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规范
地籍测绘规范
地籍测绘规范地籍测绘规范是指为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测绘操作规范。
下面将用1000字为大家介绍地籍测绘规范的主要内容。
地籍测绘规范主要包括测绘目的、测绘标准、测绘程序、地籍调查内容和测量方法等方面。
首先,地籍测绘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维护农村土地的基本地理信息系统,为土地的规划、管理和交易提供基础数据,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
因此,地籍测绘应当准确划界、详细记录土地利用状况,并形成可查询、可更新的地籍档案。
其次,地籍测绘的标准是指测绘数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测绘工作的规定。
例如,地籍测绘应遵循国家标准《测绘技术规范》和《村庄地籍调查规范》等,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再次,地籍测绘的程序包括项目前期准备、测绘任务分解、测绘实施、测绘成果的审核和验收等环节。
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需制定详细的测绘任务书,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绘方法和技术路线。
在测绘实施阶段,需要采集和处理测量数据、制图绘图,并进行质量控制。
最后,在测绘成果的审核和验收阶段,需要对成果文件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和合格性。
地籍测绘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地界址、权属、权属变更、地籍调查等。
在测绘土地界址时,需结合实地调查和图件资料,确保界址点的准确位置和边界线的清晰标示。
在测绘土地权属时,需要调查土地使用权人、使用方式、地契情况等,并编制相应的权属资料。
在测绘权属变更时,需要记录土地转让、出租、抵押等变更情况,并及时更新权属资料。
在地籍调查中,需要对土地利用类型、用地现状、地块面积等进行详细调查,并形成地籍基础图和地籍档案。
最后,地籍测绘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测量、办公处理和资料管理。
现场调查测量是指实地勘测和测量数据采集,需运用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和记录。
办公处理是指将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和绘图,形成测绘成果。
资料管理是指对测绘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和文件进行整理和存档,以备后续使用。
综上所述,地籍测绘规范是一系列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的操作规范,包括测绘目的、测绘标准、测绘程序、地籍调查内容和测量方法等方面。
地籍测量规范
地籍测量规范知识点一、含义与分类(一)含义是为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或生产)、运营(管理或使用)阶段,应用测绘学理论和方法,提供目标位置、形状和大小保障和服务的活动。
(二)分类(1)按测量精度:普通和精密工程测量。
(2)按工程对象:建筑、水利、线路、桥隧、地下、海洋、军事、工业、矿山、城市测量等。
(3)按测绘资质分级标准:控制、地形、规划、建筑工程、变形形变与精密测量、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线路与桥隧、地下管线、矿山、工程测量监理。
知识点二、任务与内容(一)工程测量任务主要任务是工程勘测,即为工程设计用图需要而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开展测图控制网建立、地形图测绘工作;并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辅助测量。
工程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施工测量和工程检测。
工程运营阶段主要任务是安全监测。
(二)工程测量内容主要包括控制网建立、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工程检测、变形监测等。
知识点三、发展特点目前,工程测量的发展特点可以归纳为:1、测量方案追求科学化和合理化;2、测量过程趋向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动态化和(准)实时化;3、测绘成果呈现数字化、可视化和多样化;4、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化。
知识点四、控制测量和工程控制网(一)控制测量与控制网控制测量指为建立测量控制网而进行的测量工作,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三维控制测量。
工程控制网指针对某项具体工程建设的测图、施工或管理需要,在一定区域内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建立一般采用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及相关专业测量规范作为技术标准。
(二)工程控制网分类1.按用途划分按照用途,工程控制网可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安装控制网和变形监测网。
2.按其他标准划分(1)按照网点性质,可分为一维网(水准网、高程控制网)、二维网(平面控制网)、三维网。
(2)按照网形,可分为三角网、导线网、混合网、方格网等。
(3)按照施测方法,可分为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gps网等。
测绘技术地籍测量流程详解
测绘技术地籍测量流程详解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地进行测量、测绘和管理,为土地使用、规划和交易提供了基础数据。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籍测量的流程和一些重要的技术。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档案资料的调研,收集相关的地籍和土地档案资料,了解土地使用权人、地界、地类等基本信息。
其次,要进行宗地边界的界定,根据土地界址标志或其他相关资料确定宗地的边界。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正常工作状态。
二、地籍测量流程地籍测量的流程包括地形测量、线形测量和平面测量,下面将对这三个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地籍测量的第一步,通过对地表地貌的记录和测量,获取地形高程和地势特征。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法、水准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三角测量法可以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高程。
水准测量法通过水准仪测量不同点的高差,从而推算出地点的高程。
全站仪测量法则结合了三角测量和水准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仪器的旋转角度和观测点的距离来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高程。
2. 线形测量线形测量是对地籍边界线的测量,包括宗地边界线和宗地内部关键点的测量。
