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题汇总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B.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C. 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完善和发展D. 科举制度在清朝末年被废除答案:D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探索新航路答案:B3.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该条约中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A. 广州B. 厦门C. 上海D. 天津答案:D4.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历史意义不包括: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C.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答案:D5.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A.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的爱国运动B.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C.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答案:D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1年B. 1927年C. 1935年D. 1945年答案:A7.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B.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C.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转折点D. 抗日战争的胜利完全依靠中国自身的努力答案:A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A. 1950年B. 1953年C. 1956年D. 1959年答案:A9.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B.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是在1966年C.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遭受了严重破坏D.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答案:D10.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B.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C.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答案:B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并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高三历史知识点及例题解析

高三历史知识点及例题解析

高三历史知识点及例题解析高三历史考试是中国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还有助于我们对现在和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高三历史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并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一、古代文明与历史转折期古代文明与历史转折期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涵盖了人类起源、古代文明、封建社会、世界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高考历史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古代文明及其在历史转折期的作用。

例如,要求学生分析古代文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或者解译相关古代典籍中的内容。

二、近代史的转型与演进近代史的转型与演进是高考历史考试中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涉及到近代国际关系、历史事件、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近代史转型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同时还要掌握近代史各种思潮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例如,要求学生分析近代中国农民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三、历史观点的辨析与评价历史观点的辨析与评价是高考历史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辨析不同历史观点的优缺点,并能够对其进行评价。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历史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要求学生评价《资本论》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四、历史例题解析历史例题是学生备考的重要内容。

通过解析历史例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点,并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是一道高考历史例题的解析:题目:请解释文艺复兴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解析: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欧洲从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本身,强调人的自由和追求。

这对封建社会的观念和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文艺复兴也为科学和理性思维的兴起提供了土壤,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此外,文艺复兴也对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湖北卷)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湖北卷)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湖北卷)一、选择题1.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如图1),制作精美,陶胎轻薄,杯壁厚度不超过0.5毫米。

一般认为,蛋壳陶杯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

该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

据此可推断()A.早期国家认同已广泛形成B.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C.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D.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2.《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

令皆明焉,以为恒。

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

这表明秦朝()A.相权挑战皇权B.延续秦国耕战国策C.统治残暴严苛D.崇尚儒家民本思想3.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

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

这说明此时()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4.元英宗即位初,中书省奏议: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

据此可知,元朝前期()A.抑制土地兼并B.优容江南经济C.简化赋税名目D.提高南人地位5.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

”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定鼎前朝旧都B.推行文化专制C.废除行政中枢D.建立宗室藩屏6.近代中国第一代外交官郭嵩焘等多是传统科举出身,不谙外语,了解西方有限;第二代外交官陆征祥等基本出身于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外语能力尚可,相对了解西方;第三代外交官顾维钧等基本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外语娴熟,非常了解西方。

这种演变()A.受益于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B.促成近代中外关系的平等C.体现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趋向D.适应晚清政治体制的变革7.下表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的岁入、岁出总额及军费数据(单位:银元)该表可论证()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北洋政府收支失衡③国民革命的迫切性④南北军阀一丘之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大学生杨静远曾坚持“我一个学文学的,对政治根本不发生兴趣”。

史学常识近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答案解析)

史学常识近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答案解析)

史学常识练习题(一):(近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汇编)组题:孙卓兵2012年11月1.(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12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行相生的问题。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本题的关键词是“禅让”。

而“禅让”是指古代帝王让位给有才能的人,如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

根据五行相生: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火德”后应为“土德”。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24题)解析:本题考查如何评价历史现象,所给材料对照不同时期的北京最高建筑,强调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注重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评价历史现象。

本题正确答案选B。

3.(2010高考安徽文综13题)解析: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D。

本题正确答案先B。

4.(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5题)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进行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方向。

中方研究是倭舰击我船,我船还炮;日本则是济远发炮,吉野迎战。

测量目标:历史阐释/对历史的解释作出评价。

考试内容: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题干材料提供了两个对立的历史记载,对照选项,A项准确揭示了对立背后的原因;材料中有当事人的日志(《济远航海日志》),故B项排除;C、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5.(2007·上海文综8)解析:注意题目中的“真人画像”这个关键词。

要确立真伪,关键的就是画像创作的时间,然后再根据创作时间并结合当时的绘画特征来分析其他选项。

本题答案选C。

6.(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19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材料的分类。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二战回忆录是丘吉尔根据自身经历所作属于第一手材料。

