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016

合集下载

2016年中国发生的十件大事

2016年中国发生的十件大事

2016年中国发生的十件大事1、十三五规划将正式出炉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

即将从3月5日起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决胜阶段,中国将如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界高度关注。

中新网报道,去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对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划定“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贫困县全部摘帽”等发展目标,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全面二孩时代启幕2016年1月1日起,在中国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

去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

修改后的计生法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步入“全面两孩”时代。

3、G20峰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G20峰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

这将是继2014年11月举办APEC会议后,中国迎来的又一重量级主场外交。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领导人频频亮相多边外交舞台,推出一系列颇具影响的“中国方案”。

而今年即将在中国举办的G20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届时,中国将为世界经济提供哪些新思维、新动力,全球关注。

4、新版最严党纪将显威2016年1月1日起,新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正式施行,中共为8700多万党员划出的纪律“高压线”将开始显威。

去年10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布。

前者为党员树立“道德高线”,后者为全党划出“纪律底线”,被舆论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的党纪”。

5、军队改革举措渐次展开中国国防和军队新一轮改革拉开大幕。

此轮改革,着眼于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要求,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有机统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

考研政治史纲要点:三次历史巨变+两大历史任务

考研政治史纲要点:三次历史巨变+两大历史任务

考研/备考辅导2016考研政治史纲要点:三次历史巨变+两大历史任务1.“三次历史巨变”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以后的一切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它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与人民的悲惨遭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三次历史性巨变: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其中有: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

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简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简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简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华或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主权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中包括了许多王朝和朝代。

1949年,中国发生了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

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新的篇章的开启。

中国共产党(简称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国内的敌对势力,实现了中国大陆地区的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础。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中国试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建设,并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机会。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在中国建国初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思想,并主导了中国大规模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政策。

然而,在毛泽东逝世后,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变革,这些变革带来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挑战和机遇。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其快速发展也给世界带来了重大影响。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如改革开放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国内经济和国际合作。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经济不平衡、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应对这些挑战,并寻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而言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史见证了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转变。

中国在历史中走过了许多曲折的道路,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传统。

作为一个全球大国,中国继续在探索未来发展道路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新闻稿
1 2 3 4 5 6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 概括其主要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中第 (1)(2) 问均考查从材 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紧扣材料,逐条列出。题目难度
并不大,但要从材料出发。
答案 时间: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3.意义
(1)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 独立主权 的国家。
(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2)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 政权。
误区警示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
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 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 2 3 4 5 6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 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 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 2 3 4 5 6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社会主义宪法
(1)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2)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 国家性质 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
社会 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内容,确立了新中国向_______ 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3)意义 社会 ①1954年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 人民民主 原则和______
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自我测评 (教材P69)1.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国家政治建设的历 史意义。 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它的成立为中国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从此,中国开始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中

2016年中国现代史复习检测题(二)

2016年中国现代史复习检测题(二)

2016年中国现代史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栏中的表格内。

每小题2分,共52分)1.每周一学校都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3.“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

”他是()A.董存瑞 B.黄继光 C.刘胡兰 D.邱少云4.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5.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法令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央人民政府公告6.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7.“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

你知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A.公私合营的方式 B.农业生产合作化方式C.土地改革方式 D.人民公社化方式8.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

”这是因为()A.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D.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9.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是()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②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0.邮票记录着历史。

通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

通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

7、意义: (1)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 济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8、局限: (1)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 的发展。 (2)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工业建设投资增大,造成国家财 政紧张。 (3)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3、评价: 利: 1. 改革了旧的大学结构,建立起了全新的高等教育制度,使大学 和学院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 2、从分布结构、专业结构、水平结构、管理体制结构来看,院系 调整奠定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3. 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进行 统一配置,使全国有限的办学条件得以充分利用,因此院系调整提 高了办学效益。 4.有效地改善了高等院校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并由此而导致的地 区分布不均的局面,促进了内地的教育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 5. 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对新中国 的工业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D
50年代院系调整
1、原因: (1)缺乏工业建设所需的大量专门人才。 (2)实行“以俄为师”、“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3)收回国家教育主权的需要。 (4)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不均衡。 2、特点: (1)私立和教会高校退出 (2)仿照苏联模式 (3)人文社科被限制 (4)高校部分教学权利收归教育部 (5)拆散民国大学体系 (6)思想改造
二轮复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重庆市合川中学 赵维伟
考查类别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试题(海 试题(全国卷) 南卷)
24、25 23 24、25 23、24