常用的线形测量方法包括测绘仪器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测绘仪器测量法通过测量仪器的尺寸和观测点的距离,记录下地点的坐标和位置。
全站仪测量法则基于全站仪的观测数据,通过测量仪器的旋转角度和观测点的距离,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位置。
3. 平面测量平面测量是对地籍图的绘制和制作,将地形、线形测量的数据绘制到地籍图上。
常用的制图方法有手绘和电脑辅助绘图。
手绘地籍图需要具备一定的绘图技巧和工具,绘图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线条的精确度和比例的准确性。
电脑辅助绘图则通过计算机软件绘制地籍图,可以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完成。
三、常用的测绘技术地籍测量中常用的测绘技术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激光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等。
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与规范
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与规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地籍测绘技术作为一种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与规范,以帮助读者对其有更全面的了解。
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个阶段。
首先,进行数据采集。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实地勘测和数据采集两个步骤。
实地勘测是指对测绘区域内的地块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测量地物的边界和建筑物的位置等。
数据采集则是指采用GPS、遥感等仪器设备获取地理位置和地物属性信息。
这一阶段的数据采集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提供可靠的依据供后续数据处理使用。
接下来是数据处理阶段。
数据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等工作,以获得准确的数据结果。
数据处理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建模和数据验证等。
首先,进行数据清洗,即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去掉冗余或错误的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
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建模,即根据测绘的需求和要求,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等操作,以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测绘数据。
最后对数据进行验证,即通过对不同测绘结果进行对比和检验,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数据输出阶段。
数据输出是指将处理完的数据以可读性较高的形式输出给使用者。
这一阶段通常包括地图输出和报告输出两种形式。
地图输出是指将处理完的地籍测绘数据绘制成地图,以呈现地块边界、地物分布等信息。
地图输出需要确保比例尺、标注等细节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报告输出则是对地籍测绘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解读,提供给使用者参考和决策依据。
报告输出需要简明扼要地表达数据的含义和意义,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
除了操作流程外,地籍测绘技术还有一些规范需要遵守。
首先是测量精度要求。
地籍测绘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和确定地块边界、建筑物位置等信息,因此测量精度要求较高。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类型的地籍测绘有不同的测量精度要求,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籍测绘方案
地籍测绘方案一、引言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明确土地权属、保障土地交易安全、促进土地合理利用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地籍测绘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地籍测绘方案。
二、测区概况本次地籍测绘的测区位于_____市_____区,面积约为_____平方千米。
测区内地形较为复杂,包括山地、平原、河流等多种地形地貌。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涵盖了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等。
三、测绘目的和任务(一)测绘目的1、确定土地的权属、位置、面积和用途等信息,为土地登记发证提供依据。
2、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3、为解决土地纠纷和产权争议提供准确的测绘资料。
(二)测绘任务1、控制测量:建立测区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为地籍测绘提供基准。
2、界址测量: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坐标和位置。
3、地籍图测绘:绘制测区的地籍图,包括宗地图和分幅地籍图。
4、面积量算:计算各类土地的面积,并进行统计汇总。
5、成果整理:整理测绘成果资料,包括测绘报告、图纸、数据等。
四、执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1、《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 部分:1∶500 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7)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五、测绘技术方案(一)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测量方法建立首级平面控制网,控制点的布设应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
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加密图根控制点。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首级高程控制网,水准路线应尽量沿道路布设,以保证测量的便利性和精度。
在首级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加密图根高程控制点。
地籍测量规范
地籍测量规范一、编制测量规范1、本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国家二类地籍测量的规定,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全面规范国家二类地籍测量的技术操作与有关的管理工作。