第一手资料也叫原始资料,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直接的、带有原始性质的资料。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B. 唐朝实行科举制C. 明朝废除丞相制D. 清朝实行世袭制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A. 有教无类B. 因材施教C. 学而优则仕D. 知行合一答案:D3. 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C.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D.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答案:A4.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B. 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C. 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D.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答案:C5. 以下哪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A. 淞沪会战B. 甲午战争C. 平型关大捷D. 鸦片战争答案:C6.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C.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D.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答案:D7. 下列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战略转移B. 长征历时两年C. 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瑞金D. 长征的终点是陕西延安答案:B8. 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一五”计划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B. “一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发展重工业C.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成功研制了原子弹D. “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实现答案:B9.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B.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C. 文化大革命的发起者是毛泽东D. 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答案:C10.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B.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C. 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现代化D.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终结答案:D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11. 简述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202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2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2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

一、古代史
1. 请简述夏朝的国君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答案:夏朝的国君制度为制,君权高度集中。

社会经济状况以农耕经济为主,出现了铸造青铜器和发展城市。

2. 从教育、礼制和思想等方面分析西周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西周时期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教育和礼制,强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推崇孝爱、忠诚和廉洁的道德规范。

二、近代史
1.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启示。

答案: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侵犯,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陷入危机。

它使中国深刻认识到必须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2. 说明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在中国开启了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对中国近代政
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现代史
1. 请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战争局势。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纳粹德国和其他国家的争夺欧
洲领土和资源。

战争期间形成了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为核心的轴
心国和以盟军为核心的反法西斯联盟两大阵营。

2. 分析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答案:冷战使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导致全
球政治格局紧张对峙。

双方进行军备竞赛和意识形态斗争,给世界
带来了长期的不稳定局势。

以上为202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的部分内容。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科举制D. 推行均田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下列哪一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武则天答案:B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_。

答案:锦衣卫2.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平定了_________的叛乱。

答案:三藩三、简答题1. 请简述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意义。

答案: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意味着在思想领域内,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他学派的思想被边缘化。

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为汉朝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法令由一统。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元光元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问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根据材料一,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统一了法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

五、论述题1. 论述唐朝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开元盛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二是唐玄宗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生产、加强边防等;三是开元年间,唐朝对外关系稳定,丝绸之路贸易繁荣,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题汇总含解析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题汇总含解析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题汇总含解析【十二生肖】“生肖”,又叫“属相”。

十二生肖是由11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以及传说中的龙组成,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年一肖,十二种动物便与于支中的十二个地支一一对应起来,顺序排列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用于记人的出生之年。

1例题:“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

这源自()A.中国古代史的神话传说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2)帝王年号纪年法;(3)干支纪年法;(4)年号干支兼用法。

其中,干支纪年法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将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1.年号纪年法: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2.干支纪年法:这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方法,近代史上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

我们现在的农历仍然采用干支纪年。

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它把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按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纪年,单配单,双配双,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第一个为甲子年,第二年为乙丑年,依次类推,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故有六十年一甲子之说。

求天干的方法: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的乙,依此类推:求地支的方法: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如: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年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9年是己丑年(牛年)等。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答案:B3.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是什么?A. 洪武B. 永乐C. 万历D. 崇祯答案:A4. “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汉武帝和汉景帝B. 汉文帝和汉景帝C. 汉高祖和汉景帝D. 汉文帝和汉武帝答案:B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

答案:魏、蜀、吴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________。

答案:郡县制3.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开元盛世”,这一时期是由哪位皇帝统治的?答案:唐玄宗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5.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其中“康”指的是________皇帝。

答案:康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修建长城,推行郡县制等。

2. 唐朝的“开元盛世”有哪些特点?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3.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什么?答案:“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巨型百科全书,收录了大量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资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高考历史题每题知识点

高考历史题每题知识点

高考历史题每题知识点高考历史题是许多考生备战高考时最关注的一个科目之一。

历史是一门需要背诵大量知识点的科目,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考生觉得历史备考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历史题,下面将分析常见的高考历史题,列举出每个题目常考的知识点。

一、选择题1. “北洋政府在粉碎护法运动中的成效比不上清政府解决太平天国的成效”,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________。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清政权的关系。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于北洋政府与清政权关系的掌握程度。

考生需要了解北洋政府是清政权推翻后建立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以下哪个城市成为中国第一座开埠的通商口岸?知识点:中国对外通商的发展。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对外通商的发展历程的了解程度。