高教社2016年历史类书目-截至20161121

高教社2016年历史类书目-截至20161121

教 材 目 录书号书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978-7-04-026776-1史学概论《史学概论》编写组978-7-04-036274-9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编写组978-7-04-038664-6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写组978-7-04-037485-8世界现代史(上册)《世界现代史》编写组978-7-04-037796-5世界现代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编写组978-7-04-043966-3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史》编写组西北大学南京大学978-7-04-041899-6考古学概论《考古学概论》编写组山东大学西北大学978-7-04-028288-7史学概论文献与资料选编张岂之瞿林东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978-7-89469-713-4史学概论智能备课系统陈春声温春来中山大学978-7-04-015441-2史学概论(附学习卡)庞卓恒天津师范大学978-7-04-031211-9中国史学史教程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26304-6西方史学史于 沛郭小凌中国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08894-6中国历史·先秦卷张岂之刘宝才等清华大学西北大学978-7-04-009511-1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张岂之王子今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978-7-04-009151-9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张岂之张国刚等清华大学978-7-04-009512-8中国历史·元明清卷张岂之郭成康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978-7-04-008895-3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张岂之陈振江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978-7-04-034093-8中国历史新编 古代史(上册)张岂之彭 林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978-7-04-035571-0中国历史新编 古代史(下册)张岂之清华大学978-7-04-034049-5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岂之杨先材清华大学中央党史研究室978-7-04-039727-7中国史简编(古代卷)安作璋山东师范大学978-7-04-039751-2中国史简编(近现代卷)安作璋山东师范大学978-7-04-023324-7大学中国史王家范张耕华华东师范大学978-7-04-028821-6中国古代史(第二版)(上下册)赵 毅赵轶峰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978-7-04-031541-7中国古代史( 上册 )(第二版 )詹子庆东北师范大学978-7-04-031542-4中国古代史( 下册 )(第二版 )詹子庆东北师范大学978-7-04-012247-3中国通史教学纲要杨希义陈 峰西北大学978-7-04-007124-5中国古代史雷依群咸阳师范学院978-7-04-031540-0中国近代史陈旭麓华东师范大学978-7-04-010202-4中国近代史 (1840-1949)王文泉刘天路山东大学978-7-04-031544-8中国近代史武吉庆河北师范大学一、历史学类专业课教材978-7-04-026302-2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马 敏彭南生华中师范大学978-7-04-028897-1中国现代史(上册)(第三版 )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28896-4中国现代史(下册)(第三版 )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10205-5中国现代史魏宏运南开大学978-7-04-007127-6中国现代史张华腾等陕西师范大学978-7-04-026303-9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版 )何 沁中国人民大学978-7-04-034885-9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程齐鹏飞中国人民大学978-7-04-007128-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吴本祥978-7-04-031539-4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上 )赵淡元西南大学978-7-04-031538-7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下 )赵淡元西南大学978-7-04-034896-5中国历史文选(上册)汝企和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34895-8中国历史文选(下册)汝企和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20556-5中国历史典籍导读(上)陈 伟武汉大学978-7-04-021874-9中国历史典籍导读(下)陈 伟武汉大学978-7-04-007126-9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张金龙978-7-04-029245-9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版)蓝 勇西南大学978-7-04-028909-1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彩色插图)张岂之西北大学清华大学978-7-04-015299-9中国文化史冯天瑜杨 华武汉大学978-7-04-020631-9中国文化史(彩色增订本)冯天瑜杨 华武汉大学978-7-04-032588-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二版)田广林辽宁师范大学978-7-04-037030-0中国思想文化史(修订版)张岂之清华大学西北大学978-7-04-032327-6中国思想史二十二讲梁 涛中国人民大学978-7-04-020772-9中国经济史纲要陈 锋张建民武汉大学978-7-04-015521-1中国社会史概论冯尔康南开大学978-7-04-019015-1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王小甫北京大学978-7-04-037336-3中西文化关系史(修订版)张国刚吴莉苇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978-7-04-031990-3考古学概论钱耀鹏西北大学978-7-04-017909-5科技考古学概论赵丛苍西北大学978-7-04-031007-8敦煌学概论郝春文首都师范大学978-7-04-015300-2华夏人文概览章必功深圳大学978-7-04-044457-5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马自树国家文物局978-7-04-031549-3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978-7-04-031548-6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齐世荣978-7-04-031545-5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吴于廑齐世荣978-7-04-027004-4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第二版)吴于廑齐世荣978-7-04-031547-9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978-7-04-031546-2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齐世荣978-7-04-018369-6世界史·古代卷齐世荣杨共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22290-6世界史·近代卷齐世荣刘新成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978-7-04-020080-5世界史·现代卷齐世荣首都师范大学978-7-04-018370-2世界史·当代卷齐世荣彭树智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大学978-7-04-031550-9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第二版)朱 寰东北师范大学978-7-04-031551-6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第二版)朱 寰东北师范大学978-7-04-007119-1世界古代史童自觉路振光978-7-04-031552-3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07120-7世界近代史金卫星刘大明978-7-04-034084-6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徐 蓝首都师范大学978-7-04-000953-8世界现代史王斯德华东师范大学978-7-04-007121-5世界现代史李红庆978-7-04-024394-9世界当代史(1945—2000)(第三版)王斯德钱 