2、本规范适用于公安部门负责国家二类地籍测量和测图的有关部门。
二、基本要求1、测量精度要求:测量误差小于6cm,测图精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2、测量落实要求:充分调查地形,儢行精密量测,加强测量及测图信息的分析筛选,同时要求便于复查。
3、测量工具的要求:采用国家定准的具有垂直度与平直度的电子读数仪及精度要求满足使用规定的精密计算机,仪器附件应齐全,且质量上乘。
三、实施流程1、测量准备:进行现场勘察,确定测量路线,准备充足的测量资料,准备好相关气象条件等;2、测量绘图:调查、量测地形,录入精密数据,绘制图纸,记录详细的测量志,不断完善数据信息;3、数据处理:对量测的点进行精密处理,做出精度的数据处理,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满足规定的标准图形,及时记录所有的声明描述;4、技术验收:对执行测量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验收,将最终定稿的图形文件交予用户检验;5、地籍表编制:将地注已精确测量的地籍数据转换为通用格式,充分明确每个地段的宗地面积,按照国家规定编备地籍表文档。
四、管理维护1、组织实施定期测量;2、实行网络技术管理;3、安排技术人员对关键系统模块进行全面审查,并开展技能培训;4、定期检查工作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校核异象。
五、遵循法律法规1、遵守中国有关土地登记、地籍管理、测绘等相关法律;2、严格执行《国家二类地籍登记管理条例》;3、执行《土地登记表管理条例》;4、严格执行国家测绘规定。
精选-地籍测绘规范
2 引用标准GB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CH 5003地籍图图式3 总则3.1 地籍测绘的目的地籍测绘的目的是获取和表述不动产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等有关信息,为不动产产权管理、税收、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统计等多种用途提供定位系统和基础资料。
本标准所称不动产主要包括地块和地块上的建筑物。
3.2 地籍测绘的内容地籍测绘的内容包括地籍建立或地籍修测中的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等。
3.3 地籍测绘的成果地籍测绘成果包括:地籍数据集,地籍簿册和地籍图。
3.4 地籍测绘的基本精度 3.4.1 地籍控制点的精度地籍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士0.05m 。
3.4.2 界址点的精度 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土地价值、开发利用程度和规划的长远需要而定。
各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间距超过50m 的相邻界址点间的问距误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间距未超过50m 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1)式计算结果。
)02.0(D m m D i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式中: i m 一一相应等级界址点规定的点位中误差,M ;D 一一相邻界址点间的距离,M ;D ∆一一界址点坐标计算的边长与实量边长较差的限差,M 。
3.4.3 建筑物角点的精度需要测定建筑物角点的坐标时,建筑物角点坐标的精度等级和限差执行与界址点相同的标准;不要求测定建筑物角点坐标时应将建筑物按3.4.4的精度要求表示于地籍图上。
3.4.4 地籍图的精度地籍图的精度应优于相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地籍图上坐标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其他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相邻地物点之间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4mm。
地籍图测绘
四、宗地图的作用
一是土地证书的附图,是宗地的法律凭证之一; 二是宗地图一定是经过有校检核确认无误的,是处理土地权属 纠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三是变更地籍测绘时,直接反映了宗地的相互关系。
五、宗地图的编绘技术要求
宗地图是在分幅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如果没有地籍图资料, 可单独实测宗地图。宗地图的图幅最好是固定的,比例尺可根据 宗地大小选定,以能清楚表示宗地情况为原则。 编绘宗地图时界址线走向清楚,界址点位置正确无误,面积准确, 四至关系清晰,各项注记齐全,比例尺适当。 宗地图图幅规格:32开、16开、8开等。界址点用1mm直径的圆圈 表示,界址线用0.3mm红色或黑色表示。
二、判断题 1、在成都春熙路地段测量地籍图时应该选择小比例尺测图。 ( ) 2、地籍图上地块号和地类号以分式形式注记,其中地块号是分母,地类号是分子。( ) 3、摄影测量法主要用于大面积的地籍测量。( ) 4、考虑到城乡土地经济价值的差别,农村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比城镇地籍图的比例尺可小一些。 ( ) 5、城镇地籍图的幅面通常采用40cm×40cm和50cm×40cm,。 ( ) 6、地籍图上不需要绘制地物。( )
摄影测量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测制多用途地籍图 2、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制作农村地籍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 3、加密界址点坐标 4、作为地籍数据库的数据采集站。 5、当用于制作城镇地籍图时,通常用全站仪实测界址点坐标。
(三)编绘法成图
不少城镇和工矿区都有大比例尺地形图资料。在进行地籍测图时,可利用测 区内已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平面图来编绘地籍图。这种方法成图周期 快,但由于编绘法是在原图上进行制作新的地籍图,成图精度较低。因此在 进行编绘时,应对原地形图进行精度检查,若不符合要求,则不能用来进行 编绘。
地籍调查规程
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组名:第二组成员:申江涛王海林史亚强陶雪梅刘浩兵霍晓亮指导教师: 田桂娥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1.2内容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籍勘丈。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在初始土地登记前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在变更土地登记前进行。
地籍调查要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
1。
3调查单元调查的单元是一宗地。
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
大型企事业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应独立分宗。
1。
4地籍编号1.4.1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宗两级编号,对于较大城市可按街道、街坊、宗三级编号。