考生需要知道自1839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开放通商口岸,并与外国进行贸易。

3. “民族复兴是我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使命”,这个观点是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一种________。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觉醒。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整体把握程度。

考生需要明确中国近代民族觉醒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二、判断题1. 对于清朝时期洋务运动的评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知识点:近代中国对外通商与洋务运动。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程度。

考生需要明确洋务运动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对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是同盟国之一。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抗日战争。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的了解程度。

考生需要明确中国作为同盟国之一对国际形势与战争进程的影响。

三、解答题1. 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和意义的详细了解程度。

考生需要具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整体把握能力,明确中国革命形势、国内外因素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专题(二)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专题(二)

【高考讲座】高考历史文史常识专题(二)考试研究2010-04-19 09:59:57 阅读48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7、音乐文娱【2008年广东卷,20】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A、汉B、唐C、宋D、清【2008年海南卷,4】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例10.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

“红色”一般用来表示A. 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C. 凶狠残暴 D.铁面无私红色——表现忠贞、英勇,如:关羽。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如:曹操。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京剧的角色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

“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末”也属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生活在底层的老人。

)“旦”分为:“青衣”--指中年妇女,一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

“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

“花旦”--指青年小姑娘,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

“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

“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

"丑"指小花脸,大多也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间义士等多表现机敏、滑稽。

8、文史典籍例、如果要查阅《伤寒杂病论》的论述应该查阅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包括经、史、子、集四部。

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统治的社会B. 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基础C. 封建社会实行郡县制D. 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答案:C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这一制度的推行者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B二、填空题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其中“书同文”指的是统一了()。

答案:文字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平定了三藩之乱,其中“三藩”指的是()、()和()。

答案: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简答题6. 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影响。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唐朝的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对外贸易频繁,文化交流活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阐述清朝雍正皇帝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及其意义。

答案:清朝雍正皇帝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是将人丁税与土地税合并征收,以土地面积为标准,按亩征税。

这一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四、材料分析题8. 阅读以下材料:“自秦以来,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请分析材料中所反映的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材料中所反映的秦朝政治制度特点是中央集权制。

秦朝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郡和县,由中央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同时,秦朝还实行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五、论述题9. 论述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及其对明朝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案:明朝海禁政策是指明朝时期,为了防止倭寇的侵扰和维护国家安全,实行的禁止民间海上贸易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加强了对沿海地区的控制,减少了倭寇的侵扰;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民间海上贸易的发展,影响了明朝社会经济的繁荣。

历史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历史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历史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元谋人D. 蓝田人答案:C解析: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 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 半坡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玉米D. 小麦答案:A解析: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

3.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A. 黄帝B. 嫘祖C. 炎帝D. 蚩尤答案:B解析: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

4. 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 尧B. 舜C. 禹D. 黄帝答案:D解析: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5.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答案:A解析: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6.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A. 汤B. 盘庚C. 纣D. 武丁答案:C解析: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纣,他实行暴政,导致商朝灭亡。

7. 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8.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答案:B解析: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9.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答案:A解析: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10.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A. 秦B. 赵C. 燕D. 齐答案:A解析:战国七雄中,秦位于最西边。

11. 商鞅变法发生在()A. 秦国B. 齐国C. 楚国D. 燕国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国。

12. 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商鞅C. 孙武D. 墨子答案:A解析:都江堰是由李冰主持修建的。

13.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春秋》B. 《汉书》C. 《史记》D. 《资治通鉴》答案:C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文史常识高考历史文史知识

文史常识高考历史文史知识

“文史常识”【春节·春联】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

春联,源于桃符,起于五代十国,兴于明清,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1.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

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宋太祖时期D.唐太宗时期2.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按农历算在每年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四月五日或六日。

3.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

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A.懂得珍惜生命B.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婶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D.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4.“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

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④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A.①②④B.②③C.①④D.②③④5.最早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的制订,应归功于A.汉武帝B.僧一行C.沈括D.郭守敬【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

6.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端午节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B.积淀的是深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D.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仲秋节、-kJL节、八月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高考历史26题的知识点

高考历史26题的知识点

高考历史26题的知识点高考历史考试是重要的一部分,其中的题目涵盖了广泛的历史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对我们对历史的整体认知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高考历史中的26道常见题目及其相关知识点。