洪华东师范大学978-7-04-007118-4世界当代史曹卫平王 哲978-7-04-031212-6大学世界史王斯德华东师范大学978-7-04-012244-2国际关系史刘德斌吉林大学国际关系史(第二版)刘德斌吉林大学978-7-04-031569-1西方文化史庄锡昌复旦大学978-7-04-042586-4世界文化史导论 王加丰浙江师范大学书号书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978-7-04-028909-1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彩色插图)张岂之西北大学清华大学978-7-04-015299-9中国文化史冯天瑜杨华武汉大学978-7-04-020631-9中国文化史(彩色增订本)冯天瑜杨 华武汉大学978-7-04-032588-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二版)田广林辽宁师范大学978-7-04-031212-6大学世界史王斯德华东师范大学978-7-04-023324-7大学中国史王家范张耕华华东师范大学978-7-04-031569-1西方文化史庄锡昌复旦大学978-7-04-029604-4民俗学概论钟敬文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15300-2华夏人文概览章必功深圳大学二、历史学类文化素质教育教材978-7-04-042586-4世界文化史导论 王加丰浙江师范大学978-7-04-012627-3世纪机遇——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一辑路甬祥郑必坚中国科学院978-7-04-017224-9和平崛起——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二辑路甬祥郑必坚中国科学院978-7-04-019964-2科学发展——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三辑路甬祥郑必坚中国科学院978-7-04-024399-4创新与传承——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四路甬祥郑必坚中国科学院978-7-04-026883-6面向未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五辑路甬祥郑必坚中国科学院书号书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978-7-04-023642-2西方哲学史讲演录赵 林武汉大学978-7-04-018330-6中国哲学史郭齐勇武汉大学978-7-04-39604-1西方哲学史(修订版)邓晓芒赵 林武汉大学978-7-04-018332-0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南京大学978-7-04-006021-8中国文化史概要(增订版)谭家健 978-7-04-028908-4中国文化史概要(增订二版)谭家健 978-7-04-018669-7中华传统礼仪概要(彩色图文版)彭 林清华大学978-7-04-014986-9西方文化概论赵 林武汉大学978-7-04-019965-9西方文化概论(修订版)赵 林武汉大学978-7-04-029604-4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钟敬文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06220-8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马啸原云南大学978-7-04-007795-7西方政治制度史马啸原云南大学978-7-04-014019-5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清华大学978-7-04-019694-4文化产业学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学978-7-04-020441-4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张玉国 978-7-04-020440-7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何 群中央财经大学978-7-04-020439-1国际文化贸易概论李怀亮中国传媒大学978-7-04-018480-8全球化与民俗保护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26238-4文化创意产业概论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书号书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978-7-04-028909-1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彩色插图)张岂之西北大学清华大学978-7-04-032327-6新编中国思想史二十二讲梁 涛中国人民大学978-7-04-028908-4中国文化史概要(增订二版)谭家健中国社会科学院978-7-04-020631-9中国文化史(彩色增订本)冯天瑜杨 华武汉大学987-7-04-015299-9中国文化史冯天瑜杨 华武汉大学978-7-04-032588-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二版)田广林辽宁师范大学978-7-04-031854-8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邱文山巩曰国山东理工大学三、非史学选修课程教材四、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教材978-7-04-015300-2华夏人文概览章必功深圳大学978-7-04-014986-9西方文化概论赵 林武汉大学978-7-04-019965-9西方文化概论(修订版)赵 林武汉大学978-7-04-013857-320世纪欧美发达国家文化冯黎明武汉大学978-7-04-027670-1中外文化精神十讲李家宝长江大学978-7-04-026656-6大众文化导论(第二版)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24397-0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周志强南开大学978-7-04-023324-7大学中国史王家范张耕华华东师范大学978-7-04-031212-6大学世界史王斯德华东师范大学978-7-04-018482-6中国文学概论彩图本(平装)袁行霈北京大学978-7-04-019036-2中国文学概论彩图本(精装)袁行霈北京大学978-7-04-036381-4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李雅君978-7-04-040686-3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李浩西北大学978-7-04-015287-6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李 怡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15351-4文艺鉴赏概论(第二版)魏 饴刘海涛湖南文理学院湛江师范学院978-7-04-032811-0《论语》导读张 涅浙江科技学院978-7-04-013207-6《老子》《论语》今读陈 怡程 钢978-7-04-034023-5《老子》解读李俊岭978-7-04-038904-3《庄子内篇》精读陈 怡东南大学978-7-04-024398-7西方文学名著导引蒋承勇浙江工商大学978-7-04-019968-0大学美学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27503-2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刘洪涛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38954-8中外文学名著导读刘建军东北师范大学978-7-04-014990-6美学与艺术欣赏肖 鹰清华大学978-7-04-019828-7美育教程张 法中国人民大学978-7-04-023978-2艺术欣赏教程(修订版)宋 民辽宁师范大学978-7-04-025395-5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中国绘画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978-7-04-025396-2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中国书法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978-7-04-025397-9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西方绘画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978-7-04-026305-3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中国雕塑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978-7-04-029452-1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西方建筑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978-7-04-027421-9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中国建筑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978-7-88776-026-5蓝珊瑚大讲堂 ·中国书法任德山978-7-04-032821-9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刘啸霆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28974-9逻辑学杨树森安徽师范大学978-7-04-031280-5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李朝东西北师范大学978-7-04-033740-2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编写组978-7-04-023642-2西方哲学史讲演录赵 林武汉大学978-7-04-028110-1简明中国哲学郭齐勇武汉大学978-7-04-031775-6逻辑原理与实务何向东西南大学贵州民族大学978-7-04-040551-4大学逻辑张学立余军成978-7-04-018669-7中华传统礼仪概要(彩色图文版)彭 林清华大学978-7-04-034571-1当代公关礼仪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978-7-04-030021-5现代礼仪李荣建武汉大学978-7-04-041133-1现代礼仪袁涤非湖南大学978-7-04-030943-0公共关系学(第三版)张克非兰州大学978-7-04-027364-0现代公共关系学陈先红华中科技大学978-7-04-039601-0当代公共关系彭向刚对外经贸大学978-7-04-017584-4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上海外国语大学978-7-04-019969-6公共关系学赵宇峰深圳大学978-7-04-029604-4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钟敬文北京师范大学978-7-04-011424-9人文科学导论尤西林陕西师范大学978-7-04-011176-7中外宗教概论卿希泰四川大学978-7-04-017918-7演讲学教程(第二版)邵守义北华大学978-7-04-031757-2口才学教程(第二版)欧阳友权中南大学978-7-04-015344-0目录学教程彭斐章武汉大学978-7-04-028987-9信息组织(第三版)戴维民南京政治学院978-7-04-026743-0实用网络信息检索葛敬民山东理工大学定价(元)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32.802009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电子课件62.00201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电子课件52.00201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电子课件32.00201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电子课件38.00201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电子课件55.00201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49.00201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电子课件28.502009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500.00201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教学资源36.4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网络课程44.2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6.0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8.00200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32.00200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32.50200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33.20200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43.40200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55.002013“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5.002014“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5.002016“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9.802012“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1.00201448.80201439.5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9.00201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80201121.80201124.20200327.90199920.70201144.102001“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19.60201127.902009“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3.70201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7.00201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9.802002“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17.50199946.002009“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2.80201318.70199915.00201123.30201123.802013教学资源25.802013教学资源35.50200735.80200719.50199935.302010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4.80201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课件23.702005“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课件42.802007“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课件“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9.802011电子课件39.502013“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8.002012大学研究生史学教材系列42.60200733.502004“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7.8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7.502013“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30.7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5.9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802011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39.6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5.00201624.202011教育部历史学科教指委推荐教材电子课件22.302011教育部历史学科教指委推荐教材电子课件23.102011教育部历史学科教指委推荐教材电子课件21.602011教育部历史学科教指委推荐教材电子课件22.902011教育部历史学科教指委推荐教材电子课件25.902011教育部历史学科教指委推荐教材电子课件45.5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5.902007“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8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2.2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5.00201118.00201119.80199927.60201121.80199944.802012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9.50198817.50199935.002008“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8.80199939.8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2.80200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60.00(估)2016面向22 