1。
4.2地籍号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号开始顺序编号。
1。
4.3同一街道、街坊、宗地被两幅以上基本地籍图分割时,应注记同一地籍号。
1。
4.4界址点应按街坊或图幅统一编号。
1。
5地籍勘丈方法地籍勘丈在现阶段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别采用:①解析法;②部分解析法;③图解法.用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建立初始地籍后,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用解析法进行更新.1.6基本地籍图及比例尺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着墨二底图。
基本地籍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
城镇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
1.7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全国城镇和独立工矿区。
原则上也适用于集镇和村庄.1.8实施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市(县)要成立以主管市(县)长为首的地籍调查、登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地籍调查、登记工作,处理土地权属和地籍调查、登记中的其他重大问题.地籍调查、登记的具体工作由市(县)土地(国土)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
地籍测绘方案
地籍测绘方案一、引言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通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面积、利用状况等进行调查和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税收征管等提供准确、可靠的地理信息和数据支持。
为了保证地籍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和精度,特制定本地籍测绘方案。
二、测区概况本次地籍测绘的测区位于_____市_____区,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测区内地形较为复杂,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
测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有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
测区内交通便利,有多条公路和铁路贯穿其中。
三、测绘目的本次地籍测绘的目的是为了查清测区内土地的权属、位置、面积、用途等情况,为土地登记、发证提供依据,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地籍信息,为土地规划、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四、测绘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地籍测绘规范》(CH 5002-94)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4、《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5、《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6、测区所在地区的相关土地管理政策和法规五、测绘内容1、权属调查查清测区内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包括土地使用者的名称、地址、土地用途、土地权属性质、土地使用期限等。
调查土地的界址点、界址线的位置和走向,绘制土地权属界线图。
2、地籍控制测量建立测区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地籍碎部测量提供起算数据。
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或导线测量技术,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技术。
3、地籍碎部测量测量测区内每宗土地的位置、形状、面积等要素,绘制地籍图。
地籍图的比例尺为 1:500 或 1:1000,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测绘。
4、面积量算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计算每宗土地的面积,并进行面积汇总和统计。
5、地籍数据库建设将地籍测绘成果录入计算机,建立地籍数据库,实现地籍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查询。
地籍测绘方案
地籍测绘方案一、引言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明确土地权属、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规划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地籍测绘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方案。
二、测绘目的本次地籍测绘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准确、详细的地籍信息,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界址、权属等,为土地登记、发证、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测绘范围本次测绘范围涵盖_____地区,具体包括_____等区域。
四、测绘内容1、控制测量建立首级控制网,包括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
平面控制点的布设采用 GPS 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
高程控制点的布设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2、界址测量确定土地的界址点位置,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测量。
对于明显界址点,可采用钢尺丈量、光电测距等方法;对于隐蔽界址点,应采用解析法测量。
3、地籍图测绘测绘比例尺为 1:_____的地籍图。
内容包括行政区划、土地权属界线、地类界线、宗地编号、建筑物及构筑物等。
4、面积量算采用几何图形法、坐标法等方法计算宗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
对面积量算结果进行精度检查和统计分析。
5、地籍数据库建设将测绘成果录入地籍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查询。
五、测绘技术依据1、《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7)4、其他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六、测绘仪器和设备1、 GPS 接收机型号:_____精度:平面精度_____,高程精度_____2、全站仪型号:_____精度:测角精度_____,测距精度_____3、水准仪型号:_____精度:每千米高差中误差_____4、计算机及绘图软件计算机配置:_____绘图软件:_____5、钢尺、棱镜、对讲机等辅助设备七、测绘人员组织成立地籍测绘项目组,设项目负责人 1 名,技术负责人 1 名,测量员若干名。
