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中国轿车产业五种竞争力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中国轿车产业五种竞争力分析案例1:中国轿车产业五种竞争力分析

案例1:中国轿车产业五种竞争力分析

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一个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估计,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400万辆,占全球总量的20%);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因此,自2000年起,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国内国外各大汽车厂商群雄逐鹿。近年来,在轿车市场上的竞争呈现出以下特点:

1(众多的竞争对手。至2002年,世界主要汽车集团已经全部在我国建立了生产轿车的合资企业,国内资本也纷纷投向轿车制造业。1998年,中国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115家,2004年中为119家,算上2004年的几起并购案,目前数量仍在100家左右,这个数量相当于美日欧各主要汽车生产国汽车厂数量之和。其中,轿车生产企业总数达32家,产能已达380万辆。

2(差异化竞争是竞争的主要方面。在国内轿车市场上,品牌、车型、排气量等方面的差异性,成为目前影响销售量的重要因素。

2004年国内32家轿车生产企业销售的轿车总计有65个品牌,全年销量超过10万辆的品牌有5个,其销量占全部销量的31.05%。全年销量超过5万辆的品牌,其品牌的数量占品牌总数量的26.15%,而其销量占总销量的65.60%。有

47.69%品牌的销量在1,5万辆之间,其销量也占全部销量的31.23%。值得关注的是,有26.15%品牌的年销量在1万辆以下,仅占全部销量的3.17%。

2004年国内轿车市场上在160个车型大类(仅按发动机排量、变速器形式和两厢或三厢区分)中,年销量在10万辆以上的车型只有2个;将近50%的年销量集中

在30.63%的车型上;42.50%的车型的合计年销量只占总销量的6.58%。许多车型并未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这些车型必将被淘汰。

目前国产轿车的发动机排量从0.8L到3.5L共有18个档次,将近60%的年销量集中在

1.6L、1.8L和

2.0L3种排量上,原因是这3个排量的车型兼顾了私人用车、城市出租车和一般公务用车的需要。1.0L、1.3L及1.4L排量的车型主要是家庭私人用车,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小城镇的用于营业的车辆。81.41%的销量集中在

1.0L到

2.0L的7个排量的车型上。大排量的车型有一些需求,总销售量不会太大。

3(价格竞争日趋激烈。

从2004年4月份开始,我国轿车市场增长趋缓,累计销量的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逐月下降,从3月末的52.97%下降到年末的14.18%,这一变化令轿车业内人士始料不及。为扩大销售数量,各生产厂家纷纷降低轿车销售价格。2004年轿车销售按发动机排量统计的情况降价涉及的车型之多、幅度之大以及频率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车市的价格仍然整体偏高。从汽车单价上看,尽管和欧美市场相比,中国汽车排量、顶级豪华车和豪华车在整个汽车市场所占到比例不高,但中国汽车单价为2.5万美元以上,远远高出欧美市场2.1万美元左右的市场单价,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仍有不小的降价空间,毕竟中国在制造成本、劳动力生产成本方面要远远低于欧美市场。

4(退出壁垒大。

有关统计表明,到2003年年底,全国汽车生产能力已超过550万辆,其中轿车产能在250万辆以上。而到2007年,全国汽车生产能力将达到1200万辆左右。较为乐观的预测,届时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将有50%的富余。但是目前,不论是

具有数十亿资金的投入的跨国公司,还是年产不过几百部的众多的小型汽车制造厂,依然急进地在群雄林立的市场上争夺

一块蛋糕。其主要原因除对中国汽车市场前景总体看好外,同时也被巨额投资套牢了,是“做了过河卒子,只好拼命向前”。此外,政府对于某些汽车企业的“过度保护”也使得该行业的退出机制受到很大程度的约束。

综上所述,进入21世纪,中国轿车市场现有企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退出障碍高。目前竞争的主要着眼点仍主要以差异化为主,但价格竞争正逐步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潜在进入者

在轿车产业现有生产能力利用率尚不高的情况下,2004年在建或准备生产轿车的企业有7家,现有企业中有2家企业易地新建生产基地、9家企业扩建工程已开工,新建和扩建的新增产能为181万辆。

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潜在进入者有两大类:一是目前已在其他产业完成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二是现有非轿车汽车厂商。

目前中国一部分民营企业中的,在完成了在其他产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后,受到汽车产业高利润的诱惑,受到汽车产业中已有的民营汽车厂商榜样力量的影响,正踌躇满志准备进入这一产业。但是,由于受到轿车产业规模经济显著、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政府政策的限制等进入障碍的阻隔,在现阶段这些民营企业想要成功进入,并占有一席之地机会是相当渺小的。

第二类潜在进入者指国内现有非轿车汽车生产商,例如厦门金龙、郑州宇通等客车生产商。这类企业目前在其细分市场中,已基本实现了规模经济,积累了丰富的管理运作经验,一旦进入轿车生产领域,将能够用较短时间和相对较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与潜在的民营企业相比,这类企业一定程度上拥有技术优势,尽管其在发动、制动等技术方面尚不存在优势,但由于客车的安全舒适性要求比较车要高,因此其拥有安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国内一些中高档客车在消费者中已树立了良好

的品牌形象,具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如果其进入轿车生产领域,将比民营企业具有更高的品牌优势。但是由于轿车与客车针对的购买者不同,轿车针对个人消费者和企业,客车主要针对企业或运输公司,目前这类企业现有的分销渠道是不是和轿车销售的,因此,与现有轿车生产商相比,其在分销体系中将长时间处于劣势。

综上,现有非轿车汽车生产商比民营企业具有更大的潜在进入威胁,对于现有轿车生产商具有一定的潜在进入危险。尽管目前轿车市场具有较高利润,但这些企业是否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则取决于企业对风险的偏好程度。

替代品

1(直接替代品的威胁。由于资源与环境的制约,节能型、环保型汽车正日益形成对现行汽车产品的重大威胁。目前汽车新能源的开发进程有三种方向:西欧大力发展轿车柴油化,目前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阶段;美国研究氢动力,尚未实现产业化;日本发展混合动力,已开始小规模产业化。欧洲清洁城市运输计划正在帮助9个欧洲城市获得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和燃料补给站。中国在2004年初宣布要订购燃料电池汽车,在北京和上海试运行。

对轿车产业而言,直接替代品的威胁还必须考虑越来越多的城市由于公路拥挤、道路堵塞、停车空间有限等原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对轿车产业的威胁。

2(间接替代品威胁。即其他产业所提供的具有相同功能和用途的产品。如火车,轮船,飞机,地铁,自行车等,本书正文中已有详细论述。

除以上两种形式的替代外,还有几种常见的广义替代:一是二手产品对原产品的替代,如旧车市场,或多或少影响同类新产品的销售;二是以提供特殊服务替代传统销售,如提供租车服务,等。

供应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