世纪课程教材21.60201144.802015定价(元)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34.80201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课件23.702005“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课件42.802007“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课件“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9.80201139.8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9.5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60201132.60201039.6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4.80201558.00200429.80200539.602006现场视频光盘30.40200838.002009现场视频光盘定价(元)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22.902009 38.0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802014 24.802006教指委组织编写 33.501997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 45.802010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 36.002000国家级精品课 25.502004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38.002008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光盘32.602010 39.301997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32.502000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31.002004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6.002006“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8.002006 25.002006 24.002006 48.002007 24.802010 定价(元)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34.80201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68.002012 39.502010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 42.802007“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课件“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3.702005“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课件19.80201125.00201439.6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6.502004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教学课件38.002008“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课件25.402004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27.002009 教学课件16.302009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教学课件26.002009 教学课件39.5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9.8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8.002006 68.002006 31.60201226.60201422.002004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35.002004“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5.002011 17.902004 54.00201233.60201325.002008“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课件32.002007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29.102009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教学课件30.002013教学课件20.502004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教学课件29.802006“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8.002008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48.002009 48.002009 48.002009 48.002009 48.002010 48.002010 48.002011“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 33.202014北京市精品教材22.502010教学课件27.002010 45.00201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16.802009 12.802009 32.002011 35.80201436.002000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25.002012 15.802011 教学课件28.002014视频公开课大学MOOC 27.002014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课件32.802009 教学课件28.00201436.102006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课件19.00200632.602010  13.102002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 12.402002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 16.002006 22.802011  22.002004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教学课件39.402014“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20.002009“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网站课件地址/s/1eQjaloQ/s/1hq3UNYW /s/1hq3UNYW/s/1bn0bosR /s/1bn0bosR/s/1bn0bosR /s/1bn0bosR适用专业文科通用 文科通用 文科通用文科通用本科通用本科通用本科通用本科通用本科通用/s/1mgqV3V6本科通用本科通用本科通用本科通用/s/1bn0bosR/s/1bn0bosR/s/1mgqV3V6 /s/1eQndXrc/s/1pJiHQyv /s/1dcI9w /s/1bn2diNH/s/1mgDqeiG/s/1mgh2cnY /s/1pJOFt4f /s/1mg5O6rY。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2016)第7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2016)第7章
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947年7月,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万人增加为195万人,机动兵力大大增强。
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这些事实表明,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政府都打了败仗。这个政府已经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十年内战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亦称第三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 中华书局
授课题目
为新中国而奋斗
课次
1
章节
第7章
授课时间
2016.06.11-2016.06.18
授课地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教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教学,要使大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国内和平未能达成,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全面内战爆发,在蒋介石的武装进攻面前,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先后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进攻和全面进攻。其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紧密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合作协商制度。三大战役胜利完成,南京政权的覆灭,宣告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 国共关系(台湾问题)祖国统一大业 民族问题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 国共关系(台湾问题)祖国统一大业  民族问题