地籍测量规范
地籍测量规范地籍测量规范是指在土地管理、土地登记和土地调查等工作中,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出的一套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以下是地籍测量规范的主要内容:一、测量准备1. 地籍测量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或注册测绘师承担,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
2. 测量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地物等情况,同时还要查看有关的地籍、图件和资料等。
3. 测量前应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确定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选择,确保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过程1. 测量工作应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确保测量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在测量前,需要在测区进行标志点的布设,确定测区的边界和控制点,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进行参考。
3. 测量中应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测量尺、测距仪等,并确保其准确度和精度。
4. 测量中应注意安全,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测量,如陡坡、水域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数据处理和成果报告1. 测量数据的处理应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包括数据的整理、纠正、校核和分析等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成果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包括测量图件、测量数据、测量报告等内容。
3. 测量成果报告应包括详细的测量信息和结果,如测区的面积、边界、地物位置等,以及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等相关情况,便于后续的土地管理和规划工作。
四、质量控制1. 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
2. 在测量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和校验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度,保证其正常工作和测量的可靠性。
3. 对于重要的测量任务,应进行交叉验证和重复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地籍测量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北省地籍测绘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22号
河北省地籍测绘管理办法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22号)《河北省地籍测绘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12月18日省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钮茂生二00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河北省地籍测绘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地籍测绘行为,保障地籍测绘成果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河北省测绘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地籍测绘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地籍测绘,是指测定、表述地籍要素和相关地形要素的空间位置及其相关属性,以及对相应的成果、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管理、维护和提供等行为。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的地籍测绘管理工作。
设区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籍测绘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土地管理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地籍测绘规划,并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在进行初始土地登记和土地变更登记前,必须实施地籍测绘。
第七条地籍测绘经费由进行初始土地登记的设区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列支;因土地变更登记实施地籍测绘所需的经费由申请人支付。
地籍测绘经费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并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
第八条从事地籍测绘活动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的测绘资质证书,并按照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实施地籍测绘。
第九条地籍测绘项目的单项合同估算价在二十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应当依法进行招标投标。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地籍测绘项目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
地籍测绘设计方案
地籍测绘设计方案一、引言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明确土地权属、保障土地交易安全、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地籍测绘工作的准确性、高效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设计方案。
二、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_____地籍测绘项目(二)项目位置项目位于_____,范围涵盖_____。