1. 题目:西方哪个国家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知识点: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其原因主要包括煤炭和铁矿资源的丰富、资本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 题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哪一年开始的?知识点: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1953年开始的,旨在通过国家的计划经济来推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3. 题目:1789年发生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哪个政权?知识点: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欧洲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题目:《共产党宣言》是由哪两位人物共同撰写的?知识点:《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它奠定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

5. 题目:1917年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哪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政权?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苏联社会主义政权。

6. 题目: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哪个朝代开始,并在哪个朝代废除的?知识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废除于清朝。

7. 题目:下列哪位人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意大利实现了统一?知识点:下列是意大利政治家加里波第·加里波迪领导意大利实现了统一。

8. 题目:下列哪位人物是苏联领导人列宁的继任者?知识点:下列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是列宁的继任者。

9. 题目:下列哪个战役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知识点:下列是淮海战役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10. 题目:下列哪个国家在二战后独立建国?知识点:下列是以色列在二战后独立建国。

11. 题目: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与哪个国家之间的战争?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12. 题目:下列哪个国家的文艺复兴最早?知识点:下列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最早。

13. 题目: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成立了哪个国际组织?知识点: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成立了联合国。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试卷附答案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48分,每题4分)1. 在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崛起,并最终实现了对六国的统一。

商鞅变法中,哪些措施对秦国的崛起起到了关键作用?()A. 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B. 建立封建制,分封功臣C. 推行军功爵制,以战功论赏D. 制定《秦律》,推行严刑峻法2. 汉代的“推恩令”是一项旨在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政策。

汉武帝通过推行“推恩令”,有效地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请问,“推恩令”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A. 限制诸侯王的财政收入B. 强制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C. 废除诸侯王的爵位D. 削减诸侯王的军队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僚制度之一,它在唐代的政治运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请问,“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强化了皇帝对中央政府的控制B. 使地方官员有更大的自主权C.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D. 促进了中央权力的分散化4. 明代推行的“海禁”政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问,以下哪一项是“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A. 全面禁止民间海上贸易B. 开放沿海港口,鼓励海外贸易C. 实行海上封锁,抵御外来入侵D. 推行“市舶司”制度,管理对外贸易5.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商品经济发达。

宋代的这种社会经济结构对其历史命运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北宋的长久稳定B. 导致了南宋的建立C. 使宋朝在军事上长期处于劣势D. 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繁荣6. 清朝在康乾盛世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但到了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内矛盾的激化,清朝逐渐走向衰落。

请问,清朝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 过度开放的对外政策C. 农民起义频发D. 闭关锁国和拒绝改革7. 在西方近代史上,文艺复兴被视为一场思想文化的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中世纪宗教改革的推动B.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C. 封建制度的强化D. 君主专制的加强8. 在欧洲近代史上,法国的“启蒙运动”被视为理性和科学思想的开端。

高考历史史学常识题

高考历史史学常识题

○ A.族号 ○ C.爵号
B.邑名 D.官名
【姓氏起源】
①以国名为氏。如齐、鲁、晋、郑、卫、陈、蔡、曹、许等。 ②以封地(采邑)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于魏,其后世子孙以
魏为氏。展禽(鲁孝公儿子公子展的后裔)被封柳下,其后 便得柳姓。 ③以官名为氏。晋国的荀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 称中行桓子,其后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称司城子 罕,其孙乐祁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 类。 ④以职业(技艺)为氏。如巫、卜、祝、史、匠、陶、屠等。 ⑤以出生地、居住地为氏。这类姓氏中,一般都带邱、郭、门、 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的居住地点。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 长不能直呼、直书其名,否则就有坐牢甚至丢脑袋 的危险。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人们遇到应该忌讳 的人的名字时,必须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 就是避讳。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 月。
(2009年全国文综卷I,12)古人在分析姓氏
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
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
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2009年全国文综卷II,12)关于中国姓 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 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 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 等姓氏应源自
3. 二手史料往往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3. 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4. 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
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作者姓名命名;以谥 号命名;以书斋命名;以作者字、号命名;以居官地或居住 地命名;以出生地命名;以帝王年号命名等。下列古人的诗 文集命名以官爵命名的是

高考历史知识点题库及解答

高考历史知识点题库及解答

高考历史知识点题库及解答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政治制度具有哪些特点?解答: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夏朝已经有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解答: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内容是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影响是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但后期诸侯势力过大,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混战。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解答: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什么?解答: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不断加强和完善;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也容易导致暴政,激化社会矛盾。