专题七国共关系(台湾问题)祖国统一大业民族问题一、对国共关系的认识1)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24—1949年)合作(1924—1927年),-----分裂-------合作(1937—1945年),-----分裂2)概括制约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

A 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 国际的影响。

3)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各取得什么重大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人:国—孙中山;共—陈独秀),取得北伐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领导人:国—蒋介石;共—毛泽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分裂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导致国民革命失败,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日本乘中国内战大举侵华。

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导致双方三年多内战,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5)探究国共关系对于今天来说,有何现实意义?1)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两党可以通过谈判,进行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7)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8)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9)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再次谈判:西安事变后的谈判和重庆谈判。

二、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它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但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以成功运用,而后运用它又解决了澳门问题。

香港问题1、香港问题的由来(1)1842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2)1860年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把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3)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全国中考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专题练习(选择题,含解析)

全国中考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专题练习(选择题,含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2016•常德)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考点】新中国成立.【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知识.【解答】A.这副对联产生于红军长征途中,斧头和镰刀指工农阶级,他们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对军阀统治的工农运动及后来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B.“万里山河归人民、庆新生”能看出是新中国的诞生;C.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景象;D.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不仅粮食充足,而且有了存款.故选B.2、(2016•鄂州)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考点】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重点理解它们的历史意义.【解答】“中国新生”是指1949年新中国诞生,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始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伟大转折”是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故选B3、(2016•湘西州)某导演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中国历史进入新世纪”的画面是()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考点】新中国成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的历史意义.【解答】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是我国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选C.4、(2016•曲靖)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最崇敬的心情”。

201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201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2016/10/7考试、提纲复习专用 | 王总柠檬公司王总 近代史试题及答案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A.民族革命B.政治革命C.社会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A.新文化运动B.“二十一条”C.俄国十月革命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A.不准与其它党派建立任何联系B.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C.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D.中国共产党集体加入国民党12.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是A.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实行长征B.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C.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13.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系统地解决了党的A.军事路线问题B.组织路线问题C.政治路线问题D.思想路线问题14.为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1935年12月,中共陕北瓦窑堡会议决定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A.“人民共和国”B.“民主共和国”C.“民主联合政府”D.“苏维埃共和国”15.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16.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A.片面抗战路线B.积极防御的方针C.消极防御的方针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17.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A.“帝国主义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D.“耕者有其田”18.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1952年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A.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B.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以阶级斗争为纲D.发展生产力20.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对抗性矛盾D.主要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2.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A.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B.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中国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C.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D.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的特征是A.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B.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始终不占地位C.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D.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有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5.《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遭到了黑旗军的英勇抗击,其领导人为A.刘永福B.吴彭年C.杨泗洪D.刘铭传6.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A.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B.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C.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满汉民族矛盾7.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A.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B.农民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C.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D.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8.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其中维新派的局限性体现在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害怕人民群众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9.辛亥革命前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重大意义有A.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B.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C.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D.暴露出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10.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主要表现在A.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B.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C.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D.军阀们为了实行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11.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其中民主的含义有A.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B.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C.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D.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12.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有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还我青岛”D.“反对华北自治”13.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进行的工作有A.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B.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C.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D.进行有关建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14.参加中共一大的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有A.李达B.毛泽东C.何叔衡D.董必武15.国民革命失败后A.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中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D.中国革命形势处于不断高潮16.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深远历史意义有A.它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有机地结合起来B.成功地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转变C.开始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D.它开辟了在革命低潮形势下重新聚集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17.抗日战争时期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关系是A.民族斗争高于阶级斗争B.阶级斗争高于民族斗争C.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是统一的D.阶级斗争以民族斗争的形式体现出来18.1946年1月10日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有A.国民党B.共产党C.民主同盟D.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19.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A.是指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B.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C.使国民党处于全民包围之中D.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B.召集人民代表大会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D.建立人民民主专政2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6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6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6年修订)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2.06•【文号】国务院令第666号•【施行日期】2016.02.06•【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5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7号公布根据2013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实施条例。