(三)项目目的本次地籍测绘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准确、详尽的地籍信息,包括土地的权属、位置、面积、用途等,为土地登记、发证、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测绘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土地管理法》3、《地籍测绘规范》(二)技术标准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3、《城市测量规范》(三)已有资料1、测区范围内的高等级控制点成果2、相关的土地登记资料和权属证明文件3、现有的地形图、影像图等四、测绘内容与精度要求(一)测绘内容1、地籍控制点测量2、界址点测量3、地籍图测绘4、面积量算与统计5、地籍簿册建立(二)精度要求1、界址点精度:根据不同的土地用途和面积大小,界址点的精度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一般来说,城镇地区界址点精度不低于±5cm,农村地区界址点精度不低于±10cm。
2、地籍图精度: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 1:500 或 1:1000,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
五、测绘技术方案(一)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 GPS 静态测量或导线测量的方法,在测区内布设首级控制点和加密控制点,确保控制点的精度和密度满足后续测量的需要。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建立测区的高程控制网。
(二)界址点测量1、对于明显界址点,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或钢尺丈量的方法进行测量。
2、对于隐蔽界址点,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测量。
(三)地籍图测绘1、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的方法,使用全站仪或 GPSRTK 采集地形、地物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并绘制地籍图。
地籍图的测绘
21
④铁路、公路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站台、桥梁、大 的涵洞和隧道的出入口应表示,铁路路轨密集时可适 当取舍。
⑤建成区内街道两旁以宗地界址线为边线,道牙线 可取舍。
⑥城镇街巷均应表示。
⑦塔、亭、碑、像、楼等独立地物应择要表示,图 上占地面积大于符号尺寸时应绘出用地范围线,内置 相应符号或注记。公园内一般的碑、亭、塔等可不表 示。
3、地籍图的基本内容 (1)地籍要素
①界址:包括各级行政界址和土地权属界址。不同等 级的行政境界相重合时只表示高级行政境界,境界线在 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转角处绘出点或线。当土地权 属界址线与行政界线、地籍区(街道)界或地籍子区 (街坊)界重合时,应结合线状地物符号突出表示土 地权属界址线,行政界线可移位表示。
地籍图的编制
1
§5.1 概述
一、地籍图的概念
1、定义 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 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 图纸上的图形称地籍图。 地籍图、地籍数据和地籍表册通过特定的标 识符建立有序的对应关系。
2
2、特点
(1)地籍图具有国家基本图的特性。 (2)地籍图只能表示基本的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 对应的地籍空间要素的属性在地籍图上只能用 标识符来对此进行有限的表达。因为地籍图一方 面受到比例尺的限制,另一方面还应符合图的可读 性和美学要求。
25
(2)基本精度 地籍图的基本精度主要指界址点、地物点及其相关 距离的精度。通常要求如下: ① 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之间的距离 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依测量数据装绘的上 述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 ② 宗地内外与界址边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 测定,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邻近地 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
地籍(地形)测量细则
利川市地籍(地形)测量细则一图根控制测量一、图根点测量的方式及精度在四等、一级GPS点的基础上加密图根点,图根点能够采用光电测距导线、GPS静态定位测量、GPS—RTK测量等方式施测平面和高程。
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 5cm。
二、图根点布设及选点、埋设图根点的密度应知足地形、地籍测量的需要,保证界址点的收集距离不大于200米。
一般每幅图埋石点数量很多于2点;每一个埋石点至少应与另一埋石点通视。
一、二级图根导线点编号,点号前冠以L、X、N加数字序号,如L001、X00一、N001等;GPS—RTK施测的图根点,点号前冠以K加数字序号,如K001等;支导线点编号,点号前冠以Z加数字序号,如K001等。
不埋石图根点标志一般采用临时标志,可选用如铁钉、木桩、刻石等材料,并用红漆标注点号。
对于需要进行图根点埋石的,依照以下标准执行:3、光电测距导线测量布设形式主要为附合导线和结点网,一般加密二次,个别导线无法贯通的旧街坊或庭院,通视困难地域,采用支导线形式补充,平坦开阔地也可采用全站仪解析极坐标法测定。
为了确保界址点和地物点的测定精度,本次作业原则上只布设一、二级图根导线,为了提高对点精度目标方向利用对点器觇牌。
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图根光电测距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测距坐标闭合差(m)DJ2 DJ6仪器类型II级(单程)测距一测回读数一1200 120 1/5000 1 2 ±24 1 2 ±二700 70 1/3000 — 1 ±40 1 2 ±注∶①表中n为测站数,导线结点间长度为附合导线长度的倍。
②当导线长度短于上表规定1/3时,其绝对闭合差不该大于15cm。
③当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其测角精度把边数放入根号外,常数放入根号内。
如∶14条边:±14。
4、支导线因受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少量图根支导线,支导线总边数不超过四条边,总长度不超过上表中一级图根导线规定长度的1/2,最大边不超过平均边长2倍。
地籍测绘规范
总基本方向测回数按(3)式计算:
N m =(n-1)*m.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80000(加密)
0.5 ±5
1/60000(首级) 1/46000(加密)
0.2 ±10
1/20000
最弱边边长 相对 中误差
1/120000 1/80000
1/45000
1/20000
1/10000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
DJ1 DJ2 DJ6
12
6
9
4
6
2
6
1
3
三角形最 大闭合差 (″)
±3.5 ±7.0
时段中任一
观测时
数据
点位几何图形
观测
等级 高度角 观测卫星 卫星有效观
段长度 采样间隔
强度因子
时段数
(°)
总数
测时间 min
min
s
PDOP
二等
≥15
≥6
≥20
≥2
≥90
15~60
≤6
三等
≥15
≥4
≥5
≥2
≥10
15~60
≤6
四等
≥15
≥4
≥5
≥2
≥10
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