第一电离能的 2 倍? 【提示】 应远大于其第一电离能的 2 倍。因为首先失去的电 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一电离能最小,再失去的电子是能级较 低的电子,且失去电子后离子所带正电荷对电子吸引力更强,从而 使电离能越来越大。
三、电负性 1.键合电子和电负性的含义 (1)键合电子 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__化__学_键___的电子。 (2)电负性 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_键__合__电_子__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 越大的原子,对__键__合_电__子____的吸引力___越__大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元素周期律(二)一、电负性1.有关概念与意义(1)键合电子: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
(2)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3)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作为相对标准。
2.递变规律(1)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2)同主族,自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应用(1)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①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元素越活泼。
(2)判断元素的化合价①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值。
②电负性数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
(3)判断化合物的类型如H的电负性为2.1,Cl的电负性为3.0,Cl的电负性与H的电负性之差为3.0-2.1=0.9<1.7,故HCl为共价化合物;如Al的电负性为1.5,Cl的电负性与Al的电负性之差为3.0-1.5=1.5<1.7,因此AlCl3为共价化合物;同理,BeCl2也是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
特别提醒电负性之差大于1.7的元素不一定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F的电负性与H的电负性之差为1.9,但HF为共价化合物。
例1(2018·北京朝阳区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ⅠA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而ⅦA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大B.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NaH的存在能支持可将氢元素放在ⅦA族的观点【考点】元素的电负性【题点】电负性的含义及变化规律答案A解析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电负性逐渐减小,A项不正确;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B项正确;电负性越大,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C项正确;NaH中H为-1价,与卤素相似,能支持可将氢元素放在ⅦA族的观点,D项正确。
例2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元素的电负性相差大于1.7,它们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两个成键元素的电负性相差小于1.7,它们通常形成共价键。
查阅下列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判断下列化合物:①NaF②AlCl3③NO④MgO⑤BeCl2⑥CO2中(1)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元素的电负性【题点】电负性的应用答案 (1)②③⑤⑥ (2)①④解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别分析上述各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电负性的差值与1.7作比较,得出结论。
二、元素的对角线规则1.观察LiMg 、BeAl 、BSi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思考为什么它们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答案 这可以由元素的电负性得到解释:Li 、Mg 的电负性分别为1.0、1.2;Be 、Al 的电负性分别为1.5、1.5;B 、Si 的电负性分别为2.0、1.8。
它们的电负性接近,说明它们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相当,从而表现出相似的性质。
2.试写出Mg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已知Mg 与O 2、N 2、CO 2都能反应) 答案 2Mg +O 2=====点燃2MgO 、3Mg +N 2=====点燃Mg 3N 2、2Mg +CO 2=====点燃2MgO +C3.试设计实验证明BeCl 2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 将BeCl 2加热到熔融状态,不能导电,则证明BeCl 2是共价化合物。
元素的对角线规则(1)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图)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硼和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且互熔),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2)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它们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根本原因是它们的电负性接近,说明它们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相当,因而表现出相似的性质。
例3仔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铍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________化合物(填“酸性”“碱性”或“两性”),证明这一结论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周期律知识,硼酸酸性比碳酸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Mg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考点】对角线规则【题点】对角线规则及其应用答案(1)二ⅢA(2)两性Be(OH)2+2OH-===BeO2-2+2H2O,Be(OH)2+2H+===Be2++2H2O(3)弱硼的非金属性比碳弱(4)Li2O、Li3N解析(1)B是5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Be(OH)2与Al(OH)3的化学性质相似,但差别在于Be的化合价是+2价。
(3)B比C的非金属性弱。
(4)Mg在空气中与O2、CO2、N2反应得MgO、Mg3N2,将Li与Mg类比得答案。
1.正误判断(1)电负性是相对的,没有单位(√)(2)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大于1.8(×)(3)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易显负价(×)(4)电子排布为1s22s22p6的元素,电负性最大(×)(5)一般情况下,电负性相差越大的两种元素,越易形成离子化合物(√)(6)根据对角线规则,B和Mg的电负性接近(×)2.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负性越大的主族元素,其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越大B.电负性是以氟为4.0作为标准的相对值C.元素电负性越大,元素非金属性越强D.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变大【考点】元素的电负性【题点】电负性的概念及变化规律答案A解析电负性是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所以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非金属性越强。
3.(2019·泉州高二调研)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的是()A.Na K Rb B.N P AsC.O S Cl D.Si P Cl【考点】元素的电负性【题点】电负性的概念及变化规律答案D解析一般来说,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
4.利用元素的电负性不能判断的是()A.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B.化学键的类别(离子键和共价键)C.元素的活动性D.元素稳定化合价的数值【考点】元素的电负性【题点】电负性的应用答案D解析元素电负性是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键合电子能力的标度。
所以利用元素电负性的大小能判断元素得电子能力(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化学键的类别(两元素电负性差值小于1.7的一般是形成共价键,大于1.7的一般是形成离子键)、元素的活动性(电负性越小的金属元素越活泼,电负性越大的非金属元素越活泼)、元素在化合物中所显示化合价的正负(电负性大的元素显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显正价),但不能判断元素稳定化合价的数值。
5.元素的电负性(用γ表示)和元素的化合价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性质。
下表给出了14种元素的电负性:已知: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一般形成离子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一般形成共价键。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______<γ<________。
(3)请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显正价的元素:NaH:__________、NH3:__________、CH4:________、ICl:____________。
(4)表中符合“对角线规则”的元素有Be和________、B和________,它们的性质分别有一定的相似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表示Be(OH)2显两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元素的电负性【题点】元素电负性的综合答案(1)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减小(2)0.8 1.2(3)Na H H I(4)Al Si电负性值相近Be(OH)2+2H+===Be2++2H2O、Be(OH)2+2OH-===BeO2-2+2H2O解析(1)由题给信息可知,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2)结合电负性变化规律和元素周期表知,电负性大小:K<Ca<Mg,所以Ca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为0.8<γ<1.2。
(3)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正价,NaH、NH3、CH4、ICl中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分别是Na、H、H、I。
(4)“对角线规则”指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其原因是元素的电负性值相近。
题组一电负性的比较和应用1.(2019·桂林高二月考)下列对电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电负性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相对数值,不是绝对标准B.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元素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D.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固有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无关【考点】元素的电负性【题点】电负性的含义及变化规律答案D解析一般来说,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因此,电负性与原子结构有关。
2.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F>N>O B.O>Cl>FC.As>P>N D.Cl>S>As【考点】元素的电负性【题点】电负性的含义及变化规律答案D解析电负性的变化规律一般是: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