第二条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和地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共同实施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三条国有的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应当用于下列用途:(一)文物的保管、陈列、修复、征集;(二)国有的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建设;(三)文物的安全防范;(四)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五)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宣传教育。

第四条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科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规划,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六条有文物保护法第十二条所列事迹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人民政府及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第二章不可移动文物第七条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核定公布。

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山东省成武县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归纳 对应练习)专题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人民政权的巩固

山东省成武县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归纳 对应练习)专题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人民政权的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人民政权的巩固一考点梳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

五星红旗。

《义勇军进行曲》北京,公元纪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2)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结束被侵略被奴役历史,成为独立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例:【广东卷】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

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A.淮海战役B.渡江战役C.开国大典D.三大改造【答案】C二.继续全国解放事业: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0月。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例:1.【山东聊城卷】与右边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相符合的事件是A.制定《共同纲领》 B.作出抗美援朝决策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2.【贵州安顺卷】3月24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纪念日。

当日,西藏各地群众以不同方式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

其解放方式是()A.和平解放 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A 三.人民政权的巩固1.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原因:美国侵朝威胁到中国安全。

彭德怀。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上甘岭。

邱少云最可爱的人。

2.土地改革:(1)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开始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意义:土地改革完成,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被消灭;成为土地的主人。

2016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整理-中国近代史-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2016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整理-中国近代史-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选择题1.(2016·玉林)如图是某事件的局部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断该事件是()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井冈山会师D.百团大战【答案】B2.(2016·泰州)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

”该诗描绘的是中共()A.一大B.遵义会议C.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3.(2016·盐城)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A.50周年B.60周年C.70周年D.80周年【答案】C4.(2016·潍坊)遵义会议后,林伯渠写下了“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已无歧”的诗句,这句诗赞颂了工农红军()A.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B.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C.北上抗日的坚定信念D.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答案】C5.(2016·南宁)毛泽东创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诗句集中体现了红军的()A.艰苦朴素精神B.盲目乐观主义精神C.敢于创新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答案】D6.(2016·达州)达州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了如下资料:“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

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学习主题是()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C.近代化的进步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答案】D7. (2016·青岛)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过:“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中央红军长征始于( )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答案】B8.(2016·淄博)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专题一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专题一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领事裁判 ③法、美等国趁火打劫:在中国取得了___________ 权、片 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等特权。 ④影响:中国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开始: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结果:英、法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 约》。1860年,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结束。 150 ③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_____ 多 万平方公里领土。
[解读] 史料一 ①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作为 ↓
强权政治的产物,它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侵害;
(1)史料信息①反映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基地,损 害中国 主权。
②作为一个社会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 商埠研究》 ↓ (2)史料信息②表明通商口岸传入西方近代化的事物, 成为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文明的窗口。
主题二
多种史学范式理解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要点拓展]
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 出和资本 输出的基 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 半殖民地化 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现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 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 管是被动的, 但这是客观事实),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近代前期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1841年,在第一次鸦片
战争中,三元里人民自发抵抗英国士兵的侵 略。 (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6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2016)第7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2016)第7章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在抗战胜利以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无论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认真听取它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它们进行协商,以便采取一致行动。中共一贯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同时,又十分注意尊重和维护其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合理的利益。对于它们的某些不妥当的意见,则善意地提出批评,诚恳地帮助其进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还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直接对他们进行工作。所有这些,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1、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2、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坚决认定,“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中国共产党又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1、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2016年高考历史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0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命题探究(含解析)

2016年高考历史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0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命题探究(含解析)

2016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命题探究(含解析)新人教版【高频考点解读】一个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两大主题: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曲折历程。

三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热点题型】题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例1、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

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答案 B【提分秘籍】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经过拨乱反正,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日益完善,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政治保证。

在“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指导下,首先实践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两岸关系得到新的发展。

题型二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例2、(2014·江苏单科,9)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