3、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带来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解答:郡国并行制导致诸侯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2)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和作用是什么?解答:运行机制是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作用是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元朝行省制度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解答:内容是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意义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哪些?解答: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

(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解答: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高考历史题库及答案详解

高考历史题库及答案详解

高考历史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中国封建社会中,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2.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B.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C.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D.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答案:B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二、填空题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________”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焚书坑儒5.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十分频繁,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者是_______。

答案:玄奘6.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

答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三、简答题7.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导致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部分主权,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

8. 请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答案: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民族解放事业的重大胜利,结束了中国人民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但科举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考试内容的局限性、考试舞弊等问题。

10. 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革命推动了社会思想的解放,促进了民主、科学等新思想的传播,同时也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题汇总含解析
【十二生肖】
“生肖”,又叫“属相”。

十二生肖是由11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以及传说中的龙组成,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年一肖,十二种动物便与于支中的十二个地支一一对应起来,顺序排列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用于记人的出生之年。

1例题:
“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

这源自()
A.中国古代史的神话传说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2)帝王年号纪年法;(3)干支纪年法;(4)年号干支兼用法。

其中,干支纪年法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酉、戌、亥)
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将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1.年号纪年法: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2.干支纪年法:这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方法,近代史上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

我们现在的农历仍然采用干支纪年。

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它把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按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纪年,单配单,双配双,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第一个为甲子年,第二年为乙丑年,依次类推,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故有六十年一甲子之说。

求天干的方法: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的乙,依此类推:求地支的方法: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
如: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年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9年是己丑年(牛年)等。

3.民国纪年:是把中华民国成立的1912年作为民国元年,依次往下推。

与公元纪年的运算公式为:公元纪年=1911+n,如民国三十年即
1911+30=1941年。

4.公元纪年: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为界,虽然耶稣只是宗教历史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

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公元元年前一年是公元前一年,后一年是公元一年,然后依次排列。

公元元年是我国西汉末年时期,因此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的年代,东汉及东汉以后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后的年代。

公元纪年中,每100年为一个世纪。

世纪中又以每10年为一个年代。

如20世纪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至1989年。

世纪初即这个世纪的最初10年;世纪末即这个世纪的最后10年。

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间范围是1890年至1909年,但一般说来这是个大概的时间范围,既可以在1890年至1909年范围内,也可以超出这个界限。

世纪的前30年为早期,世纪的最后30年为晚期,世纪的中间的为中期。

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

2.例题:
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那么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是在农历()A.丙戌年B.辛丑年C.壬辰年D.甲午年
【国学】
国学特指中国传统文化,它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3.例题:
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查阅()
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
【史书体例】
我国古代史书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通史、断代史等。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纪传体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

断代史的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4.例题:
《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代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

以下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它()
A.是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B.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C.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届·任·位】
美国总统的届、任、位各自含义不同。

据美国宪法,总统选举四年一次。

四年为一届。

如果总统任内死亡或因故去职,未能满任,另由他人接任,则继任总统和前总统属同一届总统。

例如,约翰·肯尼迪在
1963年11月遇刺身亡,林顿·约翰逊接任,他们二人均为第44届总统。

总统的“任”是就他的任职而言的。

一个人如连续担任几届总统,仍被认为是一任。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属于这种情况,他1933年至1945年连任4届总统。

但一个人如先后担任几届总统,而不属于连选连任,那么当选几次就算几任。

格罗弗·克利夫兰1885年至1889年和1893年至1897年两度入主白宫,因此算作两任。

“位”是指担任过总统的人数。

美国自1789年开始举行总统选举至今,已先后有42人担任过总统职务。

2008年11月4日,贝拉克。

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他将于2009年1月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56届、第44任和第43位总统。

5.例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第32任总统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

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这位美国总统是()
A.胡佛B.杜鲁门C.罗斯福D.里根
【年龄称谓】
垂髫(髫,tiáo,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十一二岁至十三四岁,古代未成年人的头发扎成的小髻叫总角,后借指童年时代。

总角之交指童年时期的好朋友;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束发:15岁左右,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但体还未壮,称弱冠;
而立(立,“立身、立志”):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命(知天命):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màodié,高寿):八十至九十岁;
期颐:一百岁。

6.例题: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以下的年龄称谓按从幼到长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豆蔻②而立③垂髫④知命⑤期颐⑥耄耋
A.①③②④⑥⑤
B.③①②④⑥⑤
C.③②①④⑥⑤
D.③①②④⑤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