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

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答案 C【提分秘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促成外交重大突破;新时期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2016-5-6社会转型期的含义: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①.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②.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三、抗美援朝(50—53年)
1、朝鲜内战的爆发与美帝出兵侵朝
1950年夏,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总 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出兵朝鲜,并 纠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组成侵朝统一司 令部,打着“联合国军”旗号,扩大了 朝鲜战争;同时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 严重威胁中国的国防安全。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与历史转折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统一大业(一国两制) 融入世界(扩大开放)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思想解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概况表
会议进程




制定《共 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纲领》 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人民民主专政 纲领性质:临时宪法 选 举 其 他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
政协全体会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全国 人大的职权。
政协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各民主 阶级、各民主党派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 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时间:1950年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性质: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重要的土 地法 成果:到1952年9月,除少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 真正获得了解放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山东省沂南县依汶区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与安全,为新中国 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 的和 平环境。
第17课 国民经济恢复
二、土地改革 (农村经济的恢复) 1、背景: 思考:新中国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农民最渴望得到什么?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 社会的发展
2、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的公布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
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进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 期,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经济特区和 浦东开发带动全国多层次开放。城乡经济体 制实现重大变革,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实现现代化打下 坚实基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 村18户农民私下立 了一份将田地包干 到户的生产契约。
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 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 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 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 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二、建设初期(1956——1966年)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
三、十年动乱(1966——1976年)
(文革时期)
四、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第16课 新中国的诞生
一、人民政协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
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你能指出三面红旗 的失误之处吗?
总路线:强调多快即速度, 这些失误对社会主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义建设造成什么严 “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 重后果? 高速度、高指标; 导致粮食产量放“卫星”;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运动:追求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即 “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抑制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
上海居民捐献废弃钢铁 群众捐款
工人 加班 生产
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结束。1953年7月 27日,朝中方面代表(右)和联合国军代 表在板门店正式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3、抗美援朝的胜利及意义
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世 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 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1、直接原因: “两个凡是”的提出
实质:坚 持“文革” 中的“左” 的错误
2、目的:
3、意义:
纠正“文革”以来极“左”路线
①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③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
④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 础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粉碎了“四人帮”,文革结束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 基础 (3)《解放思想,实事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讲话为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时间、地点: 1978年底 北京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 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 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奴役 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 的历史,结束了军阀割据、内外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历 史,开创了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要 的事件之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美军入侵朝鲜的同时,还悍然出动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 峡。图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登载的美国第七舰队入侵 台湾海峡的消息。
2、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雄赳赳,气昂昂,跨 过鸭绿江!保和平,卫 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 发表讲话,号召“全中国 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打败美国侵略者的任何挑 衅。”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0月) 四、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目的: 为新中国的建立做筹备工作
时间: 1949年9月 地点: 北平 参与者: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
无党派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民主 和海外华侨 广泛性、代表性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三面红旗 1958年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评价与认识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农业放高产“卫星”;全民大炼钢铁
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关系变革——一大二 公,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 史阶段。毛泽东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分析中国社会主义 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958年提出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三面红旗,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 所有制的“一大二公”,造成严重后果。
湖南岳阳农民烧地契
农民分到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与意义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革》。到1952年9月,除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外,全国普 遍实行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场伟大斗争,是中 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1)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民 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2)依靠在土改中形成的有组织的阶级队伍,中国共产党完成 了对旧乡村的改造,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以后的农 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转折
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些方面实现了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 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
它不仅正式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序幕,在国际上 也引起了巨大反响。
二、全国的基本解放(49----51年)
1、人民解放军追歼残敌:
继续追歼国民党的残余军队 在新解放区进行大规模的剿匪作战 1949年: 10月,解放广州、厦门…… 11月,解放贵阳、桂林、重庆…… 12月,解放南宁、云南、成都、新疆…… 1950年 4月,解放海南岛…… 5月,解放浙江舟山群岛等…… 10月,开始向西藏进军
试一试: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
的责任、利益。
责任:保证国家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
实行对内改革政策(农村)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重要 意义?
3、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指导思想;(前提) (2)政治路线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 大战略决策;(关键) (3)组织路线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 中央领导集体。(保证)
2、西藏的和平解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 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 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 除台湾和一些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 解放。
苏联 美国
以美帝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 ----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